2023年7月2日 星期日

性騷申訴難/統計揭性騷最常見地點 衛福部坦言黑數極大

2023-07-02 22:43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衛福部統計,近5年依性騷擾防治法申訴並經調查成立的3913案當中,發生地點前三名是馬路(21.8%)、科技設備、大眾運輸工具,夜店最少;兩造關係以陌生人(69.58%)為大宗,趁機親吻或亂摸身體是最常見騷擾行為。學者直言黑數很大,應嚴肅正視被習以為常的騷擾,重新學習尊重身體界線的語言和行為,每個人事先練習大聲喝止等回應策略,可望逐漸減少性騷擾發生。

根據衛福部統計,2017年至2021年性騷擾申訴調查「成立」的3913個案件當中,最常發生騷擾的地點是馬路,5年累計854件,其次為科技設備791件,大眾運輸620件,私人住所396件,百貨賣場271件、休閒娛樂場所130件。再者是餐廳、辦公場所、校園各99、88、85件,公廁和公園各63、60件,醫療院所52件、計程車42件,飯店旅館35件、補習班26件、宗教場所17件,最低的是夜店3件。不屬上述地點的「其他」則有281件。

兩造關係以陌生人2723件(69.58%)最多,其次為朋友、其他、網友、客戶、同事、鄰居、(前)配偶或男女朋友、師生關係、同學、追求關係、上司下屬關係、親屬、醫病關係、信徒關係。行為樣態最多為趁機親吻摟抱或摸胸臀等隱私部位1659件(42.39%),其次為展示或傳閱色情圖片、羞辱貶抑敵意或騷擾的言詞或姿態、毛手毛腳或掀裙子、偷窺或偷拍、尾隨跟蹤等不受歡迎追求、暴露隱私處、其他。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表示,雖然衛福部沒有做過「性騷擾盛行率普查」,但申訴案件量一定是低估的,很有可能連真實案件數量的10分之一都不到。《性騷擾防治法》是為了處理不適用《性別平等工作法》及《性別平等教育法》的一般性騷擾案件,這也包括機會性騷擾,例如親屬關係、醫病關係、信徒關係,這是趁醫療行為或其他監督照顧之便去騷擾,也有權勢不對等成分。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美華表示,性騷擾的申訴黑數很大,原因很多。首先是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性騷擾防治法,也不知道可依法申訴。再者是「大部分加害者都是陌生人」這個大難題,偷摸一把、偷看一眼,人就跑了,這種情況要報警也很難。既沒證據,也無法描述那個人的特徵,被害人通常只能自認倒霉。

以大眾運輸為例,陳美華表示,公車上太多女學生被騷擾,社會大眾發展出一些有效的身體策略,例如,被偷摸時大聲喝止、引人側目,讓對方感受輿論壓力,有些公車司機也很警覺,遇到這種狀況就直接把車開到警察局。

陳美華讀過女性撰文分享自己在公園陪小孩玩時,被陌生阿伯評論「褲子很短、腿很白、很美」,女性立即出言制止,阿伯還要講第二次,她就更大聲直言「你這是性遭擾!請不要再說了!」,讓公園週遭民眾都聽到、轉頭來看,阿伯就悻悻然地走了。

「這種身體策略是需要練習的。」陳美華提醒,大部分的人很缺乏「當下喝止」的訓練,事情發生時就會反應不過來。不論男性或女性,都有可能面對到自己不能接受的突然觸碰或言語冒犯,應該事先要訓練自己去回應,才不會落入默許。呼籲社會大眾應學習尊重每個人的身體界線,不只是觸碰,也包括言語和態度,像是「不要動不動就去評論人的身材樣貌」,這點特別容易被忽略,其實這也是很不尊重人,也很沒有禮貌的行為。






性騷申訴難/性騷申訴流程冗長 近4千件僅4成開罰



2023-07-02 22:4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性騷擾防治法》是為了處理不適用《性別平等工作法》及《性別平等教育法》的情形,衛福部統計,近5年依性騷擾防治法申訴並經調查成立的3913案當中,僅1701件(43%)依性騷擾防治法第20條開罰1萬到10萬元,男性1679件、女性22件。專家分析,即便案件成立,後續可能被駁回或展開冗長申訴流程,令人卻步,落入性平三法模糊地帶的案件則常被踢皮球,被害人只好「算了」。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表示,性騷擾防治法80%以上案件都來自報警,第一層調查由警方進行,無論調查結果成立或不成立,下一步都要將案件交給地方政府社會局。如兩造有任何一方對結果不服,可提出申訴、訴願,甚至走上行政訴訟。

「警方初次調查成立性騷,就能順利裁罰的案件,我幾乎沒有看過。」張秀鴛說,調查成立後,被控性騷者幾乎都會再申訴,僅4成開罰,就是因為有些尚在申訴中,有些申訴後被駁回,性騷擾又不成立了。雙方一來一往,拖上好幾年都有可能,被害人常要舟車勞頓去親自說明,如果不去,就很可能會告不成。過程如此冗長又耗費心神,可能中途放棄或一開始打消申訴念頭,這也是申訴量很可能被嚴重低估的原因之一。

申訴量被低估,也可能是有些案件因為掉進模糊地帶,特別難處理,只好「算了」。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表示,性平三法的最大問題就是在三個法的「交界處」,落在這區的案件會被不同主管機關踢皮球,連開始都有困難,結果常常就是不了了之。

舉例來說,公務機關內發生性騷擾,通常有內部申訴管道可循,但如果約聘雇員被公務員性騷擾,前者歸勞工局管,後者歸人事行政總處管,這案件很可能就會被踢皮球,勞工局也罰不到公務員。又比方說,有業務在下班時間拜訪客戶,被客戶騷擾,這適用性別平等工作法嗎?若用工作時間來認定,主管機關可以說不適用,如果考慮兩人工作上的權勢關係,又可以適用。

張秀鴛說,性平三法正在同時修訂,預計7月13日前分別提出院版草案,針對衛福部主管的性騷擾防治法,修正重點有五。首先,三法定義要一致,要讓民眾清楚知道該找哪個單位。第二,申訴管道和程序都要往更有效、更友善、可信賴三大方向改善,不能讓民眾求助無門。

第三,目前只有性騷擾防治法可以裁罰一萬到十萬元,另外兩法都沒有,這一點也會補足,目標是三個法都要有裁罰。第四,與模糊地帶有關的內容都要周延考量,盡量入法,避免僅用函示處理。第五是衛福部提供給受害人的法律扶助、心理諮商等補助,都會正式寫入《性騷防治法》。

性騷申訴難/網紅拍片性騷 護理師花5年7個月討回公道

2023-07-02 22:46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2017年10月初,一名網紅拍影片以性羞辱言詞和猥褻手勢抱怨護理師,引起全國護理師公憤。3天後,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副教授謝佳容向警局申訴,警方調查認為性騷擾成立。對方不服,提出申訴,北市府駁回警方,認定性騷擾不成立。她走遍北市府、監察院、北市議會、立法院、衛福部,法院,歷時5年7個月取得勝訴,今年5月回到「性騷擾成立」原點,該網紅若未申訴,可能被依法裁罰1到10萬。

謝佳容表示,當時影片瘋傳,看到當下就很厭惡,之後幾天經常想起、影響睡眠,許多學生也有同感。她在10月4日向北市大安區瑞安派出所報案,2個月後,大安分局婦幼隊通知她調查結果「性騷擾成立」並依程序通報北市府社會局。但網紅不服,提出申訴,北市府隔(2018)年3月23日駁回警方結論,稱「性騷擾不成立」,因影片未指名道姓針對個人,不符合「刑法」妨害名譽或誹謗之要件。

「依性騷擾防治法申訴,駁回理由卻是刑法。」謝佳容不服,4月2日向衛生福利部提出訴願,並在護理師公會全聯會和學會的支持下,進行一連串行動。她們去衛福部向法規會陳述意見、拜會立委尤美女、請益婦女新知基金會主任蔣月琴、法官高鳳仙,還2度赴監察院陳情,發起拒絕性別霸凌連署,5天就超過5千人簽名。

訴願結果在2019年5月21日揭曉,衛福部竟也認為性騷擾不成立,理由同北市府。謝佳容不死心,第3次赴監察院,糾舉衛福部,立委陳靜敏也幫忙開記者會。2019年7月29日是謝佳容的虛歲50歲生日,她人卻在法院遞狀,對北市府提起行政訴訟,「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告人。」

2020年9月30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謝佳容勝訴,北市府再上訴;謝佳容和護師公會全聯會繼續陳情,北市議員簡舒培也幫忙開記者會。2022年11月7日判決定讞,謝佳容再次勝訴,北市府必須重新開會檢討當時決議。2023年5月23日,謝佳容終於拿到北市府「性騷擾成立」的公文。對方若不服,可在收到通知的一個月內再提申訴,若未提,北市府可依法開罰1萬到10萬元。

「我花了將近6年才回到原點。」謝佳容說,護理專業尊嚴應被尊重,性別平等是基本人權,台灣也有性騷擾防治法,「規定就在那邊,如果好好執行,就不需要折騰這麼久。」她說,這6年要感謝護師全聯會的捐款和支持、律師黃姿裴、周宇修不計酬勞協助,才能堅持下去,畢竟纏訟多年的成本和心理壓力之高,大部分人都難以負荷。

律師黃姿裴表示,性騷擾防治法的認定標準包括事件發生背景、行為人的言詞行為等客觀事實,以及受害人的主觀感受,網路言論是否構成性騷擾,也可以相同標準檢視。網路言論所造成的敵意環境,影響層面已經更甚於以往,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及最高行政法院的最終判決,符合性騷擾防治法的立法目的,能反應性騷擾的本質,並說明性騷擾言論並不受言論自由保障,是與時俱進的法律解釋,及時矯正了行政機關錯誤的法律解讀。

2023年6月26日 星期一

醫療照顧者易遭性騷 卻僅3%曾經申訴 不申訴原因有這些


逾半女醫師曾目睹、遭遇性騷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2023-06-26 23:19

立院昨天召開「醫療照顧場域性騷擾防治公聽會」,調查指出半數以上女醫師曾目睹或經歷性騷擾,其中以資淺女實習醫師、不分科女住院醫師、外科系女醫師遇性騷擾比率最高,但申訴比率極低;另有不少護理師被病人或家屬亂摸、開黃腔,也求助無門。

多名員工、學生、女實習醫師日前指控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衛福部已解除他的職務;李明濱從台大醫院退休,仍為兼任主治醫師,台大精神醫學部昨發聲明,對李涉及性騷擾事件「深感遺憾」,「學術的專業未必代表人品的高潔」,不再續聘李明濱為兼任主治醫師。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一○六年調查,五成五女醫師曾親身經歷或目擊同事被性騷擾,僅有百分之三提出院內申訴,原因為沒時間或心力處理、擔心申訴過程中私人資訊或事件過程不保密、尋求協助也沒用、擔心來自醫院或上級的不利處分和壓力。

民進黨立委陳靜敏昨召開公聽會,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通識中心教授邱慧洳說,一名護理師在照顧洗腎病患時,曾遭病人兒子強摸大腿內側,院方只將該病人轉由其他護理師照護,讓加害人得寸進尺。護理師不堪受辱提出訴訟,一度被迫離職,護理長還開玩笑說「你下次就跟他說,摸一次一千。」;纏訟五年,法院判定加害人和醫院必須共同負擔民事損害賠償責任。

衛福部保護司副司長郭彩榕表示,為儘速修法,預計七月中旬推出院版草案,希望降低醫界及任何職場性騷擾事件發生機率。


2023-06-26 15:5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醫療照顧工作常涉及個人隱私,有人與人之間的肢體接觸,如果過程中發生了性騷擾,絕大部分卻只能算了,民進黨立委陳靜敏今召開「醫療照顧場域性騷擾防治公聽會」,從醫師、護理師、社工師、治療師,都直指醫療照現場很常見各種形態性騷擾,過半女醫師都曾經歷或目擊,但包庇文化盛行、申訴管道不透明又不友善,導致被害人申訴率極低,就連女醫師受害時,都只有3%會申訴。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代表指出,工會2017年調查發現,特定職級、特定科別的女醫師較容易遭遇上級或雇主騷擾。除了來自病患或家屬的性騷擾之外,女醫師有55%表示曾經親身經歷或目擊同事被騷擾。比較資淺的女實習醫師和不分科女住院醫師,比例又相對更高;強調陽剛氣質的外科系,也比其他科別有更高的比例遇到性騷擾。

上述受害者中,僅僅有3%使用過院內申訴管道。沒有申訴的原因之首,是沒時間或心力處理(60%),其次是擔心申訴過程中私人資訊或事件過程不保密(42%)、或覺得尋求協助也沒用 (50%) 、也會擔心來自醫院或上級的不利處分和壓力(33%),甚至有12%表示不知道有申訴管道可以用。

「真的,大家都會『算了』。」台大醫院企業工會理事長、護理師楊心慧說,醫院職場文化長期包庇涉及性騷擾、對人外貌身體品頭論足的言語,也不會宣傳性騷擾申訴管道,結果就是當性騷擾真的發生時,比如護理人員被病人摸了胸部,大家就會想說,忍下來就好了、大事化小就好了。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通識中心教授邱慧洳表示,曾經有一個判例,一名護理師被洗腎病房病患的兒子摸大腿內側,向醫院申訴,醫院的處理只有將該病人調給其他護理師照顧,結果被害護理師又被那名兒子當面咆哮羞辱說「你以為你是金子做的嗎?你以為我很想摸你嗎?送我我都不要!」這名護理師申訴性騷成立並提起民事訴訟,法院判這名兒子和醫院應共同負擔民事損害賠償責任。

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助理教授邊立中表示,這名護理師處理了五年,才得到法院還公道,中間也被迫離職,護理長還跟她說「你下次就跟他說,摸一次一千。」這種反應簡直是鼓勵性騷擾,凸顯醫院主管階層的性平教育嚴重不足。

呼吸治療師、台大醫院企業工會常務理事許銘修表示,自己是男同志,觀察到醫療照顧產業中的性少數受到層出不窮性騷擾,例如有事沒事就被拍人屁股、性別氣質動不動就被人大作文章,大家覺得「都是男生沒關係」,完全沒意識到這都已經是性騷擾。現行的性騷擾申訴機制,對於性少數來說,也有被迫出櫃曝光的問題,性平委員是否有足夠多元性別意識,也令性少數族群擔心的。

台灣護理產業工會秘書黃亭偉表示,第一線護理人員、照服員處於權力不對等的工作環境,加害者來自病患、家屬單位主管等多方,地點好發在病房、診間,大多是沒有監視器空間。此外,各級醫療院所都沒有將院內申訴程序完整告知院內工作人員和就醫民眾,只有極少數人了解相關處理程序。

黃亭偉建議,應要求不同規模的醫療院所都要有性平委員會和處理窗口,並維持管道暢通,委員組成應要有一半以上是院外人士,而且院內主管人數不得超過四分之一,同時也要積極提供被侵害的人員心理諮商等協助。邱慧洳表示,目前相關法規對於人數小於30的公司,沒有強制要求訂定性騷擾防治準則,但社會的期待是,不論公司診所醫院大小規模,勞工都要受到一視同仁的保障。

醫師公會全聯會醫事法規委員會召委吳欣席表示,醫院照顧的職場特性,完全符合性騷擾的高風險環境,呼籲政府應將性平三法不一致的地方「對齊」,雇主責任要寫清楚,人數不到30人的小型企業,建議可以要求必須與外部管道簽約,引入性平專家,不能讓雇主自己處理。

衛福部保護司副司長郭彩榕,性平三法分流不同案件,行政院正密集召開修法相關跨部會會議希望修法更完善提供被害人更好的保護。


2023年6月19日 星期一

黃子佼恐涉兒少性剝削 檢:若有犯罪就偵辦


2023-06-20 01:20 聯合報/ 記者陳宏睿、邱宜君/連線報導

藝人黃子佼昨被爆十多年前涉在台中某酒店房間內以拍攝藝術照為由,拍攝一名十七歲少女裸照,台中地檢署昨表示,此案未接獲報案,若有違法事證,將依法偵辦。

台中地檢署說,黃子佼疑涉違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條例,因事隔十多年,案發時轄區警方也未接獲報案,先依據網路貼文蒐集相關資料進行瞭解,有犯罪情事就依法偵辦。

女網友文章中未指名道姓,但網友拼湊出就是黃子佼,案發時間疑在二○一二年間,黃在老虎城主持電影首映記者會時。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說,若構成強制猥褻,或涉嫌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檢警會主動偵辦,是否超過追訴期,檢警也會釐清。

律師林柏宏表示,拍攝十七歲女子裸照,恐觸犯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可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百萬元以下罰金;因該法是二○一五年修正通過,修正前是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規範的是拍攝未成年「性交或猥褻行為」影像,黃拍的裸照是否違反舊法,需檢警調查。

他說,不論是新法或舊法追訴期都是廿年,只要違法檢方都可追訴。

風聞有祢 親眼見祢/陳炯年換心滿10年 回首感恩心路歷程



2023-06-20 00:08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專訪

健保署統計,心臟移植後約半數人可以存活超過10年,台大醫院外科部副主任陳炯年也是其中一員,2013年救命天使的心臟還在他體內規律跳動著。這10年間,陳炯年能陪伴女兒成長,繼續看診開刀,他滿心感謝台大醫院的照顧。「以前風聞有祢,現在親眼看到祢,」陳炯年說,聖經《約伯記》這句話格外觸動心弦,回首過去,彷彿經歷一段神蹟,展望未來,盼望上帝能繼續保守。

2012年11月的一天夜裡,身體非常不舒服的陳炯年與妻子搭上計程車,進了急診室之後,他就失去了記憶。就在幾天前,他還在峇里島開會,當時就感覺走路特別容易喘,回國後馬上排定了運動心電圖檢查,卻在檢查的前一天晚上就因為急性心肌梗塞倒下了,那年他才52歲。

心臟內外科團隊檢查發現,三條主要冠狀動脈已全部阻塞,趕緊做繞道手術、用主動脈氣球幫浦打通血管,效果都不好,接上葉克膜,也無法讓心臟恢復功能,只得使用心室輔助器。昏迷了一個多月,陳炯年醒來時,台大醫院心臟外科教授王水深跟他說,只剩下心臟移植一途。

等待移植期間,是陳炯年人生中最痛苦的一段。他做了最壞的打算,向妻子交代後事,放心不下還在讀書的兩個女兒,也曾數度獨自在深夜落淚。這一等就是三個月,幾度因配對不合、身體狀況不佳等因素,與救命機會失之交臂。

當時外科部主任賴鴻緒、乳房外科主任黃俊升,兩人經常到加護病房為陳炯年禱告。醫院長官包括楊泮池校長、陳明豐院長,還有其他同事,都經常來看他。陳炯年深受感動,努力推著心室輔助器下床活動,維持最佳狀態,終於盼來一顆心。

時間快轉到10年後的現在,陳炯年的生活與其他60幾歲的醫師差不多。每天早上開車出門,按時八點上班,除了在門診服務病人,也要做行政和手術工作。每周進手術室一天,最常做胃癌手術,其他像是縮胃、膽囊、疝氣,都會執刀並教學。晚上若無會議,陳炯年大約七八點下班回家,每個禮拜有幾天會跟在國外的女兒視訊聊聊,周末要是天氣不錯,他就會去郊山走走,看看風景。

現在生活上最大的改變,就是懂得注重自己的健康。「生病前應該就有三高了,但我都不當一回事,後來想起來比較後悔。」陳炯年說,父母都有三高,家族中也有長輩不願吃藥控制血壓結果中風離世,如果能及早把三高控制好,心肌梗塞或許就不會發生。他把愛吃甜食的習慣改掉,跟著太太一起健康飲食,每個月回門診持續追蹤,也按時服用醫囑藥物。

最近三年新冠疫情肆虐,陳炯年把口罩、防護衣、護目鏡戴好戴滿、疫苗打好打滿,繼續到醫院上班。去年9月確診,他就待在家裡休養、乖乖吃口服抗病毒藥(莫納皮拉維),隔離10天確認快篩完全陰性,又回到工作崗位。對於陳炯年來說,在台大醫院服務,是應做、能做的事,也是他回報台大醫院的心意。

「我不敢說我對台大有什麼貢獻,只是盡我的本分,很多優秀同事都對我非常照顧,是我欠台大醫院比較多。」陳炯年說,以前年輕的時候對事情比較執著,一直拼、一直衝,有些人可以拚出好結果,身體也不會垮掉。現在他會覺得「凡事不要強求」,在世上做好該做的工作,不需要把自己逼到極限。不過他也強調,這只是他個人的狀況,每個人條件不同,不見得每個人都適用。

走過生死未卜的幽谷,陳炯年面對較嚴重疾病的病人時,特別能體會他們對未來的焦慮、內心的掙扎。他會願意花許多時間,對病人和家屬詳細說明病情。他不會刻意講得很樂觀,而是抱持同理病人的態度,誠實地講清楚,這是什麼病、該怎麼治療、治療後會遇到什麼情況。

對於還沒有生病的人,陳炯年則是語重心長叮嚀:「真的要注重自己的健康。」要在還沒有生病之前,就多關心自己的健康,因為有些疾病絕對是可以預防的。像是三高,幾乎與全身疾病都有關係,包括嚴重的心臟病和腎臟病。如果能及早注意、治療,後面的問題就比較不會發生。

陳炯年建議,超過40歲都要安排定期基礎健檢,50歲以上則可在經濟許可內做進階健檢,或多加利用公費篩檢,要是有不舒服症狀,更要立即就醫檢查清楚,切莫拖延。


陳炯年醫師小檔案:

●服務醫院及科別職稱:台大醫學院外科教授、台大醫院外科部副主任

●罹患疾病:急性心肌梗塞

●發病時間:2012年11月

● 症狀:走路容易喘

● 治療: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主動脈氣球幫浦->葉克膜->心室輔助器->心臟移植。目前持續定期回診追蹤,服用抗排斥藥。

● 想告訴病友的一句話:如果沒有健康,就什麼都沒有了,40歲起一定要定期健檢,別讓小毛病累積成大問題,也盼望社會大眾多多支持器官捐贈活動。


2023年6月14日 星期三

BZD干擾物多學問大 北榮醫:現在就說有用藥很危險

2023-06-15 18:07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新北市板橋某私立幼兒園涉嫌餵藥案真相未明,今又公布一名兒童測出「苯二氮平(BZD)」,兩次檢驗結果分別為每毫升22奈克/毫升、每毫升20奈克/毫升,都未達閾值200奈克/毫升,判定為陰性。消息一出,又有毒理學背景的網紅出來強調「應該是『零』才對」,全國家長人心惶惶。

不過,北榮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治醫師吳明玲直言,免疫法測試BZD的特異度很差,臨床上遇過被免疫法判定為BZD陽性的人,其實是吃到同原料的藥。她強調,「低劑量就是要等待確認試驗,絕不能回推說有用藥,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有評論說這名孩子的檢驗數值是其他孩子的20倍,很高。對此,吳明玲說,這個數字根本不能拿來加減乘除,有疑慮就該做確定試驗,採用GC-MS (氣相層析質譜儀) 或LC-MS(液相層析質譜儀),靈敏度高,特異性高達99%,可確認到底有沒有某種物質、濃度多少。

「免疫測試有他的優點,但這個階段就是不能說有或沒有。」吳明玲表示,免疫測試可由一般醫檢師操作、一天內就有結果,臨床醫師綜合病史、症狀、測試結果,可快速排除病人是否中毒。質譜儀要經過特殊訓練的醫檢師才能操作,一到兩周才有結果,但因精準度高,是司法調查會要求的證據,也能保護許多人不被誤判、失去工作。

免疫測試最大的缺點,就是干擾物質影響很大。吳明玲表示,免疫測試的「干擾物質」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以BZD為例,它的干擾物質實在太多了。市面上有幾十種BZD類藥物,不同試劑廠商選定不同的BZD藥物去設計抗體,結果抗體都長得不一樣,能辨識的化學結構也不同,每一種抗體也都有可能把結構類似的化學物質誤認為BZD。

吳明玲說,北榮就有遇過免疫測試顯示苯二氮平陽性的人來喊冤,請他把原檢體拿來用做確認試驗,最後結果是與某種BZD同原料的藥物。大眾運輸、高風險廠房的工作人員,都被嚴格要求不得使用某些藥物,北榮協助這些公司定期檢驗,都會事先再三告知,「不可以看到初篩陽性就把人開除」。

吳明玲指出,除了BZD,安非他命、鴉片的干擾物質也不少,若因此而初篩陽性,後續要還人清白。最好情況是原檢體有保留,可直接做確認試驗。北榮不惜成本,所有檢測毒性物質的尿液檢體都保留一年,如果在院外檢驗、沒有保留檢體,就比較麻煩,要靠醫師抽絲剝繭。

首先,要請他把正在服用的所有西藥、中藥、保健食品,全部帶來說明。再者,要去看是哪一種方法驗出陽性,去查它的說明書,通常廠商會列出經實驗確認比較常見的干擾物質。與個案所服用的物質一一核對之後,如果都找不到,就要仰賴醫師憑經驗去找推測、查文獻,來回推敲,非常費工。

獨/私幼餵藥案延燒…衛福部埋單送驗質譜儀 最快這日有結果

2023-06-15 20:38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新北市板橋某私立幼兒園涉嫌餵藥案真相未明,社會各界眾聲紛紜。毒理學背景網紅疾呼「應該要零檢出」,全國家長人心惶惶。醫界議論,擔心家長恐慌蜂擁至醫院要求驗血,讓醫療人員忙上加忙,醫檢師和醫學中心毒物科醫師則呼籲以質譜儀做確認試驗,才能真相大白。

對此,衛福部台北醫院副院長郭憲華表示,今晚間七時開會討論,八時決議將委外進行確認試驗。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林慶豐表示,所有檢驗費用都由衛福部來支應,家長不需要煩惱錢的問題,「真相比較重要。」

郭憲華表示,孩子們的尿液檢體都妥善保存在零下20度冰箱,可進行後續的確認試驗。只要家長同意,明天就可以送往立人檢驗所,以液相層析質譜儀(LC-MS)檢驗,預計下周三有結果,比通常一到三周的檢驗時間加速許多,每案檢驗費用大約是1000元。

回響/兒童機車座椅、安全帽將納管

2023-06-15 01:23 聯合報/ 記者周湘芸、邱宜君/台北報導

本報日前獨家揭露,零到十二歲兒童運輸事故死傷人數在十五年內上升兩成,兒童用機車座椅及安全帽無法可管,引發關注。交通部長王國材昨邀集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等相關單位研議,決議將於三個月內下修兒童安全帽國家標準尺寸規格,過去未納管的機車兒童座椅則於今年底前訂定檢測標準及配套規範。

兒福聯盟發言人李宏文提醒,研商應跨部會,並結合中央、地方、雇主多方發揮創意,若只靠單一部會研議,只會是頭痛醫頭的破碎政策,恐難收效。

交通部表示,針對兒童安全帽尺寸,三個月內邀集衛福部、標檢局、相關醫學專業協會及兒福團體研商下修規格尺寸,後續再請標檢局納入標準。

至於未納管的機車兒童座椅,交通部也說,短時間內將先要求製造及販賣商不得在產品名稱使用「安全」字眼,並要求消保處加強宣導,預計今年底前會同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車測中心、國內相關機車製造廠及兒童座椅製造業者訂出妥適檢測標準及配套規範。至於罰則是否納入道交條例,則待標準出爐後再討論。

李宏文表示,新法規誕生前,政府仍可依照消費者相關法規積極把關,不能放任有疑慮的產品持續以安全二字來誤導消費者。另也可以依照家庭財力、子女人數、子女年紀的不同,設計不同的補貼方案,如育兒家庭乘車券等,若雇主提供育兒家庭友善交通的措施或補貼,政府也可給予雇主扣除稅額等優惠,不但造福家庭,也能為社會興利。


別讓孩子涉險坐機車 兒盟籲:替代方案跨部會才做得到

2023-06-14 20:58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日前本報獨家揭露,零到十二歲兒童運輸事故死傷人數在十五年內上升兩成,以機車事故占多數,但兒童用機車座椅及安全帽無法可管,宛如親子地獄。報導引發社會大眾與相關部門關注,傳近期政府部門將召開會議研商對策。

對此,兒福聯盟發言人李宏文提出治標、治本兩大方向,治本的目標就是要「找出騎機車的替代方案」,必須要掌握「跨部會研商」、「多方協力全面支援」兩大重點,才能做到。如果只靠單一部會去研議,也只會得到頭痛醫頭的破碎政策,恐難收效。

李宏文表示,以「安全」二字誤導民眾的產品,政府應即刻按消費者相關法規處置。此外,研商應跨部會,並結合中央、地方、雇主多方力量發揮創意,才能全面支援家庭。

李宏文表示,經濟部已經承認無法可管,但不安全的商品,那現在政府的做法和態度是什麼?新法規誕生前,政府仍可依照消費者相關法規積極把關,不能放任有疑慮的產品持續以「安全」二字來誤導消費者,但這都只是治標。

想要治本,就要設計出騎機車的替代方案。李宏文舉例說,法國早在十多年前就針對多子女家庭提供鐵公路、飛機等大眾運輸的折扣,孩子越多,折扣越大。不只如此,這些國營事業如果與企業異業合作的商品或服務,多子女家庭的折扣規則也一體適用。

李宏文表示,這些創意做法都是站在育兒家庭的需求面去思考,進而設計出來的,不但造福家庭,也能為社會興利。但這光靠一個部會是做不到的,一定要跨部會動起來,對於育兒家庭的支援,也需要中央、地方、雇主多方協力。

李宏文建議,台灣也可以研議提供育兒家庭乘車券,可以依照家庭財力、子女人數、子女年紀的不同,去設計不同的補貼方案。考量到地方財政條件不同,越沒錢的縣市可能交通建設也越少,中央一定要給予地方協助。另外,如果雇主提供育兒家庭友善交通的措施或補貼,政府也可以給予雇主獎勵、扣除稅額等優惠。

李宏文呼籲,政府要多聽民間團體及家長聲音、參考國外作法,才能夠基於家庭的真實需求去設計制度;如果只靠單一部會去研議,也只會得到頭痛醫頭的破碎政策,恐難收效。

2023年6月13日 星期二

獨/尿篩有數值≠有用藥 醫檢師教你正確判讀檢驗報告

2023-06-14 08:0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新北市板橋某私立幼兒園涉嫌餵藥案真相未明,不少家長可能都想帶小孩檢驗巴比妥鹽,但拿到篩檢報告時,可要小心解讀。專家提醒,檢驗流程分初篩和確認兩步驟,初篩報告數值在200ng/ml以下就是陰性,即使有數值,也不能推論有用藥。若不放心、不能接受,可使用同一份檢體,再用質譜儀驗一次,若仍有檢出,才能說可能有用藥。

日前媒體報導,一位於5月中旬報警的家長,出示孩子4月27日的尿液篩檢報告「巴比妥數值達64」,某毒理學專家評論「巴比妥鹽根本不應該出現在小孩體內」,即認為零檢出才是唯一合理結果,但醫檢師說,這一連串解讀,是顯示出該名專家對諸多檢驗方法及報告的不了解。

醫檢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監事高智雄表示,電視節目秀出的報告單是「巴比妥鹽篩檢barbitorates screen」,結果為陰性(-),即使檢驗出64這個數字,僅能解釋檢驗結果是小於巴比妥鹽的陽性閾值200ng/ml,無法直接說明就是有用藥。

高智雄說,電視節目呈現的檢驗報告,在單位欄中,僅有報告的第一行列出的尿中「肌酐酸」列出mg/dl(毫克/每分升),其數值為48.95,第二行列出的巴比妥鹽的單位空白,會誤以為巴比妥鹽的單位也是mg/dl(毫克/每分升)。

高智雄說,坊間絕大部分的尿液篩檢試劑或儀器,閾值單位都是ng/ml,這張報告的單位欄卻留白沒寫。即便補上單位,也不能解讀為「找到64ng/ml巴比妥」。

尿液檢驗為什麼要測肌酐酸?高智雄說,這是為了確認檢體品質,等於是確立尿液篩檢結果有效性的基本參考數值。肌酐酸是人體肌肉的正常代謝物質,尿中都有一定的量,如果測不到或太低,就代表該檢體可能被參水,根據這份報告,此檢體應無參水,可以繼續往下驗。

高智雄表示,一份完整的尿液藥物篩檢報告應該要分兩個表,第一部分是「初步檢驗」,清楚標示方法,「檢驗結果」的欄位也要清楚寫出中文「陰性、陽性」或英文「Negative、Positive」。

若初篩結果是呈現「陽性」,第二部分「確認檢驗」就要呈現該物質用哪一種質譜儀檢驗、得到濃度多少,再根據《濫用藥物尿液檢驗作業準則》所定的閾值,在「檢驗結果」欄寫出檢驗結果是陰性或陽性。

不過,於電視節目中出示的報告結果,其呈現方式資訊並不完整,甚至只用(-)符號來取代「陰性」,很容易導致民眾誤解。

高智雄說,初篩結果也可能有偽陽性的問題,只要是化學結構類似的物質,都有可能與試劑產生交叉反應,這就是所謂的雜訊。

台大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兒童急診科主任曾偉杰昨接受本報採訪表示,免疫法是利用藥物結構上的特徵來進行反應,很可能會有偽陽性或偽陰性的問題,也就是誤認了其他物質,臨床上這兩種情況都會遇到,這時候就要用質譜儀複驗。

曾偉杰表示,目前國際公認標準藥毒物檢驗方法是「氣相層析質譜儀」或「液相層析質譜儀」。免疫法是認結構特徵,質譜儀是看特定物質的分子量,更為精準。如果對免疫法的結果有疑慮,可進一步用質譜儀確認。

既然質譜儀最準,為什麼還要先篩檢?高志雄表示,一般尿液藥物篩檢的使用時機是懷疑48小時內有用毒,其角色是「初步檢驗」,並不以零檢出為陰性,而是低於閾值為陰性。《濫用藥物尿液檢驗作業準則》第19條明定「尿液檢體經確認檢驗結果低於前條閾值者,應判定為陰性。」

高智雄表示,一般程序上,如果篩檢陰性,就不會再做質譜儀分析。要是對篩檢結果有疑慮,可進到第二步,用質譜儀「確認檢驗」,假使質譜儀也驗出濃度,才能說有用毒。如果質譜儀也看到低濃度檢出,可能顯示曾經用藥,但已被代謝了一段時間。如果一開始就擔心已經錯過最佳採檢時機、體內濃度不夠高,則可以直接採質譜儀檢驗。

高智雄說,過去台灣尿篩測很多安非他命,就算篩到陽性也還不能發報告,一率要上質譜儀,拿安非他命標準品去看,才知道到底有多少濃度,經常發現初篩500多ng/ml陽性,但質譜儀一跑下去,就發現其實是化學結構類似的感冒藥,不是安非他命。

「不能把初篩的數值當成質譜儀的結果。」高智雄表示,這個初篩數值不論陰性或陽性,都不能視為測到多少濃度的巴比妥,也不能互相比較。「真的想知道這64是什麼,唯一辦法就是把這次尿液的剩餘檢體拿去上質譜儀,就會有答案。」


2023年6月12日 星期一

獨/餵藥案全陰性2種檢驗方法曝光 專家籲小心偽陰偽陽

2023-06-13 14:30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新北市板橋某私立幼兒園爆發涉嫌對幼兒餵食「巴比妥」藥物,部立台北醫院免費協助檢驗,目前26位就醫孩童檢驗都是陰性。部立台北醫院及醫福會指出,最早完成檢驗的14人是醫院用毒物藥物篩檢試劑測得,為「螢光免疫分析法」,巴比妥鹽類的定性極限為每毫升200奈克;另外12人則是委託外部實驗室,採用EIA定量分析,為「酵素免疫法」,巴比妥鹽類的定量極限為每毫升20奈克。

醫福會執行長林慶豐表示,有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兩種方法,選擇依據是家屬需求和醫師專業判斷。如果希望快點有結果,就會用定性分析,如果沒有急迫性,可以用定量分析。

部立台北醫院副院長郭憲華表示,院內採用的是Quidel Triage TOX Drug Screen毒物藥物篩檢試劑 。為利用螢光免疫分析法,一次測定尿液中是否含有九種物質,巴比妥鹽、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古柯鹼、鴉片、大麻、三環抗憂鬱藥、美沙酮、苯二氮,每種物質的定性極限(閾值)從每毫升50奈克到每毫升1000奈克不等。9種物質的任一種超過閾值,就會顯示陽性,若9種物質濃度都低於閾值就是陰性,巴比妥鹽的閾值是每毫升200奈克。

醫福會執行長林慶豐表示,委託院外實驗室是用EIA酵素免疫法,是一種定量分析,巴比妥鹽類的定量極限為每毫升20奈克,比前述定性分析更靈敏。

部北所採用的檢驗方法都是屬於免疫法,要判讀檢驗結果前,應先了解各項方法的限制。台大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兒童急診科主任曾偉杰發文表示,免疫法是利用藥物結構上的特徵來進行反應,很可能會有偽陽性或偽陰性的問題。如果不知道病人有用什麼藥, 只是懷疑他有用藥, 則使用免疫法作為病人是否有使用該藥物的判斷就不一定正確。

曾偉杰今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免疫法就像「就像是從人群中找明星臉一樣,特徵類似的臉,有可能會被誤認。」目前國際公認標準藥毒物檢驗方法是「氣相層析質譜儀」或「液相層析質譜儀」,不是針對結構,是看特定物質的分子量,更為精準。如果醫師對免疫法的結果有疑慮,下一步可是用質譜儀確認,但大部分醫院都沒有質譜儀。

曾偉杰提醒,所有的檢驗結果,即使是用質譜儀檢驗出來的結果,都需要配合臨床的合理懷疑, 也就是必須要有正確的檢驗和配合臨床診斷, 才不會造成誤判或誤解。

醫事檢驗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監事高智雄表示,一般醫院不設置質譜儀,主要是因為採購、人員訓練都是高成本,但使用頻率不高。 為了及早偵測危害、盡快治療,醫院通常會先使用比較快速簡便的篩檢工具,但如果只用免疫法,確實是會有偽陰、偽陽問題,但就算再用質譜儀複驗,也可能受到藥物代謝速度的影響,如果已經代謝掉還是有可能測不到。

目前外界都期盼驗毛髮可以見真章,但這也急不得。高智雄說,有意願幫忙檢驗毛髮的實驗室,需要先取得符合國際標準的標準品、建立標準反應、確立檢驗有效性、完備整個檢驗流程,才可能開始用於檢驗。

親子地獄/兒童機車椅不安全無人管 跨部會拖2年踢皮球



2023-06-11 22:58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過去15年內生育率跌了3成,因車禍死傷的12歲以下兒童人數卻增加2成。「行人地獄就是親子地獄。」兒福聯盟發言人李宏文表示,生育率已經全球倒數,政府仍不願成立兒童專責單位,光靠兒少法授權成立的專家小組根本叫不動各部會,結果光是一個機車座椅,至今無法可管也沒人要管。

根據公開之會議記錄,衛生福利部兒童及少年事故傷害防制推動小組從2020年就討論過所謂的「兒童機車安全座椅」。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羅孝賢在會中指出,台中市在2020年4月發生一起擦撞車禍,一名孕婦載著2歲女兒被後方吊車追撞,2歲幼童被捲入車底,當場身亡。

羅孝賢於會中表示,兒童搭乘汽車之相關安全設備已經有標準及規範,惟風險高的機車,卻未有任何規範。建議透過實證研究釐清機車固定座椅安全與否,凝聚社會對於機車是否可以負載兒童之共識,才能據以形成相關政策。

可惜的是,這個議題在2020年討論了2次,2021年討論1次,之後就不再被提起。身為該小組委員,李宏文痛心地說,各部會推來推去,至今無法可管也沒人要管,「到底哪個單位要扛起責任,把東西下架?阻止廠商繼續誤導家長這些東西能確保兒童安全?」呼籲經濟部、交通部都應積極研議保障育兒家庭「行的安全」的機制,例如給予育兒家庭乘車券或交通補貼。

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理事長李建璋表示,站在兒童急診立場,還是建議學齡前兒童別坐機車,但許多地區交通不便、許多家庭有經濟壓力,確實有需要運用機車,主管機關應積極設法提高機車相關保護措施的效果。

李建璋分析,頭部外傷是車禍致死第一死因,強制騎機車戴安全帽之後,有效降低成人車禍致死率。然而,兒童安全帽的設計和品質不如成人安全帽,路上常常可見機車上的孩子戴著尺寸不合的安全帽,或單車用安全帽。依賴機車是台灣特有的問題,兒童又是小眾市場,政府應該以補助鼓勵廠商為兒童研發並生產專用安全帽。


標檢局:兒童小安全帽、機車安全椅 都不合格

2023-06-12 01:16 聯合報/ 記者林海、周彥妤/台北報導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局長謝翰璋表示,街頭常見頭圍小於五十公分的兒童安全帽或家長自行加裝的機車安全座椅,都沒有政府發放的合格標章,也就是都不合格。他說,兒童頸椎尚未發育完成,醫學界不贊成兒童乘機車,國際上也沒有安全標準,國內要訂標準須有共識,但國內對兒童坐機車仍有很多反對聲音,達成共識門檻很高。

交通部路政司專門委員趙晉緯表示,目前國內兒童安全帽最小頭圍為五十公分,適用約五歲幼童頭圍尺寸,交通部會再與標檢局討論,有無需要向下修正。另外,經濟部標檢局僅納管兒童汽車安全座椅,尚未納管機車安全座椅,交通部不鼓勵使用,但現階段也不會特別禁止。

交通部路政司長林福山說,在以安全為最大原則前提下,可研議找標檢局合作,會同相關廠商共同開發安全規格更高的兒童機車安全座椅,但他強調,各種運具都有先天限制,機車後座若有固定座椅,一旦車輛傾倒,可能不好脫離;開發兒童機車安全座椅是對安全更好,或是有其他想不到的問題,仍要審慎評估。


機車兒童座椅 靖娟:沒有國家標準明定是否安全

2023-06-12 19:57 中央社/ 台北12日電

靖娟基金會今天指出,有46%民眾騎機車載孩子時會使用機車安全帶或安全座椅,但政府沒有國家標準明定是否安全,預防事故傷害效果不得而知,以「安全」為名恐會誤導民眾。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接受媒體採訪指出,機車安全座椅、機車安全帶等產品雖然沒有違反相關交通法規,但也不像安全帽有國家標準CNS明定是否安全,預防事故傷害的效果不得而知,市面商品標榜為機車兒童「安全」座椅,容易誤導民眾。

兒童搭乘機車注意事項,林月琴提醒,安全帽要挑選有安全標章,也應將「顎杯型帽帶」改換為「頤帶式」,較不易脫離頭部;根據標檢局標準,國內安全帽最小頭圍是50公分,約是5歲幼童頭圍,建議大班以上兒童才適合以機車載附,否則安全帽保護效果恐不佳。

林月琴也指出,站在機車前踏板的風險指數,是駕駛的2.45倍,提醒家長千萬不要讓孩子站在前踏板;但即使坐在後座,風險指數仍是駕駛的1.25倍,主因就是沒有看向前方,因而無法預知及迴避風險,因此孩子坐後座時也應看向前方。

林月琴表示,從急診數據也可觀察到,孩子若穿材質較滑的羽絨衣、風衣乘坐機車,容易在家長轉彎時從後座飛出去,騎乘機車時應避免穿著這些衣物,且車速應放慢至每小時30公里以確保孩子安全。

對於政府責任,林月琴說,儘量不使用機車作為載負兒童的交通工具最為理想,政府應提供需求反應式運輸服務,依需求量規劃替代性大眾運輸,避免機車「肉包鐵」產生的危險。

靖娟基金會新聞資料指出,曾有個案家長在嬰童用品店購買號稱可以使用於機車的「安全幼兒手推車」,卻在無號誌路口待轉時,遭貨車從側面撞擊,不到1歲的兒子飛出座椅、落地後頭部被貨車壓過,當場喪命,因此認為「安全2字應被下架」。

親子地獄/近15年兒童車禍死傷增2成 被迫與機車共存亡

2023-06-11 22:58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孩子愈生愈少,但因道路事故而死亡或受傷的兒童人數卻持續增加。過去15年(2008至2022年)間,內政部公布之出生人數從19萬6487人跌至13萬8986人,跌幅29%,警政署統計0到12歲道路事故死亡或受傷人數卻從7664人增至9300人,增幅21%。衛福部死因統計亦顯示,運輸事故可說兒童非自然死亡的頭號殺手,其中9成是機動車事故,兒福聯盟及兒童急診醫師都提醒,坊間的「機車兒童安全座椅」及「兒童安全帽」都是大問題,亟需相關部會積極管理。

衛福部委託國衛院研擬、2019年出版之《2030兒童醫療與健康政策建言書》,強調「降低嬰兒、兒童及青少年死亡率」為當前兒童最迫切需解決的問題。建言書分析近期衛福部死因統計並指出,事故傷害為未滿18歲兒童非自然死亡首要原因,約占7成以上,運輸事故占事故傷害半數以上,機動車交通事故占運輸事故占9成以上居冠。

建言書指出,近年來我國少子化趨勢嚴重,兒童因交通事故而傷亡所造成的醫療及社會成本問題,更加嚴峻,值得政府部門重視。對各級學校學生而言,車禍向來居校園意外事故首位,學前兒童交通事故傷害則多發生在娃娃車上或上下學途中。兒童在交通環境中,無論是騎乘腳踏車、搭乘公車或父母汽機車,都是處於較弱勢或需被保護地位。

「行人地獄就是親子地獄。」兒福聯盟發言人、衛生福利部兒童及少年事故傷害防制推動小組委員李宏文表示,2020年上一屆小組開會時,就有委員提案要求經濟部,應嚴禁坊間「機車安全座椅」宣稱「安全」,以免誤導家長,畢竟無相關檢驗機制或法規規範。經濟部標檢局自己都說,車禍發生時,安全帶綁住孩子不被被拋出,被迫與機車「共存亡」,例如跟機車一起被捲進車底。

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理事長李建璋表示,建議學齡前兒童不要坐機車,因臨床經驗可知,同一起車禍中,兒童頭頸部受創程度遠高於成人。兒童頭部占身體的比例較大,幼兒頭部可能占身長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但兒童頸部肌肉發育還不成熟,支撐力較弱。當車禍撞擊導致頭部甩動,兒童的腦部和頸椎會受到比成年人更嚴重的創傷,有更高的機率導致死亡或終生癱瘓失能,但兒童的安全帽品質卻比較不受重視。

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主任葉國偉葉國偉表示,台北以外的大部分縣市缺乏大眾運輸,沒捷運、公車少,如果沒錢買車養車,騎機車是最方便可行的選項,但是機車卻是最容易發生嚴重事故的交通工具,非常無奈。近年「行人地獄」現象受到重視,兒童是行人當中最弱小的一群,建議政府應積極落實「無論直行或轉彎,都是行人優先」,也要改變以「預防塞車」、「車輛優先」為主要考量的道路和號誌設計。


兒童車禍死傷15年增2成 兒盟:「機車安全座椅、兒童安全帽」兩大致命問題

2023-06-12 01:13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李樹人/台北報導

孩子愈生愈少,因道路事故而死亡或受傷的兒童人數卻持續增加。民國九十七年至一一一年內政部公布出生人數從十九萬六千多人跌至十三萬八千多人,跌幅二成九;警政署統計○到十二歲道路事故死亡或受傷人數卻從七六六四人增至九三○○人,增幅二成一。

運輸事故 兒童非自然死亡殺手

國衛院「二○三○兒童醫療與健康政策建言書」,運輸事故是兒童非自然死亡的頭號殺手,其中九成屬於機動車事故。長期以來,車禍始終位居校園意外事故的首位,學前兒童交通事故傷害多發生在娃娃車或上下學途中。

該項建言書係由國衛院兒童醫學及健康研究中心撰寫,研究團隊分析健保資料庫「未滿二十歲兒童及青少年之意外事故傷害盛行率」,內容強調,我國少子化趨勢嚴重,兒童因交通事故而傷亡所造成的醫療以及社會成本問題更加嚴峻,值得政府部門重視,共同守護兒少安全。

兒福聯盟及兒童急診醫師提醒,坊間「機車兒童安全座椅」及「兒童安全帽」為兩大致命問題,亟需積極管理。

機車安全座椅 也可能引發危險

「行人地獄就是親子地獄。」兒福聯盟發言人李宏文表示,目前「機車安全座椅」為三不管地帶,缺乏檢測機制或法規規範,衛福部兒少事故傷害防制推動小組曾提案要求經濟部嚴禁機車業者宣稱「安全」,以免誤導家長。

經濟部標檢局曾向推動小組提出報告,機車發生車禍時,安全座椅可讓孩子不被拋出去,但也可能更危險,幼童被迫與機車「共存亡」,跟機車一起被捲進車底。

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主任葉國偉表示,國內大部分縣市大眾運輸系統不完善,如果家長無力買車養車,只能騎機車接送孩子,但機車最容易發生嚴重事故。

專家建議 學齡前不要乘坐機車

葉國偉指出,成年人騎機車載小孩時,未給予適合安全帽,甚至沒讓孩子戴安全帽,或是腳踏板上站一個、後面又載一個,嚴重忽略兒童安全,這些都屬於廣義上的「兒虐」。他建議政府分析兒童車禍事故大數據,找出可能導致重傷、致命原因,進而嚴格立法規範。

「強烈建議學齡前兒童不要乘坐機車。」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理事長李建璋說,成年人騎機車載幼兒,一旦發生車禍,兒童頭頸部受創嚴重性遠高於成人,主因為兒童頭部占身體的比率較大,可能占身長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小朋友頸部肌肉發育尚未成熟,支撐力較弱,車禍撞擊時,頭部劇烈甩動,以致腦部、頸椎受創,有更高機率導致死亡或終生癱瘓失能。

2023年6月6日 星期二

獨/驗光師困擾8年!逾5千人抗議衛福部刻意誤譯名稱

2023-06-07 17:0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驗光師」的英文怎麼講?Google翻譯會顯示「Optometrist」,但全台灣4千多位通過醫事人員國家考試的驗光師,衛福部發給他們的英文證書卻寫著「Optician」,這是國際間認為非醫事人員的「配鏡師」。驗光師相關團體8年來不斷請求衛福部正名,都不被理會,5月29日在公共政策平台發起正名,短短8天,6月6日就超過5000人附議。

驗光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群宸表示,「驗光人員法」在2016年三讀通過,確立了驗光人員也是醫事人員的一種,需要相關科系畢業(五年制專科或四年制大學)、通過國家考試,才能從事「驗光」這項醫療行為。

目前國內共有4000多位驗光師,執業登記於醫院、診所、驗光所服務,需要持續接受再教育,確保專業技能與時俱進,才能保有執業資格。

黃群宸表示,法令公告時,就已發現「驗光師Optometrist」誤譯為「配鏡師Optician」,國家考試的英文證書也寫錯,導致台灣的驗光師與其他國家進行專業交流時,都要先解開許多名稱錯誤而衍生的誤會。因為台灣目前沒有配鏡人員的相關法規,但很多國家都有法律明定配鏡師只能依照驗光師或醫師開立的報告去配眼鏡、不得驗光。

黃群宸表示,驗光人員相關職業團體陸續成立後,就持續不斷向衛福部醫事司反應,要求正名,但是都沒有成效,每次都得到「因為台灣的視光教育和執業範圍與國際不同,眼科醫學會和醫師公會全聯會覺得不妥」這種答案。

「台灣驗光師的學制和執業範圍確實與北美地區不同,但與英國、紐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一樣,新加坡驗光師甚至不用國考。」黃群宸指出,北美地區的驗光師要念七年、有些可以開藥,可以幫6歲以下兒童驗光,主要差別在此,因為台灣的驗光師只能獨立服務15歲以上的個案,6歲以下兒童要有醫師診斷照會單,6到15歲則是需要完成特定訓練或與眼科醫師有契約合作關係的驗光師,才能服務。

「衛福部實在是雙重標準。」黃群宸表示,台灣不是每一種醫事人員學制都跟國外相同,但是國家正式的英譯名稱都有按照國際通用稱呼,唯獨驗光師被長期誤譯為配鏡師,這麼多年來,正規管道爭取至今仍不見果,會議中更飽受無情無理之對待,因此這次才決定要透過公共政策參與平台,公開徵求覆議,明天(6月8日)還要在立法院進行最後一次協調會,呼籲衛福部「還我驗光師正確英譯!」

2023年6月4日 星期日

不再沈默!最新統計:3個月內逾5百人申訴性影像受害


2023-06-04 20:1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政壇Me Too暴風圈持續擴大,臉書也出現反擊性暴力的自發行動。數十個標榜「自拍外流、前任自拍外流」的臉書社團被網友揭發,利用短網址、限時發布等躲避臉書審查的方式,持續散播來路不明的私密性影像。網友號召更多人檢舉這些社團並搜尋社團成員,若發現有臉友,應嚴正告知對方這是刑事犯罪。

趨於支持被害人、制裁加害人的社會風氣成形,被害人也勇於申訴和報警。今年3到5月向衛福部性影像處理中心申訴的人數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成年人就超過500人,是去年同期的5倍;兒少則超過80人,是去年同期的兩倍,許多案件受害者先行報警。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指出,去年3到5月,衛福部性影像處理中心共收到103名成年性影像被害人的申訴,平均每個月幾十人。今年3到5月,申訴人大幅提升,共有527名被害人申訴,是去年同期的5.1倍,每個月申訴人數都達到1、2百人以上,其中視訊裸聊案件很多,Telegram外流案件也增加很多。


111年成人性影像申訴

3月:32名被害人

4月:29名被害人

5月:42名被害人


112年成人性影像申訴

3月:127 被害人

4月:157 被害人

5月:243被害人


張秀鴛分析,人數大增的可能原因有三。首先是手機、網路等科技普及;再者今年相關法規修正生效、處理中心成立,民眾知道有求助管道;第三是因幾起重大新聞發生,名人呼籲下,被害人較以往更勇於求助。

至於兒少性影像被害人,衛福部性影像處理中心去年3到5月共收到36名被害人申訴,今年3到5月則增為83人,是去年同期的2.3倍。張秀鴛分析,兒少案人數成長,是因為有愈來愈多案件是由警政單位請處理中心協助移除下架,這也顯示愈來愈多兒少性影像案件開始勇於報警。


111年兒少性影像申訴

3月:13 被害人

4月:11被害人

5月:12被害人


112年 兒少性影像申訴

3月:18 被害人

4月:28 被害人

5月:37 被害人


張秀鴛強調,在刑法、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四法聯防」下,不只偷拍有刑責,包括分享、下載、換臉、無故持有兒少性影像,這些行為都有刑責,最高可以關5年。

張秀鴛提醒,被害人若發現自身影像,建議不動聲色快速截圖保留證據,包括群組名稱、散播者的帳號名稱、影像被張貼的網址、網站名稱,並向「性影像集中處理中心」提出申訴。處理中心可立即要求網站經營者限制瀏覽或下架內容,會協助當事人依自身意願提出刑事告訴。有害兒少身心發展之網際網路內容,也可向「iWIN 網路內容防護機構」申訴。


2023年5月29日 星期一

新聞眼/選擇性解讀 政府只顧遮掩缺失


2023-05-30 01:54 聯合報/ 本報記者邱宜君

衛福部統計最新「不健康餘命」數據,二○二一年是近十年來新低,首度重新降回七字頭。而官員開心地做起大內宣,歸功於「防疫有成」,實施口罩禁令,減少長者死於感染性疾病,完全不提該年度超額死亡,且大都是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這種選擇性的解釋,不是掩耳盜鈴,是什麼?

去年六月底,衛福部公布二○二一年死因統計報告,同樣避談疫情下的超額死亡,將死亡數增加歸因「低溫天數較多、人口老化。」讓許多公衛學者無言。所有好的數據均歸功「政府防疫做得好」,至於不好的暗黑面,就推給個人或老天爺,因為人口老化、天氣太糟糕。

「不健康餘命」變短了,可以被當成政績,補助中重度失能者每月住宿機構費用五千、一萬元,那更是變成政府德政,直接將這一塊納入「長照涵蓋率」。卻略而不提補助費用只是杯水車薪,不少家庭還是無力負擔其餘每月三、四萬元,也難怪遭專家批評是吃民眾豆腐。

更重要是,外界詬病已久的巴氏量表,迄今仍無改革跡象。政府仍嚴格規範外籍看護聘用標準,除了造成醫病間的緊張態勢,也讓許多家有失能者的家庭陷入生計危機,成員被迫離開職場,形成「一人倒、全家倒」。

對學者專家建議開辦長照保險,民眾每月只需繳納少少的錢,就可擁有基本長照服務,但官員仍認為,現行長照二點○涵蓋率高且財源穩定,無須考慮長照保險。

以數字來掩飾施政缺失,已成執政者一貫欺民手法。諷刺的是,衛生福利部今年組團遠赴舉行WHA的日內瓦,宣揚台灣防疫的亮眼成績,包括死亡率極低,卻漠視眾多超額死亡個案背後所代表意義,以及政府作為的不足。

一個連自己人民的苦難都不願意面對、不願意照顧的政府,哪來自信可以幫助全世界?


原稿: 好都政府好 壞都百姓自己衰 這樣的台灣can help誰?

日前有媒體報導衛福部統計之「不健康餘命」,2021年是近10年來首度重新降回7字頭,衛福部官員將此歸功於「戴口罩減少長者死於感染性疾病」,完全不提該年度的死亡人數硬生生比前一年增加一萬多人、創下歷年增幅新高的事實。

去年六月底公布2021年死因統計時,衛福部也跟現在一樣,全面避談疫情下的超額死亡,連像樣的統計分析都沒做,光憑猜測,就將死亡人數增加歸因於「低溫天數較多、人口老化。」現在人們早點死了,不健康餘命縮短了,又開始同一套論調:所有的好,都要歸功「政府防疫做得好」;所有的不好,責任就推給個人或老天爺,都是因為人民太老了、天氣太糟糕了。

大內宣讓死者死的冤,生者也要被大內宣佔便宜。多少中重度失能者家庭付不起住宿機構一個月四、五萬的費用,只能跪求醫師快開張巴氏量表、再苦等外籍看護來,不然就得犧牲一個家人的人生。好不容易擠出每月好幾萬、終於等到機構床位,政府補助個五千、一萬元,就把這些人都算在「長照涵蓋率」並用來大內宣:涵蓋率好高、政府長照做得好。

掌管全國民眾健康醫療和長期照顧的衛生福利部,帶隊遠赴日內瓦,大外宣台灣防疫的聰明智慧。不過,要是各國專家和政要都聽得懂中文,都來看看台灣政府這三年談論超額死亡的大內宣,不曉得會做何感想。一個連自己人民的苦難都不願意面對、不願意照顧的政府,到底哪來的自信去到處宣傳要幫助世界?


2023年5月28日 星期日

長照收支可能「死亡交叉」 學者籲思考加稅或收費


2023-05-28 20:38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內政部統計去年平均家戶人口為2.56人,其中單人戶占34.8%,雙人戶占20%,合計過半數人口,當中不乏65歲以上老老同住。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指出,台灣將進入「零家庭照顧者」時代,政策卻跟不上人口老化,中重度者無法從長照2.0得到完整服務,結果今年每個月都新增照顧悲劇。學者則示警,人口急速老化、景氣波動等因素,可能導致長照入不敷出的死亡交叉,呼籲國家負起責任,研議更具穩定性和公平性的財源。

家總政策委員會召集人、北護長期照護系教授陳正芬說,德、日、韓分別在早在老年人口大約10%時開辦長照保險,平均投入GDP的1.7%在長照。反觀台灣,後年老年人口就要達到20%,長照2.0的預算連GDP的1%都不到。政府應儘速詳細檢討服務缺口,先討論人民需要怎樣的服務,再討論該怎麼收錢。

陳正芬表示,沒有健保的年代,台灣經常上演「一人生病,全家破產」的慘況,這樣情況正在長照重演。世界衛生組織廿年前就將長期照顧定義為人類除了生老病死之外的「第5種無可迴避的風險」,世界各國認知到長照服務昂貴,不能靠剝削服務提供者來達成,紛紛提高公共支出,致力於降低民眾自行負擔比例。

衛福部定義的長照涵蓋率高達7成,這數據卻有吃民眾豆腐之嫌。陳景寧指出,全國長照需求人口有一成在住宿機構,每月費用要4、5萬,政府每月補助5千、今年提高到一萬,卻把這些都算進長照服務涵蓋率。此外,長照需求人口僅4成使用居服、日照等長照2.0服務,大部分都是輕中度失能者,中重度失能者還是只能送機構,付不起機構費用者就請外籍看護或自己顧,大多數照顧悲劇多發生於此。

若寄望民眾自行購買商業保險來補長照不足,恐不切實際。淡江大學會計系教授、台灣健康經濟學會副秘書長韓幸紋表示,近10年資料顯示,超過25歲才為自己購買首份商業保險的人數約有86萬人,平均年齡高達50歲,首份保單保費僅一萬多元,也不會是長照險。商業保險要獲利,還會拒保高風險者,若像健保採社會保險,有強制性,多方共同負擔保費,就能給所有人基本長照服務。

陳正芬表示,台灣長照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如果稅收不夠再用公務預算補,但若未來經費限縮或有其他政策需求,長照系統能做的事就會更少,無法長期穩健運作。韓幸紋指出,目前長照財源很大部分靠房地合一稅,但這很容易受到景氣影響。老化速度這麼快,如果支出預算往上拉,收入卻往下掉,長照收支也「很可能要出現死亡交叉了」,現在正是開啟討論的時機。

「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要解決財務問題,就要思考,加稅還是加費?」韓幸紋表示,台灣老化的速度太快,很多政府做事的邏輯也還沒改。根據國際經驗,台灣也可考慮採取稅收和保險混合制,收取保費的方式則建議採取「家戶總所得制」,對於多眷口家庭比較公平。

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按現行長照服務法規定,以稅制來作為長照財源,也就是菸稅、房地合一稅、遺產贈與稅、菸捐等,每年大約有600至700億,不曾出現需要公務預算補充的缺口,預估未來5到8年都是穩定的,今年及未來都尚未有推動長照保險的計畫。

2023年5月24日 星期三

別只靠移工 設法留住本國看護


2023-05-24 05:2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勞動部預告調整聘僱移工資格,住宿式長照機構與護理機構移工名額以「許可床位數」取代現行「實際收容人數」,本勞外勞人數一比一制度雖沿用,但護理人員可納入本勞計算,等於放寬移工人數限制。專家表示,新制度雖可靈活調配人力,但光靠移工並非長久之計,根本之道還是提升國內照顧服務員專業地位和工作條件,吸引本國籍民眾進入照服職場。

苗栗縣私立海青老人養護中心執行長賴添福表示,長照二點○上路後,因日間中心不用輪班、收入較好,吸引眾多照服員,住宿式機構常找不到看護人員,現在放寬機構移工名額,有助解決人力不足困境。

不過,目前規定十五床要一名護理人員,以後九十床機構應聘六名護理人員(含本國籍看護),外加六個外籍看護,但這個規定僅限於未達一百床的機構,一百床以上只能採計護理人數一半,因此一○一床的機構若聘七名護理人員,卻只能聘用三點五個外籍看護,將引發爭議。

「現在要是沒外籍移工,長照就倒了。」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秘書長余志松指出,目前有廿二萬移工在家庭,一點八萬移工在機構;國內養護機構卡在「本勞外勞一比一」限制,長期處於照護缺工狀態,未來將看護人力也算進本勞人力,人力應可改善。

不過,光靠外籍看護並非長久之計,找不到本籍看護就無法聘用外籍移工,目前每年技職專校相關科系三、四千名畢業生,願意擔任照服職務者寥寥可數,政府應該盡力提升國內照顧服務員專業地位和工作條件,留住本國籍看護人力。

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機構或團體如有修正意見,可在預告期間提出來,以利業務單位整體評估。

未來外勞人數增加,希望機構安排輪班時,本勞外勞互相搭配,例如,夜班現場不能只有外勞。另將持續努力,強化照服專業形象、提升薪資待遇,吸引大專院校畢業生擔任照護工作。

2023年5月21日 星期日

街頭家醫/凝視無家者健康臉譜 第一線社工串起防護網




2023-05-21 21:25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根據北市社會局與市聯醫的無家者健檢資料,北市無家者只有3成超過65歲,高達6成都有高血壓,肝功能異常和血糖過高也很常見。平時無家者是怎麼就醫的呢?台北市社會局社工科科長陳怡如表示,無家者如果路倒,會由消防隊送醫,平時身體不舒服可由社工開單後就醫,醫療費用由社會局、醫院救助金、健保多方分擔。

陳怡如表示,社服中心的社工每周至少會去訪視兩次,對無家者很熟悉,名字都叫得出來。如果個案身體不適,社工可開「掛帳單」,持單到合約院所就醫,醫院不會收費,等下個月向社會局請款。若是路倒被消防隊送醫的個案,醫院社福單位會聯絡社會局,並由醫院社工開立掛帳單。如果不是列冊的無家者,就醫過程中也會透過戶政、警政等系統,盡可能確認其身份、尋找家屬。

除了掛帳單,北市社會局每年與市聯醫中興院區合作,辦理不同梯次的無家者健檢,在個案同意後抽血檢查。萬華社福中心社工楚怡鈞指出,歷年檢查項目包括血壓、血糖、肝功能、肝炎、三酸甘油酯、膽固醇、梅毒、HIV、肺結核高風險、胸部X光等。最常見的問題是高血壓,占6成,肝功能異常、血糖過高也很常見。為了鼓勵個案積極治療,後續返回中興醫院追蹤治療都免費。

陳怡如表示,為避免極端氣候對無家者造成傷害,每當有颱風或是寒流夜間氣溫低於12度,社福中心社工就會加強夜間巡視,引導他們進入北車地下空間規劃的防寒區/防颱區。如此靈活的空間運用,要歸功於北市為無家者成立的跨局處專案小組,社會局、公園處、台鐵局台北車站、鐵路警察局攜手合作,以及無數社工辛勞的出勤。

思安慈善服務協會去年9月起開始「街頭家醫」計畫,在協會努力募款和社會局補助經費的支持下,將醫師直接帶到無家者的身邊,希望及早找出社工專業找不出來的緊急個案,減少錯失就醫時機的遺憾。北市立聯醫社工室主任楊君宜表示,無家者的血壓常常一量就是160、170,隨時會中風、心臟病。如果街頭家醫計畫能提高個案的病識感、在病情惡化前介入治療,不但能挽救生命,也能節省很多醫療成本。

「社工就是主動去找到有需要的人,再結合不同的服務去幫助他。」衛生福利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副司長蘇昭如表示,思安看見無家者有超出社工能力可做的需求,就去找資源、想辦法把醫師帶到他們身邊,非常值得肯定和支持。衛福部每年下半年都會針對無家者相關業務,辦理社工專業研討會,希望今年能邀請到思安的社工來分享街頭家醫計畫,讓全國各地的團體可以交流討論、互相學習。


BOX:我也想幫助無家者!食物、物資該怎麼捐,才不會愈幫愈忙?

台北市社會局社工科科長陳怡如表示,常有善心民眾隨性帶大批食物到無家者聚集的區域,這會造成三個問題。首先是一般民眾也會聚集領用,資源很可能沒有實質運用於無家者。第二,無家者的健康狀況複雜,有可能誤送不適合的餐點。第三,太多人不約而同捐贈食物、捐贈數量太多,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髒亂。

如果有善心人士或團體想要捐助食物或物資給無家者,陳怡如強烈建議「請先當地社福中心聯絡,由社福中心去整合資源。」以台北市為例,萬華和台北車站是無家者較聚集的地方,可以致電萬華社福中心或中正社福中心,他們是最了解當地無家者需求和健康狀況的人,讓他們去協調哪一天哪個團體來、支援什麼、數量多少,如此最能夠完善地傳遞各界美意。

街頭家醫/全國首見 醫護社工攜手親近北車無家者


2023-05-21 21:25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行政院統計2021年全國列冊無家者2910人,有四分之一(710人)列冊於台北市,主要聚集於萬華和台北車站周邊。思安慈善服務協會去年9月開始,針對台北車站周邊大約200名無家者,展開全國首見的「街頭家醫」計畫。協會社工與北市社會局、幾位醫師、護理師合作,每月兩次有急診醫師到北車周邊巡診、每月一次有精神科醫師駐站看診,幫助無家者病況穩定,及早偵測應送醫警訊。更重要的是,有了熟悉醫師重複探望,無家者也逐漸長出一份願意照顧自己的力量。

4月28日晚上6點多,亞東醫院急診科醫師傅奕愷和健檢中心護理師亮亮(化名)才剛下班,就到台北車站附近巷子一處小辦公室報到。迅速吃完便利商店三明治、換上墨綠色急診制服,他們拉著裝滿耗材和簡易醫材的小拖車,跟著思安社工馬春蘭、萬華社福中心的社工一起穿過蜿蜒巷弄,來到台北車站,與張哥會合。張哥原本也是無家者,後來成為社會局的社區派工,是北車無家者的守護者與對外橋樑,也是街頭家醫計畫的引路人。

張哥帶著團隊去看一名昨天開刀、今天就回到街頭的老翁。開什麼刀,老翁自己也說不清楚,只見肚子有道縫合過的傷口。傅奕愷拿著頭燈,蹲下仔細檢視傷口,在護理師協助下,將縫線附近清潔消毒,同時跟老翁聊聊身體狀況,教他保持清潔、觀察變化。社工馬春蘭在筆記本做紀錄,待巡診完、傅奕愷開好處方箋,隔天馬春蘭就去藥局領抗生素給老翁吃。

一名年近70的婦人坐在牆邊的塑膠椅,不發一語,很沒精神。傅奕愷主動靠近,發現她血壓超高、微微發燒,力勸她馬上就醫,但婦人不肯,因為她在街頭相依為命的親姊姊不在現場。傅奕愷雖然擔心,也只好先請社工先將她列入隔天的加強觀察名單。

思安創辦人表示,一般人身體不舒服很快就能就醫,但無家者與醫療機構間彷彿有道隱形障礙,非到很不舒服,通常不會主動就醫。第一線面對無家者健康問題的專業人員就是社工,但社工沒有能力判斷無家者是否正處於緊急醫療情況。「有時候前一天晚上才看過的人,隔天就走了,這對社工來說,是非常大的痛。」

創辦人說,思安去年9月開始街頭家醫計畫,是希望讓無家者也有「厝邊好醫師」。願意加入計畫的醫師並不好找,大部分醫師對無家者難免有刻板印象或排斥感。好在透過萬華社福中心的社工找到兩位急診醫師,當兵時都曾服務過無家者,就是傅奕愷和一位新店慈濟醫院急診科醫師黃聖揚。

傅奕愷每次巡一趟北車都得走上三小時,回到辦公室開處方箋又是一小時,他還是願意來,希望給無家者沒有刻板印象的醫療服務。傅奕愷說,一般人都覺得無家者是自理能力差、好吃懶做、不好相處,但老實說,一般病人也有這些特質,卻不會像無家者一樣被放大檢視、貼上標籤。

「有別於到醫院就醫,街頭家醫帶給無家者一份獨特的力量。」創辦人說,街頭家醫會蹲低、與無家者平視對談,無家者看到有醫師重複地來、記得自己的狀況,不但會感受到「有人關心我、願意照顧我」,更重要的是「我是有價值的、我也要讓自己更好」,這就是所有服務方案的終極目標。

張哥說,之前有個男生,每天在北車晃來晃去,從來不跟任何人不講話。後來社工帶他去協會辦公室,銜接三總北投分院的社區精神醫療服務。精神科醫師陳泰宇為他看診、打長效針劑。幾次之後,他整個人都清醒了,「主動跑來跟我自我介紹,講話很清楚,我嚇一跳。」


2023年5月17日 星期三

健保總額保證成長率為何改公式?衛福部這樣解釋

2023-05-17 20:55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衛生福利部社會保險司送交健保會4月26日開會討論的「2024年總額範圍草案」,低推估計算方式改採「醫療服務成本指數MCPI」4年平均,結果成長率低推估為1.053%,比醫界預期之2.952%低,醫界估差距約有150億;草案中的成長率高推估為4%,也低於2019至2023年之成長率高推估(4.89%、5.976%、5%、4.746%、5%)。高低推估都偏低,引發醫界強烈不滿,質疑是執政黨為了避免總統大選前漲保費,刻意壓抑總額成長空間。

對此,社保司司長商東福表示,為何不再採用單年度的MCPI做低推估,是因為受到景氣起伏影響很大,甚至曾經算出負值,醫界也強烈要求要改公式。社保司從去年底到今年3月17日開多次會議討論,由醫界代表、醫療經濟學家、社會公正人士等各界專業人士討論,討論範圍包括兩年、三年、四年平均、幾何平均等多種推估方案。

商東福表示,後來各界都最能接受的共識,就是採4年平均值。因景氣會有循環起伏,通常是兩年高、兩年低,取四年比較能夠避免剛好截取到太高或太低的波段。然而,每次計算下一年度時,只能根據過去資料推估,但過去資料都會有兩年的落差,當「外界感受是現在,推估的資料在過去」,難免感受會有落差。


小常識》健保總額成長範圍怎麼來?

*什麼是低推估:依照公式計算而來。主要反映人口結構改變、醫療服務成本變動、投保人口數改變等因素,對於醫療費用的影響。可看作是隔年健保總額的保證成長率。

*什麼是高推估:低推估加上「調整因素」而來。調整因素包括政策目標、健保中長期改革計畫、醫界希望增加的服務方案或計畫、整體經濟情勢、國家醫療保健支出、健保財務、民眾付費能力等。

*誰來推估:衛生福利部社會保險司4月提出推估範圍草案,送到健保會諮詢意見。大約6、7月,衛福部將草案送行政院,由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確認衛福部的推估範圍是否合理。

*誰核定:大約9月到10月,由行政院核定最終的高、低推估。高低之間的範圍,是健保會的協商空間。健保會協商後,最後由衛福部拍板,核定隔年總額成長率和各部門總額分配。

諮詢/社保司司長商東福

2023年5月15日 星期一

照顧殺人的3種司法解方 5位法學專家最新意見一次看

2023-05-15 14:3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上午舉行公聽會,針對「長照悲歌」討論三大修法可能方向:放寬緩起訴要件、放寬緩刑要件、於刑法另訂較輕的獨立處罰。會議主席、國民黨立委謝衣鳳先請5位法律專家學者陳述意見,專家對放寬緩起訴或緩刑門檻之意見較為分歧,對於另訂處罰或減刑要件較具共識,其中四位專家較傾向於此,僅一位專家較強調生命法意絕對價值,對於訂定特定減刑類型持保留態度。其他提醒包括,從制度面解決照顧者無法喘息的問題,才能治本,以及「照顧殺人」的重擔不是只有長照,應通盤考量。

*認為「另訂處罰或減刑要件」可行之意見:

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學系主任許福生表示,根據家庭照顧者總會統計,2018年4月至2022年2月媒體報導中,符合親人不堪長期負荷而殺害照顧者的案件,直系尊親屬12件占35%,其次配偶9件占26%,再者是兄弟姐妹4件占18%。考量現在針對生母殺嬰等特殊情況另有減刑的規定,德國刑法第213條也針對情節較輕微的殺人行為處1至10年,另訂獨立之處罰規定,或許是可性做法。

許福生建議,可參考刑法第274條生母殺嬰罪,定外增訂增訂第274-1條照顧殺人罪,處6個月到5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擔心「不得已事由」之明確性,就比照第274所寫,則回到司法實務,根據具體個案認定,包括照顧時間、雙方關係、犯罪時身心狀況、年紀、家庭背景、經濟條件等,由法官裁量。

銘傳大學財經法律系教授許戎沂認為另訂減刑構成要件是蠻可行的方式,但構成要件一定要明確。陽交大科技法律學院教授林志潔表示,若設特殊條文,概括用「不得已事由」會比較空泛,因為每個人不得已的程度不同,與個人抗壓性有關,這就需要定義清楚。

「照顧殺人案件不是只有長照,都是凸顯台灣社會的照護能力非常弱。」林志潔提醒,之前曾經有位擔心母親長期照顧兩名幼子、先生不聞不問,最後到汽車旅館殺害兩名幼子,這一樣是基於與被照顧者之間的特殊關係而承擔照護責任,但家庭和社會體系全都失靈,導致個人承擔過多的悲劇,這類情況也應納入考量,不是只有長照而已。

理律法律事務所長李念祖表示,刑法第59條規定「犯罪之情狀顯可憫恕,認科以最低度刑仍嫌過重者,得酌量減輕其刑。」或許可以從此條文想辦法,例如情狀顯可憫恕可減刑一半到三分之二,考量包括情狀顯可憫恕、期待可能性、不得已等條件,由檢察官及法官去裁量。


*對於「另訂處罰或減刑要件」持保留之意見:

政大法學院教授李聖傑表示,刑法規範體系當中,生命法意的絕對價值是非常特殊、絕無僅有,不會因為其他社會利益而容許出現缺口,其他立法政策也不會在這一點有所退縮。長照問題確實令人動容,但當社會福利還沒有完全到位,是否應優先思考透過長照制度解決個案的問題?法律規範體系是否要因為個案的樣態,在生命保護的規範上另定減輕類型,他還是持留態度。

針對多位專家提及之德國刑法第213條,李聖傑解釋,德國刑法將殺人罪分為重度殺人或謀殺、一般殺人兩大類,針對前者規定唯一無期徒刑,後者才有規定如果再特定激憤情況或其他情節輕微者,可處1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反觀我國刑法第271條規定是死刑、無期徒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構成要件非常簡要,就是「殺人」二字而已,美國或歐陸的刑法,都很難看到這麼抽象的一般殺人罪。

李聖傑提醒,在探討要比照德國刑法213條為照顧殺人修法之前,台灣或許應該要重新思考,是否要另外規範重度殺人或謀殺。如此一來,對於類似個案的法律效果,也比較不會挑戰到生命道德和倫理問題。


*對於「放寬緩刑或緩起訴門檻」之意見:

林志潔表示,現行喘息制度非常難用,完全喘息不到,個人要承擔整個國家體系失靈的結果,沒有幾個人受得了,喘息制度無解,司法也只能處理「情輕法重」的問題。目前殺人最低法定刑期就是10年起跳,即使因自首、情堪憫恕而一減再減,除非行為人證明精神上遭受長期照顧折磨、辨識能力顯著減低,才有可能撿到兩年以下而達到目前刑法的緩刑門檻,否則大部分案件刑期一定超過兩年,無法緩刑。

李聖傑表示,目前整個刑法規範體系存在許多「情輕法重」的問題,適度放寬緩刑的門檻,他基本上是樂觀其成,不過他強調,「故意殺人」不可能及其輕微,因此他人對於緩起訴持保留意見。

許福生表示,如果修正緩刑或緩起訴,雖然可以適度緩和照顧殺人的罪刑失衡,但影響層面甚巨,正當性可能遭受質疑。像是公務人員選罷法第99條第一項行賄罪、貪污治罪條例犯罪等,都將可能得到緩起訴處分,民意能否接受,有待斟酌。


*其他意見:

李念祖提醒,長照殺人也可能與遺棄罪有關,也需要要區別照顧行為是否有契約義務還是親屬間的扶養義務。遺棄罪致死最重可處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這要與照顧殺人的刑期一起考量,制度必須安排妥適,否則相較下可能遺棄反而刑責更輕。

再生雙法六大爭議 陳培哲三問賴清德 學者心寒「他們不認為我是專家」

2023-05-15 20:58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再生醫療雙法院版草案今年二月中出爐後,專業團體表達疑慮的聲浪不斷,醫藥生科界、法界、病權界的重量級學者專家,罕見地群起具名連署,要求修正現行院版草案。即便多次協商破局,時代力量黨團及國民黨黨團都不同意,民進黨仍可能於明天院會發揮執政席次優勢,強行三讀通過院版。

對此,名列醫藥生科界第一位連署人的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表示,民進黨主席及下屆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也是一位醫師,對於自家立委力推此法案,擁有這三重身份的賴清德應公開表態,說清楚對人民有何交代。

陳培哲說,他想問賴清德三個問題。首先,賴清德身為醫師,站在醫師立場,對此法案有何看法?他是執政黨黨主席,對於執政黨立委要推此法案,他的態度如何?第三,他是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對於黨的立委做這個事情,他對人民有什麼交代?

「這次立法太倉促了,我們能做的都已經做了,只能盡力而為。」陳培哲說,再生雙法背後的醫療利益太大,有點像想起當初推動再生能源的狀況,後來就出現「光電黑金」。這次再生雙法一直沒有很好的倫理及法律規範,會不會也有黑金的問題?這可能也是要思考的。如果屬實,恐怕對於病人、醫師、醫院,都不是好事。

如果真的三讀通過,民眾該如何自保?陳培哲表示,要提醒民眾三件事。首先,要當一個明智的消費者。要提醒自己思考,為什麼台大、榮總等大醫院都沒有透過特管辦法執行再生醫療?為什麼都是一些小醫院、診所在做?第二,如果真的考慮要做,一定先要諮詢不同醫師的第二意見,不要貿然做決定。

第三,務必要再三確認,所要接受的再生醫療方案,是不是有經過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的同意、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的同意、更重要的,是否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同意。這三個都同意了,才能「考慮」要做,否則,最好都不要做。

台大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教授江伯倫表示,過去這段時間,已經那麼多人都出來講了,他自己也講了不少,該講的都講完了。不過,會來問他意見的,也只有記者而已。「既然他們不認為我是專家,那我再說什麼也沒有用了。」


●再生醫療法六大爭議

爭議一:細胞治療昂貴且效果不明。

衛福部不曾公布現行《特管辦法》下執行細胞治療的上百個案例,中斷治療和完成治療的比例、療效和存活期如何。醫改會歸納病友團體、業界、醫療機構各方經驗,目前特管辦法下已有許多亂象,包括療效不明就漫天喊價、散盡家產的病家卻被注射生理食鹽水或不明的成品、誇大療效宣稱什麼病都能治、經營地下實驗室或實施未申請登錄的項目、用基金會名義收費藉此規避醫療責任、誘使病人捨棄正統治療導致病情惡化。

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表示,當醫師或業者拿出論文鼓吹再生醫療,沒有幾個病人有能力判斷。資訊不對等之下,面臨生死交關、亟欲把握最後一絲希望的病人和家屬,很可能會做出非理性的選擇,背負昂貴費用的經濟壓力,卻沒有相對應的基本保障。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很多病人不是危及生命或嚴重失能,只是因為久病未癒,太過折磨,盼望透過再生醫療改善生活品質。病人本就沒能力分辨研究品質和療效好壞,如果法規大開門,病友很可能在誘導下做出非理性選擇,發現沒效時已經失去大筆財產,落入羞愧、不敢告訴家人的辛酸處境。


爭議二:允許廠商走捷徑,跳過臨床試驗,劣幣驅逐良幣,降低產業與院所投入新興療法的意願。

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表示,院版草案師法日本,但日本京都大學研究報告反省過去10年細胞治療臨床許可過度放鬆下,已經亂象叢生,例如相關實證來自掠奪性期刊、治療對象與實證不符、審查者身兼治療者的利益衝突、半數涉及不當廣告等。

中研院法研所副研究員吳全峰表示,《再生醫療法》草案第9條原本有三款情境,只要符合任一款就能允許應用。其中第一款為「治療危及生命或嚴重失能」,外界大多不反對,但第二款和第三款卻允許不具急迫性的情況下,例如美容,也能應用未申請許可證、僅被證實初步療效但風險偏高、極度昂貴的治療。

前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台灣醫藥品法規學會理事長康照洲表示,若缺乏符合國際規範的科學審查,細胞治療產品如何與國際法規接軌?又如何取得國際醫療市場認可,促進產業發展?再生醫療技術之細胞治療產品若未符合嚴謹的科學驗證與審查,這種技術根本就與祕方、偏方無異,也悖離了確保再生醫療之品質、安全及有效性的立法意旨。


爭議三:如果病患治療後出現不良反應,不適用藥害救濟法,求償無門。

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表示,現行法案太多空白授權、太少嚴謹把關。比如以「產品責任險」來作為病人救濟機制,但這是「產品有瑕疵才會理賠」,人為疏失都不會理賠,這種「救濟」方式根本無法保障迷中權益。法案容許醫院設立生技公司,原本理應於第一線把關的醫師,卻被醫院的利益考量綁在一起,這勢必將傾向於鼓吹病人接受治療,對病人安全造成威脅。


爭議四:醫院可成立生技公司,若與醫院利益衝突下,醫師難以客觀評估病人實際需要。

劉淑瓊表示,醫院設立營利機構,會有道德綁架和利益共生的問題。基於營利考量,很可能會把很多不適合的人都鼓吹進去做。理論上第一關應由醫師把關,但如果醫院、醫師、生產製劑的公司之間有營利考量綁在一起,這對病患安全勢必會有負面影響。


爭議五:開放易受傷害族群捐贈細胞,包括胎兒,有倫理疑慮。

受試者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滕西華指出,法案內容開放「易受傷害族群」如胎兒、未成年人、受監護宣告的失能者可以捐贈自己的細胞、血液、骨髓,提供商業利用,這將導致電影「姊姊的守護者」事件在台灣上演。衛福部應自問,為何捐血、捐器官、捐人工生殖細胞,都以公益目的為前提,找弱勢族群捐贈細胞卻可以提供商業利用,醫院還可以為此開公司?


爭議六:違法只要罰款,無刑事責任,比健康食品違法的處罰還輕。

滕西華表示,健康食品、化妝品都要有安全報告和評估,食藥署才會同意給人用,再生醫療法的底線,難道不是應該要有合法、合格、至少二期以上的人體試驗?健康食品若違法廣告、獲取暴利,最高可處三年有期徒刑,反觀天價的細胞治療,只要罰錢就好,民眾根本是自己花大錢當白老鼠,還沒有受試者應有的保障。


資料來源:專家學者出席近期記者會之發言實錄

整理:記者邱宜君

2023年5月14日 星期日

預防肌少症就要把肌肉練多 骨科醫詳解做什麼運動才能增肌

2023-05-14 09:43:21 聯合報元氣周報 / 記者邱宜君報導

「肌少症」顧名思義就是肌肉量太少,要預防肌「少」就要把肌肉練「多」,做什麼運動才能增肌?

萬人追蹤臉書粉專「大夫訓練」創辦人、骨科醫師吳肇基表示,除非是原本就很虛弱的人,才有可能光做有氧運動就提升肌肉力量,一般人若想增肌,還是得靠漸進增加負荷的阻力訓練。他建議先找專業教練,學會幾種基本動作的正確做法,之後無論在家或上健身房,就能活用各種器材,為自己存好「肌」本。

有氧運動主要練心肺,阻力訓練刺激肌肉骨骼系統。

吳肇基說,試想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需要拿一疊有點重的東西,通常都會分次拿,或用工具輔助,都不會給自己加更重吧?人的身體可以看作是一個節省能量的系統,具有「用進廢退」的特性,如果肌肉很少出力、沒有受到刺激,就會逐漸萎縮。這個現象隨著老化會更加明顯,年紀愈大愈沒有力氣,愈沒有力氣就愈不動,形成惡性循環,加速肌力流失。

吳肇基表示,有氧運動主要是訓練心肺功能,呼吸心跳會明顯加快;阻力訓練主要是刺激肌肉骨骼系統,因為肌肉不得不用力,受到刺激的肌肉,就有機會成長。阻力訓練的原理,就是透過比較大的重量或外來阻力去刺激身體用力,讓身體感受到有維持大量肌肉的需要,進而促進肌肉的生長。

增肌是長期工程,需漸進增加重量,不能停留在原地。

要注意的是,增肌所需的刺激是相對的,與每個人身體原本的條件有關。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本來身體就非常虛弱,做一點快走之類的有氧運動,對他來說就蠻費力了,那這項運動對他來說就有增肌的效果。如果一個人長期過著久坐、少走、少動的靜態生活,當他開始多走路、騎車,也會發覺雙腿變壯了,等於打破「愈不動愈動不了」的惡性循環,開啟「愈動愈有力」的正向循環。

不過,如果這時候停留在繼續走路、騎車,身體適應之後,又會開始發揮節能的本事,導致增肌之路暫停。吳肇基表示,肌力慢慢進步後,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力氣變大」,原本覺得有點吃力的重量,感覺沒有那麼重、訓練變輕鬆,這時候就可以增加重量,或是加入一些變化,來增加原本動作的強度,例如單側訓練、暫停動作、放慢動作等。

基本動作就那幾款,先練正確姿勢再加重量。

該怎麼增加重量或強度,這其實是一門專業的學問,吳肇基建議,對於一般人來說,最重要的一個基本功,是先學會正確的動作模式,其實練來練去,基本動作就是那些。上肢部分,可以分為推和拉,比如肩推、胸推或伏地挺身、划船,如果動作正確,可以訓練到肩、胸、背的肌群。下肢部分,常見動作像是深蹲、硬舉、弓步蹲,動作正確可訓練臀部肌群、大腿前後側肌群,核心肌群。

「從不加重量開始,把動作學正確,就不會傷膝蓋。」吳肇基說,很多人有「阻力訓練傷膝蓋的迷思」,其實膝蓋軟骨需要適度受壓力,才能促進良性代謝和關節健康。許多醫學研究證實,適度的運動可減少發炎反應,進而緩解疼痛,肌肉力量改善後,微觀來看,有助關節穩定、改善關節滑動軌跡、減少不必要的摩擦;巨觀來看,整個人儀態變好、走路步態更正常,爬山雙腿有力不易累,更重要是「心情愉快。」

爬山、陪孫玩,找到自己的運動目標,開啟增肌正向循環。

吳肇基門診病人有一位60多歲的阿姨,很喜歡跟朋友去爬山,但因走路跟不上人家、上廁所蹲不下去,漸漸就不好意思跟朋友出門,待在家裡又很鬱卒。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肌力訓練,每次跟朋友去爬山,她都能健步如飛走完全程,很有面子,如廁也不用特別找坐式馬桶,整個人都變開朗了。

吳肇基觀察,很多老人家都喜歡跟兒孫玩,卻發現自己抱不動、追不上,氣喘吁吁,很挫折。這個想陪兒孫玩的動機,正是一個開始運動的好目標。建議先找教練學會正確動作模式、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之後不論想去健身房用固定式器材或自由重量,或是在家裡用不同阻力的彈力帶、壺鈴、啞鈴,都可以繼續存「肌」本。如此一來,就算哪天因病暫時臥床,平時就為自己儲備肌肉本錢的人,也會恢復得比別人更快。

生病臥床損肌力 別灰心!能動的地方 盡早動起來

增肌是長期工程,即使一時因為開刀、生病等原因而行動受限,也不要灰心。吳肇基提醒,只要把握「能動的地方就盡早動起來」這個原則,就能減少活動量下降帶來的衝擊。

例如,可以坐起身時,就別整天躺著;可以站起來時,就別整天坐著;可以走路時,就盡量多走走路;這隻手骨折固定,另一隻手和雙腿都可以運動。把握這些原則,就不會因為一個地方暫時受傷,就把全身的體能都賠上了。



2023年5月11日 星期四

逾6成女性會陰被剪一刀 千人大調查揭台灣母親血淚史

2023-05-11 15:27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周日就是母親節,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今公布「台灣女人生產經驗大調查」,根據2157名5年內曾經生產的女性之回覆,結果顯示,醫院、診所的會陰切開術施行率分別高達為73.4%、61.5%,遠高於美國、加拿大的5%或6%。調查亦發現6成以上產家不曾接受產前教育,生產後的國家照顧極度匱乏、高度私有化,8成產後照顧都只能依靠個人和家庭。

生動盟建議衛福部,應積極推動助產師與醫師共同照護,以減少不必要的會陰切開;也要在產檢過程增加4次共12小時產前教育,勞動部也應將產婦及伴侶的產檢假擴大適用於參與產前教育。另也應在產後6個月內提供專業產後訪視、到府臨托的喘息服務。

為何台灣會陰切開術施行率這麼高?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產科主任呂理政分析,婦產科醫師要看門診、接生、開刀,還有許多行政工作,能分給每位產婦的時間很有限。產房護理師通常都會在寶寶快出來時才叫醫師,醫師來了之後也會希望盡快完成接生,無法花很多時間等。然而,要避免會陰切開,重點就是耐心等待會陰自然撐開,若產婦沒有先透過產前教育學習正確用力方式及姿勢,生產過程痛苦又挫折,也會希望盡快生完,這時最快的方式就是會陰切開。

「降低會陰切開率,在台灣也做得到。」長期與好孕助產所的助產師合作的婦產科醫師陳鈺萍表示,過去7年來接生400多個產家,會陰切開率低於1%。陳鈺萍表示,以前大家都以為切開會陰是必然的事,但近20年大量醫學實證已經證明這是不必要的。只要產家產前準備齊全,有助產師一起照護,生產可以是享受,而不是受苦,會陰切開執行率也自然會大幅降低。

「現代人去健身都知道要找教練,生產為什麼不找教練?」呂理政表示,若有助產師能夠陪產婦到最後一刻,上述「沒時間等待」的情況就會改變。2014年衛福部試辦婦產科醫師與助產師共同照護產婦的模式,當時就看到很多好的改變。助產師能提供產婦更好的生產教育、身心支持,產婦知道怎麼呼吸、用力是最不痛的,符合現代婦女「生產不只追求安全,也要舒適」的期望。

呂理政表示,目前生產的健保給付有限而且是「包裹式」,這會讓很多醫院基於財務考量,不願意讓助產師進醫院服務,很多婦產科醫師也把助產師視為競爭者。但他認為,就像復健科醫師需要與物理治療師合作、胸腔科醫師需要與呼吸治療師合作,婦產科醫師也需要與助產師合作。醫療專業各有所長,要為產婦謀求最大利益,婦產科醫師和助產師間應發展合作關係,不應該是競爭關係。

「至少從公立醫院開始,讓助產師可以在醫院服務。」呂理政建議,要突破目前健保給付的限制,衛福部應額外補助助產師的生產教育、陪產、接生等服務;如果補助還不足,也應允許有助產師服務的醫療院所向產家收取自費。

生動盟指出,根據國內外研究,產前教育至少要12小時,才能有效達成幫助婦女和家人獲得正確知識、做好產前準備、學習因應產程變化的策略。但台灣現行產檢只有兩次衛教指導,一次在懷孕17週前,另一次在29週後。通常由護理師拿衛教單張做指導,不到10分鐘就結束了。

生動盟建議國健署在14次產檢中,在第28、30、34、37周共增加4次各3小時產前教育,另也呼籲勞動部將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5條中的孕婦的「產檢假」以及孕婦伴侶的「陪產及陪產檢假」,改名為「生產準備假」,並放寬適用範圍,不限於陪產、產檢、陪產檢,也能適用於參與產前教育。

「好的產前教育,就是好的生命教育。」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表示,9到12小時的產前教育幫助她和先生逐一討論過各種發生機率小卻很重要的緊急情境,一起訂定計畫、達成共識。產前教育的過程也幫助她先生無論在心理上或照顧能力上,都在寶寶誕生前做好迎接新生命的準備。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國健署雖已推出許多手冊,但因為過往只找婦產科醫學會討論,內容偏向生理數值及醫療風險,缺乏心理及社會經濟等,將列入重點改善方向。她也認同應增加產前產前教育時數,考量醫院人力配置較受限,產前教育不一定要在醫院進行,國健署會找助產學會討論,將多元場所及資源納入考量,以提供更完整的產前教育。


2023年5月8日 星期一

新版評鑑遭批默許孕哺醫護值大夜 衛福部回應了

2023-05-08 18:53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醫策會最新公布「112年度醫院評鑑基準及評量項目」,不論在醫學中心、區域與地區醫院,皆刪除比照勞基法第49條第一款「不得使妊娠或哺乳期間之女醫師於午後10時至翌晨6時之間內工作」之規定,引起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反彈。衛福部解釋,刪除後以職業安全衛生法條文補足,更有保障,若有相關勞資爭議發生,也會作為評鑑的參考;但有醫師提醒,相關規定都需要建立勞資雙方對等溝通的管道,才能發揮作用。

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解釋,因為條文被判定違憲,考量勞基法第49條第2、3款約束力量較弱,改引用職安法第31條第1項:「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事業, 雇主應對有母性健康危害之虞之工作,採取危害評估、控制及分級管理措施;對於妊娠中或分娩後未滿一年之女性勞工, 應依醫師適性評估建議,採取工作調整或更換等健康保護措施,並留存紀錄。」衛福部認為這比勞基法第49條第2、3款更能保障醫師權益。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徐維琪表示,衛福部刪改這項規定,是為了增加醫院人力彈性、為醫院經營解套,卻對懷孕生子本就艱難的女醫師雪上加霜。工會針對上百位女醫師會員進行調查,8成都反對修改條文。

調查亦顯示,曾經懷孕的女醫師,過半認為懷孕期間生理狀態並未獲得體諒,感覺到工作強度高於未懷孕時。還有近7成女醫師反應,是因為職場環境不友善,受限於單位人力狀況,才會不得不在懷孕期間值大夜班。

徐維琪表示,想要生育的女醫師,工作上面臨極大壓力,值班就是一個大問題,如果拜託同事幫忙,以後也要值更多班來還人情,這會讓很多人不敢生小孩。即便住院醫師適用勞基法,現在仍有許多違法強迫孕婦值大夜的情況。衛福部此一修正,等於將違法歪風就地合法,不受勞基法保護的女性主治醫師,其保障之薄弱就更不用說了。

長期關心女性權益的婦產科醫師烏恩慈提醒,修改前條文比較嚴格,會讓某些想上大夜班的女性不能上;修改後的條文比較模糊,仰賴工作單位建立對等溝通機制,女性才能自主表達意願。

劉越萍表示,若女醫師之工作單位缺乏對等溝通的機制,仍遭強迫值班,就屬於勞資爭議,當醫院發生勞資爭議事件,也會成為醫院評鑑的參考資料。

少子化對策開倒車 工會批衛福部刪「懷孕醫不值大夜班」規定

2023-05-08 14:1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人口已連續3年負成長,出生率全世界最低,「少子化」是公認的國危機,「少子化對策」也是蔡英文總統屢屢公開宣示的政策重點。然而,衛福部最近大開倒車,在最新公布的醫院評鑑規定中,刪除懷孕醫師不得值大夜班的規定,引發醫師勞動團體反彈,將於母親節前夕召開記者會抗議。

根據最新公布的「112 年度醫院評鑑基準及評量項目」,不論在醫學中心、區域與地區醫院,皆刪除女性醫師不得於午後十時至翌晨六時工作的規定。

在醫學中心適用的「106 年度醫院評鑑基準及評量項目」與區域醫院、地區醫院適用的「108 年度醫院評鑑基準及評量項目」,對於女性醫師值班,皆規定「雇主不得使女工於午後十時至翌晨六時之間內工作」,但最新公布的112 年度醫院評鑑基準及評量項目」,刪除這項規定。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徐維琪表示,衛福部刪改這項規定,實際上就是為了增加醫院人力彈性、為醫院經營解套,但這只是對懷孕生子本來就很艱難的女醫師雪上加霜。工會針對上百位女醫師會員進行調查,8成都反對修改條文。

調查亦顯示,曾經懷孕的女醫師,有超過一半都認為懷孕期間的生理狀態並未獲得體諒,感覺到工作強度高於未懷孕時。還有近7成女醫師反映,是因為職場環境不友善,受限於單位人力狀況,才會不得不在懷孕期間值大夜班。

徐維琪表示,想要生育的女醫師,工作上面臨極大壓力,值班就是一個大問題,如果拜託同事幫忙,以後也要值更多班來還人情,這就會讓很多人不敢生小孩。衛福部透過立委回覆公會說,是因為勞基法第49條第一項被判定違憲,所以才刪除此規定,其實這種說法完全是曲解性別平權意旨。

徐維琪解釋,《釋字807》是針對勞基法第49條第一項,判定於午後10時至翌晨6時之時間內的工作,應該要讓女性勞工本身擁有同意權,而不是由工會來同意。然而,勞基法第49條第2項到第5項,並未被判定違憲,反而是保障「女工因健康或其他正當理由,不能於午後10時至翌晨6時之時間內工作者,雇主不得強制其工作。」

徐維琪表示,住院醫師已適用於勞基法,醫院應遵守勞基法第49條所有規定,評鑑也應該要比照勞基法,但其實現在就有許多醫院違法,違背懷孕住院醫師的意願,強迫值大夜班。衛福部此一修正,等於將此違法歪風就地合法,原本就不受勞基法保護的女性主治醫師,其保障之薄弱,就更不用說了。

徐維琪說,大部分醫師的勞動條件沒有法源保護,評鑑還要給醫院雇主更多彈性,醫療職場文化與體質只怕是一天天劣化,這究竟要「醫師媽媽」如何自立自強?工會預計本周三上午將與立委、民團共同召開記者會,譴責主管機關曲解性別平權意旨,呼籲相關保障提高至法律層級。

2023年5月2日 星期二

專科護理師4大困境 工作近似住院醫師、薪資不到一半

2023-05-02 10:1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護理人員站在三年防疫戰的最前線,疫情期間堅守崗位,疫情趨緩後卻心灰意冷。根據111年專科護理師證書更新人數統計,連對護理專業最死忠、執業率高達95%的專科護理師(專師),今年1月先面臨「臨床科(不分科)」的突襲式修法,好不容易擋下,還得繼續協商衛福部把專師補充訓練期大砍6個月。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歸納,專師工作現正面臨補充訓練期遭砍、護病比過高、無對應健保給付且薪資結構不成比例、工作法源保障不足,被迫可能遊走於密醫罪邊緣等4大困境。

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理事長童恒新表示,2019年起住院醫師適用《勞動基準法》,縮減工時衝擊醫院成本,專師便成為最佳配套輔助人力。台灣目前有1萬3000多名專師,分屬內科、精神科、兒科、外科、婦產科及麻醉科等6大專科,95%都有在執業,86%專師都要值班(2023年學會調查),但現在人力、待遇、執業範疇各方面都有缺漏,造就了高風險、低保障的現實困境。

首先,沒有法規明定「專師護病比」。童恒新指出,根據112年教學醫院評鑑條文規定,住院醫師照護病人每日每天上限為15床,護理人員也在2019年《醫療機構設置標準》規定「全日護病比」在醫學中心是1比9,區域醫院及精神教學醫院是1比12,地區醫院是1比15,專師護病比卻全無規定。2019年專師訓練醫院認定暨維護執業品質計畫資料顯示,專師白班在急診科護病比最高,達到1比10至64,精神科1比4至40次之,其餘科別也能達到1比3至20,遠高於住院醫師醫病比及護理人員的全日護病比,對病人安全及照護品質有負面影響。

再者,專師工作已部分近似住院醫師,待遇卻差很大,甚至可能被迫遊走於密醫罪邊緣。專精醫護法規與護理勞權的北護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邱慧洳表示,住院醫師還在學習階段,但同科部的專科護理師可能已經在那邊15年了,許多小醫院根本沒有住院醫師,只有專師。當病人病情出現變化時,主治醫師在其他地方忙而無法立即為病人開立醫囑,醫師與專師討論後,指示專師開立藥物處方、檢驗檢查或治療處置醫囑。

邱慧洳表示,基於以上實務需要,「專科護理師於醫師監督下執行醫療業務辦法」應賦予專師在醫師指示下可以開立醫囑之權限,否則,根據現行醫療法,開立醫囑是核心醫療行為,應由醫師親自為之。若法規未能全面賦予專師在醫師指示下有開立醫囑權限,專師開立醫囑可能有觸犯密醫罪之疑慮,即可能承擔被判6個月以上或5年以下有期徒刑之風險。

童恒新表示,專師在醫院的工作範疇部分與住院醫師重疊,但健保卻未給付費用。根據公、私立醫院住院醫師薪資招募顯示,住院醫師年薪約100萬至180萬,2019年專師訓練醫院認定暨維護執業品質計畫中資料顯示,專師年薪僅70到80萬,待遇與職責不成比例。

衛福部本來要將6大專科整併為2科,學會大力反彈後,衛福部終於打消此意,但補充訓練期仍然被砍大6個月,將影響到專師臨床服務的人力。

童恒新表示,還沒考上專師執照、受訓中的專師,依法可以在補充訓練期間執行專師業務;補充訓練期滿後如果考不上執照,就不能繼續從事專師業務。衛福部將補充訓練期從現行18個月縮短為12個月,雖說訓練醫院可「視受訓中專師的需求」辦理訓練,但訓練醫院可能基於資源成本等考量,讓許多受訓中專師少6個月的訓練機會,也可能限縮專師執業空間、減少臨床服務人力。

面對學會訴求,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蔡淑鳳表示,關於補充訓練,現新條文是要訓練醫院可視受訓中專師的需求辦理訓練,並不受12個月的限制。至於專科護理師可在醫師監督下執行的醫療業務,根據「專科護理師於醫師監督下執行醫療業務辦法」第5條及附表,包括傷口處置、管路處置、檢查處置、治療處置醫囑、檢驗醫囑、藥物處方醫囑、會診單等,都是專科護理師可執行的醫療行為。

獨/拒總統表揚工會+1! 機師:行政訴訟就是我們的態度

2023-05-02 14:3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昨已解編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晚將舉辦「COVID-19捐贈感恩暨授獎表揚晚會」,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院長陳建仁都會出席,除了為「為疫情逝者默哀一分鐘」,也頒獎表揚一線防疫有功人員,除了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以外,機師工會都拒絕出席。

空服員工會強調「機組員在疫情期間承受的污名和被剝奪的人權,不能用頒獎來抵銷」,機師工會則對內發布聲明表示,已經針對指揮中心與相關人員不當的防檢疫政策提出行政訴訟,「這個訴訟本身,就是我們清楚的立場與態度!」

以下為機師工會內部聲明全文:

行政訴訟進行中!機師工會日前已回絕出席指揮中心「感恩暨授獎表揚晚會」

近日有會員關心,據聞5月1日正式解編的「指揮中心」,將機組人員列為所謂的「一線有功團體」,邀請機組人員相關工會,出席5月2日在台北喜來登飯店舉辦的「感恩暨授獎表揚晚會」。關於此一「感恩暨授獎表揚晚會」,機師工會遲至4月24日才收到指揮中心的「邀請函」,函中要求本會「指派受獎人員」出席,經工會理監事群組討論後,工會早已於4月26日回復「不克出席」!

事實上,基於指揮中心於疫情期間對於航空機組員(尤其是擔任飛行工作的機師)之防疫管理政策失當、放任錯誤訊息散佈,導致社會對前艙機組員的歧視與獵巫。過去三年多來,縱使機師工會多次基於科學與事實主動發出警告與建議,也要求指揮中心依國際ICAO建議,勿把跨境機組員當成一般乘客,施加全套的檢疫措施,甚至大規模動員會員與家屬上街表達意見,然而讓人遺憾的是,絕大多數時間,指揮中心在針對機組員的防檢疫政策卻依然故我,不採科學防疫,亦不落實以法行政,防疫政策過當限制人身自由與權利。

三年多來的疫情期間,已經對前艙機組員的身心健康與家庭生活造成了具體且難以彌補的傷害。

在過去一千多個日子組員所承受的巨大壓力、辛苦與煎熬,實際上,除了機師工會一次又一次努力嘗試著站在機組員的立場與角度出發,持續推動改變不合理的機組員防檢疫措施以外,對於這段期間包括指揮中心在內的單位與團體對待機組員的態度,身為前艙機組員,我們想必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也正是因為如此,工會幹部與部分會員們,才會選擇共同參與發起、針對指揮中心與相關人員不當的防檢疫政策提出行政訴訟。而這個訴訟本身,就是我們清楚的立場與態度!

再生醫療法三度協商 民團學者籲:懸崖勒馬

2023-05-02 14:0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再生醫療法》雙法經歷兩次朝野協商破局,將交付立法院院長游錫堃協助協商,據傳明天就要第三次協商,但目前草案諸多條文令專家學者及病友團體疑慮甚深,反對協商通過院版草案。今上午中研院、醫改會、消基會、台灣病友聯盟、受試者保護協會、台灣醫藥品法規學會皆出動重量級代表,聯合召開記者會,強調支持衛福部版本儘速管理細胞治療亂象,但修法應確保安全、品質、有效性,否則這種技術和產品,將無異於祕方或偏方,病人和產業都沒幫助。

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表示,院版草案師法日本,但日本京都大學研究報告指出,反省過去十年細胞治療臨床許可過度放鬆下,已經亂象叢生,對產業發展和臨床臨床研究都沒幫助。亂象包括例如實證來自掠奪性期刊、治療對象與實證不符、審查者身兼治療者的利益衝突、半數涉及不當廣告等,台灣有把握做得更好嗎?

中研院法研所副研究員吳全峰表示,《再生醫療法》草案第9條原本有三款情境,只要符合任一款就能允許應用。其中第一款為「治療危及生命或嚴重失能」,外界大多不反對,但第二款和第三款卻把「洞開太大了」,允許不具急迫性的情況下,也可應用未申請許可證、僅被證實初步療效、風險偏高,卻極度昂貴的治療。

吳全峰表示,衛福部後來也認為原本三款門開太寬,二次協商前曾經修改,僅留下第一款,這是學界可以接受的。兩天內已有261位學者專家與個人連署,其中 208 位為醫藥生科領域專家學者,還有16個病權團體與毒物藥學生科相關學會連署,希望衛福部務要堅守底線。

前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台灣醫藥品法規學會理事長康照洲表示,藥界在短短幾天內也累計超過600人連署,訴求為請衛福部三思,若缺乏符合國際規範的科學審查,細胞治療產品如何與國際法規接軌?又如何取得國際醫療市場認可,促進產業發展?再生醫療技術之細胞治療產品若未符合嚴謹的科學驗證與審查,這種技術根本就與祕方、偏方無異,也悖離了確保再生醫療之品質、安全及有效性的立法意旨。

「保障機制不足,政府退位,在這次的法案中非常明顯。」受試者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滕西華表示,連健康食品、化妝品都要有安全報告和評估,食藥署才會同意給人用,再生醫療法的底線,難道不是應該要有合法、合格、至少二期以上的人體試驗?再生醫療的罰則也嚴重不足,健康食品若違法廣告、獲取暴利,最高可處三年有期徒刑,天價的細胞治療,最高罰責只要罰兩千萬,民眾根本是自己花大錢當白老鼠,還沒有受試者應有的保障。

滕西華向立法院院長游錫堃喊話:「院長出身鄉村,敢對鄉親說,這部法能保障他們的安全嗎?」

她提醒,這次草案第16條甚至開放「易受傷害族群」,例如胎兒、未成年人、受監護宣告的失能者,可以捐贈自己的細胞、血液、骨髓,提供商業利用,這將導致類似2009年電影「姊姊的守護者」事件在台灣上演。「衛福部應自問,為何捐血、捐器官、捐人工生殖細胞,都以公益目的為前提,找弱勢族群捐贈細胞卻可以提供商業利用,醫院還可以為此開公司?」

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表示,現行法案太多空白授權、太少嚴謹把關。如以「產品責任險」來作為病人救濟機制,但這是「產品有瑕疵才會理賠」,人為疏失都不會理賠,這種「救濟」方式根本無法保障迷中權益。法案容許醫院設立生技公司,原本理應於第一線把關的醫師,卻被醫院的利益考量綁在一起,這勢必將傾向於鼓吹病人接受治療,對病人安全造成威脅。

台灣病友聯盟吳鴻來表示,當醫師或業者鼓吹再生醫療,面對那些研究論文,沒有幾個病人有能力判斷。在此資訊不對等之下,面臨生死交關、亟欲把握最後一絲希望的病人和家屬,很可能會做出非理性的選擇,背負昂貴費用的經濟壓力,卻沒有相對應的基本保障。病友團體呼籲,衛福部的版本一定要把漏洞補起來。

2023年5月1日 星期一

疫情趨緩還在騙 醫護上凱道怒控衛福部3承諾跳票

2023-05-01 15:1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五一行動聯盟今在凱道舉辦五一勞動節遊行,主題「八年全執政,勞工算總帳」,全台各地醫療相關工會熱烈響應,上百人在凱道高呼口號,怒指執政黨和衛福部聯手欺騙醫療人員,疫情期間開出「防疫津貼、染疫補償金、三班護病比」三張支票根本全數跳票,去年12月到今年4月已經有上千名護理人員離職。工會並預告,將提起行政訴願,並至立法院抗議。

「全國醫護都非常憤怒!」高雄醫學大學醫療事業企業工會副理事長柯心炫說,她凌晨2點剛下大夜班就搭夜車北上。因為至今沒人領到全額防疫津貼,大都只領到6、7成,金額也與實際防疫工作有落差,院方說衛福部沒發,衛福部說已經發給醫院,兩邊互踢皮球。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徐維琪表示,很多會員都反映沒有拿到防疫津貼,因為就算衛福部已經撥款給醫院,也要求醫院要馬上發,但就算醫院就算沒發,衛福部也只會說「我們宣導了」,醫院就為了避免行政作業麻煩、繼續拖著,有些人就算忽然收到幾百元防疫津貼,金額與實際工作班表有很大落差,也只能知道是去年某月的名目,不知道醫院怎麼造冊、怎麼計算。

工會說,SARS時全國醫護都就被騙過一次,現在執政黨換人,一樣繼續欺騙基層。比方說,醫護冒著染疫高風險上班,中央官員都信誓旦旦說一定會給的「確診補償金」,現在證明是「完全跳票」,許多人申請得到的結果竟然是「0元」,可能要醫護確診重症、命在旦夕才領得到。工會決定要提起行政訴願,也不排除到立法院抗議。

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秘書高若想表示,全台灣有11個醫療相關工會,大約8000多名會員,今天就有上百人出動聲援五一大遊行,其中一個引起公憤的重要原因,就是「三班護病比」跳票。

高若想指出,現在醫院計算「護病比」的方式是根據《醫療機構設置標準》是「全日護病比」,把全院所有科別、所有班別混合計算,所以不論醫學中心(1:9)、區域醫院(1:12)、地區醫院(1:15)都能輕易達標,若細看「三班護病比」就會發現超標情形比比皆是,一般急性病房白班護病比都達到1:8到12,夜班更常常高達1:20。

高若想表示,這次疫情期間,前防疫指揮官、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曾要求照顧確診病人護病比原則是1:7,也曾說疫情後要分別明定三班護病比,大家都很期待,沒想到疫情趨緩至今,衛福部還在說要開研商會議,什麼期程都沒有,就是繼續拖。

「這次疫情後,很多護理人員生氣了!」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護師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表示,以往護理人員很少分享五一勞動節活動,但今年卻很多人分享,花蓮、屏東的會員都不辭路遠來到現場,訴求政府重視醫護勞動人權、防疫津貼透明化、正視護理師低薪和職場安全等問題。去年12月到今年4月,護理人員執業率從59.2%下降到58.6%, 換算4個月內1000多人離職,許多醫院都在喊護理人力不足。

疾病管制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執行新冠防治工作人員染疫補助共計764件、其中358件審議完成,118件核予補助,共計1102萬4000元,以上118件均已發出審定書予申請人。Omicron疫情期間,專家評估當時已有提供疫苗、抗病毒藥物等輔助,風險較低,輕症就不予補助。

護理師怒三班護病比跳票 照護司:正進行最關鍵這件事

2023-05-01 22:56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今天下午舉行的五一勞動節大遊行,受到醫護相關工會團體熱烈響應,其中由11個工會共組、成員超過8000多人的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直指衛福部承諾疫情後明定「三班護病比」卻跳票,任憑全國護理人員在疫後離職潮的超量負荷下工作,是引起醫護憤怒上街的主因之一。

對此,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今晚間發出新聞稿澄清,今年一月邀集醫院代表及護理相關團體開會,但未達共識;近期照護司正在進行「三班護病比可行性調查」,作為未來持續凝聚共識、研擬合理三班護病比之參考。

至於具體期程,照護司司長蔡淑鳳表示,根據2030年前瞻政策規劃,醫院代表是希望2030年可以落實三班護病比,照護司則是希望2025年就讓各界代表對於三班護病比的合理數字達成共識,「如果能達成共識,就等於成功了8成,後續修法就很快了。」

蔡淑鳳說,站在照護司的立場,一定是希望能趕在2030年之前落實三班護病比,才能因應高齡化社會沈重的照護負荷。

護理相關工會團體已示警,疫後離職潮正在發生,每晚一年定出三班護病比,仍在職場的護理人員只會更辛苦,衛福部該怎麼加速各界達成共識?

蔡淑鳳表示,要達成共識,現況資料的調查是最重要的關鍵。然而,不論是護理人員自行在問卷填答,或是醫院院方回報衛福部的數據,都有可能不夠貼近真實情況。為了搜集這項重要的現況資料,衛福部正在嘗試往兩個方向努力。

蔡淑鳳說,首先是透過問卷,但包括問卷內容、誰來填寫,都是需要研商的問題。第二項嘗試,是去分析健保的次級資料,釐清不同班別、不同科別、不同層級醫院的護病比現況資料。有了真實的資料,就能夠貼切掌握臨床現況、進步空間有多少,這樣才知道如何訂定三班護病比,比較容易讓各方達成共識,進而完成修法、落實於全國。

蔡淑鳳表示,經過2017和2018年擴大護病比連動加成級距、調高偏鄉醫院加成,逐步達成鼓勵醫院落實改善護病比。2019年也將全日護病比錒入醫療機構設置標準,2020年起為期兩年的前瞻計畫,委託國衛院、護理學會等分析影響護病比的因素、提出可行性的指標,並針對不同層級醫院一些比例。可惜今年一月的會議上,各界代表仍未達成共識,認為不同層級、科別的差異性很大,希望有更多數字來討論,所以衛福部正在積極進行資料搜集。

蔡淑鳳表示,照護司深知全國護理人員辛勞,知道訂定三班護病比是為非常急迫、重要的政策,也是照護司最優先的任務。只要2025年能達成共識,就成功了八成,啟動修法就會很快。雖然各界能否有共識,不是照護司所能決定,但照護司會持續進行,積極辦理。

總統頒獎難抵銷汙名侵害 空服員拒當指揮中心畢典背板

2023-05-01 21:3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已解編,但傍晚媒體群組仍發出一採訪通知,告知媒體明晚有一場「COVID-19捐贈感恩暨授獎表揚晚會」,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院長陳建仁都會出席,活動開場就是「為疫情逝者默哀一分鐘」,然後是播放短片、長官致詞,表揚感謝、排字儀式、精華影片等。活動強調由總統及行政院長「親自頒發感謝獎座及有功人員及團體,向他們致上最真誠謝意。」

不過,受邀授獎的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顯然不領情。桃園市空服員工會上周五在臉書粉專貼出邀請卡,並發出聲明強調「機組員在疫情期間承受的汙名和被剝奪的人權,不能用頒獎來抵銷」,因此「婉謝邀請,不會出席。」

今傍晚記者向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周聖凱查證,工會收到的邀請確實就是明日晚會,授獎團體高達數十個,說是可以跟總統合影留念。但經內部討論,決定不出席,「我們不想當指揮中心畢業典禮的背板。」

以下為桃園市空服員工會聲明全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稱指揮中心)預定在112年5月1日解散,並通知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下稱本會)將在112年5月2日辦理感恩會,表彰防疫有功人員,邀請本會代表空服員受獎,然本會經內部討論,認為「機組員在疫情期間承受的汙名和被剝奪的人權,不能用頒獎來抵銷」,決議婉謝邀請,不會出席。

機組員的工作性質特殊,經常在國跟國之間往返,面對極高的傳染風險,但國家仍有各種航空輸運之需要,上機服勤的機組員,只能小心翼翼保護自己,深怕被傳染、更深怕傳染給旅客和生活周遭之人。然而空服員作為邊境防疫的前線,疫情爆發之際,竟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完善的防疫護具,有如沒有武器就被推上戰場之人,從口罩、手套到防護衣和機上組員專用廁所等等,都是本會和基層空服員,花莫大力氣向航空公司和主管機關發聲爭取,才能得到。

《國籍航空公司機組人員防疫健康管控措施作業原則》更讓機組員陷入反覆隔離的輪迴中,在外站飯店要隔離、機上要嚴密防範、返台後仍要繼續隔離和自主健康管理,非身在其中之人,或難想像基本人權、自由、生活圈被反覆剝奪的惡夢。反覆隔離所影響的並不只是機組員個人,本會許多會員肩負家內長輩和小孩的照護、陪伴和教育,所影響的更是幾千個家庭的親情、愛情和友情。

從指揮中心和交通部民用航空局(下稱民航局)的公開說明和統計資料,皆可證明,從疫情爆發開始到《國籍航空公司機組人員防疫健康管控措施作業原則》停止適用期間,絕大部分空服員都恪遵防疫規範,實際染疫者和違反紀律者都比例極低。可惜發生特定個案違反防疫規範時,本會和許多機組員相關工會都透過各種方式發聲表達,期盼指揮中心不要連坐懲罰無辜之人,應顧及機組員的人權和心理衛生,但指揮中心仍選擇全面提高機組員的隔離天數。機組員甚至連就醫養病和搭乘大眾運輸的基本需求都嚴重受限,以及過高頻率的篩檢,也一再刺傷機組員的身心狀況。

恪遵防疫規範的機組員一同被連坐懲罰的結果是,全體空服員都要承受過度的汙名,被非人化當作傳染的媒介、被惡意用「性」攻擊抹黑道德和人格,空服員及其家人和小孩,被社區歧視、被學校排擠的故事也所在多有。高高在上的有權力者,如何能理解,一個人走進醫院刷健保卡就被投以奇怪眼光是甚麼心情、安分守己過日子但常常被投黑函檢舉,疲於奔命寫報告解釋是甚麼心情,以及稍一不慎就可能人生半毀又是多麼恐懼。許多人在疫情期間都不敢承認自己是個空服員,只是個普通的空服員。

本會尊重指揮中心對防疫政策的判斷,並深知指揮中心在防疫期間有諸多的苦勞和功勞。然本會以為,承受再多汙名和風險,仍恪遵防疫規範和敬業工作的光榮,不用透過功獎,也會長存空服員的心中,更不認為,機組員在疫情期間承受的汙名和被剝奪的人權,能用頒獎來抵銷。考量不少空服員仍未能從社會的集體不信任和有如白色恐怖的圍剿中平復身心,故決定婉謝出席感恩會。

最後,本會想對我們的總統、我們的行政院、指揮中心和民航局說,空服員真正需要的絕非多一個防疫有功獎項,空服員需要的是你們在疫情恢復之際,全力來協助空服員的集體聲譽一起平反、洗刷集體的汙名,空服員需要的是在疫情恢復但勞動環境依然艱辛的此刻,你們能跟工會站在一起,保障空服員和全體勞動者未來不用血汗的生活。本會深信,比起領獎和受獎,這才是你們應有的為國為民的高度,也才是本會能配得起全體會員支持和信賴的聲音,望週知。

2023年4月26日 星期三

再生醫療法協商再破局 綠委護航竟以疫苗、抗生素類比

2023-04-26 19:10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上周五立院針對《再生醫療法》進行黨團協商,衛福部當天提案將院版草案第9條免申請藥品許可證的條件從3項限縮為1項,以回應民間團體及各界專家的擔憂。上周五協商未達共識,今下午再次進行黨團協商,經歷一小時才討論到第3條,火藥味濃厚,無法進行實質討論,再次破局。會議主席、民進黨立委吳玉琴宣布,法案將交由立法院長游錫坤協助進行後續協商。

家醫科醫師、民進黨立委邱泰源、邱議瑩、林靜儀、蘇巧慧強力為院版草案強力辯護。邱泰源強調,醫界做法都很嚴謹、都根據實證,追求安全第一、沒有人希望浮濫,不應阻斷病人希望、毀掉特管辦法多年努力,應該要重視醫療的發展和人民的需求,「不要拿安全的大帽子來扣大家啦。」

針對細胞定義能否擴充至「異種」,也是婦產科醫師的林靜儀表示,新冠疫苗把模擬的病毒mRNA打進人體,「這就是所謂的異種啊」。至於安全性,她強調,充分與病人討論後並且實施醫療技術的醫師和醫療團隊,就是對於安全考量要負責的人,「講句不客氣的啦,到最後要賠的是他耶,是你比較怕還是他比較怕?」

林靜儀說,有這麼多專家成立審議會,有權利不允許實施,後續還有很多賠償,「如果前面就被要講成這樣,我們現在在用的這些抗生素和藥品早就不會被核准使用了,為什麼?因為他們用到人體身上的時候就會被說有可能不安全。」

邱議瑩表示,委員對說明欄有意見,就要保留條文,根本就是「立法杯葛、不專業的傲慢。」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很生氣,強調只是要把安全和研究講清楚,言語暴力,要求邱議瑩證明自己才是專業、證明別人都不懂,邱議瑩也很生氣,多次強調「這個法我弄了六年!」

會議主席、民進黨立委吳玉琴表示,顯然委員無法說服彼此,宣布原來保留的7條條文(第3、 9、11、27、29、 31、32條),她已無法處理,全部送交由立法院長游錫坤協助協商。

2023年4月24日 星期一

益生菌停看聽/多吃未必無害 有效沒效因人而異

2023-04-24 21:13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益生菌全球大賣,成為時下最夯的養生食品,但最近發表於「Gut Microbes」期刊的一篇美國史丹佛大學的雙盲隨機分派研究顯示,補充曾被證實可改善代謝症候群的益生菌,某些代謝症候群的人可降血壓血脂,另一些代謝症候群卻看到血糖和胰島素惡化。國內食品科學及消化醫學專家表示,每個人的飲食習慣與腸道菌相差異很大,補充益生菌結果是好是壞,也會因人而異。建議在飲食中融入發酵食品,或由醫療專業人員分析既有菌相和整體健康狀況,再討論是否應補充益生菌。

這篇研究將兩組代謝症候群成年人分兩組,一組26人服用幾種曾被證實對新陳代謝和消化健康有好處的益生菌補充劑,另一組13人沒吃。18周之後,益生菌組當中的14人血壓和血脂下降,另外12人的血糖和胰島素指標卻惡化。研究人員推論這可能與飲食習慣差異有關,華盛頓大學醫學中心的消化健康專家則建議,在日常飲食融入發酵食品,可能比盲目服用益生菌補充劑更好。



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焯炤講座教授兼教務長蔡宗佑表示,額外補充益生菌,可能排擠掉腸道菌相當中某些菌種,至於被排擠掉的菌是好菌或是壞菌,那就要看個體差異。高脂高糖的飲食習慣也比較容易破壞腸道菌相,少油、少糖、適度攝取膳食纖維和發酵食品,則可幫助腸道菌相平衡。

輔大醫院副院長、消化醫學中心主任張吉仰表示,人類從出生開始,就與來自母親、環境、飲食的細菌共生、互相影響。腸道菌可協助消化、免疫、代謝功能, 達到既合作又競爭的平衡狀態,就像一個小社會,每個人的腸道菌相都不一樣,失衡的情況也各有不同。

張吉仰說,一株細菌要經過長時間研究,驗證對人體有益、無負面效果、安全性高,才會被視為「益生菌」。現在各個專科醫學會都在關注益生菌和腸道菌,每年都有大量研究在進行、發表,每一份研究關注的對象、疾病、菌種都不一樣。

張吉仰指出,近年相關研究蓬勃,陸續證實腸道菌相失衡和許多疾病風險相關,例如自閉症、憂鬱症、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過敏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類風濕性關節炎、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症、冠狀動脈心臟病、大腸激躁症等。

既然腸道菌失衡會生病,補充益生菌就能讓腸道菌相平衡、遠離疾病?不一定。張吉仰表示,就算某些菌種被證實可降低某疾病風險,如果所補充的菌與原有腸道菌交互作用不如預期,那就不見得有效。希望這次的研究人員繼續分析,補充益生箘有效益的代謝症候群患者,本身的腸道菌相、飲食習慣有什麼共同特徵,有助於歸納哪些人最適合吃這些菌種。

張吉仰表示,輔大醫院健檢中心可分析腸道菌相,經過醫師看報告、搭配其他檢驗數值,可以確認缺哪些菌、哪些疾病風險較高,再給予精準建議,例如改變生活習慣、補充益生菌,病人執行一段時間之後,還要回來追蹤,看有沒有效。經由這樣個過程,已有個案因此改善皮膚過敏、鼻炎、高血脂、血糖不穩等問題,也有些人可減少慢性病用藥劑量,或是找到自己容易發胖的原因。


益生菌停看聽/健康食品占少數 其餘不得宣稱保健功效

2023-04-24 21:13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全球益生菌補充食品產業蓬勃成長,台灣也是。目前取得食藥署「健康食品」認證,可宣稱保健功效的益生菌產品就有55項,不能宣稱保健功效的益生菌「膳食補充食品」更是不計其數。根據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2021年發布國內保健營養食品產值暨產業概況分析 ,台灣2019年乳酸菌類發酵產品,例如優酪乳、稀釋發酵乳、乳酸菌粉末、膠囊、錠劑,產值就高達109億元。

業者為了賺大錢,不惜誇大廣告。食藥署3月公佈去年違規次數最多的食藥廣告,前五名就有兩個是益生菌產品,高居第3、4名,整年各違規28、27次,都是在電視購物頻道強力播送,誇大療效及生理功效,宣稱減重消脂成效的最為猖獗。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江仟琦提醒,經專家審核實證資料,取得健康食品認證(小綠人)的產品,才能提到保健功效,目前衛福部已訂有評估方法且公告的保健功效只有13項,健康食品也不得超過此範圍。目前台灣只有55項含益生菌產品算健康食品,取得認證之保健功效以「腸胃功能改善」為最多,其次為「輔助調整過敏體質」。非屬健康食品者,都算一般食品,不得宣稱保健功效,民眾發現違規廣告時,可截圖、拍照、錄影,並撥打1919食安專件檢舉。

*通過健康食品認證的保健功效,只有這13種:

骨質保健、調節血脂、不易形成體脂肪、護肝、免疫調節、延緩衰老、胃腸功能改善、調節血糖、抗疲勞、輔助調節血壓、輔助調整過敏體質、牙齒保健、促進鐵吸收。

江仟琦表示,健康食品也是食品,不能誇大說有治療疾病的效能,只能說具有保健功效。業者必須檢具相關科學實證、評估報告,向衛福部申請查驗登記,經過健康食品審議小組委員的初審和複審,才能貼上小綠人標章,以健康食品的名義販售。需注意的是,每次認證只有五年期限,如果到期前三個月沒有申請展延,就會失效。民眾可到食藥署網站,輸入品名或關鍵字,就可查詢商品是否具備有效認證。查詢健康食品認證:https://reurl.cc/NqLRKe

至於其他沒有取得健康食品認證的益生菌產品,只能算是膳食補充食品。江仟琦,這些食品的原料、添加物,都要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的規定。廣告用語則要按照「食品及相關產品標示宣傳廣告涉及不實誇張易生誤解或醫療效能認定準則」的附件,有詳列業者要形容產品或產品中的營養成分及其生理功能時,容許使用的詞句,藉此約束業者不得誇大。比方說,寫「幫助入睡」可以,寫「終結失眠」就不行;寫「青春美麗」可以,寫「抑制脂肪堆積」就不行。查詢一般食品可用的廣告詞:https://reurl.cc/yk4mAa

上述認定準則之附件二列出可以描述21項成分生理功能的例句,包括維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質、膳食纖維,益生菌相關食品很多,但目前不在其列。是否會研議增列?食藥署食品組表示,要業者來申請,才會增列。業者應檢具相關資料,經相關領域專家書免審查通過,再經惟福部食品廣告標示審查諮議會審查通過,才會公告其可使用的宣稱例句。

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焯炤講座教授兼教務長蔡宗佑建議,民眾補充益生菌之前,建議可以先上網搜尋該菌種的名稱或代號,確認是否取得衛福部健康食品認證,或有沒有人體試驗的科學論文發表,在實證基礎上進行選擇,會比較有保障。

2023年4月18日 星期二

成效不公布、保障不入法 專家批再生醫療法重利輕命

2023-04-18 23:2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立院本周五將協商《再生醫療法》雙法,衛福部和食藥署今邀集多位專家開記者會為法案背書。不過,一路緊盯修法的受試者保障協會表示,這場記者會還是避重就輕,只是要大家相信所謂的加強審查,就是不願意將更多給病人的保障入法,連現有數百名個案的療效都不願意公佈;修法只是為了產業和醫院開門,末期病人可能被佔便宜、暴露於極大風險。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也說,允許醫院設立公司,完全違背醫療法的精神,衛福部簡直是頭腦壞掉。

受試者保護協會前理事長、常務理事林綠紅表示,現在依循藥事法、特管辦法,再生醫療有很多就可以做了,既然要立法,就應該補強現有制度的不足或不夠清楚之處,更周全保障人民醫療福祉。再生醫療的療效未知又非常昂貴,一直是最大的爭議點,然而,衛福部連對病人的好處在哪,都說不清楚,三年來接受細胞治療的個案成果如何,也不願意坦然公布。根本看不到草案哪裡是比現在的特管辦法更周全,只看「開門」去幫助廠商或醫院盈利。

「不能讓任何可能佔病人便宜的事情發生,因為他們都是末期病人,沒有別的辦法了。」林綠紅說,依照現行特管辦法救規定「必要時得公告治療成果」,當時寫下這一條,就是為了讓資訊透明,病人才有資訊去考慮要做這個治療。若決定要試,病人就得花幾百、幾千萬,要求衛福部把成效公布、講清楚,並不是過分的要求。

受試者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滕西華表示,過去做人體試驗,經費和風險主要由藥廠承擔,現在的修法卻是讓病人來出錢,風險由病人和保險公司承擔,醫院還可以為此設立以營利為目的的公司,這將大幅改變人體試驗的機制,特別是末期病人相關的部分。

「設備、能力、風險管理等,衛福部都說要加強審查,但就是不願意入法,這真的是為病人好嗎?」滕西華分析,按照目前政院版草案,病情越嚴重的末期病人,法規對他越不利,如果治療致死,病家也難以證明不是自然病程的死亡。病人接受政府強調有審查把關的治療,一旦出事卻沒有藥害救濟,等於政府只顧核准,卻未伴隨責任,病家人財兩失,情何以堪,醫病衝突很可能會增加。

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表示,公立醫院和財團法人醫院都是非營利機構,不用繳納地價稅、房屋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盈餘應用於提高醫療品質、回饋社會、提高醫療人員待遇,醫療人員的薪資才是要繳稅的。既然醫療法的精神是這樣,連核心醫療業務外包都禁止了,醫院怎麼還可以經營公司?「現在衛福部腦袋壞掉,又想要搞這個。」

滕西華感嘆,政策時常時空錯置,2013年「反服貿」也包括反對醫院公司化,因為醫院是救人的地方,允許醫院設立公司,當然會有倫理或利益的衝突。滕西華強調,沒有人否認再生醫療的重要性,但政府必須面對再生醫療帶來的這些難題和挑戰,不能一心一意只想趕快通過。

2023年4月9日 星期日

指揮中心抽驗血清免倫理審查 專家曝免審制真正原因

2023-04-09 21:4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鄒尚謙/台北即時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血液基金會合作,從捐血血清當中抽樣檢驗新冠病毒血清抗體,有捐血人捐血質疑流程違背研究倫理,國內多位專家提醒,研究計畫應依照人體研究法規定,逐案送審通過才能執行。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回應,這是依法指定捐血中心並辦理監測計畫,為依法辦理行政作業,不是人體研究計畫,因此不在IRB審查的範疇。對此回應,國內專家意見分歧,有人認為說得通,有人認為免審規定等於是「政府要做事IRB就不能擋」,值得民主社會深思討論。

台大醫學院醫學教育暨生醫倫理研究所教授蔡甫昌表示,指揮中心的回應也說得通。衛福部設定的免審條件,包括公務機關執行法定任務,像是傳染病防治、國民營養、醫療利用情形,很多縣市衛生局都例行在做。但若是政府委由學術單位、醫院、醫師、學者去做研究,因為主事者不具公權力,就要經過IRB審查,才能去搜集這些資料。

蔡甫昌舉例說,當初彰化縣衛生局血清抗體調查出現倫理爭議,最後縣府認為這是台大公衛主導,就要IRB,但如果當時認定為衛生局執行公務,不是為了研究發表,就不用IRB。

「如果疾管署有問我,我會建議要送,以後如果要發表成果,空間也比較大。」蔡甫昌表示,疾管署內部有IRB,捐血中心也有IRB,指揮中心的計畫要送審,送疾管署的IRB是最接近的,過往疾管署有些小的調查也都有經自己內部IRB審查通過,「不曉得他們這次有沒有通過自己內部的IRB?我相信有。」

同樣的研究,政府做就不用事先送審,要是過程侵犯人權,誰能監督?蔡甫昌說,免審條件是衛福部公布的,主責單位也是衛福部。公部門對於什麼情況違反法令,必須要非常了解,也要更加謹慎,如果用「只准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的態度做事,也會傷害到公部門的公信力。

「政府做事,會不會侵害人權?」面對指揮中心的免審一說,受試者保護協會創會理事長、退休北榮醫師郭英調如此反問。他說,這種回應就是一個霸道的政府在展現蠻橫態度,意思就是「我想怎樣就怎樣,就算侵犯你,你又能怎樣。」郭英調指出,台灣的IRB免審規定是學美國的,他曾經去美國,當面請教那些制定者為什麼這樣定,他們說「政府要做事,IRB不要去擋」,這就是免審規定背後的真正的理由。

郭英調表示,推行國安、國防、防疫等重大公眾事務時,人權確實不能無限上綱,所以為了幫助國家防疫,疫情期間大家都接受很多侵犯人權的規定。至於現在這個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或是其他各樣基於公權力而免審的計畫,是不是有重要到可以侵犯人權,是值得社會大眾好好討論的。

羅一均強調,專家若對過程有意見都很歡迎討論,起初規劃計畫時也針對「告知知情」相當重視,所以仍然有寄送通知,即是尊重參與者權益,不希望捐血人感到血液在不知情情況下被轉作他用,才加入這樣的流程。

2023年3月21日 星期二

疫情傷勞權 這5種人失業及財務風險高2到5倍

2023-03-22 12:32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疫情進入下半場,輕症免隔離的請假議題成為熱議焦點,但其實三年疫情損勞動權益的情形比比皆是。美國研究最新證實,無法遠距工作者、疫情期間曾經失業者、身心障礙者,陷入財務困難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到5倍,又以視覺、聽覺、認知、行動不便、多重殘疾者的失業和財務風險最高。學者提醒,台灣也應分析本土身心障礙者勞權受影響和恢復的程度。可惜目前無論在衛福部或勞動部,記者均查無資料。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研究團隊今舉行力行科學防疫線上直播,團隊成員蔡芳均指出,刊登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最新研究顯示,工作型態可轉為遠距工作者,無論是失業或入財務困難的風險比無法遠距工作者低4%;疫情期間曾經歷失業者,陷入財務困難的風險是曾失業者3.79倍。

此外,原本就是脆弱族群的失能者/身心障礙者,疫情也進一步加劇了他們原有的失業和經濟困頓風險。蔡芳均指出,上述美國研究發現,又以視覺、聽覺、認知、行動不便、多重殘疾等五大族群風險最高,這些人的失業風險是無失業者的兩倍,面臨財務困難的風險則是一般人的2到5倍。

蔡芳均表示,後疫情時代經濟逐漸復甦,但仍應持續關注經濟弱勢族群,是不是真的能重返職場、緩解其經濟負擔。公共衛生可以努力的方向包括「建議精準疫苗施打」,因已有實證顯示接種疫苗可「長新冠」及其失能風險,有助於減輕後續因長新冠失能導致的失業與經濟困頓風險。

台灣身心障礙者的勞權及財務風險,受到疫情的影響程度和恢復情形如何?目前無論在衛福部或勞動部,記者均查無資料。去年8月「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的國家報告,與疫情影響勞動就業有關的資訊也極其有限。

報告中指出,勞動部統計2019年15歲以上身心障礙就業者每月經常性薪資或收入為2萬8000多元,明顯低於同期全體國民四萬多元。當時疫情已發生超過2年,指揮中心針對「身心障礙者及其照顧者」的因應指引,仍停留撰擬階段。至於醫病共享決策,因「公用版無障礙溝通資源」還在審稿階段,身心障礙成年人及兒童仍無法與一般人一樣完整享有醫病共享決策之權益。

衛福部2016年通報顯示,身心障礙者遭親密關係暴力、兒少保護、直系血親卑親虐待65歲以上尊親屬、其他家庭成員暴力等總人數為6938人,其後每年成長10%,2021年疫情期間,總人數已達10061人,6年增幅達45%。2020年身心障礙兒少受暴率2%,與一般兒少受暴率0.3%數據相較,受暴率為一般兒少的6.5倍。

我的家庭真可愛? 社福法草案這條遭批活在上個世紀

2023-03-16 10:2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第一部「社會福利基本法」的行政院版草案,今天在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繼續接受審查,然而,草案第八條「福利服務應以家庭為中心」激起多個民間團體與立委反彈,遭批「停留在上個世紀」、無法因應社會變遷現況。院版草案將迫使讓許多急需社會救助或社會住宅等扶助的國民,繼續遭到排除,無法申請任何服務,如居住地與戶籍地不一致、家庭有房有錢但無互助之實、曾遭家人家暴或性侵等受苦者。

政院版草案第8條「福利服務應以家庭為中心、社區為基礎,對於有生活照顧或服務需求之國民,提供支持性、補充性、保護性或預防性之綜合服務。」民進黨立委范雲等19人提案,刪除「家庭為中心」,國民黨立委張育美等19人亦提案,改為「社會服務旨在對於需要生活照顧或服務之國民給。」民進黨立委洪申翰3月2日也在委員會上呼籲,法案應有條件納入以「個人」為單位提供福利服務,而非限定以「家庭」為單位。

范雲今上午於委員會表示,國家給的補助或資源多透過家庭傳送到受服務者身上,一直以「家戶」為單位,分成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等,但在2023年的今天,社會早已變遷,人與家庭的關係改變,愈來愈多人選擇獨立或自己成家,社會福利的提供也要更新思維、創造彈性,不僅透過家庭,更應該讓這塊土地上的每個人,無論是成家或獨立,一旦面對到人生的艱難課題,都能夠被國家照顧、使用社會福利服務。

范雲今上午與四個民間團體聯合召開記者會,呼籲刪除「以家庭為中心」字眼。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杜瑛秋表示,許多遭受人口販運、親密關係暴力、數位性暴力的被害人,即便家庭成員沒有同住也沒有支持被害人生活,卻因都因家庭成員有房有錢,導致受害人無法申請到律師扶助、緊急生活補助,離婚的受暴婦女也常因為娘家有房有收入,而無法獲得補助。草案「以家庭為中心」的條文與長期以來「以暴力被害人為中心」的精神是明顯不相符的。

勵馨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淑芬,傳統價值與迷思的文化下,家庭對婦女的牽制已經很深,這種條文只會使弱勢婦女更可能成為以福利設計下的犧牲者。立法時根本不需要特別寫「以家庭為中心」,反而應該要致力於讓福利設計更多元、彈性,更能回應服務對象的需求和主體性。

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秘書長李盈姿表示,現代家庭更多單人、單親、隔代,還有許多家庭破碎多年、從未結婚、無家可歸的人。這些人無法安居,已經是台灣最迫切的民生議題之一,許多無家者卻申請不到社會救助和社會住宅,都是被「家戶」的定義卡死。

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共同創辦人巫彦德表示,大部分的房東都不願讓租屋者落戶籍,當人離開家庭,實際居住地與戶籍地不一致,時常會因此無法申請所需的社會服務。再者,許多人家庭關係已經消失,卻未必能取得足以證明的法律文件。如果把家庭收入與資源合計,會導致他們在申請社會福利時被排除,有些人還會被要求「返家修復關係」,導致在家庭有受暴或受虐等經驗的人更加痛苦。

2023年3月19日 星期日

獨/上千萬細胞治療可望納健保 健保署說明最新進度

2023-03-20 14:13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去年7月,台大醫院為台灣首例CAR-T細胞治療治癒的血癌女童慶生,當時女童母親透露,為救愛女而賣房,才能負擔高達1000多萬台幣的療程費用。今上午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召開會議,審查「再生醫療法」草案,多位委員關切價格高不可攀,弱勢民眾怎麼辦?衛福部部長薛瑞元透露,CAR-T已準備納入健保,正在議價,健保署午間證實已完成醫療科技評估,將與廠商討論以「暫時性支付」納入健保,預計可嘉惠數十名病人。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表示,目前台灣食藥署核准CAR-T許可證有兩種適應症,第一種是「ALL,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之18歲以下兒童、25歲以下年輕成年病人」,以及「DLBCL,經兩線或兩線以上全身治療後之復發性或難治性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預估國內目前共有數十名病人。

黃育文說,CAR-T等於是基因治療加上細胞治療,從實驗室的細胞培養技術、輸送條件、醫院治療環境,都有很嚴謹的要求,因此要價不菲,國際上一個療程價格為1000多萬。過去國外有些治療成功的案例,治療後沒有復發,有可能一生只要治療一次,但因CAR-T療法問世時間還沒有很長,因此全球各國都還在追蹤,追蹤期從5年到15年不等。

黃育文表示,針對CART-T納入健保,目前已經完成醫療科技評估報告(HTA),正要約廠商來討論。與廠商討論的重點是抓出雙方可接受的數量和價格範圍,再提到專家會議,由專家決定給付範圍、最有效益的族群,最後再交由共同擬定會議討論,討論通過,就會納入健保給付。是否最快今年可納入健保?黃育文說,如果後續會議順利有共識,希望愈快愈好。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日前曾指出,新藥可採取「先鬆後緊」的收載策略,即健保有條件暫時給付幾年,幾年後再評估其成本效益,若效益良好,可考慮正式收載,若不如預期,就不繼續給付。

CAR-T是健保署啟動「先鬆後緊」收載策略的優先項目?黃育文表示,CAR-T屬於突破、創新的藥物,會優先談,希望趕快約廠商、專家開會。如果廠商有意願接受暫行給付,健保署就會廠商討論,設定一個評估效果的時間點。

打破身障個人助理服務時數上限 最快4月改以需求評估

2023-03-20 16:07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日前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做出重要判決,創下國內重度身障者爭取個人助理服務時數的首宗勝訴,並撤銷了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先前「每月服務上限60小時」的決定。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今表示,各地政府固守時數上限,平均每人每周僅獲4小時協助,身障者被迫忍受長年睡輪椅、一天一餐、全天包紙尿布度過月經期等苦境,衛福部何時才能提出具體改善方案,讓全國各地都根據需求評估訂定服務時數?衛福部部長薛瑞元表示,社家署所提的調整方案已在簽辦中,預計4月就會通過。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召開會議,王婉諭表示,去年審查身權法時就曾提到,服務時數的核定應以需求評估為基礎,然而,直到今天,各縣市政府依然固守時數上限。以新北市為例,每個月上限80小時,若提出專案申請,最高可到每月100小時,但即便如此,時數仍與需求評估結果有很大落差,衛福部到底有沒有通盤了解各地方的服務時數上限?

薛瑞元回應,社家署有在通盤了解,但他目前手上沒有數據。時數放寬的調整方案,目前正在簽辦中,「很快就會到我這邊」,新方案就是要以需求評估為導向,第一要務就是需求評估,第二則是做服務媒合,服務的媒合也涉及投入個人助理的人力供應是否充足。目前相關部門和團體的溝通已經完整了,正在簽辦中,預計4月就會簽到部長這邊,如果沒有太多,就會通過。

2023年3月18日 星期六

輕症免隔離/防疫更多回到個人 專家盤點四件事必加強

2023-03-19 21:20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明天起,台灣防疫終於翻到下一頁,新冠輕症免隔離、免通報,就醫回歸面對面的健保門診。何時該就醫?哪裡不該去?都由國民自己決定。專家分析,剛防疫責任更多回到個人,感染率和重症率勢必增加,唯有提升疫苗接種率、積極使用口服抗病毒藥、強化個人健康識能、「陪病探病」多加自我要求,才能守護社會中的脆弱族群。

50歲以上很多人是重症高風險群,截至3月14日,卻還有105.8萬一劑疫苗都沒打過。這些人一旦在醫院或公共場所被無症狀或輕症者傳染,要是沒在發病前兩天就醫、吃口服抗病毒藥,很可能演變為重症。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要有心理準備,輕症免隔離後,感染和重症風險一定會增加。部分輕症者可能疏於察覺症狀、延誤診斷治療時機,有些人可能直到死亡都沒被發現感染新冠病毒。政府能做的就是繼續提高接種率,並確人民做快篩、就醫、領藥,一連串從預防到治療的流程,都順暢方便。

截至三月九日,已有2768家醫事機構可領口服抗病毒藥,但根據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日前公布之調查,僅4成高風險確診者有領口服病毒藥,顯示重症防治有待加強。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李建璋李建璋歸納,當防疫責任更多回到個人,每個人都要清楚知道三件事,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不是重症高風險群,第二是知道發病前兩天就要吃口服抗病毒藥物,第三是知道快篩有偽陰性,必須反覆篩查。

李建璋觀察,現在有些一線醫師嫌用藥評估麻煩,就沒有開藥,有些病人擔心抗病毒藥與慢性病藥物交互作用而不想吃藥,這些都很可惜。因有愈來愈多資料顯示,藥物的嚴重交互作用其實很少見,但服藥能減少重症死亡風險是確定的。口服抗病毒藥一盒要價2萬多元,目前均以公務預算支應,建議可研議讓不符公費資格的民眾自費,如此不但能減輕政府財務壓力,也能讓更多人有機會服藥,維護公眾健康。

輕症免隔離上路,要是個人防疫做不好,第一個遭殃就是大醫院。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宜君表示,現在醫院單人房很少,多組家庭共用病房空間、衛浴、便盆椅、水龍頭,彼此生活習慣差異很大。但就算每間病房有消毒酒精,大家也不一定會拿來用,更常見的是關起病房門、拉上隔簾,就連口罩都不戴了。

陳宜君表示,現在大部分人覺得新冠沒什麼了不起,但別忘了,它的傳播力和重症死亡率還是比流感高,在老弱者密集的病房傳開,後果不堪設想。因其他疾病住院的病人,要是住院期間又染上新冠,原本的疾病會更難治療,病家通常不滿情緒高漲,甚至想要告其他病家,醫護人員也會首當其衝挨罵。

「有確診要主動告知,不要到醫院探病陪病。」陳宜君呼籲,如果人們不篩、不通報、沒有主動告知,就會導致最脆弱的人受到傷害。守護醫院是全民的責任,不能只要求醫護人員做,自己卻不配合,唯有病人、家屬、醫療人員必須一起努力,將心比心、互相照顧,醫院才能平安度過「輕症免隔離」這一關。

輕症免隔離/輕症醫療費回歸健保 基層籲保留視訊門診

2023-03-19 21:1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明天起新冠輕症免隔離、免通報,除抗病毒藥物繼續由公務預算支應,其餘醫療費用回歸健保給付,病人也要親自就醫,山地離島、偏遠地區才能繼續視訊診療。基層醫療協會呼籲,回歸健保的同時,仍應保留視訊診療,讓病人多一個選擇,也避免候診民眾遭傳染;等到新冠重症住院率降低到與流感類似,才是取消視訊診療的好時機。

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通報隔離措施的社會成本很高,疫情趨穩後可以取消,但確診者視訊看診,可以避免交叉感染、保護其他來看病的老人和小孩,有助減少社會成本,應該要延續進。他強調,維持視訊診療不會增加政府支出、沒有額外獎勵,依然是靠健保給付,只是希望讓病人多一個選擇,建議等到新冠重症率和住院率降低到跟流感差不多,再取消視訊診療。

新冠輕症醫療需求進入基層總額,將造成多少衝擊?林應然表示,根據之前官方公佈數字,輕症回歸健保,公務預算每月可少付8.7億元,這些錢主要都會增加在西醫基層總額,預計會讓基層的點值從目前的每一點0.92元再稀釋一成,變成約每一點0.8元左右。

健保署醫管組長黃兆杰表示,過去新冠肺炎相關醫療費用都是由公務預算支應,健保只是代付,現在輕症醫療費用回歸健保給付,對西醫基層衝擊最大,因目前有9成輕症都在診所就醫,回歸健保後很可能讓西醫基層總額的點值受到稀釋。

黃兆杰分析,去年國發會推估今年總額成長率時,很難掌握今年由新冠肺炎衍生的健保支出。以長新冠的醫療利用為例,是根據就醫時有輸入長新冠診斷碼的利用量去推估,但很多人因長新冠就醫時,相關紀錄並未輸入這個碼,導致醫療需求被低估。至於新冠輕症的醫療需求,因人數與疫情走勢息息相關,更不容易推估。

黃兆杰表示,輕症免隔離上路的前一周,衛福部分別請健保署和指揮中心估算輕症醫療回歸健保的財務影響,但因雙方估算方法不同,還在討論中,尚無結論。健保署是用歷年類流感門診醫療費用、就醫次數為推估基礎,但健保署無法預估接下來會有多少人輕症,此參數需要由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的算法,是由公務預算曾經支應輕症的項目,去對應健保支付標準,若有相對應的支付項目,就改由健保支應。若無對應項目也沒有必要維持,就會取消,例如與遠距診療相關的6項居家照護給付;若健保無對應給付項目但有必要維持供應,就繼續由公務預算支應,例如口服抗病毒藥物。

黃兆杰表示,現在無論健保署或指揮中心,都無法準確預估新冠輕症對健保財務會帶來多大影響。除了與醫界保持溝通,健保署也會每個月統整輕症就醫費用資料,目前認為可能至少要觀察一季(三個月),影響程度才會比較明朗。

面對基層要求維持視訊診療,指揮中心日前回應,各國防疫政策鬆綁後,皆回歸常規看診,例外情形才採取視訊診療。我國新制上路後,除山地、離島、偏遠地區外,考量機構住民染疫緊急就醫需求,決議納入持續適用遠距服務。一般輕症民眾原則上取消視訊診療,後續可觀察輕症就醫投藥、中重症趨勢後,再適時檢討。




2023年3月15日 星期三

衛福部稱社福法「以家庭為中心」更全面 立委不給過

2023-03-16 12:3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今繼續接受審查「社會福利基本法」,院版草案第8條明定福利服務應「家庭為中心」,激起多個民間團體與立委反彈批評不符社會現況,呼籲刪除這五字,許多需要救助者將繼續被漏接。衛生福利部回應,以家庭為中心更能看到問題全貌,是指共同生活群體,不是傳統家庭或戶籍,在立法說明補充即可。不過,與會委員對衛福部說法仍有疑慮,會議主席、民進黨立委吳玉琴決議第8條保留。

民進黨立委范雲今上午與四個民間團體聯合召開記者會,呼籲刪除「以家庭為中心」字眼。對此,衛生福利部次長李麗芬於會議中場接受媒體聯訪表示,提供服務前要做個案需求評估,以家庭為中心的評估,完整涵蓋個案在家庭中有利或不利的處境。舉例來說,當兒童受虐,服務對象也包括父母,例如協助提升親職知能、協助就業或增加經濟來源等;帶著孩子離開原家庭的受暴婦女,服務也會同時涵蓋婦女本身以及她所照顧的孩子。

「不論是以家庭或個案為中心,方法上都沒有太大差異。」李麗芬說,社工服務時都很清楚家庭二字的內涵是共同生活的人,不是傳統的家庭或戶籍,這就是福利服務重要的精神和原則,因此希望入法,讓基本法更全面而完備,如果委員有疑慮,可在立法說明補充清楚。

對此,勵馨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淑芬接受電訪表示,既然衛福部說「以個案或家庭為中心,方法上沒有差異」,牽動整個福利制度設計的精神和架構的基本法,應積極去除既有框架,運用時才會更有彈性,帶動社會大眾觀念的進步。

王淑芬表示,專業人員對於家庭的概念確實比較多元完整,會站在系統觀點去評估,但既然要訂定基本法,訴諸的是社會大眾,就要考量到社會大眾認知。現在社會大眾對於家庭的定義是一致的嗎?還是各自解讀呢?事實上,一般民眾的家庭概念仍是傳統思維和單一樣貌。

「不懂為什麼要堅持。」王淑芬表示,沒有要否認家庭的重要性,但是基本法這樣寫,對於民眾來說,等於預設了家庭內就應該要有互助資源,基本法也會帶動整體福利設計都以家庭為導向,結果承擔者幾乎都是婦女,為了滿足家庭為中心的需求、忽略個人需求。

會議上逐條討論到第8條時,李麗芬表示,此條文是指「社會服務」原則,「社會救助」的對象如受暴婦女,不會因為不符合低收、中低收就不被救助,但多位委員仍有疑慮。民進黨莊競程表示,如果共通性規範闡明是家庭,無家者、離家的受暴者在相關法理上會受到限制。會議主席、民進黨立委吳玉琴表示,服務應以人為本,才會完整,決議保留。

2023年3月14日 星期二

求上車?真上車也會跟著犯罪 性私密影像犯罪申訴增3倍

2023-03-15 18:1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圖咧?求上車!欠分享。私訊給連結。」小心,如果真的上車,你可能也要坐牢了。今年1月10日立院三讀通過修正「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性侵害犯罪防治法」,2月15日總統公布施行至今剛好滿月。

保護司司長張秀鴛表示,修法後「性影像集中處理中心」網站受理申訴,今年成人申訴案件增為去年同期的3倍,受害人數是去年近4倍,6成是25歲以下,最年長是74歲;兒少案件數則為去年同期的一半、受害人數略減,多與國高中生使用手機有關,最年幼為小二。目前平均3天可下架受害人影像,但仍有25%平台業者拒不配合,待相關授權子法與配套措施建立,8月15日起,每案可重罰60萬元。

張秀鴛分析,上述案量及人數的變化,可能是因修法和宣導過程,使成年受害人更主動求助,重罰亦嚇阻了未成年人私密影像犯罪,不過她也坦承,未成年人申訴管道還沒完成整合,網頁比成年人申訴網頁更不友善。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杜瑛秋提醒,未成年受害人的黑數很多,需要強化兒少的法律意識,知道這些都是犯罪行為,也要呼籲家長朋友,應以支持取代責怪,以免被害人不敢求救或受到二度傷害。

內政部警政署防治組副組長斯儀仙提醒,希望被害人盡量冷靜、保留證據,例如群組名稱、散播者的帳號名稱、影像被張貼的網址和網站名稱,這些都是很重要的證據,千萬不要一看到就封鎖、刪除。

很多人擔心報案時被警察拒絕受理,斯儀仙強調「絕對不會」,因為會有非常嚴重的處分,被害人可以要求同性別員警受理,所有流程都仿照性侵害處理,可在隱密空間進行陳述,所有文書記錄都使用代號,經手人都不會知道被害人是誰。

「不知道對方真實身份,也可以報警」斯儀仙提醒,遭到威脅時要趕快報警,全國派出所24小時受理報案,第一時間就會協助下架,千萬不要答應對方要求見面或提供更多私密影像。如果擔心自身安全,警政單位可採取緊急措施,也會轉介免費法律諮詢、心理諮商、社工陪同等資源,提供最好的服務和保護。

張秀鴛說,修法前處罰力道不足,加害人「不痛不癢」,被害人影像也無法下架、求助無門。去年3月起啟動修法,從刑法、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四方面著手,建立「四法聯防」機制,三大重點包括加重刑責、建立下架機制、建立被害人保護措施,今年都正式到位,就算只是肉搜、揭露足資辨識被害人身份的資訊,也已經觸法。

張秀鴛呼籲,社會大眾務必要了解,以下5件事都是犯罪行為,每一件有刑責:

1. 偷拍他人性影像:成人3年以下有期徒刑、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 無正當理由持有兒少性影像:1年以下有期徒刑

3. 分享性影像給別人:5年以下有期徒刑

4. 下載性私密影像:5年以下以求徒刑

5. 製造換臉(deepfake)性影像:5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務部主任檢察官朱華君表示,根據刑法第28章之一「妨害性隱私及不實性影像罪」,幾乎都是「有期徒刑得併科罰金」,至少要判2個月有期徒刑。

此外,根據「一罪一罰」原則,根據事證的不同,刑期可累計,例如可證明在不同時間點分享影像,就是多次。張秀鴛補充說,如果持有多人性私密影像,幾個人願意站出來就算幾個罪。


2023年3月5日 星期日

病主法4年僅4.5萬人預立醫療決定 專家籲諮商應免費

2023-03-06 15:00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擁有亞洲第一部「病人自主權利法」,已實施4年,但截至今年2月,僅4萬5621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安寧緩和醫學學會前理事長、民進黨立委邱泰源指出,這僅佔台灣1900萬成年人口的千分之2,顯示實務面臨許多阻礙。邱泰源今邀集各界召開公聽會,專家指出多項障礙,其中最大問題是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費用太高,建議不要收費,或是補助每人一生一次免費,衛福部允諾會研議。

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長程邵儀表示,根據她的國科會研究發現,預立醫療決定(AD)的至少有4個障礙。第一個障礙是一定要去醫院,民眾不容易熟悉簽署過程。第二是要錢,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需自費2000到3500元,大多是知識經濟階級較高者才會來諮商。第三是專業人力門檻高,規定ACP一定要有醫師、護理師、心理師或社工師,只有大醫院才有辦法這樣大陣仗。第四是ACP要求二等親到場,很多人要上班,覺得太麻煩。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常務理事謝景祥也說,台灣現有400萬名65歲以上老人,每年死亡約20萬人,大部分都沒有完成過ACP,最大障礙就是諮商費太高了。如果能編列5年50億的預算,力拼5年內讓半數65歲以上長者都完成ACP,可望省下更多健保費,有助支應急重症所需的新藥新科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工室主任楊君宜表示,如果是一家人要來諮商,很可觀的費用會令人裹足不前,建議比照美國以健保給付長照機構住民的諮商費。程邵儀建議學習美國,可在發給每個病人的住院須知中介紹ACP或AD,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收費」,就像四癌篩檢,很多民眾都會願意。

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劉建良和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則都建議,政府可補助每個人一生一次免費ACP機會,這可以提醒每個人都有必要思考生死問題,令外,從小學、國中、高中校園推廣善終教育,也有利於建立社會風氣。

洪心平指出,很多在居家照顧、還有自主表達能力的病人,都迫切需要到宅的服務,但成本很高,視訊的成案量很有限,導致最迫切需要的ACP和AD的病人很難使用到這個服務,這是現在很可惜的。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指出,AD的簽署者有超過70%都在六都,以台北市占36%居冠,比新北市高3倍、比高雄高6倍。非六都簽署的AD不到30%,因為對於大眾運輸不發達區域的居民來說,最方便的是地區醫院和診所,但目前可提供ACP醫療機構,絕大多數都是醫院。疫情已促使更多民眾使用視訊診療,視訊諮商的配套要盡快建置起來,才能縮小病人自主的城鄉差距。

醫療從業人員的再教育也刻不容緩。洪心平說,她的爸爸罹患大腸癌末期,兩年前去世,家人對安寧有概念、對善終有共識,但急診醫師還是一直來問說「確定嗎?這樣會死喔!」顯示醫學院可能沒有做好善終教育,「為什麼要一直挑戰我們對於安寧的決心?」希望醫學教育進步,不要讓做了決定的病人家屬背負沈重罪過。

在台大癌醫腫瘤病房工作的台灣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羅運生表示,希望未來各專科都要有「種子醫師」來接受相關訓練,才有助於執行,目前有些醫療團隊不具備成熟的末期照護專業,無法很好的接住這些簽署過的病人,或是無法立刻依照病人意願啟動照護。

羅運生也建議,應該要同意二等親以外的人參與ACP的諮商過程,因為現在看到很多病人的意願明顯與其原生家庭不同,唯一與他比較相同或比較能信任的,是小三、伴侶、司機等非二等親,但目前因為法律建議二等親加入,常導致這些人無法參與諮商,醫療人員也很難讓家屬同意讓他們加入。

2023年2月26日 星期日

生產趨勢/助產師重返醫院服務產婦 衛福部計畫這樣做

2023-02-27 22:1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衛福部曾試辦計助產師與醫師共同照顧產婦,低風險產婦可選擇給助產師接生,計畫成效及滿意度極佳,僅辦兩年就告終。時隔8年,愈來愈多婦女找助產師接生,也有醫院醫師積極促成助產師回醫院服務,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將從國健署的「高風險孕產婦關懷計畫」開始,讓助產師回到周產期照護團隊中,再逐步推動醫院與助產所共同照顧產婦的合作模式。

劉越萍表示,試辦計畫若成效佳、管理成本低,醫院一定很樂意辦,既然辦不下去,很有可能是因為內部管理成本太高。曾經在公立醫院擔任專科護理師的助產師林郁晴表示,部門主管來說,多一個專業類別要分開管理,確實麻煩,所以助產師通常都被視同護理人員,助產以外的臨床和行政工作量大,有些人也不會被安排在產房服務,很難專注發揮助產專業。

劉越萍表示,站在產婦立場,多一個選擇、有人隨時陪伴,成效當然好,試辦計畫仍有其價值。醫事司持續優化兒童醫療網,其中包含周產期照護,這部分不排除納入助產師的角色。比如先從國健署「高風險孕產婦關懷計畫」開始,針對本身有疾病的產婦、年輕小爸媽等的高風險產家,由助產師負責產前和產後的訪視追蹤,提供產家衛教資訊,完整追蹤、不漏接。

助產師的專業強項是服務低風險的產婦,為何從高風險開始?劉越萍表示,從訪視高風險產婦開始推動,婦產科醫師不會害怕產婦被搶走,雙方比較有機會合作、認識彼此的專業。先讓助產師回歸周產期照護團隊,才有機會更往前走,慢慢達成助產所與醫院合作、助產師到醫院接生等目標。

劉越萍表示,醫事司也想推動助產所與醫院合作,但最大的困難,是在產家、醫師、助產師三方之間找到平衡點,才有可能成功,但現在還找不到比較好的典範。如果現在有一些成功合作的先例,醫事司很希望能了解三方的想法和做法,進而建構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長期可行的共照模式。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思原表示,現行醫療流程或醫院設備,與跟助產師的醫療方式不完全一樣,助產師專業有吸引產婦之處,醫師都會尊重產婦的選擇。讓產婦母子均安、維護優良品質照護,是醫護人員共同的目標,有助達標作法都可嘗試。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黄建霈表示,現在生產方式很多元,每一種都有其優缺點,需要某些服務的人就會自行去尋找,這就是自由市場的機制。


生產趨勢/助產師接生率翻倍 醫師助產師合作模式誕生

2023-02-27 22:18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衛福部資料顯示,台灣每年出生人數在過去10年內減少32%,生育意願每況愈下。不過,期間助產師接生人數和接生率不降反升,分別是10年前的3.6倍、4.6倍,在助產所工作的助產師人數也是10年前的3.2倍。顯示愈來愈多女性重視自主的生產經驗、主動尋求助產師服務,也有醫院婦產科醫師主動與助產所攜手合作,共同照顧產婦,新的服務模式正在成形。

南投縣埔里鎮的恩生助產所開設43年,去年和前年分別接生88、94個寶寶,其中半數是居家生產。所長王秀霞表示,現代婦女意識到生產是一種本能,願意學習孕產哺育相關知識、積極參與各項決定,慕名而來的產婦逐年增加。台中幾間醫院都有看重助產專業的婦產科醫師,去年台中榮總婦女醫學部有6位婦產科醫師來助產所參訪,希望了解助產工作、尋求合作空間。

促成這次參訪的台中榮總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蘇修緯說,歐洲、日本等先進國家有助產師與醫師共同照顧產婦的制度(共照制度),母嬰整體預後明顯較佳;大型研究也證實,低風險孕婦由助產師接生,各項指標均優於由醫師接生。蘇修緯說,這並非醫師技術不好,主因是醫師太習慣醫療介入,無法像助產師慢慢陪伴產婦。

蘇修緯表示,有台灣寶寶99%由醫師接生,母嬰預後卻不盡理想、引起社會關注,應向其他國家取經,他曾前往英國學習,看當地醫院如何與助產師主導的生產機構合作,醫師和助產師一起照顧產婦。衛福部2014年試辦「友善多元溫柔生產醫院試辦計畫」就是嘗試做共照制度,低風險產婦可選擇由助產師接生,可惜僅試辦2年就喊卡。

蘇修緯說,當時中榮也有參加試辦,後來退出,是因為護產人力不夠輪班,助產以外工作繁重等因素。但臨床上看到產婦對於助產師的需求一直都在,他繼續嘗試,去年終於發展出三種可能的共照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產婦希望助產師接生,由蘇修緯產檢,確認產婦屬低風險、開立必要的藥物。第二種模式是產婦打算到醫院生產,但希望找助產師入院陪產,蘇修緯就會跟助產師一起討論生產計畫如何進行。不過,目前院方不容許助產師包辦所有業務,礙於現行規定,助產師只以陪產員身份在產房提供支持和協助,所以仍由蘇修緯接生。第三種模式是產婦希望去助產所上產前教育課程、在醫院由醫師接生,蘇修緯會給產婦填生產計畫書,再一起討論各項細節的可行性。

30歲的黃小姐今年初生下第一胎,是採取第二種模式。 她說,一般印象中的生產就是任人宰割,但她婚前讀過許多書,發現許多傳統做法是因無暇等待所致,若能慢慢來,很多都不是必要。她與先生一起去恩生助產所上課、找助產師協助生產,但為避免突發危急情況,仍希望在醫院生產。

蘇修緯與黃小姐的助產師互加LINE,可以直接溝通,確認產檢情形、醫院待產室的環境設備等,黃小姐不需煩惱如何在雙方之間傳遞訊息。疫情期間醫院僅允許一人陪產,蘇修緯寫公文正式取得院方同意,讓黃小姐的先生和助產師都能入院陪伴。助產師全程陪產,過程中隨時向醫師回報情況,最後由醫師接生,和期盼已久的寶寶見面。

很多醫護人員問她,醫院就有護理師,為何還找助產師?整體費用多少?黃小姐表示,從12月31日產兆開始到1月3日生下寶寶,助產師幾乎全程一對一陪伴,陪產費是2萬5000元,付給醫院的病房差額及餐費等也是大約2萬5000元,至於整天的生產教育課程是約4000元。如果醫護人員更了解助產師的專業,就能理解為何她認為很值得。

「希望有一天助產師可以進醫院工作,」蘇修緯表示,醫療人員對助產師的工作很陌生,但很感興趣,幾位醫師參訪助產所都覺得大開眼界。希望透過這三種模式,繼續嘗試與助產師合作,除了促進專業間彼此認識和學習,也希望逐漸有機會建立一套作業流程,讓台灣產婦也能受惠於醫師和助產師的共照模式。




2023年2月21日 星期二

獨/上6小時班可領12小時薪 馬偕急診主治醫爆長年切班陋習

2023-02-22 12:12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北馬偕醫院急診向來病人眾多,但本報去年起陸續接獲投訴,指該院急診主治醫師長年有「切班」陋習。不論急診內科或急診外科、白班或夜班,班表上都有兩個主治醫師(VS),通常搭配一個剛畢業的不分科住院醫師(PGY),幸運的話會再加上一個住院醫師(R),理想上是4人一起上12小時的班。但實際上,同時段的兩個主治醫師不會同時上班,而是「切」成「6+6」,等於一人上6小時班,就可以領12小時的薪水。

更慘的是,因切班陋習已傳開,台北馬偕醫院住院醫師無論招募、留才都愈來愈難,住院醫師人力吃緊,很多班別根本沒有住院醫師。所以,要是主治鬧失蹤,比如前6小時的主治已下班失聯,但後6小時的主治還沒出現,或是該上這6小時班的主治去睡覺或暫離,就只剩下最資淺的PGY要顧全場。

切班積習已久,內部也有雜音。2022年10月8日,台北馬偕醫院急診內科主任蔡維德在「主治醫師LINE群組」轉貼了一張「長庚急診圖鑑」圖片並感慨,希望有天馬偕也可以「高調驕傲大聲說我們的主治醫師上班都不會走開」,因為「我們切班的陋習已經是急診界都知道的秘密,切班陋習逼走自己優秀的R(住院醫師名)離職到(醫院名),這也是事實」、「因為這10年PGY的宣傳,馬偕主治醫師切班成為公開的秘密。」

一名去年在台北馬偕急診受訓的PGY說,兒科急診主治醫師沒切班,因是隸屬於兒科部,但隸屬於急診醫學部的主治醫師幾乎都會切班,受訓2個月期間「只看過一次白班正常,夜班是必切。」有時候現場根本沒有主治醫師,PGY要看新病人,只能祈禱留觀區的病人不出事。有時候甚至只能把輕症區診間的門先關上,暫時不讓新的輕症病人進來,「因為裡面根本沒有人,或是只有一個不知道該怎麼辦的PGY。」

這名PGY說,馬偕急診住院醫師(R)流動率非常高,排得出有R的班非常少,就他個人而言,受訓2個月期間從沒遇過有R的班,只能跟會切班的主治醫師相依為命。這就是馬偕獨有的文化,全台灣的PGY都知道,所以今年根本沒有要來人申請住院醫師。經查去年12月15日公布的112年度馬偕醫院住院醫師率取名單,確實完全沒有新進急診住院醫師。

這名PGY說,他在其他大醫院急診實習時,外科區雖只有一個主治醫師,但他不會走、不會消失,一定找得到,也會看病人;有事打電話找他,也覺得理所當然。但在馬偕急診,切班才是理所當然,聊天還會聊到「要不要邀請誰來切」,這讓他對馬偕醫院的管理沒有信心,也對馬偕急診醫療品質沒有信心,好像不是很在意病人安全,「如果兩個主治都在而且都願意拿病歷(接新病人),病人不用等那麼久。」

這麼明目張膽翹班,都不會留下證據?這名PGY說,交班的時候兩個主治會一起來,然後當場講好,你先還是我先,班表不會有紀錄。外科區只有兩台電腦,如果監視器畫面拍得到,切班時永遠都只會看到一個主治醫師,不可能有三個醫師(兩個主治醫師、一個PGY)。另一名不具名醫師無奈地說,到現在都沒有改變,因為這是一個很堅固的共犯結構,很難撼動,說要整頓都只是講講而已。

台北馬偕是是醫學中心、教學醫院,也是重度急救責任醫院,每一項認證都代表已經通過某些評鑑基準,若實務運作如此,是否有可能被撤銷資格?甚至有違法之虞?

「只留一個PGY?」衛福部部長薛瑞元聽聞此事,第一時間反應是不敢置信。他說,「我們會查,去了解事實狀況如何,當然如果有資料可以提供給我們,會更好。」衛福部的介入,主要是去看事實情況與相關標準基準是否符合,例如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各項相關評鑑基準;如果不符合,對評鑑當然會有影響,或需要依照醫療法去處理。

薛瑞元表示,不過通常「遲到早退」這種事情不會寫進相關基準,如果單純是醫院內部排班問題、沒有違反相關標準和基準,那就是內部管理的問題,「我們會給他一點警告、糾正」。

關於內部管理,兩位投訴人都不約而同提到,都有對內部向上反應過,完全沒用;內部偶爾討論方式,仍像是只有少數人這麼做、僅偶爾針對少數人處理,但其實問題是全面的、涉及醫師眾多且資深。這是否代表需要外部調查?薛瑞元說,我們先去了解看看,如果有一些證據給我們,我們就更容易了解了。

面對上述揭露,馬偕醫院院方表示,本院急診醫學部醫護同仁盡忠職守,善盡全國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之責。針對急診部資深主治醫師切班一事,早期確有此事,本院早已進行改善,經查近期有極少數個案發生,均已積極介入調查處理,以保障民眾就醫權利為第一要務。

2023年2月12日 星期日

獨/醫師把值班室當砲房公開性愛片?院方:他說帳號遭盜

2023-02-13 15:5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本報接獲北部某醫學中心醫療人員投訴,發現有院內同仁把值班室做愛,或在院內廁所自慰,並拍攝諸多影像露骨性愛影片,搭配鹹濕文字,公開發布於擁有兩萬八千多名追隨者的推特帳號,發布頻率頗高。文字內容直言「來我的辦公室做愛吧」、「猝不及防的上班尻」,並不諱言於工作場所拍攝,推特帳號基本資訊所附的公開IG帳號內有許多清晰人像,顯示為該院急診部某住院醫師。

投訴人表示,同仁看了這些影片之後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陰影都很深,最近都不敢再使用值班室或廁所,覺得這種行為不但有辱醫院名號,也未尊重醫院是救治病人的工作場所,盼院方妥善調查並且做出處理。

院方則回應,已找被影射的當事人說明,再三確認其說法,該醫師矢口否認,強調上述平台都是遭人盜用,將對散播不實的惡意行為提出法律告訴。院方也否認說,影片場景不是在該院,呼籲外界勿做不實指控及臆測,影響醫院聲望及形象。

記者進一步詢問,除請當事人說明,該部門另做哪些調查來核實其說法?院方表示,目前初步調查是依指涉射的醫師說法,他是再三確認沒有此事件,目前也已查不到影片。現在或許需要再去問問,不曉得當事人到底有沒有好好說,也可能要再比對相關影像畫面,醫院也希望不誤信一人之辭,畢竟事關重大。急診部主任則於電話訪問中表示,一切由醫院公關統一回應。

上述帳號都已在兩天內分階段關閉。推特帳號先是改為非公開,並改名為「攻濕不分」,諧音公私不分;隨後移除基本資訊中的IG帳號,並將IG改為非公開,隔天兩個帳號都刪除了。帳號從公開到非公開的過程,許多憂心同仁有自行備份,同仁也自行努力展開搜查,比對出高度疑似拍片場景的值班室,很可能就在某內科病房。

投訴者表示,醫院是救治病人的地方,這樣的行為不但不尊重工作場所,也沒有專心於救治病人,「若滿腦子把醫院當作自己拍攝影片的片場,會有心思好好的對待病人嗎?」

面對院方回應,投訴者說,就是反應了事證,院方都不做處理、擅長息事寧人,同仁求助無門下才會向媒體投訴;這也反映出醫院部門主管的管理能力需要重新檢視,單位才能好好運作。

2023年2月5日 星期日

獨/專科護理師反彈 衛福部長滅火:分科方式尚未定案

2023-02-05 23:46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衛福部今年1月6日公告修正「專科護理師(NP)分科及甄審辦法」,現行內科、精神科、兒科、外科、婦產科及麻醉科等六大專科面臨大風吹,新制僅麻醉科維持獨立,其與五科全部整併為一個臨床科。公告引起全國專科護理師大反彈,衛福部部長薛瑞元及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蔡淑鳳今連忙強調,「公告還不是定案。」

修正「專科護理師(NP)分科及甄審辦法」的公告一出,衛福部的部長信箱在春節前就收到數十封抗議信,一天超過3千人連署,高達97.68%都反對新制,認為新制唯一好處是醫院可彈性跨科調度人力,卻將造成醫療品質和病人安全雙輸。

衛福部於春節後緊急決定,2月初在北中南各開一場座談會,2月3日首場座談會現場交鋒氣氛就非常緊張,官員也傳出爭議發言。臉書「靠北護理師」粉專今公布影片,官員表示:「NP有多少在做PE(身體檢查)?還是做的是醫師給的『套餐』?」此番言論使專科護理師深感受冒犯,留言批評官員身處「平行宇宙」,不知民間疾苦,反彈聲浪再現高峰。

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理事長童恒新表示,「專科護理師」是「進階的護理師」,需要具備兩年或三年的臨床經驗,加上一定時數的專科訓練及實習,再通過口試和臨床技能評估,才能取得專科護理師的執照。專科護理師的工作目標是與醫師共同維護病人的醫療品質和安全,通常還要在該科別累積三到五年的臨床歷練,才會完全上手、達到專業成熟。

童恒新表示,身體檢查(PE)是專科護理師的核心能力,藉由問診、聽診等身體檢查,專科護理師可初步抓出幾個可能的病因,再經影像檢查或抽血,能幫助醫師更有效率聚焦問題,這個過程就是專科護理師被嚴格訓練而且天天在做的「臨床推理」。

童恒新說,被陳述為都不會做PE、只會照醫師給的指令行事,專科護理師確實會有很不好的感受,不過站在學會的立場,還是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制度,聚焦於「廢止公告、維護專業分科和病人安全」這兩項訴求。

童恒新指出,國外的專科護理師也有分科成人科、兒童科、高齡科、婦產科、精神科等五大科,要是台灣的專科護理師只分為麻醉和臨床科兩大科,並不是與國際接軌。如果衛福部希望有專科護理師投入社區醫療,學會贊成新增「社區科」或「家醫科」,反對整併原有科別。

專精醫護法規與護理勞權的北護護理助產及婦女健康系教授邱慧洳表示,一般法規命令修正前要預告60天搜集各界意見,正式公告後3天就生效,但這次衛福部的做法卻不符合程序。

邱慧洳指出,去年2月預告的版本只有增加科別,今年1月5日的公告是整併科別,與預告版本截然不同,雖然將生效日訂在明年初,仍可說是迅雷不及掩耳、突襲式的修正,專業團體都很錯愕。衛福部應廢止這項公告、重新討論,才能具備讓人心服口服的程序正義。

面對反彈聲浪高漲,薛瑞元和蔡淑鳳今天都透過媒體強調,「還不是定案。」薛瑞元說,照護司開三場說明會就是為了搜集意見,之後也還會另外開會找專業團體代表來討論,公告還不是定案。

蔡淑鳳也說,討論過程衍生了三種版本(六科加家醫科、六科加社區科、整併為兩科),部的態度都是開放溝通,希望充分掌握各界意見,沒有堅持非怎樣不可。除了這三場座談之外,若有其他可溝通說明的機會,照護司必定會支持和參與,若大家都認為新增科別更好,衛福部也會尊重,相信各界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讓提供更好的照護。

2023年1月18日 星期三

2藥廠同意降價 最快5月前5成SMA病友有藥可用

2023-01-19 12:4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日前傳出有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罕病女童因國內健保現行對脊髓注射新藥的給付條件嚴格,只能遠赴有全面給付的中國大陸求醫。昨晚間病友團體又直指,中國大陸又給付了第二款口服新藥,正式從「有藥可用」進階到「有藥可選」,再次向藥廠和健保署施壓。

健保署今公布本周與3家藥廠協商結果,有2家藥廠願意接受健保署提出的藥品給付協議(MEA),達成合理價格的初步共識,若2月下旬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共擬會)通過,最快5月1日前,台灣就與中國大陸有相同的兩款藥可選,可用藥人數將從41人增為200人,涵蓋5成病友。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張惠萍表示,周一的會議後,百健、羅氏、諾華3家藥廠都回去請示總公司,昨晚陸續回覆健保署,其中諾華總公司還沒回覆,還需要繼續與之溝通討論。百健和羅氏確定與健保署達成合理價格的初步共識,接受健保署提出的MEA。

張惠萍指出,百健這次申請將現行給付範圍「出生12個月內發病確診且開始治療年齡未滿7歲」放寬到「3歲內發病確診,開始治療年齡若在7歲以上,上肢運動功能達15分以上也可用」,第一年要打6針,接下來每年要打3針。羅氏申請的範圍大致相同,差別在劑型為口服懸浮液體、用法是每天口服,最小適用年齡是出生2個月,2個月以下不能用。

張惠萍表示,接下來就要提到專家會議和共擬會討論,確定通過給付範圍之後,最快5月1日以前就可以生效,可用藥人數將從41人增加到200人,等於是400名病友的半數都有藥可用、有藥可選。


2023年1月14日 星期六

獨/母曾上書蔡英文 女童赴陸求活 網嘆普發現金不如救罕病

2023-01-15 10:56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女童小沂1歲8個月那年確定罹患脊髓性肌萎縮(SMA),因付不起一針要價230幾萬元的新藥,9年來逐漸全身無力、常跌倒痛哭,問「媽媽,你為什麼要生下我?」悲痛的小沂媽媽2021年曾撰寫公開信向蔡英文總統請命。小沂今年11歲了,中國大陸廣東省東莞市衛生局微博昨發布訊息指出,小沂已受惠於中國國家醫保局前年的「靈魂砍價」,在廣東省東莞市完成第一年四針療程,一針只要自費3.3萬人民幣(約新台幣15萬元)。

本身也是SMA病友、長年爭取新藥給付的生命之窗慈善協會理事長李怡潔,昨晚間於臉書轉貼這篇報導,感嘆當初聽到小沂媽媽想去中國大陸治療時,她非常痛心;第一時間見證家長喜極而泣,也令她既感動又無可奈何。因為台灣不是沒藥也不是沒有厲害的醫療團隊,全世界已經有47個國家給付此藥物,但在台灣400多位SMA病友都沒有健保支持「被自己國家健保放棄的SMA病友」只好前往中國大陸。

李怡潔懇求政府,讓正等待救命藥的400多名SMA病友得到同樣溫暖的希望和感動。網友驚呼「這價差也太大了」,有網友留言感嘆「政府不應該齊頭式的發6000元,而是要照顧需要幫助的人。」也有人留言說「台灣超徵稅收,寧可普發現金,卻不願健保給付罕藥,相較落後貧窮的國家,很不友善!這樣不但是債留子孫,也是把債留給未來的自己」。

台大醫院基因學部暨小兒部主治醫師胡務亮表示,確實有聽說SMA孩子去中國,但那裡藥價多少,他也是看媒體報導才知道。

為什麼中國新藥這麼便宜?為什麼大藥廠接受中國所謂的「靈魂砍價」?胡務亮說,中國在很多面向都有滿特別的地位,雖然中國也有健保,但高價藥物中國基本上都不給付,藥廠為了進入市場,就會送藥,希望累積使用經驗、累積好評,更多當地病人想要用,進而促使中國政府考慮給付這些藥物,因此高價藥「送藥」的情況也不少見。

胡務亮說,台灣民眾有機會過去中國大陸治療,也不是壞事,畢竟在台灣真的沒有太多治療機會。據他了解,現在都是病人都是靠當地認識的人例如台商、一個拉一個介紹的,都是單一個案,沒有全面性或大量的病人過去,但也不知道現在的優惠可以提供多久。

面對網友感嘆,超徵稅收怎不願讓健保給付罕藥?胡務亮說,台灣健保給付的腳步真的很慢,但罕病的聲音實在是太小太小了,根本傳不到可以決定超徵稅收該怎麼用的「那個階層」。

胡務亮表示,台灣都是按照世界定價,大部分的藥物跟其他先進國家相比,都已經談到很便宜了,但中國人口多、市場大,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台灣無法與之相比。

健保自2020年7月1日給付用於治療SMA的Spinraza藥品於「出生12個月內發病確診且開始治療年齡未滿7 歲」族群,至110年12月31日止,使用人數39人、申報藥費約5.1億元,每名病人平均每人年健保給付藥費為872萬元,最高為1470萬元,最低735萬元。健保署建立登錄系統,追蹤病人治療效果;結果顯示,接受健保給付藥物治療的個案,運動功能有所改善且均存活,佐證健保給付於最具治療效益的族群。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常有病友透過媒體表達意見,認為罕病及癌症等新藥納入健保速度太慢或條件太嚴格,這也是健保署心中的痛。台灣已有240種疾病公告為罕病,因罕見疾病領有重大傷病卡之人數已達到1萬2500人。

李伯璋表示,民眾每年減少不必要就醫一次,就可減少健保支出378億點,若能減少2次、3次,效果不可小覷。病友心聲與期待一直放在健保署的規畫中,希望民眾珍惜醫療資源,幫助健保署盡快湊足經費納編,也盼廠商能夠在價格上有協調的空間,健保署會積極協商,為病患爭取更多權益。



2023年1月11日 星期三

獨/記者實測抗體快篩兩條線好安心?醫提醒:小心解讀

2023-01-12 13:06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想知道是否感染可用新冠快篩,但想知道是否還有抗體,目前國內市場上並無民眾可自行操作的家抗體快篩,要去醫院抽血測。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台灣國產抗體快篩尚無家用版,未來若有家用版,民眾度假、出國、出差前,可確認是否尚有保護力,也可讓不願接種追加劑的長輩親眼看到自己「就是沒抗體」、幫助猶豫不決的人下定決心,這在研究收案過程已在社區看到成功案例。

記者無確診紀錄,去年10月底接種第四劑BA.1次世代疫苗,本月中旬接受抗體快篩實測,結果很快顯現兩條線,是抗體陽性,但也不能排除過去曾經有無症狀感染。既然抗體陽性,是不是就可以安心度過春節假期?醫師提醒,抗體快篩看到兩條線也不能太安心,因為就算抗體的量調到很低,有時候還是會測出陽性,但這時候的保護力已經不理想了。

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哈佛流行病學博士李建璋表示,不能對抗體快篩的陽性結果太過安心,因為這只是「定性」的分析,只要有就是陽性,無法分辨保護力高低。還是要去醫院抽血做「定量」分析,測出抗體的效價,才能確認要是否仍有足夠保護力。

李建璋提醒,要確保自己擁有足夠保護力,最單純有效的方法還是按時接種疫苗,即「與前一劑間隔滿三個月,就去打追加劑」。如果抗體快篩檢測結果是陰性,代表沒有抗體,更是應該趕快去接種疫苗。

陳秀熙表示,國產抗體快篩看起來就跟家用抗原快篩一樣,是一個卡匣,目前還沒有家用套組,僅少數醫院有,主要是給醫護人員用,需由醫護人員以採血針採指尖血,滴入快篩卡匣,再滴上緩衝液,靜待結果顯現。

陳秀熙指出,抗體快篩卡匣有C、IgG、IgM三條線,若只有C這條線,代表沒有抗體;若有IgG這條線,表示是2週以前舊感染或疫苗接種留下的抗體;如果是IgM這條線,代表有近期產生的抗體,但這條線參考價值較低,可能感染後尚未產生抗體,若要確定近期感染還是要抗原快篩或PCR。

陳秀熙表示,確認自己擁有抗體,可為追求幸福疫後生活、振興經濟活動的普羅大眾帶來信心,也可以幫助對於接種疫苗猶豫不決的人下定決心。之前在社區做抗體調查時,有些原本堅持不打疫苗、認為自己應該有保護力的老人家,看到抗體陰性的結果之後就改變心意,願意去打疫苗。

陳秀熙,他聽說現在日本民眾在藥妝店就可買到家用抗體快篩,可以每隔兩三個月就能確認自己身上是否還有抗體,出差、出國前也可以測測看,或許台灣也可以考慮發展出這些工具,供有需要的民眾或公司企業來使用,也可以用來說服家中長輩接種疫苗。

不過,陳秀熙也提醒,「任何檢驗工具的使用,都需要使用者有能力做出正確的解讀,才能發揮最大的好處。」之前在社區做抗體調查時,許多民眾一看到抗體快篩浮現兩條線,當場都被嚇到,以為是確診。即便當下都花了很多時間做說明,有些人還是困擾了好幾天、不知道該怎麼辦,甚至有人又急又氣地打電話來抱怨。根據這些經驗,未來應用抗體快篩時,建議一定要加強衛教。


2023年1月8日 星期日

物理治療師服務要先找醫師? 朝野四黨立委支持修這法

2023-01-09 13:28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家中長輩退休後想去社區關懷據點做運動、體育選手訓練時急性扭傷或抽筋需要即時處理、企業勞工因姿勢或工作流程欠佳而腰痠背痛,國健署、衛福部、體育署、勞動部目前透過專案或計畫,希望物理治療師去協助民眾預防傷病、延緩失能。許多人都親身經歷過這些服務為自己和家人帶來的好處,卻不知道這些服務已被迫遊走法律灰色地帶。

現行物理治療師法第12條規定,所有業務都需經醫師診斷、照會、醫囑,前述長輩、選手、勞工接受服務前,沒有先去找醫師,物理治療師可能面臨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重罰。法規明顯與現況脫節,朝野多位立委都提出修法。

台灣物理治療學會今發出新聞稿指出,上月28日朝野協商時,4黨團立委均發言支持修正,將衛福部2018年函示「非以疾病治療為目的者,不在此限」的文字入法,值得全民給予喝采。

投入長照物理治療20年的康齡安健物理治療所所長陳雅玲表示,根據國健署預防延緩失能的方案,還不需人協助、具備生活自理能力的65歲以上長輩,都可以到一般社區關懷據點,參加物理治療師帶領的體適能活動、衛教講座。這些活動以兩小時為一單位,每周有2到10個時段,有助長輩建立預防觀念、增進體能、心肺耐力、肌力、反應平衡能力,大大減少長輩跌倒機會、延緩失能。

「物理治療師衛教包括告訴長輩正確就醫資訊、建議就醫科別,不會叫人不要看醫生,所以醫師也會建議長輩要來據點。」陳雅玲舉例說,有些長輩腰椎滑脫做手術,術後醫師叫他穿背架,他怕麻煩、很少穿,但只想到據點運動就好,經過物理治療師仔細說明、循循善誘,終於願意穿。開過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長輩,醫師交代他要多活動,但他自己在家就不敢做,到社區據點團體做運動,化解了變天就關節不適的困擾。

台灣運動物理治療學會秘書長簡若恩表示,國民體育法第25條規定各級學校必要時應聘物理治療師或運動防護員,體育署以「運動防護體系建置輔導計畫」補助一些有體育班的高中聘物理治療師,服務體育班師生。像是習慣性扭傷的賽前固定貼紮、以徒手技術減緩賽後的肌肉酸痛、以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術協助賽前暖身和賽後舒緩,這些都是基層選手很需要的服務。

除了學校的基層選手,簡若恩表示,專項運動協會、職業球團、國家代表隊都一直有與物理治療師合作,要幫助選手預防傷害、提升表現、延長職業生命。服務目的都是希望選手用最健康的身體回到運動場,物理治療師的專業訓練包括評估和篩檢,可以第一時間辨識物理治療不能處理的情況、即時轉介就醫。

物理治療師投入促進勞工健康,也是行之有年,台灣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王子娟指出,勞動部頒布的「勞動健康保護規則」有提到物理治療師可協助預防傷病。物理治療師到職場檢視人的姿勢、工作內容的體能需求、工作流程、重複動作,分析危害因子,根據不同職業特性客製化協助改善設備、流程、姿勢,指導勞工增進體能。因為有助預防職業相關肌肉骨骼傷病,愈來愈多大企業會找物理治療師去服務,例如鼎泰豐。

有些醫師擔心修法增加「非以疾病治療為目的者,不在此限」這句話之後,民眾未經醫師先為診斷,會「輕信物理治療師判斷、錯失治療時機」。王子娟表示,其實衛福部5年前就有相同文字的函釋規定,執行至今。台灣是法治國家,任何不具醫師身分的人都不能侵犯醫師的「診斷權」,包括物理治療師;如越權診斷,是違反醫師法第28條,可依法判罪。物理治療師身為醫事人員,若執行業務有過失,也當受母法及其他法律制裁。

2023年1月2日 星期一

婦團批少子化預算重點誤 大筆錢砸在「無效催生」政策

2023-01-02 20:4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出生數再創新低,婦產科醫學會指出,去年出生數跌破14萬大關,僅約13萬8千多人出生,是台灣光復後最低的一年,醫學會認為這是政府對建構友善生育環境投入不足的必然結果。婦女新知基金會提醒,全世界都知道「發津貼」不能催生,唯有做好「友善職場」和「公共托育」才有用,換取高齡化社會所需的制度改革時間;台灣已經太晚開始處理少子化問題又畫錯重點,把過半預算都拿去發津貼,友善職場和公共托育的經費少得可憐,去年還有13萬人出生,已經算多了。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黄建霈表示,台灣出生率是全球吊車尾,韓國出生率更低,但日本也比我們高。根據經濟學人智庫去年3月發布的台灣生育率報告,韓國政府花了1.3%GDP在支持家庭,日本政府是1.5%、法國政府是3.7%,該報告推估,每增加1%GDP投入於友善生育環境的建設,就能讓每五個女人願意多生一個孩子。

根據主計處資料,2021年社會保障支出花了2兆3812億元,佔當年度GDP的11%,其中僅1627億用於生育、家庭與小孩,換算僅佔當年度GDP的千分之6,連1%都不到。黄建霈說,政府投入於友善生育環境的GPD比例這麼低,出生率低也是必然結果。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表示,根據美國經濟學家日前發布研究,先進國家的生育率都要下降,歐美國家都會積極催生,以延緩社會高齡化的速度、換取社會改革的時間。全球已發開國家的催生政策當中,「發津貼」已是舉世公認的無效政策,唯有做好「友善職場」和「公共托育」,讓女人的職涯和生育不會互相阻礙,少子化速度才會平穩下來。

比方說,在瑞典,父母雙方共享有480天育嬰假,其中384天需在孩子4歲前領取,剩下96天在子女12歲前都能使用,而且可以小時或日為單位來申請,極具彈性。如此可幫助雙親互相協商照顧工作,小孩不會特別黏哪一個家長,也不用害怕連續離開職場數個月,導致人際關係或工作能力脫節。

覃玉蓉表示,台灣太晚才開始處理少子化的問題,結果只用了24年,社會就邁入高齡化。雖成立了少子化辦公室,但採取的對策卻完全畫錯重點,800億經費中有400億都用於「發津貼」,用於友善生育職場的經費少得可憐,只有萬分之5,拓展公共托育的經費比例也僅13.93%。

台灣職場環境對於女性生育極不友善,缺乏彈性。覃玉蓉指出,育嬰留職停薪最長可以請2年,每次申請育嬰假的天數不得低於30日,且必須在子女3歲前申請,3歲後就沒有有薪假可請。台灣法定最低特休假只有7天,先進國家中只有美國、墨西哥、土耳其的特休假低於台灣,其他國家的特休假都遠高於台灣。

國健署實施「擴大試管補助方案」成效如何?不孕症名醫李茂盛表示,有了補助之後,試管嬰兒的占比從4%提高到10%,等於每10個寶寶就有一個試管嬰兒,算是達到高峰,確實有幫助。不過,整體出生數還是在掉,顯示政府還是需要多方面支持育兒家庭。覃玉蓉表示,根據美國經濟學家研究,人工生殖補助可以微幅催生但不顯著,同樣經費若能用於友善職場和公共托育,CP值會更高。


2023年1月1日 星期日

火神眼淚/疫情下消防員有多苦 首件調查登國際期刊

2023-01-01 19:03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火神的眼淚」一劇揭露消防人員的超高風險、壓力及辛苦,國內第一份「消防緊急救護技術員身心健康負擔調查」顯示,本土疫情加重消防員的工作負擔、體能負擔、心理壓力,過勞程度達「中重度」。親友和同事給予的支持鼓勵,是消防員最重要的支持,壓力來自媒體、社會大眾、主管機關,主要問題包括,勤務計畫未考慮疲勞程度、不被視為醫療人員、績效指標凌駕個人防護等。

這份調查去年發表於《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健康期刊》,第一作者張育通本身是消防局救護義消,也是台灣醫療救護學會秘書長,他說,疫情期間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問題,因此發起線上讀書會、集思廣益尋求解方,後來衍生身心健康調查。共187人響應,平均35歲,9成是男性,平均年資11年,4成服務於新北,半數在防疫分隊,其中6成是中級緊急救護技術員、4成是高級救護技術員。

調查結果顯示,前年本土疫情顯著加重消防員工作負擔、體能負擔、心理壓力,過勞程度達「中重度」。支持主要來自親友同事,壓力來自媒體及社會大眾,主管機關帶來的壓力大於支持,造成壓力的主要問題包括勤務計畫未考慮疲勞程度、不被視為醫療人員、績效指標凌駕個人防護等。

疫情期間遇到的新問題,都靠基層同仁自己找解方。比方說,面罩裝備和消防車該怎麼消毒,才不會導致設備損害?消毒液沒開封,但放久了濃度也會下降?壓力爆棚又情緒滿載,怎麼調適才不會崩潰?張育通表示,這些問題過去沒遇過,同仁自己到處找資料、找不同領域專家來上課、一次次開線上讀書會,部分問題才能解決。

前年本土疫情發生在夏天,氣溫高,出勤時間長,消防員從頭到腳被防護裝備包得密不通風,但救護車後艙不能開空調,最後手腳都泡在自己的汗裡。某市A區防疫分隊陳姓隊員表示,前年夏天車內溫度高到連確診者都受不了,消防員著全套防護長達8小時,地板都被汗水滴濕,後來是脫水到根本流不出汗,還有人熱衰竭被緊急送醫打點滴。

張育通表示,消防員執勤有時間壓力,平時勤務前後的生命徵象、脫水程度、該補多少水、休息時間夠不夠恢復,都沒有被評估或監測。在疫情初期,張育通嘗試做小規模的出勤前後體重監測,結果發現出勤一趟的脫水程度相當於中高強度運動,若一次值班最多出勤4次,每次平均休息不到1小時,這短短時間不管喝多少水,都很難回到原來的體重。

「兩分鐘內車子一定要出去,」某市B區專責救護隊蘇姓隊員表示,經常超時就會影響考績,但空間規劃未考慮寢室位置,半夜值班都要穿著救護衣睡、被叫醒就衝下樓,不然很容易超時。陳姓隊員表示,以前規定出勤回來洗完澡可以休息1小時,但疫情期間人力變少、勤務更多,勤務後的消毒程序至少20分鐘到半小時,都算在休息時間裡,常常洗澡洗到一半又被通知要跑救護。

消防員上班48小時才能休息24小時,可能這次輪火警班、下次輪救護班。蘇姓隊員說,消防員是有醫療救護專業的公務員,但薪水太少,也沒有醫事人員資格和保障。他舉例說,本俸才2.8萬元,危險加給和加班費占收入一半以上,有同學工作半年就因公截肢,醫療加義肢就要100多萬,之後每10年換一次義肢,「危險加給才8000元,那隻腿要幾年才能賺回來?」

張育通說,台灣救災救護是混用同一批人,超長工時、高壓力、高風險、體力劇烈耗損,出入火場的裝備表面還會吸附著致癌毒物,長期會危害健康,需要積極研議健康保護策略。然而,目前消防單位雖然都有護理人員,主要是從事行政或派遣中心任務,可說沒有一個單位專責監測並改善消防員的職業安全。

火神眼淚/肯定消防員救護專業 醫籲授予醫事人員資格

2023-01-01 19:05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許多先進國家的消防和救護是兩批人負責,台灣是混用同一批人,消防員的工作涉及高度醫療專業,也要接受衛生局的評核督導,卻沒有醫事人員的資格或保障。亞東醫院急診部主任蔡光超說,醫療救護技術是很深的專業,病人到院前可以插管、電擊,讓醫療界受到大力的支持,應賦予醫事人員應有的尊重、資格和保障。社團法人台灣醫療救護學會理事長范傑閔呼籲,要提升國家防災救護體系的效能,必須從改善救護技術員的從業環境做起。

完成台灣疫情下第一份「消防機關緊急救護技術員身心健康負擔調查」的台灣醫療救護學會秘書長張育通指出,大部分先進國家,消防和救護有兩組人各自負責勤務,各自有專責部門在維護人員的職場健康、環境安全,改善職場霸凌、協助相關保險和復工。當國家發生災難或疫情,也有跨部會的獨立防災機關如防災署負責統籌協調,在一致的架構下調度資源和人力。

但在台灣,上述機制並不存在,消防隊員的職業安全沒有保障,還要面臨防災體系缺乏整合、多頭馬車的問題。第一線消防員指出,救護勤務每年成長一成,績效這麼好,主管機關都不想放,但出現問題時,也不會積極跨部會協調解決,也沒有跨部會機關可以居中調度指揮。

蔡光超表示,緊急救護技術員被賦予愈來愈多的醫療業務,卻始終不被視為醫事人員,沒有完整的教、考、用系統,整體工作保障低人一等,資源分配也受限各地預算而有落差。第一線消防員說,以防疫獎金為例,醫事人員有衛福部以特別預算明定獎勵辦法,優先配發疫苗和防護耗材;消防隊雖然也有防疫獎金和物資,但就要看地方政府有多少資源,每個縣市落差很大。

張育通建議,希望未來消防隊都有完善、有系統的身心狀況評估,並發展出完整的教考用制度,參考目前護理師或呼吸治療師的執業內容與範疇進行規劃,至少可讓擁有高級救護技術員資格的人員,透過國家考試後也擁有「醫事人員」應有的保障。范傑閔說,國家認證為醫事人員,可以吸引更多對這塊專業有興趣的人來從事,從教育體系、認證制度、職涯願景、專業發展,都有機會往好的方向走。

「不是一定要學哪個國家,台灣要努力走出適合自己的路。」張育通,醫療救護學會成立並設立「學術委員會、教育委員會、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就是希望能從自己做起,做研究、累積資料、整理論述,幫助台灣的醫療救護發展出最適合自己的制度。

若授予醫事人員資格,主管機關就從消防局變成衛生局、衛福部。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消防員工作風險高、非常辛苦、專業值得更多的尊重,但成為醫事人員,就要改變整套教考用制度,也無法對應解決到現在從業環境的問題,例如欠缺職場健康監測和改善機制。建議相關訴求要回到正式管道發生討論,才能真正促成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