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1日 星期三

孕期糖尿病兒童神經缺損風險倍增 婦產醫籲2方面要努力

2022-12-21 16:0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糖尿病一直都是母嬰健康的大威脅,可能影響雙方一輩子。今下午剛刊出的最新大規模回溯本土研究顯示,相較無糖尿病的孕婦,孕期有糖尿病,孩子有較高風險罹患多種神經發育疾病,以第一型糖尿病對神經發育疾患的影響最大,其次依序是第二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GDM)。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黄建霈補充,除了神經發育障礙,這些孩子也有較高風險胎死腹中,長大後肥胖或罹患三高的風險也比別人高。

台灣去年才開始補助GDM篩檢、給付所需的血糖試紙,約每5名產婦就1人篩檢異常。參與研究的成大醫學院婦產科教授郭保麟表示,照護品質還有努力空間,建議提供跨科照護門診,並將備孕相關衛教知識納入國民教育。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贊成慢性病教育扎根,唯建議整合門診勿以疾病冠名,以免標籤化產婦。黄建霈則透露,醫學會正與相關部門研議將GDM納入現行糖尿病整合照護計畫。

今下午4時正式公開於《發育醫學和兒童神經病學》國際期刊的這份研究,由成功大學醫學院婦產部、精神部、小兒部與公衛系合作完成。郭保麟表示,共分析2004到2008年間出生87.7萬人的健保資料和出生登記。當時GDM篩檢要自費,87.7萬人當中有9萬人的母親懷孕時被診斷GDM(約占10%),8749人有第二型糖尿病(1%),338人有第一型糖尿病(0.04%),其餘無糖尿病。

研究者分析這87.7萬人從出生到2015年底的健康資料,經校正母親年齡、懷孕年齡、出生年、兒童性別、家庭收入、都市化程度、高血壓病史、早產這8項可能的干擾因子後,分析被診斷6項神經認知疾患與孕期罹患3種糖尿病的相關性。郭保麟表示,這應該是東亞國家第一個全面分析母親罹患多種類糖尿病和子代發生多種神經發育疾病相關性的研究。

結果顯示,第一型糖尿病對神經發展障礙的影響最大,與智能障礙(2.69倍)、癲癇(1.43倍)、發展遲緩風險增加顯著相關。郭保麟提醒,要注意第一型糖尿病人數很少,統計數據波動較大,另有小兒神經學家提醒,台灣發展遲緩診斷有模糊空間,應小心解讀。至於第二型糖尿病,與智能障礙(1.58倍)、腦性麻痺(1.5倍)、癲癇(1.43倍)、過動症(1.29倍)、自閉症(1.28倍)、發展遲緩有關;妊娠糖尿病(GDM)則與自閉症(1.14倍)、過動症(1.17倍)、發展遲緩有關。

郭保麟表示,第一型糖尿病從小就要治療,懷孕前就知道,GDM定義是懷孕第20周以後診斷糖尿病,如果20周之前發現,就會歸類為第二型糖尿病。臨床上很多媽媽雖然被診斷為GDM,但當中很有不少人是孕前就有糖尿病,只是自己不知道。孕前體重過重、有多囊卵巢的孕婦,罹患GDM的風險較高,但也有一些人找不到任何風險因子,還是發生GDM,可說還沒有明確的風險因子和預防方法,「營養均衡、規律運動、不放縱飲食」理論上都有幫忙,但證據還不強。

孕婦的糖尿病如何影響胎兒神經發育?關鍵就在胎盤。「胎盤長得不好會影響胎兒的一切,」郭保麟說,胎盤負責供應胎兒養分、帶走胎兒代謝廢物,是血流豐富的組織,糖尿病會引起血管病變,造成胎盤型態異常、發炎,這就可能導致胎兒神經發育的缺損,因為糖尿病對於腦部發育的影響是廣泛、沒有專一性的,所以多種疾病可以同時存在,例如同時有自閉症、過動症、發展遲緩,就很常見。

郭保麟說,通常只有少數飯前血糖過高者、病情較嚴重的GDM產婦需要打胰島素,大部分GDM產婦都僅需接受營養師指導、做好飲食控制。不過由於孕婦的血糖標準比一般人嚴格不少,很不容易達標,若能將GDM納入糖尿病跨科整合照護,多科專業團隊一起幫助產婦,可望更有助於血糖達標。這次研究的限制,除了沒有考慮藥物治療因素,也沒有控制病情控制程度、孕期生活飲食型態、孕前與孕期的肥胖程度等潛在干擾因素,這是健保資料庫本身的限制。

2022年12月18日 星期日

當心酒害/酒精傷肝傷腦增罹癌率 專家籲打破惡性循環

2022-12-18 18:3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最新本土研究發現,相較於不喝酒,成年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罹癌風險是1.2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得到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的風險是15.81倍。癌症專家分析,酒精可能引起慢性肝炎、提高肝癌風險;酒精與其他不良生活習慣共同作用,也會讓癌症和慢性病風險上升。精神科醫師提醒,酒精會抑制大腦神經功能,讓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差,讓人陷入愈喝愈無力、愈喝愈多的惡性循環。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較無B肝、C肝問題的歐美國家,酒精是導致肝癌的首要原因,因為酒精是經由肝臟代謝,可能引起非病毒性的慢性肝炎,長期導致肝癌。生活壓力大的勞工階層,喝酒之外可能也會抽菸,飲食也受限於一些較不健康的選項,例如高脂肪、高熱量等,這些因素綜合起來,都會提高罹癌率。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飲酒只是生活中一環,理論上還要加上一些其他因素,才會導致罹癌的結果,例如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環境中的毒物如黃麴毒素、發霉的食物等。雖然不同生活習慣對於罹癌的貢獻,有待更多研究詳細探討,目前這篇研究仍發揮很重要的警惕作用,讓社會大眾知道喝酒一定要酌量。

「慣性喝酒是其他問題的結果。」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表示,自古以來,當人類面對到難以解決、不知該如何面對的問題,就可能用喝酒這個行為來因應,最常見的就是因為憂慮、焦慮、失眠。當酒精作用在大腦,會抑制神經功能,導致人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差,此時人就會落入惡性循換,愈喝愈無力、愈喝愈多,久了就有精神或神經障礙疾病。

方俊凱表示,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就是要找到其他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要尋求醫療專業的協助。一開始可以先透過一些藥物緩解他的情緒或睡眠問題,幫助他恢復可以面對問題的行為能力。接下來就要透過適當的諮商、心理治療,幫助他去找方法面對、解決問題。


*完全可歸因酒精疾病:

酒精引起之精神與行為障礙疾病

酒精性神經病變

酒精性心肌病變

酒精引起之消化道疾病

胎兒受酒精影響症候群


*部分可歸因於酒精的疾病:

癌症

第二型糖尿病

憂鬱症

阿茲海默症

癲癇

心腦血管疾病

資料來源:台灣公共衛生雜誌

整理:記者邱宜君

當心酒害/喝酒暖身是捨本逐末 心臟名醫籲四種人勿喝

2022-12-18 18:28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天氣冷颼颼,許多人都會喝點酒暖身。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檢查室主任王宗道提醒,保暖重點在衣著,喝酒暖身效果很短暫,捨本逐末恐反而導致失溫。冬天造成心房顫動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喝酒,有心房顫動者中風機率增5倍,因此,心律不整或心跳偏快、三高沒控制好、有心腦血管疾病者,都不建議喝酒;此外,酒精對於「喝酒易臉紅者」健康帶來的都是壞處,也不該喝。

王宗道分析,酒精會讓心跳加速、血管擴張,熱量被血流帶到身體表面,人會暫時覺得溫暖,但要注意的,血管擴張也會加速散熱,接下來身體會感覺更冷。因此,要暖身重點在衣著,喝酒取暖不僅捨本逐末、只有暫時效果,還可能帶來危險。因為如果酒後輕忽保暖,熱量散去後,人可能會失溫,血管遇冷收縮也會刺激心血管系統,引起心臟病或中風,這就是冬天出現醉漢路倒死亡事件的原因之一。

王宗道表示,雖然過去有零星研究指出喝酒有一些好處,但整體來說,更多大型綜合研究都看到飲酒對健康是負面的,喝少量也沒有比較好。在台灣等亞洲國家,王宗道指出,較高比例人口具有乙醛去氫酶(ALDH2)代謝酵素基因缺損,喝酒易臉紅,俗稱「酒精不耐症」酒精對於這類人的健康危害也更加確定,對心血管、神經、癌症等各方面都有害。

王宗道表示,最新版的高血壓指引對飲酒的限制比以前更嚴格,一周頂多只能喝半瓶紅酒,換算一天大約只能喝50毫升而已,一般人餐飲時喝的量一定超過。建議喝酒會臉紅、有心律不整、心律不整或心跳偏快、三高沒控制好、有心腦血管疾病者,都不建議喝酒,以免增加心血管系統負擔。冬天受歡迎的一些燉補料理也常常含酒,也不可能完全禁絕不放,但如果知道自己有上述風險因子,還是要有所節制,不可過量。

當心酒害/本土研究:每周喝一次 男性罹癌風險增2成

2022-12-18 18:3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最新本土研究發現,每周喝酒一次,對健康和健保的負擔不容小覷。相較於不喝酒,成年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罹癌風險是1.2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得到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的風險是15.81倍。估計與酒精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疾病一年至少要花掉健保28億元,其中16億用於45歲以上罹癌男性。

此研究是成功大學公衛所與中興大學食安所今年共同發表於《台灣公共衛生雜誌》,分析2009年與2013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萬5515名18歲以上民眾的飲酒頻率,並追蹤健保紀錄直到2017年底。研究者列出可完全或可部分歸因於飲酒的11大類疾病,若有人追蹤期間曾經因這些疾病急診2次或住院1次,就視為罹病。

結果發現,3成女性、6成男性過去一年曾喝酒,其中19.59%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12.37%每個月喝一到2次、25.4%每個月喝不到一次,男性疾病風險因此明顯提升,以「酒精引起的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與飲酒頻率有最明顯的劑量反應關係。

排除教育程度、吸菸習慣、運動習慣、月收入的影響後,44歲以下每周至少喝一次的,男女性得到「酒精引起的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風險都是不喝酒的11.48倍;44歲以下男性每月喝1到2次,風險為3.44倍,44歲以下女性每月喝1到2次,風險為5.11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風險更高達15.81倍。

至於癌症,無論是44歲以下或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罹癌風險都是不喝的1.2倍。其他疾病方面,44歲以下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癲癇風險是2.49倍、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是1.3倍。44歲以下女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憂鬱症風險為1.6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發生酒精引起消化道疾病的風險是1.29倍。

以健保點值一點一元推估,主診斷為酒精相關疾病的一年健保醫療費用高達28億元,若主、次診斷都計,更高達56億元。其中以45歲以上男性的癌症醫療費用居冠,僅以主診斷估計已達16.48億元,主次診斷合計則有24.78億元。就算只看此次統計與飲酒相關性達顯著的疾病,一年的健保費用也分別高達17億元(只看主診斷)、33億元(主、次診斷都計)。

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國健署長年強調的四大健康風險因子就是「抽菸、不運動、營養不良、酗酒」,過去研究指出,即便少量飲酒也會提高罹癌風險,包括口腔癌、鼻咽癌、食道癌、肝癌、乳癌。台灣大約每2人就有1人缺乏乙醛去氫酶(ALDH2)代謝酵素,就是俗稱的「酒精不耐症」,這也會大幅提高罹癌症機率,呼籲國人盡量勿飲酒、飲酒要適量。

2022年12月14日 星期三

網紅控兒「碰瓷」發文反省稱非討拍 外界分析:太假了

2022-12-14 11:3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以開團購知名且擁有廣大人氣的親子網紅,日前自揭體罰兒子打到瘀青,遭學校輔導室通知社會局,最後遭社工登門關心。她以「碰瓷小兒」描述孩子,意指孩子行為就像製造假車禍,文中處處流露委屈,寫道社工來訪時自己強忍淚水致歉「生而為人(母),我很抱歉。」大量粉絲留言肯定她、安慰她「看到社會局真傻眼」、「孩子段數真高」,還有不少網友也分享自己打小孩導致社工上門的「冤枉」經驗。

不過,對於此文意圖與網紅的「反省」態度,並非只有安慰與肯定之評論,也有人留言說「一個形象良好的網紅媽媽,因為打小孩打到瘀青被社會局關切,這種黑歷史不如先自己承認,還能得到各方拍拍,穩賺不賠」。受到批評後網紅開始增修文章,強調自己發文絕不是要討拍或合理化暴行,只是需要抒發心情並警惕自己不再犯。

針對此事件,台灣繪本親子共讀運動的推手林真美撰文表示,雖然沒有什麼是「正當的管教」,但網紅的說法完全是「上對下」的說辭,與「掌控」無異。顯然她的孩子受到許多壓迫才會出現各種情緒的反彈。大人不去面對處理那些因果,為了不讓廻力槍打到自己,就用洋洋灑灑的長文,去正當化自己的「出手」,這真的很糟糕。

代表作品有《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上流兒童》的作家吳曉樂也撰文表示,網紅與其寫文,不如關掉社群,好好花時間跟小孩和自己相處。「身而為母,我很抱歉」這種說法非常聲東擊西,母職確實不易,但網紅迴避了自己「高收入族群」身份。她業配價碼很高不是一天兩天的新聞,面對情緒,她比一般人更有「不要讓自己走投無路」的選項,她甚至可以負擔專業援助,而不是讓小孩來消化她的情緒。

眾多安慰網紅的說法,也遭到質疑,是基於認為小孩地位低,就可以欺負。吳曉樂寫道,如果今天有一個人照顧老邁的父母,覺得很煩壓力很大父母吃飯又慢吞吞,而把父母弄到瘀青,或是打父母一巴掌,再抱著父母痛哭,我們會怎麼想?我們會公開討論說「啊我可以理解,我也打過父母,打完之後也很傷心,還崩潰地哭了」嗎?若有人打氣,「我也打過父母,但後來去上課,知道父母不是故意尿在床上,是老化了失去控制,之後有努力降低打父母的次數,我們一起加油吧!」。

吳曉樂質疑,我們會接受這樣的場景嗎?會說「照顧父母真的好辛苦,適當的懲罰是難免的」嗎?我保證,不會,容忍限度絕對更低,因為我們不可能再成為小孩,但我們很有可能變成需要他人協助的老人。我們害怕自己「未來因為造成他人困擾而被揍」的畫面。所以,問題到底是「照顧小孩很累」多一些,還是我們至今仍然潛意識覺得「小孩」地位次一級的問題多一些?

林真美寫道,「生而為人(母),我很抱歉。」這太虛假了。太宰治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是充滿自省與羞愧的。但網紅這樣說,是把這句話當做自己可以為所欲為的擋箭牌。另外,網紅為經營事業,長期在網路開地球曬孩子、未經小孩同意,確實是侵犯隱私。除卻公眾人物,沒有大人希望自己經常被曝曬在大庭廣眾之前,被任意指指點點吧?更何況都是單方之辭,沒有反駁的餘地,只有被對方拿來說嘴、蹭按讚的份。

林真美寫道,如果大人有人權、兒童權利的觀念,就不會用任何手段去「對付」孩子。大人必須先把「做自己的自由」還給孩子。當孩子的自由抵觸到大人的自由時,就要討論或相互讓步。這是人與人共生,最基本的平等與尊重。孩子在其間,才能好好學習他該會的事,並ㄧ路與世界碰撞,一路好好發展他自己。



2022年12月13日 星期二

網紅怨兒哭鬧像威脅通報受虐 專家:通報≠兒虐開案

2022-12-13 14:5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一名知名網紅日前發文陳述孩子難管教,某次體罰打出瘀青,被學校輔導室通報社會局,社工上門家訪。文中感嘆身為親子部落客卻慚愧成為「在社會局有案底的失格母親」,面對皮薄肉嫩的「碰瓷小兒」哭鬧,彷彿威脅向全世界宣告受虐,相當委屈。但她強調發文不是要討拍或合理化暴行,只是需要抒發心情並警惕自己不再犯。

有些網友以「看到社會局真傻眼」、「孩子段數真高」這類說法來安慰網紅,也有些人分享自認冤枉的被通報經驗,例如沒打傷小孩,輔導老師聽孩子口述就通報、孩子跌倒瘀青被早療老師通報、孩子半夜爆哭被鄰居通報、幼兒手燙傷被急診醫師通報。也有人分享相反經驗,就算把樓下小孩被打到喊救命的聲音錄音並多次報警,竟被警察斥責不要亂打電話。

兒福聯盟政策中心資深主任李宏文表示,對於兒保社工來說,「被通報」不等於「兒虐開案」,家長不妨將社工的來訪解讀為,是政府基於保護孩子免於受害的法定職責,前來關心和了解事情發生始末,其實也是幫助家庭連結更多資源,例如情緒支持、親職教育、創傷知情照護等。

「通報不是定罪。」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張秀鴛說,無論是警察、老師、校護等專業人員,只要得知孩子有傷或疑似受到不當對待,不須判斷傷怎麼來,就是要依法在24小時內通報,由社工去進行了解。左鄰右舍和孩子都知道有這些外在保護機制,都是好事,應正面看待。

「通報是一個善待自己、重新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契機。」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曾任高中專輔教師8年的諮商心理師林上能表示,通報只是提醒,不是為了處罰家長,也不代表認定是惡質父母。通報的主要目的是保護而兒少免於傷害、建立家庭環境的保護因子,也希望引進專業資源幫助家長,例如正視親子關係問題、了解親子雙方需求、察覺還沒修復的上一代的傷痛。

既然通報立意良善,為何會讓家長有又氣又冤枉的感受?這就有制度性的原因。林上能說,過去他在通報前,會跟孩子先討論好,如果再次受到暴力威脅可如何求助、戰時離家可以找誰、有沒有手機在身邊可撥家暴專線或報案,也會討論通報後可能的衝擊和準備。通報時也要請主責社工先與專輔老師聯繫,再跟家長聯繫、仔細觀察家長反應,避免貿然家訪會不利於後續輔導。

「教育部和衛福部要增加預算、正視輔導和社政人力不足的問題,服務才會到位。」林上能表示,目前學校輔導體系和社政體系雙方的養成教育中,對彼此工作的描述常常與實務有落差,導致雙方的職前訓練、合作默契,還有輔導室、導師、社工之間的對接和橫向聯繫,都可能出現一些改善空間。學校輔導與社政社安網人力都很吃緊,但社安網社工的案量是無法想像的大,只能分類、優先處理高風險個案,如果評估親師溝通良好的校園通報案,社工也只能先結案。

2022年12月12日 星期一

窮人只能買有錢人諮商筆記?比理科太太爭議更大的問題

2022-12-12 20:33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理科太太近期預售的線上課程「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大賣,短時間就有2700多人報名,進帳近500萬。因理科太太不具專業資格者,卻以將個人經驗包裝成「課程」形式進行販售,課程文案及大綱與心理師工作內容有雷同之處,引起專業人士批評。但也有人認為,這項商品熱賣反映出民眾「又窮又苦」,心理需求高卻負擔不起諮商療程,才會寧願花錢購買有錢人的諮商經驗談。

對此,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諶立中表示,就算是高稅收國家,政府也供應不起長期大量的心理諮商服務,台灣目前也只能透過地方衛生單位建置免費駐點心理諮商、持續佈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來提供比較基本的服務。不過,馬偕紀念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羅惠群認為,政府投入於心理健康的資源長期過低,不但經濟弱勢難以取得服務,專業人員也被迫自我剝削,導致「弱弱相殘」局面。

諶立中表示,以前國內環境家庭成員多、人際關係緊密,有心事可以找家人朋友聊聊、尋求信仰寄託,不見得會直接尋求專業協助,以前也沒有那麼多心理師。現在家庭生得少、人與人間比較疏離,如果有錢可以直接去找心理諮商,這就像是人肚子餓了,選擇上也有「吃飽」和「吃很好」的分別;如果嚴重不舒服,像是出現憂鬱、焦慮不安等症狀,就建議就醫,醫院可提供心理治療。

諶立中說,隨時代進步、觀念轉變,許多專業服務提供出來,政府也在逐步建置心理諮商資源。現在全國已經有380個免費的駐點心理諮商,鼓勵需要的民眾詢問衛生所會衛生局,早年乏人問津,現在都要排隊了。還有根據社安網第二期計畫的預算,2025年要完成佈建71個心理衛生中心,每個中心都有2個臨床心理師、2個諮商心理師、多名社工,都是常設人力,現在已經完成了25個。

不過,諶立中強調,就算是高稅收的北歐國家,都供應不起長期心理諮商,以台灣的富裕程度,政府也做不到提供大量服務,只能給最基本的,如果有長期需求,民眾還是得自行負擔費用。

羅惠群表示,預防勝於治療的概念,也適用於心理健康,照理說國家也應特別編列預算去回應弱勢族群的心理健康需求。可惜的是,但國家相關預算編列長年嚴重偏低而且不穩定,錢花完服務就砍掉了,政策無法延續,前端預防做得不夠,結果後端需求量就更多、問題更嚴重,經濟弱勢受到衝擊更大。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曾任高中專輔教師8年的諮商心理師林上能表示,衛福部所說的心理衛生中心,其實受限於經費,服務對象以「精神疾病、藥酒癮、家暴性侵、自殺」等四大族群為優先,預算不夠、人力也不夠,服務量能很難顧及一般人的心理健康需求,想要諮商也很難排得上。至於大學校園裡的心理衛生中心,平均1200個學生才配一個心理師,國立大學都沒有那麼多錢聘人了,私立大學比例更低。

至於醫療院所,林上能指出,長期以來,心理諮商與治療的健保點值過低,導致醫療院所服務量有限,且多以給付相對較高的心理衡鑑為主,醫院沒有誘因去開立治療。此外,雖然心理師法明定諮商心理師可做心理諮商和治療,但健保卻不給付諮商心理師做諮商和治療,結果,諮商心理師雖然人數眾多,卻無法進入醫院服務民眾。

林上能表示,自費諮商成本高,是因為心裡師一定要取得碩士學位才能考照,養成訓練歷程成本極高,執業後仍持續接受教育訓練,根據全聯會去年調查,自行執業的心理師,收入有一半都用於專業進修、接受資深督導指導,都是為了提供當事人更好的服務。

如果想要接觸諮商但經濟能力受限,建議可以嘗試自費諮商之外的其他管道。林上能表示,在符合某些經濟弱勢或社會風險條件下,社政體系和醫療體系的社工人員可以協助媒合某些方案的諮商資源,雖然都有限制次數,但總是聊勝於無;也可以在就醫時主動向詢問,符合給付條件者,可安排健保給付的服務。

此外,蠻多縣市政府衛生局都有免費諮詢駐點,可主動詢問、多加利用。林上能說,以台北市為例,市府一樓聯合服務處每周有兩次心理諮詢可預約,諮詢是類似於「初評」,雖然服務時數有限,但確實能協助民眾自我照顧、釐清尋求協助的方向。

理科太太把個人經驗當課程賣 衛福部籲三思這3件事

2022-12-12 18:5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理科太太近期預售線上課程「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短時間內2700多人報名,進帳近500萬。文案提到「結合經驗、案例、理論、工具」,提供「實作練習、選書、專屬社團」,課程大綱與心理師在社區或醫院帶領的工作坊高度雷同,由於理科太太不具心理師資格,引起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等跨專業人士反彈,質疑她的資格和課程內容。

理科太太後來強調「內容絕不觸及諮商、不為任何人諮商、不可能取代諮商」,是以「學姊」立場分享超過一百小時諮商經驗談,昨在粉專怒嗆「酸民惦惦」,今再發文指出是課程名稱取得不好,用了「諮商」二字,才會招來「有心人士」的斷章取義。

問題只是名稱取不好、被有心人士武斷攻擊嗎?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和一些諮商心理師認為,理科太太不具專業資格者,卻以將個人經驗包裝成「課程」形式進行販售,加上網紅名人效應影響力大於專業團體,雖然內容尚未釋出、難以判定是否違法,但確實有專業倫理的疑慮,也有遊走在法律灰色地帶之虞。

心健司司長諶立中表示,他個人對理科太太沒有什麼了解或既定印象,或許有些民眾購買只是好奇名人經歷,並非因自己有心理健康需求,如果理科太太只是分享自身經歷、沒有從事醫療行為,還看不到課程內容,也很難說有無不合理或違法。

法規上沒有不可以,並不代表恰當。諶立中說,如果是有心理健康需求的民眾購買,他建議應注意三件事,首先是「用個人經驗很難用在每個人身上」,再者是「個人資歷背景是否可完全信任」,最後是「認為自己有諮商需求,還是要找專業人員討論。」

一般人常誤以為諮商心理師只是跟你『聊聊』,這與事實有很大落差。」馬偕紀念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羅惠群表示,根據心理師法第14條,諮商心理師有六項法定業務,包括不同族群的心理衡鑑、心理諮商、心理治療,要有碩士學位、通過實習和專技高考、每6年取得120個再教育學分,才能合法執業,如果沒有經過這樣的認證,就不能自稱是諮商心理師,也不能執行相關業務。

羅惠群表示,諮商經驗非常個人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啟發和想法。相較於一般自助類型書籍側重讀者反思的特性,這次販售的課程強調是個人主觀經驗分享,標榜很強的互動性、導入自評系統,令人擔心有可能傷害到個案的潛在風險,也會擔心這將導致社會大眾對於諮商有不正確的認知。基於以上,已經有些律師和專家認為這套商品有規避法律界限、遊走灰色模糊地帶之虞。

羅惠群說,課程內容公佈後,才能由主管機關判定是否違法。如果有個住在台北市的人買了這套課程,對於內容有疑慮,認為有與心理師法定業務雷同、有違法之虞,個人可向地方衛生局申訴檢舉,衛生局會進行約談並做事實認定。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曾任高中專輔教師8年的諮商心理師林上能表示,理科太太所列的課程大綱雖然沒有直接指稱在做心理諮商與治療,但專業人員一看就知道,這個大綱與中小學輔導老師在校帶領的活動課程、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心理師帶領的自我探索工作坊或情緒成長團體,還有心理師在醫院、社區帶領自我探索與覺察團體的諮商內容,有著高度的重疊性。

林上能說,如果只是經驗分享,理科太太以KOL身份拍影片就有很好的效果,但推出這樣類似於商品化諮商療程的課程,反而是將高度個人化的心理諮商歷程「化約」成一套模式,可能導致社會大眾誤以為「原來心理諮商就是這樣」。

林上能提醒,教人尋求自我療癒的過程中,很可能引發每個人不同程度的反應,例如勾起創傷和情緒,心理師的陪伴能及時協助和平復。當此單向教學課程將個案帶出這類反應時,要怎麼給予這麼多人個人化的適切引導呢?會擔心這套課程反而導致個案錯過了接受諮商和治療的黃金期。

「因為民眾不了解心理諮商、專業推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政府對於推動心理健康做得不夠,才會引起這番軒然大波。」羅惠群說,心理師的專業倫理守則,最基本的就是「不傷害」,以個案福祉為核心考量,因此要呼籲對此課程有興趣的民眾,更客觀去看待這個課程、檢視課程內容,不要受名人效應影響而忽略了自身的心理健康需求,或延誤了自己的治療。


2022年12月7日 星期三

不是病童是闖關小勇士!台大兒外加護病房用愛設計

2022-12-07 17:56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先天性心臟病盛行率為千分之13,每年約有2600個寶寶一出生就要與病纏鬥,小身軀多次進出開刀房和加護病房,與家人分離,不知道自己將要經歷什麼、不懂醫療處置的意義,結果許多孩子雖然身體痊癒,心裡卻留下創傷。台大醫院兒童外科加護病房裡,10個孩子就有7個是先天性心臟病病童,為了幫助孩子理解住院期間會經歷的事,護理師設計了一套遊戲,希望能透過影片、冒險地圖,甚至是虛擬實境的方式,幫助孩子把住院過程化為一趟充滿勇氣和成就感的冒險旅程。

台大醫院兒童外科加護病房護理師劉淑惠說,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有些出生不到24小時就要開第一次刀,很多病童成長過程中也需要開很多次刀,但孩子們不像成年人那樣可以理解醫療過程,必須要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去幫助他們做好心理建設,才能幫助孩子減緩與家人分離的焦慮、減少失去控制的感受。

劉淑惠表示,根據兒童心理相關研究顯示,使用「治療性質的遊戲」可以幫助孩子理解住院過程,也能減緩緊張和壓力,提升治療配合度,這次就將幾個特別需要孩子配合的項目設計成遊戲中的勇氣勳章,因為孩子都非常想要早點出院,有遊戲闖關、勳章作為誘因,可以讓孩子更有動力配合。這也是台大醫院參加2022年「護理的力量Power in Nursing」國際護理創意獎的5個團隊作品之一。

首先是呼吸訓練開胸手術後,需要注重肺部擴張、肺部清潔,心肺功能會好,所以會請孩子練習吸氣到一定深度並維持一定的秒數。再者是術後胸部會有引流管,引出血水,但移除引流管的過程常令孩子很害怕,需要孩子有心理準備,鼓勵他鼓起勇氣面對。另外是營養,因為孩子需要好好攝取均衡營養,才能恢復體力,如果孩子挑食或拒食,就拖更久才能出院。

今年9歲的思嘉有法洛氏四重症,出生第五周就第一次開刀,至今已經做過2次開胸手術、一次心導管手術、一次氣切,前年一月終於進步到可以把氣切口縫合起來。思嘉媽媽說,台大兒童醫院的護理師真的是把這些孩子當作自己的小孩在疼,護理師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設計了這樣的影片和遊戲,她看了「很有感」,她認為這樣的工具不但能幫助到孩子,也能支持到害怕的家長,甚至能幫助其他孩子更加理解生病孩子所經歷的事情。

思嘉媽媽表示,住院的孩子心裡都會害怕,因為不知道「你們下一步要對我做什麼」,但孩子都會希望被肯定、被讚美,住院住久的孩子,都可以很敏銳觀察周遭、努力做出回應,但仍要注意他們的心理壓力是很大的,需要家長和醫護人員幫助他們預先了解自己將會經歷什麼,並且持續陪伴支持他們度過。

思嘉媽媽說,這次護理師設計的遊戲和影片,可以讓孩子知道綠色衣服的精靈是開刀房護理師,藍色衣服的精靈是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他們會做什麼、他們需要你幫忙做什麼,非常適合住院前播放給孩子看,對於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解釋住院是怎麼一回事的家長來說,幫助很大。

思嘉媽媽表示,思嘉的氣切口縫合之後,下一個階段就是要安裝人工的肺動脈瓣,才能解決他容易喘或缺氧的問題。但因為戴著口罩,嘴唇發紫時外人也看不到,外觀與一般孩子無異,有時候反而會被同學質疑「為什麼她不用跑步?為什麼她可以搭電梯?」希望以後有更多類似這樣的素材,幫助孩子了解檢查、抽血、開刀等其他常見的醫療處置,不只能幫助生病的孩子,也能增進孩子們理解彼此。



台大外科加護病房AI管家 神奇小物把呼吸器重量變不見

2022-12-07 16:37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早安!現在是早上九點!」台大醫院創傷外科加護病房又傳來護理師親切的聲音,這是為了幫助病人在不見天日的加護病房保有正常時間感,特別錄製的三段音檔之一。加護病房護理師的工作包山包海,專業護理工作之外還有一堆雜事,例如報時、安排視訊會客、每兩小時就要兩兩一組去幫病人翻身;阿嬤要看八點檔、阿公要看新聞,護理師要幫忙轉台;睡覺時間就要關電視,打開助眠白噪音。

台大醫院創傷外科加護病房護理師張珈瑜表示,如果有科技工具能幫忙把這些雜事分擔掉,護理師就有更多時間心力投入專業性較高的工作,也更有餘裕能照顧病人和家屬的心理。以此概念出發,張珈瑜與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的四位同學李宥辰、蔡孟芝、賴宣妏、陳昱安,共同討論,提出「加護病房AI機器人」設計概念,這也是台大醫院參加2022年「護理的力量Power in Nursing」國際護理創意獎的5個團隊作品之一。

張珈瑜說,這台AI機器人是160公分真人高度,就像一個「加護病房小管家」,有機器手臂協助病人翻身,只要有一位護理師加上這台機器人,就能幫病人翻身,護理師不需要兩兩一組。機器人也能接受語音查詢,即時提供病人的檢驗資料結果,提升護理工作效率。機器人身體上有螢幕,具備多媒體功能,可自動報時,增加病人定向感、降低譫妄發生率,也能設定每個病人要看電視的頻道和時間,還能協助視訊會客。

除了加護病房有創意,台大醫院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也和台大物理治療中心合作,成功研發「呼吸器管路減重裝置」,可以充分托住呼吸器,不怕拉扯管路,讓還沒有脫離呼吸器的病人也能安心運動,這項裝置已經商品化,也參與了這次國際護理創意獎

物理治療師楊柏毅表示,心肺衰竭或退化性神經肌肉疾病的病人,不一定能很快脫離呼吸器,但就算是還依賴著呼吸器,仍須積極透過運動增進體力,才能有比較好的預後。由於運動時病人需要直立身體,呼吸氣管路有一定重量,就算治療師將管路小心地固定在床欄或支架上,病人運動時還是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深怕動到管路、扯到傷口,影響要運動治療的效果。

楊柏毅表示,「呼吸器管路減重裝置」的原理是以一條帶子將呼吸器的重量分散到後頸部,實測證實可將呼吸氣管路的垂直重量從520公克減輕到80公克,大大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可無後顧之憂的運動,也避免管路滑脫或引起病人咳嗽。帶子的材質也經過多次改良,過去使用的材質曾經引起皮膚過敏出疹,目前是採用與潛水衣相同材質,觸感滑順,而且不會引起皮膚過敏。

2022年12月6日 星期二

台大醫院LINE腹膜透析聊天機器人 小占卜越玩越健康

2022-12-06 22:2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去年有9.6萬人需要洗腎,當中9成以上都是血液透析,病人每周有3天得去醫療院所報到,每次一洗就是4小時,腹膜透析雖然具備時間彈性、可在家進行、較節省健保資源等多重優點,但由於需自行操作透析設備,病人望而生畏,只有不到10%病人選擇腹膜透析。

「如果有LINE互動機器人可以隨時幫病人解惑就好了」,出身護理系資訊組的台大醫院腹膜透心中心護理師鄭靜宜花了5個多月時間,把現有腹膜透析衛教資訊,全部整合起來,然後上網自學,專門服務腹膜透析病人的聊天機器人就在台大醫院院內上線了。

不論直接點目錄或是輸入關鍵字,機器人都全年無休會給予回覆,目前已有900多名病人和醫護人員上線使用,腎友及護理師滿意度都高達4.7分(滿分5分)。這也是台大醫院參加2022年「護理的力量Power in Nursing」國際護理創意獎的5個團隊作品之一。

今年61歲的鐘先生,腹膜透析已邁入第5年,最近一年在這個互動機器人的幫助下,原本回診檢查的紅字都沒了。鐘先生表示,因兼課從事電腦教學,血液透析太花時間,會影響到排課,因此選擇在家做腹膜透析。剛開始若操作機器遇到問題,或是回診檢查看到紅字,都只能回家翻找各種紙本衛教資料、播放光碟衛教影片、上網搜尋,但常常有看沒有懂,只能再找時間問護理師。

鐘先生,現在這個機器人隨時可解得問題,資訊呈現方式是圖文並茂,整理得清清楚楚,還可以播放影音,幫助很大,就算假日醫院沒開,也不怕找不到人問問題。目錄中的營養指導,鐘先生覺得特別受用,過去回診時常常發現離子數值控制不佳,有了這個機器人的指導,現在回診檢查結果都沒有紅字了。

鄭靜宜將腹膜炎和導管出口感染相關衛教設計為「小占卜」遊戲,更是大受歡迎,後台使用情況分析顯示,才500人上線使用時就在一月內玩了3000多次。鄭靜怡說,大家都想要多試試幾次,看看怎麼做可以改變占卜的結果,這兼顧了衛教、娛樂,當使用者多次檢視自己的操作流程、了解結果的差異,進而達到行為改變的結果。

鄭靜宜表示,目前專利正在申請中,未來除了將推出公版腹膜透析機器人,並透過腎臟醫學會推廣到其他醫療院所。鄭靜宜也將開辦工作坊、出版教學手冊,希望教導更多護理人員做互動機器人,未來可造福更多不同種類的病人,例如糖尿病、血液透析、長期照護等。

鐘先生說,相較於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時間彈性,讓他維持很好的生活品質,現在就只有出遠門時比較不方便,出門和回家的時間也要算準,晚上才有足夠時間可完成透析循環,希望未來能夠發展出體積更小、更方便攜帶的器材。

鄭靜宜說,針對這一點,團隊發想了「透析背心」的概念,如果背心一格一格裝著藥水,讓人穿上身就像一台行動洗腎機,如此腎友的生活就自由了,希望未來可朝此方向努力研發。


2022年12月1日 星期四

台商返國過年釀疫情?何美鄉稱不用怕 但政府還有4件事沒做

2022-12-01 16:1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衛生福利部部長薛瑞元今表示,正密切關注中國疫情升溫情形,台商春節返台可能為本土疫情帶來一波衝擊。流行病學專家、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說,台灣疫情走在中國前面,不用害怕,民眾可過個好年,多陪伴長輩。不過政府還有很多事該做,如將新冠肺炎改列第四類法定傳染病、積極研發兒童專用新冠疫苗、持續進行並定期公布全國血清調查及死因分析報告。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兼任教授金傳春說,春節是地表最大規模人口移動,中國這波疫情確實令全世界緊張,建議節期活動還是要減少人與人近距離接觸、戴口罩。她也提醒,政府和民眾應繼續支持國產疫苗研發,相關資訊力求公開透明,如高端審查相關研究報告也要公布出來。

何美鄉表示,不需要嚴防春節,也不用預設中國來的病毒或人就特別如何,但台灣和中國關係特殊,人民往來不只是待在觀光地點的遊客,而是會進到家中,確實比較容易傳播疫情。不過,推估台灣已有1200到1600萬人感染過,還有這麼多人打過疫苗,可以說台灣疫情已經走在中國前面,所以不用害怕,她不認為任何國家的疫情會對台灣造成衝擊,除非是新的病毒。

「今年應該要讓大家過個好年,長輩如果還活著,就回家珍惜跟他相處的時光。」何美鄉說,新冠病毒是威脅比較不健康的人,建議重症高風險群繼續接種疫苗,健康人則可自行決定是否繼續接種,不需要無止境打下去,就算因此有疫苗屆期報廢,也是沒辦法的事。

現在入境人數取消上限,境外移入病例可能增加,何美鄉表示,台灣應準備好診斷量能、做好變異株監測,這些都是參與國際社會的基本任務,中國疫情升高的同時,也有義務告訴全世界他們的病毒定序結果。

何美鄉說,現在距離農曆年還有一個多月,民眾在這段時間不需要多做什麼,可以趕快恢復正常生活。至於政府,就有很多事情該做了,首先是傳染病類別差不多該改成第四類了,再者是國產疫苗應繼續研發小孩可用的蛋白質疫苗,畢竟老人和小孩仍是最受病毒威脅的族群。

第三,政府也必須開始長期進行全國血清學調查並定期公布,如此才能確實追蹤社區保護力有多少。第四,政府也要開始做死因分析報告並定期公布,這能幫助人民不過度恐懼,也能幫助社會大眾對防疫成績有更公允的評論。

何美鄉說,沒有人知道下次疫情來的時候,運氣是否還會像這次這麼好,所以一定要繼續追求進步,更精準、更科學的數字一定要一直出來,才會進步。這些真實數據對於大家都有好處,她不明白指揮中心和疾管署為何一直不定期提供這些重要數據,如果有,阿中部長的社會評價也會更公允。但因為一直沒有這些數據,只能說「相信自己防疫做得不錯」,就算被認為做得不好也怨不得人,因為唯有「就數據論事」才有說服力。

金傳春表示,中國疫情一定會上升,春節又是地球最大規模的人口移動,所以中國這波疫情是全世界都很緊張,因為人群聚集過後,很容易會篩選出傳播力最強、最優勢的病毒株,對疫情的加重和擴大一定有影響。春節期間舉辦活動,建議一定要減少人與人之間近距離的接觸,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口罩還是要戴著。

金傳春提醒,中和抗體會隨時間衰退,但是T細胞反應免疫可以持續較久,可以降低發炎反應,減少重症,這也是國產疫苗的優勢所在。台灣的國產疫苗還有很多很好的研發空間,政府和人民應該要支持國產疫苗繼續努力,相關資訊也要力求透明、讓社會各界檢視,例如之前說要公布高端相關的研究報告,也要公布出來。

2022年11月29日 星期二

科學辦案神器!台大醫學院斥資近億首創法醫影像中心

2022-11-29 21:0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死因鑑定相當仰賴法醫相驗解剖,歐美日澳等先進國家20年來發展電腦斷層(CT)輔助解剖,法醫影像學日趨成熟,幫助解剖更準、更有效率,有時甚至不用解剖就可釐清死因,家屬接受度高。為趕上國際趨勢,法務部法醫所宣布將於北、中、南三區同步設置CT影像中心,今率先與代表北區的台大醫學院簽約。

這是全台唯一使用新採購CT儀器、唯一設置於醫學院的法醫影像中心,預計明年1月中旬建置完成,繼續協助鑑定,也繼續擔綱台灣法醫教育和研究的重鎮。

法務部部長蔡清祥表示,國人很排斥解剖,都希望盡量不要,但死因鑑定有時是不得不做,需要很努力跟家屬溝通。現在有科技協助,可以更快查出死因,不但有助檢察官辦案,家屬家受度也比較高。比如最近有一例食物窒息死亡,因無外傷,在過去只能仰賴解剖鑑定,現在CT一照,造成窒息的異物就一目了然。

蔡清祥表示,法務部致力於推動司法科學政策、提升科學證據品質,將於北、中、南三區同步設置CT影像中心。 北區為台灣大學,以教育部補助的9000多萬元整修地下室,採購最先進CT儀器,建置「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影像中心」,預計明年1月中旬建置完成。

中區是與台中市民政局合作,由雲林基督教醫院捐贈CT,在台中市生命禮儀管理處崇德館相驗解剖中心,設置CT室,已於今年11月完工。 南區與高雄市政府民政局合作,規劃於高雄市殯葬管理處第一殯儀館解剖室設置CT,目前持續整建工程,預計明年中完工。

台大法醫所所長翁德怡表示,CT可提供大量資訊,協助法醫判斷。以槍擊案為例,CT掃描可確認子彈出入口、路徑上的創傷、彈頭及碎片的準確位置、預測可能彈道,對案件調查有重要參考價值。過去兩年來,台大醫學院與法務部合作試辦計畫,使用臨床淘汰的CT儀器來輔助解剖鑑定,由於所使用的是歷史非常悠久的CT儀器,掃一張影像就要兩個小時。

翁德怡表示,這次台大醫學院法醫影像中心採購了256切的CT儀器,甚至能做出3D模擬影像,未來推動國民法官時,可以在法庭上呈現出一般人都容易理解的影像鑑定結果。台大醫學院院長倪衍玄表示,CT主要是看物理結構的變化,屬於法醫影像學,台大法醫所的願景是還要包括質譜儀,也就是法醫毒物學,希望未來能持續進行研究、帶來突破。

2022年11月27日 星期日

「抗老明星」B3成分導致小鼠乳癌轉移? 國內學者建議這樣吃

2022-11-27 15:46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抗老是現代人追求的目標,參與長壽蛋白質活化的NAD+(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是一種維生素B3的衍生物,因被認為有抗老功能而大受歡迎,連帶含有NR(煙酰胺核糖)、NMN(煙醯胺單核苷酸)等NAD+前驅物的保健食品也跟著熱賣。不過在科學上,NAD+的各種前驅物都跟NAD+一樣好嗎?這就需要一一透過嚴謹的研究去證實。

美國密蘇里大學最近發表的動物實驗發現,服用NR的小鼠,三陰性乳癌細胞轉移到腦的比例較高,引起國內外媒體報導表達憂心,不過,國內學者檢視研究後認為這篇研究限制很多,還有更多人體研究正在進行,如果癌症病人可先不吃,觀望一陣子,等待人體研究發表,至於一般健康人,每天最高1公克,有人體實證數據顯示是安全的。

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教授張文瑋表示,維生素B3原是指菸鹼酸(niacin,或稱nicotinic acid),菸鹼酸能透過一些酵素反應轉變成NAD+, 而NR也能透過不同的酵素反應轉化成NAD+,因此NR也被視為是一種維生素B3。

張文瑋表示,目前對於NR的功效,分為胰島素敏感性、肝臟健康、心血管健康、長壽、改善神經退化疾病、對抗感染等,多半在動物實驗模型看到效果很好,但在人體研究的結果就沒那麼好。不過,有研究發現老年人每天服用1公克NR持續21天,肌肉組織中能測到NR有被利用,而且血中發炎因子降低。

張文瑋指出,因老化通常伴隨組織發炎的惡性循環,當研究發現NR可降低血中發炎因子,NR就被認為有抗老的潛力。一項雙盲隨機分配試驗發NR現最高服用到每天1公克,副作用仍輕微,因此NR也被認為是安全的,許多保健食品就誕生了。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副教授楊乃成表示,長壽蛋白質Sirtuin需要NAD+當他的輔受體,而NAD+是維生素B3代謝過程中的一項產物,因此維生素B3就被設定有抗老功能,人們運用一連串有機反應,做出各式各樣的維生素B3衍生物,NR就是其中之一,但目前NMN的研究比較多,NR證據還不充分,還不知道剛好有效的理想劑量是多少,許多動物、人體試驗都還在進行中,研究主題包括抗老、神經保護、減肥等。

楊乃成指出,密蘇里大學這次的研究是屬於「高劑量動物研究」,若換算成體重70公斤成年人要吃到3300毫克(3.3公克),目前市售維生素B3單顆頂多1000毫克。這次動物實驗顯示高劑量NR有可能使癌細胞轉移,建議消費者不要貿然自行加量。

張文瑋表示,要以此研究就推論NR不能吃會有點言之過早,因為此研究發表於化學領域期刊,著重於可量化的新型顯影劑技術,因此在動物實驗模型的設計,並沒有達到很嚴謹,至少有三個問題。

首先,此研究的小鼠並非自發產生三陰性乳癌、自發轉移到腦,而是研究者直接把三陰性乳癌細胞注射到心臟,讓它很容易會轉移出去,這與人類的罹癌和轉移過程差異很大。第二,研究者僅以腦部螢光反應有無,去代表轉移的有無,但並未以「病理切片」這個黃金標準去確認腦部真的有癌細胞。第三,研究者並未以統計方法分析服用NR、未服用NR兩組小鼠之腦轉移的比例,僅比較絕對數值,就說有服用NR組較高,但張文瑋自行加跑卡方檢定之後發現,兩組差異未達到統計顯著。

張文瑋指出,過去有動物實驗模型更為嚴謹的研究,與目前研究呈現相反的結果。2014年發表於「Cancer Cell」的西班牙、英國合作研究顯示,肝細胞癌的小鼠使用NR飲食,降低了氧化壓力造成的DNA損傷,反而減少肝細胞癌化。

綜合以上,張文瑋建議,社會大眾要認知到,保健食品是沒有療效、不能治療疾病的,癌症患者應跟醫師討論、共同評估,看自己是否真的有必要服用,如果對相關研究有顧慮就不要吃。一般健康人雖然不需要太過擔心,但仍要按照注意NR的建議劑量,不要超過每天1公克。

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獨/指揮中心7巨頭「年初估200天內增10萬人確診」 遭爆樂觀錯過搶藥時機

2022-11-24 18:5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臉書「公務之聲靠北電台」昨流出一份會議紀錄草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年2月5日,即大年初五,指揮中心七大巨頭中午召開約一小時會議,估200天內增10萬人確診,相比今年疫情短短幾個月就破800萬人確診,顯得相對「樂觀」。會議記錄顯示,當時以此估計值布局醫療量能及抗病毒藥物,爆料人質疑「不知到時又要找哪個倒霉承辦人還是專家負責了」。對此,莊人祥回應,會議紀錄是真的,以當時時空背景「超前部署相當確實」。

會議紀錄顯示,與會人包含前指揮官陳時中、現任衛福部部長薛瑞元、衛福部次長石崇良、疫情指揮官王必勝、疾管署署長周志浩、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等七人。

會議主席為陳時中,經過約一小時的會議,陳時中裁示,請疾管署以新冠肺炎致死率1%、200天內新增10萬人確診(平均500人確診)的情境,盤點我國所需要的檢疫處所、醫療量能、所需經費、抗病毒藥物需求量,預先整備部署。

於「公務之聲靠北電台」公開會議紀錄的爆料者,撰文寫著「近期看到廠商出來邀功說抗病毒藥物搶得多辛苦,真的是有點無言」,抗病毒藥物的緊急使用授權(EUA)早在年初就過了,為什麼要搶藥?到貨也只有少少的幾千人份?不就是因為長官們號稱的超前部署;但其實完全是「低估疫情的可能發展」,沒提前預購搶藥也不願多買,如今變成廠商功勞。若未來被立院或監察院調查,不曉得要找哪個倒霉承辦人,還是專家負責。

對此,莊人祥證實,會議紀錄是真的。他說,2月5日當天本土病例為29例,到3月30日當天都只有83例,「當時都還在清零階段」,是因Omicron傳染力強,所以開始預作評估,直到4月1日才決定與病毒共存的政策。

對面外界質疑這是「號稱超前部署」,莊人祥說,2月5日當時已有簽約,要採購2萬5000份新冠抗病毒藥,全部到貨時足夠25萬至30萬人確診時使用。2月5日當時兩種藥「已到貨」的數量為5200人份,到4月10日又採購70萬份抗病毒藥,「超前部署相當確實。」

● 專家:樂觀的疫情推估 不知道信心從何而來

對照疫情實際發展,指揮中心在2月5日對疫情預估嚴重失真,10萬人確診從2月5日估計起到4月29日就已達標,僅花200天三分之一的時間。

4月初,台灣每天新增數百名本土個案,4月中旬每日新增上千人,4月下旬每日新增上萬人,至今仍是以「萬」計算確診人數。台灣熬過第一波BA.2疫情高峰,6月超額死亡率曾高達42%,大年初五後的第200天,也就是8月24日,國內正要進入第二波BA.5疫情的上升段。

完全不準確的疫情預估情境,令專家也摸不著頭緒。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通常指揮中心會先開專家會議,再把專家會議的資料送到內部會議,官員在內部會議討論時,可作為參考,但他不知道這場會議之前,有沒有先開過小組會議或專家會議。

「事後看,這個推估是太樂觀了。」黃立民說,如果認為有疫情,就會設想比如一天5萬人;預估200天新增10萬人,就是認為不會有疫情,對國內的感控措施很有把握、很有信心的意思。「至於信心怎麼來的,我也不知道,意思就是這樣。」

今年4、5月檢驗、快篩、確診、通報、領藥、緊急醫療等,各項流程一團亂、改來改去,是否可能都跟過度樂觀的預估有關?「這是最核心的假設,所有的工作都圍繞這個假設去發展。」黃立民說,太樂觀,就會讓所有東西的準備都不夠、都比較慢,這是可以理解的。這就像打仗一樣,如果你預估一年才能打下來,就會準備比較多東西,預估五天就能攻下,準備的東西就不同。

黃立民表示,一般來說都會估計一個區間,比如估計全台灣50%到70%人口都會確診,那你就要準備到70%都能夠應付,不會只準備50%所需要的量能「這是基本常識」。

● 專家曾多次投書盼指揮中心多準備藥物、疫苗、快篩試劑 

一名國內權威學者願意評論,但顧慮再兩天就要選舉,很怕被網軍攻擊,希望匿名。這名學者表示,他不曉得當初這個會議怎麼運作,他也不太想評論已過去的事,但他可以分享公衛或流行病學領域的人,在那個時間點是如何去思考疫情預測。

學者說,他今年2、3月投書媒體多次,籲政府思考「台灣該如何從感染率1%過渡到60%」,因為今年1、2月,全世界大部分國家的確診率都已經在60%以上,這是一個全球的流行病,不可能只有台灣或中國大陸不被感染。

「如果國外都到了6成,台灣一定要往這個方向去準備疫苗、藥物、快篩試劑。」學者表示,站在全球大疫情的觀點去預測,台灣每天感染規模應該是每天3到6萬人。了解傳染病和流行病學的人都會知道,要達到這麼高的感染規模,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這個疾病不可能像SARS一樣絕跡。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哪個候選人最支持生養?民團公布孕產政見總整理懶人包

2022-11-22 12:1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生育率低迷,少子化造成國安危機,支持孕產育兒的政策,縣市首長候選人都應該要關注。然而,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生動盟)檢視全台94名縣市首長候選人政見,發現近4成候選人完全沒提出孕產支持政策,6成候選人僅提出「產後」支持政策,只有12.7%候選人有想到「產前照顧」,只有民進黨籍桃園市市長候選人鄭運鵬一人提出「待產和生產時」的支持資源。

生動盟將全台94名縣市首長候選人的孕產政見,整理成既一目瞭然又超級詳細的懶人包,呼籲所有關心孕產政策的選民一起來檢視。可透過留言標籤(tag)、私訊、打電話或寫信等方式,要求自己選區的候選人,快點提出「產前、產中、產後」的孕產照顧政見,選後也要繼續監督當選人實現政見。

2022年縣市首長候選人孕產政見總整理:https://reurl.cc/bG9OQX

生動盟秘書長陳玫儀表示,政府宣示「0到6歲國家跟你一起養小孩」的政策目標,但既有政策都只在孩子出生後才給支持。生動盟認為,如果要達成「國家一起養小孩」的目標,應從備孕開始,到懷孕、產前、待產、安胎、流產、生產、哺乳、坐月子、育兒,都要有連貫、系統性的公共化支持。

陳玫儀說,生動盟從「產前教育與照顧」、「待產支援與資源」、「公共化的產後支持」這三個面向,全面檢視94個縣市首長候選人提出的政見。雖然遺憾地發現沒有人將「善用助產師」的思維放到「產前、產中、產後」的生育資源當中,也沒有人提出自然流產家庭的照護方案,但仍有不少候選人用心提出創新政見。

以民進黨籍台北市市長候選人陳時中為例,他是唯一一位關注男性孕產參與權利的候選人,不但提出「公辦爸爸教室」,也提出了「不分性別親職教室」以支持多元家庭。針對弱勢家庭孕產需求,他提出「設立身心障礙者懷孕諮詢專線」、「建置無障礙產檢空間及設備」;產後支持也有創新思維,包括「公衛護士的家訪制度」、建置「爸爸友善育兒支持圈」,值得期待。

民進黨籍桃園市長候選人鄭運鵬則是唯一一位關注「待產和陪產」支持服務的候選人,提出「弱勢媽媽的陪產服務」,讓沒有婚配或無法從家中獲得支持的女性,可由市政府設置的專業社工人員協助陪產或陪產檢。

在安胎、多元家庭、公共化產後支持服務部分,生動盟特別肯定4位候選人的政見。

時代力量基隆市長候選人陳薇仲提出「保障多元家庭生育津貼請領權益」。民進黨籍台南市長候選人黃偉哲提出產前「居家安胎補助」,幫助安胎孕婦準備餐食、請護理師到宅訪視跟諮詢。國民黨籍屏東縣長候選人蘇清泉提出縣府與企業協商「減少工時不扣薪」。民進黨籍澎湖縣長候選人陳光復則提出「推動公辦民營或公辦公營的月子中心」。

國民黨籍台北市市長候選人蔣萬安、民進黨籍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國民黨籍澎湖縣長候選人賴峰偉、國民黨籍蘭縣長候選人林姿妙都提出「加碼現有孕婦交通津貼」,生動盟認為是搞錯重點。

陳玫儀說,應思考的是,提高交通補助或增加產檢次數,能來更有品質的產檢和諮詢內容嗎?如果經歷了來回車程和漫長候診,只換來3、5分鐘倉促結束的產檢,對產婦來說也只是舟車勞頓而已。


2022年11月9日 星期三

立委批公車無障礙險象多 交通部竟回應「不是我管的」

2022-11-09 21:43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15年沒有大修,今年終於要與時俱進,朝野立委提出多達近20個版本,並持續與社會對話。立法院今舉行「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現況與展望及修法方向」公聽會,談到障礙者面臨各種不平等甚至受辱情境,衛福部和交通部的拖延和推諉,連執政黨立委都看不下去。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指出,三年疫情快到尾聲了,衛福部連身心障礙者的疫情因應指引都沒訂出來,簡直可笑;市區公車一再發生無障礙設施形同虛設的危險事件,交通部只會說「這不是我管的」,根本卸責。公聽會的最後,交通部回應「相關機關都有『首長信箱』可以聯繫。」

洪申翰表示,整體防疫過程中身心障礙者遭遇到無數不平等情境,受辱感很深,因為主管機關衛福部根本沒有設想過疫情期間要如何幫助身心障礙者,相關作為都不夠系統化,動作又慢,到現在疫情都要結束了,竟然連身心障礙者的疫情因應指引都還訂不出來,實在是太可笑了。

另外,洪申翰指出,許多身障者都分享過搭乘市區公車的經驗,那些影片每次看到了令人非常難受。有些是公車司機根本不知道怎麼使用無障礙設備,包括安全帶也不會扣,最後竟然把輪椅跟公車欄杆綁在一起。還有看到電動輪椅還在斜板上,司機卻直接按下收板按鍵,身障朋友就直接摔落。跟交通部反映這些情形,得到的答覆是「市區公車不是我管的。」

洪申翰質疑,交通部真的什麼都沒辦法做嗎?毫無手段,只能讓這種畫面重複出現嗎?這是無法被接受的。他認為交通部總要統籌司機的教育訓練。現在的法令就是有太多的缺乏,甚至連問題發生以後回應的速度都很慢、做表面、還推諉卸責,希望相關單位提出檢討和回應。

身心障礙者聯盟理事長劉金鐘也說,九成以上的交通無障礙申訴都是在市區公車,但這塊根本沒人管,公總也是一樣兩手一攤說不是他的事情,相關單位每個都異口同聲說「有啊,都有訓練啊」,但為什麼同樣的錯誤還是一再發生,而且愈來愈多?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則建議,交通部應設置單一窗口,專門受理無障礙申訴。陳以信說,他的助理就是腦性麻痺患者,每天搭高鐵從桃園到台北上班,一路檢驗路程中無障礙的通暢度,曾經發現路面高低差對他造成危險。但在解決過程中,發現得自己找很多單位、費很多功夫去處理。

陳以信說,交通無障礙的通報程序,似乎就是缺少一個專門的窗口,現在還有多少應該是無障礙的空間,根本沒有人幫忙看。交通部不應該讓個人去處理這麼繁雜的程序問題,連國會助理要做都不容易了,更何況是一般人。

陳以信也提案,希望將身障車位比例從2%提高到5%。他說,目前規定是50個停車格就要有一個身心障礙專用車位,比例實在太低。另外,他也呼籲應容許障礙者同時聘請個人助理和外籍看護工,目前請了A就不能請B的互斥規定是不合理的。

陳以信說,個人助理是協助工作,外籍看護工是協助個人生活,兩者工作未必完成相同,更何況外籍看護工的費用還是身障者自行支付的,種種情況都顯示,勞動部應該要考慮兩者脫鉤處理。

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理事長林君潔指出,現在個人助理及自立生活相關的預算,非常不足且不穩定,這也是CRPD國際審查委員的結論性意見和建議屢次提到的。每個身心障礙者平均只能分配到每天0.67小時的協助,這樣要怎麼在社區生活呢?

「國際審查都已經辦過那麼多次,仍沒有任何改變,我們非常痛心。」林君潔呼籲,相關單位應先盤點實際需求並依此編列經費,另外也要在身權法以專章載明個人助理的時數和費用。

陽明交通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周月清也呼籲,應效法日韓等先進國家,新增「個人協助」專章,由障礙者來決定誰是他的個人助理、協助內容、協助方式,要包括各種障別,也要包括有聘請外籍看護的障礙者,甚至應將法案正名為「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權益保障法。」

台灣受苦者群聚會發起人李昀說,「自立生活」應該是整個法的宗旨,而不只是一個條文或一項服務。希望社區建置同儕主導的據點,可以讓人尋求歸屬和支持,障礙者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狀況不好想自殺的時候有地方可以去,狀況好的時候可以去幫助別人,也可以媒和使用經驗和服務,真正讓人活得有盼望。


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國衛院:孕婦鎮定安眠處方率逐年降 憂鬱焦慮隱憂仍在

2022-10-31 17:2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孕期睡不好是許多準媽媽共同的困擾,國衛院今年發表於國際期刊的研究顯示,產婦和照顧產婦的各科醫師,對於使用鎮定安眠藥都非常謹慎,近14年處方率從4.1%逐年降低到2.9%,而且其中9成是低於處方劑量。但值得注意的是,達到處方劑量的比例逐年從0.1%升高到0.4%,雖然仍遠低於全球孕婦服用安眠藥的比例(1.9%),但已與台灣常見精神障礙診斷比例增幅相符,值得重視。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表示,團隊利用去識別健保資料庫資料分析2004至2007年超過263筆孕婦活產紀錄,發現近14年來,處方鎮靜安眠藥的比例逐年從4.1%下降到2.9%,絕大多數都是在第一孕期服用,9成都是低於處方劑量,也就是小於0.5個單位的世衛組織每日限定劑量(difined daily dose, DDD),這可能只是暫時需要,也不需天天服用,或是女性獲得處方時還不知道自己懷孕。

值得注意的是,處方達到治療劑量(大於0.5個DDD)的比例,逐年從0.1%增加到0.4%,雖然遠低於全球平均,但仍與國人憂鬱症和焦慮症診斷增幅相符。林煜軒指出,孕前一年與懷孕期間都有精神科診斷的孕婦,處方達到治療劑量的比例最高(38.8%),孕期才得到精神科診斷的次之(10.1%),其餘孕期無精神科診斷的產婦,處方大都低於治療劑量。

研究發現,產婦的鎮定安眠藥處方僅2成由精神科醫師開立,80%都是由婦產科醫師或家醫科開立。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說,大約10%產婦有失眠困擾,有些人延伸孕前就有的問題,有些人是因為非預期懷孕、與另一半沒有共識、擔心流產、擔心育兒經濟負擔等原因所致。

黄建霈表示,通常醫師都會建議先嘗試以非藥物方法解決問題,大部分產婦也都很願意嘗試,例如運動、改變睡眠習慣、調整睡眠環境等,如果都沒用,才會嘗試藥物,有時醫師也會先利用某些長期非常安全又有嗜睡副作用的藥物,例如抗組織胺,來取代開立鎮定安眠藥。

專精於新生兒科的國衛院群體健康研究所主治醫師陳美惠表示,孕婦的產婦的支持系統很重要,如果有「神隊友」的支持,對於準媽媽身心健康和胎兒的健康,都會很有幫助。

林煜軒表示,台灣的醫病關係已經與20、30年前不同,已經不是醫師單方決定處方,而是雙方仔細討論用藥的利弊,才做決定,就算不用藥物,也有認知行為治療、睡眠衛教等多元方式可協助解決失眠問題,有時候經過詳談,產婦只要減少咖啡因飲料攝取,失眠問題就迎刃而解,用藥比例的下降,可說是見證了台灣醫療品質的提升。

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表示,現在很多父母只懷一胎,相當重視和珍惜懷孕經驗,國衛院Podcast將特別為準爸媽和期待迎接新生命的家庭推出一集內容,提供不論是藥物、非藥物的正確資訊,相信會非常有幫助。林煜軒的Podcast「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也已錄製相關內容,即將上架。

獨/大型活動地方自治問題多 不敢嚴管因怕活動辦不成

2022-10-31 13:50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梨泰院事件凸顯重視大型活動管理的重要,台灣將舉辦的聖誕、跨年等大型活動也是地方政府自我行銷重點。有專家提醒,國內法規「問題很大」,幾乎沒把緊急救護的動態需求納入考量,恐導致人出不去、救兵進不來的「死路一條」局面。另有專家點出,若非曾發生災難的縣市,地方大都不想把自治條例定太嚴,以免活動辦不成,但這次事件是改善的契機,如果年底前某些縣市做出修正,民眾一定會給掌聲。

馬偕醫院災難醫學科主任、大型活動醫療救護醫學會理事長張國頌舉例說,大型活動考驗緊急救護系統良寙,如果一個大型活動在中正紀念堂,要把人送出來,可能就得花一小時。這一小時有40到50分鐘都在人群裡,根本沒有醫療,最近的醫療單位就是救護車,但是滿滿都是人,救護車就開不過去。

張國頌表示,八仙塵爆過後雖催生地方政府訂定大型活動管理條例,但大都只看到「靜態需求」,例如空間乘載力、人流量,卻沒考量「動態需求」,也就是活動現場變成「緊急救護危險區域」的情況。如果群眾中有人需要醫療救護,難以定位人在哪、難以求救、人送不出去,救護車也進不來,就是死路一條,非常危險。

「現在規定很多細節沒有考慮進去,而且不太重視疏散,只有單一出入口是非常危險的。」張國頌說,疏散需要考慮的細節很多,相關規範必須要請專家做醫療指導。例如動線要多條、要設置指揮中心和專人小組去管控人群、要分區塊保持暢通、要嚴格保持禁止滯留區域的淨空、活動現場和醫療端的前後線要能順暢銜接。

此外,張國頌提醒,大量人潮匯集的地方,易造成數據通訊無法通話與定位,主辦單位應在活動前加強無線通訊配置系統。區域救護系統需配備具有AED的緊急救護技術員來回巡邏,並隨時向現場指揮中心傳回最新資訊,才能即時掌握現場脈動。

內政部頒布之「大型群聚活動安全管理要點」內容詳盡,甚至明定事故發生後4至6分鐘內救護人員及設備就要能投入事故現場。上述管理要點的第二點寫道,直轄市、縣市政府「得」參照本要點規定,依轄區緊急應變能力及活動特性, 訂定自治法規管理大型群聚活動。然而,檢視各縣市政府自定之「民間辦理大型群聚活動安全管理自治條例」,內容相對簡略許多。

為何地方的自治條例相對偏寬鬆?亞東醫院急診部主任蔡光超點出三大原因,首先是制定時災難事件還不多、再者是制訂時防災觀念還不清楚,最後一個原因則是怕活動辦不成。

蔡光超分析,可觀察到有發生過災難事件的縣市會定的比較嚴謹,其他地方政府的自治條例時較寬鬆。因為有些地方沒發生過這麼多事件、事件規模沒有那麼大、需求沒那麼高,早年訂定時可能對災難事件的觀念也還不清楚,所以不會訂出很嚴格的規定。如果規定很嚴格,比如每個活動都要規定要有醫師在場,這樣一來,很多活動很可能根本辦不成,所以地方不會規定太嚴,以免拉高辦活動的成本。

蔡光超表示,自治條例理論上都要定期更新,平時動輒提高標準,可能會招致抱怨,但在國內外災難事件後,是改善的好契機,容易獲得支持。「如果在年底前,某些縣市政府主動做出修正、提升管理作為,民眾一定會給掌聲的。」

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大型活動的管理是由地方訂定自治條例,地方政府可「依照管理要點的精神」,同時融合地方特色、考量地方不同情況去訂定自治條例。各界有不同的意見、看到問題,地方都可以作為參考,去評估檢討是否有需要加強之處。

2022年10月25日 星期二

「依法」剝奪人民投票權 前疾管局副局長:跟共產黨沒兩樣

 2022-10-26 17:56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中選會官員今親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例行記者會,說明確診者出門投票的各種可能方案,幾乎都於法無據。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民主國家的投票就跟火災地震時逃命一樣神聖,是隔離時應給予特殊考量的,如果只會強調一律依法辦理,不但有失民主國家政府的風範,這種一句依法就剝奪人民投票權的行為,也擔不起「民主進步」這黨名,簡直跟共產黨沒兩樣。

施文儀表示,談居家隔離的時候曾經討論過,遇到地震或火災能不能逃命,當時指揮中心都說只要做好適當防護戴好口罩,是可以逃命的。因為逃命是神聖的、大考是神聖的,生離死別的最後一面是神聖的,民主國家國民行使投票權也是神聖的,更別說今年是修憲複決綁九合一選舉,更是雙倍神聖,這些都不應該「一律依法辦理。」

「Omicron已經輕症化,現在還要以確診為由,去剝奪人的投票權,根本是昧於現實、行政怠惰。」施文儀表示,過去在罷免陳柏惟、補選高雄市市長的時候,都沒有討論確診是否可投票的問題,因為當時沒有居家照護制度,病人大多被關在集中檢疫所或專責病房,重症率又比較高,所以當時不會討論確診投票議題,現在八到九成確診者都是輕症、可以居家照護的情境是大不相同的。

施文儀說,已經有各種科學技術可以達到降低傳染風險的目的,確診者如果戴好口罩,在指定時間去指定地點投票,快去快回,這都是在管控制下進行,風險比未受管控的黑數去投票還要低。以每天五萬人確診來估算,投票日前後十天之內就是五十萬人,以投票率六成估算,就是三十萬人,這三十萬人分配到全台各地投票所投票,算一算真的沒有多少人。

施文儀感嘆,如果真的是「民主進步」黨,至少也該容許通訊投票吧?現在用「依法」兩個字就讓人喪失投票權,簡直跟共產黨沒兩樣,變成是「民主退步」黨、「疾控躁進」黨,這不對啦!這件事情還有時間討論,但他就擔心,依照中選會的官僚,結合指揮中心專家都偏臨床,結合起來所做出的判斷,就是會走到現在這種情境。

施文儀說,只會論法或論SOP,只會讓人笑掉大牙,沒有大將之風,不是治理國家該有的樣子,看不到一個政治領導者該有的勇氣和擔當。其實最根本的辦法就是降級,但他就是死不降級,明明疾病已經跟以前不同了,還要用同一套法,這樣下去沒完沒了,真的該懸崖勒馬了。

別再檢討產婦!至少做好「這兩件事」 才能改善孕產婦死亡率

2022-10-25 21:2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今有媒體報導引用行政院性別統計資料指出去年(2021年)有22名孕產婦死亡,死亡率10萬分之14,為近10年次高,今年9月國健署公布之健康促進統計年報顯示台灣2019年孕產婦死亡率高於日韓(10萬分之16)。報導並根據截至2020年生產事故救濟案件的常見死因,帶出醫師對風險因素的分析和相關政府計畫,其中風險因素大都與婦女身體條件相關,例如高齡、肥胖、生太久、寶寶太大、多胞胎。

對此報導,關心婦女健康和權益的學者和醫師都認為,這樣的討論方式太過扁平而且偏重「檢討產婦」,相關政府計畫的關注焦點是在新生兒,但產婦健康促進、多層次的原因分析和改善措施都付之闕如,這才是最大問題。

禾馨婦產科診所主治醫師烏恩慈表示,傳統觀念不是叫女人多吃養胎,就是強調多休息,現在產檢越做越多次,但仍著重於胎兒健康,不夠重視產婦本身的健康。明明許多研究證實運動可以降低生產風險,產檢過程卻只關心胎兒健康,沒想到要幫助女性擁有良好的飲食或運動習慣,整個照護過程都跟科學脫節。但每次談到與生產事故相關的議題,都在檢討女性太胖、叫女人早點生小孩,這實在太不切實際了。

烏恩慈表示,懷孕生產本來就有些無可避免的風險,不是醫師的錯,也不是產婦沒有注意,因此,要預防孕產婦死亡,必須深入探討這些案例的死因,才能針對可預防的部分積極努力。舉例來說,是否有醫療資源取得的問題,例如輸血輸不到?是不是疫情期間的感控規定造成某種程度的耽延?預防醫學和健康促進做得不夠?義務教育缺乏孕產知識?這些問題都存在,也有改善空間,卻沒有被討論。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生動盟)常務理事吳嘉苓表示,中央主管機關除了統計數字之外,要提出詳細的發生原因與改善方案,因為唯有詳細地了解發生的來龍去脈,才能找到改善的有效機制,這也是「生產救濟事故條例」第24條要求主管機關要做的。

吳嘉苓提醒,討論原因與改革機制,應包括多層次,而不是檢討產婦本身而已。例如,如果多胞胎會增加孕產婦的死亡率,或許應檢討人工協助生殖科技對於胚胎植入數目的規範。上述討論過程應納入多方代表,包括政府相關單位、各種醫事人員、公衛專家,婦女健康專家,也要有民間孕產婦女與家人代表,例如生動盟或台灣女人連線等民間團體,這才有助於從不同的層面來了解成因、找出解決之道。

2022年10月24日 星期一

家長老師要警覺!性侵被害人6成未滿18歲、3%未滿六歲

2022-10-24 12:1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顯示,去年每100個性侵被害人當中就有3個是0到6歲的幼兒,其中8成為女童,但男童比例有上升趨勢,性侵幼兒的加害人9成是認識的人,其中7成是親屬,以直系親屬佔56%最多。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表示,學齡前孩子也需要性侵害防治教育,囡仔人有耳無嘴、強調服從禮貌,這些傳統觀念都不應該再繼續教了。

張秀鴛指出,小學後的國民義務教育的課綱有包括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但學齡前沒有課綱,家長和幼兒園也可能不知道該怎麼教,因此衛福部特別推出「小黑啤身體紅綠燈三部曲」影片,希望協助孩子建立「三個我認識」的安全防線,牽起家長老師與孩子溝通的橋樑。

張秀鴛指出,相較於成年人,兒童有更高比例遭受性侵害。性侵被害人以未滿18歲為最大宗,佔比高達63%,每100個性侵被害人當中,就有3個是0到6歲幼童。0到6歲性侵被害人的男童佔比有逐年上升趨勢,過去3年已從12.6%提升到21.4%。

張秀鴛表示,「家庭」和「幼兒園」是學齡前兒童的兩大生活領域,2021年學齡前兒童性侵害被害人與加害人的關係分析顯示,高達94%都是認識的人。

認識的加害人當中,有69%是親屬關係、18%是朋友關係,顯示家庭成員或朋友間不當的性對待,需要高度的敏感和關心。具親屬關係的加害人當中,有56%是直系親屬,包括繼父,手足或其他四等親以內的旁系血親各佔2成,其他家屬關係的也有7%。

衛福部以台灣黑熊「小黑啤」為主角,設計「小黑啤身體紅綠燈」、「猴子蹦蹦交朋友」、「小象春春的秘密」等三部曲影片,分別鋪陳引導孩子建立自己的身體紅綠燈,同儕交友互動接觸的彼此尊重,以及因應不當碰觸等各個環節。「我是身體的主人」動畫唱跳曲,則融合口訣與唱跳,讓幼童可配合旋律節奏快樂學習。由於影片互動設計獨特,孩子更能隨動物主角體驗劇中情境、喚起共鳴,增進學習效應。

南港幼兒園家長表示,自己小時候也曾有不舒服的被觸碰經驗,因此特別注重孩子的身體教育,也會擔心孩子因為重視朋友,如果面對到熟識加害人,可能不知道怎麼拒絕或表達自己的不舒服。衛福部這次發表的影片搭配口訣唱跳,能幫助孩子體驗劇中情境、喚起共鳴,並建立身體自主的概念,也能連結到拒絕、逃跑、向可信任的大人求助等行動。

*學齡前性侵害防治「三個我認識」的安全防線:

1、 「我認識身體紅綠燈!」讓幼童認知身體紅燈區表示任何人都不能隨意觸碰,黃燈區為親近的人經過你的同意可以觸碰,綠燈區則為普通朋友可以禮貌觸碰。

2、「我認識別人的身體也有紅綠燈!」提醒要尊重他人身體自主權 ,碰觸他人時,記得先問過別人,取得同意。

3、 「我認識你!但我可以拒絕、逃跑、趕快求助。」強調遭遇不當碰觸,讓你感到不舒服時,應該要拒絕、逃跑、並向可以信任的大人,像是媽媽、老師求助!切勿因認識對方而不敢反應。


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身障者「無法戴口罩」遭連續開罰 求政府宣導卻僅臉書轉貼

2022-10-12 21:08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早在去年五月底,國家人權委員會就發新聞稿,籲請相關單位重視身心障礙者因疫情導致服務被中斷、就醫需求被忽略,生存及安全都受威脅。迄今,衛福部連一份身心障礙者就醫指引都沒擬出來,更別說診所無障礙、幫助民眾了解部分障礙者無法戴口罩、教導障礙者使用快篩。

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促進會理事長周淑菁說,不論是就醫、戴口罩、打疫苗、受教育,就連只是想要出門走走,身心障礙家庭這兩年多可說是來吃盡苦頭。聽到「超前部署」就覺得荒謬,實情是「好像我們不存在,障礙者只能自求多福。」

周淑菁表示,部分身心障礙兒童無法戴口罩,例如因認知問題,只戴幾秒就扯下,有些是無法控制嘴部肌肉,會導致造成口罩濕潤、無法透氣,如果肺功能不佳或呼吸微弱,長時間配戴口罩很容易呼吸困難或缺氧。

身障童盟去年在粉專製作宣導圖文,介紹無法戴口罩的特殊族群,許多家庭都希望指揮中心積極宣導,也很希望圖文被衛福部認可,可以印出來、掛在身上,幫助民眾了解苦衷。周淑菁便詢問衛福部,能否協請指揮中心來宣傳,也探詢能否授權身障童盟在貼紙或小卡印上衛福部的Logo,結果指揮中心僅以「疾病管制署-1922防疫達人」臉書轉貼,就沒下文了。

周淑菁說,身心障礙者是重症高風險群,卻難以出門打疫苗,照顧障礙者的家人一開始也不在疫苗接種優先對象之列,結果照顧者每天都心驚膽跳,擔心自己要是染疫,將導致家人身陷險境。這些問題都在去年想盡辦法透過立委陳情,才好不容易解決一部分。

教育現場也有很多令家長心寒的現實。周淑菁表示,許多學校為了省助理費,平常都歡迎家長陪讀特教生,疫情後便把家長都趕走,要家長自費篩檢陰性才能入校,否則孩子教育品質就會堪慮,這也是向教育部陳情之後,教育部才開始將這些費用編入預算。動輒停課也導致許多在學校復健的孩子中斷治療,家長只能請假在家陪孩子,不但家庭收入減少,孩子狀況也退步。

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表示,很多真的無法戴口罩的障礙者一直被連續開罰,非常冤枉。其實有些身心障者可以被教會戴口罩、自行用快篩,只要有適當的教材和足夠的教育訓練時間,但這些都是民間團體自己想辦法在做。

「診所無障礙是最迫切的,」洪心平表示,診所大多缺乏無障礙設施,長期導致身心障礙者被排除在基層醫療之外,被迫要去大醫院人擠人,或是只能在診所外的騎樓看診,這不但違法,也無法兼顧病人隱私。

洪心平說,衛福部年底若要公布身心障礙者相關指引,希望不是一張「看到一個洞才補一個洞」的指引,而是把整個就醫流程都設想好。更重要的是,應完整評估障礙者的特殊性,支持障礙者也能將防疫融入自己的生活,這樣的指引才有實質意義。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去年接獲民間團體陳情後,已經放寬疫苗接種對象,也已經轉貼相關資訊,協助社會宣導,只是當時相關陳情內容並未提到希望授權使用logo。

此外,「身心障礙族群大型傳染病(COVID-19)因應指引」已完成「草案」的撰擬,也已送到行政院,身心障者權益推動小組委員及公共衛生專家剛完成審查,專家的修正意見還在作業中。莊人祥說,為求前後一致性,還需要一些時間修改,預估今年底可能可以公佈。


獨/家人陪病就不能用呼吸器! 重度身障確診者當場嚇哭

2022-10-12 09:5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國內BA.5小波疫情還在高原,流感等其他秋冬呼吸道傳染病正在興起,許多大醫院急診都爆滿,連一般人要住院都一床難求,需要人照顧的身心障礙者要是確診需住院,更是弱勢中的弱勢。

上周三有一位重度肢障、吃飯如廁都要協助、晚上睡覺必須使用呼吸器的19歲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病友,在台北馬偕醫院急診室當場嚇哭。因為醫院堅持,他只能從「住成人專責病房但家人不得陪病照顧」和「住兒童專責病房但不能用呼吸器」這兩個選項當中選一個,但沒解釋非這樣做不可的理由,還對病人說「你要自己獨立。」

接到家屬求救電話的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促進會理事長周淑菁說,SMA病人連感冒都非常容易引起肺炎,所以醫院不敢放他走,卻也遲遲無法收住院。病人在急診隔離室苦苦待了三天,家屬竭盡所能與醫院協調,都不被採納,最後病人自願離院,只能祈禱回家病情不會惡化。

根據指揮中心訂定之「醫療機構因應COVID-19感染管制措施指引」,專責病房僅容許必要的工作人員進入,但若病人有特殊照護需求,醫院得依實務狀況訂定相關配套措施與協助機制,提供病人照護。另陪病人員應全程佩戴口罩,並落實手部衛生、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等感染管制措施。

衛福部醫事司最新統計(至10月11日下午2時40分)兒童及成人專責空床率,分別是40.6%、48.6%,兒童及成人專責加護空床率則分別有59.4%、22.9%。既然指揮中心規定容許有條件陪病,空床也應該還很多,為何醫院如此堅持?

原來問題出在三個地方。首先,就算有成人專責空床,如果床是在「多人病房」,很可能就不容許陪病。再者,兒童專責加護空床率看似很高,但這是全國總和數據,部分地區或醫院的兒童專責病床,可能已滿到一床不剩。第三,身心障礙者常需要用呼吸器,醫院考量氣流逸散有感染風險,障礙者只能久候,因為每間醫院的專責單人房或專責加護病床都是寥寥可數。

馬偕兒童醫院院長許錦城表示,中央要求兒童醫院要開出5床兒童專責,3床兒童專責加護,馬偕兒童醫院已經加倍開設,共有10床兒童專責、3床兒童專責加護,但最近仍很容易滿床,可能是因為小孩疫苗覆蓋率沒有大人高。馬偕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說,這10床兒童專責是2床一間,共5間病房,上周好幾天都全滿,因兒童需要照顧,容許家屬陪病,但是不能使用呼吸器。

紀鑫表示,需要使用呼吸器的病人,不能住多人專責病房,因為呼吸器有氣流逸散,會把病毒吹出去,增加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只能安排住單人的專責加護病床,但這種床數更少,只有3床。紀鑫為難地說,許多罕病病友一出生就在馬偕看診,醫院一定責無旁貸、力求妥善照顧,只是最近床位調度很吃緊,不只是新冠肺炎,還有好多呼吸道融合病毒、副流感病毒的孩子,病床都滿滿的。

周淑菁表示,呼吸器對於很多罕病或身心障礙者來說,都是必要的維生設備,上述規定導致醫院專責加護病房動輒爆滿, 也讓障礙者等床難如登天,等於是「用他的障礙去阻止他應得的服務」,明顯違反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今年8月國際專家審查CRPD時就發現,台灣政府擬定這麼多因應疫情的指引,卻沒有一個與保障身心障礙者及其照顧者權利相關,「這算超前部署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身心障礙族群大型傳染病(COVID-19)因應指引」已完成「草案」的撰擬,也已送到行政院,身心障者權益推動小組委員及公共衛生專家剛完成審查,專家的修正意見還在作業中,為求前後一致性,還需要一些時間修改,預估今年底可能可以公布。

2022年10月9日 星期日

牙醫內戰/學生家長喊冤求解 衛福部:訓練品質不妥協


立院今年5月通過醫師法修正案及7項附帶決議,未來國外牙醫系畢業生一率得通過學歷甄試,才能承認學歷,但可望以偏鄉服務等條件換取增加國外實習名額,目標在4年內讓等待中的400多人實習完畢。修法結果將牙醫界分裂為兩派,本土牙醫批評此決議是為權貴開後門,將拖垮醫療品質;學生家長則喊冤道,是排隊制度不合理,把人卡在半空,應幫助學子回台貢獻所學,在考場和職場公平競爭。

一名家長說,孩子有能力考上國內知名國立大學,但對相關科系沒有興趣,想出國學習牙醫,站在家長立場當然會支持,但出國當時真的不知道每年回國實習名額這麼少,排序這麼難。畢業生回國要先參加第一階段國考,以此分數排序,前50名當年就可實習,第51名就是隔年排序第1位,以此類推。這位家長推算,等到他的孩子畢業那年,就算就考第1名,還要等十幾年 甚至二十年,才能輪得到他實習。

這名家長表示,送孩子出國前也打電話問過教育部和衛福部,相關單位都回覆說回國不需考學歷甄試,也沒人告知有實習人數限制,去了之後才發現被「卡在半空中」。如果早知道有50人門檻,回來也不一定能考照,就不會出國,寧願去重考班。

家長說,他孩子出國唸牙醫,唸的是全世界前500名的大學,每屆只有3分之1到一半學生可以畢業,嚴格程度不輸台灣。畢業生可考歐盟或英國的牙醫師執照,也能留在國外開業,但想回國服務卻障礙重重。就算願意到本地牙醫都不願去的偏鄉服務,仍被說是「走後門的權貴子弟」、「人生失敗組」,身為家長,實在無法忍受孩子受到這種污衊。

這名家長說,很多畢業生已經在國外實習過,回國不需再實習,只是需要「適應訓練」。若能放寬實習單位的條件限制、開放國外畢業生自行申請實習單位,就能讓國外畢業生都順利實習完畢、進入第二階段國考,與所有人一起公平競爭當年度的牙醫師執照。

衛生福利部口腔健康司副司長賴向華表示,可以體會各方都希望維護自己的權益,衛福部的立場不是贊成或反對,而是站在國家的立場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第一步就是要搜集研議政策所需的數據,例如畢業生人數。可確定考過第一階段國考、正等待實習的人數大約是400多人,但出國讀牙醫的實際人數就比較難掌握,因為很多都不是邦交國,還在透過駐外單位盤點中。

有關實習單位,賴向華說,衛福部會與學校、牙醫教育團體、各地公會、專科醫學會討論,以確認國內的實際訓練量能,但為維持我國牙醫訓練的教學品質,實習單位的條件不會放寬,這部分無法妥協。至於以去偏鄉服務換增加實習容額,賴向華表示,這部分不能只考量提高醫病比,重點在盤點地方需求的實質內涵,才能提供當地所需的專業服務。

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彥廷表示,目前國內實習量能很難容納更多實習生,如果衛福部評估國人高齡化或醫療資源不均,還有擴充牙醫人力的必要,就應該要有配套,不能影響到本國畢業生的權益。他強調,要擴充專業人力,也應該要針對國人健康需求還沒有滿足的部分,進行教育訓練的補強,而不是跳躍式的忽然增加人數,這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面對年輕牙醫師盛傳,全聯會為幫助高層子女返國繼承家業而遊說立委,陳彥廷強調,「沒有這種事。」他說,全聯會不會因為誰是「官二代、牙二代」而有不同的標準,一切都是就事論事、就理論理,從來沒有為了這個議題去遊說立委。

牙醫內戰/修法加速國外畢業生實習 本土牙醫激烈反彈

 牙醫的生活品質及收入穩定,國內大學錄取分數逐年上升,也有許多學生去波蘭、西班牙等國讀牙醫系,畢業返台不需經學歷甄試,只要排隊實習、完成兩階段國考,就能成為牙醫。但由於實習容額每年僅50人、粗估已出國者可能近2000人,較晚回國的學生恐得排隊40年才能實習;但無需學歷甄試即可參加實習及考試,參加國考的外國畢業生人數近5年已激增78%,也已衝擊國內畢業生考照和就業。

為解決上述問題,今年5月30日立法院三讀通過《醫師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及7項附帶決議,國外入學許可在112年1月1日之後的牙醫系學生,回國一率得考過學歷甄試,才能參加實習和國考,但為了加速國外畢業生完成實習,考慮以至偏鄉服務2年等條件,換取提高國外畢業生的實習容額,目標在4年內讓等待中的400多名國外畢業生實習完畢。

修法結果一出,在國內牙醫部掀起前所未有的世代內戰。全台8大牙醫系所、校友會、地方公會紛紛發表反對聲明,強調應嚴守50人容額,否則將拖垮國內專業訓練量能。牙醫師及大學教授串連籌組「本土小牙醫聯盟」,緊追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立委蔣萬安等北市市長候選人,要求表態。出身牙醫的陳時中也因不願鬆口支持維持50人容額,遭受參選以來最嚴厲的醫界砲火攻擊。

陽明交通大學牙醫系教授林元敏表示,台灣年輕牙醫治療技術是世界頂尖,大學入學門檻高,錄取分數甚至高於醫學系,要讀6年,考過一階國考也通過實習,才能畢業並考第二階段國考。出國念牙醫系多數只要讀5年,入學門檻低,留學代辦業者廣告宣稱用Skype面試即可,主要門檻在於經濟能力,因每年學費加上生活費,起碼要100到200萬。

林元敏估計,已回台排隊和將回台的國外牙醫系學生粗估有2000人,家長大部分都是牙醫,很高比例是牙醫界高層,例如公會會長、全聯會幹部。為了讓孩子順利回國、繼承家業,高層人士遊說立委通過這次附帶決議,立委可能也誤以為這些人能代表整個牙醫界,殊不知各縣市公會調查結果顯示,95%牙醫師都反對這次附帶決議。

「這次很多年輕醫師對陳時中非常失望,因為他一句話都不願意講。」林元敏說,本土小牙醫希望爭取各界人士表態支持維持50個實習名額、不施壓行政單位執行附帶決議。蔣萬安公開表示支持,陳時中只說他也反對附帶決議,但不肯鬆口支持維持現有容額,簡直是「連演都不願意演了。」

一位牙醫臨床教師表示,臨床老師除了自己要看病人,還要訓練學生,學生不只是還沒考照的實習牙醫學生,還有具執照的新進牙醫師、受專科醫師訓練的中的牙醫師。以目前國內的訓練量能,負擔本國實習生沒有問題,每年多50個外國畢業生,就很緊繃了。如果四年內得把外國畢業生全部趕鴨子上架,教學品質會很差,實習將淪只是「過個水」,就算都通過了,也很可能是無效的訓練。

「出國前就知道國內實習名額有限、等待大排長龍,還是決定要去,就要願賭服輸。」台大牙醫中區校友會會長黃映錡表示,2010年衛生署公告國外牙醫畢業生實習容額為30名,2014年起增為50名,之後每年都是50名。診所牙醫劉晁銘說,執行附帶決議將擠壓到國內學子的學習空間,導致整體訓練品質及民眾醫療品質下降。牙醫師暴增也會衍生過度治療、惡性競爭等問題,對國人健康絕非好事。





2022年9月29日 星期四

1歲以下配方奶禁網購家長苦 食藥署將研議是否開放

2022-09-29 12:5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現在網購方便,較重的食品可送到家,不用自己去店舖搬,不過,一歲以下配方奶粉不開放網購,需要嬰兒奶粉的家庭只能奔走採買。此外,各廠牌奶粉成分等基本資訊,只有進入食藥署網站層層搜尋才能查到,家長難以使用,最後只能到社群網站打聽。長期諸多不便,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9月1日有人提案「政府應開放1歲以下配方奶可經由製造商或中央主管機關許可之婦幼用品官網進行網購」,目前已有1321人附議。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與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今特別為此召開記者會,呼籲衛福部在禁止配方奶廣告與促銷的前提下,仍應該放網購,給予生養子女的家庭多點支持和便利。食藥署說,將開始徵詢各界意見,若有共識要修正,應是不需修法,就能在禁止促銷和廣告的前提下開放。

王婉諭表示,她前兩胎都是全親餵到一歲,第三胎雙胞胎因為母乳不夠,有以配方奶協助,要帶四個孩子出門買奶粉,真的是非常辛苦。現在生育年齡升高、乳癌有40%發生在50歲以下,身邊也有朋友生育孩子的同時也在接受乳癌的治療,無法補餵母乳,藥局的奶粉品項不全、貨源不足,常常要跑很多家才能買到。直接向廠商買,通常只有「箱購」選項,如果不確定孩子是否適合、經濟沒那麼寬裕,也不可能一次買一箱。

黃淑英表示,歐、美、日、韓都禁止配方奶促銷廣告,但都允許網購,因為各國母乳哺育政策早已從「費盡心思鼓勵女性餵母乳」轉為「給予願意餵母乳的女性最大的支持」。台灣因執著提高純母乳哺育率的數字,「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廣告及促銷管理辦法」第3條原本允許登載奶粉成分、價格等基本資訊,在2014年修法時都被視為「廣告」,修法後就不允許揭露。

「政府是不是不太尊重女性自主?是覺得女人太笨,不用知道這麼多?連足以讓消費者做出自主選擇的資訊都不給?」黃淑英表示,網購已經這麼發達,配方奶卻沒有網路資訊,必須靠打聽、去實體通路一家家比價,消費者反而更容易被誘導和誤導。反觀以分享為名的推廣影片、店舖人員的推銷行為,這些真正的廣告行銷行為,政府還是管不到。

「立法和政策不能只看到希望推動的方向,而忽視部分人的權益。」王婉諭說,她支持禁止配方奶廣告,但網路不能揭露資訊、不能網購,是否已經過度延伸了「廣告」的範疇?配方奶沒有網路資訊、不能網購,已增添許多家庭養育孩子的辛苦,希望給予願意生孩子的爸媽更多支持,省去舟車勞頓,換取更多親子之間的親密時光。

食藥署企劃及科技管理組組長許朝凱表示,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都需要經過食藥署的查驗登記、取得許可才能販售。現有135項產品,食藥署網站都可查詢成分,查詢便利性不夠,會進行檢討。在持續禁止廣告行銷的前提下,是否要開放網購,將開始徵詢各界意見。若各界意見都傾向開放,就會開會,研議如何定義欲禁止之廣告行銷範疇,應該是不需修法。


食藥署「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許可資料查詢」網站:

 https://consumer.fda.gov.tw/Food/BabyFood.aspx?nodeID=291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員工控馬偕「3苛政」擋出國 院方回應

2022-09-29 16:02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入境3+4規定已放寬,免隔離的0+7新制也進入倒數2周,醫護人員也期盼能出國解悶,但部分醫院嚴格的內規令人卻步。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日昨公布馬偕醫院員工投訴,該院日前預告,就算全國政策改0+7,該院沒有要改,現行規定有三大嚴苛之處。

首先要2個月前提出申請並經院長同意;再者,返台3+4前3天隔離要用自己的假、後4天要每天自費PCR才能回去上班。最後,返台7天內不得進入手術室、血液腫瘤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化療單位,上述科部人員等於要多請7天假,才能出國。

馬偕醫院今發出聲明,強調都是基於保護病人及工作人員的前提下作出決議,同仁出國雖需報醫院同意,但從來沒有申請後不同意的情況發生。對此,工會表示,院方回應避重就輕,醫護人員假期本就非常稀少,如果規定返國後還得繼續用「自假」隔離,則等同禁絕了醫護出國的可能。

「擅自訂定比中央嚴格的規定,限制員工遷徙自由,法源何在?」工會表示,目前境外歸國者染疫的風險,並沒有高於國內,馬偕醫院卻強制要求員工自假延長隔離、自掏腰包每日進行高價PCR採檢,員工等於被剝了好多層皮。指揮中心規定雖不嚴格,但完全下放給醫院自我管理,也等於默許了醫院有專斷的空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服組長羅一鈞今重申,0+7上路後,醫護人員出國回來也一樣是0+7,沒有額外隔離,快篩陰性就能外出。至於返回醫療工作,還要視醫院單位屬性而定,但也不會要求醫護回國0+7期間不能上班,原則仍是「以篩代隔」,讓醫護人員可以回去工作,不會造成醫療量能衝擊跟影響。

2022年9月28日 星期三

獨/玉里醫院遭控把人當畜生關 中央:作法有超出指引

2022-09-28 15:03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有部立玉里醫院住民等相關人員投訴,院方長期實施比中央更嚴格的隔離規定至今,連員工因家屬確診而被隔離,員工所照顧的院民也得全關進寢室隔離。多人寢室無衛浴廁所,隔離期間只能在眾目睽睽下共用便盆椅,吃飯也在旁邊。另有員工表示,頻繁隔離導致照護工作大增,人力不足以頻繁巡查各房,增加安全死角,今年有確診住民於房內吞食撕碎尿布等異物而噎死,發現時已來不及搶救。

玉里醫院院長王作仁表示,住民隔離期間照護不打折,這名住民平常就有吞食異物的問題,發現時立即急救,憾未救回,家屬也諒解。至於院民隔離規定,王作仁表示,都依照指揮中心最新頒布的「醫院因應院內發生COVID-19確定病例之應變處置建議」辦理,隔離期間若需離房如廁,會有工作人員去帶,只有確診虛弱者才會給便盆椅並由工作人員協助如廁,但可能有同寢室友也去使用。

根據8月29日公布之最新版「醫院因應院內發生COVID-19確定病例之應變處置建議」,院內發生病例並不包括「員工家屬確診但員工未確診」之情況,此情境下病人也不符合密切接觸者定義,頂多是「排除密切接觸者外的風險對象」。若風險對象是病人,新版處置建議未要求隔離,無症狀可繼續照常治療,有症狀者採檢陰性即可依照標準防護繼續照顧。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看起這部份的確超出指揮中心的指引。由於部立玉里醫院有精神科病人長照的特殊性,會再請疾管署區管中心、花蓮衛生局、感控專家,到醫院進行輔導。病家或員工如對具體事件有疑義,可向縣市衛生局進線提供,由衛生局進一步協處。

王作仁表示,因住民與工作人員就像家人一樣親密互動,病人平均年齡超過60歲,也有80、90歲,為了避免大量感染導致重症死亡,不得不採取保護措施。當員工有家屬確診時,若評估該員工與院民有較高接觸風險,就算該員沒有確診,仍會即時請住民就地在寢室隔離,但隔離期間該給的治療和照顧都不中斷,工作人員都會著防護裝備進到個別房間內服務。

不過,一名資深工作人員表示,住民雖大多有思覺失調診斷,但多是治療多年、病情穩定,送醫機制也運作順暢,但疫情後,只要說為了防疫,什麼事都可以無限上綱,太可怕了。他心痛地說,住民在這裡比受刑人還要悲慘,伙食很差、動不動就像畜生一樣被關,「在這裡這麼久,從來沒有發生過這麼嚴重的事情,我很希望能說出來。」

「這不是生活,是折磨。」一位院民表示,疫情期間動輒被關,自己已經被關好幾次,都要關傻了。有次5、6個人關在同一間房,只能共用一張便盆椅,很髒,沒人想用。當時一直拜託工作人員開門讓人去廁所,求不到,只能在便盆椅大便。吃飯也在房間裡聞著臭味吃,覺得自己好像被養在籠子裡的動物一樣,超級痛苦。

另一名工作人員說,玉里醫院有五個院區,每個院區的人力資源不一,有些分院原本人力就很吃緊。病人頻繁隔離期間,工作量大增,個別病房就會成為死角,悲劇發生的原因不是個別員工的錯誤,而是整個醫院的政策。

2022年9月25日 星期日

獨/增購4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 50到64歲接種率最堪憂

2022-09-25 13:40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社區流感疫情蠢蠢欲動,專家提醒連年「免疫負債」很可能讓今年成為「流感大年」。疾病管制署也不敢輕忽,8月31日再次開標進行第二次採購,9月7日公告得標結果,確定以開口合約增購最多40萬劑四價流感疫苗,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採購量最多可達670萬劑,為近4年最高採購量。

增購理由主要有四。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首先是觀察到南半球2022年流感疫情比前幾年嚴峻,再者是最近邊境開放、國內專家學者提醒今年底流感和新冠可能同時流行,可能讓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的接種意願提升,因此決定加購流感疫苗。

2019年公費四價流感疫苗採購數量為608萬560劑(含中央及地方代購),2020年657萬2630劑,2021年632萬8250劑,今年開口合約若買到滿,一共會買670萬5190劑,為近4年最高採購量。莊人祥說,今年加購的有20萬為開口合約,若無這20萬需求,最後也可能只買650萬劑。

疾管署今年第一次採購630萬劑四價流感疫苗,分屬於三家公司。包括國光生技約327萬劑,賽諾菲約190萬劑;東洋得標約113萬劑;第二次採購為30萬賽諾菲(7080萬元)、10萬劑國光(2400萬元) 。莊人祥表示,增購40萬劑疫苗係以開口式合約採購,最低採購量20萬劑,另20萬劑則視實際需求數量請廠商供貨。

雖然疫苗愈買愈多,但民眾接種流感疫苗的意識不見得有提升。根據歷年統計,在疫情第一年(2020年)65歲以上長者和機構對象的流感疫苗接種率雖然上升到52.6%,但隔年就降到45.8%。50到64歲更明顯,疫情前(2018年)接種率就只有18%,疫情第一年(2020年)升高到19.2%,但隔年(2021年)接種率就驟減至13.4%,為近5年新低。

「可能大家都在賭吧,要看到有流感重症死亡,才會感覺生命受到威脅、要來打疫苗。」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開業小兒科醫師林應然表示,今年流感疫苗的詢問度低,自費接種預約也非常冷清,雖然理論上今年非常可能流感大流行,但因為已兩年沒流行,加上現在仍強制戴口罩,民眾對於流感的意識真的不高。

「大家這兩年一直在打新冠疫苗,可能打到心理上已經有點『疫苗麻痺症候群』了。」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說,除了新冠病毒,社區還有流感、腺病毒、腸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黴漿菌正在流行,加上個人防護也比較沒那麼嚴謹,最近醫院急診和診所的非新冠病人數量都在增加,已經逐漸恢復疫情前的就醫情況。

吳昌騰表示,林口長庚急診都有一百多名發燒小孩,待床病人也不少,一般病床都很吃緊。醫院病床基本上分成紅黃綠三區,紅區給新冠確診,都持續有病人入住,黃區是疑似,綠區是給非新冠病人,紅區和綠區基本上都吃緊,專責和一般床位的調度上,或許還要靈活一點。

吳昌騰表示,小孩、共病多的成年人,共同感染會比較麻煩。BA.5主要侵犯上呼吸道,近兩年兒童免疫系統練習接受病毒衝擊的機會變少,累積的能力不夠,如果同時感染新冠和其他病毒細菌,擔心有些孩子病情會特別嚴重,需要密切觀察。至於年長者或共病多的成年人,因為原本的疾病用藥就比較複雜,如果同時感染多種病原,治療也會比較麻煩。

吳昌騰提醒家長,現在氣溫起伏變化大,個人防護還是不能鬆懈,特別是如果要去人多的地方;他也建議疾管署或許可以開始推出一些衛教影片,提醒大家,別忘了秋冬還有許多常見的病毒需要注意。林應然則提醒,今年流感疫情會如何,真的很難講,最好不要等到有重症死亡案例,才想到要打疫苗,有症狀時也要記得善用新冠家用快篩,可以幫助醫師及早鑑別診斷。

獨/你出國他們好羨慕 疾管署全員禁出國到明年3月

2022-09-25 14:35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楊雅棠/台北即時報導

邊境嚴管2年多,10月13日起終於要實施入境免隔離的0+7方案,許多人已迫不及待開始規畫出國行程。不過,此情此景看在疾病管制署全署員工眼裡,是格外心酸,因為他們從2020年2月就開始被禁止出國,連探親奔喪都是今年9月中以後才准去,而且這份禁令卻將延續到明年3月底。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證實有此禁令。莊人祥表示,新冠疫情2019年底爆發,2020年1月成立指揮中心,並於2月27日提升到一級開設,疾管署因主司傳染病防治,為核心團隊,所以2020年2月就開始實施內部同仁禁止出國令。

莊人祥說,隨著疫情變化,近期邊境逐步放寬,防疫策略需要「快速及滾動式的調整」。疾管署身為防疫主責機關,防疫工作量能有維持的必要,所以維持展緩出國規定,包括社會性訪問及旅遊,都要暫緩。

不過,莊人祥說,為了兼顧「探親和人倫需求」已於9月16日放寬探視、親屬重病探視或奔喪等需求,放寬措施也會試辦至明年3月底,也會隨時視疫情變化及防治措施滾動檢討調整。

2022年9月21日 星期三

邊境鬆綁下一步?專家建議:只通報重症不強制戴口罩

2022-09-21 19:55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嚴管已久的邊境檢疫措施,近期有望放寬到0+7免隔離,有人滿心期待,也有人擔心,會不會還沒準備好?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國外疫情對台灣已影響不大,早就該開放,該擔心的是,選舉前應將新冠肺炎的傳染病分類「降級」,僅需通報重症,也要宣布將強制性的防疫規定改成建議,例如不再強制戴口罩。

施文儀表示,國外疫情對台灣已影響不大,他和許多專家都認為邊境早該開了,沒有特別需要準備什麼,頂多就是「準備錢」,因為可以出國去玩了。他認為台灣可以自信一點,既然疫苗和藥物都已準備好,加上社會大眾已經建立良好的防疫習慣、對於疫苗的正確觀念,現在只要繼續保護好重症高危險群,其他事情不必那麼擔憂。

施文儀提醒,現在該擔心的不是開放邊境,是選舉,指揮中心勢必要在選舉之前,將新冠肺炎的傳染病類別降級,只要通報重症即可。否則,到時一定會有許多人被隔離而無法投票,也會有許多投票場所發生群聚事件,如果還是照現在的規定,會衍生許多麻煩和爭議。

「下一步就是傳染病降級、將強制性的規定改為建議,包括戴口罩。」施文儀表示,世界各國現階段都是幫助老百姓恢復正常生活,防疫重點都放在「預防重症和死亡」,輕症和無症狀早就不用通報,自己視狀況在家休息幾天即可。呼籲政府應將目前以「強制」為主的規定,改為以「建議」為主,像是戴口罩,應建議在什麼樣的場所要戴,讓民眾根據自己的習慣和忍受程度來調整。

2022年9月19日 星期一

流感大年到!醫籲公布雙重感染指引 指揮中心:不需要

2022-09-19 18:38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疾管署最新監測資料顯示,截至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在2個月內從2萬1571多人次增加到3萬4325人次,增幅達6成。實驗室分離的流感病毒數數量也在3周內增為10倍,從9株增加到89株,其中9成都是A型流感病毒。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證實,近期分離的流感病毒僅培養出兩株,都是A型流感病毒當中的H3N2。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今提醒,台灣前兩年因邊境嚴管、境內防疫,流感已連續兩年處於「免疫負債」。台灣流感一般是11月才報到,但最近疫情監視資料顯示,有「提前報到」跡象,這正是「流感大年」的特徵,強烈暗示今年流感疫情可能幅度不小。

以同樣經歷兩年免疫負債的澳洲為例,開放國境並放鬆防疫措施之後,今年澳洲流感疫情來得早、衝得快,病例數已達到21萬人,超過過去五年平均值。

黃立民預估,10月邊境檢疫措施放鬆為0+7之後,台灣很可能就會跟其他國家一樣,面臨「流感大年」的考驗,即今年流感季很可能會有15到20%人口會得到流感,規模高達300到400萬人。流感大年加上新冠疫情尚在,可能帶來很大的社會成本和醫療負擔,所以「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都要打」是非常重要的。

黃立民提醒,要是沒打流感或新冠疫苗,又同時得到新冠肺炎和流感,疾病嚴重度將加重30%。一旦重症,病人肺部狀況會很不好,很可能需要住加護病房,多種抗病毒藥物、類固醇之間可能有交互作用,治療更棘手。

黃立民建議,指揮中心可參考實證研議並公布「同時感染流感和新冠」的臨床處置指引。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回應,經與防疫醫師討論,目前針對兩種疾病都有個別治療的藥物,不需要有特別的指引。

如果今年流感季的主流株是突變最快、重症死亡率最高的H3N2,黃立民建議,高危險群應優先接種細胞流感疫苗。

他指出,感染症頂尖期刊《美國感染症醫學會期刊》刊登之美國大型研究證實,細胞流感疫苗的保護力比雞胚胎流感疫苗高36.2%。英國疫苗接種與免疫聯合委員會也已針對2022和2023年流感季,公開建議18到65歲民眾優先選擇施打細胞流感疫苗,以預防傳染力強、死亡率較高之H3N2病毒株。

今年疾管署共採購63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包括國光生技327.5萬劑,賽諾菲190萬劑,台灣東洋113萬劑,其中台灣東洋疫苗為細胞流感疫苗。台灣東洋董事長林全今宣布與中華奧會合作,挺選手防疫,由東洋提供1000劑細胞流感疫苗給體育界,期與奧會攜手照顧選手健康。

2022年9月18日 星期日

流感再起/新冠+流感易重症 醫:速診斷爭取治療時效

2022-09-18 23:04 聯合報邱宜君、鄒尚謙/台北即時報導

秋冬流感疫情已蠢蠢欲動,基層醫師擔心,若同時感染新冠和流感,重症風險加劇,但兩者症狀雷同度太高,民眾可能誤以為是新冠,沒想到要驗流感,因此錯失治療良機。急診醫師說,流感和新冠肺炎可一起治療,但重點仍在及早診斷。現有檢驗儀器能同時驗A型流感、B型流感、新冠肺炎,建議相關部門支持醫療院所應用於重症高危險群的鑑別診斷,爭取治療時效。

「若同時染上新冠加上流感,重症風險加劇。」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流感與新冠都是肺部發炎的疾病,但大多數醫師診斷時,不一定會想到病患可能同時染上兩種病毒;民眾可能將流感誤會成新冠肺炎,因此不會想到要驗流感。如果給流感病患新冠的治療,不但無法見效,在重症高風險群,更可能攔不住其病況步入險境。

台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臨床教授李建璋表示,流感和新冠肺炎各有疫苗、抗病毒藥可用,同時感染也能一起治療,但最麻煩的部分仍在「如何及早鑑別診斷?」醫師應提高危機意識,相關部門也應善用檢驗工具,發展有效策略,才能因應流感和新冠病人多而混雜的秋冬。

李建璋舉例說,現在大醫院都有一次就能驗A流、B流、新冠的檢驗儀器,當急診遇到症狀比較嚴重的疑似個案,就會一次驗三個。醫檢師全聯會常務監事、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檢驗科主任高智雄說,大醫院的檢驗實驗室也都有儀器,一次就能檢驗21種呼吸道致病原,包括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

雖然有多功能檢驗儀器,但使用上有限制。李建璋說,檢驗儀器雖可一次驗三種病毒,但目前只有給付驗新冠病毒的部分。面對即將來臨的流感季,建議健保署或疾管署應以給付支持醫療院所將此技術用於重症高風險群,加速鑑別診斷流感和新冠肺炎,以爭取治療時效。

高智雄表示,一次可驗21種病原的檢驗較昂貴,為避免浮濫檢驗,目前只有給付X光看到有肺炎、疑似重症的病人有健保給付。若症狀較輕的病人想知道自己是否染上流感病毒,則可自費做「流感病毒抗原快篩」,費用大約是兩百到四百元,一般人都可以接受。

林應然提醒,雖然同時感染新冠與流感的機率並不大,但仍應小心防範。建議醫師診斷時,「流感」與「新冠」不要太快就互相排除,可以同時驗兩種快篩,預防疏漏。最好是流感、新冠可以一起快篩,「戳一次鼻子就可以用兩個試紙檢驗」,惟目前流感尚無家用快篩。

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建議,民眾若出現類流感症狀,可在家先做新冠快篩,若為陰性,看診時再向醫師表明,由醫師判斷是否需要進行流感快篩。若民眾希望在家就能自行篩流感,就要看生產快篩的廠商,能否盡速將家用版流感快篩申請送至食藥署進行審查。

2022年9月14日 星期三

超額死亡死因比例反轉 8月逾7成都不是死於新冠

2022-09-14 14:2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已有570萬人確診新冠肺炎,9475人死於新冠肺炎。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今公布最新超額死亡統計,今年6月超額死亡率43%,7、8月以依序降低至24%、21%,整體死亡數在減少。但這3個月來,超額死亡中「新冠死亡」佔比走降,「非新冠死亡」走升,已從6比4、一半一半,到8月反轉為3比7,即新冠死亡僅貢獻超額死亡的3成,另外7成的超額死亡都是死於其他原因。

陳秀熙根據疫情發生前五年的平均死亡人數,考量人口老化等多重因素後,推估今年不同月份的預期死亡人數。將今年實際死亡人數與預期死亡人數相減,可算出今年各月份的「超額死亡率」。

結果顯示,今年6月超額死亡率43%,其中新冠死因占比62%,非新冠死因占比38%;7月超額死亡率24%,新冠死因和非新冠死因占比分別為52%、48%,非新冠部分已顯著上升。到了8月,超額死亡率是21%,非新冠死因占比增為72%,新冠死因占比只剩下28%。

陳秀熙表示,死因比例的反轉,是醫療量能和照護方向需要調整的訊號。如果新冠肺炎中重症的醫療量能還充足,就要趕快調整一些回來照顧非新冠的病人。確診的隔離規定也或許應再放寬,解決醫療機構人力短缺和調度的問題。

陳秀熙說,雖然台灣的疫情高峰都會晚其他國家大約1.5個月,現在世界各國應對疫情的思維,已經從大流行轉變為地方流行,關注重點已從確診數目,轉換到預防重症死亡。這也呼應到他最近一再分析和提醒的,基礎劑和追加劑疫苗的加強推動,不但有助於預防重症死亡,也能保存醫療量能,以免排擠其他疾病的照護。

陳秀熙過去也曾多次提醒,台灣應該要開始思考,如何將境內現行的大流行防疫策略,慢慢過渡到地方流行的防疫策略,如此一來,邊境也才能逐漸跟上世界各國解封的趨勢。

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無論是醫療人力短缺、前陣子非新冠的延誤就醫導致現在死亡增加,都是非新冠超額死亡比例增加的可能原因,也需要經過實際資料的分析,才能證實。掌握最完整資料的政府部門,是否應更積極探討超額死亡原因?黃立民說,沒錯,不過這次疫情台灣就是比較缺乏各種現象的原因分析,動作都會比較慢一點。

2022年9月13日 星期二

誰是瘋子?民團:政治人物根本不在乎因「瘋」受苦之人

2022-09-13 22:06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衛福部前部長、民進黨台北市市長候選人陳時中不滿被指擋疫苗,昨怒稱「我是瘋子嗎?」今國民黨立委李德維藉此反諷衛福部,限縮清冠一號公費「就是瘋子。」精神公益組織及當事人團體說,把「瘋子」掛在嘴邊罵人的政治人物,是否忘台灣一年上百萬人因精神疾患就醫,患者平常飽受污名和歧視,疫情期間遭受各種雙標待遇,政治人物不關心這些事,還以病罵人,非常不妥。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發布的「2021年世界心理健康日衛生福利統計通報」,2019年有280萬人因精神疾病就醫,比前一年增加了1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12%。

台北市心生活協會總幹事金林表示,由此可見,精神疾患並不少見,也沒有任何一個人類社群可以免於精神疾病的發生,疾病都會有狀況比較不好的時候,但不應該因為一個人曾經有這樣的狀態,就認為他低人一等。

「特別用這個詞彙來罵人,就是百分之百的歧視和污名。金林表示,很不希望看到人們用這樣的名詞互相攻擊,因為這背後代表認同「一個人一旦被界定為瘋子或精障患者,就是低人一等、應該受人唾罵。」公眾人物應該要慎思,不應該去強化這樣的價值觀。

台灣精神受苦者群聚會發起人李昀說,瘋子這個詞有很多意義,但多半都是用來罵人行為怪異、人品不好等;拿這個詞罵人,通常也不在乎那些因「瘋」飽受痛苦的人,也不願意去檢視這兩年來打著防疫之名,對精神障礙者的各種差別對待。

李昀舉例說,對於社區精神障礙者來說非常重要的「關懷訪視員」,在疫情吃緊時都被抓去打疫調電話。疫情中醫院人力不足,精神病房首當其衝,為了管理方便,禁止病人出房門散步,也不能與其他病室的人互動,每天只能與同病室的四到六個人大眼瞪小眼。慢性病房禁止探視和外出,病人已兩年無法與家人團聚過節。三級警戒期間暫停庇護工場復健,幾個月下來,病人都退化很多。

即便是社會大眾已對群聚感染見怪不怪的現在,身心障礙的日間服務單位,還在以「防疫考量」將精神障礙者拒於門外。

金林說,原本精神障礙者每天都會去這些地方,在那裡戴著口罩做些活動,就像上班族天天去辦公室一樣,今年7、8月起卻要求病友必須一周快篩兩次,否則禁止入內,完全沒考慮到障礙者及其家屬操作快篩的能力、接受度等問題。如果障礙者無法自行快篩,就要求服務單位的工作人員負責篩,也讓工作人員多了染疫風險。

「為什麼上班族不用這樣篩、餐廳脫口罩內用也不用篩,但精神障礙者就要被這樣要求?」金林說,而且如果精障者不願意接受這要求,他的權利就要被剝奪,等於是「用他的障礙去阻止他應得的服務」,很明顯違反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是以慈善為名的歧視。

李昀提醒,審查CRPD的國際專家已作出建議,台灣應確保各種障別的身心障礙者都能夠獲得有關防疫的相關資訊,也應將身心障礙問題納入防疫措施及相關計畫的主流。

立法院即將開議,精神衛生法第16、17條修法草案有關精障者代表可參與「諮詢會」,希望修法結果能確實發揮提案討論、參與決策的實質作用,「讓瘋子來告訴你真正的瘋子是怎麼回事,而不是消費和嘲笑而已。」

2022年9月11日 星期日

衛福部官員周末輪流幫陳時中拉票? 兩個前署長這樣說

2022-09-11 19:2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楊雅棠/台北即時報導

民進黨北市市長候選人、衛生福利部前部長陳時中7月18日星期一上午在部長交接典禮拜票,下午的指揮官交接儀式流程也很像選舉造勢會。8月7日星期日陳時中出席急診醫學會晚宴,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陪同逐桌拍照;8月14日星期日出席藥師公會會員大會,衛福部政務次長王必勝陪同逐桌寒暄;今天中醫師後援會成立,衛福部部長薛瑞元親自到場致詞,表達支持。

現任衛福部最高階官員周末輪流幫前部長選舉拉票,是否違反行政中立原則?前衛生署署長葉金川表示,新一波疫情再起,衛福部官員應多花時間心力在防疫;不務正業去輔選,恐怕不是民眾期望看到的。

「會投他的就是會投他,」葉金川說,民眾不會因為這些官員的行為,而有不一樣選擇。衛生署的傳統是「業務」和「政治」要很嚴格劃分,現在的衛生福利部是如何,他就不知道了。

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說,醫藥專業相關公協會的教育水準高、社會影響力大,都是執政者希望拉攏的對象,當然會想透過官員去影響民間團體,通常是私下運作。現在看到蔡政府幾乎天天都在動員,這動員有沒有效?那就不一定了。

楊志良說,官員也有自己的信仰和認同,如果不是上班時間,任何人皆可表達自己的信念,但若佔用上班時間就不一樣,事務官這麼做有違法之虞,政務官雖不違法,也不適合這麼做。

楊志良舉例說,之前他擔任衛生署政務副署長、詹啟賢擔任衛生署署長時,是國民黨執政,有位當時疾管局的事務官,在上班時間去阿扁造勢場合喊「凍蒜」。這事導致詹啟賢面臨極大壓力,最後就請該事務官寫一篇悔過書,作為交代。

要是長官周末常常有活動,不能不配合,怎麼辦?楊志良說,如果是這樣,其實就等於一個禮拜七天都在辦公,一般人都會非常不喜歡這樣。

2022年9月10日 星期六

為何年輕人對老人沒好感?最新研究揭改善世代衝突契機

2022-09-10 22:10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老人是珍寶還是負擔?」台大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比較台、中、韓、日、新的青壯年對老年人態度差異。台灣青壯年認為60歲以上長者「使用過多政治經濟資源」的平均分數最高;台灣和中國青壯年普遍對長者「又愛又恨」,生活控制感較低、社會經濟劣勢的年輕人,對年長者更缺乏好感。

「未富先老」是亞洲國家普遍問題,生活控制感指的是對內在情緒、思考、生活與外在環境掌握能力,後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少子化趨勢難擋,財富分配不均,加劇年齡歧視和世代衝突。台大教授陳端容表示,要增進世代和諧,建議思考方向應包括提高年輕人生活控制感、脫離社會經濟劣勢,同時透過教育促進多元價值觀。

根據台灣大學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發表於「台灣衛誌」的研究顯示,台灣青壯年認為60歲以上長者「使用過多政治經濟資源」的平均分數最高,超越中國和南韓。此外,台灣和中國青壯年都對長者明顯有「又愛又恨」的複雜情緒,又以生活控制感較低、社會經濟劣勢的年輕人,對年長者較缺乏好感。

教授陳端容表示,要增進世代和諧,建議思考方向應包括提高年輕人生活控制感、脫離社會經濟劣勢,同時透過教育促進多元價值觀。

台灣大學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陳端容與學生,以「世界價值觀調查」第六波資料之「老年人政經資源使用過多」及「對老人有好感」兩面向,比較台灣、中國、南韓、日本、新加坡之青壯年對於老年人態度的差異,台灣共一二二七名十八到八十五歲國民接受訪問。

結果發現,台灣青壯年「認為老年人政經資源使用過多」得分平均值最高,中國居次,其次依序為新加坡、南韓、日本。受華人文化影響較深的國家對老年人較有好感,中國最高,新加坡居次,其次依序為台灣、南韓、日本。

分析顯示,生活控制感較高、重視社會規範及合群的價值觀的台灣年輕人,對老年人較有好感,也比較不會認為老年人使用過多政經資源。

陳端容表示,研究顯示中國與台灣的青壯年似乎對長者有「又愛又恨」的情節,這受到青壯年「生活控制感」及「價值觀」影響甚大。「社經劣勢」雖不會增加台灣青壯年對老年人政經資源使用過多的想法,但卻有的很高機率會影響青壯年對長者的好感。

陳端容表示,讓青壯年對自身發展、安全自主等切身議題「具有控制感」,更是社會政策要著力的地方。

「年輕人此時此刻過得好,對未來有希望感,就不會怪罪老年人。」諮商心理師林萃芬鼓勵年輕人多看自己的優勢、積極為自己創造機會,當未來擁有更多可能性、覺得有希望,相對剝奪感就不會這麼重。

此研究在其他國家的重要發現,也帶來可能舒緩世代衝突的著力點。跨國整體樣本顯示,相較於女性,男性對於老年人較有好感;相較於未婚者,已婚者對老年人較無好感。

在南韓,相較於未婚的青壯年,離婚及分居、喪偶者更傾向認同「老年人政經資源使用過多」。在新加坡,相較於四十五到六十四歲壯年,十八至卅歲青年較不認同 「老年人政經資源使用過多」,推測可能是因青年尚未經歷過嚴重代間資源衝突,壯年則正面臨與老年世代的權力爭奪。


●青壯年認為老年人政經資源使用過多排名: 

(影響因素:自評社經劣勢、生活控制感較低、偏向個人主義成就的價值觀、教育程度較低)

第一名:台灣

第二名:中國

第三名:新加坡

第四名:南韓

第五名:日本

●青壯年對老年人好感排名

(影響因素:自評社經較不劣勢、生活控制感較高、偏向重視社會規範及合群價值觀)

第一名:中國

第二名:新加坡

第三名:台灣

第四名:日本

第五名:南韓

資料來源/「老人是珍寶或是負擔?亞洲青壯世代對老年人的態度」台灣衛誌第41卷第3期,2022年

整理製表/記者邱宜君

2022年9月7日 星期三

獨/學者點出邊境3+4已不合邏輯 籲指揮官別蕭規曹隨

2022-09-07 13:16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9月12日起從邦交國入境可免簽,但仍需要3+4檢疫,學者認為台灣防疫作為已流於「形式主義」。台灣大學醫學系教授黃韻如日前撰文表示,當本土每日確診人數,已經跟境外差不多,甚至更高的時候,旅客在台灣被傳染的機率還更高,邊境管制的邏輯在哪裡?她說,現在指揮官沒有政治包袱,應勇於根據科學調整防疫,不需蕭規曹隨。

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表示,黃教授說的沒錯,美國和歐洲國家幾乎都已走完BA.4、BA.5疫情波段,亞洲和大洋洲國家也在走下坡,反觀台灣疫情再起較晚,則正處於疫情上升階段,估9月中旬每日個案數可能達到4.2萬人。

陳秀熙說,台灣境外解封要跟國際接軌,得從「境內防疫轉為地方流行思維」做起。讓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使用都流感化,才有可能同步開放邊境。

黃韻如指出,過去台灣以防疫之名,用邊境管制和入境檢疫的手段,限縮人民的自由,就「風險比例」的考量,還說得過去。現在國際疫情趨勢已經大不同,以新加坡為例,近7日平均確診人數是不到2千人,但台灣近7日平均是3萬多人,顯示從新加坡入境台灣的旅客「在台灣被傳染的機率比待在新加坡還高」,卻被規定入境要進入3+4隔離檢疫期,不知道這當中的防疫邏輯在哪裡。

黃韻如說,在高確診率社區,無限制地人擠人、逛夜市、進行室內大型群聚活動,得到病毒的風險,有比從世界各地搭乘航空器落地入境來得低嗎?現在的指揮官應該沒有政治包袱了,呼籲指揮官,勇敢地就「科學的邏輯與證據」,來調整防疫政策,不需要蕭規曹隨。

陳秀熙也認同黃韻如對國際疫情及邊境趨勢的觀察。陳秀熙說,境外解封是國際趨勢,估計日本也將於10月全面開放邊境,台灣確實應與國際接軌。但台灣不能只開放邊境,境內防疫卻還停留在大流行思維的嚴格措施。

「年底可用的BA.5雙價次世代疫苗,應該就是最後一個階段的疫苗了。」陳秀熙說,不只防疫思惟,疫苗研發也會走向地方流感化疫苗的模式,「防疫措施地方流行化」一定要同步進行,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運用,都應流感化,才有可能同步開放邊境。

2022年9月5日 星期一

獨/高端報告證實保護力優?專家:重點都沒講、問題多

2022-09-05 21:55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高端疫苗去年7月19日通過EUA後,理論上應於一年後公布保護效益報告,時限已過但遲未公布,外界批評聲浪不斷。高端今終於在官網公布「有關高端新冠疫苗保護效益評估報告之說明」於公司官網。兩位國內專家都認為報告沒寫到重點、問題很多,但礙於批評高端恐面臨輿論攻擊,專家發表意見時都語帶保留,壓力不小。

高端研究對象為2.1萬名醫院員工,其中3672人在今年4到7月中Omicron流行期間確診。高端將這2.1萬人接種的疫苗組合分類,分析四種組合。第一到第三個分析組合顯示,前兩劑打其他疫苗、第三劑打高端,突破感染風險與其他三劑接種組合沒有顯著差異。第四個分析組合比較打0劑高端、1劑高端、2劑高端、3劑高端,這四組的突破性感染風險也沒有統計學差異。

「很多資訊沒有揭露,無法解讀;如果硬要就現有資訊去做任何解讀,很容易都會變成過度解讀。」一名不願具名的感染症權威專家指出,疫苗保護效益的重點,是高端疫苗預防感染、預防重症、預防死亡的保護力數字和區間各是多少?高端跟哪種疫苗一樣好?

專家說,高端今天公布的報告,完全沒有揭露這些重點,也沒有結論,只是陳述間接的現象,不知道要說明什麼,外界也無法解讀。

「這份報告是刊登在一個不需要經過同儕審查的雜誌,不是在正式的學術期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副院長黃高彬表示,研究如果做得很嚴謹完整,都沒有問題,就會投稿到國際上正式的學術期刊,經過專家審查的考驗才會刊出,這樣也才能確認其研究結果具有公信力。

黃高彬舉例說,這份研究只有追蹤三個月,得到結果是突破感染風險沒差,若投稿到正式學術期刊,專家審查時很可能會認為追蹤時間不夠、不同意這個結論。

黃高彬表示,相較於mRNA疫苗半衰期短,保護力只能維持三到六個月,次單位蛋白疫苗的優勢理論上是保護力延續時間較長,最具代表性的次單位蛋白疫苗就是B型肝炎疫苗,接種三劑之後,保護力可以延續20幾年。

高端報告中的第四個分析組合,沒有寫明各組人數,僅寫道,把所有人分為沒打高端、打一劑高端、兩劑高端、三劑高端,彼此之間雖然有看到「點估計值」的小差異,卻沒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黃高彬說,這是比較奇怪的地方。建議高端可投稿正式學術期刊,經過專家審查的考驗,報告會更具有公信力。

2022年9月3日 星期六

過敏致命2/全身過敏救命針有望納健保 過敏急救三重點

 2022-09-03 23:0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每年約新發生1700例全身型過敏反應,若未能立即注射腎上腺素,致死率高達1%。面對醫界呼籲將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表示,8月已收到廠商提案,現已進入新藥收載前的必要程序。至於是否比照AED,要求特定場所納入常備急救物資,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醫學會可發文提供效益評估等資料,後續將研議。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連恆榮表示,廠商8月提案申請將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納入健保給付,現在要先進行醫療科技評估、排專家諮詢會議,這段約需三個月。接下來看諮詢會議決議如何,是否需請廠商補件,最後再由共同擬定會議做出最後決定。

兒童急診醫學會理事長李建璋表示,他有個姪女在美國讀幼兒園,上學第一天老師就要所有孩子努力記住幾位同學「不能吃的東西」。現在有嚴重食物過敏的孩子愈來愈多,一間幼兒園就可能高達三分之一,老師和校護都要學會使用自動注射器,會過敏的孩子大都有隨身攜帶自動注射器,這就是高所得國家目前共同的特色。希望台灣順利推動納入給付,同時也要積極辦理教育訓練,讓大人小孩都懂得善用工具。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科教授姚宗杰表示,全身型過敏反應發生時,要記得「急救三件事」。首先要叫119,就算短暫休息後感覺改善,仍建議就醫觀察,因有時候會出現第二波全身過敏反應。第二件事就是要趕快注射腎上腺素。第三是要讓患者平躺或坐下,不要站立。因為站姿會加劇低血壓,導致死亡率增加,所以若患者為嬰孩或小孩,要記得抱橫的。

姚宗杰表示,確定狀況都穩定後,建議應找過敏免疫專科醫師,讓醫師確定診斷,並協助找出誘發因子或過敏原,學習「衛教三件事」,以利後續預防。

首先,病人要學會趨吉避凶,避免接觸過敏原。第二,如果很難避開,就要學習注意警訊症狀,才能在第一時間察覺。第三,就是要學會急救方法。送醫都需要時間,但不馬上救恐有生命危險,所以醫師都會建議病人隨身帶著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要注意效期,也要學會使用它。

過敏致命1/全身型過敏黃金救援僅30分 籲廣布救命針點

2022-09-03 23:0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一名9歲小孩因氣喘到診所做減敏治療,某次療程打完針出現全身型過敏反應(Anaphylaxis),沒幾分鐘就呼吸困難、躁動、失去意識,被緊急送到醫學中心急診室時已經陷入昏迷,瞳孔放大。緊急插管後送到兒童加護病房,醫療團隊傾全力照顧,仍在16天後因併發敗血性休克而死亡。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科教授姚宗杰表示,全身型過敏反應發作時,症狀來得又快又急,有時只是皮膚出疹、粘膜腫脹、腹痛腹瀉嘔吐,較不危及生命,但也可能導致呼吸困難、心律不整、低血壓、休克,無論成人兒童都可能致命,死亡率約1至1.4%,從發病到呼吸心臟衰竭,黃金救援時間只有短短5到30分鐘,對病人或醫師都是猝不及防的恐怖經驗。

姚宗杰說,曾經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的病患,都應該隨身準備救命針「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Epipen)」,以便即 自救。只要從大腿外側打進肌肉,可快速擴張氣管、收縮血管,幫助病人暢通呼吸道、提高血壓,有大約13.8%病人發作後需要打兩支。有打和沒打,到了醫院可能就是「急診觀察後回家」和「入住加護病房」的天壤之別。

不過,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並無健保給付,一支要4000到5000元,不好買,買到效期還可能只有一年。姚宗杰建議,希望健保納入給付,或比照AED方式佈建於高風險場域,「畢竟人命關天,應考慮別讓病人全自費。」

姚宗杰指出,全身型過敏反應不罕見,歐美推估終生盛行率達0.5至2%,男性比女性風險高,常見誘因包括藥物,約占5成、食物約三成、蟲螫毒液和不明原因各一成。他分析2001到2013年健保數據發現,台灣發生率約為10萬分之7.3,發生率逐年增加,每年以5%速度成長,很快可追上歐美。

「兒童發生率增加最快,以每年9%的速度成長,主要來自於食物過敏的增加。」姚宗杰說,至於長者,70歲以上全身性過敏反應超過一半需要住院,住院者有一半得住到加護病房,有心血管共病者嚴重度也會增加。

姚宗杰估算,台灣每年約新發生1700例全身型過敏反應,致死率1%換算就是17條人命。若健保給付一人一支4000元的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等於花760萬就能挽救17條人命,還省去後續重症照護的費用。另外,也希望衛福部考慮像布建AED一樣,依法請教育部買給學校,並要求養蜂場、登山隊、一定規模的公共場所都要將之納入基本常備急救物資。

2022年9月1日 星期四

獨/徵小模特?家長奉送孩子照片個資 保護司疾呼危險

2022-09-01 12:38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近日某經營兒童嬰兒用品的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舉辦小模特公開選拔,規則是要求家長於公開貼文留言區提供孩子近期照片,註明小名、身高、體重,選擇方便拍攝的縣市,如有孩子臉書/粉專/IG更好,選中就能免費拍攝高規格精修照片。

廠商特別強調,請家長直接留言、不要私訊,理由是「廠商直接挑、廠商可看到更多照片」;留言熱絡也可增加臉書觸及率。滾雪球宣傳策略奏效,短短3天內就累積有2000多則留言,上千名家長前仆後繼奉送孩子照片和基本資料,有的甚至還註明出生年月日。

上千則奉送個資的留言中,有少數留言善意提醒活動潛藏侵害兒童權利的隱憂,小編高調反嗆「爸媽都有權發布自己小孩照片權利吧!看不慣就封鎖粉絲團就好了啊,想幫小孩留紀念有什麼問題嗎?真的很正義魔人」。

殊不知,這個活動連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都看不下去,她除了親自留言提醒家長,也希望媒體協助報導,提醒家長:很多性剝削一開始看起來都是正常的商業行為,「狐狸尾巴都在後面」,絕對要提高警覺。

張秀鴛說,目前臉書看來「暫時沒有違法行為」,因為沒有看到裸露、性剝削。但要提醒家長,無論是私訊給廠商或公開貼在留言區,都很危險,因為不知道目的是否單純、後續如何利用。從過去案例看到,很多性剝削一開始都是看來正常的商業行為,不會明白說要裸照,而是用漸進的方式,狐狸尾巴都在後面。

張秀鴛指出,剛開始平淡無奇,一個很正常拍攝,家長會很注意,但後續發生的事情,往往都是在「平靜海面下的波濤洶湧」,現在根本不知道後續會出什麼招。比方說,說拍一張上半身裸露沒關係、要小孩做些有點奇怪的動作。家長可能隱隱不安,又因為一些誘因和條件,很煎熬「要不要相信他」。

這樣的活動舉辦方式,對孩子和家長也很沒保障。張秀鴛也說,正常的平面媒體公司要徵選模特兒,應該要以律師公證等具法律效力保障的正當方式去進行,不會是這種方式。

有其他擔心的家長指出,活動辦法這麼簡略,是不是騙個資?選中才談細節,選中私下敲模特,不額外公布名單,誰知道來聯絡的是不是真的廠商?粉絲團每則貼文都在徵求模特,是不是某些廠商想找連車馬費都不用給的免費小孩模特的管道?家長接受選拔規則,提供照片之後,就等於授權廠商使用嗎?有沒有簽肖像權使用合約?

就算廠商沒問題,網路世界的有心人士也很多。張秀鴛說,從孩子的照片、個資,還有家長的帳號,當中就能汲取非常多資訊。過去許多兒童權利公約相關的文章都提醒過,兒童照片和影片可能會被非法利用、重製,可能是被拿去戀童癖的網站跟社團分享。知道孩子讀什麼學校、常出沒的地方,也可能讓有心人士有機會在現實中接觸到小孩,甚至對孩子下手,做出不好的事情。

「家長真的要提高警覺,不要想當星爸星媽想昏頭,自己直接開門讓人進來。」張秀鴛說,現在衛福部沒有法律介入的空間,也不能要貼文移除下架,臉書也無法檢舉,所以她也著急地在下方留言,請家長注意個資,注意拍攝目的是否單純,務必慎重。

兒福聯盟政策中心資深主任李宏文表示,家長都希望孩子受肯定,有心人士利用此心態,隱藏不利於孩子的目的、鑽法令的漏洞。如擔任模特兒是勞務工作,勞基法規定15歲以下勞務需事先向地方勞工局申請許可。廠商以贈送照片取代酬勞,迴避勞動主管機關的監督,恐構成勞務剝削。

李宏文表示,對特殊癖好者來說,有時候不需裸露的照片就足以他們幻想,仍具有一定市場;近年因加疫情影響,人們上網時間變長,各國或跨國的兒少網路性剝削、誘拐、詐騙,都翻了不只一倍,台灣亟需師法國際,成立跨部會兒少網路安全專責單位,才能預防孩子成為被害人。

你說的維生素D跟我說的不一樣?專家詳解三種維生素D

2022-09-01 20:0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日前國衛院發表研究指出,因疾病需要長期攝取醫師處方「活性維生素D3」年長者有較高失智風險。醫界疑問四起,民眾更是納悶,過去許多專家和實證研究都說補充維生素D對健康有多重好處,現在全都推翻了嗎?並非如此,多位專家提醒,「維生素D」這個詞並不精確,應該先核對到底是哪一種維生素D,以免討論無法交集。

專職血液透析的腎臟科醫師王介立表示,一般民眾可以買得到的維他命D,正式名稱是「膽促鈣醇」,進到身體裡面之後被代謝成「骨化二醇」,然後以此型態儲存在肝臟或脂肪當中。常被討論到的「維生素D缺乏」,就是在討論抽血檢驗「骨化二醇」濃度的結果,因為它半衰期長,抽血可檢測,可作為維生素D在體內庫存的指標。

王介立指出,「骨化二醇」是非活化的維生素D,經過腎臟轉化才會變成「骨化三醇」。人工合成的骨化三醇,就是這次國衛院研究對象所服用的藥品,俗稱「活性維生素D3」,可直接作用於細胞受體。

藥品型態的骨化三醇,劑量是人體自然含量千倍以上,用來治療透析患者常見的低血鈣和續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國外仿單所列適應症即是如此,也就是說,骨化三醇並不是用來治療「維生素D缺乏」。

到底是些對象需要服用「活性維生素D3」?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兆山日前受訪指出,副甲狀腺功能異常、低血鈣患者才需要服用活化型D3。

醫學建議50歲以上成人每天至少攝取鈣1200毫克,維生素D800至1000個國際單位,以有效降低骨折風險;骨質疏鬆症患者或已發生脆弱性骨折患者,除補充鈣和D,也應接受抗骨鬆藥物治療。「需注意的是,以上建議要補充的D,都是非活化型「膽促鈣醇」,不是活性維生素D3(骨化三醇)。」

「民眾買得到的,都是非活性的維生素D,屬於營養補充劑,不是藥品。」台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陳珮蓉說,國衛院的研究對象是服藥病人,必須經過醫師開立處方,用藥目的是治療疾病;不需要服用這個藥物的一般人,看到此研究結果,不用太驚慌。

但陳珮蓉也提醒,即使是營養補充劑也不能濫用, 體內缺乏或攝取不足才需考慮服用,只是依照現代人的生活型態,確實很容易會缺乏維生素D。

「維生素D最主要的來源,是日曬後身體自行合成。」陳珮蓉表示,但現在可遮陽的騎樓很普遍,人們上班時間早出晚歸,常是開車或搭車,幾乎都沒曬到太陽;隨著年紀漸長,身體的吸收率、合成率本來就會下降,要是又身體衰弱、住在不方便出門的老公寓,日曬機會又更少了,很可能就會缺乏維生素D。雖然吃高脂肪的魚類、蛋黃、內臟、魚肝油等也能補充維生素D,但很多人也盡量不吃或少吃這些食物。

「單一營養補充劑應確定體內缺乏再吃,吃了之後也要去測量體內濃度,確認是否真的有效補充。」陳珮蓉建議,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最好經過醫師和營養師評估,抽血加驗維生素D濃度大約自費900到1000元,如果數值不足,建議有積極作為,包括多曬太陽、攝取營養補充劑,經過一段時間再測量是否有進步。

高齡社會,失智比率增加,陳珮蓉提醒,失智症原因很複雜,目前實證研究證實,與預防失智有較強關連的因子,包括社交、健康飲食(例如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麥得飲食),運動,這些不但能預防失智,對於心血管疾病、中風也有預防效果。要是上述都沒有做到,吃再多保健食品、單一營養補充劑,都是沒有用的。


●維他命D有三種

維他命D:一般民眾可買得到,正式名稱「膽促鈣醇」,進到體內被代謝成「骨化二醇」,屬於營養補充劑。

骨化二醇:體內以此型態儲存在肝臟或脂肪,常被討論的「維生素D缺乏」,就是抽血檢驗骨化二醇濃度的結果。

活性維生素D3:「骨化二醇」是非活化維生素D,經腎臟轉化成「骨化三醇」,可直接與細胞受體結合。人工合成的骨化三醇,即此次國衛院研究對象所服用的藥品,處方用於透析患者低血鈣和續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並非治療維生素D缺乏症。

諮詢/腎臟科醫師王介立

2022年8月29日 星期一

維生素D還能吃嗎? 專家為骨鬆、洗腎、一般人解惑

2022-08-29 21:23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國家衛生研究院今公布研究結果,分析一萬四千多名65歲以上長者的健保資料發現,如果因洗腎、骨鬆骨折,每天服用一顆10個國際單位的活性維生素D3,一年服用量達到146天以上,失智風險會增加1.8倍,失智症長者若達到同樣服用量,死亡風險增加2.17倍。

消息一出,洗腎和骨鬆病人不免害怕,還能繼續治療嗎?一般民眾趕緊檢查自購的維生素D劑量,發現隨便一顆都有上百、上千個國際單位,都超標了嗎?專家提醒,洗腎病人和骨鬆病人該做的治療還是要做,否則死亡率也會提高,而市售的維生素D是非活化型,不是這次研究分析的對象。

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副所長莊志立表示,研究對象服用的是要由醫師處方的活性維生素D3,可直接跟受器結合,所需劑量較低,一顆只有10個國際單位。一般健康食品大多是非活化維生素D3,單顆劑量較高,因為要經過身體轉換為活性維生素D3,才能與受器結合。

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兆山表示,腎功能不正常的病人或副甲狀腺功能異常、低血鈣的病人,才會服用活化型D3。研究雖看到失智症和死亡風險增加,但只是呈現「相關性」,不能推論服用D3是導致失智或死亡的原因。

黃兆山表示,美國及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建議,50歲以上成人每天至少應攝取1200毫克的鈣,800至1000個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同時補充鈣與D可有效降低骨折風險。針對骨質疏鬆症患者或已發生脆弱性骨折患者,補充鈣和D無法取代藥物治療,補充的同時也應接受抗骨鬆藥物治療。需注意的是,以上指的都是非活化型維生素D3,不是國衛院研究中所觀察的活性維生素D3。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洗腎病人會有副甲狀腺機能亢進、腎臟排不掉磷離子、低血鈣等問題。治療方法有三,包括低磷飲食、服用磷結合劑、口服或注射活性維生素D3。如果不治療,會引起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所以一定要治療,而活性維生素D3只是治療方法之一,不是唯一。

顏宗海表示,雖然健保資料有其局限性,此研究仍是很好的提醒,讓民眾知道維生素補充應適量,不可過多。尤其維生素D是「脂溶性」,要是過量,會導致高血鈣、高血磷,腸子不會蠕動,也可能陷入意識不清。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顏宗海建議,成年人每天最多不要攝取超過2000個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

2022年8月22日 星期一

獨/新冠疫苗救濟5年才審得完?指揮中心說明最新進度

2022-08-22 13:1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審計部查核指出,截至110年10月底止,新冠疫苗接種受害救濟申請案已高達1588件,僅22件完成審議,占申請案量之1.39%,其餘多仍處於調閱病歷階段。審計部指出,106至109年度疫苗受害救濟案件審議件數在94至162件之間,110年1月至10月已審議246件,如以110年平均每月審議案件數約25件估算,全年度可審議件數約為300件,約需時5年方能將新冠疫苗案件審議完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截至111年7月底止,新冠疫苗相關受害救濟申請案件計6059件,已審議完畢者為863件,都有依法於案件資料齊全之次日起6個月內完成審定。以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每月開會2次,每次審查70案估計,預估到今年12月約可審完1400至1500案。

莊人祥表示,為控制新冠肺炎大流行,國內實施前所未見的大規模疫苗接種計畫,短期內大量執行疫苗接種,使得平時已存在許多不明原因猝發疾病或死亡事件,與疫苗接種產生前後時間序列關係,惟是否具關聯性仍需逐案釐清,以致「疑似受害救濟申請案件」驟增為平時的40倍以上。

莊人祥表示,目前地方政府和衛生局的防疫工作「量能滿載」,所以從110年6月30日起至111年12月31日間實施「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申請案行政流程暫行措施」,由疾病管制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委辦單位,代為辦理病歷調閱工作,VICP也已經增加開會頻率,行政流程將持續視案件情形調整。

名人癌逝聳動標題洗版 專家籲媒體撰稿同理癌友心情

2022-08-22 21:42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立委余天的二女兒余苑綺罹患直腸癌,抗癌8年,昨天病逝,享年39歲。這兩天媒體報導鋪天蓋地,民眾拿起手機就能看到整排新聞推播標題,都是有關臨終細節、家人反應的戲劇化描述。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會理事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身心科主任鄭致道表示,癌症病人很容易對這些消息感同身受,可能因此陷入情緒低谷,懷疑治療、恐懼回診、焦慮恐慌、腦中反覆浮現相關的畫面,甚至失眠。希望媒體撰寫報導前,能站在病友立場設身處地思考,不要太過聚焦在痛苦不堪、生離死別等負面訊息。

鄭致道表示,每當有名人罹癌過世,新聞大肆報導的同時,癌症病友的心情也會有很大的起伏,特別是同樣癌別、相同性別、相近年齡的病人,特別容易設身處地,聯想到自已。

病人會擔心,名人通常擁有豐富的資源,理論上會得到最好的照顧,連他都過世了,自己現在接受的治療有用嗎?我會不會也撐不下去?病人也可能開始焦慮、憂鬱、恐慌,甚至失眠,也會對於回診看報告感到恐懼。

鄭致道提醒病友,其實每個人的癌症別、診斷期別、治療方式、體質都不一樣,治療效果也會很不一樣,先不要對號入座。如果發現自己情緒大受影響,建議暫時先不要看相關新聞;如果因此對治療或病況產生疑問,可以詢問自己的主治醫師和醫療團隊。病人身邊的親友,也要認知到這類新聞勢必影響病人心情,希望盡量多給一些支持和關懷。

如果負面情緒想法過多,鄭致道建議,可以跟醫療團隊中的身心科醫師、社工師、心理師、受過專業訓練的專科護理師聊聊。心裡腫瘤醫學學會的未來會在網站推出專家地圖,讓民眾更快能找到有具備心理腫瘤專業訓練的人員在哪些醫院。

鄭致道也提醒媒體,希望報導這類事件時,不要過多著墨描述細節,比如病人臨終細節變化和揣測其內心過程、鉅細彌遺描述家屬悲痛情緒,也希望標題和內容也不要採取聳動的寫法。這些都會讓看到新聞的癌症病人接收到過多負面訊息,反而忽略了整個罹癌和照顧過程中,病人曾有的堅強韌性、家人的支持關懷。

2022年8月21日 星期日

獨/小孩在公園玩可比照戶外運動脫口罩?指揮中心回應

2022-08-21 13:37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放寬部分戶外活動可脫口罩,包括有飲食需求時、騎機車或腳踏車,還有可保持一公尺社交距離的室外運動、空曠戶外工作、山林海濱活動、易弄濕口罩之水域活動。有家長反應,孩子在公園玩,活動量大,汗如雨下,卻因不確定這算不算「戶外運動」,沒人敢脫口罩,很擔心孩子「沒確診、先中暑。」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兒童在戶外的「遊樂場」或「運動場」遊玩,可比照「戶外運動」規定,也就是說,與不特定對象保持一公尺社交距離時,可不戴口罩;反之,若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一公尺社交距離,還是要戴口罩。

莊人祥說,上述規定還是限定兒童在戶外「遊樂場」或「運動場」從事之活動,並非泛指兒童在「戶外遊玩」的所有情境。比方說,如果是媽媽牽著小孩在街上行走,小孩跑來跑去,這應該就不算。

不過,這些更細的規定對家長來說,似乎並無太大意義。王姓家長說,為了保持社交距離,恐怕只能在日正當中、四下無人時,才能脫口罩在公園遊戲場玩。邱姓家長表示,相關規定都是站在成年人的立場去看待「戶外運動」,沒有考量到兒童的天性和遊戲權,對於已確診康復或已接種兩劑疫苗的孩子來說,也不太公平。

至於在公園長椅坐等孩子的家長或祖父母,如果一公尺社交距離內沒有其他人,可以脫口罩嗎?莊人祥表示,依現行「因應COVID-19疫情防疫措施及裁罰規定」,外出時應全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下可暫免佩戴口罩的例外情形,不包括「在公園坐著。」

今年持續高溫,中央氣象局示警今起至下周二有極端高溫發生機率,在戶外長時間戴口罩,想必更加煎熬。指揮中心是否有可能研議「室外氣溫超過某一高點,可維持社交距離之戶外場合一率免戴口罩」?

莊人祥說,已經考量過很多保持社交距離即可不用戴口罩的戶外情形,但「室外溫度」隨時隨地變化,不適合用作為不戴口罩的情境條件,以免造成民眾無所適從。

獨/去年逾25萬人經濟惡化卻少紓困 6千多人溢領近億元

2022-08-21 14:43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110年因應疫情實施「擴大急難紓困計畫」,全國核定88多萬件申請,共發出165億元。審計部查核發現,為加速發放急難紓困金而簡化資格審認作業,結果有25萬人明明經濟條件惡化,去年領取紓困金額卻比規定得請領金額還少,還有1237名符合資格的弱勢民眾沒來申請也沒人通知;另一方面,有6188名個案不符紓困資格,卻共領走9458萬餘元。

審計部指出,110年為了盡速發出急難紓困,有31.8萬符合資格的民眾,衛福部並未重新調查其財稅資料,直接比照109年的核定金額發放紓困金。結果這31.8萬人有78%,相當於25萬人,在110年經濟條件比109年更差,得領金額理論上應比109年多,卻因比照109年,導致實領金額較低。

審計部也發現,疫情期間失業退出勞保並加入國民年金保險,且符合低收、中低收的弱勢民眾有2730人,但其中1237人沒有提出紓困申請,相關單位也沒有主動協助取得適切救助。

根據衛福部提供110年度急難紓困金發放名冊,審計部比對其軍、公、教、勞、農保等社會保險身分,結果發現,有6188件個案於具有上述社會保險身分或於申請日前已死亡、戶籍已遷出,明顯不符合紓困金發放資格,仍核發紓困金共計9458萬餘元。

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副司長蘇昭如表示,往年急難紓困一年才1.5萬件,去年因疫情嚴重辦理擴大紓困,申請案暴增到超過100萬件。加上行政院希望盡速發放紓困金,因此110年擴大紓困計畫明定「109年已獲核定本部因應疫情(擴大)急難紓困者,依109年核定金額發給」,沒有要求公務人員去再次比對其財稅資料,「不能說『少發』,110年計畫就是如此規定,衛福部只是依計畫辦理。」

蘇昭如表示,當時同仁連日不眠不休,才能在短短幾天內才處理完100多萬件申請,核發88萬多件紓困金。現在審計部發現其中有1000多人是弱勢,但公務機關沒有通知到他,衛福部會收下這個意見,未來辦類似計畫再想辦法通知。擴大紓困計畫己於去年6月底結束,現在仍有困難的民眾,可申請低收或中低收的常態社會福利補助,有急難事由者,則可申請一般紓困。

至於6188件個案溢領9458萬餘元的部分,蘇昭如說,審計部有將名單分兩批提供給衛福部,有些款項已經追回,有些還在請公所比對,確認是否真的有溢領。經確認後,衛福部會一一就個案事實去認定處理方式,針對確實有經濟困難的個案,會允許分期繳回。



2022年8月15日 星期一

台大公職名醫涉性侵 司法程序外還有這些審查要面對

2022-08-16 12:38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大醫院有婦產科名醫被控於飯局後性侵藥廠業務,業務已對該醫師提告,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據了解,這應是首次有台大醫師涉及性侵案。這名醫師同時具有醫師和公務人員(台大教職)身份,與其職務有利害關係之個人發生性侵糾紛,除需接受司法調查,以確認其行為「是否違法」,理論上還要面對學校、醫院、醫師的「自律機制」,以檢驗其行為「是否違背倫理」。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表示,醫學會章程第10條明定「會員有違反法令、章程或不遵守會員大會決議時,得經理事會決議,予以警告或停權處分,其危害團體情節重大者,得經會員大會決議,予以除名。」

黃閔照表示,醫學會過去曾經處理過許多案件。比方說,曾有婦產科醫師在媒體公開發表一些婦產科的「風花雪月」,損害婦產科形象,當時學會就有懲處,裁定該會員應修兩性學分。前年桃園市有婦產科醫師利用施打麻醉劑時性侵病人,事證明確,所以在司法判決出爐前,醫學會倫委會就決議將他停權(不能參與學會事務),同時也行文衛福部要求處理。

黃閔照表示,這次事件還在法院審理中,事實有待釐清,所以醫學會還是要等司法判決完,才能決定是否要啟動相關機制。黃閔照說,若法院判決確定,針對醫療業務相關且違背醫學倫理的行為,不只是醫學會,各縣市醫師公會的醫師懲戒委員會也會審議。

醫師行為的自律規範,其實不僅包括醫療業務,也包括與廠商之間的關係。衛福部與醫師公會全聯會2006年曾頒布「台灣版『醫師及廠商間關係』守則」,全聯會當時提醒全國醫師,若違反守則,將依醫師法第25條第5款「認屬其他業務上不正當行為」,移付懲戒。

台大醫院身為台灣頂尖大學醫院,向來愛惜羽毛,將近20多年前也創全台之先,訂定「醫療人員行為規範及倫理守則」以規範醫師與廠商之間的行為。

然而,今年8月初,台大醫院及醫學院一名教授級主任遭檢方起訴「強制猥褻」,被害人是藥廠派駐醫院的研究助理。不到半個月,又傳出有婦產科名醫涉嫌性侵藥廠業務,院內人員表示,這次應是首次有台大醫師涉及性侵案,以前沒聽過這麼嚴重的事。

案件頻傳,創先訂定的倫理規範是否已形同具文?對於這次事件,院方強調「要等判決出來」,不願多說明相關倫理規範守則之內容及處理流程,僅強調「這是內部文件。」該醫師原有之主管職,是否因此事遭到撤換而懸缺?院方表示,該職務是科部自行決定。

台大醫院婦產部醫師,對主管懸缺一事則三緘其口。長期在分院服務的台大醫院婦產科醫師S說,都有聽說此事,但沒人敢去問當事人。婦產科名醫施景中說,不曉得,不方便回應。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與醫務秘書陳慧玲公務繁忙,未接聽電話。

台大院方表示,關於醫療人員與職務有利害關係之規範,若屬公務人員須遵守「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非公務人員則須遵守醫療人員行為規範及倫理守則。這次當事人有台大教職,是公務人員身份,「本質上不能算在醫院,建議去問校方。」副校長張上淳表示,開會中不方便回應。

根據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公務員不得參加與其職務有利害關係者之飲宴應酬」,除非是因公務禮儀確有必要、因民俗節慶公開舉辦之活動且邀請一般人參加、屬長官對屬員之獎勵慰勞,或因訂結婚、生育、喬遷、就職、陞遷異動、退休、辭職、離職等所舉辦之活動,而未超過正常社交禮俗標準。


獨/每百人1到2人發生「新冠反彈」 指揮中心建議這樣做

2022-08-15 16:45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

解隔離沒幾天又快篩陽或症狀再起?你不孤單,國內臨床醫師觀察,不少人都像美國總統拜登及首席防疫顧問佛奇一樣經歷過「新冠反彈」。藥廠近期重新分析Paxlovid臨床試驗資料,無論是否服藥,28天內發生反彈的比率約為1到2%,但服藥組症狀仍較輕。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解隔後還要自主健康管理7天,輕症復發不需再服抗病毒藥物,建議在家休息、避免接觸家人,直到症狀緩解。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李建璋表示,輝瑞藥廠根據Paxlovid原始臨床試驗的資料,重新分析兩組人確診後28天內定期測量病毒量的結果,發現兩組都會發生病毒反彈,服藥組發生率是2.32%,病毒量低,症狀輕微;未服藥組發生率是1.73%,病毒量較高、症狀較嚴重。

李建璋表示,上述結果顯示病毒廓清曲線並非平順下降,而是有一兩波起伏,可能是病毒找到破口去潛沈和反擊,過程需與免疫系統交戰數回合。根據試驗結果換算,每170人吃抗病毒藥物,只會多增加1人發生反彈,考量藥物可減少8成重症住院和死亡,反彈時症狀也較輕,民眾不應為了怕反彈而不吃藥。

莊人祥表示,除非有症狀,確診病人隔離7天後不需快篩即可解隔,後續7天是「自主健康管理」,外出需全程戴口罩。若症狀復發,按現行規定不需再次通報,輕症也不用再給抗病毒藥物治療,建議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家人接觸,直到症狀緩解。症狀緩解後如需外出,則應遵守「自主健康管理」相關規定,避免與重症高風險族群接觸。

其實不只是輝瑞的Paxlovid,默沙東的Molnupiravir也有反彈現象。今年6月美國發表電子病歷回顧分析(未經同儕審查之預印本),1萬1270名服用Paxlovid的病人及2374名服用Molnupiravir的病人當中,30天內症狀反彈比例分別約5%和8%,但僅約1%需住院。

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不論是未服藥隔離7天後,或完成5天抗病毒口服藥療程後,再次快篩陽性或症狀再起的病人不少。抗病毒藥可短期壓抑病毒複製、預防重症,但停藥後殘存病毒可能小幅反彈,再次導致輕症。這時會給予症狀治療藥物,並建議病人繼續隔離,以免傳染他人。

在未來,抗病毒藥物的療程次數和天數,仍有調整空間。李建璋表示,目前有些個案報告是醫師以「仿單外使用」的方式,延長病人服藥天數,確實可解決反彈問題,但人數很少。哪些人需延長治療天數或再次治療?最佳區間是幾天?這些問題都需要監測治療後的病毒量,才能解答,有待相關臨床試驗揭曉。

國內有關新冠反彈現象的討論極少,亦無相關統計數據。感染科權威、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台灣人性格認命,藥吃完、解隔離,若還不舒服,通常就默默算了。對政府來說,則是「只要病人不抱怨,就算了」,再加上預算有限,就不想去建立完整的資料。

「都由公務預算付錢,所以都要照中央的指引走。」黃立民說,但如此一來,醫師很難根據專業判斷去兼顧病人個別的差異和需求。特別預算總有用完的一天,疫情既已趨緩,他建議將新冠相關醫療回歸健保,促使醫療體系和整體社會都回到正常模式。

莊人祥表示,公務預算僅支付隔離治療期間新冠相關醫療照護費用,依據目前確診者隔離治療7天的政策,居家照護者確診7天後應已解除隔離,相關醫療費用應由健保給付。開業兒科醫師詹前俊表示,7天解除隔離後若症狀反彈,通常醫師會根據症狀選擇相關診斷碼,例如上呼吸道感染、腹瀉等,以此申報健保,以支付相關醫療處置和藥物的費用。/台北即時報導

2022年8月13日 星期六

9月將進入長新冠高峰 醫建議:整理症狀發生序再就醫

2022-08-14 14:37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8月6日最新發表於《刺胳針》的荷蘭萬人研究,首度提出較精確「長新冠盛行率」,每8名成年人就有1人,確診後3至5個月核心症狀還會變嚴重。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台灣20歲以上確診者約有385.3萬人,按此盛行率推估,約48.1萬人會經歷長新冠;不過目前接受「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照顧者僅3千多人,循其他管道就醫的人數則未知。

北醫大附醫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周百謙觀察,很多人一解隔離就有多種不適症狀,但密集就醫1、2個月只得到「治標不治本」的治療。以台灣疫情高峰6月往後推3個月,可預期9月將進入長新冠高峰,建議民眾可將症狀出現的順序記錄下來,以幫助專科醫師評估並找出問題源頭。

這篇荷蘭大型研究分析7.6萬名18歲以上成年人,將其中4231名確診者與8462名非確診者進行配對,並將確診前就存在的症狀納入分析。結果發現,大約1/8確診者經歷可歸因於新冠確診的長期症狀。確診後90到150天更嚴重的症狀共有10個,包括呼吸困難、胸痛、呼吸時疼痛、肌肉疼痛、嗅覺喪失、喉嚨異物感、四肢刺痛、忽冷忽熱、手腳沉重、疲倦。

周百謙指出,荷蘭研究算得之盛行率可能無法直接套用在台灣,主要原因有二。首先,台灣抗病毒藥物較普及,可減少病毒存留的數量、縮短病程,有助於減少長新冠發生機率。再者,根據WHO定義,長新冠是確診後3個月發生,但台灣氣候與歐洲不同,就醫又便利,很多民眾一解隔離就全身不舒服,開始密集就醫,不用等到3個月。

怎麼會一解隔離就不舒服?周柏謙表示,因為隔離期間人待在恆溫恆濕的室內環境,「出關」後雖然病毒已清除,但面臨多雨、忽冷忽熱等環境刺激,很快就開始不舒服。

周百謙說,門診看到很多康復者,在診所看了1、2個月都沒有效,才來胸腔科求診,照了X光、抽血,才發現仍有肺部浸潤和發炎反應。

「台灣長新冠病人的困擾,不是設立長新冠門診就可以解決,而是要確保醫師有能力處理。」周百謙說,病毒破壞呼吸道留下胸悶、呼吸喘等症狀,導致睡不好,久了就影響自律神經、記憶力、專注力。這時若只是吃安眠藥、止咳藥,還是「治標不治本」,無法解決病人的困擾。

周百謙建議,如果確診後3個月以上還不舒服,建議民眾把症狀發生順序整理清楚,找信任的專科醫師協助。如果是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建議可看胸腔科;如果以腦霧、走路沒力氣等症狀為主,建議可看神經內科。

2022年8月8日 星期一

樂生院方擅改工程清空文物 衛福部:不可違背政院計畫

2022-08-09 13:17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樂生保留自救會、青年樂生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台灣人權促進會今上午聚集在衛生福利部前抗議,因8月1日上午工程包商出動警察,無預警圍起樂生舊院區「蓬萊舍」並移走內部珍貴的歷史文物。年近90歲的自救會會長藍彩雲難過到哽咽,自救會義務律師蔡雅瀅直指院方「欺上瞞下」,擅自發包違背行政院核定《樂生園區整體發展計畫》的工程,現任會長李添培則直接向新任衛福部部長薛瑞元喊話「希望部長來現場看看。」

對此,醫福會副執行長林三齊表示,衛福部的態度很清楚,就是不可違背行政院核定的上位計畫,按此計畫,蓬萊舍就是「公共空間」,不能改建為套房,文物也不可以丟棄。衛福部部長薛瑞元說,工程開始之前及工程期間,他以衛福部次長身份去過樂生療養院幾次,現在升任部長,他也將再次安排時間,去現場了解狀況。

「蓬萊社是院民從刀口搶下來重要歷史建築!」樂生保留自救會義務律師蔡雅瀅表示,依據「漢生病病患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第8條,政府應於樂生療養院內適當範圍進行漢生病醫療園區的規劃,因此行政院於2017年核定了《樂生園區整體發展計畫》,規劃蓬萊舍作為「樂生保留運動紀念館」。

然而,樂生療養院院方,身為衛生福利部的下級單位,卻擅自將蓬萊舍改規劃為「三間套房」並且依此去發包工程,完全無視行政院的上位計畫。

蔡雅瀅強調,漢生醫療園區的法定用途是「紀念和公共衛生」,其歷史紋理非常重要,不應輕易破壞,相關工程應該要落實立法精神,包括撫慰院民、珍視院民所在乎的事物,包括院民已一再表達的,希望蓬萊舍作為公共空間,可以開會討論、接待各國來賓和關心他們的友人。


「我們已經抗爭18年了,每次出來抗議都是不得已的,不然院舍就會被一拆再拆。」樂生保留自救會會長李添培表示,自救會和國際愛地芽協會已經使用蓬萊舍18年,8月1日上午他要去電療,卻發現有大批工程人員,把蓬萊舍裡面來自國際社會致贈的畫像、布條、國內外支持團體的紀念物都拆掉,像垃圾一樣丟上大卡車、載走。

樂生保留自救會前會長藍彩雲表示,自己年近90歲,手腳又不方便,從新莊迴龍坐一趟車來衛福部,都暈車了,但還是要特地來一趟到衛福部,實在是不得已的。藍彩雲強忍哽咽表示「我們真的委屈很多,沒辦法說,盼望部長支持院民,也要拜託部長來現場關心、看看。」

樂生療養院屬於部立醫院,由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醫福會)主管。面對院民陳情,醫福會副執行長林三齊表示,「三間套房」並非原本行政院的上位計畫,衛福部的態度很清楚,就是絕對要按照行政院核定的發展計畫去做,不會違背。

林三齊強調,蓬萊舍未來還是公共空間,不會改建為套房。修繕工程怕損壞內部文物,因此事先把東西移走,但不會拿去丟掉,「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他也坦承,要移動文物之前,應該做好事先的知會和溝通,未來將特別注意、敦促院方做好良善的溝通。

有關薛瑞元部長的參訪行程,林三齊表示,正在安排中。部長薛瑞元則透過衛福部公關室表示,工程開始之前和工程期間,他以衛福部次長身份去過樂生療養院幾次,現在升任部長,他也將再次安排時間去現場了解狀況。



2022年8月6日 星期六

獨/診所無障礙暫緩到明年 醫事司:下半年先柔性輔導

2022-08-07 19:22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衛生福利部去年底預告將要求新設診所的通道寬度、坡道斜度、廁所空間、櫃檯高度,均需符合無障礙標準,遭基層醫療協會反彈而延宕至今,也在甫落幕的第二次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成為熱議焦點。

身心障礙聯盟今主辦第二次國家報告審查會後論壇,理事長劉金鐘表示,政府都說「小病看小診所」,但身心障礙者疫情期間連打疫苗都進不了診所,只能在外淋雨苦等醫護出來幫忙打。有次他牙痛到不行,自家隔壁就是牙醫診所,卻因入口障礙重重進不去,只好請家人開車載他去八公里外的醫院,「真的很不堪,想到心裡就很難過。」

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孫迺翊表示,台灣社會高齡化,有無障礙需求的人只會愈來愈多,不會只有少數身心障礙者。國際審查委員、日本立命館大學教授長瀨修表示,「無障礙」不但是社會融合的基礎,更攸關身心障礙者生死,福島核災時因缺乏無障礙服務,身心障礙者死亡率相是一般人的兩倍。

孫迺翊說,基層診所主要的反對理由,是環境改造需經房東、大樓管委會同意,因此,政府應考慮修住宅法,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藉此進一步要求屋主或管委會配合無障礙要求。也可考慮制定無障礙專法,明定各場域無障礙設施服務的應具備的標準、公權力、法律效果。

面對國內外學者呼籲相關部門修或訂定專法,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定萍表示,下半年將成立「無障礙就醫環境診斷小組」進行柔性輔導,預計明年再回到法規面討論。劉越萍表示,考量診所規模會受限於舊的建築物,設置標準又是比較強硬的規定,不符合就不能設置,加上疫情期間診所也很辛苦,所以會繼續進行「柔性」輔導。

何謂柔性輔導?劉越萍說,下半年將成立「無障礙就醫環境診斷小組」,小組成員也包括建築專家,透過實際走訪,先針對「通道、走道、櫃檯、廁所」這四個重點去輔導、補助診所,進行改善。劉越萍表示,今年衛福部的目標是繼續跟身心障礙團體、醫界合作,希望下半年努力柔性輔導和溝通後,明年再次正式啟動跨部會的法規層面討論。

診所無障礙遙遙無期?學者建議修法要求屋主管委會配合

2022-08-07 14:35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衛生福利部前年因怠於推動「診所」無障礙設施,遭監察院糾正,去年12月20日預告診所設置標準新增「友善設施」規定,今年新制上路後設立之診所都要符合無障礙規定;消息一出,基層醫療協會大動作反彈,延宕至今。

第二次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剛落幕,民間團體今邀請國際審查委員舉辦會後論壇,診所無障礙問題再次成為熱議焦點。會中民間團體及國內外學者建議,應研議修住宅法、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或訂定無障礙專法,提供稅務優惠或補助等配套,以利進一步要求屋主或管委會配合。

國際審查委員長瀨修表示,11年前他在福島,發生地震、海嘯和核災後,他自願與當地的身心障礙團體合作投入服務,發現災難發生時,身心障礙者死亡率相較於其他人是兩倍之高,很多障礙者死亡的主因就是缺乏無障礙服務,聽障者過世則是因為缺乏無障礙資訊,可見「無障礙」不但是社會融合的基本一環,對於身心障礙者來說,更是攸關生死,是緊急狀態下的生命保障。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理事長劉金鐘表示,300平方公尺以上的餐廳,才需要改善無障礙設施,規模較小的餐廳,政府就說都沒有資料;另外,客房數達到50間以上的旅館,才需要設置一間無障礙客房。但對於經濟較為弱勢的身心障礙者來說,通常只負擔得起的小餐廳和小旅館,結果處處碰壁,形同沒有選擇。

劉金鐘表示,政府都說,小病就看小診所,但身心障礙者連疫情期間要打疫苗都進不了診所,只能在外淋著雨,苦等醫護人員到戶外幫忙施打。劉金鐘說,他有一次牙痛到不行,自家隔壁就是牙醫診所,不到一分鐘的路程,但因為沒有無障礙,就是進不去。最後只好請家人開車,載他去8公里外的地區醫院,才有辦法就醫,「真的很不堪,想到心裡就很難過。」

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孫迺翊表示,檢視基層醫師團體所提出的反對理由,看得出來是沒什麼道理,畢竟大家都知道,面臨高齡化的台灣社會,無障礙是不可避免必須提早面對的,絕對不是少數障礙者會碰到。然而,目前台灣社會的觀念停留在認為「有無障礙很好」,若沒有,也不認爲有嚴重到「歧視」,所以當公部門要改進沒做好的地方,會被私部門當做是「逼迫」。

孫迺翊表示,基層醫師反對診所設置無障礙的理由,代表背後遇到的最大問題來自於「租賃」,硬體環境要修改,須經過房東同意。再者,現在很多診所不在一樓,二樓的診所牽涉到一樓入口處的無障礙,還有電梯、階梯等動線,這些則牽涉到大樓管理委員會,也不是診所醫師可以掌控。

孫迺翊說,當無障礙環境牽涉到不同人的財產權,光是把診所納入「公共建築物範圍」是不夠的。應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實行步驟、期限。可行的法律途徑包括修住宅法,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從這些法條中,進一步要求屋主或管委會配合無障礙要求。

制定無障礙專法,也可以考慮。孫迺翊指出,德國就是用專法,訂定無障礙設施的該有的標準、公權力、法律效果,有了法律依據,公務機關也會比較當一回事、會去編預算。不過在執行面,落實上還是要跨部會合作,也需要中央和地方一起協調配套,有步驟、有補助,才能分階段實現無障礙。

2022年8月1日 星期一

獨/國家報告揭身心障礙受暴慘況 疫情下連這些都沒有

2022-08-01 13:47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衛生福利部社會與家庭署今起舉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並公布正式版「問題清單及政府回應」。距離上次審查已過5年,各部會回應皆洋洋灑灑描述政績,但報告中坦承許多問題未解。例如身心障礙者薪資較低,5年來就業率偏低停滯不前,貧窮比例和遭受家暴被害人數年增率都是全國的2、3倍以上,身心障礙兒少受暴率更是一般兒少的6.5倍。

身心障礙受暴問題嚴重、社會事件層出不窮,國際專家問相關部會,有沒有針對身心障礙者於工作場所、機構或特殊學校遭受身體、情感、經濟或性別虐待、暴力、霸凌及歧視或剝削之程度,進行「系統性的審查」?無論教育部、勞動部、衛福部,書面回覆都顧左右而言他,只有衛福部比較坦白,直說「尚無」這種系統性審查的相關資訊。

此外,本土疫情已經肆虐第二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針對各行各業、各種場域都訂定了因應指引,唯獨針對身心障礙者及其照顧者的因應指引,現在還停留在撰擬階段,連公布期程都沒有。一般成人或兒童早已行之有年的「醫病共享決策」,至今身心障礙成年人及兒童都還是沒得用,因為「公用版無障礙溝通資源」還在「審稿階段」。

以下為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問題清單及政府回應」相關重點節錄。


*身心障礙者薪資較低、就業率低且停滯不前

依勞動部《2019 年身心障礙者勞動狀況調查報告》,2019年15歲以上身心障礙就業者每月經常性薪資或收入為2萬8274 元,低於同期全體國民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收入之4萬401元。身心障礙者經常性薪資只有全體國民的7成。

依衛生福利部2021 年統計,我國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人數計有9萬527人,中低收入戶人數計有3 萬812人,分別占身心障礙者總人數7.52%、2.56%;高於低收入戶人數29萬5901人、中低收入戶人數31萬2355人占全體人口數1.26%、1.34%。

全國低收或中低收占比合計2.6%,身心障礙者低收或中低收占比合計10.08%,為全國之3.9倍。

根據衛福部2016年及勞動部2019年統計,2016年身心障礙者就業率為18.5,較前次調查增加%,勞動力參與率為20.4%,較前次調查增加0.7%。到了2021年,就業率為19%,僅較前次增加0.5%,勞參率為20.7%,僅較前次增加0.3%。


*身心障礙者遭受不當對待人數快速增加

衛福部統計,身心障礙者2016年遭受家庭暴力(包括親密關係暴力、兒少保護、直系血親卑親虐待65歲以上尊親屬、其他家庭成員暴力)總人數為6938人,其後每年約成長1成,2021年總人數已達到1萬61人,6年增幅達45%。身心障礙者遭受機構人員不當對待的人數,也從2016年的19人,成長到2021年的52人。

衛福部統計2021年全國家庭暴力事件通報被害人有11.9萬人,相較於前一年增加4151人、年增率為3.6%。2021年身心障礙者家庭暴力事件通報被害人有1萬61人,相較於前一年增加了901人,年增率9.8%,年增率為全國之2.7倍。

至於身心障礙兒少部分,衛福部統計2020年身心障礙兒少受暴率(受虐身心障礙兒少/身心障礙兒少)為 2.08%,一般兒少受暴率為0.32%。身心障礙兒少受暴率為一般兒少之6.5倍。


*本土疫情已經二度來襲、二度趨緩,身心障礙者生活及醫療正面臨長期嚴峻挑戰。如何確保其權利,包括居家照護與個人助理,平等醫療保健管道、社會福利?

衛生福利部於「問題清單及政府回應」中寫道,已撰擬「身心障礙族群大型傳染病(COVID-19)因應指引」(草案),提供身心障礙者、其照顧者(包括機構、家屬) 及提供身心障礙者醫療服務之衛生醫療人員等對象,於疫情期間可迅速參考運用之因應指引,以保障身心障礙者之權利。將於送請行政院身心障者權益推動小組委員及公共衛生專家學者完成審閱後公布。


*現正採取何種措施,以促進身心障礙者的支持性決策,而非替代性決策?

衛生福利部於「問題清單及政府回應」中寫道,業邀請身心障礙者團體與代表,共同規劃制定「公用版無障礙溝通資源」,完成3式易讀版知情同意書(手術、麻醉與檢查)、2式醫病共享決策易讀版衛教單張(初診/複診就醫提問單)、20式流程圖卡(例如:量血壓、聽力檢查等流程圖說),刻正進行審稿作業。預計 2022 年下半年公布於衛生福利部網站,供民眾與醫事人員參考。



2022年7月30日 星期六

疫情DNR比例不能憑感覺論高低 醫盼國家完整分析說明

2022-07-31 18:4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兩度爆發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今年染疫致死者有36.4%簽署過DNR,較去年17.8%高一倍,本報今深度報導多位專家意見及病家經驗,引起討論和迴響。

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科主任李俊宏表示,疫情期間DNR比例「不能憑感覺說高或低」,應考量台灣醫療現況、急重症照護量能、疾病醫學實證,才能有具科學性的數字和統計、為良好的醫療決策創造空間,可惜目前國家還沒有一個清楚的說明。

李俊宏表示,根據過去有很多研究和統計,台灣因擁有高度可近的健保醫療,個人醫療照護品質優於其他國家,當國外染疫長者因醫療費用昂貴或醫療量能供應不充裕而逝世,在台灣,這種狀況的比例比較低。

舉例來說,台灣使用呼吸器長期照護的個案數就高於其他國家,這些個案一但染疫,家屬通常會有意願簽署DNR。如果沒有詳細考量這些差異就下結論,會有點跳太快。如果民眾看了新聞之後再面對簽署DNR會有壓力,就跟醫師說要「救到底」,需要需要加護病房的人數勢必會增加,這部分量能是否足以因應?也要去盤點。

再者是,DNR的解釋和簽署需要花時間轉譯科學證據。李俊宏分析,相較於中風、心肌梗塞、腦中風、敗血症等醫師已經很熟悉的疾病,新冠肺炎是新疾病,分析本土資料、整理預後實證的時間都比較不足。若國家很在意DNR這件事情,應由公部門自主或委託發展相關資訊,提供醫療第一線人員根據理性和科學做出良好決策的空間。


2022年7月26日 星期二

這手術助高齡長輩逆轉失智!台大醫院新研究登國際期刊

2022-07-27 13:5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高齡80、90多歲的失智長者,認知功能表現還能逆轉進步嗎?台大醫院與156位平均82歲、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的長輩合作,用5年時間去證實這是可能的,其中1成患者在治療一年後不再被診斷為失智症,研究成果獲得頂尖國際期刊《Aging US》接受刊登。其中發揮關鍵作用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TAVR)」風險遠低於傳統心臟手術,去年二月起也開始獲得健保給付,符合條件的病人不再需要自費100萬以上。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茂欣指出,台灣65歲以上長者約18%有輕微認知障礙者,其中8%可診斷為失智症,平均每13人就有1人失智,80歲以上更達到每5人就有1人。失智症成因大約有10%是因為曾發生腦中風或有心臟方面的疾病,例如主動脈瓣膜狹窄。

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陳文鍾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是老年人常見的退化性瓣膜疾病,隨狹窄程度加劇,病患可能會胸悶、昏倒、出現心臟衰竭症狀,例如喘、水腫等,也會導致腦部血液灌流下降,進而損害神經認知功能。臨床研究顯示,有26%的鬱血性心臟衰竭患者會發生神經認知障礙的症狀。

林茂欣表示,TAVR是近年來針對老年病患發展的微創瓣膜治療手術,手術過程無需使用傳統開心手術的體外循環機,術後的傷口亦僅在一側的鼠蹊部約0.5公分大小,大大減少了年老病患手術過程的風險與不適。過去國內外研究均證實TAVR可以顯著增加心輸出量及腦部的血液流量,對於長者安全性高,因此去年2月起健保也納入給付,患者不再需要自費100多萬。

台大醫院注意到,長者在TAVR術後除了心臟和腦部血流改善,連頭腦都變靈光,這很令人振奮,因為現有藥物或神經認知訓練,多半也只能延緩症狀惡化,無法逆轉失智。因此,台大醫院自2015年開始進行研究計畫,完整追蹤156位平均82歲長者在術後3個月、術後1年的認知功能表現。

結果發現,術前有39.1%病人簡短智能測驗結果小於26分,符合失智症診斷標準,術後一年有3成病人進步3分上,僅剩27.7%小於26分,代表約有1成患者可以不再被診斷為失智症。巴氏量表原本只有90分上下,術後一年也進步到超過95分,顯示神經認知功能的進步帶來生活獨立性的改善,且均持續到術後1年。

台灣大學心理系主任周泰立自己的岳父就受惠其中。周泰立表示,岳父5、6年前被診斷為輕度失智症,2年多前89歲高齡時發現主動脈瓣膜狹窄,當時喘的很厲害,雙腳都水腫,在其他醫院短暫住院後,被告知該院無法處理,建議轉院到台大。

周泰立說,岳父到台大醫院接受TAVR治療後,不但很快就出院了,回到家完全不喘、走路很有精神。岳父術後數學能力也大有進步,原本外出買東西,找錢會找很久,或是沒辦法找錢回來,後來找錢變很快而且數字正確。岳父回到社區日照中心,負責認知功能訓練的老師也告訴家屬,他的反應速度進步很多。

台大醫院心臟外科主任許榮彬表示,過去就知道TAVR可以改善心腦血流,也不需要使用體外循環,免除體外循環過程有細小微粒跑到腦部、造成腦損傷的風險,這次研究更證實它可以增進神經認知功能表現,可說是是世界獨有的重要發現。

林茂欣建議,家有失智長者,可留意是否有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的問題,因為失智的症狀可能比心臟衰竭的症狀更早出現。若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處理,有助於幫助長者遠離失智惡化和心臟衰竭的威脅。

重磅研究造假風波 學者:阿茲海默研究4大瓶頸不變

2022-07-27 20:28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近期揭露,2006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雙城校區,神經科學家萊斯內(Sylvain Lesné)於國際知名期刊《自然》刊登、轟動一時的阿茲海默症研究結果,疑似造假,震撼全球學術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召開線上記者會說明其影響,兩位學者都認為此事不足以撼動最重要的基礎假說,失智症研究和治療的四大瓶頸仍在、危險因子一樣很多;不過,對於又傳抄襲風暴的台灣學界來說,值得引以為鑒。

陽明交通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副教授鄭菡若表示,現在調查報告還沒出來,沒人知道到底是真是假,但就算是假,上千篇研究奠定阿茲海默症最重要的「類澱粉假說」也未受影響。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研究員陳韻如表示,這篇研究沒有撼動整個學界的研究,卻會重創一個人的聲譽,若證實造假,研究第一作者的學術生涯可說是全毀了,還要面臨未知的求償和懲罰。希望台灣年輕學者引以為鑒、嚴肅看待科學求真的精神,建立好的素養,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

鄭菡若表示,其他學術單位近10年從這篇問題論文衍生的研究發表,只有20到30篇,當中也有報告說無法做出相同結果,包括阿茲海默研究圈聲譽卓著的哈佛學者,就發表了兩篇。因此,這篇研究雖於2006年造成轟動,後來已逐漸退燒,「要不是這個新聞出來,我都已經快要忘記它了。」

無論此研究有沒有造假,都不會改變阿茲海默症的治療面臨的四大瓶頸。陳韻如表示,首先是現在並沒有什麼有效的藥物,學界都認同早期偵測很重要,但誰能在10年前就偵測到一個完全正常的人之後會發病呢?早在無症狀、行為正常的時候,類澱粉就已經在堆積,等症狀出現而就醫時,腦中病癥幾乎都已經完成了。

第二個瓶頸是神經細胞不會再生,死了就死了,愈死愈多,就會開始影響周遭的神經細胞傳導,導致一區一區接連發生不可逆的崩壞。第三個瓶頸是,藥物該如何通透到人腦?就算在小鼠做得到,但遇上有血腦障壁的人腦,又是困難重重。

鄭菡若表示,第四個瓶頸是病人共病特別多,個體差異大且複雜,是動物實驗難以模擬的。因此即便發現了有潛力的藥物,收案上萬人,可能只對某些人有用、對某些人沒用。該如何找出對藥物有反應的人?是不是要鎖定某些基因型別,還是要排除某些共病?這些都還需要很多臨床研究去找答案。

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很多,最近因為疫情,又多了一個潛在可能,就是「長新冠」。陳韻如表示,阿茲海默症已知的重要危險因子是糖尿病,糖尿病病患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率高很多,高膽固醇者也比較容易失智。過去研究發現皰疹病毒感染可能透過影響腦部發炎反應,提高失智風險,新冠疫情正導致大量人口面臨「長新冠」後遺症,是否也埋下失智隱憂?值得密切觀察。

該如何遠離失智風險,陳韻如表示,活用大腦很重要,而且這與教育程度並無明顯相關性,只要能經常處於比較多元的環境,刺激不同腦區工作,對於延緩大腦老化是非常有幫助的。應鼓勵長者多嘗試新事物,多社交、與人交談,都是過去國際研究大會上被學者推薦為非常有效的方式。


2022年7月24日 星期日

四癌篩檢量還在谷底 肺癌篩檢25天僅千人且集中北部

2022-07-25 12:26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疫情期間就醫障礙增加、民眾諱疾忌醫,國健署公布去年(2021年)四癌症篩檢量比疫情前一年(2019年)減少23.4%,今年7月也僅比去年同期多3.6%,減幅還有2成沒補回來,只能靠下半年衝刺。今年7月1日開跑的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截至至25日上午9時止僅1032人利用,且近半數集中於北部(478人),中部和南部各251、274人,東部僅29人。

為鼓勵民眾踴躍參與癌篩,國健署署長吳昭軍今邀請4大醫學會代表、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一同出面呼籲「疫情已趨緩,但癌症沒有消失」,符合5種公費癌症篩檢條件的民眾,應趕快出來篩檢,出來篩檢。

「很多人拿著兩年前糞便潛血陽性報告,卻不來做大腸鏡。欠的債該還了!」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邱瀚模表示,疫情期間人們有「錯誤的安全感」,但實際上,疫情結束也不會順便帶走癌症,反而會因為這兩年「很多事情沒有做」,腫瘤被養得更大。邱瀚模指出,即便沒家族史,若不做任何篩檢,每15個人就會有1人大腸癌,潛在人數可觀。

邱瀚模指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就有5%機會會大腸癌,要是後續不做大腸鏡也不治療,死亡率增加6成,拖愈久、死亡率愈高。如果腸子裡有一顆大息肉,不處理,6到9個月就可能癌化,一年後大腸癌機會變兩倍;要是已有早期大腸癌,不處理,半年到一年就會進展到更後面的癌症期別。「疫情已經不同,有疫苗、有抗病毒藥物,看到癌症機率數字,還要不要賭?我想大家心理有數。」

「乳癌不是摸出來的,是照出來的!」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表示,乳房攝影才看得到乳癌早期的鈣化點,可減少40%晚期乳癌、減少41%乳癌死亡率。可惜民眾常要等到「女歌手罹癌」,來做篩檢的人才忽然增加。「癌症篩檢不能靠名人罹癌去提醒,」他建議婦女可用「生日」自我提醒,一年做攝影、一年做超音波,接替進行就有很好的效果;子女也不要只是送媽媽生日蛋糕而已,要帶媽媽去做乳癌篩檢。

「戴口罩加重鴕鳥心態、疫情嚴峻時有些醫師不願檢查口腔,這兩個因素導致口腔癌篩檢量減少幅度達5成,是四癌篩檢中最嚴重的。」頭頸部腫瘤醫學會常務理事呂宜興表示,疫情這兩年多因為外出都要戴口罩,會加重病人鴕鳥心態,原本口腔癌中晚期才診斷比例已經高達一半,現在又出現上升趨勢。

呂宜興表示,早期口腔癌有得用雷射手術、口內手術就可處理好,晚期可能涉及大範圍切除、骨骼皮瓣的重建和復健,吞嚥和語言功能都會受影響,也有較高風險受到職場歧視。他提醒30歲以上長期有菸、酒、嚼檳習慣者,口內出現腫瘤或潰瘍2周不能癒合者,都應趕快出來做接受口腔黏膜檢查。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黄建霈表示,子宮頸抹片檢查成效很好,早期只要簡單局部手術,一期也還有機會保留子宮。如果拖到很晚才發現,手術範圍較大,可能傷害到膀胱等周邊器官,術後可能需要長期裝尿袋、吃軟便劑或灌腸。目前台灣子宮頸癌發生率已從20幾年前的10萬分之30降低到8,但距離10萬分之4的根除目標還有一段路要努力。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癌症篩檢不僅可為健保省錢,也可減少生產力損失,推估4癌篩檢做1年,就可以為國家省下150億元,等於是花1元賺5元,是非常划算的投資,但反過來說,如果沒做好,未來就會面臨損失。

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早期大腸癌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第4期則不到2成;子宮頸抹片發現病變者,有97.9%是子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期(0-1期),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口腔癌晚期個案存活率不到4成。乳癌第0期及第1期5年存活率逾94%,第4期僅約35%。第1期肺癌之5年存活率約9成,但第4期5年存活率就僅剩1成。

建議民眾可透過「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站」查詢就近有參與公費癌篩的院所,也可直接詢問醫療院所或衛生局。


*五癌篩檢資格:

乳癌: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

大腸癌:50-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

子宮頸癌:30歲以上婦女,每3年應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口腔癌: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之民眾、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之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肺癌:符合下列兩條件之一

(1)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

(2)重度吸菸史: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者,每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

2022年7月18日 星期一

9月起超貴安胎藥健保埋單!滿足5條件準媽媽可省1.8萬

2022-07-19 12:1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用量最大的安胎藥「ritodrine(妳得寶)」因會引發肺水腫、心律不整等嚴重副作用,已被歐盟禁用;安全性較高但非常昂貴的安胎針劑「Atosiban(孕保寧)」,過去沒健保給付,產婦經濟負擔不小。健保署今宣布9月1日起將有條件給付上述針劑,完全符合5項條件的產婦,健保將給付一個療程48小時的藥費18556元,預估5年內有2370到4270名產婦受惠,健保多負擔4349到7838萬元。

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張惠萍表示,Atosiban屬於競爭性催產素受體拮抗劑(oxytocin receptor antagonist),安胎效果與現行健保給付ritodrine注射劑(屬乙型受體拮抗劑)相當,但比較不會造成產婦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因此6月16日共同擬定會議通過核價,5c.c.是2017元、0.9cc是403元,一個療程48小時大約是18556元,由健保給付。

需要全部符合的5項條件包括:

(1)18歲以上之婦女且妊娠週數在24週至33週。

(2)規律宮縮至少持續30秒,頻率大於等於每30分鐘4次。

(3)子宮頸擴張1至3公分(初產婦0至3公分)和子宮頸展平(cervical effacement) ≥50%。

(4)胎兒心律正常。

(5)經使用ritodrine療效不彰及無法耐受其副作用、或是屬易出現嚴重副作用的高危險群孕婦,無安胎禁忌症者。易出現嚴重副作用的高危險群孕婦,是指符合下列10項中任1項高風險條件者:多胞胎妊娠、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疾患、糖尿病與需藥物治療的妊娠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肺部功能異常或氣喘、腎功能異常、自體免疫疾病、孕前肥胖(BMI≧30)、電解質失調。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表示,乙型受體拮抗劑用於安胎的副作用較大,發生過因肺水腫、心律不整、血糖過高、酮酸中毒等送加護病房或死亡的個案,所以第一線用藥量都在持續減少。然而,9月1日納入健保後,產婦還是得先用過乙型受體拮抗劑,發現耐受不良或有嚴重副作用,才能享有健保給付的較安全針劑。

黃閔照說,這次納入健保並非給付第一線使用,是有點可惜,對產婦來說還是有風險。現在少子化嚴重,婦產科醫學會將繼續爭取,希望以後健保署能通過第一線就給產婦更好的藥。

不過,健保僅給付48小時的療程是有實證根據。張惠萍表示,根據臨床試驗結果所定出的藥品仿單,Atosiban治療時間不能超過48小時,整個療程總劑量最好不要超過330毫克。

黃閔照也說,國外安胎都是爭取48小時,目的是爭取到注射類固醇、增加胎兒肺部成熟度的時間,安排好新生兒照護量能,評估孩子存活率夠好,就讓孩子出來。因為在高風險的產婦,有時候早點讓孩子出生,對於母嬰來說反而比較安全,也能避免長期臥床的諸多副作用。

但在台灣,卻因為病房費便宜、民眾期待等兩大因素,實務上的安胎時間常常高於國外。黃閔照表示,臨床醫師都會盡力向產家解釋,但有時候解釋半天,產家還是會堅持一定要安到一定週數才願意拔掉點滴,最後藥費總金額上看數十萬都有可能;但要是醫師強勢停藥,萬一之後有什麼問題,就會衍生出糾紛。

黃閔照表示,此藥非常昂貴,健保要是完全按照民眾期待,提供無上限給付,成本是難以評估的。如果要按照台灣民情做適度的放寬,需要更多搜集並分析台灣長期使用該藥的資料,才有實證可茲證明是否真的有長期使用的必要。在此同時,則必須繼續加強衛教,讓產家對於安胎有正確的期待和認知。


2022年7月17日 星期日

獨/交接典禮變造勢? 藍營批陳時中打擦邊球、偷渡資源

2022-07-18 18:28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卸任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今上午在衛生福利部舉辦之部長交接典禮拜票,上台劈頭就說「請惠賜一票」,形同藉著職務關係之便進入公務機關拜票。下午疾管署的指揮官交接典禮特別請來電視台主播擔任主持人,主持內容集中對陳時中個人歌功頌德,陳也再次主動表示「有一句話大家說不太好,我就不講了,但大家都知道我另有任務。」

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九條規定,公務人員不得為特定政黨公開從事政治活動或行為,包括拜票。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施行細則第六條則詳述,第九條規定行為不得涉及的職務相關事項,包括動用行政資源、行使職務權力、利用職務關係或使用職銜名器。

陳時中的行為及安排典禮的相關公署,是否有違反「公務人員中立法」之虞?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觀察,今天直播很多網友都在罵「把疫情指揮中心當成選舉造勢場合,直接不演了。」徐巧芯說,可以理解陳時中想要「偷渡政務官的資源幫自己造勢」的心情,但敢這樣「大喇喇的硬幹」還是第一人。

徐巧芯表示,陳時中已經說請辭很多天,然後每天都在上演「交接大戲」,今天甚至違反行政中立,直接利用政府機關拉票,這讓人不禁覺得「台北市長的選舉到底是跟民進黨選,還是跟這個政府在選?民主社會不應該發生這樣的事!」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表示,陳時中的行為確實就是「打擦邊球」,距離選戰雖然還有5個月,沒有人不知道他要選市長,這種做法是會讓大家願意投他一票、增加信賴度,還是更加坐實了「防疫都是為了政治選舉鋪路」?

洪孟楷說,雖然陳時中已卸任,是否違法仍有待商榷,但他奉勸所有參選人,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逞一時的口舌之快或職務之便,一時的花邊對選戰不一定有加分。洪孟楷呼籲,陳時中應該要將過去任內的疑點都向人民說明清楚,特別是「高端疫苗效力」、「3+11會議記錄」、「黑心快篩怎麼被核准的」,這三點才是人民更關心的。


2022年7月13日 星期三

台灣首例 台大醫院CAR-T療法治癒10歲血癌女孩

2022-07-14 14:27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每年台灣新增125個孩子被診斷出「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這種癌症,當孩子辛苦熬過近3年的化療方案,最希望停藥後的「畢業考」聽到「癌細胞零檢出」的結果,卻仍有少數孩子等到的結果是「復發」,只剩骨髓移植和細胞治療兩條路可走,要是都走不通,就只剩幾個月生命。

亭亭去年8月確定復發,經服用自費標靶藥,殘存癌細胞仍不降反升,病情頑強。幸運的是,台大醫院今年4月率先成為台灣首家可提供正式臨床使用CD19 CAR-T細胞治療的醫學中心,亭亭也成為台灣首例正式接受此療法的孩子,一家人終於在5月等到了「零檢出」的大好消息,6月歡慶10歲生日,今天親自出席台大特地為她辦的記者會時說「謝謝大家幫助我恢復健康。」

亭亭媽媽回憶,孩子5歲半那年,不明原因發燒到38.5度,燒燒退退了2天。台大醫院感染科門診醫師發現亭亭心跳較快且有雜音,建議再看心臟科。當天另一位資深心臟科醫師,一眼就看出亭亭臉色和手掌蒼白,肝脾腫大,懷疑有血液方面疾病,強烈建議立刻住院;住院詳細檢查後,亭亭很快就確診為「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周獻堂表示,台灣每年大約有500個孩子罹癌,亭亭的「壞細胞」有比較特別的基因突變,屬於較難完全治癒的型別,必須採取最高風險的化療方案。雖然台灣化療方案有可媲美先進國家的成功率,766名孩子5年不復發存活率高達86%,但還是有14%孩子會遇到復發。

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細胞治療科主任姚明表示,復發後如果沒有做細胞治療或骨髓移植等積極治療,只能做症狀治療的話,通常生命就只剩幾個月,但在台灣能夠負擔得起「細胞治療」的人不多,CD19 CAR-T細胞治療就要1000多萬。

亭亭媽媽也說,這些治療連商業醫療保險都沒有給付,為了讓亭亭治療,已經賣房改成租屋,加上其他自費標靶藥物的花費,總金額是算不清也不敢想。

周獻堂表示,CD19 CAR-T細胞治療的技術要求非常高,首先要搜集病童自己的T細胞,送到國外藥廠的實驗室。實驗室以基因工程把癌細胞的標靶植入這個細胞,再經過純化和擴編,再送回台大醫院的細胞治療中心,並且回輸到亭亭身上。

姚明表示,回輸之後,必須密切監測併發症,因為治療過程會清除掉帶有CD19基因的B細胞,短期來可能引起「細胞素釋放症候群」,這在亭亭也有發生,所幸有控制下來,沒侵犯到中樞神經。長期來看,身體不容易產生抗體、免疫球蛋白數量較少,得到細菌和病毒感染的風險較高。亭亭媽媽說,孩子目前每個月要回院打免疫球蛋白,也是自費,但好在有學生保險能補助一些。

姚明表示,正常T細胞改造後認識了CD19這個標記,理論上只要是屬於相同標靶的淋巴癌,無論對成人或兒童都有效,目前較成熟且通過適應症有兩種疾病,25歲以下急性血癌和成人頑固型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如果發展出其他標記,也可望應用多發性骨髓瘤、急性骨髓性血癌等。周獻堂表示,亭亭治療成功是一個好的開始,未來還有很多疾病可用此技術治療,希望能幫助到更多兒童和成年人。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2012年,跟亭亭罹患相同疾病的美國小女孩艾蜜莉,率先接受CAR-T細胞治療。10年過去,完全康復的艾蜜莉仍健康,台灣也有首例正式受惠於此項療法的女孩亭亭,這當中的心血已非「十年磨一劍」可形容,在台灣醫療史上是值得紀念的。

疫情減損4成醫療可近性!這兩種人、這種病最慘

2022-07-13 13:05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根據經濟學人推估,台灣今年1到6月超額死亡為8067人,對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冠致死死亡6326人,間接超額死亡人數達到1741人,多個領域學者專家接連疾呼「不應忽視任何死亡」,建議速將傳染病改列第四類、改採流感化監測,藉此促使醫療量能正常化、減少間接死亡,指揮中心仍不動如山。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今上午例行直播中,根據已發表於國際期刊之本土研究,證明早在新冠疫情發生之初,社區民眾整體醫療照護可近性就已減損39%。其中80歲以上長者之醫療可近性減損程度達到43%,為各年齡層之冠;外籍人士例如移工醫療,醫療可近性更減損達到50%。另有國外研究指,疫情導致醫療不方便,糖尿病死亡率增2成。

該所成員范僑芯指出,今年疫情更嚴峻,初步也可從健保資料看到,雖然到醫院看較嚴重疾病的就醫下降幅度較小,但相較於疫情前一年,無論2020年、2021年,到今年4月,西醫診所的單月門診量降幅達到200至400萬件。至於5、6月疫情最嚴峻時,醫療服務及醫療可近性所受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彙整和分析。

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表示,對於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控制,西醫基層扮演關鍵角色,國外研究已經證實,疫情將導致慢性病監測和控制成效變差。

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嚴明芳表示,英國2020年1月爆發大流行後,英格蘭地區糖尿病診斷率與糖化血色素監測率都大降3分之2,同期糖尿病病人死亡率上升19%,愛爾蘭、蘇格蘭、威爾斯地區糖尿病病人死亡率也增加了13%。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底,英國醫療服務恢復常態後,上述死亡率便重新趨近背景值。

「若能改以地方流行監測,使醫療正常化,控制慢性疾病亦會使流行控制得更好!」陳秀熙表示,反之,若慢性病因醫療障礙而控制不佳,不但將導致國家付出間接傷亡的代價,也將提高染疫率、重症率、死亡率。


台大公衛所成員林庭瑀指出,義大利研究追蹤497位有糖尿病的健康照護人員,結果發現,單單「控制好血糖」這一項因素,如果有做到,就能將接種mRNA疫苗後突破感染的風險降低74%。嚴明芳指出,另有荷蘭研究發現,疫情導致高血壓病人停藥,若病人又感染新冠肺炎,死亡風險最多可增加3.8倍。

各國如何兼顧疫情與慢性病的控制?答案就是加強發展遠距醫療,可惜的是,這方面亞洲國家明顯遜於歐美。范僑芯指出,最新研究發現,歐美國家2020年後,遠距門診的量能皆有明顯有增加,幅度從增加3成到增加7.2倍,成功維持醫療照護量能不要下降太多。反觀亞洲國家,則因先前缺乏相關規劃,無法及時運用遠距來減少醫療量能之衝擊。

很多人會擔心,改採流感化監測,如果BA.4、BA.5導致本土流行再起,怎麼辦?陳秀熙拿出實際數據指出,即使有BA.4、BA.5進入社區,預測到8月底,繼續用嚴密的大流行監測,單日新增個案大約是3.5萬人,單日感染率是僅0.2%,但若採取地方流行的社區流感化監測,8月底單日個案仍在一萬以下,大約9000,單日感染率僅0.04%。

陳秀熙表示,台灣有高追加劑接種率加上落實戴口罩,兩者對於預防中重症和死亡的效果達到80%以上,抗病毒藥物對於中重症和死亡的預防效益也有5到7成。此外,觀察其他國家經歷大流行後,即使變異株佔比上升,單日染疫率和死亡率也無明顯變化。

陳秀熙呼籲,不應該讓變異株影響台灣過渡到地方流行防疫策略,也不該停止邁向新常態生活。

2022年7月11日 星期一

集檢所出書 元老爆驚險事蹟:小孩被當行李、缺氧送醫多

2022-07-12 13:12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衛生福利部在今上午舉辦集中檢疫所防疫紀錄專書「戰疫堡壘」新書發表暨感恩茶會,書中記錄了12間檢疫所的珍貴故事。被稱為「元老級集檢所」桃園林口集中檢疫所指揮官、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副院長陳日昌也到場,分享武漢包機曾發生「少一個人」的離奇事件,還有去年五月疫情時,近3分之1檢疫所住民發生「隱形缺氧」,緊急送醫後幾乎個個都得插管的驚險歷程。

陳日昌表示,當時武漢包機的是高層長官全面動員接機,檢疫所嚴陣待命等旅客抵達,忽然接到一通電話通知說「少一個人」,不但機場怎麼查也查不到,巴士清點了3、4次,就是找不到人。但接駁巴士已開,沿路不能停,一路到了檢疫所。

「從機場就這麼嚴密戒備,怎麼可能少一人?」陳日昌下令繼續查,果然找到,結果令人莞爾。原來因為當時下雨,有一家人當中的小孩被雨衣蓋住,結果被當成一件行李,才會怎麼算都少一個人。

後來另一件令陳日昌餘悸猶存的事,是去年五月疫情時,檢疫所住民動不動就有人「隱形缺氧」。陳日昌說,當時大約將近3分之1的住民,入住檢疫所之後,還是得送到醫院去,就是因為發生了「隱形缺氧」,每個人幾乎都是一送醫就要插管,真的非常驚險。

負責統管集檢所6000多間房的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表示,疫情爆發900多天到現在,他被朋友戲稱為「旅館大亨」和「廢墟之王」。王必勝說。早期找檢疫所場體很困難,但為了達成指揮官「擴大、擴大、再擴大」的指示,全台灣公立機構所有的廢墟,他都跑遍了,有的地方房子都倒一半,有的地方還要開手電筒才能進去。

王必勝特別感謝現任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在去年擔任醫事司司長時,建構集中檢疫所的現行運作架構,這兩年是事實證明,他所建構的系統到直到目前都運作得很好。集中檢疫所當初是一個創新的工作,一開始不知道怎麼處理,一步一腳印走過來,這次出書除了希望留下工作點滴和感人故事,也是希望紀錄下這套工作模式,供未來防疫參考。

關於書名「戰疫堡壘」,王必勝說,戰役二字是取自聖經的典故「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這裡所說的美好,指的並非是戰爭本身,而是指工作人員勇於任事、使命必達、守著信念的美好。堡壘二字,則是希望凸顯集中檢疫所是國家防疫的最前線和最後一線,也是醫院準備不及時的重要的緩衝,今年也收治了上千名確診者。

截至今年6月底,共計徵用63間集中檢疫所、動員21家部立醫院和療養院、1家市立醫院、2家國軍醫院、4家國立大學所屬醫院。工作人員包括醫護、軍警及各後勤單位,累計收住11.2萬人,共攔截3.2萬名確診者。

2022年7月10日 星期日

獨/變異株若社區流行 學者估單日3萬確診、死亡率不變

2022-07-11 19:43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第二起BA.5家庭群聚,本土案例累計4人,境外移入病例定序為BA.4、BA.5的佔比逐周上升,目前已達7成。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台灣目前變異株佔比不到5%,根據其他國家經驗,若BA.4、BA.5進入社區且占比達到本土案例的30%,單日確診人數可能增為1.5到2倍,意即台灣單日新增病例數可能從目前大約2萬例,增加到3萬例。

不過,陳秀熙也指出,愈來愈多證據顯示,BA.4、BA.5的嚴重度並未高於BA.2,確診人數增加,不代表死亡率會上升。以新加坡為例,該國本土個案已有大約40%是BA.4、BA.5,單日確診人數從疫情下降期的4000多例開始回升,現在大約是單日新增8000多人,大約是2倍,但新加坡的死亡率並未上升。

「在台灣進入地方流行階段的現在,新加坡絕對是一個重要的學習對象。」陳秀熙表示,在確診增加,但重症死亡威脅並未上升的地方流行階段,各國都在致力於「恢復正常醫療量能」。

陳秀熙表示,因為要是慢性病、癌症等重大疾病沒有控制好,不但超額死亡當中的間接死亡無法下降,更會導致新冠肺炎「突破感染機率上升」,讓超額死亡當中的直接死亡也無法下降。比方說,已有研究證實,糖尿病沒控制好,會顯著提高突破感染的風險。

既然BA.4、BA.5變異株嚴重度並未較高、死亡率可維持不變、慢性病及重大疾病的影響又這麼大,陳秀熙提醒,現在就是一個時機,應該將新冠肺炎改列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改為地方流行的流感化監測方式,同時透過定點和實驗室監測,來掌握BA.4、BA.5在國內的感染情況。

面對外界持續呼籲將新冠肺炎改列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並傳出有7月底、8月初就將改列的時間表。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法傳類別的改列時機,會視疫情的整體趨勢而定,沒訂時間表。


獨/最新防疫成績單 6月超額死6362人排名退至第7

2022-07-11 18:4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月1日大秀防疫成績單,引用《經濟學人》統計資料,指出台灣整個疫情期間超額死亡為「世界第2低」,每10萬人超額死亡數僅輸給紐西蘭,沒隔多久,指揮官陳時中就宣布參選。

不過,根據《經濟學人》加入6月數據後公布之最新「成績單」,台灣排名已退至第7,6月比預期多死6362人,超額幅度達43%。這6362人扣除6月指揮中心公布直接死於疫情的4014人,6月可能有2348人疫情導致之間接超額死亡。

《經濟學人》統計,台灣5月實際死亡比預期死亡多了2305人,超額幅度為15%,6月實際死亡比預期死亡多了6362人,超額幅度達43%。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他認為《經濟學人》的數字很合理,另根據他所做的推估,5月超額死亡幅度大約是19%,兩者相去不遠。

陳秀熙表示,5、6月疫情嚴峻,對於台灣戰後嬰兒潮的年長者衝擊最大,加上醫療量能還沒有恢復正常,來自疫情的直接死亡,以及來自慢性病、癌症等重大疾病的間接死亡,都會發生。如果能夠盡快「將新冠肺炎改列第四類法定傳染病」,重大疾病的醫療恢復正常,超額死亡的幅度才會減少。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每個國家疫情流行的時間不同,建議超額死亡應該要看較長時間內的數據。《經濟學人》統計今年1到6月超額死亡數分別為34人、負253人、168人、負549人、2305人、6362人,總和為超額8067人;對照台灣1到6月公布新冠死亡6326人,不排除可能前半年非新冠的間接超額死亡人數是1741人。

莊人祥補充說,由於內政部死亡人數統計會有時間差,6月新冠死亡人數可能還會增加,間接死亡人數應還有縮小空間;另外,超額死亡增加也不能排除人口老化的因素。國內新冠死亡統計顯示,這一波疫情死亡高峰大約落在5月29日至6月18日,現在高峰已過,每天死亡人數已下降,預計7月超額死亡數也會下降。


2022年7月9日 星期六

陳時中選北市喊「我扛」 指揮中心專家嘆:疫情怎能當政治舞台?

2022-07-10 19:36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民進黨選舉對策委員會今建議徵召衛生福利部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陳時中同時發出聲明表示「責任來,我就扛」,卻未提到部長和指揮官的接任人選。不過,對於社會大眾來說,比接班人影響更巨大的,可能是陳時中離開現職後,指揮中心的開設層級、新冠肺炎的法定傳染病類別,會不會改變?遲遲不調整的原因何在?

「把這麼嚴重的疫情,拿來當作一個政治舞台,你覺得合理嗎?」指揮中心內部不具名專家嘆了一大口氣説,如果傳染病類別和指揮中心都早點降級,「恩恩就直接送醫院就好了,還會發生恩恩事件嗎?」

專家表示,改列第四類法傳,對於病人、醫院、衛生行政人員來說,都能減輕極大的負擔,各界人士也都已經呼籲好幾個月了。

如果能改列第四類法傳,民眾不舒服,就像平常一樣分級就醫;醫院不用開這麼多專責病房,多了許多床給應收治住院的病人。第一線臨床醫師,也不會眼睜睜看到許多該趕快治療的病人,因為不敢去醫院、住不進醫院、要等解隔離,就這樣病況惡化,甚至是走了。

既然改成第四類是皆大歡喜,為什麼至今改不成?專家認為,答案就在陳時中這個「主角」身上。現在陳時中要去參選了,若指揮中心繼續一級開設,當然應該由行政院院長來擔任指揮官,才叫得動各部會。

不過,既然指揮中心早該降級,新冠肺炎也早該改列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如果往此方向前進,出任指揮官的層級也不需要到行政院這麼高,由衛福部部長或疾管署署長兼任就夠了。

2022年7月6日 星期三

口罩還要戴多久?美研究:疫苗達標後室內再戴2到10周

2022-07-07 13:05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天氣愈來愈熱,出門戴口罩才幾分鐘就滿臉大汗,到底還要戴多久呢?美國紐約市立大學今年4月發表於《Lancet Public Health》,當接種二劑以上覆蓋率達到80%,如果美國人每天願意多花1.25美元,在室內再戴口罩2到10周,可減少14.6億美元社會成本、減少6.29萬病例、13.8萬次住院、1.6萬人死亡。覆蓋率在夏天達標,口罩令延長期可以較短,冬天則要長一些。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報告的最新數據,台灣目前第二劑覆蓋率已經達到84.47%,第三季覆蓋率也高達70.45%,是否距離解放口罩的日子不遠了呢?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疫苗、藥物、口罩」這三者是非常重要的防疫手段,在不同的疫情階段,扮演著不同比重的角色。台灣人民過去兩年半始終努力落實口罩防疫文明,對於防疫的貢獻非常大,特別是早期疫苗和藥物還不普及時。他也正以本土數據推估台灣口罩文明的成本效益、推估適合鬆綁時機,很快就會發表結果。

陳秀熙表示,台灣疫情高峰不如美國嚴重,進入地方流行時感染率會比較高,引此NPI開放速度可能要比較保守一些。不過他認為,戴口罩令已應可改為「軟性」,限縮在重點高風險場域就好,例如大眾運輸工具、公共集會場合、脆弱族群較密集之場所(例如醫院及長照機構),或有未接種疫苗者在場時。

陳秀熙表示,過去常常提醒大家戴口罩,看似老生常談,其實非常關鍵,台灣若不是有值得引以為傲的口罩防疫文明,本土疫情結果恐怕會更慘。因為口罩可以一次預防多種傳染病的總體效果,還能減少頻繁停課停工的帶來的社會損失。

美國這篇研究顯示,不論二劑以上疫苗目標覆蓋率是70%、80%、90%,達標後再延長室內口罩令2至10周,都有非常高的成本效益。比方說,若美國實現90%覆蓋率,模擬顯示,延長室內口罩令將避免130億美元的社會成本、24億美元的第三方支付者成本(包括醫療費用與生產力損失),還能減少629萬病例、免去13.6萬次住院和1.6萬人死亡。

即使疫苗功效為90%,使用口罩仍能提供額外價值,包括避免170億美元社會成本、10億美元第三方支付者成本,以及193萬的病例。即使100%有症狀者都被隔離,使用口罩仍可節省359.7萬美元社會成本和575.9億美元第三方支付者成本,避免了162萬例病例和3950人死亡。

陳秀熙表示,「疫苗、藥物、口罩」這三者是非常重要的防疫手段,在不同的疫情階段,扮演著不同比重的角色。台灣人民過去兩年半始終努力落實口罩防疫文明,對於防疫的貢獻非常大,特別是早期疫苗和藥物還不普及時。現在疫苗和藥物已經普及,口罩還不能完全放掉,但已經可以將規定從「硬性」改成「軟性」。

6月超額死亡30% 學者示警:這事再拖 暑假仍超額死15%

2022-07-06 10:35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新冠本土疫情趨緩,但各項監測及通報隔離標準,仍採取相當嚴格的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對於常規醫療流程造成莫大干擾。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今說,疫情導致的直接死亡已經受到控制,但更重要的是,防疫措施嚴重打亂常規醫療照顧流程、阻礙健康促進活動而衍生之間接死亡,根據內政部全死因死亡數推估,今年6月超額死亡達到30%。

陳秀熙預估,如果不趕快將目前的大流行監測方式,改為進入地方流行的流感化監測,並將第五類法傳改列為較寬鬆的第四類法傳,7、8月超額死亡仍會分別達到15%、10%,單日個案數還是會在每天2萬到3萬之間徘徊。若有調整,不僅能促進醫療照護正常化、減少超額死亡,7月底個案數可望降低到1萬2000多人,8月可降低到單日萬例以下,約6000多例。

不過,進入過渡期監測,口罩政策仍不可鬆綁。陳秀熙表示,因為疫情高峰較高的歐美及香港、南韓等,因為高峰期已經大規模感染、犧牲許多脆弱族群,所以進入地方流行時,感染率僅0.02%,口罩令目前都放寬較多。

然而。台灣屬於高峰相對較低的國家,綜觀流行曲線同屬此類的紐西蘭、澳洲、新加坡等國,進入地方流行後仍有大約0.1%的感染率,口罩令等非藥物公衛防疫措施(NPI)的放寬程度會比較保守。

「台灣已經要接軌地方流行了!」陳秀熙指出,從台灣不同地理區域的年齡別曲線,可以很清楚看到,各區、各年齡都一致往感染率0.2%方向收斂,例如50到69歲低於0.15%,0到19也低於0.2%,可預測趨勢將持續到8月。疫情曲線收斂是中重症減少的基礎,抗病毒藥物和追加劑持續施打,也有決定性的效果,目前中重症及死亡降幅都已經接近50%。

然而,上述這些都只是「直接死亡」的部分,超額死亡包括疫情導致的直接與間接死亡,若不能降低「間接死亡」的部分,超額死亡仍會持續。

「台灣如果不考慮WHO所建議的過渡期監視政策,納入更多層面考量,會導致很多不必要的超額死亡,流行曲線也無法下降如預期。」陳秀熙說,「地方流行的監測指標。必須要加入經濟和社會指標的影響。」

因為即便疫情控制好,醫療量能短缺、長期害怕感染的精神心理壓力、長期的NPI、黑數汙名、邊境管制、隔離檢疫,都讓生活緊張,造成間接傷害。例如打亂慢性病和癌症的就醫常態、影響到醫療機構常規照顧流程,無法進行社交和文化藝術活動也會影響精神心理健康。


王任賢稱指揮中心該退場 「716提名陳時中一起帶走」

2022-07-06 12:5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新冠本土疫情趨緩,各項監測及通報隔離標準仍採相對嚴格之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常規醫療流程受干擾。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醫療障礙和確診黑數都是超額死亡原因,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快篩陽性通報只帶來壞處沒有好處,指揮中心已發揮不了監測功能,反而帶來醫療僵化的危害,導致死亡增加。

王任賢表示,沒有其他天災人禍,台灣醫療這麼進步,超額死亡不該這麼多。他認為最大原因就是「指揮中心仍存在」,不但沒有監測功能,還造成醫療障礙,導致非新冠死亡增加。

王任賢指出,指揮中心的監測功能已經不行了,對於大部分不到65歲的健康人來說,通報陽性也沒有特效藥可以領,只是徒增工作和生活上的麻煩和困難。就他觀察,現在很多醫療人員都不通報自己確診,就是為了維持醫療量能;其他行業更不用說,為避免影響工作和生計,根本不想通報。

「常規流感化防疫,根本不需要指揮中心。」王任賢表示,讓大家自由就醫,在院所快篩,快篩陽性評估具適應症就領藥,不會影響醫療量能。監測上也不需要像現在這樣採取「普遍監測」,只要跟流感一樣「定點監測」就行了,由基層定點醫師按一定比例抽樣,即可精準回推全人口盛行率;「非定點監測」也可從實驗室、死亡率去做分析。

王任賢表示,早在4月6日蔡總統官邸會定調「減災」時,就該同時將指揮中心「下架」,指揮官陳時中也可說是功德圓滿。可惜「當初一個猶豫,一盤棋就輸掉了。」演變到現在,卻仍什麼都做一半,還在繼續被社會大眾追討疫苗和快篩,儼然是「父子騎驢」困境,到現在都下不了台階。

王任賢建議,下一個解散指揮中心的最好時機,就是7月16日。屆時民進黨中央提名陳時中參選台北市市長,可以順便連指揮中心「一起帶走」。


2022年7月3日 星期日

獨/確診後出國前準備這證明 三個月內回國檢測費較省

2022-07-04 20:40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指揮中心6月中曾公布「境外確診個案返台常見QA」,提到國外確診者入境須檢附確診證明及兩日內陰性證明,陰性證明可從「PCR陰性」或「PCR報告ct值大於等於30」或「抗原檢測陰性」三選一。現在國內確診者愈來愈多,如果3個月內出國又回來,也適用這些規定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都適用,無論國內醫院開立的書面證明或數位健康證明,都可視為確診證明,出國前可事先準備好。

反觀在國外確診,確診證明就沒這麼好取得。有讀者反應,在美國快篩陽性確診,輕症或無症狀都不需就醫吃藥,很難取得相關證明。若未能及時取得確診證明,就只能比照一般未確診旅客,花120到135元美金去做PCR,要是航班時間緊迫,急件甚至要價200美金。因為美國7月1日起已不再補助連鎖藥局的PCR檢測費用,在美國沒有醫療保險的人,現在做PCR就是這麼貴。

讀者表示,希望指揮中心能夠放寬規定,採認24小時內的抗原陰性報告,抗原檢測只要幾十元美金,不但結果更快出爐,也可以減輕經濟負擔。因應出入境的康復旅客比例愈來愈高,也希望指揮中心針對康復者訂定更詳細相關指引,比方說,如何證明自己曾經確診,現在就是個難題。

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今也於臉書發文表示,PCR非常敏感,感染已久的陰陰陽陽狀態都測得到,所以現在許多國家已放寬改採24小時內的抗原陰性報告,目的在擋下高病毒量個案。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也說,台灣入境時會要求再做一次唾液PCR,入境3+4還得關3天加上快篩,算是目前世界上入境規定相當嚴的國家,登機條件應可改用抗原檢測陰性。

對此,莊人祥表示,不論PCR陽性報告、抗原快篩陽性報告、醫療機構開具曾確診證明、當地政府解隔證明等,都可以視為確診證明,希望旅客加以利用。

莊人祥說,因有亞型變異株病例導致全球病例上周增加兩成,又適逢暑假人流增加,國際疫情再次升溫,因此「搭機前兩日內PCR檢測陰性報告」、「入境容額2.5萬人」、「3+4檢疫」這3項規定都將維持,以確保航空器防疫安全及減少病毒跨境傳播。


2022年6月30日 星期四

獨/烏龍第一!新加坡5-11歲1、2劑接種率都超越台灣

2022-07-01 17:37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許政榆/台北即時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發布四圖卡,強調「5-11歲兒童疫苗接種率世界第一」、「抗病毒投藥率世界第一」、「台灣染疫死亡率在主要國家中處於最低程度」、「經濟學人:台灣超額死亡世界第二低」。

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針對「5至11歲兒童疫苗接種率世界第一」,台灣5到11歲兒童有75.1%至少接種一劑,高於美國36.5%、日本18.5%、加拿大56.1%,是世界第一。

不過,經查新加坡衛生部網頁公開資料顯示,新加坡截至今年6月14日為止,5到11歲兒童接種一劑比率已高達80%,高於台灣。新加坡截至6月14日5到11歲兒童接種兩劑比率也高達74%,台灣截至6月27日5到11歲兩劑接種率則是6.6%。


新加坡衛生部疫苗接種公開數據:

https://www.moh.gov.sg/covid-19/vaccination/statistics


2022年6月29日 星期三

癌症蟬聯40年死因冠軍 「老化+低溫」導致死亡率增

2022-06-30 12:0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今公布2021年死亡統計,去年死亡18萬4172人,較109年增加1萬1105人,10大死因由癌症蟬連40年榜首,去年奪走5.1萬條生命。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分析,癌症時鐘又快轉了20秒,平均每10分10秒就又一人死於癌症;65歲以上人口快速增加、去年1月低溫天數較多,是去年死亡人數增加較多的兩大原因,導致去年出現2016年霸王寒流後「死亡率及標準化死亡率」首次同時增加

2021年10大死因排名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劉訓蓉指出,與前一年相比,高血壓性疾病排名由第7名升至第6名,事故傷害則降為第7名。

劉訓蓉表示,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14萬1,123人,占總死亡人數76.6%,與109年相較,110年死亡人數除肺炎減1.4%外,餘均呈增加,以高血壓性疾病(+17.6%)、糖尿病(+11.0%)、慢性下呼吸道疾病(+10.3%)增加較多。

2021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656人,86%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已連續40年居首。劉訓蓉表示,去年每10分10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較前一年加快20秒,平均每天142人死於癌症。十大癌症順位同2020年,第一名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已連續18年冠軍。第二名依序為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4)女性乳癌(5)前列腺(攝護腺)癌(6)口腔癌(7)胰臟癌(8)胃癌(9)食道癌(10)卵巢癌。

110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656人,占總死亡人數28.0%,死亡率及標準化死亡率亦相偕增加。就年齡觀察,110年癌症死亡有8成6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65歲以上癌症死亡人數較109年增1,531人(+4.7%);0-64歲則減36人。

有關不同年齡別死亡率,劉訓蓉指出,近5年65歲以上人口每年約增16至17萬人,受該年齡層口快速增加影響, 死亡人數隨之增加,但觀察65歲以上每10萬人口死亡率,2016至2020年是呈逐年下降趨勢,2021年雖微幅增加,仍是近年次低。

至於較年輕族群,劉訓蓉指出,2020年1至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25至44歲以癌症與自殺居前2名;45歲以上則以癌症與心臟疾病居死因前2名。不過,整體自殺死亡人數及死亡率已連續4年呈下降趨勢。


獨/超額死亡淪衛福部互踢皮球 憑猜測推給老化和低溫


2022-06-30 22:3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衛福部統計處今公布去年死因排名,新冠肺炎位居第19名。去年死亡人數較前年增加1萬多人,創歷年增幅新高,也出現2016年霸王寒流後首度死亡率及標準化死亡率同時增加的現象。對此,統計處歸因於「人口老化」與「去年一月長達九天低溫」兩因素,不過,此歸因並非基於因素分析,僅憑觀察和猜測。

至於疫情造成之超額死亡衝擊,統計處和疾管署都推說此議題應為對方之業務,也都直接引用《經濟學人》資料,強調台灣經歷兩波本土疫情,今年5月底超額死亡仍為負2000人。不過,統計處與疾管署也都無法說明《經濟學人》推估超額死亡的方法;亦無法回應,為何當全球各國都以超額死亡為疫情衝擊重要指標,台灣官方的年度死因統計卻毫不分析。

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表示,去年新增死亡數創新高,人口老化應為主因,也可能是2020年落實防疫而倖免於肺炎流感死亡的長者,延遲到隔年1月才因低溫刺激而死亡。如何證明去年死亡受人口老化和低溫的影響遠勝其他因素?劉訓蓉坦言,上述歸因是根據觀察數據並猜測可能因素,並非統計分析結果,但人口老化應是主因。

超額死亡的計算以全死因死亡數為基礎,此資料由衛福部掌握,但並未分析。劉訓蓉表示,統計處非公衛專業,要問疾管署。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超額死亡是統計處業務,疾管署也沒算。至於經濟學人如何推估?統計處和疾管署都說不知道,但都強調,台灣自2020年至今年5月30日,仍為負2000人。

台大社會學系退休教授薛承泰以2020年為基期,考量2021年人口結構老化、氣候變遷等諸多因素,再扣掉官方公布確診致死與疑似疫苗接種後的死亡,算出2021年不明原因的超額死亡人數,介於6000至7000人之間,約占去年18萬人的4%。

「不希望忽略任何死亡,唯有去分析,才知道怎麼防疫。」薛承泰指出,這些人可能死於醫療排擠、死於被疫苗誘發疾病,也可能是未確診就死亡的黑數,規模是當年度官方公佈確診致死人數的好幾倍。

薛承泰說,他可以接受衛福部沒算這麼清楚,因為計算方式不容易有共識,官方不想給自己找麻煩。若衛福部也可以查清楚《經濟學人》的計算方式,也可以直接照著算,不然就是像現在這樣,讓學者專家去說,官方只要默認就好了。

台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臨床教授李建璋表示,當死亡率及標準化死亡率同時增加,10大死因排名又沒有明顯變化,這時應思考10大死因以外的因素。衛福部若要歸因於人口老化和低溫,也應使用統計方式去證明,這個分析並不難。

「天氣、老化,這些都是不可控的因素,但死因分析的積極意義,是為了找出可控因素。」李建璋提醒,傳統死因分析的邏輯,是為了找出死亡的「可控因素」,例如慢性病;醫師長期填寫死亡診斷書的習慣也是如此,主要死因都會優先寫慢性病。

李建璋表示,面對突然爆發的急性傳染病,可控因素是比慢性病更大,也應透過分析去探究。但要注意的是,這時應跳脫原本的分析傳統,另外針對急性疾病死因去做統計,才能釐清新冠死亡與超額死亡的真實影響。比如,防疫措施是否也減少了癌症病患死於感染症的機會?即便超額死亡為負值,也需要更多層次的討論。

李建璋說,如果衛福部沒有能力或資源進行分析,則應該要公開資料,讓研究單位寫計畫申請分析,為數字提供更好的解讀。可惜的是,現在這些死亡檔的資料,除非有特殊管道,一般學術單位都拿不到前一年或當年度的資料。


2022年6月28日 星期二

硬性防疫要改 學者分析5條件 日增2.7萬確診仍可解封

2022-06-29 13:03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目前每天約新增4萬多人確診,何時才能改採流感化的通報監測方式,讓行政及醫療量能回歸正常?「地方流行的時代來臨了!」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今直播分析,台灣各區流行曲線已降到每日發生率0.09%至0.12%間,在其他國家都算從「大流行」減低為「地方流行」規模。建議應將現行各項硬性防疫措施,改為著重「中重症」及「變異株」的流感化監測。

陳秀熙預估,台灣進入地方流行階段的每日感染率大約是0.12%。經致電確認,陳秀熙根據台灣2300萬人口換算,這大約是單日新增2.7萬人確診的規模。數值雖高於一般人對流感化的想像,但陳秀熙說,2.7萬人看似很多,別忘了當中99%都是無症狀和輕症。為了1%中重症,遲遲不恢復正常醫療量能,恐將導致更多非新冠的共病患者死亡,不利於降低超額死亡。

陳秀熙表示,根據他發展出新的「Omicron解封指數」,考量台灣疫情中重症個存活率、抗病毒藥物使用率和效益、疫苗基礎劑與追加劑施打和效益、快篩精準度等因素,發現6月26日起指數已經低於0.5。若狀態持續,7月上旬中重症都會降低到更加可控範圍,應考慮改為地方流行時代的監測方式,民眾擁有新常態生活運作,醫療量能也要恢復正常,才能減少超額死亡。

至於BA.4、BA.5是否會在台灣掀起第三波疫情?陳秀熙認為機率較低,因為出現第三波疫情的國家,通常是BA.1和BA.2感染高峰沒那麼高的,例如紐西蘭和澳洲。但台灣追加劑覆蓋率領先紐澳,年輕人打到七成之高,可為整體族群帶來對抗新型變異株的交叉保護力。

陳秀熙指出,要順利進入地方流行階段、讓邊境更加開放,有五大重要條件,缺一不可。目前台灣已經滿足了其中「社區免疫防火牆高」、「追加劑覆蓋率高並持續提升」、「給藥率提升及醫療照護效益佳」這三項條件。

陳秀熙表示,目前社區免疫力在年輕族群已高達75%,可望交叉保護免疫力僅約4成的老幼族群。50歲以上追加劑覆蓋率已達到6、7成,5到11歲也有75%打過第一劑。現在通過5歲以下兒童接種、開打兒童第2劑、開放成人混打次單位蛋白疫苗,可預期幼年族群的免疫力這兩周就會迎頭趕上。建議中央可考慮開放青少年接種次單位蛋白疫苗,加速提升覆蓋率。

至於口服藥及醫療照護之效益,陳秀熙表示,截至6月24日已用藥29.3萬人份,以65歲以上確診者大約44.9萬人推估,給藥率已有65%,未來還可望繼續升高,可減少中重症和死亡,也能縮短病程,進而減少傳播。截至6月28日為止,中症率已經下降73%、重症率下降45%、死亡率下降42%,可是為抗病毒口服藥與醫療照護的共同效益。

兩項還沒達成的條件,是「新型變種病毒交叉免疫保護」 的防疫及監測,還有「中重症監視」社區流感化監測。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立昇表示,可根據疾病嚴重度,設計不同的監測方式。針對可預期的大量無症狀者,不可能繼續大規模通報,可改用族群問卷或血清抗體監測。

要監控社區流行波是否再起、變異株是否有在流行,重點在於輕症和重症個案的採檢策略。陳立昇指出,輕症個案則可採取急性呼吸道症狀的監測,由基層或定點醫師從門診個案抽樣採檢,因嚴重急性呼吸道症狀而住院的個案,如果數量不多,就全部檢測,如果人數眾多也要抽樣檢測。

關於死亡監測,陳立昇指出,將新冠肺炎納入國家死亡通報,並且持續深入分析是很重要的,如此才能建立台灣自己的死亡預測模型,也才能知道新型變異株有沒有造成死亡率或超額死亡的提升。

2022年6月26日 星期日

獨/遲公布、不公布、不能查? 官方回應新冠死亡3疑點

2022-06-27 20:0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天公布新增的死亡個案當中,每天都會有零星幾位死亡日和公布日間隔差了30天,甚至40天以上。疾管署「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新增了「死亡統計」,點開卻只能查發病日分布,沒有死亡日分布。經審查認定死因無關新冠而被排除不計的個案數,也僅於6月初公布一次,之後便不再提起。

死後逾月才公布、死亡曲線不能查、排除死亡不公布,這三大疑點,是目前新冠肺炎死亡數據最令人困惑之處。台灣一向自豪於科技防疫成功,為何疫情死亡數據就是有這麼多資訊落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一一回答。

莊人祥表示,每天公布的死亡個案當中,部分病例間隔較久時間才公布,有3大主要原因,首先是因死亡診斷書較晚上傳到統計處系統。再者是部分個案因為行政或司法相驗,公衛端較晚才掌握到。第三個原因是有些個案需先搜集病歷、病歷摘要等資料,才能進行後續審查作業。

指揮中心每天公布的死亡個案,死亡日期各有不同,看不出每天死亡人數的變化,現在得靠民間自行將官方資料重新整理,才能看到每日實際死亡人數的分佈曲線,像是臉書粉專「粗暴製圖」就有自行繪製。

記者發現疾管署「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新增了「死亡統計」,但在進階查詢的「日期種類」選項點選「死亡日」,卻跑不出任何資料,全部顯示為0人。經向疾管署反應,目前網頁已移除「死亡日」選項,日期種類只能選「發病日」。

對此,莊人祥表示,死亡日查詢是最近新增的功能,但一廠商還沒整理好資料,另一廠商就先做了網頁,發現問題後暫時先拿掉,準備好了會再放上去,不是故意要隱藏。至於整理死亡資料為什麼這麼花時間?莊人祥說,資料倉儲廠商目前有不少案子在進行。

今年新冠死亡不再採「全死因統計」,改為僅計算經審查認定死因與新冠有關的人數,面對質疑聲浪不斷,6月8日疾管署首度說明審查條件,以及各類遭排除之個案數。之後外界再問起此事,指揮中心僅說,每天公布太令人混淆,但「若大家有興趣,可能可以隔段時間就提供詳細統計分析報告,手上都有資料。」

所謂隔段時間提供詳細報告,是多久會公布一次?莊人祥說,目前未定。6月初之所以公布,是為了向外界說明審查過程和審查原則,都經過專家討論,是希望「更反映出新冠肺炎對於健康的影響、更貼近事實。」此外,根據台大公衛比較香港、南韓、紐西蘭、日本等國之超額死亡比例,台灣僅4%是最低,與上述國家相比,沒有明顯的問題。


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https://nidss.cdc.gov.tw/nndss/deadmap?id=19CoV

2022年6月25日 星期六

獨/疾管署曝天花疫苗庫存及到貨時程 專家提醒3基本功

 2022-06-26 15:56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截至6月23日,全球累計48國報告至少3419例猴痘確診,主要在歐洲(2934例)及美洲(391例),不過世界衛生組織25日宣布尚未構成全球衛生緊急事件。

台灣6月24日出現自德國移入首例,匡列9名密切接觸者,疾管署初步規畫照顧確診之醫護、密切接觸者、實驗室人員要打疫苗,但目前國內並無合用之疫苗。專家指出,「疫調、匡列、衛教」是現階段三個防疫重點工作,只要都確實做好,一般人毋需太擔心。

疾管署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國內庫存之第1代天花疫苗,約可稀釋為600萬劑,使用雙叉針接種,每劑可供4人使用,可供全台灣2300萬人口施打1劑。由於初代疫苗副作用較高,庫存是為了「可能的天花生物恐怖事件」做整備。至於第三代疫苗正在洽購,到貨時間和訂的數量有關,但「年底一定要買到」。

外電報導美國將資助丹麥生技公司Bavarian Nordic提高產能,預計2023到2024年間生產首批冷凍乾燥第3代天花疫苗(JYNNEOS),預計總產量約1300萬劑。

這是否代表台灣採購的第3代疫苗明年可望到貨?莊人祥說,「明年到貨的時間點太久了,會積極爭取愈早到貨。」至於採購的量及到貨的時間,還在與廠商積極洽談中。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國際上只有一家廠商在做第3代天花疫苗,平常產量就少,生產線也不大,除非投入大筆資金,否則很難忽然要提高產量。外電報導未來兩年產量才1000多萬劑,也沒看到大藥廠喊聲要做,由此可知,國際上對此疫苗的需求並不大,因此他認爲疫苗採購問題不大。

黃立民表示,目前防疫重點在於「疫調、匡列、衛教」。因為猴痘病毒可能是突變走對方向,臨床表現變得比較不明顯,使人戒心降低,才會從非洲傳出來,進入許多國家。其傳播途徑以「親密接觸、體液接觸」為主,比較不會大流行,所以世界衛生組織不認為是全球健康威脅。只要給予社會大眾正確衛教資訊,並在發現病例時,確實做好疫調和匡列,一般人不需要太過擔心。

疾管署統計,累計猴痘病例前5名的國家為英國(793例)、德國(521例)、西班牙(520例)、葡萄牙(317例)、法國(277例),加、荷、美、義等多國報告也有1至210例。

莊人祥表示,目前觀察到美國及加拿大都有將近來有猴痘病例的國家,列為「2級旅遊警示」,台灣已於6月24日公布境外移入首例之新聞稿,呼籲民眾出國應避免接觸猴痘疑似個案,也會再評估是否要將部分國家列入「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

2022年6月21日 星期二

獨/當心夏季流感 5縣市類流感急診人次達危險級

2022-06-22 22:2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6月8日就曾經提醒,英美新冠肺炎流行趨緩,但流感疫情持續上升,尤其以兒童流感的確診及住院增幅最大。近日中國南部發燒門診求診人數激增,福建、廣東、深圳、海南、江西等地接連發出流感緊急預警。

根據疾病管制署「流感預報站」網站更新至6月22日凌晨2時14分的「全台類流感地圖」,全台「類流感門診就診人次」都算「良好」等級,預期未來一周也不會有重大變化,但急診部分沒那麼樂觀。

台中、彰化、南投、台東、花蓮的「類流感急診就診人次」已達到「危險」等級,預測未來一周可能再升高20%至23%。台南、雲林、嘉義縣、嘉義市,「類流感急診就診人次」則達到「中等」等級,預測未來一周可能再升高16%。

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台灣每年都有夏季流感,今年因氣候變遷,冷天時間拉長,最近才開始熱,對於今年夏季流感疫情的影響還難以估計,但看到中國、美國、英國的流感疫情反彈,必須有所警惕。

施文儀提醒,台灣現在應該要嚴肅地設想今年夏季流感可能變嚴重,並且及早提出示警和準備,有至少三個原因。

首先,去年底打的流感疫苗,經過半年到現在,抗體已經差不多消耗殆盡。再者,加上長期對抗新冠疫情,許多人心態上已有疲乏和鬆懈,確診過的人也難免有「不想再打第三劑」或「只想趕快出去玩」的心理。第三,前兩年嚴格防疫下,流感自然感染率大幅下降,加上流感疫苗免疫消退,流感病毒就容易傳開,疫情極有可能反彈。

施文儀表示,流感與新冠肺炎一樣,優先保護的重點還是在老人與小孩,因此,如果有明顯感冒症狀,新冠肺炎快篩陰性,別忘了,就像在沒有疫情的年代,可以去基層診所做「流感快篩」並服用流感的抗病毒口服藥「克流感」,照顧好自己,才能同時保護好身邊的脆弱族群。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團隊6月初曾報告,英美都出現流感疫情反彈,美國近兩年受疫情影響,流感疫苗施打率明顯較前兩年同期低,結果兒童流感住院率竟然與Delta流行期間相當,衝擊兒童醫療量能。英國則是各年齡層流感通報率都開始小幅上升,尤以1至14歲兒童青少年通報上升幅度最大。學者提醒,應嚴防同時感染新冠肺炎及流感,新冠疫情高峰後,更應持續監測並控制流感疫情。

疾病管制署流感預報站:https://fluforecast.cdc.gov.tw//#/ViewMaps

2022年6月18日 星期六

漏吃藥怎辦?亂停藥下次確診就沒效?口服藥疑惑大解答

2022-06-19 14:27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截至昨天為止,全國已有24萬2388人領用新冠肺炎抗病毒口服藥,其中19萬5306人份是輝瑞,4萬7081人份是莫納皮拉韋。用藥人數漸增,第一線醫師和民眾有些問題需要解答。

比如,漏掉一次沒吃,接下來的藥怎麼吃?可以同時吃中藥嗎?五天藥沒吃完,會有抗藥性嗎?如果藥吃完,快篩又陽,需要再領一份藥嗎?長輩身體瘦弱,體重不到40公斤,可以吃藥嗎?若感染新型變異株,這些藥還有效嗎?口服藥可以預防長新冠嗎?臨床觀察最常見的用藥副作用有哪些?

家庭醫學醫學會今上午舉辦新冠肺炎臨床經驗視訊研討會,由醫學會副理事長黃振國、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裕主持,高雄長庚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禎祥、成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李南瑤分別演講並解答線上提問。

●如果漏掉一次沒吃,接下來的藥怎麼吃?

李禎祥表示,輝瑞口服藥每天要吃兩次,假設原本應該吃藥的時間是早上8點和晚上8點,早上不小心漏掉沒吃,可在8小時內補吃,也就是下午4點前可以補吃。但若超過8小時,那就不需要再補吃,晚上8點直接服用下一劑。

●可以同時吃中藥嗎?

李南瑤表示,清冠一號成分包括黃苓,其主成份baicalein及wogonin在肝臟及腸道會抑制CYP3A4代謝酵素,與抗病毒口服藥代謝路徑相關,會有交互作用,不可以並用。同樣不適合並用的中藥也包括普濟消毒飲、定喘湯。

●如果自行停藥或減藥,沒有吃完五天療程,下次感染會不會有抗藥性?

李禎祥表示,雖然目前還沒有相關文獻,但從過去使用克流感治療流感的經驗可以知道,如果用藥時間不足,確實有可能產生抗藥性。為了減少病毒殘存及抗藥性的問題,病人應吃完完整療程的藥物,如果日後再度確診,用藥的效果才會一樣好。

●如果藥吃完,快篩又陽,需要再領一份藥嗎?

李禎祥表示,抗病毒口服藥的使用目的,在於要搶在發病前五天的「病毒增生期」,減少病毒複製,進而減少進入發炎期、重症死亡的機會。當藥吃完、病程進入陰陰陽陽階段,就不需要再用藥。李南瑤也說,依照目前科學證據來看,同一次感染是不建議再給第二次治療藥物,但若是再次感染,仍要給予治療,才能預防高風險群變成重症。

●長輩身體瘦弱,體重不到40公斤,可以吃藥嗎?

李禎祥表示,因為臨床試驗資料就是這樣,因此還是建議體重40公斤以上會比較合適。李南瑤表示,他有遇過39公斤的長輩,因為距離40公斤只差一點點,經過充分告知並取得家屬同意之後,還是有開藥給他。

王宏育表示,超高齡、肌少症的長輩,常常體重都很輕,很可能不到40公斤。這些長輩也很多沒有打疫苗或是只打一劑,這些對象該如何用藥,值得一線醫師集思廣益、多多討論

●若感染新型變異株,這些藥還有效嗎?

李禎祥表示,如果再次感染其他變異株,再次用藥是合理選擇,現行抗病毒口服藥都仍有效,這就像流感病毒也一直突變,但仍可用克流感治療。因為冠狀病毒突變主要發生在表面抗原,但從體外試驗可看到,抗病毒藥物減少病毒複製的作用機轉,是去抑制病毒的蛋白質,所以不會因為病毒變異而失效。

●口服藥可以預防長新冠嗎?

李禎祥表示,最近有英國研究發現,感染Omicron變異株之後,發生長新冠的比率只有Detla的2成,如果有打疫苗,發生長新冠的機會也會下降。至於服藥是否有關,還需要後續資料的分析,不過要記得,用藥的最重要主要目的是預防重症。

●臨床觀察最常見的用藥副作用有哪些?

李禎祥表示,目前最常見的是味覺異常,占比大約5%,病人服藥後會覺得嘴巴苦苦的。他會告訴病人,如果感覺「良藥苦口」,可以吃點帶甜味的食物作為平衡。另外有大約3%病人會輕微腹瀉、拉肚子,發生血壓高或肌肉酸痛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