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1日 星期日

醫護等採檢報告日扣薪500?台大醫院:絕不扣薪

 2021-02-01 12:43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與台大醫院企業工會今發布調查指出,各院近來嚴格同仁每天量體溫、回報症狀、接受評估,但當員工必須回家等待採檢報告出爐,包括台大、北榮、馬偕、萬芳等大醫院都會扣薪,每天扣五百到一千多元,影響醫護通報意願。對此,台大醫院院方澄清,都有要求主管不能為此扣薪、扣假、扣績效,同仁若有疑義,可先向主管詢問原因,或提出資料向院方反應。

工會指出,台大醫院護理師請假一天就扣績效0.1點,相當於500元。台大醫院企業工會理事白紹煒表示,因採檢被扣掉的績效不會載明在薪資單上,但是「主管給我們看的表格就是會扣點數」。

白紹煒表示,績效獎金大約佔了一個護理師的六分之一的月薪,請任何假都會被扣。如果請假會影響收入,會影響回報症狀、採檢的意願。如果不說,至少不會害同事工作量增加,也不會被扣錢,但是為了防疫,其實不應該去增加這種風險。

台大院方表示,自疫情以來,院方就是隨著指揮中心所公布的條件,例如旅遊史和呼吸道症狀拉肚子等疑似症狀,要求同仁回報。疫情沒那麼緊張時要求各單位每週回報,現在則是要求每天回報,但現在全院每天因此請假的人也只有個位數,並不會造成人力調度的困難。

院方強調,絕無工會所提扣發績效獎金一事。全院同仁不分行政、臨床部門,採檢期間均「不扣薪、不扣假、不扣績效」,是以「居家辦公」的名義處理,當天班表上還是會排這個同仁,只是實務上由其他人代理。以「居家辦公」取代放假名義,是希望提醒同仁,等報告期間必須待在家裡。

院方表示,依照同仁表現去斟酌考績,是各部門主管的職權範圍。今天一早就已經把護理部主任、副主任找來,都說從來沒有;院方也已對內重申不能為此扣薪、扣假、扣績效。如果同仁對於被扣的原因有疑義,建議先向部門主管詢問,或提出資料向院方反應。

2021年1月30日 星期六

【怎麼生才好/下】生產前天人交戰 恐懼與壓力讓她最後一刻改剖腹

 聯合報 / 記者黃惠群

2021-01-31 13:18

38歲的雷小姐是二寶媽,兩胎都是剖腹產,原本希望可以自然產的她,第一胎羊水破了超過12小時,宮縮卻一直沒有上來,家人頻頻打電話關心,她擔心產程遲滯,最後決定開刀。

剖腹完下地超煎熬 步履維艱撐著看娃

雷小姐回憶生完第一胎後,終於了解醫院走道旁的扶手到底有多重要,她說,「生產完退了麻醉,第一次下床要去看嬰兒,真的很煎熬」,一路上扶著扶手,才撐到嬰兒房學習餵奶。

「原本希望可以自然產,真的希望可以,但後面有家人擔心的壓力,怕影響自己的情緒,所以就突然改剖腹了。」雷小姐和緩的說,語氣好似連自己都不敢置信。

等不到宮縮 憂產程遲滯決定開刀

她表示,醫師一直都有提供足夠的知識,雙方一直也都有自然產的共識,但她在家待產,半夜羊水突然破了,「那時很緊張」,由丈夫緊急帶往待產室,到早上10時多,宮縮很少,不符合進入產房的條件,家人很擔心,她怕產程遲滯,所以即使醫師認為還可以再等等看,雷小姐最後仍決定開刀。

後來生第二胎時是「計畫性剖腹」,因為上一胎是剖腹產,所以很早就決定也是剖腹產。這次懷孕初期就決定剖腹,才知道第一次生產前夕突然改變生產方式可能為難醫師,她說,「剖腹產通常要事先安排手術台,上一次剛好有一個手術結束。」

因為上述經驗,雷小姐反思,雖然一開始決定要自然產,若對剖腹產有更多了解,遇到突發狀況,自己比較不會慌張。

生完7年後 脊椎仍有說不出的麻

因為有前次生產經驗,生完第二胎後,雷小姐希望好好靜養,謝絕親朋好友關心,由丈夫代勞,術後3天就出院。但剖腹產後傷口大,剛開始抬重物,「不小心就會拉扯傷口」,她說,「大寶(大女兒)那時已經3歲想要我抱,但我只能跟她一起躺在床上互看。」有種像是病人、不是一般人的感覺。

她感謝醫師於剖腹過程中不斷說明過程,讓她安心。剖腹後恢復良好,「唯一比較在意疤痕,第二胎生完了6、7年之後,手術疤痕才漸漸轉為一般膚色」。剖腹產必須半身麻醉,直到現在,脊椎施打麻藥的部位都有麻麻的感覺。

兩胎都剖腹 將來想建議女兒自然產

雷小姐兩胎都是剖腹產,但她表示,如果以後女兒要生產,希望她採取自然產,根據自身經驗,建議要運動提升身體素質,適時排解壓力,若下定決心,可能有幫助或受影響的因素都要先考慮設想。

長庚、馬偕、禾馨...全台接生特色醫療院所

 2021-01-31 10:49聯合報 文╱李樹人、陳碧珠、陳雨鑫、楊雅棠

台南安安婦幼診所 剖腹產率25%
剖腹費用南北差異大 選擇自然產省很多

健保大數據顯示,基層診所剖腹產率明顯高於醫學中心、區域醫院,但位於台南市的安安婦幼診所卻剛好相反,108年剖腹產率僅25%,甚至低於同在台南的成大醫學中心48%。該院院長潘咸安說,「台灣少子化嚴重,只要想生,不管用哪種方式生產,相信婦產科醫師都願意配合。」

「自費剖腹產費用南北大不同。」潘咸安說,台北號稱貴族尊榮婦科診所,平均剖腹產費用五萬起跳,有些高達七萬元。相較下南部診所平價得多,以安安婦幼診所為例,不到一萬五。儘管北部費用高,但剖腹產比率卻比南部高。潘咸安分析,北部民眾多半較捨得花,自費剖腹產費用連同坐月子,差不多得花二十幾萬,南部則比較「踏實」,如果沒有必要,「能省就省」。

潘咸安指出,安安婦幼診所遵守健保給付規定,一切照標準行事。另外,在孕婦回診接受產檢時,也會提供正確衛教訊息,讓孕婦瞭解自然產的優點。如果孕婦採取自然產,生產順利,且選擇健保房,住院兩天,出院結帳可能只需自付幾百元。

潘咸安說,年輕孕婦多會上網瞭解自然產、剖腹產的優缺點,不太聽老一輩的建議,挑時辰生產的比率愈來愈低。

台北馬偕醫院 剖腹產率28%
降低剖腹產率 鎖定新手媽媽溝通

根據健保署108年統計,馬偕醫院剖腹率28%,遠低於其他醫學中心。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部主任王有利表示,醫院長期以來就以低於30%的剖腹率為目標,更以新手準媽媽為率先溝通對象,透過精準管控達成此一目標。

王有利說,各大醫學中心婦產科多有每月一次的「周產期罹病及死亡討論會」,馬偕這個會議至少已經運作27年,主要透過統計報表,由主治醫師指導住院醫師,針對每月剖腹產病例的原因進行檢討及討論。王有利表示,婦產科每個月也有全院剖腹產適應症排行,並公布自願、非自願剖腹的當月人次,在不影響醫學指引下,若這個月剖腹產比率高出三成,就會依照適應症排行,檢視醫師對孕婦的處置原因。

結果發現,多年來,非自願剖腹產的適應症第一名為「前一胎剖腹」,還占一半,王有利說,這個現象讓科內醫師達成共識,花更多時間讓第一胎產婦了解剖腹產是否必要。「最重要的就是溝通,有些執意要剖腹,我們會尊重,但也會讓病患了解兩種生產方式的好處及問題。」王有利說,大部分第一胎自願剖腹的原因是「怕痛」,醫師多會透過產檢建立互信醫病關係,本來要求剖腹的媽媽,多會改變心意。

林口長庚醫院 剖腹產率38%
避免倡議剖腹 接手高危險產婦

健保署統計,108年度全台剖腹產人數5萬8669人,林口長庚居全台之冠,剖腹產數1885人,剖腹產率為38%。林口長庚醫院產房主任詹耀龍指出,林口長庚有全台最多的產科醫師,接生人數也最多,因此接受剖腹產的產婦也多,但主動要求且沒有剖腹產適應症者,估計僅3%到4%。

詹耀龍表示,林口長庚每月接生人數約300到330名,但並非所有來院生產的產婦,都在林口長庚產檢。林口長庚是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當周邊診所遇上高危險懷孕或胎兒異常,多會轉來。他估計,林口長庚每接生一百名新生兒,有33名是高危險狀況,需要進到新生兒加護病房。

詹耀龍表示,除了情況特殊的產婦,林口長庚不提倡剖腹產。許多孕婦主動詢問,「可不可以協助剖腹產?」甚至要求擇吉時剖腹,通常會被勸退。主要是剖腹產多了麻醉風險,如腹腔沾黏,可能會有產婦臟器及新生兒受傷風險,若產婦有潛在心臟疾病,麻醉也可能出現意外。

詹耀龍表示,院內也避免讓醫師向孕婦倡議剖腹產,剖腹自費約二萬元,直接納入醫院營收,不會進到醫師口袋,也讓醫師較能秉持客觀的立場,協助孕婦分析,哪一種產程較合適。

台中茂盛醫院 剖腹產率44%
專精不孕症治療 雙胞胎多 剖腹率高

在這次健保大數據調查中,茂盛醫院剖腹產率為44%,在地區醫院位居第一。茂盛醫院院長李茂盛表示,該院專精於不孕治療,許多不孕患者接受人工生殖,胚胎順利著床,約一半比率屬於雙胞胎,生產風險較高,為此,許多孕婦選擇剖腹產。

不孕症治療權威李茂盛表示,與一、二十年前相較,現在剖腹產率明顯較低,以前自願剖腹產主要原因是希望寶寶「好命」,但最近幾年則是因為孕婦怕痛。

李茂盛說,許多孕婦怕痛,有些人是痛了好久生不出來而選擇剖腹產。其實現在無痛分娩技術進步,大幅降低自然產疼痛感,如果只因怕痛,倒可不必多挨一刀,在醫師評估下選擇無痛分娩。另一個讓孕婦選擇剖腹產的原因是高齡懷孕。李茂盛表示,晚婚晚孕已成趨勢,許多孕婦年齡都超過四十歲,身體狀況相對較差,為了安全會選擇剖腹產。

茂盛醫院剖腹產率為何偏高?李茂盛解釋,醫院收治眾多不孕症患者,接受人工受孕時,雙胞胎比率高達一半,依現行健保給付條件,適用於剖腹產給付。再者,不孕症患者在接受不孕治療後,後續產檢及生產多在同一家醫療院所,只要收治較多不孕症,剖腹產率也一定跟著提高。

禾馨新生婦幼診所 剖腹產率44%
腹膜外剖腹產 需有團隊技術配合

健保數據顯示,108年禾馨新生婦幼診所剖腹產以981人次居基層診所第一名,剖腹產率則是44%。

禾馨醫療執行長蘇怡寧強調,禾馨診所不是「剖腹產」特色醫院,而是「生產」特色醫院,給予媽媽全人照護。蘇怡寧說,多數產婦以自然產為主,但因生產有風險,剖腹產提供一個「救贖」。他解釋,自然產風險最常見胎位不正,另外還有胎盤位置不對的「前置胎盤」、胎兒相對媽媽骨盆還大的「胎頭骨盆不對稱」,或是媽媽身體狀況不佳。

剖腹產的方式,除了需打開腹膜的傳統剖腹產外,現在也有許多媽媽選擇「腹膜外剖腹產」,避開腹膜腔再切開子宮,將胎兒娩出。蘇怡寧表示,腹膜外剖腹產並不是新手術,在過去抗生素不發達時就有,因為不用進到腹腔,較不易引起感染。但因手術方式複雜,且隨著抗生素發展,許多醫師改採傳統剖腹產。

但近幾年發現,腹膜外剖腹產仍有其優點,包括減少感染、術後恢復快等,因此又開始興起。不過仍需有團隊和技術的配合,才能應付如此複雜的手術,也非人人適合。蘇怡寧說,禾馨採雙主治醫師開刀,並配合產科麻醉專科醫師,以經驗值和技術來說,面對腹膜外剖腹更有把握。

木生婦產科診所 剖腹產率80%
剖腹原因多元 院內產婦多高齡

根據健保署統計,108年度各層級院所剖腹產人次,基層診所排名中,木生婦產科診所以907人次位居第二,但以剖腹產率80%來看,則為整體最高。

木生婦產科診所院長李木生表示,應該沒有80%這麼多,不過來院要求要剖腹產的產婦與過去相比確實大幅增加。產婦要求剖腹產原因大概有幾種,擔心難產最後導致「吃全餐」、擔心胎兒受傷、怕痛、有時辰的迷思、擔心產後陰道鬆弛影響性功能、網路資訊影響產婦決定等。

李木生表示,不僅上述原因,曾有對夫妻,因先生準備外派,搶在出國前,太太滿足月的時間剖腹生產,讓先生能看見孩子。近年則因高齡產婦增加,顧慮的原因更多,院內近年協助的產婦約落在35歲,皆具高齡生產風險,臨床已少見20幾歲孕產婦。院內多採腹膜外剖腹,減少感染。當孕婦主動要求剖腹時,一定會給予衛教,由孕婦選擇,日前也有39歲的孕婦選擇自然產。

院內的麻醉方式,使用多模式自控式硬脊膜外止痛法,以超前部署的概念進行先前止痛,產婦亦可依自己需求加強給藥。目前可達到術後不痛、可動、宮縮無感的良好狀態,產婦可盡早下床活動、哺餵母乳、加快恢復。

健保大數據/108年剖腹產人次10大院所、比率

 

108年剖腹產人次10大院所、108年各縣市剖腹產比率、108年剖腹產前5大主診斷之人次及懷孕周數、106-108年無適應症而自行要求剖腹產人次 
資料來源/健保署 
製表/元氣周報

自行要求剖腹產、非自行要求剖腹產前5大主診斷人次

 2021-01-31 10:22聯合報 文╱楊雅棠、陳雨鑫


106-108年剖腹產前5大主診斷人次、108年剖腹產人次生產時段前三名 
資料來源/健保署 
製表/元氣周報

生得少 更捨得花 自願性剖腹產費用價差大

 2021-01-31 10:03聯合報 記者李樹人/報導

對於部分婦科診所剖腹產比率及相關費用均高得嚇人,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也覺無奈。他說,這完全取決診所的態度,如果來者不拒,而醫師也覺得自然產的醫糾較多,而剖腹產只需一刀,相較簡單容易,風險也低,當然也會傾向剖腹產。

不孕患者增加,懷孕後多指定剖腹產

事實上,婦產科醫學會、衛生福利部均提倡自然產,不鼓勵非必要的剖腹產,為此,健保也擬定嚴格給付標準。不過,黃閔照臨床觀察發現,自願性剖腹產人數愈來愈多,寧願多花點錢也沒關係。

黃閔照分析,這與台灣不孕患者持續增加,以及生產數少等兩大因素有關,許多人接受不孕治療,嘗試多次,費用昂貴,且身心俱疲,順利懷孕後,不想承受任何自然產風險,而指定剖腹產。

此外,台灣平均生產數僅一點多,大部分女性只願意生一胎,生第一胎時,考慮就多一點,常擔心要是待產時間拖得很久,還生不出來,倒不如一開始就選擇剖腹產,免得白痛一場。

醫師提醒,硬要照時辰生,恐帶來更多危險

國內不孕症治療權威教授李茂盛說,昔日剖腹產幾乎都是公婆的主意,早在媳婦生產前,就花錢請命理師算出金孫出世的良辰吉時,要求醫師必須在幾點幾分執行剖腹產。

近幾年來,女性意識抬頭,要求擇時剖腹產的個案明顯變少。李茂盛說,自然產好處多多,如果硬要挑「好日子」,決定剖腹產時間,千萬不能過於執著,如果一定要依照命理師指示開刀,還可能增加手術風險。

舉例來說,如果預定凌晨一兩點,即使醫師願意,但此時剛好是大夜班,護理師與麻醉醫師、護理師等人力容易不足,一旦發生意外,風險更高言,不可不慎。

李茂盛指出,如果剖腹產時,產婦突然大出血,或是新生兒出生後呼吸窘迫,這時候必須緊急請求外科、小兒科等專科醫師支援協助,風險極高,一有差錯,反而危及產婦及胎兒生命安全,「醫院診所及醫師都不應該順著孕婦及其家屬的意願,而看時接生。」


提供各種醫材選擇,南北收費差距大

值得注意的是,依照全民健保規定,產婦如果選擇自願剖腹產,就必須自付一部份手術費用,但這筆費用南北差距甚大。黃閔照指出,少部分婦科診所積極經營品牌形象,以產科界的名牌包包自居,號稱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例如,防沾黏的貼片等醫材,費用當然就貴上許多。

黃閔照表示,相關醫療費用均需通過當地衛生局審核,只要收費在合理範圍,而產婦也願意自費,婦產科醫學會並無意見。

非常規時間出勤費,應在3000~12000元間

此外,基於醫師與產婦的信任感,及使用者付費原則,已有部分醫院收取「非常規時間出勤費」。經婦產科醫學會核算後,建議「非常規時間出勤費」應在三千至一萬兩千元之間,黃閔照說,只要通過衛生局審核,就能向產婦及其家屬額外收取這筆費用。

不過,此制上路兩年多,並非每家醫院都會收取這筆費用,例如,同為馬偕體系,台北馬偕收此費用,但新竹馬偕就沒收,黃閔照說,各家醫院考量不同,目前收取「非常規時間出勤費」的醫療院所以基層診所居多。

黃閔照提醒,準媽媽在生產之前,應與醫師充分溝通,由醫師評估情況,選擇最適合的生產方式,站在醫學會立場,如果能夠自然產,就不要剖腹產,沒有必要白挨這一刀。

需經麻醉、傷口恢復過程 剖腹產具短期和長期風險

 2021-01-31 09:53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陳碧珠/報導

自然產是胎兒經由陰道娩出,剖腹產則以手術方式切開孕婦腹部,從子宮裡取出嬰兒,侵入性較高、具有一定風險,風險隨剖腹次數增加而提高。

理論上,若產婦未具備絕對的剖腹產適應症,醫師都會支持鼓勵產婦朝著自然產計畫努力,經適當評估,即便曾經剖腹產,下次也有機會安全順利地自然產。

自然產導致母胎罹病、致命率,都低於剖腹產
母胎醫學會創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婦產部教授主治醫師鄭博仁表示,站在健康促進和恢復觀點,都要謹慎考慮短期風險和長期風險。自然產導致母胎罹病、致命機率都比剖腹產低,剖腹產需要經過麻醉、等待創傷恢復的過程,具短期和長期風險。

鄭博仁表示,短期風險例如併發症、感染,傷及其他正常器官或組織,長期除了提高下一胎懷孕生產風險,也會留下一些後遺症,例如有些人剖腹後月經型態改變,因為經血可能滯留在子宮下段的疤痕裂隙,影響經血排出。

若無絕對適應症,醫師和產家都值得為自然分娩努力;但若出現胎位不正、有危及產婦的高風險因素,例如子癲前症等,合乎剖腹產適應症,還是得接受剖腹產,兩害相權取其輕。

併發症機率雖較高,但高齡產婦也有機會自然產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醫院婦產部資深主治醫師黃建霈表示,許多人誤以為「剖腹安全、自然產不安全」,其實這是迷思,主要是考量適應症,不必要的剖腹產,就不應該開。很多人以為高齡產婦剖腹較安全,這也是迷思,他曾接生49歲生第一胎的自然產案例。

黃建霈表示,高齡產婦出現孕期併發症的比率較高,例如妊娠毒血症,因此而需要剖腹,也使高齡產婦剖腹比率變高,但這不代表高齡就一定要開刀。

前置胎盤分四等級,輕等級仍可試試自然產
此外,前置胎盤是剖腹產適應症之一,乍聽很危險,其實分四個等級。黃建霈表示,最嚴重的兩個等級必須剖腹,但較輕等級仍可試試自然產,醫師通常會提醒產婦,如果胎盤位置較低,有可能需要臨時剖腹,產後大出血機率也會提高一些。

2019年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COG)建議指出,若曾出現前置胎盤,每次剖腹產發生植入性胎盤(胎盤不正常緊密附著子宮肌肉層)的比率倍增,第二次懷孕增為1.3倍,第三次懷孕2.4倍,第四次懷孕9倍,第五次懷孕9.8倍,第六次以上29.8倍,如果有產婦有意願剖腹,醫師務必要與她討論未來的生育計畫,包括不預期懷孕的可能性。

第一胎剖腹,第二胎想自然產,先評估子宮破裂風險
黃建霈表示,現在漸漸有愈來愈多產婦第一胎剖腹,第二胎想嘗試自然生產,臨床上叫做剖腹產後的經陰道生產(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簡稱VBAC),兩胎懷孕時間相隔半年以上,便可考慮。但黃建霈也提醒,仍要看上一胎剖腹的原因。如果是因為骨盆狹窄等原因剖腹,這胎VBAC成功率只有一半;如果前一胎胎位不正,這次胎位正常,VBAC成功率高達80%。

黃建霈提醒,VBAC有子宮破裂風險,若上胎剖腹的傷口是橫開,這胎VBAC子宮破裂機率0.5%,若是直開,風險高達25%,一旦破裂,母嬰都有生命危險,所以雖然機率低,產婦大多仍會卻步。

鄭博仁表示,接受VBAC之前,可評估子宮破裂風險,以超音波觀察子宮條件、胎頭大小等,評估和溝通的過程相當花費時間,加上去有風險,即便「推廣VBAC」是各國努力降低剖腹產率的重要策略,在台灣接受度仍低。

前置胎盤分四級
1. 低位性前置胎盤
是胎盤未蓋住子宮頸內口,但位於子宮下段。

2. 邊緣性前置胎盤
指胎盤蓋住子宮頸內口的邊緣。

3. 部分性前置胎盤
指胎盤蓋住部分子宮頸內口。

4. 完全性前置胎盤
為胎盤完全蓋住子宮頸內口。

●等級1、2可嘗試自然產,等級3、4建議剖腹產。

不管怎麼生 想要生得順 體重控制最重要
黃建霈表示,無論自然產或剖腹產,現在臨床上都會跟產婦說「要生得順,體重控制最重要。」

1. 體重控制得宜
產婦和胎兒的體重若能控制得宜,不要過重,可減少很多生產併發症和風險。

2. 要吃對不是吃多
很多人以為孕婦要多吃才有營養,但其實重點不在吃多,而是吃對。黃建霈提醒,葉酸、鐵等微量元素,孕婦務必均衡攝取。

3. 適當運動很重要
運動量少不但提高合併症風險,產後憂鬱發生率也會上升。

4. 產檢要做,但不是愈多愈好
如果聽到有人推銷各種自費檢查或產品服務,應保持客觀,詳細了解其目的、評估必要性、費用,再做決定。

為什麼政府要鼓勵自然產?健保給付與剖腹產相同

 2021-01-31 09:21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報導

迎接新生的喜悅之際,準媽媽也要面臨生產的忐忑。自然產或剖腹產?哪一個對產婦有利?只有醫病良好的溝通,才能做出最好的選擇。本期「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從全國孕婦生產數據統計,探討近年的生產趨勢,提供即將迎接新生兒的家庭參考。

經過數個月的孕育,小寶寶終於來到母親懷抱,這動人的一刻,是許多醫師不畏辛勞投入產科的原動力,身為移植外科專科醫師的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也曾經親身體驗。李伯璋在實習醫師受訓時期,前幾個月在八堵礦工醫院實習,當時也接生了好幾次,自然產、剖腹產都有。當時帶他學習的婦產科醫師還曾經力勸他留下來擔任婦產科住院醫師,只是李伯璋當時已屬意走外科。

現代人生育少、更看重生產品質、捨得花錢。

「婦產科和移植外科有個相似之處,是願意把兩個生命都交在醫師的手中。」李伯璋說,這樣的醫病關係特別的緊密,個案都期望看到醫師的行醫態度是慎重、負責的。生孩子這件事,對於整個家族來說都是很大的生命轉變,加上現代人越生越少,對於生產經驗的要求提高,通常也會更加捨得花錢。

李伯璋分析,為了滿足產家的期待和需求,現在有很多診所從產檢、生產到坐月子,都設計了一條龍的服務,也有高規格的設備、親切的服務、專長的技術,會到這些診所生產的人,大多數經濟能力也比較好。李伯璋也聽說自己的朋友抱孫子,從生產到坐月子的花費都不便宜,但是大家都捨得花。

自然產優於剖腹產,醫病溝通更顯重要。

李伯璋表示,理想上,自然產是比剖腹產更好,但現實上卻看到剖腹產還是會以一定比率發生。理論和現實的落差,可能就是與這些社會經濟因素有關,或許也有受到某些社會風潮的影響,現在的產婦意見比較多,但醫師與產婦之間就和所有醫病關係一樣,也有資訊不對等的問題,所以很難說剖腹產的結果是出於哪一方的主動或意願。

為了鼓勵自然產,健保給付上已將自然產的給付調高到與剖腹產相同,為了不鼓勵自行要求剖腹產,非自行要求剖腹產的給付也比自行要求的高。非自行要求剖腹產給付三萬六千到三萬七千點,自行要求剖腹產僅給付一萬五千多點,其餘的差額,是民眾要根據各縣市衛生局核定的收費標準去自行負擔,以兼顧健保負擔公平和使用者付費的精神。生產的健保給付雖是包裹式給付,以避免做越多給付越多的現象,但如果是多胞胎,或產婦有其他健康照顧需要,也可以另外向健保署申請給付。

生產安全性提升,多元產科專業人員投入。

李伯璋表示,雖然每個生產過程都有很多風險和不確定性,不過在現代醫學的進步之下,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相關風險都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可控,產前檢查也能越來越準確地了解胎兒狀況,生產的安全性一直在提升。生產的人力也從過去年代有助產士接生,到後來助產士漸漸失去傳承,轉變為由醫師接生。但最近也開始有一些年輕助產士投入接生,未來不論是在都會或偏鄉,對民眾的生產服務上,都期待有更多元的產科專業人員投入。

產婦的產檢是由國健署支應,生產則是由健保署給付,醫界常提到給付不合理,但產婦也搞不清楚哪一塊是誰給付。對此,李伯璋表示,以人為中心的整合服務、給予專業人員合理的給付,一直是他在健保署努力推動的方向,比較好的技術和藥物,例如更安全的安胎藥或催生藥,健保署都抱持很願意評估和討論的態度;給需要的人最好的治療,也是健保署一貫的目標。

年輕世代多能接受「使用者付費」和「負擔公平」

李伯璋表示,現在年輕世代是主要承擔健保財務的族群,對於「使用者付費」和「負擔公平」都很能接受。年輕世代資訊使用能力較高,透過廣泛使用健康存摺,對於自己所使用的醫療服務也越來越具有成本意識。加上年輕人自主意識更強,有更高的意願參與醫病共享決策的過程,不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相信都有助於朝向減少不必要醫療行為、促進合理報償、提升服務品質等好的方向前進。





近三年剖腹產人數各級醫院多下降 診所大增

 2021-01-31 09:37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陳碧珠/報導

台灣進入晚婚晚育、生育率低迷的年代,複雜的社會變遷痕跡、當代產婦的特質,都可以從剖腹產的健保給付數據中看出端倪。

自行要求剖腹人數,診所三年內增加近900人次
健保署統計,106到108年的剖腹產率從34.1%攀升到35.1%,其中自行要求剖腹產人次從3478人次增至3936人次;自行要求剖腹人數在各級醫院都下降,但在診所,三年內持續增加近900人次。

診所剖腹產率也明顯高於各級醫院。綜觀108年全國剖腹產人次最高的40間各級院所,第一名是林口長庚(1885人次),但若將診所前五名的三家禾馨診所加起來,達2531人次,超越林口長庚,恐才是真正的全國之冠。

以剖腹產率看,最高前十名依序是木生婦幼(80%)、菡生婦幼(67%)、馨悅婦產科(61%)、王立文婦產科(51%),成大醫院(48%)、禾馨內湖診所及童綜合醫院(47%)、育禾婦幼診所(46%)、禾馨新生及茂盛醫院(44%)。






高風險產婦多的醫院,剖腹產率未必較高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醫院婦產部資深主治醫師黃建霈分析,一般來說,剖腹產常見於高危險妊娠及生產,比較適合在醫院,診所剖腹比率高,可能是診所配合度高,例如可接受「看時」剖腹,也可能是診所人力及各科資源不如醫院,擔心自然產緊急變化處理不來,傾向剖腹避免醫療糾紛。

另外,少子化也改變產婦想法,捨得花錢購買優質服務,許多診所看準需求,行銷一條龍服務,例如附設月子中心,這些是一般醫院較不會提供的配套。

母胎醫學會創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婦產部教授主治醫師鄭博仁表示,通常高風險產婦都會轉診到大醫院,診所以低風險產婦為主,剖腹產率還這麼高,確實有待管理。

其實高風險產婦多的醫院,剖腹產率不一定較高,例如接生量大的台北馬偕,一年剖腹產上千人次,剖腹產率僅28%;也有接生多但剖腹產執行很節制的診所,例如安安婦幼診所,剖腹產率也僅25%。

近三年具適應症剖腹產人次變動不大,常見適應症依序是前胎剖腹、胎位不正、產程過長、胎兒窘迫。去年非自行要求的剖腹產中,有1萬8093人因前胎剖腹而再次剖腹;1萬1341人胎位不正;產程遲滯或胎心音窘迫加總1萬2806人。




「新式產程」不過度干預產程進行,減少剖腹機率

產房有所謂「吃全餐」,即產婦本來要自然產,等待子宮頸開,也持續內診,可以忍痛或已接受無痛分娩,但最後還是剖腹。

鄭博仁指出,因產程遲滯或胎心音窘迫而剖腹的產婦,很可能就是「吃全餐」,但產程遲滯和胎心音窘迫的判定,與醫師專業和人格特質有關。如果了解「新式產程」進行判斷、膽大心細分辨胎心音是窘迫或生理性減速,知道如何處理生理性減速,又能營造良性溝通而不過度防衛的醫病關係,剖腹產的機會便降低很多。

鄭博仁指出,1950年代建立的舊式產程,子宮頸口開到四公分就算進入活躍期,2014年美國婦產科醫學會與母胎醫學會共同發表新式產程,六公分才算活躍期。

子宮頸口開至幾公分處於活躍期,非常重要,根據新式產程,就知道子宮頸口從四公分到五公分可能超過六小時,五公分到六公分可能超過三小時,低於這速度才算產程延長,醫師因此比較不會過度干預產程,按照舊式,產婦容易被判定為產程過長,建議剖腹,

黃建霈表示,臨床上,「吃全餐」機率不高,大概不超過5%,有些是生到一半,小孩忽然心跳不好又缺氧,別無選擇、只能開刀。過去年代,生產造成的死亡率是百分之一,現已降到萬分之一,因為醫療進步,減少了99%的可能傷亡,所以非自然也不一定不好。

黃建霈認為,民眾不需太執著自己的產程過長,醫師會給予專業判斷與建議,若想嘗試自然產,在沒有危險前提下,醫師會全力協助。

台灣剖腹產率無明顯惡化,但仍有進步空間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剖腹產率大約在10%到15%之間,但很多國家的數據都高於此數。鄭博仁表示,長期來看,台灣剖腹產率沒有明顯惡化,在亞洲,比韓國好,但比日本差,還有進步空間。根據各國經驗,重點在減少「吃全餐」的比率、提高剖腹產後自然產比率,從這兩個方向著手並妥善管理,剖腹產率就會下降。

解讀剖腹產2/近三年剖腹產人數 醫院多下降、診所大增

 2021-01-30 22:51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陳碧珠/即時報導

台灣進入晚婚晚育、生育率低迷的年代,複雜的社會變遷痕跡、當代產婦的特質,都可以從剖腹產的健保給付數據中看出端倪。

健保署統計,106到108年的剖腹產率從34.1%攀升到35.1%,其中自行要求剖腹產人次從3478人次增至3936人次;自行要求剖腹人數在各級醫院都下降,但在診所,三年內持續增加近900人次。

診所剖腹產率也明顯高於各級醫院。綜觀108年全國剖腹產人次最高的40間各級院所,第一名是林口長庚(1885人次),但若將診所前五名的三家禾馨診所加起來,達2531人次,超越林口長庚,恐才是真正的全國之冠。

以剖腹產率看,最高前十名依序是木生婦幼(80%)、菡生婦幼(67%)、馨悅婦產科(61%)、王立文婦產科(51%),成大醫院(48%)、禾馨內湖診所及童綜合醫院(47%)、育禾婦幼診所(46%)、禾馨新生及茂盛醫院(44%)。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醫院婦產部資深主治醫師黃建霈分析,一般來說,剖腹產常見於高危險妊娠及生產,比較適合在醫院,診所剖腹比率高,可能是診所配合度高,例如可接受「看時」剖腹,也可能是診所人力及各科資源不如醫院,擔心自然產緊急變化處理不來,傾向剖腹避免醫療糾紛。

另外,少子化也改變產婦想法,捨得花錢購買優質服務,許多診所看準需求,行銷一條龍服務,例如附設月子中心,這些是一般醫院較不會提供的配套。

母胎醫學會創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婦產部教授主治醫師鄭博仁表示,通常高風險產婦都會轉診到大醫院,診所以低風險產婦為主,剖腹產率還這麼高,確實有待管理。

其實高風險產婦多的醫院,剖腹產率不一定較高,例如接生量大的台北馬偕,一年剖腹產上千人次,剖腹產率僅28%;也有接生多但剖腹產執行很節制的診所,例如安安婦幼診所,剖腹產率也僅25%。

近三年具適應症剖腹產人次變動不大,常見適應症依序是前胎剖腹、胎位不正、產程過長、胎兒窘迫。去年非自行要求的剖腹產中,有1萬8093人因前胎剖腹而再次剖腹;1萬1341人胎位不正;產程遲滯或胎心音窘迫加總1萬2806人。

產房有所謂「吃全餐」,即產婦本來要自然產,等待子宮頸開,也持續內診,可以忍痛或已接受無痛分娩,但最後還是剖腹。

鄭博仁指出,因產程遲滯或胎心音窘迫而剖腹的產婦,很可能就是「吃全餐」,但產程遲滯和胎心音窘迫的判定,與醫師專業和人格特質有關。如果了解「新式產程」進行判斷、膽大心細分辨胎心音是窘迫或生理性減速,知道如何處理生理性減速,又能營造良性溝通而不過度防衛的醫病關係,剖腹產的機會便降低很多。

鄭博仁指出,1950年代建立的舊式產程,子宮頸口開到四公分就算進入活躍期,2014年美國婦產科醫學會與母胎醫學會共同發表新式產程,六公分才算活躍期。

子宮頸口開至幾公分處於活躍期,非常重要,根據新式產程,就知道子宮頸口從四公分到五公分可能超過六小時,五公分到六公分可能超過三小時,低於這速度才算產程延長,醫師因此比較不會過度干預產程,按照舊式,產婦容易被判定為產程過長,建議剖腹,

黃建霈表示,臨床上,「吃全餐」機率不高,大概不超過5%,有些是生到一半,小孩忽然心跳不好又缺氧,別無選擇、只能開刀。過去年代,生產造成的死亡率是百分之一,現已降到萬分之一,因為醫療進步,減少了99%的可能傷亡,所以非自然也不一定不好。

黃建霈認為,民眾不需太執著自己的產程過長,醫師會給予專業判斷與建議,若想嘗試自然產,在沒有危險前提下,醫師會全力協助。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剖腹產率大約在10%到15%之間,但很多國家的數據都高於此數。鄭博仁表示,長期來看,台灣剖腹產率沒有明顯惡化,在亞洲,比韓國好,但比日本差,還有進步空間。根據各國經驗,重點在減少「吃全餐」的比率、提高剖腹產後自然產比率,從這兩個方向著手並妥善管理,剖腹產率就會下降。

解讀剖腹產1/李伯璋:鼓勵自然產 健保給付同剖腹產

 2021-01-30 22:51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迎接新生的喜悅之際,準媽媽也要面臨生產的忐忑。自然產或剖腹產?哪一個對產婦有利?只有醫病良好的溝通,才能做出最好的選擇。元氣周報「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從全國孕婦生產數據統計,探討近年的生產趨勢,提供即將迎接新生兒的家庭參考。

經過數個月的孕育,小寶寶終於來到母親懷抱,這動人的一刻,是許多醫師不畏辛勞投入產科的原動力,身為移植外科專科醫師的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也曾經親身體驗。李伯璋在實習醫師受訓時期,前幾個月在八堵礦工醫院實習,當時也接生了好幾次,自然產、剖腹產都有。當時帶他學習的婦產科醫師還曾經力勸他留下來擔任婦產科住院醫師,只是李伯璋當時已屬意走外科。

「婦產科和移植外科有個相似之處,是願意把兩個生命都交在醫師的手中。」李伯璋說,這樣的醫病關係特別的緊密,個案都期望看到醫師的行醫態度是慎重、負責的。生孩子這件事,對於整個家族來說都是很大的生命轉變,加上現代人越生越少,對於生產經驗的要求提高,通常也會更加捨得花錢。

李伯璋分析,為了滿足產家的期待和需求,現在有很多診所從產檢、生產到坐月子,都設計了一條龍的服務,也有高規格的設備、親切的服務、專長的技術,會到這些診所生產的人,大多數經濟能力也比較好。李伯璋也聽說自己的朋友抱孫子,從生產到坐月子的花費都不便宜,但是大家都捨得花。

李伯璋表示,理想上,自然產是比剖腹產更好,但現實上卻看到剖腹產還是會以一定比率發生。理論和現實的落差,可能就是與這些社會經濟因素有關,或許也有受到某些社會風潮的影響,現在的產婦意見比較多,但醫師與產婦之間就和所有醫病關係一樣,也有資訊不對等的問題,所以很難說剖腹產的結果是出於哪一方的主動或意願。

為了鼓勵自然產,健保給付上已將自然產的給付調高到與剖腹產相同,為了不鼓勵自行要求剖腹產,非自行要求剖腹產的給付也比自行要求的高。非自行要求剖腹產給付三萬六千到三萬七千點,自行要求剖腹產僅給付一萬五千多點,其餘的差額,是民眾要根據各縣市衛生局核定的收費標準去自行負擔,以兼顧健保負擔公平和使用者付費的精神。生產的健保給付雖是包裹式給付,以避免做越多給付越多的現象,但如果是多胞胎,或產婦有其他健康照顧需要,也可以另外向健保署申請給付。

李伯璋表示,雖然每個生產過程都有很多風險和不確定性,不過在現代醫學的進步之下,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相關風險都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可控,產前檢查也能越來越準確地了解胎兒狀況,生產的安全性一直在提升。生產的人力也從過去年代有助產士接生,到後來助產士漸漸失去傳承,轉變為由醫師接生。但最近也開始有一些年輕助產士投入接生,未來不論是在都會或偏鄉,對民眾的生產服務上,都期待有更多元的產科專業人員投入。

產婦的產檢是由國健署支應,生產則是由健保署給付,醫界常提到給付不合理,但產婦也搞不清楚哪一塊是誰給付。對此,李伯璋表示,以人為中心的整合服務、給予專業人員合理的給付,一直是他在健保署努力推動的方向,比較好的技術和藥物,例如更安全的安胎藥或催生藥,健保署都抱持很願意評估和討論的態度;給需要的人最好的治療,也是健保署一貫的目標。

李伯璋表示,現在年輕世代是主要承擔健保財務的族群,對於「使用者付費」和「負擔公平」都很能接受。年輕世代資訊使用能力較高,透過廣泛使用健康存摺,對於自己所使用的醫療服務也越來越具有成本意識。加上年輕人自主意識更強,有更高的意願參與醫病共享決策的過程,不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相信都有助於朝向減少不必要醫療行為、促進合理報償、提升服務品質等好的方向前進。

解讀剖腹產3/需麻醉、有傷口 剖腹產具短期和長期風險

 2021-01-30 22:51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陳碧珠/台北即時報導

自然產是胎兒經由陰道娩出,剖腹產則以手術方式切開孕婦腹部,從子宮裡取出嬰兒,侵入性較高、具有一定風險,風險隨剖腹次數增加而提高。

理論上,若產婦未具備絕對的剖腹產適應症,醫師都會支持鼓勵產婦朝著自然產計畫努力,經適當評估,即便曾經剖腹產,下次也有機會安全順利地自然產。

母胎醫學會創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婦產部教授主治醫師鄭博仁表示,站在健康促進和恢復觀點,都要謹慎考慮短期風險和長期風險。自然產導致母胎罹病、致命機率都比剖腹產低,剖腹產需要經過麻醉、等待創傷恢復的過程,具短期和長期風險。

鄭博仁表示,短期風險例如併發症、感染,傷及其他正常器官或組織,長期除了提高下一胎懷孕生產風險,也會留下一些後遺症,例如有些人剖腹後月經型態改變,因為經血可能滯留在子宮下段的疤痕裂隙,影響經血排出。

若無絕對適應症,醫師和產家都值得為自然分娩努力;但若出現胎位不正、有危及產婦的高風險因素,例如子癲前症等,合乎剖腹產適應症,還是得接受剖腹產,兩害相權取其輕。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醫院婦產部資深主治醫師黃建霈表示,許多人誤以為「剖腹安全、自然產不安全」,其實這是迷思,主要是考量適應症,不必要的剖腹產,就不應該開。很多人以為高齡產婦剖腹較安全,這也是迷思,他曾接生49歲生第一胎的自然產案例。

黃建霈表示,高齡產婦出現孕期併發症的比率較高,例如妊娠毒血症,因此而需要剖腹,也使高齡產婦剖腹比率變高,但這不代表高齡就一定要開刀。

此外,前置胎盤是剖腹產適應症之一,乍聽很危險,其實分四個等級。黃建霈表示,最嚴重的兩個等級必須剖腹,但較輕等級仍可試試自然產,醫師通常會提醒產婦,如果胎盤位置較低,有可能需要臨時剖腹,產後大出血機率也會提高一些。

2019年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COG)建議指出,若曾出現前置胎盤,每次剖腹產發生植入性胎盤(胎盤不正常緊密附著子宮肌肉層)的比率倍增,第二次懷孕增為1.3倍,第三次懷孕2.4倍,第四次懷孕9倍,第五次懷孕9.8倍,第六次以上29.8倍,如果有產婦有意願剖腹,醫師務必要與她討論未來的生育計畫,包括不預期懷孕的可能性。

黃建霈表示,現在漸漸有愈來愈多產婦第一胎剖腹,第二胎想嘗試自然生產,臨床上叫做剖腹產後的經陰道生產(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簡稱VBAC),兩胎懷孕時間相隔半年以上,便可考慮。但黃建霈也提醒,仍要看上一胎剖腹的原因。如果是因為骨盆狹窄等原因剖腹,這胎VBAC成功率只有一半;如果前一胎胎位不正,這次胎位正常,VBAC成功率高達80%。

黃建霈提醒,VBAC有子宮破裂風險,若上胎剖腹的傷口是橫開,這胎VBAC子宮破裂機率0.5%,若是直開,風險高達25%,一旦破裂,母嬰都有生命危險,所以雖然機率低,產婦大多仍會卻步。

鄭博仁表示,接受VBAC之前,可評估子宮破裂風險,以超音波觀察子宮條件、胎頭大小等,評估和溝通的過程相當花費時間,加上去有風險,即便「推廣VBAC」是各國努力降低剖腹產率的重要策略,在台灣接受度仍低。


前置胎盤分四級

1. 低位性前置胎盤

是胎盤未蓋住子宮頸內口,但位於子宮下段。

2. 邊緣性前置胎盤

指胎盤蓋住子宮頸內口的邊緣。

3. 部分性前置胎盤

指胎盤蓋住部分子宮頸內口。

4. 完全性前置胎盤

為胎盤完全蓋住子宮頸內口。

●等級1、2可嘗試自然產,等級3、4建議剖腹產。


2021年1月29日 星期五

【怎麼生才好/上】自然產還是剖腹產?準媽媽生產觀念變得不一樣了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陳碧珠、李樹人

2021-01-30 12:21

剖腹產?還是自然產?這應該是每位準媽媽一定會考慮的問題,事實上,衛福部和婦產科醫學會均提倡自然產,不鼓勵非必要的剖腹產,但根據健保署統計,剖腹產率從106年的34.1%,在108年攀升到35.1%,且自行要求剖腹的人愈來愈多,從3478人次增至3936人次。

國內不孕症治療權威教授李茂盛說,昔日剖腹產幾乎都是公婆的主意,早在媳婦生產前,就花錢請命理師算出金孫出世的良辰吉時,要求醫師必須在幾點幾分執行剖腹產。但近幾年來,觀念改變,要求擇時剖腹產的個案明顯變少。

不孕患者增加、只想生一胎 影響自然產意願

不過,醫師臨床觀察,自願剖腹產的占比確有增加趨勢,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分析,這與台灣不孕患者持續增加,以及生產數少有關,許多人接受不孕治療,嘗試多次,費用昂貴,且身心俱疲,順利懷孕後,不想承受任何自然產風險,而指定剖腹產。

此外,台灣平均生產數僅一點多,大部分女性只願意生一胎,生孩子對於整個家族來說是很大的生命轉變,對生產經驗的要求提高,更擔心待產時間若拖得很久,生不出來最後還是要剖腹,倒不如一開始就選擇剖腹產,免得白痛一場。

診所配合度高、避免醫療糾紛 3年內剖腹產增900人次

分析健保署統計,106到108年自行要求剖腹人數在各級醫院都下降,但在診所,3年內持續增加近900人次。診所剖腹產率也明顯高於各級醫院。108年全國剖腹產人次最高的院所,第一名是林口長庚(1885人次),但若將診所前五名的三家禾馨診所加起來,達2531人次,已超越林口長庚。

黃建霈分析,一般來說,剖腹產常見於高危險妊娠及生產,比較適合在醫院,診所剖腹比率高,可能是診所配合度高,例如可接受「看時」剖腹,也可能是診所人力及各科資源不如醫院,擔心自然產緊急變化處理不來,傾向剖腹避免醫療糾紛。

高風險產婦會轉診到大醫院 台北馬偕剖腹產率僅28%

母胎醫學會創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婦產部教授主治醫師鄭博仁表示,通常高風險產婦都會轉診到大醫院,診所以低風險產婦為主。其實高風險產婦多的醫院,剖腹產率不一定較高,例如接生量大的台北馬偕,剖腹產率僅28%;也有接生多但剖腹產執行很節制的診所,例如安安婦幼診所,剖腹產率僅25%。

健保署長李伯璋是移植外科專科醫師,他認為婦產科和移植外科很相似之處,便是產婦和患者願意把兩個生命都交在醫師的手中,這樣的醫病關係特別緊密。為了鼓勵自然產,健保給付上已將自然產的給付調高到與剖腹產相同,為了不鼓勵自行要求剖腹產,非自行要求剖腹產的給付也比自行要求的高。

剖腹產較安全?麻醉、創傷恢復過程都具風險

鄭博仁表示,站在健康促進和恢復觀點,自然產導致母胎罹病、致命機率都比剖腹產低,剖腹產需要經過麻醉、等待創傷恢復的過程,具短期和長期風險。

許多人誤以為「剖腹安全、自然產不安全」,黃建霈表示,其實這是迷思,主要是考量適應症,不必要的剖腹產,就不應該開;很多人以為高齡產婦剖腹較安全,這也是迷思,他曾接生49歲生第一胎的自然產案例。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剖腹產率大約在10%到15%之間,但很多國家的數據都高於此數。鄭博仁表示,長期來看,台灣剖腹產率沒有明顯惡化,在亞洲,比韓國好,但比日本差,還有進步空間。

【怎麼生才好/中】產檢務必問清這些事…她原要自然產卻兩胎都剖腹

 聯合報 / 記者楊雅棠

2021-01-30 19:57

英國梅根王妃前年生下小王子,不同於一般傳統皇室,她選擇在家生產。一時間,「溫柔生產」變成孕媽咪追求的「時尚」。

許多人可能以為在家生產,或是不使用醫療手段介入的生產方式才是所謂的「溫柔生產」。兩胎都選擇剖腹產的陳玫儀認為,只要整個生產過程讓媽媽有足夠的參與,可以合理表達意見並被接納,整個生產過程便可說是「非典型溫柔生產」。

媽媽希望自然產 胎位不正還是得剖腹

陳玫儀曾在婦女新知基金會負責生育議題,對於生產也有自己的想法。第一胎原先想要請助產師在家生產,但因為胎位不正加上胎盤位置不合適, 一起工作的助產師及助產全聯會理事長郭素珍判斷,接受剖腹產相對較安全。

為了能夠自然產,陳玫儀做了許多努力,包括採取了「趴跪姿」、「和寶寶說話」,但還是胎位不正,她便就毫無懸念地選擇了剖腹產。

在台灣,通常第一胎剖腹,第二胎為避免子宮破裂、大出血,造成生命危險,也會跟著剖腹。但根據國外研究,幾乎沒有產婦因為前胎剖腹,這一胎自然產而子宮破裂死亡,且臨床認為,就算第一胎剖腹,第二胎還是可以嘗試自然產。

自問可承受風險到哪裡?

因此在做了許多功課後,3年8個月後又懷上老二的陳玫儀,也想「剖腹後自然產」。

可惜的是,第二胎還是發現寶寶胎位不正。但為難的是,這次的狀況介在自然產和剖腹產的灰色地帶。

「當時醫師不是只有和我談有多少風險機率」陳玫儀說,醫師一層一層的與她深聊,「那時候醫師問我風險可以承受到哪兒?我甚至說,可以承受的風險就是寶寶不在了。」

「但醫師又問我一句,那如果連妳都不在了呢?」陳玫儀說,當時聽到醫師這問,發現自己沒有想過原來會面臨這樣的風險。

「雖然因為生產失去性命的機率很低,但只要發生就是百分之百。」陳玫儀想到,當時老大還小,因為醫師這一句話,讓她發現自己不能法承擔無法陪伴孩子成長的風險,後來仍選擇了剖腹產。

雖然是剖腹產,但陳玫儀和醫師溝通,並獲得同意讓助產師和伴侶陪伴在身旁。

陳玫儀表示,通常剖腹產時,媽媽只能自己進開刀房,面對冰冷的器械和生產過程,她因為助產師在身旁,告知她醫師每道手續的過程及目的,對心情極度緊繃的她來說,有非常大的安定力量。

陳玫儀於是理解,雖然媽媽對寶寶的出生方式有期待,但也要尊重寶寶自己想要怎麼出生。

問清楚為什麼、有什麼選擇?事先考量所有風險

陳玫儀建議,產檢時永遠要問醫師「為什麼」、「 我還有什麼選擇」,並仔細詢問優缺點。如果醫師不願意討論,陳玫儀會建議考慮請其他醫師幫忙,「如果連妳覺得重要且基礎的問題都無法討論,可以想像妳對生產的意見,他也可能不會接納」。

最重要的是,陳玫儀說,一定要跟家人、伴侶討論生產計畫,畢竟生產仍有風險,事先考量所有風險,就不會一聽到什麼就害怕,非得選擇絕對醫療,也不會一旦改變計畫,就出現太多挫折和沮喪。

2021年1月19日 星期二

美模擬社區流行兩個月內醫療會崩潰 這麼做有助減緩

 2021-01-20 12:03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部立桃園醫院院內感染人數持續增加,且已有擴散到社區的趨勢,目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全台醫院都在極力避免發生社區流行及後續的醫療崩潰。根據美國費城三所醫學中心模擬,如果不實施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爆發流行兩個月內就會發生醫療崩潰,提高到上千病床數也難以滿足,但若能落實社區防疫,可以大幅降低病床、加護病房、呼吸器超載的機會。

台大公衛學院流⾏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其研究團隊,今持續透過直播報告全球疫情新知。公衛校友、醫師許辰陽指出,美國費城三所醫學中心以SIR模型(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 Model)製作公開線上平台( http://penn-chime.phl.io/ ),幫助世界各國的醫院和衛生部門模擬醫療崩潰、進行醫院容量規畫。

根據推估,美國爆發社區流行到醫療崩潰的時間是31到53天,住院率是2.5%,16%住院個案會重症,46%重症個案需要插管,中位數住院天數為12天,中位數加護病房天數為8天。如果沒有實施社交距離和防護措施,即使醫療照護能量再提高也無法滿足,病床高達2000床都不夠,加護病床需要至少將近1000床,呼吸器也要500至1000台以上。若能落實社區防疫,兩個月內住院病床最多需要是140床,加護病床需求在60床以內,呼吸器需求在40台以內。

陳秀熙表示,國外疫情艱困,是因為在確診者出現症狀前的傳播期,沒有做好的公衛防疫措施,導致確診人數大增,這會衝擊醫療能量,導致病人難以獲得有效治療,變成惡性循環,從社區感染變成醫院感染,又從醫院感染蔓延出去,加劇社區感染,變成不可收拾、一波接著一波的大流行。

陳秀熙表示,台灣因為公衛措施和入境管制,有效讓社區隱性感染變少,症狀前期個案的傳播鏈被社交距離、戴口罩等有效防護措施阻絕,進而減少醫療能量的負荷,幫助醫院做好感控、妥善治療病人,對於控制社區疫情更有幫助,是正向循環。



全台醫院備戰!病人分散移出是另一個危機開始

 2021-01-19 20:57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部立桃園醫院院內感染人數持續增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證實,醫院已有四個樓層出現確診病例,屬於高風險區,即起啟動清空醫院的計畫,兩天內要把220名病人按照風險分級逐步外移到其他醫院的隔離病房,清消後的空間可作為醫護隔離檢疫14天的處所。

不過專家擔心,之前自行轉院或出院的病人也可能有潛在確診,應仔細追蹤。也有專家提醒,現在是危機邊緣,他院要接收這些並非零風險的轉院病人,全台醫院都要集中能量、用最嚴謹的態度落實感控,才能處理這個危機,民眾也要盡量少去醫院,就像去年3月那樣。

曾經參與過SARS防疫核心工作的感染症專家表示,這陣子必然有許多病人辦出院回家,已經散佈在其他地方,這是整個疫情最令人擔憂之處,卻遲未見追蹤計畫。現有300多位醫護人員需隔離,較好的作法是從外部調人力來照顧病人、安排支援者住宿舍,較容易守住;現在恐怕是因無法調度足夠人力,所以只能把病人移出去。

專家表示,就算200多位病人全部採檢陰性,因為有潛伏期,不能保證零確診風險,所以應該要把一個醫院清空、整批接收。如果是分散到多個未清空的醫院,風險很大,只要有環節出錯,就可能把疫情帶進人更多的醫院和社區。

指揮官陳時中強調,這與過去和平醫院封院不同,封院是「不出、不進」,現在是「只出不進的清空計畫」,為了幫助醫護人員休息和隔離,轉出者都會移到隔離病房,不希望將疫情帶到其他醫院。

振興醫院感染科醫師顏慕庸表示,現在在疫情的危機邊緣,找足跡已經快要沒有用了,也不能只著眼處理這家醫院,因為擴散效應已經出現。他呼籲,所有過去從SARS學習到的感染管控原則,全台灣醫院都要拼起來、徹底落實,包括動線管制、緩衝區除污除裝、酒精節點洗手、戴口罩等,才能安全地承接有風險的病人。

顏慕庸建議,要趕快釐清醫院疫情滲透到社區的可能性,因為在後續幾個確診個案發病前的潛伏期,醫院仍在逐步減少看診,期間到過醫院的人都要仔細進行風險分級和匡列。此外,民眾也要盡量少去醫院,做好戴口罩、酒精洗手等個人防疫,幫助醫院集中能量度過這次危機。

2021年1月18日 星期一

醫院群聚補破網 抗煞專家提醒別忽略這三種人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2021-01-19 13:18

部立桃園醫院發生新冠肺炎群聚感染,五名醫護已確診,大眾焦點都放在醫護家人是否染疫,因這代表疫情延伸至社區。只是,醫院疫情要滲入社區,遠不只這途徑,但其他潛在的縫隙,卻並未包括在目前指揮中心頒布六項防治作為的範圍內。

曾經參與過SARS防疫核心工作的感染症專家指出,目前頒布的六項防治作為大致正確,但還有三種人沒有被考量之內,那就是轉出的病人、支援的醫護,以及其他可能潛在的院內感染者。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經過楊志良受圍剿事件,專家即便並未批評防疫,仍漸漸不願具名。

專家表示,SARS當年和平醫院封院前,風聲傳出去,許多病人害怕而自行轉院,轉到幾個大醫院,結果這些醫院紛紛淪陷於嚴重的院內感染。這次自行轉院及被安排轉出的病人屬於何種風險等級?是否持續追蹤?出院回家的病人呢?現在都還不清楚,但這部分若沒有做好,會引起後續的問題。

允許離開醫院的病人為何仍有感染風險呢?專家分析,根據目前公佈的資訊,現在確診的五名醫護至少分屬於三個服務單位,也在環境中偵測到病毒,醫院中人員與環境受到病毒污染的範圍恐怕不小。加上醫護都會在環境中移動、每個人都照顧多位病人,照顧時間也不短,群聚感染理論上應該會有一定比例的是病人。

現在除了一開始的那位重症病患之外,卻只有醫護人員確診,沒有其他病人,也沒有流轉於各病房工作的行政人員、傳送人員、清潔人員。專家表示,除非這些醫護人員都沒去看病人,否則毫無病人確診是很不尋常的比例,很可能沒有反映實際情形,可能還有其他潛在的確診病人未被發現。現在只篩查了一小圈的人,還要等二、三採結果、觀察一段時間,很希望這麼幸運,只有這五個人被傳染。

再者就是進入支援的專家。專家表示,如同前述,現在其實還不清楚醫院受到污染的範圍,進去支援的人都是冒著感染風險進去,當他們每天結束工作該去哪裡?可以回家嗎?人力夠嗎?他們需要在原醫院和部立桃園醫院中間兩邊跑嗎?SARS時,南部有醫院是用一棟剛建好的空大樓,給支援醫護作為宿舍,部桃的支援計劃應該要考慮這部分,保護支援醫院、支援者及其家人。

專家也委婉提醒,感控這種事,常常是醫院和醫護人員認為自己有做到,但其實和真正做到,還有落差。專家投入SARS防疫時,在發生院內感染的南北各大醫院,看過很多不知不覺犯錯的例子。例如未做好除污就跑去隔壁病房處理事情、戴著手套講電話、確診者在院內移動沒有安排好動線也沒有專用電梯等,許多醫院第一時間也不敢如實通報主管機關,都先試圖自救但是也不知該怎麼做。

「指揮中心現在做的六點我都同意,但還是提醒一下還有這些事情要注意。」專家說,「我是好意,但是可不可以不要寫我的名字?」

釀成院內感染最關鍵的一天 指揮中心釐清事發順序

 2021-01-18 16:39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黃惠群、楊雅棠/台北即時報導

部立桃園醫院發生醫護群聚事件,院內染疫醫護人數達到五人,最早確診的住院醫師(案838)是這五人當中唯一曾經照顧過確診重症病患的個案,1月10日回院值班,當天發生許多引發後續院內感染的關鍵接觸事件,包括後來確診的一名主治醫師及一名護理師,他也在當天向醫院通報症狀、接受採檢。

有醫護人員在討論,這名住院醫師8日到9日之間開始出現輕微症狀,10日值班當天做了這麼多工作,是在採檢前,還是採檢後?醫護人員質疑,如果1月10日這天,這名醫師是採檢後還得繼續值班,或許並非醫師自己所願,也不是他心存僥倖,而是該醫師的長官心存僥倖,沒讓他回家休息

了解醫護的擔憂後,指揮官陳時中今於記者會詳細釐清當天事發順序。陳時中表示,1月10日是假日,這名住院醫師剛好被排到這個假日要來值一個24小時的班。

當天上午,案838在某護理站工作兩次,下午又去了一次,這三次的接觸可能傳染給護理師(案852)。當天接近中午時,案838與另一名主治醫師(案856)共同討論並診療一名喉嚨有異物的一般住院病人,可能此時傳染給這位主治醫師。接近傍晚時,案838開始感覺自己發燒了,便去向護理師借了一支體溫計,自行量測之後就通報醫院、接受採檢,之後就離開,沒有繼續工作,並沒有外界擔憂採檢後還被強留工作的情況。

2021年1月17日 星期日

獨/確診隔離逾月提審遭駁 隔天指揮中心放寬出院標準

 2021-01-18 14:08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過去一年防疫常標榜「最嚴標準」,並未即時根據實證更新,包括確診者解除隔離標準。實證早已證實新冠肺炎的特性是容易傳播,但疾病後期不具傳播力,世界各國已不再以檢驗結果作為判斷出院唯一基礎,而紛紛改以確診後持續無症狀之天數作為解除隔離標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仍直到上周三(1月13日)才正式公告新版解除隔離標準,不過仍以檢驗結果為依歸,只是將過去要求必須連續二次採檢陰性,放寬為Ct值34以上可視為陰性。

這一切對於在北市聯醫住院的何姓確診者來說,恐怕是遲來的正義。何姓確診者可能是繼香港籍關姓居家檢疫者之後,第二個正式向法院聲請提審的民眾,也很可能是第一個因住院天數過長,向法院聲請提審的確診者。遺憾的是,何的聲請在1月12日遭到台北地方法院行政訴訟裁定「駁回」,就在指揮中心宣布放寬出院標準的前一天。

裁定書提到,受拘禁人何姓確診者,於去年12月11日起至110年1月11日,因確診而在北市聯醫某院區接受治療,經過30天的治療和隔離,仍被兩位專科醫師鑑定為確診,其理由為「持續陽性」,因此要求繼續隔離檢疫。何向台北地院聲請提審,主張自己已隔離30天,雖未符合主管機關出院標準,但根據現今科學證據,傳染力應已極低,在無科學證據顯示患者有傳染力的前提,不應繼續限制人身自由,應早日釋放。

行政訴訟庭法官范智達於法院裁決指出,既然兩位醫師鑑定何仍確診,「顯然仍有傳染給不特定多數人之危險」所以持續拘禁隔離於醫院接受治療,均屬於適法。法官認為,聲請人對於傳染力相關的科學實證,是「容有誤會,要不可取」。若聲請人不服,可依照訴願程序提起救濟。

指揮中心表示,解隔離新制實施前,何姓確診者之檢驗結果持續時陰時陽,故依照舊制,無法順利出院。實施解隔離新制後,何符合一次採檢陰性、一次Ct值高於34,現已出院,屬於最早根據新制解隔離的個案之一。至於首批受惠於新制解除隔離的個案總共有多少人?指揮中心還在統計中。

2021年1月16日 星期六

醫師休息室竟有病毒 嚴防感染入社區必須做到這些事

 2021-01-17 13:09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北部某醫院發生醫護染疫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證實,已有一名醫師、兩名護理師感染,確診護理師有一人為確診醫師之同住女友,兩人發病時間僅差一天。另一名護理師則曾與確診醫師在工作地點接觸,發病時間較晚。另外,確診醫師曾使用的醫師休息室,也發現四處有病毒。

資深感染科醫師顏慕庸表示,醫師與護理師女友發病時間相近,有可能是各自暴露於醫院內的感染源。不過依照時序看,仍應是於醫院內感染,不是社區感染擴散到醫院,還算是比較令人放心的狀況,現階段防疫重點是要「防堵醫院感染往社區擴散」

醫師休息室為何會出現病毒?顏慕庸分析,醫院感染控制上,會將空間分為汙染區、緩衝區、清潔區,當人員從汙染區出來,要在緩衝區做好除裝、除汙,才能回到清潔區,醫師休息室理論上就是屬於清潔區。

顏慕庸表示,在緩衝區除裝除汙的過程,每個動作間都要用酒精洗手,再做下一個動作,這樣就能有效阻斷病毒往外傳播的路徑。如果這過程接觸到病毒而未確實除汙,病毒就被帶出去,當病毒進入清潔區,就不容易管控,可能發生後續傳播。

顏慕庸表示,目前對於新冠肺炎病毒傳播的了解,主要就是透過「飛沫、接觸、近距離氣溶膠」三種方式,而當中的「環境媒介」扮演重要角色。

什麼是環境媒介的傳播?顏慕庸表示,人咳嗽後,比較大顆的飛沫其實馬上就掉在地上了,但中等大小的飛沫,可以在空中飄浮一到兩公尺遠,當飛沫掉落,如果座落在某些環境中的無生命物質,就會促成所謂的環媒傳播。現代人生活中的觸控式面板非常多,觸碰機會大增,然而,環媒傳播卻是隱形的、最容易被忽略的傳播機轉,也常導致疫情調查追接觸者時出現斷點。

顏慕庸指出,2013年亞利桑納大學研究顯示,如果一個人在咳嗽,在半天之內,辦公室的環境和人就有50%沾上病毒,其中又以門把、咖啡杯、影印機、廁所、水龍頭等人們共同接觸的地方最多,可以想見,如果人手接觸後,就可能促成疫病傳播。

韓國於MERS疫情一年後發表的研究亦指出,韓國一起高達70人的嚴重院內群聚,指標個案是「可行走的肺炎病人」,因輕微腹瀉而頻跑廁所,病毒因此分佈於廁所、病床間的隔帘,人們因接觸到環境中的病毒而感染。

顏慕庸表示,馬有失蹄,人在這種環境久了難免壓力大,不能苛責,任何疏失都是可以體諒的,但是過去半年,確實看到防疫的態度有鬆懈下來,趕快重新繃緊神經,防止醫院感染進入社區,是現階段防疫的重點。

顏慕庸呼籲,全台醫院都要藉此警惕,落實院內感染分區、除裝除污、節點洗手等感控措施。民眾進出醫院也要警覺,記得進醫院大門時,應主動以酒精噴消雙手,避免污染醫院環境,出醫院後也要洗手,避免把環境媒介傳播帶回家。


2021年1月10日 星期日

疫情爆發、不敢就醫 這病患者就醫人數卻逆勢成長

 2021-01-10 20:19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去年疫情導致眾多科別病人大減,心臟內科就診人次卻逆勢成長,比前年同期多14.5萬件,雖然第二季疫情最嚴峻時就人潮消退,第三季就反彈大增;去年高血脂也成為去年前三季就醫人數和次數成長最多的慢性病。醫師分析,三高民眾向來僅半數長期穩定就醫,若更多人願就醫是好事;第三季就醫次數增加,可能是第二季未規律就醫服藥的病人病情惡化所致。

健保資料顯示,去年前三季心臟內科就醫件數達682.5萬件,較前年同期多14.5萬件,成長率2.2%。其中去年首季比前年多2.8萬件,第二季短暫下跌,第三季即大反彈,件數高達241萬件,比前年第三季多15.9萬件,成長率7.1%。高血脂去年前三季就醫人數則比前年同期多5萬人,就醫次數增14.6萬次,成長率達7到8%,是人數和就醫次數增加最多的慢性病。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表示,疫情期間心臟內科病人沒有明顯減少,他的門診都限制名額還是掛滿。根據健保資料粗略推論,部分病人可能在第二季疫情嚴峻時未妥善回診服藥,結果第三季病情惡化,導致住院和門診次數增加。舉例來說,裝塗藥支架後得吃抗血栓藥,斷藥可能導致急性心臟病;高血壓者長期服乙型阻斷劑,如果貿然停藥,心跳血壓會反彈飆高,導致中風。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王宗道表示,心血管疾病屬於「剛性需求」,較不受疫情影響。不過,平時三高病人大約只有半數有長期規律服藥,如果因疫情威脅生命,促使三高病人更積極健康管理,就醫人次增加是好現象。

至於高血脂病人增加,洪惠風表示,近年越來越多科學研究證實,控制血脂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鍵,重要性更勝於裝支架,甚至可將不健康的心血管逆轉為健康。或許隨著新證據問世和傳播,原本一般人覺得不痛不癢的高血脂,成為更令人在意的健康議題,進而積極尋求專業診斷和治療。

王宗道指出,低密度膽固醇降低40個單位或收縮壓下降10個單位,都能減少20%心血管事件發生機率。提醒三高民眾務必就醫追蹤、積極掌握相關數據、按醫囑服藥控制,才能及早避免憾事發生。王宗道提醒,服藥是為了「保養心血管」,希望病人正向看待,而且藥物選擇多,如果有副作用不舒服,務必回診和醫師討論,醫師一定能幫忙換到更適合的藥,千萬別自行停藥,以免發生危險。

不畏疫情 心臟科就醫不減反增14.5萬件 高血脂增5萬人

 2021-01-10 20:19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去年疫情導致眾多科別病人大減,心臟內科就診人次卻逆勢成長,比前年同期多14.5萬件,雖然第二季疫情最嚴峻時就人潮消退,第三季就反彈大增;去年高血脂也成為去年前三季就醫人數和次數成長最多的慢性病。醫師分析,三高民眾向來僅半數長期穩定就醫,若更多人願就醫是好事;第三季就醫次數增加,可能是第二季未規律就醫服藥的病人病情惡化所致。

健保資料顯示,去年前三季心臟內科就醫件數達682.5萬件,較前年同期多14.5萬件,成長率2.2%。其中去年首季比前年多2.8萬件,第二季短暫下跌,第三季即大反彈,件數高達241萬件,比前年第三季多15.9萬件,成長率7.1%。高血脂去年前三季就醫人數則比前年同期多5萬人,就醫次數增14.6萬次,成長率達7到8%,是人數和就醫次數增加最多的慢性病。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表示,疫情期間心臟內科病人沒有明顯減少,他的門診都限制名額還是掛滿。根據健保資料粗略推論,部分病人可能在第二季疫情嚴峻時未妥善回診服藥,結果第三季病情惡化,導致住院和門診次數增加。舉例來說,裝塗藥支架後得吃抗血栓藥,斷藥可能導致急性心臟病;高血壓者長期服乙型阻斷劑,如果貿然停藥,心跳血壓會反彈飆高,導致中風。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王宗道表示,心血管疾病屬於「剛性需求」,較不受疫情影響。不過,平時三高病人大約只有半數有長期規律服藥,如果因疫情威脅生命,促使三高病人更積極健康管理,就醫人次增加是好現象。

至於高血脂病人增加,洪惠風表示,近年越來越多科學研究證實,控制血脂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鍵,重要性更勝於裝支架,甚至可將不健康的心血管逆轉為健康。或許隨著新證據問世和傳播,原本一般人覺得不痛不癢的高血脂,成為更令人在意的健康議題,進而積極尋求專業診斷和治療。

王宗道指出,低密度膽固醇降低40個單位或收縮壓下降10個單位,都能減少20%心血管事件發生機率。提醒三高民眾務必就醫追蹤、積極掌握相關數據、按醫囑服藥控制,才能及早避免憾事發生。王宗道提醒,服藥是為了「保養心血管」,希望病人正向看待,而且藥物選擇多,如果有副作用不舒服,務必回診和醫師討論,醫師一定能幫忙換到更適合的藥,千萬別自行停藥,以免發生危險。



2021年1月6日 星期三

藥局藥師調劑中藥被排除給付惹議 健保署撤回修訂

 2021-01-06 20:19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藥事法規定具一定資格及設備的藥師及藥局可調劑中藥處方,但健保中醫總額一直僅給付醫院和中醫診所,不給付社區藥局調劑中藥。健保署近期預告修正支付標準,正式將社區藥局排除在中藥調劑給付範圍外,引發藥師反彈,全聯會強調不排除走上街頭。健保署則表示,尊重各界之意見,不修正該條文。

健保署醫管組科長陳依婕表示,因開放社區藥局調劑中藥涉及中醫門診總額分配,需再與總額團體協商特約藥局調劑中藥相關費用,為使現行給付範圍明確話,才預告修正,並蒐集各界看法。由於預告期間藥事團體及中醫師團體對本案有不同意見,尊重各界之意見,決議不修正該條文。

健保署醫管組科長陳依婕表示,現在社區藥局的藥師若修過中藥相關課程、藥局調劑中藥相關設備,特約藥局也可以調劑中藥,只是健保開辦到現在,比較少藥局具備上述人員和設施,所以一直沒有給付到這部分。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台灣目前擁有藥師執照有十萬多人,當中三萬人可執行中藥業務。台灣健保藥局有六千多家,在衛生主管機關登錄可調劑的有四千多家,「主管機關說能調劑的藥局微乎其微,這種講法我們沒辦法接受。」

黃金舜表示,近年一個台中社區藥局申請中藥調劑給付遭拒,該藥師向健保署提起行政訴訟,已歷經兩三年纏訟,最近宣判在即,他認為健保署選擇在這時預告修訂標準,是要避免敗訴。

黃金舜強調,社區藥局藥師依法可以調劑,等待健保署納入給付已經很久,現在卻被排除,無法接受。全聯會已經行文主管機關表達不滿,也將前往立院向衛環會委員說明,如果健保署不給善意回應,例如重新研議,全聯會不排除發動七千名藥師走上街頭。

健保署不久後發布新聞稿,宣布有關支付標準「中醫之藥費及藥品調劑費」章節,將不修訂通則。

2021年1月5日 星期二

國際醫療大鬆綁:取消床數上限、允許共用人力

 2021-01-05 17:26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根據現行醫院設立或擴充許可辦法,國際醫療床數不得逾急性一般病床數十分之一,也不得挪用配置於非屬國際醫療病床之醫事人力。但衛生福利部去年12月預告的修正草案,已刪除上述內容,等於是取消國際醫療病床數上限、允許國際醫療與本地醫療共用人力。這引起民間團體與基層醫師擔心衝擊國人品質、加重醫療勞動條件兩極化,但衛福部及醫院則認為,現在防疫有成,是最佳鬆綁時機

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台灣在這次疫情表現亮眼,醫療水準備受肯定,可望成為國際醫療的首選,「如果現在不推動,未來再也沒有更好的機會。」衛福部會在60天預告過程蒐集各界意見,也藉此機會向醫界宣示政府支持發展國際醫療的立場。

衛福部去年八月曾指出,前年國際醫療大約有38萬多人次,其中住院有約9000多人次,以生殖醫療占最大比率,其他還有癌症治療、微創手術、心臟支架、骨外科手術、移植手術,病人來源以東協國家佔36%為最多。

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分析,外國人來台就醫,最擔心的就是影響國人就醫。所以衛福部一定要評估,國內醫療人力充足甚至有餘的服務,才能提供國際醫療。如果是人力比較吃緊、國人也需要等待的醫療服務,就要能保證「國人第一」,才可以多提供國際醫療。

楊志良表示,現在已經有醫師外移到其他國家從事國際醫療,若在台灣本地擴大推動,或許可有助台灣支持留住、培育專業;不過當台灣出現天災人禍或疫情,當暫停國際醫療服務,才有充裕資源因應緊急狀況。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林雅惠表示,台灣整體醫療環境還有很多困境沒解決,此時鬆綁國際醫療床數、允許共用人力,將導致人力及設備加速向盈利方傾斜,恐影響國人醫療品質、加重血汗醫護工作量。醫改會呼籲衛福部應先針對修法內容提出完整影響評估報告。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發言人陳亮甫表示,國內醫療人力長期超量工作,今年受疫情影響,醫療人員上半年工作量稍微正常化,下半年又恢復超時超量的常態,又碰到住院病人數量增加、防守疫情還不能鬆懈的秋冬,應優先思考如何儲備疫情緊急事態所需的醫療能量。衛福部討論放寬國際醫療的同時,應思考如何健全原有醫療人力,並避免醫療勞動條件的兩極化。

敏盛醫療體系執行長楊弘仁表示,防疫成果已擦亮台灣品牌、展現台灣實力,是為未來做準備的好時機,也可以感覺到政府有心為想做的醫院開一扇窗。國內有條件做國際醫療的醫院沒有那麼多,現有服務量不高,醫院不可能把大幅床位改過去做國際醫療,建議先鬆綁,等以後服務量變大再來管控也不遲。

劉越萍表示,國際病人服務量還不到健保服務總人次的5%,尚有發展空間。未來若國際醫療達到健保人次的10%,就會做一次檢討,達到20至30%則會考慮重新設限。期待國際醫療使醫院整體收益變好,醫事人員待遇提高;當疫情發生,國際醫療的專責病房還可以轉作防疫的專責病房,因為有獨立動線,更有利於感染管控。

2021年1月4日 星期一

健保將開放350萬筆死者資料 學者籲建立適法性基礎

 2021-01-05 15:39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健保資料是台灣民眾最受外界垂涎的個資,針對已經死亡的保險對象,健保署已將350萬筆死者健保資料去識別化,預計將透過試辦計畫開放醫療公衛相關的申請利用,包括商業團體。至於還健在的保險對象,其保險資料是否要更多開放利用?健保署今邀集學者專家討論,與會者都認同大數據開放勢在必行,建議參考歐美各國制度,建立適法性基礎、凝聚社會共識,並透過試辦計畫,設計出可長可久的法規制度。

台大法律學院副院長王皇玉表示,個資蒐集都應該在要蒐集時所告知的目的內去使用,但健保資料是為了給付而必要蒐集的資料,民眾沒有辦法不同意不給搜集,但至少在資訊被另外利用時,要給予表態退出的權利。他強調,每次目的外使用,都要講清楚原委,為了增進什麼公共利益、為防止什麼大眾利益受到危害,「不是一個概括條款在哪邊,就可以用。」

中研院歐美所助研究員何之行表示,資料開放帶來的公益性很高,技術上也可以達到資料安全,但缺乏「適法性基礎」,是目前健保資料做目的外二次利用面臨最大的問題。去識別只是一個安全維護措施,目前實務界對於去識別沒有一致標準,去識別也不能取代同意或適法性基礎。

何之行建議,修訂專法、取得當事人同意或給予退出權,都是可行的方式,也可考慮動態式同意,例如生前預先決定資料在死後使否願意開放、願意開放給誰使用。由於死亡檔可能有基因資料,可能導致其後代被間接識別出來,建議應組成第三方委員會,負責判斷不同屬性資料的風險等級。

北醫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李崇僖提醒,基於個人主義的保護思維,在大數據時代是很難有效的,還是要透過民主參與和公共監督機制,讓資訊可以適度使用,但目前個資法第六條針對醫療等敏感個資,僅開放公務機關或學術研究機構利用。但有些研究有很高的公益價值,很難由健保署、中研院、國衛院自己做,還是需要商業單位參與,例如針對台灣人的藥物副作用和療效研究。

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范建得表示,大數據開放是國際趨勢,現在有至少125個國家都在做同,台灣不該築高個人主義的壁壘,而讓下一代失去競爭力。民眾應反思自己的責任和自主性是什麼,相關單位也必須找到資料倫理的正當性、建構資料治理的機制和流程,另外也必須要有利益分享的機制,才能完整回應這個趨勢。

李崇僖表示,未來修法的重點是聚焦問題、跟上國際趨勢,根據新科技和大資料帶來的研究潛力,訂定國家級的重要價值目標。各國訂定的目標不同,例如,有些國家大數據利用是為了達成2050年零碳排,台灣的目標可以考量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帶來的挑戰。他建議參考其他國家資料治理的方式,由專責於去識別、串接資料的第三方單位,以病人為中心去串接跨醫院、居家測量、環境等資料,建立邁向精準健康的基礎。

回饋機制也是關鍵。李崇僖說,美國是讓參與者得到資訊回饋,包括相關基因資訊、研究成果,也保障參與者可以隨時退出。何之行建議參照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HS)的授權和回饋機制,要求一定比例的商業收益回饋到健保制度中,這樣的合作模式很好,沒有面臨太多社會信任的挑戰。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健保署並沒有從中獲得任何利益,是希望幫助相關生技產業利用資料做出好的突破,相關申請都需要經過人體試驗委員會通過,符合醫學倫理才會把資料釋出。各項配套及修法,健保署將與專家共同研議最妥適的作法。

2021年1月3日 星期日

疫情效應/去年少揪出一千名大腸癌病友 醫憂疫情後癌症死亡暴增


2021-01-03 22:08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疫情導致國人神經緊繃,去年就醫人次大減,不過或許是有就醫的病情複雜度較高,前三季醫療給付點數雖比「前」年同期減少27.4億點,並未顯著低於前年,醫院住院點數仍高於前年。

分季來看,消化內科第一季、第二季也是最慘,分別下降14%、20.8%,兩季都居冠。去年點數比前年降低次多的科別,是急診科和兒科,降幅大約都在10%。

對此,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邱瀚模指出,去年相較於前年,大腸癌篩檢少找到一千個大腸癌病人,這些人半年後病程就往後一期,再半年又加兩期。台灣雖然防疫做得好,但要注意可能會與美國一樣面臨疫情後癌症死亡增加、相關醫療支出上升的問題。

邱瀚模表示,去年做內視鏡檢查的民眾明顯變少,包括上消化道、下消化道,還有超音波檢查,很多都是例行檢查和追蹤,因為民眾擔心疫情,就會想晚個幾個月、半年再來。在英國等疫情嚴重國家,消化內視鏡執行數量大減,例如大腸鏡就大降九成,住院醫師、總醫師、研究醫師等訓練幾乎停擺。

國健署去年六月時曾揭露,去年一至五月癌症篩檢人數比「前」年同期少兩成,篩檢為陽性的民眾回診率也明顯降低,其中以大腸癌掉最多,以往陽性個案有大約八成回診率,但疫情期間回診率降低一成。

邱瀚模表示,大腸癌篩檢發現糞便潛血陽性者一定要回診,因為若有大顆息肉,半年就有一定比例變成癌症,再拖個半年可能變二、三期。因疫情導致延誤檢查,絕對會影響後續的治療成效,衍生更多的醫療成本,這是即將發生、不容忽視的問題。

邱瀚模表示,去年美國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數雖高,仍敵不過慢性病的死亡人數,因為疫情導致慢性病患疏於回診、按時領藥服藥,導致病情惡化,也成為新冠肺炎的高風險族群,台灣也要注意這個隱憂。美國學者也預估,新冠肺炎影響將持續,導致2030年有更多癌症病人死亡,特別是大腸癌、乳癌等需要常規篩檢的病人,因為確診期別變晚、化療或手術時間拖了又拖,最後變成淋巴結等全身轉移,治療難度更高。

邱瀚模提醒,台灣過去20年來老年人口成長近兩倍,醫療支出是壓不住的,若是硬要壓抑醫療支出,就會犧牲醫療品質,例如砍到藥品成本、好的藥退出台灣。往更遠一點想,也會增加長期照護的預算壓力,因為前端預防保健投資不夠,會有較多年長者慢性病控制不佳或罹癌,這點影響絕不亞於新冠肺炎。他呼籲衛生福利部必須在疫情後通盤檢討預防保健和醫療的資源分配,為預防醫學建立穩固的財務基礎,別再挖東牆補西牆了。

衛生福利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過去一年雖然狀況特殊,但醫療體係給民眾的服務沒有打折,也沒有出現就醫障礙,是民眾心理上畏懼就醫。但相信這一年來,民眾也藉此學習到不需要逛醫院,未來或許有助於各級醫院就醫人數正常化,讓醫院不再那麼血汗,醫療點值也會提升。



疫情效應/醫界紓困修法已報院 助1700多家醫療院所「度小月」

2021-01-03 22:08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疫情導致就醫人次大減,去年前三季西醫基層給付點數較前年少32.2億點居首,區域醫院門診及住院給付點數,也較去年少30多億點。但不分院所層級,去年第二季都非常淒慘,就醫人次都只有第一季的三分之一,慶幸的是給付點數都在第三季開始回升到略高於去年同期,只剩下西醫基層診所第三季之給付點數仍持續低於去年同期。

考量到去年醫療院所收入不理想,健保署已修訂醫療產業紓困辦法,正在報請行政院核定。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副組長吳科屏表示,通過後,若院所去年一月到八月健保醫療費用低於前年同期的八成者,將獲得補助,保障這都有達到前年同期的八成。目前粗估有1700多家醫療院所可獲得補助,所需經費大約是四億元,將由紓困振興特別預算支應,不會用到健保公務預算或保險經費。

區域醫院協會名譽理事長蘇清泉表示,從健保資料可看到,疫情導致民眾不是盡量避免就醫,就是有需要時直衝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大受衝擊。衛福部過去一直要求區域醫院要和醫學中心一樣,持續達成門診減量目標,這當中的合理性值得重新商榷。

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說,基層防疫貢獻很大,健保給付少少的幾百元診察費,醫師就以詳細的評估和問診,篩選掉很多疑似的病人,為醫院保全更多醫療量能、節省了大筆檢驗費用,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回饋。

林應然舉例說,流感疫苗搶打時,主管機關把診所的疫苗收回去,只給公立醫院打,基層等於白白付出許多行政及儲藏成本;不良事件發生後,主管機關又把疫苗發回來,叫基層醫師多衛教、多催打,這一來一往之間,感覺很不好。

林應然表示,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去年初就已經承諾要給醫療院所補助八成,但是現在承諾遲遲還沒兌現。為了幫助院所週轉、度過難關,健保署按前一年同期給醫療院所「暫付款」,現在難關未過,只見健保署催繳還款、卻遲遲沒看到部長承諾兌現,許多基層醫師心裡很不是滋味。希望政府加緊腳步,趕快兌現對部長對醫療院所的紓困承諾。

衛生福利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過去一年雖然狀況特殊,但醫療體係給民眾的服務沒有打折,也沒有出現就醫障礙,是民眾心理上畏懼就醫。但相信這一年來,民眾也藉此學習到不需要逛醫院,未來或許有助於各級醫院就醫人數正常化,讓醫院不再那麼血汗,醫療點值也會提升。至於紓困方案的部分,屬於衛福部及醫事司的權責,現在就等行政院核定通過。 



疫情效應/前三季就醫人次掉近兩千萬 部分西醫診所需向銀行借款

 2021-01-03 22:11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雖然台灣社會未受到新冠肺炎侵襲,但疫情已大幅改變人們的就醫行為。健保資料顯示,相較前年同期,去年前三季就醫人次減少1941萬,預估整年將減少超過2000萬人次。西醫基層診所減少1479萬人次居冠,降幅達10%,且連續三季未見止血,西醫基層給付點數較去年減少32.2億點。降幅次大的為各級醫院門診,共減少343.1萬人次,又以區域醫院門診減少171.2萬人次居首,而且區域醫院門診及住院給付點數,也較去年少30多億點。

分科別來看,去年前三季以小兒科、急診科、復健科就醫人次下降最多,分別較「前」年同期少21.6%、15.2%、12.8%。其中小兒科最慘,第一季就醫人次已經比「前」年少13.1%,第二、三季更是繼續較「前」年慘跌31.2%、20.3%。

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整體兒科就醫人次看到減少兩成右,但這還包括醫院的部分,如果單看基層診所的兒科、耳鼻喉科,就醫人次其實更慘,至少大降三、四成。

林應然分析,一間小診所每月房租至少五萬,兩位護理人員月薪共七、八萬,一位藥師月薪八、九萬,兩位行政人員月薪共六、七萬,加上水電、清潔、藥品的固定支出,最小規模的診所每月營運成本也要三十萬。當一個月病人少於1000人,負責人自己等於沒收益,已聽聞許多診所減診、縮編,甚至有負責人向銀行貸款。

新光醫院急診科主任田知學表示,疫情初期濫用急診的人變少,但是也有更多人拖到重症才來急診。重症比例變高,加上所有疑似病例都會送來急診,急診醫師要忙的事情更多、更繁瑣,民眾抱怨也沒少過。急診醫師不但跟以前一樣累,還因為疑似病例集中在此,防疫人力不容缺口,所以早在衛福部宣布醫護人員禁出國前,許多醫院急診就已經自行禁止同仁出國。

區域醫院協會名譽理事長蘇清泉表示,疫情改變大眾就醫行為改變,但並未達成分級醫療理想,甚至令人擔心,疫情若持續,恐更不利分級醫療。過去一年,需要住院的輕症可能不就醫,或是會選地區醫院,等到變嚴重了,就直接去醫學中心就醫,夾在中間的區域醫院很尷尬,尤其是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區域醫院,因為角色定位比較不清楚,病人都快被醫學中心搶光了。

衛生福利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過去一年雖然狀況特殊,但醫療體係給民眾的服務沒有打折,也沒有出現就醫障礙,是民眾心理上畏懼就醫。但相信這一年來,民眾也藉此學習到不需要逛醫院,未來或許有助於各級醫院就醫人數正常化,讓醫院不再那麼血汗,醫療點值也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