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4日 星期日

醫事人員採檢、檢驗淪做白工 陳時中諾一個月內發錢

 2021-10-25 11:24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五月疫情爆發至今,全國醫療院所投入採檢和檢驗,但相關費用及獎勵金發放卻如牛步,影響醫事人員熱忱。國民黨籍立委張育美今質詢時關切此事,指出光是五、六月檢驗費用就超過36億,五六月醫事人員津貼核可率鏡都低於一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承諾會加快腳步,一個月內一定要發出去,今天下午就會開會檢討發放情況和速度。

張育美表示,五月全國PCR檢驗數達24.5萬件,六月更高達95.4萬件,預估這兩個月應發給檢驗機構的費用就超過36億。另有關採檢獎勵,醫療院所雖不需另行申報,但根據醫事司上周五更新的執行進度,竟仍只發放到今年三月底。另外,醫事人員津貼和可進度緩慢,四到九月申請的家數當中,四到六月核可率都不到一成,七到九月也不到兩成。

張育美質疑,檢驗機構所應得的檢驗費何時才會發放?4月至9月的採檢獎勵何時才會全數完成發放? 醫事人員津貼撥款時程是否可在縮短?

陳時中表示,部分還在審查,可盡力縮短並提高核發率,但是一口氣全部發下去還是有困難。雖然疾管署在疫情期間「忙翻了」,但這不是藉口,不論有什麼困難,希望一個月之內一定要發出去,今天下午就會開會檢討獎勵金發放情況和速度,務求加快腳步。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也關切基層診所協助接種疫苗的相關撥款,是否能加速撥款速度?陳時中表示,績效獎勵費是免稅的,七月的款項應該都撥完了,八月的部分這一兩天就會撥款。

2021年10月19日 星期二

僅7%國家邊境跟台灣一樣嚴 學者:風險分層管理是趨勢

 2021-10-20 11:20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與其團隊今透過直播指出,從6月到10月17日,世界各國的入境限制經歷了很大的變化,嚴管邊境的版圖已縮小一半,其中最重要的共通策略就是「風險分層」。

世界各國都在談與病毒共存、發展出各自的共識和策略,國人也很關心台灣會規畫什麼策略。多次被問及放寬邊境規定的條件、台灣與各國的差異何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從未提出科學數據或符合邏輯的具體說明,只重複回應「有很多考量,專家還在討論,有結果就會公布。」

官方回應雖然沒有任何建設性,民間公衛學者仍持續為社會大眾整理全球最新資訊。

公衛學者任小萱指出,各國入境限制依嚴格程度可分四大類,和台灣一樣最嚴格「禁止非本國人入境」的國家,已從14%減少為7%;根據檢測或完整接種縮短隔離天數或是免隔離的國家,已從48%增加到69%。

陳秀熙表示,北美和歐洲措施調整緊跟著疫苗覆蓋率,鬆綁速度最快,大部份國家放鬆邊境的同時都納入了「風險分層」的概念。即根據各國疫情嚴峻程度、疫苗施打率做分類,針對不同風險等級訂定不同的入境規定,慢慢恢復國境間的往來。

以美國為例,公衛學者范僑芯指出,美國兩劑接種率已近七成,11月8日起將全面放寬旅行限制,完整接種者不需隔離。歐盟部分,芬蘭和西班牙列出16國安全旅遊名單,可免除隔離;法國和義大利較嚴格,將各國分為低、中、高風險,最低風險國不需隔離,高風險國要居隔10天加上PCR檢測。英國完整接種率已達73%,因發現有Delta+新突變,仍禁止高風險國的非本國旅客入境,但來自非高風險國且完整接種的旅客都可以直接入境。

至於大洋洲,陳秀熙表示,因已宣布放棄清零政策,很可能學習歐美國家逐漸往以風險分層方式重開國門。公衛學者王威淳指出,紐澳兩劑接種率都超過六成,紐西蘭接受完整接種的外籍旅客入境,包括高端,但還是要隔離14天;澳洲新南威爾斯州則是11月起將開放完整接種的本國人入境後不需隔離。

亞洲入境規定也漸漸放寬,但多數國家仍需隔離。王威淳整理,包括日本、南韓、馬來西亞、越南、印度都還禁止一般旅客入境;有陰性證明或接種紀錄者在泰國、菲律賓、印尼、香港可允許入境但仍需隔離,在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新加坡則不需要。

根據各國風險分層的邊境管理方式,台灣人到很多國家都已經完全不需要隔離。王威淳歸納,例如墨西哥,台灣人不用有陰性報告、不需完整接種疫苗,入境後也不用隔離。另外,在英國、歐盟/申根公約區、加拿大、新加坡、帛琉、菲律賓、泰國、美國等八個國家或地區,台灣人如果完整接種兩劑也有陰性檢測報告,入境後也可以免隔離,不過僅帛琉有認可高端疫苗。





獨/中央地方衝接種量 北市醫護快被逼瘋「人力掏空大半」

 2021-10-19 18:46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蕭羽耘/台北即時報導

被譽為史上最複雜的第12輪公費新冠疫苗接種將於10月22日登場,同時要打莫德納、AZ、BNT三種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數據指出,台北市開出的BNT接種量能僅能滿足39.5%符合資格者;經中央協調加開五個接種站,增加4萬5280劑,才能滿足71%符合BNT接種資格者。這對民眾可能是好消息,但北市公立醫院基層醫護人員擔憂,人力被掏空大半,醫院病人誰來顧?

包括北市聯醫、北榮、台大醫院明顯受到市府要求增援第12輪接種的壓力,正拼命擠出人力。北市醫院基層醫護表示,中央和地方好像都忘了,光有疫苗和接種站還不夠,得有醫療和行政人員,才能把針劑安全地注射到民眾手臂上。

「全台北市除了打疫苗,都沒有別的醫療需求嗎?」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祕書長陳亮甫表示,現在醫院已經沒有降載,病人比以前更多,但為了衝施打率,仁愛院區每天要派十個專科護理師、十五個醫師出去,等於是內科半數主治醫師都被叫出去,連剛畢業不久的PGY(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都得去,還有醫師值班一夜沒睡,但隔天就被指定要去支援。

北市聯醫企業工會秘書高若想指出,花博接種站主要由市聯醫仁愛院區支援,該站開設以來遇到很嚴重的人力調度問題,因為醫院不再載,門診、夜診都開了,卻得每天都要擠出上百人支援,每個病房都要擠出兩個護理師。醫院只能用更少的人照顧病人,照護品質下降、威脅病人安全,「但市府現在就是僥倖心態,要把醫護人員操到極限,賭賭看會不會出事!」

高若想表示,工會接獲大量相關申訴,每個院區、各職類都有,不只是醫師、護理師。雖然檢驗師、放射師、行政人員依法不能下針,也會被叫去做核對健保卡、確認身份、人流引導等工作。工會認為,這些不需要醫事人員資格也能做的行政工作,衛生局應設法從醫院以外調度,不能便宜行事,要求市立醫院概括承受。

台大和北榮的壓力,雖然沒有北市聯醫那麼大,但也確實受到影響。台大院內人士透露,雖然台大目前還沒有要去支援外站,但來自市府的拜託從來沒停過,比如希望台大重開體育館和會議中心作為接種站。面對這些需求,目前台大以提高院內接種量來因應,增派人力加開接種線,把接種量能從600人拉高到1200人。

負責疫苗接種的台北榮總家庭醫學部社區醫學科主任陳育群說,北榮將在10月23日至11月3日負責中正紀念堂展場接種,團隊共約12位醫師、護理師逾30名,因為該接種站場地較寬敞,一天量能可打5100劑,比起前幾輪單日1400劑的量能,壓力相對大一些,不少護理人員熱心自動銷假協助接種。

臨危受命,是否影響常規醫療及護病比?陳育群表示,一接獲指派,院方採正面態度,並且全力支持擴大接種;對於北榮而言,護病比受影響並不高。


2021年10月13日 星期三

多少新冠康復者復工遇困難?勞動部一問三不知

 2021-10-13 18:33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累計有一萬六千人確診過新冠肺炎,當中近一萬五千人已解除隔離,其中大約一成確診者會有後遺症,人數不少。世界衛生組織在10月7日正式發表對新冠肺炎長期症狀(Long Covid)定義,包括強烈疲勞感、抑鬱、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還有失神、健忘等「腦霧」症狀。

這些新冠肺炎長期症狀,對於職場工作都有莫大影響,台灣眾多康復者中,到底有多少人還要工作卻仍受症狀所苦?國際勞工組織呼籲各國「以人為本」的政策支持勞工重返職場,勞動部有何對策?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今天在立院提出這些問題,勞動部部長許銘春卻對人數毫無掌握,而且也僅願意檢視現有政策不足之處,不願考慮以專案協助康復的勞工。在立委陸續舉證並強力要求下,許銘春承諾將會同衛福部去主動了解確診勞工現況,並且研議跨部會專案協助的可能性。

洪申翰指出,國際勞工組織發布第七版新冠肺炎疫情與工作分析報告,建議各國政府應該聚焦「以人為本」的復甦,尤其要支持弱勢勞工。因為勞動市場不會主動撐住弱勢族群,包括身心障礙勞工、老年勞工,還有染疫後要回到職場的勞工,都最需要政策支撐。許銘春表示,名單都在衛福部,如果勞工回到職場碰到困難,現有機制都可協助,包括就業輔導等。

洪申翰表示,他的辦公室曾經向勞動部詢問康復者回歸職場的資料,結果勞動部竟然回覆說,資料都在地方勞工局,現在部長又說資料都在衛福部。「這樣夠積極嗎?針對為期一兩年以上的疫情重大衝期,花了這麼多力氣去做勞工紓困,訂定相關計畫難道不是各部會都該有的準則嗎?」

洪申翰表示,很多人可能都以為康復就像感冒好了一樣,雇主和勞工都不見得能辨識後遺症,怎麼求助?更別說後遺症還只是勞工會遇到的第一層問題而已,更別說還很可能遇上因染疫被違法解雇、衍生勞資爭議、因為疾病污名而不被雇用等更細膩的問題。

「勞動部到現在對確診康復者回歸職場,沒有任何針對性的計畫,還要等他們自己來申請和求助,真的太消極!」在洪申翰要求下,許銘春答應將檢視現有就業輔導等制度是否不足,也會會同衛福部去了解確診者當中有多少人出現長期症狀,並考慮跨部會提出專案計畫進行協助。



2021年10月10日 星期日

衝疫苗、搶藥還不夠 專家:與疫共存的最大心結是3+11

 2021-10-11 13:50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新加坡宣布擴大「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適用範圍,從現行的德國及汶萊,增列美、加、丹麥、法、義、荷、西、英,南韓,上述11國完整接種兩劑疫苗者,出入境做兩次PCR可免隔離。國內專家建議,台灣兩劑疫苗覆蓋率達到六成甚至七成、備足抗病毒藥時,也可考慮比照國際放寬邊境。不過,目前要邁向與病毒共存的最大問題,恐在指揮中心能否解開「3+11」心結,並凝聚社會共識。

南台科大講座教授、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表示,新加坡跟著英國的腳步,以科學精神務實面對疫情「流感化」。期盼指揮中心走出「3+11」的陰影,帶領社會大眾調整心態,跨越從「清零」到「流感化」的鴻溝。若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達成「兩劑覆蓋率八成」的國際共識標準、買足抗病毒藥物,台灣也能漸開邊境、重回正常生活。

蘇益仁表示,全世界都在疫苗覆蓋率強化下,宣布朝向流感化的防疫政策。新加坡和英國就是代表,因為疫苗完整覆蓋率都已超過八成,突破感染都是輕症,死亡主要為少數不願接種疫苗的年長者。

蘇益仁分析,相較於其他國家從「有疫情」進入「流感化」,台灣要從「沒疫情」跨越到「流感化」,確實難度更高,且最大關鍵是指揮中心要走出「3+11」的陰影,並與社會大眾及在野黨達成共識。他也提醒必須做到五件事,才能一步一步走向與病毒共存的正常生活。

首先是新冠疫苗覆蓋率至少要達到一劑八成,兩劑六成,且高危險族群必要時施打加強劑。再者必須儲備足量的抗病毒藥物,秋冬之後才能透過快篩和抗病毒藥物這兩項利器,有效分流並治療流感和新冠肺炎的病人。達成上述前提後,邊境可考慮比照國際作法放寬商務和旅遊,境內可降級但維持戴口罩,並以疫苗或檢測作為參與群聚的通行證;同時要維持檢測及醫療分艙分流的量能。

台灣現行規定,旅客須持登機前三日內陰性證明,入境後在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隔離14天,再加上自主健康管理7天,上述21天期間共要做兩次PCR、一次家用快篩。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邊境防疫最重要的基礎是檢測,主要目的是防堵高病毒量的隱性感染,而居家快篩正是能辨識高病毒量的好工具。

陳秀熙建議,台灣兩劑疫苗覆蓋率達到七成才能考慮放寬邊境,可依照接種疫苗的程度,分成兩條路徑。已接種兩劑疫苗的旅客,入境後還要做一次居家快篩,陰性者可放行;尚未完整接種的旅客,則要提供出入境共兩次PCR陰性證明,再加上每周一次家用快篩、連做兩周。

至於境內,陳秀熙表示,要完全不戴口罩、不遵守社交距離,兩劑疫苗覆蓋率至少要達到九成。達到七成覆蓋率可考慮開放某些行業或群聚場合不戴口罩或不遵守社交距離,但前提是必須加上檢測。

2021年10月5日 星期二

新冠康復者精神病、中風風險增3倍 5種人PTSD風險高

2021-10-06 13:22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目前累計有1萬5418名新冠肺炎康復者,他們真的完全康復了嗎?台灣疫情爆發已近五個月,中央仍無相關統計,各大醫院近期才宣布開設追蹤門診。台大公衛學者綜合國際重要大型研究並提醒,三成確診者有五大症狀會持續半年以上,四成兒童確診者逾四個月仍受症狀所苦。住院或重症者六個月內發生精神疾病、中風、顱內出血之風險是流感病人的2到3倍。還有五種人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高危險群,社會大眾PTSD發生率高達三成,僅略低於SARS和MERS當年。

台大公衛學者任小萱表示,各國早在去年1月就開始探討新冠康復者的健康議題,《英格蘭醫學期刊》總結所有研究所探討的疾病,發現影響層面極廣,包括心臟、腦、脾臟、肝臟、腎臟、胰臟、肺臟、消化系統,幾乎所有器官都持續受影響。英國研究顯示兩成確診者症狀持續超過5周,一成持續超過12周,以疲勞、咳嗽、頭痛為大宗。

國際間定義感染12周(三個月)後仍出現的症狀就是「新冠肺炎急性期後綜合症」,實證顯示三個月後,最多有55%成確診者仍感到疲憊、17%還會咳嗽、31%還會腹瀉嘔吐,18%還會頭痛。橫跨56個國家的調查發現,有些人原本沒事,但兩個月後忽然出現心血管、皮膚、腸胃道、神經痛、過敏、眼耳疾病、關節肌肉痛、記憶及語言能力受損、亂經等症狀。

還有30%確診者症狀會持續超過6個月,五大症狀包括疲勞(80%)、勞動後倦怠(75%)、腦霧(60%)、神經感覺異常(55%)、頭痛相關症狀(50%)。其中勞動後倦怠,對腦力型勞工影響較小,但對於體力型勞工的影響就很大。義大利研究甚至發現,18歲以下兒童確診者也有一到兩成持續有失眠、呼吸道症狀、鼻塞、疲勞、肌肉痛、注意力不集中、關節痛等症狀。

康復者發生精神及神經疾病的風險也大幅上升。專精於精神心理衛生台大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張榮珍指出,美國研界追蹤23萬名確診者,結果發現感染後六個月內,新冠住院病人首發或復發神經及精神疾病的風險,是流感病人的1.5到1.8倍、任何其他呼吸道疾病的1.2到1.3倍。

從新冠肺炎重症康復的人,六個月內發生較嚴重神經及精神疾病的風險更高。曾住院者風險增為1.3到1.7倍,曾住加護病房者風險為1.6到2.9倍;曾因確診而發生腦病變者的人,風險更達到1.9到3.2倍。併發腦病變的新冠肺炎康復者在追蹤200天期間,發生顱內出血和缺血性腦中風的機率,遠遠高於其他嚴重度的康復者,程度超過三倍。

張榮珍表示,很多國家疫情嚴峻時大量病人湧入醫院,有些人在救治不及下過世,相當於重大災難事件,可能引發。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的研究顯示,新冠肺炎造成義大利民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比例高達30%,高於911事件、日本311事件、美國卡翠納颶風,僅次於SARS或MERS疫情時(32%),「新冠肺炎可說是世紀大災難也不為過。」

張榮珍表示,PTSD發生時會做惡夢,例如身邊的人一一過世、病況危急卻沒人來救自己;還會極力避免想起相關痛苦記憶,常有驚恐、罪惡、憤怒、羞恥等負面感受。歸納義大利追蹤研究,有五種人發生PTSD風險最高,即女性、病程中情緒激動或錯亂者,出現長期症狀者、有精神疾病病史、肥胖。

張榮珍說,醫療人員如果接觸到符合這些特徵的康復者,應格外予以關切和資源。疫情下政府除了支持經濟活動和社區組織,也不能忘了支持民眾取得更多心理健康評估與幫助的資源。


2021年10月4日 星期一

心理疾患是貴族病? 諮商治療研議納健保

2021-10-05 14:13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吳媽媽因為情緒不穩而去看身心科,服藥治療後雖情緒較穩,囤積症無法改善,也沒有健保給付的治療可用,吳家經濟也難以承擔價格高昂的自費療程,結果只能眼睜睜看著家裡堆滿東西,家庭氣氛惡劣。

「為什麼身體疾病大多可以用健保,造成更大困擾的心理疾患,卻因被定義在診斷的模糊地帶而得自費?難道窮人就只能一輩子這樣過活?」抱持這份心情,吳小姐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提案「將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納入健保」,獲5882人附議支持。

健保署今特別召開協作會議,吳小姐及三位附議人現身說法,獲得健保署署長李伯璋正面回應,承諾會進行內部研議程序,審慎考慮。

附議人陳小姐說,從小家裡問題就很多,父母為錢大吵、兄長會性騷擾,「我常常跑到窗邊祈禱,希望這一切趕快結束。」她從國中到大學都會想辦法會去輔導室尋求協助,但每次升學或輔導室換實習生,一切就要重來。瀕臨崩潰邊緣打電話去衛生所,想預約諮商,對方卻說要等一個月,「社會安全網的存在,我真的感覺不到。」

「難道心理疾患是貴族病嗎?」附議人劉先生說,十多年來的憂鬱症,讓他看過十幾、二十個心理師,最後終於遇到比較契合的心理師,才終於穩定改善。心理治療通常需要中長期的介入,病人需要多方嘗試、持續配合,但因健保不給付的諮商心理師,病人很可能好不容易存了錢,最後卻只換來經濟能力的磨損。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說,全國鄉鎮區有免費或優惠的心理諮商服務據點,覆蓋率高達93.8%,但附議人楊先生的經驗完全不是這樣。楊先生說,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有這項服務,即便他是因朋友在衛生局上班而得知,致電預約時卻被拒絕,理由是資源人力有限,只能服務有精神疾病或自殺的個案。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醫療事務委員會召集人蔡曉雯分析,對於民眾來說,重點不在於取得諮商心理師或臨床心理師的服務,而是要有服務、資源要夠。但健保給付心理治療有「點數過低、人力不足、限定職類(排除諮商心理師)」等三大問題,導致諮商心理師對於醫院來說就是「賠錢貨」,沒缺乏聘用誘因,就算等著要做心理治療的民眾大排長龍,諮商心理師也幫不上忙。

其實依照心理師法,在心理發展偏差與障礙、認知情緒或行為偏差與障礙、社會適應偏差與障礙、精神官能症,都是諮商心理師的法定業務範圍。根據衛福部醫事司2020年最新資料,臨床心理師1662人,1233人執登在醫院;諮商心理師領照2718人,僅344人執登在醫院。相對應的健保給付項目,都限定由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精神治療團隊成員執行,但成員不包括諮商心理師。

台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表示,根據國衛院的預估,諮商和臨床心理師總人數五千多人,可因應全國人口所需的服務。現行健保制度排除諮商心理師,結果只有不到兩千名臨床心理師投入健保服務,多數民眾「看得到、吃不到」,常常是嚴重到需要住院時,才能獲得健保給付的心理治療服務,違背了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宣示強調預防醫學的健保改革方向。

諮商心理師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雅羚表示,很多民眾沒有經濟能力去做心理治療,長年累積痛苦,希望諮商心理師也能成為健保精神醫療團隊的有力成員,幫助更多人在精神疾病初期、病況還沒有固著下來之前,及早停止走向惡性循環。

精神醫學會健保小組召集人郭錫卿則建議維持現狀即可。因為健保是給付以疾病治療,但在精神健康的範疇,可細分為心理問題、心理疾病、重大精神病三個層次,他提醒勿將三者混為一談。在心理問題的層次,就像高血壓前期一樣,還不算疾病,不能只靠健保,而這部分就是諮商心理師可以處理的。但在疾病層次,有些涉及到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變化,用藥就是必要的醫療。

「健保不怕問題,重點是要解決問題,第一步就是聽大家的聲音。」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自己大學時期就擔任過救國團的張老師專線志工,接聽過不少求助電話,深切認同心理治療的必要性和專業價值。

李伯璋表示,針對這次會議重點,健保署會展開內部研議。目前相關給付點數確實偏低,精神科使用的健保資源也以用藥為主。希望健保能努力控制不必要的浪費,進而善加分配有限資源,給專業人員應有的報償。

2021年10月3日 星期日

因公染疫難證明/熱區職場群聚 職業病認定路迢迢


2021-10-03 22:39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葉冠妤/台北即時報導

今年五月中是本土疫情最嚴峻的時期,64歲的外包清潔員林媽媽在疫情熱區「捷運龍山寺站」服務。當時有疑似個案整天在站內逗留,幾天後該站至少五名員工確診,他們若成功申請認定為職業病,可望獲得勞保傷病、失能等給付。但林媽媽的家人在資料搜集階段就被各單位踢皮球,虛弱的林媽媽等不到屬於自己的公道和權益,在出院近兩周時辭世。

林媽媽5月17日在龍山寺捷運站掃廁所,那天有個阿伯發燒無法進站卻持續逗留,過程也曾忍不住嘔吐,卻拒絕就醫。站內保全整天透過無線電通報阿伯位置,足跡遍布全站,包括電梯。晚上十時員警帶離阿伯,站長廣播要林媽媽支援清消,她關在密閉電梯裡好一陣子,才整個消毒乾淨。

5月21日,林媽媽聽到同事議論,緊盯發燒阿伯的保全發燒了,其他站務人員也請病假。林媽媽雖無症狀,已心生警覺,隔天主動去剝皮寮篩檢站快篩,結果陽性。北市府5月25日公布此站已有五人群聚感染,包括清潔員、站務員、派遣員、保全。

有自體免疫病史的林媽媽被安置在防疫旅館,一周後開始缺氧,被送進台大醫院加護病房,遠嫁南部的女兒收到病危通知。一個半月後林媽媽脫離險境,但肺損傷後遺症讓她氣喘吁吁,行動力大不如前;9月中出院時能扶拐杖走短距離,在女兒家休養卻持續虛弱,9月底辭世。

林媽媽的女兒說,公司拒絕在勞保傷病給付申請書上蓋章,不斷強調得「確定感染源」才能申請。平民百姓該怎麼自證感染源?林小姐先打電話到萬華健康中心,然後一路被踢皮球到1922、衛生局、防災中心、捷運局、勞檢處,全都說「沒有資料、無法協助」。林小姐無奈地說,沒想到搜集資料這麼難,為了媽媽的權益所以沒有放棄,但媽媽卻忽然走了,令她悲痛不知所措。

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相關人員表示,原本預計走完整個認定流程要大約兩個半月,沒想到才過半個月,林媽媽就走了,住院醫師聞訊都很難過。醫師還是會搜集資料、撰寫報告,希望幫助家屬順利申請通過職業病認定。

勞動部勞保局職業災害給付組組長陳慧敏強調,部分雇主在相關事證尚未明確前可能會拒絕在勞工的給付申請書蓋章,但勞工或其家屬仍可提供相關佐證自行送件,勞保局照樣會依職權啟動行政調查,「絕不會因為雇主沒蓋章,就不受理。」勞工的保險給付權益不會受影響。

她表示,以林媽媽的案例來說,家屬可備妥申請書表,敘明工作內容、罹病原因及經過,並提供與確診者接觸資料、診斷證明、PCR檢測結果、衛生主管機關通知匡列文件等相關醫療佐證,至於疫調資料,勞保局可依勞保條例第28條賦予權限,向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調閱。陳慧敏說,只要能就個案事實判斷染疫的因果關係,勞保局就事證採認上會從寬認定。


2021年10月2日 星期六

因公染疫難證明/前職安署長:新冠職業病應從寬認定

 2021-10-03 22:40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葉冠妤/台北即時報導

五月本土疫情爆發以來,媒體曾報導過的大眾運輸染疫清潔員至少已有八人,包括台鐵四人、高鐵一人、北捷兩人、桃勤一人。常在萬華區住宅或賣場做電梯維修的某工程公司,也有至少兩名維修員確診,現仍受心跳快、易喘易累、睡不好等後遺症所苦。這些人多是層層外包的最底層,極少人知道可申請職業病認定、獲得相關給付,就算嘗試申請也是處處碰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頒布之職場暴露風險定義,與同事、訪客、客戶、消費者、承包商等密切頻繁接觸的工作,即便不需接觸確診或疑似個案,也屬染疫中風險。職安署七月公告的「職業因素引起新冠肺炎認定參考指引」定義職場群聚為14天內有兩個以上確定病例,且病例間有合理流行病學連結,例如同一班別、共用住宿、共乘交通工具、在同建築工作等。

根據上述定義,熱區的大眾運輸清潔工及工程維修員,當然都有暴露風險,多起案件也符合職場群聚定義,為什麼獲得正式認定卻很難?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表示,職業醫學科醫師和病人都沒有公權力,要找證據不容易,因此一但發生職業傷病,職場中勞工權益受忽視、生病就被開除、求助無門等情況很常見。失業又病痛纏身的勞工,面對費時又複雜的行政流程,很多人最後就放棄主張自己的權益。

蘇大成分析,捷運站有很多不鏽鋼、塑膠的表面,病毒在這種材質可以停留很久;站內部分空間例如電梯,通風性較差,也很可能發生氣溶膠傳染。職業醫學對於職業病的研判,是綜合多項因素,例如疫情階段、地理熱區、工作性質、發病時序、排除其他暴露史等條件,不是醫護也不在醫療單位工作的各行各業,還是有機會被認定為職業病。

職安署職災勞工保護組組長林秋妙表示,「職業因素引起新冠肺炎認定參考指引」是提供給職業醫學科醫師參考的行政指導,協助醫師在面對難追查感染源的高風險工作場所確診勞工時,根據指引定義認定是否因公染疫,但若個案有明確疫調資料可循,也非在高風險工作場合,就回歸個案事實做判斷。

不過,她也透露,不少職業醫學科醫師反映指引反而容易與疫調資料相互混淆,因此職安署預計再修正指引內容。

前勞動部職安署署長、曾任職業病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傅還然表示,傳統的職業病認定方式,是看綜合證據和風險,若職業貢獻風險超過五成,就可認定,但也可跳脫傳統方式,綜合社會需求去認定,前例包括過勞死、精神疾病,新冠肺炎這類新興傳染病也適合。其他國家的新冠肺炎職業病認定也不限醫護,在初期都會從寬,隨實證及資料累積,才逐步調整為更嚴謹的規範。

傅還然表示,相對於疫情中的醫療和紓困的上千億預算,勞保職業病相關給付金額真的不多,若為了這點小錢,還讓疫病纏身的勞工如此辛苦,實在於心不忍。他個人相當贊同目前職安署所公佈的指引,包括顧及醫護以外各種職業之暴露風險,也將職業病的舉證責任倒置,由原先應由員工舉證為職業病, 轉換為改由雇主或國家舉證非屬職業病。

勞動部勞動保險司官員指出,勞動部預計於十月中旬預告修正「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擬將COVID19正式列入職業病,但考量法定傳染病有普及化的可能,恐增加是否因公染疫的認定難度,因此會限定職業範圍、工作場所及作業內容。官員解釋,若COVID19列入職業病種類表,等於相關疾病與執行職務的因果關係已被流行病學普遍認可,就可減少勞工舉證上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