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9日 星期一

新聞眼/選擇性解讀 政府只顧遮掩缺失


2023-05-30 01:54 聯合報/ 本報記者邱宜君

衛福部統計最新「不健康餘命」數據,二○二一年是近十年來新低,首度重新降回七字頭。而官員開心地做起大內宣,歸功於「防疫有成」,實施口罩禁令,減少長者死於感染性疾病,完全不提該年度超額死亡,且大都是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這種選擇性的解釋,不是掩耳盜鈴,是什麼?

去年六月底,衛福部公布二○二一年死因統計報告,同樣避談疫情下的超額死亡,將死亡數增加歸因「低溫天數較多、人口老化。」讓許多公衛學者無言。所有好的數據均歸功「政府防疫做得好」,至於不好的暗黑面,就推給個人或老天爺,因為人口老化、天氣太糟糕。

「不健康餘命」變短了,可以被當成政績,補助中重度失能者每月住宿機構費用五千、一萬元,那更是變成政府德政,直接將這一塊納入「長照涵蓋率」。卻略而不提補助費用只是杯水車薪,不少家庭還是無力負擔其餘每月三、四萬元,也難怪遭專家批評是吃民眾豆腐。

更重要是,外界詬病已久的巴氏量表,迄今仍無改革跡象。政府仍嚴格規範外籍看護聘用標準,除了造成醫病間的緊張態勢,也讓許多家有失能者的家庭陷入生計危機,成員被迫離開職場,形成「一人倒、全家倒」。

對學者專家建議開辦長照保險,民眾每月只需繳納少少的錢,就可擁有基本長照服務,但官員仍認為,現行長照二點○涵蓋率高且財源穩定,無須考慮長照保險。

以數字來掩飾施政缺失,已成執政者一貫欺民手法。諷刺的是,衛生福利部今年組團遠赴舉行WHA的日內瓦,宣揚台灣防疫的亮眼成績,包括死亡率極低,卻漠視眾多超額死亡個案背後所代表意義,以及政府作為的不足。

一個連自己人民的苦難都不願意面對、不願意照顧的政府,哪來自信可以幫助全世界?


原稿: 好都政府好 壞都百姓自己衰 這樣的台灣can help誰?

日前有媒體報導衛福部統計之「不健康餘命」,2021年是近10年來首度重新降回7字頭,衛福部官員將此歸功於「戴口罩減少長者死於感染性疾病」,完全不提該年度的死亡人數硬生生比前一年增加一萬多人、創下歷年增幅新高的事實。

去年六月底公布2021年死因統計時,衛福部也跟現在一樣,全面避談疫情下的超額死亡,連像樣的統計分析都沒做,光憑猜測,就將死亡人數增加歸因於「低溫天數較多、人口老化。」現在人們早點死了,不健康餘命縮短了,又開始同一套論調:所有的好,都要歸功「政府防疫做得好」;所有的不好,責任就推給個人或老天爺,都是因為人民太老了、天氣太糟糕了。

大內宣讓死者死的冤,生者也要被大內宣佔便宜。多少中重度失能者家庭付不起住宿機構一個月四、五萬的費用,只能跪求醫師快開張巴氏量表、再苦等外籍看護來,不然就得犧牲一個家人的人生。好不容易擠出每月好幾萬、終於等到機構床位,政府補助個五千、一萬元,就把這些人都算在「長照涵蓋率」並用來大內宣:涵蓋率好高、政府長照做得好。

掌管全國民眾健康醫療和長期照顧的衛生福利部,帶隊遠赴日內瓦,大外宣台灣防疫的聰明智慧。不過,要是各國專家和政要都聽得懂中文,都來看看台灣政府這三年談論超額死亡的大內宣,不曉得會做何感想。一個連自己人民的苦難都不願意面對、不願意照顧的政府,到底哪來的自信去到處宣傳要幫助世界?


2023年5月28日 星期日

長照收支可能「死亡交叉」 學者籲思考加稅或收費


2023-05-28 20:38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內政部統計去年平均家戶人口為2.56人,其中單人戶占34.8%,雙人戶占20%,合計過半數人口,當中不乏65歲以上老老同住。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指出,台灣將進入「零家庭照顧者」時代,政策卻跟不上人口老化,中重度者無法從長照2.0得到完整服務,結果今年每個月都新增照顧悲劇。學者則示警,人口急速老化、景氣波動等因素,可能導致長照入不敷出的死亡交叉,呼籲國家負起責任,研議更具穩定性和公平性的財源。

家總政策委員會召集人、北護長期照護系教授陳正芬說,德、日、韓分別在早在老年人口大約10%時開辦長照保險,平均投入GDP的1.7%在長照。反觀台灣,後年老年人口就要達到20%,長照2.0的預算連GDP的1%都不到。政府應儘速詳細檢討服務缺口,先討論人民需要怎樣的服務,再討論該怎麼收錢。

陳正芬表示,沒有健保的年代,台灣經常上演「一人生病,全家破產」的慘況,這樣情況正在長照重演。世界衛生組織廿年前就將長期照顧定義為人類除了生老病死之外的「第5種無可迴避的風險」,世界各國認知到長照服務昂貴,不能靠剝削服務提供者來達成,紛紛提高公共支出,致力於降低民眾自行負擔比例。

衛福部定義的長照涵蓋率高達7成,這數據卻有吃民眾豆腐之嫌。陳景寧指出,全國長照需求人口有一成在住宿機構,每月費用要4、5萬,政府每月補助5千、今年提高到一萬,卻把這些都算進長照服務涵蓋率。此外,長照需求人口僅4成使用居服、日照等長照2.0服務,大部分都是輕中度失能者,中重度失能者還是只能送機構,付不起機構費用者就請外籍看護或自己顧,大多數照顧悲劇多發生於此。

若寄望民眾自行購買商業保險來補長照不足,恐不切實際。淡江大學會計系教授、台灣健康經濟學會副秘書長韓幸紋表示,近10年資料顯示,超過25歲才為自己購買首份商業保險的人數約有86萬人,平均年齡高達50歲,首份保單保費僅一萬多元,也不會是長照險。商業保險要獲利,還會拒保高風險者,若像健保採社會保險,有強制性,多方共同負擔保費,就能給所有人基本長照服務。

陳正芬表示,台灣長照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如果稅收不夠再用公務預算補,但若未來經費限縮或有其他政策需求,長照系統能做的事就會更少,無法長期穩健運作。韓幸紋指出,目前長照財源很大部分靠房地合一稅,但這很容易受到景氣影響。老化速度這麼快,如果支出預算往上拉,收入卻往下掉,長照收支也「很可能要出現死亡交叉了」,現在正是開啟討論的時機。

「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要解決財務問題,就要思考,加稅還是加費?」韓幸紋表示,台灣老化的速度太快,很多政府做事的邏輯也還沒改。根據國際經驗,台灣也可考慮採取稅收和保險混合制,收取保費的方式則建議採取「家戶總所得制」,對於多眷口家庭比較公平。

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按現行長照服務法規定,以稅制來作為長照財源,也就是菸稅、房地合一稅、遺產贈與稅、菸捐等,每年大約有600至700億,不曾出現需要公務預算補充的缺口,預估未來5到8年都是穩定的,今年及未來都尚未有推動長照保險的計畫。

2023年5月24日 星期三

別只靠移工 設法留住本國看護


2023-05-24 05:2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勞動部預告調整聘僱移工資格,住宿式長照機構與護理機構移工名額以「許可床位數」取代現行「實際收容人數」,本勞外勞人數一比一制度雖沿用,但護理人員可納入本勞計算,等於放寬移工人數限制。專家表示,新制度雖可靈活調配人力,但光靠移工並非長久之計,根本之道還是提升國內照顧服務員專業地位和工作條件,吸引本國籍民眾進入照服職場。

苗栗縣私立海青老人養護中心執行長賴添福表示,長照二點○上路後,因日間中心不用輪班、收入較好,吸引眾多照服員,住宿式機構常找不到看護人員,現在放寬機構移工名額,有助解決人力不足困境。

不過,目前規定十五床要一名護理人員,以後九十床機構應聘六名護理人員(含本國籍看護),外加六個外籍看護,但這個規定僅限於未達一百床的機構,一百床以上只能採計護理人數一半,因此一○一床的機構若聘七名護理人員,卻只能聘用三點五個外籍看護,將引發爭議。

「現在要是沒外籍移工,長照就倒了。」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秘書長余志松指出,目前有廿二萬移工在家庭,一點八萬移工在機構;國內養護機構卡在「本勞外勞一比一」限制,長期處於照護缺工狀態,未來將看護人力也算進本勞人力,人力應可改善。

不過,光靠外籍看護並非長久之計,找不到本籍看護就無法聘用外籍移工,目前每年技職專校相關科系三、四千名畢業生,願意擔任照服職務者寥寥可數,政府應該盡力提升國內照顧服務員專業地位和工作條件,留住本國籍看護人力。

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機構或團體如有修正意見,可在預告期間提出來,以利業務單位整體評估。

未來外勞人數增加,希望機構安排輪班時,本勞外勞互相搭配,例如,夜班現場不能只有外勞。另將持續努力,強化照服專業形象、提升薪資待遇,吸引大專院校畢業生擔任照護工作。

2023年5月21日 星期日

街頭家醫/凝視無家者健康臉譜 第一線社工串起防護網




2023-05-21 21:25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根據北市社會局與市聯醫的無家者健檢資料,北市無家者只有3成超過65歲,高達6成都有高血壓,肝功能異常和血糖過高也很常見。平時無家者是怎麼就醫的呢?台北市社會局社工科科長陳怡如表示,無家者如果路倒,會由消防隊送醫,平時身體不舒服可由社工開單後就醫,醫療費用由社會局、醫院救助金、健保多方分擔。

陳怡如表示,社服中心的社工每周至少會去訪視兩次,對無家者很熟悉,名字都叫得出來。如果個案身體不適,社工可開「掛帳單」,持單到合約院所就醫,醫院不會收費,等下個月向社會局請款。若是路倒被消防隊送醫的個案,醫院社福單位會聯絡社會局,並由醫院社工開立掛帳單。如果不是列冊的無家者,就醫過程中也會透過戶政、警政等系統,盡可能確認其身份、尋找家屬。

除了掛帳單,北市社會局每年與市聯醫中興院區合作,辦理不同梯次的無家者健檢,在個案同意後抽血檢查。萬華社福中心社工楚怡鈞指出,歷年檢查項目包括血壓、血糖、肝功能、肝炎、三酸甘油酯、膽固醇、梅毒、HIV、肺結核高風險、胸部X光等。最常見的問題是高血壓,占6成,肝功能異常、血糖過高也很常見。為了鼓勵個案積極治療,後續返回中興醫院追蹤治療都免費。

陳怡如表示,為避免極端氣候對無家者造成傷害,每當有颱風或是寒流夜間氣溫低於12度,社福中心社工就會加強夜間巡視,引導他們進入北車地下空間規劃的防寒區/防颱區。如此靈活的空間運用,要歸功於北市為無家者成立的跨局處專案小組,社會局、公園處、台鐵局台北車站、鐵路警察局攜手合作,以及無數社工辛勞的出勤。

思安慈善服務協會去年9月起開始「街頭家醫」計畫,在協會努力募款和社會局補助經費的支持下,將醫師直接帶到無家者的身邊,希望及早找出社工專業找不出來的緊急個案,減少錯失就醫時機的遺憾。北市立聯醫社工室主任楊君宜表示,無家者的血壓常常一量就是160、170,隨時會中風、心臟病。如果街頭家醫計畫能提高個案的病識感、在病情惡化前介入治療,不但能挽救生命,也能節省很多醫療成本。

「社工就是主動去找到有需要的人,再結合不同的服務去幫助他。」衛生福利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副司長蘇昭如表示,思安看見無家者有超出社工能力可做的需求,就去找資源、想辦法把醫師帶到他們身邊,非常值得肯定和支持。衛福部每年下半年都會針對無家者相關業務,辦理社工專業研討會,希望今年能邀請到思安的社工來分享街頭家醫計畫,讓全國各地的團體可以交流討論、互相學習。


BOX:我也想幫助無家者!食物、物資該怎麼捐,才不會愈幫愈忙?

台北市社會局社工科科長陳怡如表示,常有善心民眾隨性帶大批食物到無家者聚集的區域,這會造成三個問題。首先是一般民眾也會聚集領用,資源很可能沒有實質運用於無家者。第二,無家者的健康狀況複雜,有可能誤送不適合的餐點。第三,太多人不約而同捐贈食物、捐贈數量太多,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髒亂。

如果有善心人士或團體想要捐助食物或物資給無家者,陳怡如強烈建議「請先當地社福中心聯絡,由社福中心去整合資源。」以台北市為例,萬華和台北車站是無家者較聚集的地方,可以致電萬華社福中心或中正社福中心,他們是最了解當地無家者需求和健康狀況的人,讓他們去協調哪一天哪個團體來、支援什麼、數量多少,如此最能夠完善地傳遞各界美意。

街頭家醫/全國首見 醫護社工攜手親近北車無家者


2023-05-21 21:25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行政院統計2021年全國列冊無家者2910人,有四分之一(710人)列冊於台北市,主要聚集於萬華和台北車站周邊。思安慈善服務協會去年9月開始,針對台北車站周邊大約200名無家者,展開全國首見的「街頭家醫」計畫。協會社工與北市社會局、幾位醫師、護理師合作,每月兩次有急診醫師到北車周邊巡診、每月一次有精神科醫師駐站看診,幫助無家者病況穩定,及早偵測應送醫警訊。更重要的是,有了熟悉醫師重複探望,無家者也逐漸長出一份願意照顧自己的力量。

4月28日晚上6點多,亞東醫院急診科醫師傅奕愷和健檢中心護理師亮亮(化名)才剛下班,就到台北車站附近巷子一處小辦公室報到。迅速吃完便利商店三明治、換上墨綠色急診制服,他們拉著裝滿耗材和簡易醫材的小拖車,跟著思安社工馬春蘭、萬華社福中心的社工一起穿過蜿蜒巷弄,來到台北車站,與張哥會合。張哥原本也是無家者,後來成為社會局的社區派工,是北車無家者的守護者與對外橋樑,也是街頭家醫計畫的引路人。

張哥帶著團隊去看一名昨天開刀、今天就回到街頭的老翁。開什麼刀,老翁自己也說不清楚,只見肚子有道縫合過的傷口。傅奕愷拿著頭燈,蹲下仔細檢視傷口,在護理師協助下,將縫線附近清潔消毒,同時跟老翁聊聊身體狀況,教他保持清潔、觀察變化。社工馬春蘭在筆記本做紀錄,待巡診完、傅奕愷開好處方箋,隔天馬春蘭就去藥局領抗生素給老翁吃。

一名年近70的婦人坐在牆邊的塑膠椅,不發一語,很沒精神。傅奕愷主動靠近,發現她血壓超高、微微發燒,力勸她馬上就醫,但婦人不肯,因為她在街頭相依為命的親姊姊不在現場。傅奕愷雖然擔心,也只好先請社工先將她列入隔天的加強觀察名單。

思安創辦人表示,一般人身體不舒服很快就能就醫,但無家者與醫療機構間彷彿有道隱形障礙,非到很不舒服,通常不會主動就醫。第一線面對無家者健康問題的專業人員就是社工,但社工沒有能力判斷無家者是否正處於緊急醫療情況。「有時候前一天晚上才看過的人,隔天就走了,這對社工來說,是非常大的痛。」

創辦人說,思安去年9月開始街頭家醫計畫,是希望讓無家者也有「厝邊好醫師」。願意加入計畫的醫師並不好找,大部分醫師對無家者難免有刻板印象或排斥感。好在透過萬華社福中心的社工找到兩位急診醫師,當兵時都曾服務過無家者,就是傅奕愷和一位新店慈濟醫院急診科醫師黃聖揚。

傅奕愷每次巡一趟北車都得走上三小時,回到辦公室開處方箋又是一小時,他還是願意來,希望給無家者沒有刻板印象的醫療服務。傅奕愷說,一般人都覺得無家者是自理能力差、好吃懶做、不好相處,但老實說,一般病人也有這些特質,卻不會像無家者一樣被放大檢視、貼上標籤。

「有別於到醫院就醫,街頭家醫帶給無家者一份獨特的力量。」創辦人說,街頭家醫會蹲低、與無家者平視對談,無家者看到有醫師重複地來、記得自己的狀況,不但會感受到「有人關心我、願意照顧我」,更重要的是「我是有價值的、我也要讓自己更好」,這就是所有服務方案的終極目標。

張哥說,之前有個男生,每天在北車晃來晃去,從來不跟任何人不講話。後來社工帶他去協會辦公室,銜接三總北投分院的社區精神醫療服務。精神科醫師陳泰宇為他看診、打長效針劑。幾次之後,他整個人都清醒了,「主動跑來跟我自我介紹,講話很清楚,我嚇一跳。」


2023年5月17日 星期三

健保總額保證成長率為何改公式?衛福部這樣解釋

2023-05-17 20:55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衛生福利部社會保險司送交健保會4月26日開會討論的「2024年總額範圍草案」,低推估計算方式改採「醫療服務成本指數MCPI」4年平均,結果成長率低推估為1.053%,比醫界預期之2.952%低,醫界估差距約有150億;草案中的成長率高推估為4%,也低於2019至2023年之成長率高推估(4.89%、5.976%、5%、4.746%、5%)。高低推估都偏低,引發醫界強烈不滿,質疑是執政黨為了避免總統大選前漲保費,刻意壓抑總額成長空間。

對此,社保司司長商東福表示,為何不再採用單年度的MCPI做低推估,是因為受到景氣起伏影響很大,甚至曾經算出負值,醫界也強烈要求要改公式。社保司從去年底到今年3月17日開多次會議討論,由醫界代表、醫療經濟學家、社會公正人士等各界專業人士討論,討論範圍包括兩年、三年、四年平均、幾何平均等多種推估方案。

商東福表示,後來各界都最能接受的共識,就是採4年平均值。因景氣會有循環起伏,通常是兩年高、兩年低,取四年比較能夠避免剛好截取到太高或太低的波段。然而,每次計算下一年度時,只能根據過去資料推估,但過去資料都會有兩年的落差,當「外界感受是現在,推估的資料在過去」,難免感受會有落差。


小常識》健保總額成長範圍怎麼來?

*什麼是低推估:依照公式計算而來。主要反映人口結構改變、醫療服務成本變動、投保人口數改變等因素,對於醫療費用的影響。可看作是隔年健保總額的保證成長率。

*什麼是高推估:低推估加上「調整因素」而來。調整因素包括政策目標、健保中長期改革計畫、醫界希望增加的服務方案或計畫、整體經濟情勢、國家醫療保健支出、健保財務、民眾付費能力等。

*誰來推估:衛生福利部社會保險司4月提出推估範圍草案,送到健保會諮詢意見。大約6、7月,衛福部將草案送行政院,由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確認衛福部的推估範圍是否合理。

*誰核定:大約9月到10月,由行政院核定最終的高、低推估。高低之間的範圍,是健保會的協商空間。健保會協商後,最後由衛福部拍板,核定隔年總額成長率和各部門總額分配。

諮詢/社保司司長商東福

2023年5月15日 星期一

照顧殺人的3種司法解方 5位法學專家最新意見一次看

2023-05-15 14:3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上午舉行公聽會,針對「長照悲歌」討論三大修法可能方向:放寬緩起訴要件、放寬緩刑要件、於刑法另訂較輕的獨立處罰。會議主席、國民黨立委謝衣鳳先請5位法律專家學者陳述意見,專家對放寬緩起訴或緩刑門檻之意見較為分歧,對於另訂處罰或減刑要件較具共識,其中四位專家較傾向於此,僅一位專家較強調生命法意絕對價值,對於訂定特定減刑類型持保留態度。其他提醒包括,從制度面解決照顧者無法喘息的問題,才能治本,以及「照顧殺人」的重擔不是只有長照,應通盤考量。

*認為「另訂處罰或減刑要件」可行之意見:

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學系主任許福生表示,根據家庭照顧者總會統計,2018年4月至2022年2月媒體報導中,符合親人不堪長期負荷而殺害照顧者的案件,直系尊親屬12件占35%,其次配偶9件占26%,再者是兄弟姐妹4件占18%。考量現在針對生母殺嬰等特殊情況另有減刑的規定,德國刑法第213條也針對情節較輕微的殺人行為處1至10年,另訂獨立之處罰規定,或許是可性做法。

許福生建議,可參考刑法第274條生母殺嬰罪,定外增訂增訂第274-1條照顧殺人罪,處6個月到5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擔心「不得已事由」之明確性,就比照第274所寫,則回到司法實務,根據具體個案認定,包括照顧時間、雙方關係、犯罪時身心狀況、年紀、家庭背景、經濟條件等,由法官裁量。

銘傳大學財經法律系教授許戎沂認為另訂減刑構成要件是蠻可行的方式,但構成要件一定要明確。陽交大科技法律學院教授林志潔表示,若設特殊條文,概括用「不得已事由」會比較空泛,因為每個人不得已的程度不同,與個人抗壓性有關,這就需要定義清楚。

「照顧殺人案件不是只有長照,都是凸顯台灣社會的照護能力非常弱。」林志潔提醒,之前曾經有位擔心母親長期照顧兩名幼子、先生不聞不問,最後到汽車旅館殺害兩名幼子,這一樣是基於與被照顧者之間的特殊關係而承擔照護責任,但家庭和社會體系全都失靈,導致個人承擔過多的悲劇,這類情況也應納入考量,不是只有長照而已。

理律法律事務所長李念祖表示,刑法第59條規定「犯罪之情狀顯可憫恕,認科以最低度刑仍嫌過重者,得酌量減輕其刑。」或許可以從此條文想辦法,例如情狀顯可憫恕可減刑一半到三分之二,考量包括情狀顯可憫恕、期待可能性、不得已等條件,由檢察官及法官去裁量。


*對於「另訂處罰或減刑要件」持保留之意見:

政大法學院教授李聖傑表示,刑法規範體系當中,生命法意的絕對價值是非常特殊、絕無僅有,不會因為其他社會利益而容許出現缺口,其他立法政策也不會在這一點有所退縮。長照問題確實令人動容,但當社會福利還沒有完全到位,是否應優先思考透過長照制度解決個案的問題?法律規範體系是否要因為個案的樣態,在生命保護的規範上另定減輕類型,他還是持留態度。

針對多位專家提及之德國刑法第213條,李聖傑解釋,德國刑法將殺人罪分為重度殺人或謀殺、一般殺人兩大類,針對前者規定唯一無期徒刑,後者才有規定如果再特定激憤情況或其他情節輕微者,可處1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反觀我國刑法第271條規定是死刑、無期徒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構成要件非常簡要,就是「殺人」二字而已,美國或歐陸的刑法,都很難看到這麼抽象的一般殺人罪。

李聖傑提醒,在探討要比照德國刑法213條為照顧殺人修法之前,台灣或許應該要重新思考,是否要另外規範重度殺人或謀殺。如此一來,對於類似個案的法律效果,也比較不會挑戰到生命道德和倫理問題。


*對於「放寬緩刑或緩起訴門檻」之意見:

林志潔表示,現行喘息制度非常難用,完全喘息不到,個人要承擔整個國家體系失靈的結果,沒有幾個人受得了,喘息制度無解,司法也只能處理「情輕法重」的問題。目前殺人最低法定刑期就是10年起跳,即使因自首、情堪憫恕而一減再減,除非行為人證明精神上遭受長期照顧折磨、辨識能力顯著減低,才有可能撿到兩年以下而達到目前刑法的緩刑門檻,否則大部分案件刑期一定超過兩年,無法緩刑。

李聖傑表示,目前整個刑法規範體系存在許多「情輕法重」的問題,適度放寬緩刑的門檻,他基本上是樂觀其成,不過他強調,「故意殺人」不可能及其輕微,因此他人對於緩起訴持保留意見。

許福生表示,如果修正緩刑或緩起訴,雖然可以適度緩和照顧殺人的罪刑失衡,但影響層面甚巨,正當性可能遭受質疑。像是公務人員選罷法第99條第一項行賄罪、貪污治罪條例犯罪等,都將可能得到緩起訴處分,民意能否接受,有待斟酌。


*其他意見:

李念祖提醒,長照殺人也可能與遺棄罪有關,也需要要區別照顧行為是否有契約義務還是親屬間的扶養義務。遺棄罪致死最重可處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這要與照顧殺人的刑期一起考量,制度必須安排妥適,否則相較下可能遺棄反而刑責更輕。

再生雙法六大爭議 陳培哲三問賴清德 學者心寒「他們不認為我是專家」

2023-05-15 20:58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再生醫療雙法院版草案今年二月中出爐後,專業團體表達疑慮的聲浪不斷,醫藥生科界、法界、病權界的重量級學者專家,罕見地群起具名連署,要求修正現行院版草案。即便多次協商破局,時代力量黨團及國民黨黨團都不同意,民進黨仍可能於明天院會發揮執政席次優勢,強行三讀通過院版。

對此,名列醫藥生科界第一位連署人的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表示,民進黨主席及下屆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也是一位醫師,對於自家立委力推此法案,擁有這三重身份的賴清德應公開表態,說清楚對人民有何交代。

陳培哲說,他想問賴清德三個問題。首先,賴清德身為醫師,站在醫師立場,對此法案有何看法?他是執政黨黨主席,對於執政黨立委要推此法案,他的態度如何?第三,他是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對於黨的立委做這個事情,他對人民有什麼交代?

「這次立法太倉促了,我們能做的都已經做了,只能盡力而為。」陳培哲說,再生雙法背後的醫療利益太大,有點像想起當初推動再生能源的狀況,後來就出現「光電黑金」。這次再生雙法一直沒有很好的倫理及法律規範,會不會也有黑金的問題?這可能也是要思考的。如果屬實,恐怕對於病人、醫師、醫院,都不是好事。

如果真的三讀通過,民眾該如何自保?陳培哲表示,要提醒民眾三件事。首先,要當一個明智的消費者。要提醒自己思考,為什麼台大、榮總等大醫院都沒有透過特管辦法執行再生醫療?為什麼都是一些小醫院、診所在做?第二,如果真的考慮要做,一定先要諮詢不同醫師的第二意見,不要貿然做決定。

第三,務必要再三確認,所要接受的再生醫療方案,是不是有經過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的同意、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的同意、更重要的,是否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同意。這三個都同意了,才能「考慮」要做,否則,最好都不要做。

台大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教授江伯倫表示,過去這段時間,已經那麼多人都出來講了,他自己也講了不少,該講的都講完了。不過,會來問他意見的,也只有記者而已。「既然他們不認為我是專家,那我再說什麼也沒有用了。」


●再生醫療法六大爭議

爭議一:細胞治療昂貴且效果不明。

衛福部不曾公布現行《特管辦法》下執行細胞治療的上百個案例,中斷治療和完成治療的比例、療效和存活期如何。醫改會歸納病友團體、業界、醫療機構各方經驗,目前特管辦法下已有許多亂象,包括療效不明就漫天喊價、散盡家產的病家卻被注射生理食鹽水或不明的成品、誇大療效宣稱什麼病都能治、經營地下實驗室或實施未申請登錄的項目、用基金會名義收費藉此規避醫療責任、誘使病人捨棄正統治療導致病情惡化。

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表示,當醫師或業者拿出論文鼓吹再生醫療,沒有幾個病人有能力判斷。資訊不對等之下,面臨生死交關、亟欲把握最後一絲希望的病人和家屬,很可能會做出非理性的選擇,背負昂貴費用的經濟壓力,卻沒有相對應的基本保障。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很多病人不是危及生命或嚴重失能,只是因為久病未癒,太過折磨,盼望透過再生醫療改善生活品質。病人本就沒能力分辨研究品質和療效好壞,如果法規大開門,病友很可能在誘導下做出非理性選擇,發現沒效時已經失去大筆財產,落入羞愧、不敢告訴家人的辛酸處境。


爭議二:允許廠商走捷徑,跳過臨床試驗,劣幣驅逐良幣,降低產業與院所投入新興療法的意願。

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表示,院版草案師法日本,但日本京都大學研究報告反省過去10年細胞治療臨床許可過度放鬆下,已經亂象叢生,例如相關實證來自掠奪性期刊、治療對象與實證不符、審查者身兼治療者的利益衝突、半數涉及不當廣告等。

中研院法研所副研究員吳全峰表示,《再生醫療法》草案第9條原本有三款情境,只要符合任一款就能允許應用。其中第一款為「治療危及生命或嚴重失能」,外界大多不反對,但第二款和第三款卻允許不具急迫性的情況下,例如美容,也能應用未申請許可證、僅被證實初步療效但風險偏高、極度昂貴的治療。

前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台灣醫藥品法規學會理事長康照洲表示,若缺乏符合國際規範的科學審查,細胞治療產品如何與國際法規接軌?又如何取得國際醫療市場認可,促進產業發展?再生醫療技術之細胞治療產品若未符合嚴謹的科學驗證與審查,這種技術根本就與祕方、偏方無異,也悖離了確保再生醫療之品質、安全及有效性的立法意旨。


爭議三:如果病患治療後出現不良反應,不適用藥害救濟法,求償無門。

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表示,現行法案太多空白授權、太少嚴謹把關。比如以「產品責任險」來作為病人救濟機制,但這是「產品有瑕疵才會理賠」,人為疏失都不會理賠,這種「救濟」方式根本無法保障迷中權益。法案容許醫院設立生技公司,原本理應於第一線把關的醫師,卻被醫院的利益考量綁在一起,這勢必將傾向於鼓吹病人接受治療,對病人安全造成威脅。


爭議四:醫院可成立生技公司,若與醫院利益衝突下,醫師難以客觀評估病人實際需要。

劉淑瓊表示,醫院設立營利機構,會有道德綁架和利益共生的問題。基於營利考量,很可能會把很多不適合的人都鼓吹進去做。理論上第一關應由醫師把關,但如果醫院、醫師、生產製劑的公司之間有營利考量綁在一起,這對病患安全勢必會有負面影響。


爭議五:開放易受傷害族群捐贈細胞,包括胎兒,有倫理疑慮。

受試者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滕西華指出,法案內容開放「易受傷害族群」如胎兒、未成年人、受監護宣告的失能者可以捐贈自己的細胞、血液、骨髓,提供商業利用,這將導致電影「姊姊的守護者」事件在台灣上演。衛福部應自問,為何捐血、捐器官、捐人工生殖細胞,都以公益目的為前提,找弱勢族群捐贈細胞卻可以提供商業利用,醫院還可以為此開公司?


爭議六:違法只要罰款,無刑事責任,比健康食品違法的處罰還輕。

滕西華表示,健康食品、化妝品都要有安全報告和評估,食藥署才會同意給人用,再生醫療法的底線,難道不是應該要有合法、合格、至少二期以上的人體試驗?健康食品若違法廣告、獲取暴利,最高可處三年有期徒刑,反觀天價的細胞治療,只要罰錢就好,民眾根本是自己花大錢當白老鼠,還沒有受試者應有的保障。


資料來源:專家學者出席近期記者會之發言實錄

整理:記者邱宜君

2023年5月14日 星期日

預防肌少症就要把肌肉練多 骨科醫詳解做什麼運動才能增肌

2023-05-14 09:43:21 聯合報元氣周報 / 記者邱宜君報導

「肌少症」顧名思義就是肌肉量太少,要預防肌「少」就要把肌肉練「多」,做什麼運動才能增肌?

萬人追蹤臉書粉專「大夫訓練」創辦人、骨科醫師吳肇基表示,除非是原本就很虛弱的人,才有可能光做有氧運動就提升肌肉力量,一般人若想增肌,還是得靠漸進增加負荷的阻力訓練。他建議先找專業教練,學會幾種基本動作的正確做法,之後無論在家或上健身房,就能活用各種器材,為自己存好「肌」本。

有氧運動主要練心肺,阻力訓練刺激肌肉骨骼系統。

吳肇基說,試想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需要拿一疊有點重的東西,通常都會分次拿,或用工具輔助,都不會給自己加更重吧?人的身體可以看作是一個節省能量的系統,具有「用進廢退」的特性,如果肌肉很少出力、沒有受到刺激,就會逐漸萎縮。這個現象隨著老化會更加明顯,年紀愈大愈沒有力氣,愈沒有力氣就愈不動,形成惡性循環,加速肌力流失。

吳肇基表示,有氧運動主要是訓練心肺功能,呼吸心跳會明顯加快;阻力訓練主要是刺激肌肉骨骼系統,因為肌肉不得不用力,受到刺激的肌肉,就有機會成長。阻力訓練的原理,就是透過比較大的重量或外來阻力去刺激身體用力,讓身體感受到有維持大量肌肉的需要,進而促進肌肉的生長。

增肌是長期工程,需漸進增加重量,不能停留在原地。

要注意的是,增肌所需的刺激是相對的,與每個人身體原本的條件有關。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本來身體就非常虛弱,做一點快走之類的有氧運動,對他來說就蠻費力了,那這項運動對他來說就有增肌的效果。如果一個人長期過著久坐、少走、少動的靜態生活,當他開始多走路、騎車,也會發覺雙腿變壯了,等於打破「愈不動愈動不了」的惡性循環,開啟「愈動愈有力」的正向循環。

不過,如果這時候停留在繼續走路、騎車,身體適應之後,又會開始發揮節能的本事,導致增肌之路暫停。吳肇基表示,肌力慢慢進步後,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力氣變大」,原本覺得有點吃力的重量,感覺沒有那麼重、訓練變輕鬆,這時候就可以增加重量,或是加入一些變化,來增加原本動作的強度,例如單側訓練、暫停動作、放慢動作等。

基本動作就那幾款,先練正確姿勢再加重量。

該怎麼增加重量或強度,這其實是一門專業的學問,吳肇基建議,對於一般人來說,最重要的一個基本功,是先學會正確的動作模式,其實練來練去,基本動作就是那些。上肢部分,可以分為推和拉,比如肩推、胸推或伏地挺身、划船,如果動作正確,可以訓練到肩、胸、背的肌群。下肢部分,常見動作像是深蹲、硬舉、弓步蹲,動作正確可訓練臀部肌群、大腿前後側肌群,核心肌群。

「從不加重量開始,把動作學正確,就不會傷膝蓋。」吳肇基說,很多人有「阻力訓練傷膝蓋的迷思」,其實膝蓋軟骨需要適度受壓力,才能促進良性代謝和關節健康。許多醫學研究證實,適度的運動可減少發炎反應,進而緩解疼痛,肌肉力量改善後,微觀來看,有助關節穩定、改善關節滑動軌跡、減少不必要的摩擦;巨觀來看,整個人儀態變好、走路步態更正常,爬山雙腿有力不易累,更重要是「心情愉快。」

爬山、陪孫玩,找到自己的運動目標,開啟增肌正向循環。

吳肇基門診病人有一位60多歲的阿姨,很喜歡跟朋友去爬山,但因走路跟不上人家、上廁所蹲不下去,漸漸就不好意思跟朋友出門,待在家裡又很鬱卒。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肌力訓練,每次跟朋友去爬山,她都能健步如飛走完全程,很有面子,如廁也不用特別找坐式馬桶,整個人都變開朗了。

吳肇基觀察,很多老人家都喜歡跟兒孫玩,卻發現自己抱不動、追不上,氣喘吁吁,很挫折。這個想陪兒孫玩的動機,正是一個開始運動的好目標。建議先找教練學會正確動作模式、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之後不論想去健身房用固定式器材或自由重量,或是在家裡用不同阻力的彈力帶、壺鈴、啞鈴,都可以繼續存「肌」本。如此一來,就算哪天因病暫時臥床,平時就為自己儲備肌肉本錢的人,也會恢復得比別人更快。

生病臥床損肌力 別灰心!能動的地方 盡早動起來

增肌是長期工程,即使一時因為開刀、生病等原因而行動受限,也不要灰心。吳肇基提醒,只要把握「能動的地方就盡早動起來」這個原則,就能減少活動量下降帶來的衝擊。

例如,可以坐起身時,就別整天躺著;可以站起來時,就別整天坐著;可以走路時,就盡量多走走路;這隻手骨折固定,另一隻手和雙腿都可以運動。把握這些原則,就不會因為一個地方暫時受傷,就把全身的體能都賠上了。



2023年5月11日 星期四

逾6成女性會陰被剪一刀 千人大調查揭台灣母親血淚史

2023-05-11 15:27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周日就是母親節,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今公布「台灣女人生產經驗大調查」,根據2157名5年內曾經生產的女性之回覆,結果顯示,醫院、診所的會陰切開術施行率分別高達為73.4%、61.5%,遠高於美國、加拿大的5%或6%。調查亦發現6成以上產家不曾接受產前教育,生產後的國家照顧極度匱乏、高度私有化,8成產後照顧都只能依靠個人和家庭。

生動盟建議衛福部,應積極推動助產師與醫師共同照護,以減少不必要的會陰切開;也要在產檢過程增加4次共12小時產前教育,勞動部也應將產婦及伴侶的產檢假擴大適用於參與產前教育。另也應在產後6個月內提供專業產後訪視、到府臨托的喘息服務。

為何台灣會陰切開術施行率這麼高?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產科主任呂理政分析,婦產科醫師要看門診、接生、開刀,還有許多行政工作,能分給每位產婦的時間很有限。產房護理師通常都會在寶寶快出來時才叫醫師,醫師來了之後也會希望盡快完成接生,無法花很多時間等。然而,要避免會陰切開,重點就是耐心等待會陰自然撐開,若產婦沒有先透過產前教育學習正確用力方式及姿勢,生產過程痛苦又挫折,也會希望盡快生完,這時最快的方式就是會陰切開。

「降低會陰切開率,在台灣也做得到。」長期與好孕助產所的助產師合作的婦產科醫師陳鈺萍表示,過去7年來接生400多個產家,會陰切開率低於1%。陳鈺萍表示,以前大家都以為切開會陰是必然的事,但近20年大量醫學實證已經證明這是不必要的。只要產家產前準備齊全,有助產師一起照護,生產可以是享受,而不是受苦,會陰切開執行率也自然會大幅降低。

「現代人去健身都知道要找教練,生產為什麼不找教練?」呂理政表示,若有助產師能夠陪產婦到最後一刻,上述「沒時間等待」的情況就會改變。2014年衛福部試辦婦產科醫師與助產師共同照護產婦的模式,當時就看到很多好的改變。助產師能提供產婦更好的生產教育、身心支持,產婦知道怎麼呼吸、用力是最不痛的,符合現代婦女「生產不只追求安全,也要舒適」的期望。

呂理政表示,目前生產的健保給付有限而且是「包裹式」,這會讓很多醫院基於財務考量,不願意讓助產師進醫院服務,很多婦產科醫師也把助產師視為競爭者。但他認為,就像復健科醫師需要與物理治療師合作、胸腔科醫師需要與呼吸治療師合作,婦產科醫師也需要與助產師合作。醫療專業各有所長,要為產婦謀求最大利益,婦產科醫師和助產師間應發展合作關係,不應該是競爭關係。

「至少從公立醫院開始,讓助產師可以在醫院服務。」呂理政建議,要突破目前健保給付的限制,衛福部應額外補助助產師的生產教育、陪產、接生等服務;如果補助還不足,也應允許有助產師服務的醫療院所向產家收取自費。

生動盟指出,根據國內外研究,產前教育至少要12小時,才能有效達成幫助婦女和家人獲得正確知識、做好產前準備、學習因應產程變化的策略。但台灣現行產檢只有兩次衛教指導,一次在懷孕17週前,另一次在29週後。通常由護理師拿衛教單張做指導,不到10分鐘就結束了。

生動盟建議國健署在14次產檢中,在第28、30、34、37周共增加4次各3小時產前教育,另也呼籲勞動部將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5條中的孕婦的「產檢假」以及孕婦伴侶的「陪產及陪產檢假」,改名為「生產準備假」,並放寬適用範圍,不限於陪產、產檢、陪產檢,也能適用於參與產前教育。

「好的產前教育,就是好的生命教育。」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表示,9到12小時的產前教育幫助她和先生逐一討論過各種發生機率小卻很重要的緊急情境,一起訂定計畫、達成共識。產前教育的過程也幫助她先生無論在心理上或照顧能力上,都在寶寶誕生前做好迎接新生命的準備。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國健署雖已推出許多手冊,但因為過往只找婦產科醫學會討論,內容偏向生理數值及醫療風險,缺乏心理及社會經濟等,將列入重點改善方向。她也認同應增加產前產前教育時數,考量醫院人力配置較受限,產前教育不一定要在醫院進行,國健署會找助產學會討論,將多元場所及資源納入考量,以提供更完整的產前教育。


2023年5月8日 星期一

新版評鑑遭批默許孕哺醫護值大夜 衛福部回應了

2023-05-08 18:53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醫策會最新公布「112年度醫院評鑑基準及評量項目」,不論在醫學中心、區域與地區醫院,皆刪除比照勞基法第49條第一款「不得使妊娠或哺乳期間之女醫師於午後10時至翌晨6時之間內工作」之規定,引起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反彈。衛福部解釋,刪除後以職業安全衛生法條文補足,更有保障,若有相關勞資爭議發生,也會作為評鑑的參考;但有醫師提醒,相關規定都需要建立勞資雙方對等溝通的管道,才能發揮作用。

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解釋,因為條文被判定違憲,考量勞基法第49條第2、3款約束力量較弱,改引用職安法第31條第1項:「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事業, 雇主應對有母性健康危害之虞之工作,採取危害評估、控制及分級管理措施;對於妊娠中或分娩後未滿一年之女性勞工, 應依醫師適性評估建議,採取工作調整或更換等健康保護措施,並留存紀錄。」衛福部認為這比勞基法第49條第2、3款更能保障醫師權益。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徐維琪表示,衛福部刪改這項規定,是為了增加醫院人力彈性、為醫院經營解套,卻對懷孕生子本就艱難的女醫師雪上加霜。工會針對上百位女醫師會員進行調查,8成都反對修改條文。

調查亦顯示,曾經懷孕的女醫師,過半認為懷孕期間生理狀態並未獲得體諒,感覺到工作強度高於未懷孕時。還有近7成女醫師反應,是因為職場環境不友善,受限於單位人力狀況,才會不得不在懷孕期間值大夜班。

徐維琪表示,想要生育的女醫師,工作上面臨極大壓力,值班就是一個大問題,如果拜託同事幫忙,以後也要值更多班來還人情,這會讓很多人不敢生小孩。即便住院醫師適用勞基法,現在仍有許多違法強迫孕婦值大夜的情況。衛福部此一修正,等於將違法歪風就地合法,不受勞基法保護的女性主治醫師,其保障之薄弱就更不用說了。

長期關心女性權益的婦產科醫師烏恩慈提醒,修改前條文比較嚴格,會讓某些想上大夜班的女性不能上;修改後的條文比較模糊,仰賴工作單位建立對等溝通機制,女性才能自主表達意願。

劉越萍表示,若女醫師之工作單位缺乏對等溝通的機制,仍遭強迫值班,就屬於勞資爭議,當醫院發生勞資爭議事件,也會成為醫院評鑑的參考資料。

少子化對策開倒車 工會批衛福部刪「懷孕醫不值大夜班」規定

2023-05-08 14:1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人口已連續3年負成長,出生率全世界最低,「少子化」是公認的國危機,「少子化對策」也是蔡英文總統屢屢公開宣示的政策重點。然而,衛福部最近大開倒車,在最新公布的醫院評鑑規定中,刪除懷孕醫師不得值大夜班的規定,引發醫師勞動團體反彈,將於母親節前夕召開記者會抗議。

根據最新公布的「112 年度醫院評鑑基準及評量項目」,不論在醫學中心、區域與地區醫院,皆刪除女性醫師不得於午後十時至翌晨六時工作的規定。

在醫學中心適用的「106 年度醫院評鑑基準及評量項目」與區域醫院、地區醫院適用的「108 年度醫院評鑑基準及評量項目」,對於女性醫師值班,皆規定「雇主不得使女工於午後十時至翌晨六時之間內工作」,但最新公布的112 年度醫院評鑑基準及評量項目」,刪除這項規定。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徐維琪表示,衛福部刪改這項規定,實際上就是為了增加醫院人力彈性、為醫院經營解套,但這只是對懷孕生子本來就很艱難的女醫師雪上加霜。工會針對上百位女醫師會員進行調查,8成都反對修改條文。

調查亦顯示,曾經懷孕的女醫師,有超過一半都認為懷孕期間的生理狀態並未獲得體諒,感覺到工作強度高於未懷孕時。還有近7成女醫師反映,是因為職場環境不友善,受限於單位人力狀況,才會不得不在懷孕期間值大夜班。

徐維琪表示,想要生育的女醫師,工作上面臨極大壓力,值班就是一個大問題,如果拜託同事幫忙,以後也要值更多班來還人情,這就會讓很多人不敢生小孩。衛福部透過立委回覆公會說,是因為勞基法第49條第一項被判定違憲,所以才刪除此規定,其實這種說法完全是曲解性別平權意旨。

徐維琪解釋,《釋字807》是針對勞基法第49條第一項,判定於午後10時至翌晨6時之時間內的工作,應該要讓女性勞工本身擁有同意權,而不是由工會來同意。然而,勞基法第49條第2項到第5項,並未被判定違憲,反而是保障「女工因健康或其他正當理由,不能於午後10時至翌晨6時之時間內工作者,雇主不得強制其工作。」

徐維琪表示,住院醫師已適用於勞基法,醫院應遵守勞基法第49條所有規定,評鑑也應該要比照勞基法,但其實現在就有許多醫院違法,違背懷孕住院醫師的意願,強迫值大夜班。衛福部此一修正,等於將此違法歪風就地合法,原本就不受勞基法保護的女性主治醫師,其保障之薄弱,就更不用說了。

徐維琪說,大部分醫師的勞動條件沒有法源保護,評鑑還要給醫院雇主更多彈性,醫療職場文化與體質只怕是一天天劣化,這究竟要「醫師媽媽」如何自立自強?工會預計本周三上午將與立委、民團共同召開記者會,譴責主管機關曲解性別平權意旨,呼籲相關保障提高至法律層級。

2023年5月2日 星期二

專科護理師4大困境 工作近似住院醫師、薪資不到一半

2023-05-02 10:1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護理人員站在三年防疫戰的最前線,疫情期間堅守崗位,疫情趨緩後卻心灰意冷。根據111年專科護理師證書更新人數統計,連對護理專業最死忠、執業率高達95%的專科護理師(專師),今年1月先面臨「臨床科(不分科)」的突襲式修法,好不容易擋下,還得繼續協商衛福部把專師補充訓練期大砍6個月。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歸納,專師工作現正面臨補充訓練期遭砍、護病比過高、無對應健保給付且薪資結構不成比例、工作法源保障不足,被迫可能遊走於密醫罪邊緣等4大困境。

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理事長童恒新表示,2019年起住院醫師適用《勞動基準法》,縮減工時衝擊醫院成本,專師便成為最佳配套輔助人力。台灣目前有1萬3000多名專師,分屬內科、精神科、兒科、外科、婦產科及麻醉科等6大專科,95%都有在執業,86%專師都要值班(2023年學會調查),但現在人力、待遇、執業範疇各方面都有缺漏,造就了高風險、低保障的現實困境。

首先,沒有法規明定「專師護病比」。童恒新指出,根據112年教學醫院評鑑條文規定,住院醫師照護病人每日每天上限為15床,護理人員也在2019年《醫療機構設置標準》規定「全日護病比」在醫學中心是1比9,區域醫院及精神教學醫院是1比12,地區醫院是1比15,專師護病比卻全無規定。2019年專師訓練醫院認定暨維護執業品質計畫資料顯示,專師白班在急診科護病比最高,達到1比10至64,精神科1比4至40次之,其餘科別也能達到1比3至20,遠高於住院醫師醫病比及護理人員的全日護病比,對病人安全及照護品質有負面影響。

再者,專師工作已部分近似住院醫師,待遇卻差很大,甚至可能被迫遊走於密醫罪邊緣。專精醫護法規與護理勞權的北護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邱慧洳表示,住院醫師還在學習階段,但同科部的專科護理師可能已經在那邊15年了,許多小醫院根本沒有住院醫師,只有專師。當病人病情出現變化時,主治醫師在其他地方忙而無法立即為病人開立醫囑,醫師與專師討論後,指示專師開立藥物處方、檢驗檢查或治療處置醫囑。

邱慧洳表示,基於以上實務需要,「專科護理師於醫師監督下執行醫療業務辦法」應賦予專師在醫師指示下可以開立醫囑之權限,否則,根據現行醫療法,開立醫囑是核心醫療行為,應由醫師親自為之。若法規未能全面賦予專師在醫師指示下有開立醫囑權限,專師開立醫囑可能有觸犯密醫罪之疑慮,即可能承擔被判6個月以上或5年以下有期徒刑之風險。

童恒新表示,專師在醫院的工作範疇部分與住院醫師重疊,但健保卻未給付費用。根據公、私立醫院住院醫師薪資招募顯示,住院醫師年薪約100萬至180萬,2019年專師訓練醫院認定暨維護執業品質計畫中資料顯示,專師年薪僅70到80萬,待遇與職責不成比例。

衛福部本來要將6大專科整併為2科,學會大力反彈後,衛福部終於打消此意,但補充訓練期仍然被砍大6個月,將影響到專師臨床服務的人力。

童恒新表示,還沒考上專師執照、受訓中的專師,依法可以在補充訓練期間執行專師業務;補充訓練期滿後如果考不上執照,就不能繼續從事專師業務。衛福部將補充訓練期從現行18個月縮短為12個月,雖說訓練醫院可「視受訓中專師的需求」辦理訓練,但訓練醫院可能基於資源成本等考量,讓許多受訓中專師少6個月的訓練機會,也可能限縮專師執業空間、減少臨床服務人力。

面對學會訴求,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蔡淑鳳表示,關於補充訓練,現新條文是要訓練醫院可視受訓中專師的需求辦理訓練,並不受12個月的限制。至於專科護理師可在醫師監督下執行的醫療業務,根據「專科護理師於醫師監督下執行醫療業務辦法」第5條及附表,包括傷口處置、管路處置、檢查處置、治療處置醫囑、檢驗醫囑、藥物處方醫囑、會診單等,都是專科護理師可執行的醫療行為。

獨/拒總統表揚工會+1! 機師:行政訴訟就是我們的態度

2023-05-02 14:3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昨已解編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晚將舉辦「COVID-19捐贈感恩暨授獎表揚晚會」,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院長陳建仁都會出席,除了為「為疫情逝者默哀一分鐘」,也頒獎表揚一線防疫有功人員,除了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以外,機師工會都拒絕出席。

空服員工會強調「機組員在疫情期間承受的污名和被剝奪的人權,不能用頒獎來抵銷」,機師工會則對內發布聲明表示,已經針對指揮中心與相關人員不當的防檢疫政策提出行政訴訟,「這個訴訟本身,就是我們清楚的立場與態度!」

以下為機師工會內部聲明全文:

行政訴訟進行中!機師工會日前已回絕出席指揮中心「感恩暨授獎表揚晚會」

近日有會員關心,據聞5月1日正式解編的「指揮中心」,將機組人員列為所謂的「一線有功團體」,邀請機組人員相關工會,出席5月2日在台北喜來登飯店舉辦的「感恩暨授獎表揚晚會」。關於此一「感恩暨授獎表揚晚會」,機師工會遲至4月24日才收到指揮中心的「邀請函」,函中要求本會「指派受獎人員」出席,經工會理監事群組討論後,工會早已於4月26日回復「不克出席」!

事實上,基於指揮中心於疫情期間對於航空機組員(尤其是擔任飛行工作的機師)之防疫管理政策失當、放任錯誤訊息散佈,導致社會對前艙機組員的歧視與獵巫。過去三年多來,縱使機師工會多次基於科學與事實主動發出警告與建議,也要求指揮中心依國際ICAO建議,勿把跨境機組員當成一般乘客,施加全套的檢疫措施,甚至大規模動員會員與家屬上街表達意見,然而讓人遺憾的是,絕大多數時間,指揮中心在針對機組員的防檢疫政策卻依然故我,不採科學防疫,亦不落實以法行政,防疫政策過當限制人身自由與權利。

三年多來的疫情期間,已經對前艙機組員的身心健康與家庭生活造成了具體且難以彌補的傷害。

在過去一千多個日子組員所承受的巨大壓力、辛苦與煎熬,實際上,除了機師工會一次又一次努力嘗試著站在機組員的立場與角度出發,持續推動改變不合理的機組員防檢疫措施以外,對於這段期間包括指揮中心在內的單位與團體對待機組員的態度,身為前艙機組員,我們想必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也正是因為如此,工會幹部與部分會員們,才會選擇共同參與發起、針對指揮中心與相關人員不當的防檢疫政策提出行政訴訟。而這個訴訟本身,就是我們清楚的立場與態度!

再生醫療法三度協商 民團學者籲:懸崖勒馬

2023-05-02 14:0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再生醫療法》雙法經歷兩次朝野協商破局,將交付立法院院長游錫堃協助協商,據傳明天就要第三次協商,但目前草案諸多條文令專家學者及病友團體疑慮甚深,反對協商通過院版草案。今上午中研院、醫改會、消基會、台灣病友聯盟、受試者保護協會、台灣醫藥品法規學會皆出動重量級代表,聯合召開記者會,強調支持衛福部版本儘速管理細胞治療亂象,但修法應確保安全、品質、有效性,否則這種技術和產品,將無異於祕方或偏方,病人和產業都沒幫助。

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表示,院版草案師法日本,但日本京都大學研究報告指出,反省過去十年細胞治療臨床許可過度放鬆下,已經亂象叢生,對產業發展和臨床臨床研究都沒幫助。亂象包括例如實證來自掠奪性期刊、治療對象與實證不符、審查者身兼治療者的利益衝突、半數涉及不當廣告等,台灣有把握做得更好嗎?

中研院法研所副研究員吳全峰表示,《再生醫療法》草案第9條原本有三款情境,只要符合任一款就能允許應用。其中第一款為「治療危及生命或嚴重失能」,外界大多不反對,但第二款和第三款卻把「洞開太大了」,允許不具急迫性的情況下,也可應用未申請許可證、僅被證實初步療效、風險偏高,卻極度昂貴的治療。

吳全峰表示,衛福部後來也認為原本三款門開太寬,二次協商前曾經修改,僅留下第一款,這是學界可以接受的。兩天內已有261位學者專家與個人連署,其中 208 位為醫藥生科領域專家學者,還有16個病權團體與毒物藥學生科相關學會連署,希望衛福部務要堅守底線。

前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台灣醫藥品法規學會理事長康照洲表示,藥界在短短幾天內也累計超過600人連署,訴求為請衛福部三思,若缺乏符合國際規範的科學審查,細胞治療產品如何與國際法規接軌?又如何取得國際醫療市場認可,促進產業發展?再生醫療技術之細胞治療產品若未符合嚴謹的科學驗證與審查,這種技術根本就與祕方、偏方無異,也悖離了確保再生醫療之品質、安全及有效性的立法意旨。

「保障機制不足,政府退位,在這次的法案中非常明顯。」受試者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滕西華表示,連健康食品、化妝品都要有安全報告和評估,食藥署才會同意給人用,再生醫療法的底線,難道不是應該要有合法、合格、至少二期以上的人體試驗?再生醫療的罰則也嚴重不足,健康食品若違法廣告、獲取暴利,最高可處三年有期徒刑,天價的細胞治療,最高罰責只要罰兩千萬,民眾根本是自己花大錢當白老鼠,還沒有受試者應有的保障。

滕西華向立法院院長游錫堃喊話:「院長出身鄉村,敢對鄉親說,這部法能保障他們的安全嗎?」

她提醒,這次草案第16條甚至開放「易受傷害族群」,例如胎兒、未成年人、受監護宣告的失能者,可以捐贈自己的細胞、血液、骨髓,提供商業利用,這將導致類似2009年電影「姊姊的守護者」事件在台灣上演。「衛福部應自問,為何捐血、捐器官、捐人工生殖細胞,都以公益目的為前提,找弱勢族群捐贈細胞卻可以提供商業利用,醫院還可以為此開公司?」

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表示,現行法案太多空白授權、太少嚴謹把關。如以「產品責任險」來作為病人救濟機制,但這是「產品有瑕疵才會理賠」,人為疏失都不會理賠,這種「救濟」方式根本無法保障迷中權益。法案容許醫院設立生技公司,原本理應於第一線把關的醫師,卻被醫院的利益考量綁在一起,這勢必將傾向於鼓吹病人接受治療,對病人安全造成威脅。

台灣病友聯盟吳鴻來表示,當醫師或業者鼓吹再生醫療,面對那些研究論文,沒有幾個病人有能力判斷。在此資訊不對等之下,面臨生死交關、亟欲把握最後一絲希望的病人和家屬,很可能會做出非理性的選擇,背負昂貴費用的經濟壓力,卻沒有相對應的基本保障。病友團體呼籲,衛福部的版本一定要把漏洞補起來。

2023年5月1日 星期一

疫情趨緩還在騙 醫護上凱道怒控衛福部3承諾跳票

2023-05-01 15:1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五一行動聯盟今在凱道舉辦五一勞動節遊行,主題「八年全執政,勞工算總帳」,全台各地醫療相關工會熱烈響應,上百人在凱道高呼口號,怒指執政黨和衛福部聯手欺騙醫療人員,疫情期間開出「防疫津貼、染疫補償金、三班護病比」三張支票根本全數跳票,去年12月到今年4月已經有上千名護理人員離職。工會並預告,將提起行政訴願,並至立法院抗議。

「全國醫護都非常憤怒!」高雄醫學大學醫療事業企業工會副理事長柯心炫說,她凌晨2點剛下大夜班就搭夜車北上。因為至今沒人領到全額防疫津貼,大都只領到6、7成,金額也與實際防疫工作有落差,院方說衛福部沒發,衛福部說已經發給醫院,兩邊互踢皮球。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徐維琪表示,很多會員都反映沒有拿到防疫津貼,因為就算衛福部已經撥款給醫院,也要求醫院要馬上發,但就算醫院就算沒發,衛福部也只會說「我們宣導了」,醫院就為了避免行政作業麻煩、繼續拖著,有些人就算忽然收到幾百元防疫津貼,金額與實際工作班表有很大落差,也只能知道是去年某月的名目,不知道醫院怎麼造冊、怎麼計算。

工會說,SARS時全國醫護都就被騙過一次,現在執政黨換人,一樣繼續欺騙基層。比方說,醫護冒著染疫高風險上班,中央官員都信誓旦旦說一定會給的「確診補償金」,現在證明是「完全跳票」,許多人申請得到的結果竟然是「0元」,可能要醫護確診重症、命在旦夕才領得到。工會決定要提起行政訴願,也不排除到立法院抗議。

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秘書高若想表示,全台灣有11個醫療相關工會,大約8000多名會員,今天就有上百人出動聲援五一大遊行,其中一個引起公憤的重要原因,就是「三班護病比」跳票。

高若想指出,現在醫院計算「護病比」的方式是根據《醫療機構設置標準》是「全日護病比」,把全院所有科別、所有班別混合計算,所以不論醫學中心(1:9)、區域醫院(1:12)、地區醫院(1:15)都能輕易達標,若細看「三班護病比」就會發現超標情形比比皆是,一般急性病房白班護病比都達到1:8到12,夜班更常常高達1:20。

高若想表示,這次疫情期間,前防疫指揮官、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曾要求照顧確診病人護病比原則是1:7,也曾說疫情後要分別明定三班護病比,大家都很期待,沒想到疫情趨緩至今,衛福部還在說要開研商會議,什麼期程都沒有,就是繼續拖。

「這次疫情後,很多護理人員生氣了!」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護師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表示,以往護理人員很少分享五一勞動節活動,但今年卻很多人分享,花蓮、屏東的會員都不辭路遠來到現場,訴求政府重視醫護勞動人權、防疫津貼透明化、正視護理師低薪和職場安全等問題。去年12月到今年4月,護理人員執業率從59.2%下降到58.6%, 換算4個月內1000多人離職,許多醫院都在喊護理人力不足。

疾病管制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執行新冠防治工作人員染疫補助共計764件、其中358件審議完成,118件核予補助,共計1102萬4000元,以上118件均已發出審定書予申請人。Omicron疫情期間,專家評估當時已有提供疫苗、抗病毒藥物等輔助,風險較低,輕症就不予補助。

護理師怒三班護病比跳票 照護司:正進行最關鍵這件事

2023-05-01 22:56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今天下午舉行的五一勞動節大遊行,受到醫護相關工會團體熱烈響應,其中由11個工會共組、成員超過8000多人的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直指衛福部承諾疫情後明定「三班護病比」卻跳票,任憑全國護理人員在疫後離職潮的超量負荷下工作,是引起醫護憤怒上街的主因之一。

對此,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今晚間發出新聞稿澄清,今年一月邀集醫院代表及護理相關團體開會,但未達共識;近期照護司正在進行「三班護病比可行性調查」,作為未來持續凝聚共識、研擬合理三班護病比之參考。

至於具體期程,照護司司長蔡淑鳳表示,根據2030年前瞻政策規劃,醫院代表是希望2030年可以落實三班護病比,照護司則是希望2025年就讓各界代表對於三班護病比的合理數字達成共識,「如果能達成共識,就等於成功了8成,後續修法就很快了。」

蔡淑鳳說,站在照護司的立場,一定是希望能趕在2030年之前落實三班護病比,才能因應高齡化社會沈重的照護負荷。

護理相關工會團體已示警,疫後離職潮正在發生,每晚一年定出三班護病比,仍在職場的護理人員只會更辛苦,衛福部該怎麼加速各界達成共識?

蔡淑鳳表示,要達成共識,現況資料的調查是最重要的關鍵。然而,不論是護理人員自行在問卷填答,或是醫院院方回報衛福部的數據,都有可能不夠貼近真實情況。為了搜集這項重要的現況資料,衛福部正在嘗試往兩個方向努力。

蔡淑鳳說,首先是透過問卷,但包括問卷內容、誰來填寫,都是需要研商的問題。第二項嘗試,是去分析健保的次級資料,釐清不同班別、不同科別、不同層級醫院的護病比現況資料。有了真實的資料,就能夠貼切掌握臨床現況、進步空間有多少,這樣才知道如何訂定三班護病比,比較容易讓各方達成共識,進而完成修法、落實於全國。

蔡淑鳳表示,經過2017和2018年擴大護病比連動加成級距、調高偏鄉醫院加成,逐步達成鼓勵醫院落實改善護病比。2019年也將全日護病比錒入醫療機構設置標準,2020年起為期兩年的前瞻計畫,委託國衛院、護理學會等分析影響護病比的因素、提出可行性的指標,並針對不同層級醫院一些比例。可惜今年一月的會議上,各界代表仍未達成共識,認為不同層級、科別的差異性很大,希望有更多數字來討論,所以衛福部正在積極進行資料搜集。

蔡淑鳳表示,照護司深知全國護理人員辛勞,知道訂定三班護病比是為非常急迫、重要的政策,也是照護司最優先的任務。只要2025年能達成共識,就成功了八成,啟動修法就會很快。雖然各界能否有共識,不是照護司所能決定,但照護司會持續進行,積極辦理。

總統頒獎難抵銷汙名侵害 空服員拒當指揮中心畢典背板

2023-05-01 21:3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已解編,但傍晚媒體群組仍發出一採訪通知,告知媒體明晚有一場「COVID-19捐贈感恩暨授獎表揚晚會」,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院長陳建仁都會出席,活動開場就是「為疫情逝者默哀一分鐘」,然後是播放短片、長官致詞,表揚感謝、排字儀式、精華影片等。活動強調由總統及行政院長「親自頒發感謝獎座及有功人員及團體,向他們致上最真誠謝意。」

不過,受邀授獎的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顯然不領情。桃園市空服員工會上周五在臉書粉專貼出邀請卡,並發出聲明強調「機組員在疫情期間承受的汙名和被剝奪的人權,不能用頒獎來抵銷」,因此「婉謝邀請,不會出席。」

今傍晚記者向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周聖凱查證,工會收到的邀請確實就是明日晚會,授獎團體高達數十個,說是可以跟總統合影留念。但經內部討論,決定不出席,「我們不想當指揮中心畢業典禮的背板。」

以下為桃園市空服員工會聲明全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稱指揮中心)預定在112年5月1日解散,並通知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下稱本會)將在112年5月2日辦理感恩會,表彰防疫有功人員,邀請本會代表空服員受獎,然本會經內部討論,認為「機組員在疫情期間承受的汙名和被剝奪的人權,不能用頒獎來抵銷」,決議婉謝邀請,不會出席。

機組員的工作性質特殊,經常在國跟國之間往返,面對極高的傳染風險,但國家仍有各種航空輸運之需要,上機服勤的機組員,只能小心翼翼保護自己,深怕被傳染、更深怕傳染給旅客和生活周遭之人。然而空服員作為邊境防疫的前線,疫情爆發之際,竟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完善的防疫護具,有如沒有武器就被推上戰場之人,從口罩、手套到防護衣和機上組員專用廁所等等,都是本會和基層空服員,花莫大力氣向航空公司和主管機關發聲爭取,才能得到。

《國籍航空公司機組人員防疫健康管控措施作業原則》更讓機組員陷入反覆隔離的輪迴中,在外站飯店要隔離、機上要嚴密防範、返台後仍要繼續隔離和自主健康管理,非身在其中之人,或難想像基本人權、自由、生活圈被反覆剝奪的惡夢。反覆隔離所影響的並不只是機組員個人,本會許多會員肩負家內長輩和小孩的照護、陪伴和教育,所影響的更是幾千個家庭的親情、愛情和友情。

從指揮中心和交通部民用航空局(下稱民航局)的公開說明和統計資料,皆可證明,從疫情爆發開始到《國籍航空公司機組人員防疫健康管控措施作業原則》停止適用期間,絕大部分空服員都恪遵防疫規範,實際染疫者和違反紀律者都比例極低。可惜發生特定個案違反防疫規範時,本會和許多機組員相關工會都透過各種方式發聲表達,期盼指揮中心不要連坐懲罰無辜之人,應顧及機組員的人權和心理衛生,但指揮中心仍選擇全面提高機組員的隔離天數。機組員甚至連就醫養病和搭乘大眾運輸的基本需求都嚴重受限,以及過高頻率的篩檢,也一再刺傷機組員的身心狀況。

恪遵防疫規範的機組員一同被連坐懲罰的結果是,全體空服員都要承受過度的汙名,被非人化當作傳染的媒介、被惡意用「性」攻擊抹黑道德和人格,空服員及其家人和小孩,被社區歧視、被學校排擠的故事也所在多有。高高在上的有權力者,如何能理解,一個人走進醫院刷健保卡就被投以奇怪眼光是甚麼心情、安分守己過日子但常常被投黑函檢舉,疲於奔命寫報告解釋是甚麼心情,以及稍一不慎就可能人生半毀又是多麼恐懼。許多人在疫情期間都不敢承認自己是個空服員,只是個普通的空服員。

本會尊重指揮中心對防疫政策的判斷,並深知指揮中心在防疫期間有諸多的苦勞和功勞。然本會以為,承受再多汙名和風險,仍恪遵防疫規範和敬業工作的光榮,不用透過功獎,也會長存空服員的心中,更不認為,機組員在疫情期間承受的汙名和被剝奪的人權,能用頒獎來抵銷。考量不少空服員仍未能從社會的集體不信任和有如白色恐怖的圍剿中平復身心,故決定婉謝出席感恩會。

最後,本會想對我們的總統、我們的行政院、指揮中心和民航局說,空服員真正需要的絕非多一個防疫有功獎項,空服員需要的是你們在疫情恢復之際,全力來協助空服員的集體聲譽一起平反、洗刷集體的汙名,空服員需要的是在疫情恢復但勞動環境依然艱辛的此刻,你們能跟工會站在一起,保障空服員和全體勞動者未來不用血汗的生活。本會深信,比起領獎和受獎,這才是你們應有的為國為民的高度,也才是本會能配得起全體會員支持和信賴的聲音,望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