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新冠PCR檢驗流程超繁複 專家:這四個關卡最可能出錯

 2020-10-28 22:01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日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驗出一名從大陸江蘇返台確診個案(案530),因案530一天內檢驗由陽轉陰,指揮中心調查其檢驗流程,今對外公布調查結果。經過重新檢驗、DNA比對,原來另名確診個案(案536)之檢體,被錯置為案530的檢體。

其實病毒核酸檢驗(rt-PCR)的流程相當繁複,至少有三個關卡是由人工標記檢體的步驟,其檢體被錯置風險極高。另外,實驗室人員要在長寬僅十公分左右的96孔盤上,準確放置數十個檢體,若疲勞眼花,也有可能會對錯位置。

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檢驗科主任高智雄表示,一般人比較熟悉的血液檢驗檢體,每個人的檢體都有獨立的識別條碼標記,檢驗儀器可以自動掃條碼確認身份,而且儀器一次只辨識、操作、檢驗一個檢體。

高智雄表示,目前大部分新冠肺炎的rt-PCR檢驗為半自動操作模式,並非由全自動儀器檢驗,得由人工一批一批批次操作,每批次大約可處理20個人的檢體,而且每個檢體都要先經過好幾關人工前處理步驟。萃取出檢體中的RNA後,整批放上PCR儀器,檢測有無病毒RNA螢光反應;伴隨同批檢體的「陰陽性品管物質測試」也要同時通過合格,才可以發出該檢驗的報告。

高智雄說,首先要從原始檢體中抽取病毒RNA,抽取出來的樣本要做第一次人工標記,才知道哪個樣本是誰的。再來,要用微量吸管,把取樣放到PCR的96孔反應槽(AD-plate),這反應槽長寬都只有大約十公分,上面有96個小格子,每個檢體要至少要驗兩個病毒基因,就需要放兩個格子,安放的同時,也要進行標記,載明哪一格是誰的檢體、要驗哪個基因。

最後,將AD-plate反應槽上機跑PCR前,醫檢師還要把上述各個檢體、品管物質、PCR試劑等,不同檢測物質在96孔反應槽的對應位置標記,正確輸入PCR儀器電腦中,最後儀器電腦才能呈現出各檢體正確結果或Ct值。

綜觀上面的流程,就至少有三個步驟需要人工正確標記檢體位置,還有一個步驟需要人工吸取所萃取核酸檢體、安放在小小的96反應槽的孔洞中。高智雄表示,如果長時間工作、過勞、半夜被叫去做檢驗,檢驗人員是有可能會眼花,不小心錯置檢體,或是寫錯標記。

為什麼實驗室的品管流程沒有發現呢?高智雄表示,唯有通過品管檢體的考驗,同一批檢體的檢驗結果才能夠發出正式報告,但若標記錯誤或錯置的情況,則並非內部品管測試可以偵測得到,品管測試的目的在於確保該批次檢驗反應過程的正確性。

高智雄解釋,每批檢體上機,都同時與三種品管檢體一起檢驗,分別是陽性標準品、陰性標準品、人類特有基因標準品。如果跑出來的結果,陽性標準品沒被驗出陽性,或陰性標準品沒被驗出陰性,這都代表檢驗過程品質有問題,必須整批重做。

至於人類特有基因標準品,則是用來確認每個採檢檢體都有確實採到人類細胞,如果發現有檢體的細胞量太少或未採到,則檢測不到人類基因,代表採檢動作可能不確實,這個檢體就會被退件,要求重採,以免驗不出病毒,造成偽陰性結果。

調查揭逾五成男性不愛戴口罩 兄弟成群更易破功

 2020-10-25 18:21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流感季雖然還沒進入流行期,但過去一個多月,門急診類流感病人比例持續緩升,顯示民眾防疫措施可能鬆懈。根據最新發表的研究顯示,台灣早在二月就有約一半成年人外出自動戴口罩,綜合各種情境,女性有64%戴口罩,但男性戴口罩比例僅47.8%,明顯低於女性,而且男性在同性別群體中戴口罩比例更低,只有四成。

這份本月中發表於國際期刊《經濟學佈告欄(Economics Bulletin)》的研究,是由台北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莊雅婷和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仲恩的研究團隊,今年二月期間在台北市和新北市觀察紀錄1萬2208名路人的分析結果,包括57%女性和43%男性,符合大台北地區性別比例。

劉仲恩表示,觀察地點包括三峽、淡水、西門町、動物園等,時間平均分佈在早、中、晚。記錄的對象都是行人,但不紀錄騎車或穿制服的學生,以排除因空污或團體規定而戴口罩的情況;跑步、溜滑板等運動的人也不紀錄,排除因活動特性而不方便帶口罩的情況。

結果發現,女性在各種情境戴口罩的比例都顯著高於男性,整體大約多了16%。女童戴口罩比例也高於男童,不過未達顯著。分情境看,獨處的女性戴口罩比例高達70.5%,男性只有50%。

在同性別的群體中,60.3%女性會戴口罩,男性只有42%;在混合性別群體中,女性戴口罩比例掉到54.7%,男性戴口罩則略提高到46.5%。身邊有兒童時,成年男女戴口罩比例是各種情境中最低的,女性只有50.3%戴口罩,男性僅39.9%。

劉仲恩表示,調查時,台灣新冠確診個案只有10幾到20幾個,未禁止外籍人士入境,政府建議戴口罩時機只有到醫院、有呼吸道症狀、接觸慢性病患,沒有要求維持社交距離或戴口罩二選一,大眾運輸系統也沒有強制乘客戴口罩。在此條件下,仍有超過半數民眾自動戴口罩,顯示台灣人自我保護意識很強,社會文化對口罩的接受度也很高。

劉仲恩指出,研究結果反應女性較積極避險、傾向未雨綢繆保護自己,國外口罩研究和報導也發現同樣情況,即便在排斥口罩的歐美,女性也更願意戴口罩。西方文化重視男子氣概,戴口罩被認為是遮遮掩掩、不夠有男子氣概,美國總統川普刻意取下口罩也與此有關;東方文化較不介意,有利於防疫。

雖然台灣人很願意戴口罩,但調查顯示人們仍會因口罩阻礙社交而不戴。劉仲恩表示,這份調查進行時間比較早,經過半年到現在,國內外疫情、政府宣導措施、民眾健康識能、進入流感季等因素都有變化,現在再重新進行調查,結果可能會不太一樣。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提醒,如果沒有症狀,親子相處時不戴口罩是無妨,但適逢流感季,最好還是全家接種疫苗,外出也要做好個人防護,以免病毒進入家庭。




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調查揭過半男性不戴口罩 專家:當心重症風險高

 2020-10-25 18:23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防疫成績世界聞名,社會大眾對防疫政策的配合是功不可沒,不過近來民眾心情較為鬆懈,未達社交距離仍未戴口罩的人變多,也有研究發現男性戴口罩比例低於女性。專家提醒,男性罹患流感較易併發重症,千萬別自以為鐵人;另提醒有幼兒的家庭,若無症狀,家人相處可不戴口罩,但最好都要打疫苗,以防止病毒進入家庭。

台北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莊雅婷和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仲恩合作,分析今年二月大台北地區1萬2208名路人戴口罩情形,發現成年男性在各種情境戴口罩比例都低於女性。五成男性獨自一人時會戴口罩,身處同性團體或與兒童一起的時候卻只有四成。女性獨處或在同性團體中戴口罩的比例高達六、七成,身處混合性別團體時會降到五成五,與兒童一起時降到五成。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幾乎所有傳染病都是男性較容易重症,流感、新冠肺炎也是如此。因為女性荷爾蒙對於免疫系統是加分作用,但男性就沒有這個利多。在社會因素方面,男性個性較冒險、女性比較重視健康,可能也與男性比較容易流感重症有關。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兒童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表示,流感重症率和年齡有關,年齡越高風險越高。男性較多人會抽菸喝酒,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年紀漸長後容易有多重慢性病在身,加上睪固酮會導致較激烈的免疫反應,種種因素都會提高男性流感重症的風險。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郭書辰提醒,近幾周監測資料顯示,類流感疫情正在緩升,正需要社會大眾重拾自發防疫的精神。戴口罩阻擋飛沫的效果很好,可以同時防堵新冠肺炎、流感、腸病毒等呼吸道傳播疾病,希望民眾踴躍打疫苗之際,別忘了戴口罩這個基本功。

公費流感疫苗截至10月24日已用掉412.8萬劑,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疾管署將持續評估老幼施打情形,若有接近或達成長者52.5%、幼兒55.5%的覆蓋率,可望恢復50到64歲成人施打,目前預估恢復施打的時間應不會晚於12月中。



2020年10月23日 星期五

健保會提案抗議政府負擔不足 批政府是「A健保最大戶」

 2020-10-23 09:45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健保安全準備金明年會低於1.5個月,需依法調高費率。健保會今召開今年第八次會議,有付費者代表提案,再次呼籲政府應停止取巧灌水,確實依法承擔起保險經費的36%,如此一來費率可能不需要調高這麼多。

依照健保法,保險總經費是由僱主、政府、被保險人(民眾)三方共同負擔,而政府至少應負擔36%。政府負擔這部分一直被詬病計算方式取巧,「灌水」總金額恐高達千億。

根據健保署資料,目前政府負擔健保經費的結構可分為四大塊。第一塊是政府作為雇主的保險費,第二塊和第三塊是政府依健保法或其他法律補助各類被保險人及其眷屬的保險費,第四塊則是補助育嬰留停期間的雇主負擔。

以2019年為例,政府自己作為雇主應負擔的保費是453億元、政府依照健保法補助各類被保險人及其眷屬的保費是1091億元、依其他法律補助六種弱勢民眾65億元、育嬰留停補助原雇主負擔8億元,以上都算政府負擔,總共是1617億元。對照2019年政府最少應負擔的36%是2192億元,上述合計的1617億元就占高達74%。

健保署財務組副組長陳美杏表示,雖然1617億元距離2192億元還差575億,但差額都已在今年編列預算撥付,沒有欠費。衛生福利部社會保險司司長商東福表示,2016年立院通過健保法施行細則第45條修正條文時,已把「失業被保險人及其眷屬健保費」及「經濟弱勢者健保費」排除於政府負擔計算之外,涵蓋範圍已比之前少。

健保會公正人士委員質疑,政府補助弱勢族群健保費,這筆補助應算在民眾負擔部分;勞工育嬰留職停薪期間,政府補助雇主應出的保險費,這筆補助則應算在雇主負擔部分,卻都在2016年以後都被算成政府負擔部分。

公正人士委員表示,政府堅持用「健保收入」來估算政府負擔比例,再用上述補助去灌水,都是為了讓政府再少出一點;但當健保連年支出大於收入,短絀卻都靠來自大多來自民眾的安全準備金去彌補,這是對人民不公。還有健保署每年大約3億元的行政費用、三代健保改革計畫的研究經費,連這些也用健保出,簡直可說政府自己就是A健保的最大戶。

學者專家學者委員說,面對政府負擔比例,健保署和健保會長期各說各話,很需要立委或監委介入,或透過行政訴訟、修法,才會有定論。政府若願意多補錢進來是好事,但也解決不了台灣醫療費用長期成長率過低的問題。收支兩面的改革已刻不容緩,遲早得調高費率、改革費基,也必須改革不合理、壓榨專業的支付標準。

委員說,健保最大問題在於費用成長太緩慢、跟不上人口老化及科技發展,台灣現在醫療在GDP的占比還停留是先進國家40年前的水準,高醫療品質都靠剝削專業人員達成的。「如果台灣堅持要做最省錢的國家,未來不但追不上日韓,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南亞國家也會超車台灣。」

委員也提醒,目前反對調漲費率的力量主要來自雇主團體,但其實以台灣醫療費用成長之慢,台灣的雇主已是全球社會保險國家當中負擔最少的。



2020年10月11日 星期日

看精神科不再害羞 140萬人服抗憂鬱藥 五年增逾20萬

 2020-10-11 21:00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又到了令人憂鬱的季節。健保署最新統計顯示,國內服用抗憂鬱藥物人數逐年攀升,去年達到139.7萬人,過去五年內就增加逾20萬人,速度逐年加快且女性為男性的兩倍。專家學者指出,憂鬱症就醫人數確實增加,不過低劑量抗憂鬱劑可用於多項常見精神疾患,加上國人對精神疾患認識更多、身心科診所增加,都是近年服藥人數增加的可能原因。

健保署九月公布統計,2015到2019年使用抗憂鬱藥物的人數從119.4萬人成長到139.7萬人,五年內成長20.3萬人。服藥人數的增加,主要集中在2016到2019年,增幅逐年拉大,2019年內增加6.7萬人,反觀2016年才增加1.8萬人而已。男性服藥人數每年大約增加一到兩萬人,五年間從49.4萬人來到56.5萬人。女性五年內則是從69.9萬人飆升到83.1萬人,逐年增加1.3萬人、3.7萬人、3.8萬人、4.4萬人,每年增幅為男性的兩倍。

成立全台首座首座憂鬱症中心的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表示,中研院十年前揭示的長期調查顯示,憂鬱患者就醫比例僅兩成,大部分人擔心就醫會被貼標籤,多自行採用無實證基礎的靈性課程或保健食品,易造成病情延誤與惡化。近年觀察到主動就醫和服藥人數增加,顯示社會在進步,人們對疾病的認識更加客觀正確,妥善治療的機會也提高了。

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袁瑋表示,全球女性憂鬱比率都高於男性,原因包括荷爾蒙等生理因素,以及社會文化、職場及家庭等多重角色的壓力,近年社會大眾對於女性處境及精神疾患的認知提升、精神疾患的去污名運動等,都使得更多人願意走出來治療,不再任憑憂鬱症等精神疾患長期拖累學業、工作、親職的功能。至於男性,多半對自身情緒不敏感,多半尋求身體症狀治療相關科別,例如去心臟科看胸悶和心悸,結果都找不到原因,會覺得很挫折。

正確的用藥,是病人度過難關的關鍵。袁瑋舉例說,近年有很多恐慌症來就醫,男女各半,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大多為長期焦慮累積發病。在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忽然發作,病人會呼吸困難、心跳過快、胸悶噁心,難過的像是快要死掉,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病人就會過著足不出戶的封閉生活,導致工作及生活停擺。用低劑量憂鬱劑可以改善恐慌症發病,幫助他不害怕跨出家門,再搭配認知行為療法、加上運動、作息和步調調整。

袁瑋指出,服用抗憂鬱劑的人增加,也不見得都是憂鬱症。某些低劑量抗憂鬱劑也可治療焦慮症、恐慌症、夜尿症、改善更年期燥熱、改善失智症者情緒症狀、改善失眠,算是老藥發現新用途。相較於部分安眠藥有成癮疑慮、只會增加淺層睡眠,這類抗憂鬱劑反而可增加深層睡眠,也不會成癮。不過要注意的是,失眠問題還是必須合併認知行為療法才能從根本解決。





2020年10月10日 星期六

服抗憂鬱藥人數暴增但多屬治療不足 醫直指原因在此

2020-10-11 21:02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國內服用抗憂鬱藥物人數也逐年攀升,去年已達到139.7萬人,增加速度逐年加快。專家提醒,憂鬱症治療需要整合藥物與非藥物,也需要耐心配合至少一到三個月,但目前健保制度對非藥物療法支持不足,許多患者過早自行停藥、不回診,導致病情起伏反覆就醫,也是服藥人數居高不下的原因,呼籲政府應檢討現行規定,提供完整的藥物與非藥物治療。

成立全台首座首座憂鬱症中心的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表示,用藥人數的增加,可能與疾病的去污名化、對疾病的認知提高有關,這不是壞現象。但第二個要思考的是,這些服藥的人是否獲得足夠治療?憂鬱症療程建議最少要六個月,但過去醫學會分析健保數據發現,很多人服藥一個月就停了,所以用藥人數增加不見得代表過度用藥,實際上多數病人還是治療不足的。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表示,憂鬱症短期就醫比例高,從未被診斷的人開始用藥到完成第一個月療程,可能只剩七成,第二個月只剩六成。因為抗憂鬱劑至少要服用到第二週才會感覺到效果,但很多人因服藥初期有噁心、頭暈、情緒浮動等副作用,就自行停藥,導致治療不完全或復發。其實憂鬱症治療很需要耐心,初診後一到兩周回診一次,中間隨時調整治療內容,治療穩定至少要一到三個月,確認有效通常還要三到六個月才會停藥。

衛生福利部統計,2019年全國共有517家醫療院所有精神科,過去10年來成長率高達58.6%,成長率近次於職業醫學科。精神科是現在專科中的顯學,衛福部統計去年全國共有517家醫療院所有精神科,過去10年成長率近六成,僅次於職業醫學科。醫師公會全聯會統計,精神科醫師執業人數和基層診所的精神科醫師人數,過去五年也雙雙直線攀升。

張家銘表示,精神科診所增加,提升了就醫可近性,但蠻多患者需要非藥物治療,健保對於這些療法的給付不足,導致利用率過低,所以相關資料亦無法呈現非藥物治療的效益。聯合報曾專題報導,去年高達211萬人因精神疾患求醫,非藥物治療跟藥物一樣重要的,但在台灣,平均100名病人僅一人使用健保給付的深度心理治療。

袁瑋表示,藥物可緩減發病症狀、慢慢讓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回到平衡,但同時也要透過非藥物療法找出根本原因,例如外在壓力、個性、面對壓力的方法。蘇冠賓表示,憂鬱症的治療不能只靠藥物,還有很多包括心理治療等非藥物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卻沒有獲得健保資源的支持。既然病人對疾病了解和就醫人數都在增加,卻大多是中斷的、不完整的治療,應該要促使政府反省、改革現制,不只是提供藥物治療,應該支持醫療院所提供病人完整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