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30日 星期四

獨/烏龍第一!新加坡5-11歲1、2劑接種率都超越台灣

2022-07-01 17:37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許政榆/台北即時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發布四圖卡,強調「5-11歲兒童疫苗接種率世界第一」、「抗病毒投藥率世界第一」、「台灣染疫死亡率在主要國家中處於最低程度」、「經濟學人:台灣超額死亡世界第二低」。

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針對「5至11歲兒童疫苗接種率世界第一」,台灣5到11歲兒童有75.1%至少接種一劑,高於美國36.5%、日本18.5%、加拿大56.1%,是世界第一。

不過,經查新加坡衛生部網頁公開資料顯示,新加坡截至今年6月14日為止,5到11歲兒童接種一劑比率已高達80%,高於台灣。新加坡截至6月14日5到11歲兒童接種兩劑比率也高達74%,台灣截至6月27日5到11歲兩劑接種率則是6.6%。


新加坡衛生部疫苗接種公開數據:

https://www.moh.gov.sg/covid-19/vaccination/statistics


2022年6月29日 星期三

癌症蟬聯40年死因冠軍 「老化+低溫」導致死亡率增

2022-06-30 12:0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今公布2021年死亡統計,去年死亡18萬4172人,較109年增加1萬1105人,10大死因由癌症蟬連40年榜首,去年奪走5.1萬條生命。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分析,癌症時鐘又快轉了20秒,平均每10分10秒就又一人死於癌症;65歲以上人口快速增加、去年1月低溫天數較多,是去年死亡人數增加較多的兩大原因,導致去年出現2016年霸王寒流後「死亡率及標準化死亡率」首次同時增加

2021年10大死因排名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劉訓蓉指出,與前一年相比,高血壓性疾病排名由第7名升至第6名,事故傷害則降為第7名。

劉訓蓉表示,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14萬1,123人,占總死亡人數76.6%,與109年相較,110年死亡人數除肺炎減1.4%外,餘均呈增加,以高血壓性疾病(+17.6%)、糖尿病(+11.0%)、慢性下呼吸道疾病(+10.3%)增加較多。

2021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656人,86%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已連續40年居首。劉訓蓉表示,去年每10分10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較前一年加快20秒,平均每天142人死於癌症。十大癌症順位同2020年,第一名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已連續18年冠軍。第二名依序為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4)女性乳癌(5)前列腺(攝護腺)癌(6)口腔癌(7)胰臟癌(8)胃癌(9)食道癌(10)卵巢癌。

110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656人,占總死亡人數28.0%,死亡率及標準化死亡率亦相偕增加。就年齡觀察,110年癌症死亡有8成6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65歲以上癌症死亡人數較109年增1,531人(+4.7%);0-64歲則減36人。

有關不同年齡別死亡率,劉訓蓉指出,近5年65歲以上人口每年約增16至17萬人,受該年齡層口快速增加影響, 死亡人數隨之增加,但觀察65歲以上每10萬人口死亡率,2016至2020年是呈逐年下降趨勢,2021年雖微幅增加,仍是近年次低。

至於較年輕族群,劉訓蓉指出,2020年1至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25至44歲以癌症與自殺居前2名;45歲以上則以癌症與心臟疾病居死因前2名。不過,整體自殺死亡人數及死亡率已連續4年呈下降趨勢。


獨/超額死亡淪衛福部互踢皮球 憑猜測推給老化和低溫


2022-06-30 22:3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衛福部統計處今公布去年死因排名,新冠肺炎位居第19名。去年死亡人數較前年增加1萬多人,創歷年增幅新高,也出現2016年霸王寒流後首度死亡率及標準化死亡率同時增加的現象。對此,統計處歸因於「人口老化」與「去年一月長達九天低溫」兩因素,不過,此歸因並非基於因素分析,僅憑觀察和猜測。

至於疫情造成之超額死亡衝擊,統計處和疾管署都推說此議題應為對方之業務,也都直接引用《經濟學人》資料,強調台灣經歷兩波本土疫情,今年5月底超額死亡仍為負2000人。不過,統計處與疾管署也都無法說明《經濟學人》推估超額死亡的方法;亦無法回應,為何當全球各國都以超額死亡為疫情衝擊重要指標,台灣官方的年度死因統計卻毫不分析。

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表示,去年新增死亡數創新高,人口老化應為主因,也可能是2020年落實防疫而倖免於肺炎流感死亡的長者,延遲到隔年1月才因低溫刺激而死亡。如何證明去年死亡受人口老化和低溫的影響遠勝其他因素?劉訓蓉坦言,上述歸因是根據觀察數據並猜測可能因素,並非統計分析結果,但人口老化應是主因。

超額死亡的計算以全死因死亡數為基礎,此資料由衛福部掌握,但並未分析。劉訓蓉表示,統計處非公衛專業,要問疾管署。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超額死亡是統計處業務,疾管署也沒算。至於經濟學人如何推估?統計處和疾管署都說不知道,但都強調,台灣自2020年至今年5月30日,仍為負2000人。

台大社會學系退休教授薛承泰以2020年為基期,考量2021年人口結構老化、氣候變遷等諸多因素,再扣掉官方公布確診致死與疑似疫苗接種後的死亡,算出2021年不明原因的超額死亡人數,介於6000至7000人之間,約占去年18萬人的4%。

「不希望忽略任何死亡,唯有去分析,才知道怎麼防疫。」薛承泰指出,這些人可能死於醫療排擠、死於被疫苗誘發疾病,也可能是未確診就死亡的黑數,規模是當年度官方公佈確診致死人數的好幾倍。

薛承泰說,他可以接受衛福部沒算這麼清楚,因為計算方式不容易有共識,官方不想給自己找麻煩。若衛福部也可以查清楚《經濟學人》的計算方式,也可以直接照著算,不然就是像現在這樣,讓學者專家去說,官方只要默認就好了。

台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臨床教授李建璋表示,當死亡率及標準化死亡率同時增加,10大死因排名又沒有明顯變化,這時應思考10大死因以外的因素。衛福部若要歸因於人口老化和低溫,也應使用統計方式去證明,這個分析並不難。

「天氣、老化,這些都是不可控的因素,但死因分析的積極意義,是為了找出可控因素。」李建璋提醒,傳統死因分析的邏輯,是為了找出死亡的「可控因素」,例如慢性病;醫師長期填寫死亡診斷書的習慣也是如此,主要死因都會優先寫慢性病。

李建璋表示,面對突然爆發的急性傳染病,可控因素是比慢性病更大,也應透過分析去探究。但要注意的是,這時應跳脫原本的分析傳統,另外針對急性疾病死因去做統計,才能釐清新冠死亡與超額死亡的真實影響。比如,防疫措施是否也減少了癌症病患死於感染症的機會?即便超額死亡為負值,也需要更多層次的討論。

李建璋說,如果衛福部沒有能力或資源進行分析,則應該要公開資料,讓研究單位寫計畫申請分析,為數字提供更好的解讀。可惜的是,現在這些死亡檔的資料,除非有特殊管道,一般學術單位都拿不到前一年或當年度的資料。


2022年6月28日 星期二

硬性防疫要改 學者分析5條件 日增2.7萬確診仍可解封

2022-06-29 13:03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目前每天約新增4萬多人確診,何時才能改採流感化的通報監測方式,讓行政及醫療量能回歸正常?「地方流行的時代來臨了!」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今直播分析,台灣各區流行曲線已降到每日發生率0.09%至0.12%間,在其他國家都算從「大流行」減低為「地方流行」規模。建議應將現行各項硬性防疫措施,改為著重「中重症」及「變異株」的流感化監測。

陳秀熙預估,台灣進入地方流行階段的每日感染率大約是0.12%。經致電確認,陳秀熙根據台灣2300萬人口換算,這大約是單日新增2.7萬人確診的規模。數值雖高於一般人對流感化的想像,但陳秀熙說,2.7萬人看似很多,別忘了當中99%都是無症狀和輕症。為了1%中重症,遲遲不恢復正常醫療量能,恐將導致更多非新冠的共病患者死亡,不利於降低超額死亡。

陳秀熙表示,根據他發展出新的「Omicron解封指數」,考量台灣疫情中重症個存活率、抗病毒藥物使用率和效益、疫苗基礎劑與追加劑施打和效益、快篩精準度等因素,發現6月26日起指數已經低於0.5。若狀態持續,7月上旬中重症都會降低到更加可控範圍,應考慮改為地方流行時代的監測方式,民眾擁有新常態生活運作,醫療量能也要恢復正常,才能減少超額死亡。

至於BA.4、BA.5是否會在台灣掀起第三波疫情?陳秀熙認為機率較低,因為出現第三波疫情的國家,通常是BA.1和BA.2感染高峰沒那麼高的,例如紐西蘭和澳洲。但台灣追加劑覆蓋率領先紐澳,年輕人打到七成之高,可為整體族群帶來對抗新型變異株的交叉保護力。

陳秀熙指出,要順利進入地方流行階段、讓邊境更加開放,有五大重要條件,缺一不可。目前台灣已經滿足了其中「社區免疫防火牆高」、「追加劑覆蓋率高並持續提升」、「給藥率提升及醫療照護效益佳」這三項條件。

陳秀熙表示,目前社區免疫力在年輕族群已高達75%,可望交叉保護免疫力僅約4成的老幼族群。50歲以上追加劑覆蓋率已達到6、7成,5到11歲也有75%打過第一劑。現在通過5歲以下兒童接種、開打兒童第2劑、開放成人混打次單位蛋白疫苗,可預期幼年族群的免疫力這兩周就會迎頭趕上。建議中央可考慮開放青少年接種次單位蛋白疫苗,加速提升覆蓋率。

至於口服藥及醫療照護之效益,陳秀熙表示,截至6月24日已用藥29.3萬人份,以65歲以上確診者大約44.9萬人推估,給藥率已有65%,未來還可望繼續升高,可減少中重症和死亡,也能縮短病程,進而減少傳播。截至6月28日為止,中症率已經下降73%、重症率下降45%、死亡率下降42%,可是為抗病毒口服藥與醫療照護的共同效益。

兩項還沒達成的條件,是「新型變種病毒交叉免疫保護」 的防疫及監測,還有「中重症監視」社區流感化監測。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立昇表示,可根據疾病嚴重度,設計不同的監測方式。針對可預期的大量無症狀者,不可能繼續大規模通報,可改用族群問卷或血清抗體監測。

要監控社區流行波是否再起、變異株是否有在流行,重點在於輕症和重症個案的採檢策略。陳立昇指出,輕症個案則可採取急性呼吸道症狀的監測,由基層或定點醫師從門診個案抽樣採檢,因嚴重急性呼吸道症狀而住院的個案,如果數量不多,就全部檢測,如果人數眾多也要抽樣檢測。

關於死亡監測,陳立昇指出,將新冠肺炎納入國家死亡通報,並且持續深入分析是很重要的,如此才能建立台灣自己的死亡預測模型,也才能知道新型變異株有沒有造成死亡率或超額死亡的提升。

2022年6月26日 星期日

獨/遲公布、不公布、不能查? 官方回應新冠死亡3疑點

2022-06-27 20:0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天公布新增的死亡個案當中,每天都會有零星幾位死亡日和公布日間隔差了30天,甚至40天以上。疾管署「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新增了「死亡統計」,點開卻只能查發病日分布,沒有死亡日分布。經審查認定死因無關新冠而被排除不計的個案數,也僅於6月初公布一次,之後便不再提起。

死後逾月才公布、死亡曲線不能查、排除死亡不公布,這三大疑點,是目前新冠肺炎死亡數據最令人困惑之處。台灣一向自豪於科技防疫成功,為何疫情死亡數據就是有這麼多資訊落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一一回答。

莊人祥表示,每天公布的死亡個案當中,部分病例間隔較久時間才公布,有3大主要原因,首先是因死亡診斷書較晚上傳到統計處系統。再者是部分個案因為行政或司法相驗,公衛端較晚才掌握到。第三個原因是有些個案需先搜集病歷、病歷摘要等資料,才能進行後續審查作業。

指揮中心每天公布的死亡個案,死亡日期各有不同,看不出每天死亡人數的變化,現在得靠民間自行將官方資料重新整理,才能看到每日實際死亡人數的分佈曲線,像是臉書粉專「粗暴製圖」就有自行繪製。

記者發現疾管署「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新增了「死亡統計」,但在進階查詢的「日期種類」選項點選「死亡日」,卻跑不出任何資料,全部顯示為0人。經向疾管署反應,目前網頁已移除「死亡日」選項,日期種類只能選「發病日」。

對此,莊人祥表示,死亡日查詢是最近新增的功能,但一廠商還沒整理好資料,另一廠商就先做了網頁,發現問題後暫時先拿掉,準備好了會再放上去,不是故意要隱藏。至於整理死亡資料為什麼這麼花時間?莊人祥說,資料倉儲廠商目前有不少案子在進行。

今年新冠死亡不再採「全死因統計」,改為僅計算經審查認定死因與新冠有關的人數,面對質疑聲浪不斷,6月8日疾管署首度說明審查條件,以及各類遭排除之個案數。之後外界再問起此事,指揮中心僅說,每天公布太令人混淆,但「若大家有興趣,可能可以隔段時間就提供詳細統計分析報告,手上都有資料。」

所謂隔段時間提供詳細報告,是多久會公布一次?莊人祥說,目前未定。6月初之所以公布,是為了向外界說明審查過程和審查原則,都經過專家討論,是希望「更反映出新冠肺炎對於健康的影響、更貼近事實。」此外,根據台大公衛比較香港、南韓、紐西蘭、日本等國之超額死亡比例,台灣僅4%是最低,與上述國家相比,沒有明顯的問題。


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

https://nidss.cdc.gov.tw/nndss/deadmap?id=19CoV

2022年6月25日 星期六

獨/疾管署曝天花疫苗庫存及到貨時程 專家提醒3基本功

 2022-06-26 15:56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截至6月23日,全球累計48國報告至少3419例猴痘確診,主要在歐洲(2934例)及美洲(391例),不過世界衛生組織25日宣布尚未構成全球衛生緊急事件。

台灣6月24日出現自德國移入首例,匡列9名密切接觸者,疾管署初步規畫照顧確診之醫護、密切接觸者、實驗室人員要打疫苗,但目前國內並無合用之疫苗。專家指出,「疫調、匡列、衛教」是現階段三個防疫重點工作,只要都確實做好,一般人毋需太擔心。

疾管署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國內庫存之第1代天花疫苗,約可稀釋為600萬劑,使用雙叉針接種,每劑可供4人使用,可供全台灣2300萬人口施打1劑。由於初代疫苗副作用較高,庫存是為了「可能的天花生物恐怖事件」做整備。至於第三代疫苗正在洽購,到貨時間和訂的數量有關,但「年底一定要買到」。

外電報導美國將資助丹麥生技公司Bavarian Nordic提高產能,預計2023到2024年間生產首批冷凍乾燥第3代天花疫苗(JYNNEOS),預計總產量約1300萬劑。

這是否代表台灣採購的第3代疫苗明年可望到貨?莊人祥說,「明年到貨的時間點太久了,會積極爭取愈早到貨。」至於採購的量及到貨的時間,還在與廠商積極洽談中。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國際上只有一家廠商在做第3代天花疫苗,平常產量就少,生產線也不大,除非投入大筆資金,否則很難忽然要提高產量。外電報導未來兩年產量才1000多萬劑,也沒看到大藥廠喊聲要做,由此可知,國際上對此疫苗的需求並不大,因此他認爲疫苗採購問題不大。

黃立民表示,目前防疫重點在於「疫調、匡列、衛教」。因為猴痘病毒可能是突變走對方向,臨床表現變得比較不明顯,使人戒心降低,才會從非洲傳出來,進入許多國家。其傳播途徑以「親密接觸、體液接觸」為主,比較不會大流行,所以世界衛生組織不認為是全球健康威脅。只要給予社會大眾正確衛教資訊,並在發現病例時,確實做好疫調和匡列,一般人不需要太過擔心。

疾管署統計,累計猴痘病例前5名的國家為英國(793例)、德國(521例)、西班牙(520例)、葡萄牙(317例)、法國(277例),加、荷、美、義等多國報告也有1至210例。

莊人祥表示,目前觀察到美國及加拿大都有將近來有猴痘病例的國家,列為「2級旅遊警示」,台灣已於6月24日公布境外移入首例之新聞稿,呼籲民眾出國應避免接觸猴痘疑似個案,也會再評估是否要將部分國家列入「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

2022年6月21日 星期二

獨/當心夏季流感 5縣市類流感急診人次達危險級

2022-06-22 22:2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6月8日就曾經提醒,英美新冠肺炎流行趨緩,但流感疫情持續上升,尤其以兒童流感的確診及住院增幅最大。近日中國南部發燒門診求診人數激增,福建、廣東、深圳、海南、江西等地接連發出流感緊急預警。

根據疾病管制署「流感預報站」網站更新至6月22日凌晨2時14分的「全台類流感地圖」,全台「類流感門診就診人次」都算「良好」等級,預期未來一周也不會有重大變化,但急診部分沒那麼樂觀。

台中、彰化、南投、台東、花蓮的「類流感急診就診人次」已達到「危險」等級,預測未來一周可能再升高20%至23%。台南、雲林、嘉義縣、嘉義市,「類流感急診就診人次」則達到「中等」等級,預測未來一周可能再升高16%。

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台灣每年都有夏季流感,今年因氣候變遷,冷天時間拉長,最近才開始熱,對於今年夏季流感疫情的影響還難以估計,但看到中國、美國、英國的流感疫情反彈,必須有所警惕。

施文儀提醒,台灣現在應該要嚴肅地設想今年夏季流感可能變嚴重,並且及早提出示警和準備,有至少三個原因。

首先,去年底打的流感疫苗,經過半年到現在,抗體已經差不多消耗殆盡。再者,加上長期對抗新冠疫情,許多人心態上已有疲乏和鬆懈,確診過的人也難免有「不想再打第三劑」或「只想趕快出去玩」的心理。第三,前兩年嚴格防疫下,流感自然感染率大幅下降,加上流感疫苗免疫消退,流感病毒就容易傳開,疫情極有可能反彈。

施文儀表示,流感與新冠肺炎一樣,優先保護的重點還是在老人與小孩,因此,如果有明顯感冒症狀,新冠肺炎快篩陰性,別忘了,就像在沒有疫情的年代,可以去基層診所做「流感快篩」並服用流感的抗病毒口服藥「克流感」,照顧好自己,才能同時保護好身邊的脆弱族群。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團隊6月初曾報告,英美都出現流感疫情反彈,美國近兩年受疫情影響,流感疫苗施打率明顯較前兩年同期低,結果兒童流感住院率竟然與Delta流行期間相當,衝擊兒童醫療量能。英國則是各年齡層流感通報率都開始小幅上升,尤以1至14歲兒童青少年通報上升幅度最大。學者提醒,應嚴防同時感染新冠肺炎及流感,新冠疫情高峰後,更應持續監測並控制流感疫情。

疾病管制署流感預報站:https://fluforecast.cdc.gov.tw//#/ViewMaps

2022年6月18日 星期六

漏吃藥怎辦?亂停藥下次確診就沒效?口服藥疑惑大解答

2022-06-19 14:27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截至昨天為止,全國已有24萬2388人領用新冠肺炎抗病毒口服藥,其中19萬5306人份是輝瑞,4萬7081人份是莫納皮拉韋。用藥人數漸增,第一線醫師和民眾有些問題需要解答。

比如,漏掉一次沒吃,接下來的藥怎麼吃?可以同時吃中藥嗎?五天藥沒吃完,會有抗藥性嗎?如果藥吃完,快篩又陽,需要再領一份藥嗎?長輩身體瘦弱,體重不到40公斤,可以吃藥嗎?若感染新型變異株,這些藥還有效嗎?口服藥可以預防長新冠嗎?臨床觀察最常見的用藥副作用有哪些?

家庭醫學醫學會今上午舉辦新冠肺炎臨床經驗視訊研討會,由醫學會副理事長黃振國、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裕主持,高雄長庚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禎祥、成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李南瑤分別演講並解答線上提問。

●如果漏掉一次沒吃,接下來的藥怎麼吃?

李禎祥表示,輝瑞口服藥每天要吃兩次,假設原本應該吃藥的時間是早上8點和晚上8點,早上不小心漏掉沒吃,可在8小時內補吃,也就是下午4點前可以補吃。但若超過8小時,那就不需要再補吃,晚上8點直接服用下一劑。

●可以同時吃中藥嗎?

李南瑤表示,清冠一號成分包括黃苓,其主成份baicalein及wogonin在肝臟及腸道會抑制CYP3A4代謝酵素,與抗病毒口服藥代謝路徑相關,會有交互作用,不可以並用。同樣不適合並用的中藥也包括普濟消毒飲、定喘湯。

●如果自行停藥或減藥,沒有吃完五天療程,下次感染會不會有抗藥性?

李禎祥表示,雖然目前還沒有相關文獻,但從過去使用克流感治療流感的經驗可以知道,如果用藥時間不足,確實有可能產生抗藥性。為了減少病毒殘存及抗藥性的問題,病人應吃完完整療程的藥物,如果日後再度確診,用藥的效果才會一樣好。

●如果藥吃完,快篩又陽,需要再領一份藥嗎?

李禎祥表示,抗病毒口服藥的使用目的,在於要搶在發病前五天的「病毒增生期」,減少病毒複製,進而減少進入發炎期、重症死亡的機會。當藥吃完、病程進入陰陰陽陽階段,就不需要再用藥。李南瑤也說,依照目前科學證據來看,同一次感染是不建議再給第二次治療藥物,但若是再次感染,仍要給予治療,才能預防高風險群變成重症。

●長輩身體瘦弱,體重不到40公斤,可以吃藥嗎?

李禎祥表示,因為臨床試驗資料就是這樣,因此還是建議體重40公斤以上會比較合適。李南瑤表示,他有遇過39公斤的長輩,因為距離40公斤只差一點點,經過充分告知並取得家屬同意之後,還是有開藥給他。

王宏育表示,超高齡、肌少症的長輩,常常體重都很輕,很可能不到40公斤。這些長輩也很多沒有打疫苗或是只打一劑,這些對象該如何用藥,值得一線醫師集思廣益、多多討論

●若感染新型變異株,這些藥還有效嗎?

李禎祥表示,如果再次感染其他變異株,再次用藥是合理選擇,現行抗病毒口服藥都仍有效,這就像流感病毒也一直突變,但仍可用克流感治療。因為冠狀病毒突變主要發生在表面抗原,但從體外試驗可看到,抗病毒藥物減少病毒複製的作用機轉,是去抑制病毒的蛋白質,所以不會因為病毒變異而失效。

●口服藥可以預防長新冠嗎?

李禎祥表示,最近有英國研究發現,感染Omicron變異株之後,發生長新冠的比率只有Detla的2成,如果有打疫苗,發生長新冠的機會也會下降。至於服藥是否有關,還需要後續資料的分析,不過要記得,用藥的最重要主要目的是預防重症。

●臨床觀察最常見的用藥副作用有哪些?

李禎祥表示,目前最常見的是味覺異常,占比大約5%,病人服藥後會覺得嘴巴苦苦的。他會告訴病人,如果感覺「良藥苦口」,可以吃點帶甜味的食物作為平衡。另外有大約3%病人會輕微腹瀉、拉肚子,發生血壓高或肌肉酸痛更少了。

2022年6月15日 星期三

兒童疫苗遲打的鍋誰背? 李秉穎:3月開會沒疫苗沒EUA

2022-06-16 09:43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北市議員游淑慧昨下午在臉書發文指出,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3月24日開會討論兒童新冠疫苗接種結論為「不建議」,疫情燒起後又於4月20日開會逆轉為「建議推動」,點名ACIP召集人李秉穎,要求說明評估依據。

李秉穎今接受媒體人周玉蔻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專訪時強調此絕非個人決定,決議經過專家投票之共識決,他也說「不是我們說要打就可以開始打,如果EUA都沒有,不會討論要不要打;沒疫苗可用,討論也沒意義。」

本報曾獨家報導,在3月24日ACIP開會投票是因「一票之差」決定暫緩建議兒童接種。食藥署EUA通過莫德納疫苗可於兒童,時間在4月17日;BNT兒童疫苗通過EUA,則是在4月28日。5月2日開放兒童接種半劑莫德納疫苗,5月16日清晨,台灣首批自購BNT兒童疫苗約77.76萬劑才抵台。

李秉穎今上午於媒體人周玉蔻主持之廣播節目中,被問到「有北市議員點名3月24日和4月20日決議翻轉,導致兒童疫苗打遲了,你欠父母一個答案?」

李秉穎表示,ACIP是一個委員會決議,「不是我個人意見,我讓大家去投票,委員會投票要不要過,是大家決議的,不牽涉到個人,是專家共識決。」

「再者,疫苗要開打,要有貨、有要緊急授權(EUA),不是我們說要打就可以開打。」李秉穎說,如果EUA都沒有,不會討論要不要打疫苗;沒疫苗可用,討論也沒意義。

李秉穎說,兒童疫苗是不是直接把大人疫苗拿來打,是專用製劑,所以需要重新緊急授權。步驟就是EUA通過可以使用,再討論,討論是委員共識決,不是任何人的決定。目前0到5歲的兒童疫苗也是一樣要等緊急授權,美國FDA都還沒通過,「他授權之後我們也會討論,也是一樣,可能會投票表決。」

2022年6月14日 星期二

研究:過勞醫護染疫率增2.6倍、沙發馬鈴薯重症增8成

2022-06-15 13:1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進入後疫情時代,各國都在探討健康生活型態能否降低染疫風險。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團隊成員林庭瑀今指出,根據國外大規模研究,過勞問題的醫護人員染疫風險則提升2.6倍,但若晚上能多睡1小時,則可降低11%染疫風險。此外,久坐生活型態以「看電視」最顯著提升染疫風險,重症風險提升達88%。

一份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及哈佛大學的研究,招募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英國、美國等六國醫護共2884人進行研究。林庭瑀指出,研究結果發現,夜間睡眠時間每增加1小時,染疫機率降低12%,日間睡眠時間延長一小時則會增加6%(1%-11%)感染風險。

此外,有嚴重的睡眠問題的醫護,染疫機率增加88%;工作過勞倦怠則使醫護染疫機率增加2.6倍,也與疾病持續時間、嚴重程度的增加有關。研究人員提醒,夜間睡眠不足、嚴重的睡眠問題、高度工作倦怠,都可能是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因素,應重視確保醫護擁有適當的睡眠和休息時間。

另一項今年發表於BMC《轉譯醫學期刊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中國研究,運用來自UK Biobank的37.7萬筆體能活動資料和42.2萬筆靜態休閒行為資料,以及258.6萬筆COVID-19宿主遺傳學計畫資料,分析休閒久坐行為對於確診後住院及重症風險的差異。

在現有薈萃分析中,休閒久坐行為主要包括三類:看電視、用電腦、駕駛。平均每日看電視時間為 2.8 小時(標準差1.5小時),平均每日用電腦1小時(標準差1.2小時),平均每日駕駛時間為0.9小時(標準差1.0小時)。

林庭瑀表示,在看電視、用電腦、駕駛,這三項靜態休閒活動當中,看電視會顯著提升感染8%、住院55%及重症88%,用電腦和駕駛則未看到顯著影響。研究人員透過代謝相關因子路徑分析,評估靜態生活型態可能是藉由抽菸、肥胖、血脂、胰島素阻抗及糖尿病,導致新冠肺炎確診風險提升。


台大公衛:1至5月超額死3187人 約376人確診死未通報

 2022-06-15 11:12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今年爆發Omicron本土疫情,今年指揮中心不公布全死因死亡數,僅公佈審查認定死因有關之通報數,截至昨天已公布3550例。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今表示,妥善照顧56至75歲戰後嬰兒潮545萬人口是控制「超額死亡」關鍵,今年1到5月超額死亡為3187人,其中87%(2765人)發生在5月,但換算僅超額比率僅4%,低於日本(5%)、新加坡(15%)、南韓(25%)等同樣受戰後嬰兒潮影響之國家。

有關社會大眾所關切之「死亡黑數」,根據指揮中心日前唯一一次於6月8日公佈「經審查排除之確診死亡人數」,陳秀熙推估「死亡未通報率」為12%,目前可能約有376人感染死亡未通報。不過陳秀熙說,在住院數這麼高的情況下,通報正確率88%仍屬高規格。

「超額死亡的定義,是觀察全死因死亡數(Observed)減去預期全死因死亡數(Expected),簡稱『O-E』。」陳秀熙表示,每個國家都要有這樣的資料,才能夠正確反映疫情對人民健康的衝擊。

陳秀熙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刺胳針期刊、經濟學人雜誌,都相當重視超額死亡的計算和校正,世界衛生組織也曾提醒,各國應努力「減少低報」,以免錯估防疫監測、出入境管制、疫苗分配策略。可惜的是,目前全球資料集中於Detla時期,世衛報告也未包括台灣。

陳秀熙團隊決定自行實際估算台灣去年Delta疫情與今年Omicron疫情的超額死亡。結果顯示,2020至2021年「O-E」是負941人,代表Alpha及Delta疫情未造成超額死亡。但2022年1至5月年「O-E」是3187人,分屬1至3月405人、4月16人、5月2765人。陳秀熙強調,Omicron疫情下幾乎沒有國家還能達到負超額,幾乎都是正數。

與鄰近國家相比,台灣超額比率只有大約4%,低於日本5%、紐西蘭9%、新加坡15%、澳洲20%、南韓25%、香港38%。

陳秀熙說,台灣1946至1954年出生的戰後嬰兒潮人口,在2015年後急速進入新冠重症高危險的高齡層,2020年達到545.4萬人。這些人是否受到妥善照顧,對於新冠死亡率有重大影響,因此建議跨國比較時,應著重與同受戰後嬰兒潮影響的日、韓、星比較。

若進一步分類死因,5月死亡的2846名確診者當中,有1438人是感染Omicron直接死亡(占51%),1408人是感染Omicron背景死亡(占49%)。陳秀熙表示,期望可藉由抗病毒藥物介入及醫療量能調整,減少感染Omicron的直接死亡。

上述死亡數值分析要正確,前提是死亡通報要正確。台灣死亡通報正確率高嗎?陳秀熙分析後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陳秀熙指出,今年1到5月超額死亡3187例,扣掉2208例有公布的,再扣掉經死因審查去掉而沒公布的603例,可得到約有376人可能確診死亡而未通報的,未通報比為12%。換句話說,死亡通報正確率高達88%,陳秀熙表示,在感染率高、住院數量大的情況下,這仍屬高規格。

陳秀熙表示,目前死亡到通報大約有6天間隔,根據模式推估,預計6月底單日重症死亡人數就會降低的50人以下,恢復背景死亡值的範圍。

台灣整體染疫率已達到11.5%,北北基桃、新竹縣/市、苗栗、花蓮、宜蘭疫情趨勢都在下降,台南、高雄、台中、台東全年齡感染率也趨於平緩。陳秀熙強調,在抗病毒藥物介入和醫療量能調整後,重症死亡的下降是「指日可待」。


為何376人確診死而未報?基層醫直指這一個心酸原因

2022-06-15 19:38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截至今天,這波疫情已公布3693人死亡,外界也很關心被指揮中心排除不計或死而未報的「死亡黑數」有多少。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今根據超額死亡數、已公布死亡數、遭排除死亡數,計算出大約有376人確診死亡未通報,未報率12%。

什麼情況下會死而未報?青年公園居家醫療團隊負責人、萬華衛康內科診所院長鄭維理表示,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高齡衰弱長者為了「擁有待在家人身邊的自由」,不想在醫院孤獨死去,就可能刻意不報。

鄭維理說,疫情後禁止探病陪病,長輩一旦確診住院,就看不到家人。如果住院中病況惡化,想見家人最後一面,也要看醫護人員是否有餘力能安排視訊或見面。

鄭維理表示,大多數人都不想要在生命最後孤單離開,因此可以想見,有些住家裡的體弱長者,就算快篩陽性,也不想找醫師確診。他們寧願不通報、不治療,自己戴好口罩並與家人保持距離,至少還能擁有待在家人身邊的自由。

指揮中心則認為,未通報人數可能只是還在審查中。代理發言人羅一鈞則表示,由於死亡到公布中間有蒐集病歷資料和審查時間,未通報人數可能還在待審中。

面對外界呼籲比照去年公布完整死亡數據,包括全死因死亡,並分別列出確定死因與新冠有關之死亡數、審查認為死因與新冠無關之死亡數。羅一鈞說,不會每天公布這些數字以免「讓大家混淆」,但可考慮定期公布分析報告。


2022年6月12日 星期日

平均日薪付完住院看護剩300元!民團籲納健保部分負擔

2022-06-13 15:05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當家人住院,76%都是由家人陪病照顧,以輪流居多,只有不到四分之一請得起平均日薪2200元以上的住院看護。最新一份1782人的調查顯示,疫情期間不但找看護難度上升逾3成,照顧責任也更集中於單一家屬,近8成工作受影響。逾9成民眾希望住院看護納入健保,由醫院負責訓練,逾半數每月願意為此多付100元以上的健保費,多個民間團體今召開記者會呼籲健保會趕快通過、全面上路,「民眾等不了!」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指出,調查發現,疫情前約5成受訪者覺得看護很難找,疫情後增加到65.7%。疫情前42.9%採家人輪流顧,僅29.9%一位家人顧,疫情後因陪病人數限制,一位家人照顧比例上升到56%。近三分之二照顧者原本有工作,因此需要請假(61.7%)、減少工時或換工作(26.7%),甚至離職(4.6%)或留職停薪(3.5%)。

少數請得起看護的民眾當中,高達98%對於每天平均2211元的費用備感壓力,又以40歲以上,需要顧老又顧小的「三明治世代」最沈重,高達66%經濟壓力非常高。畢竟,以主計處2021年公布的平均薪資55,000元計算,國人平均日薪也才2500元。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教授鄭清霞表示,國人每年住院約353.3萬件,平均住院9.29天,以坊間每天約2400元聘僱看護費推估,每年住院看護支出高達787億元。 衛生福利部照護司去年9月曾於健保會提出「建立住院整合照護計畫」,預計用三年時間編足158.7億元預算,將住院看護全面納入健保,但很遺憾並未通過。

根據照護司計畫,台灣5.8萬張急性病床,如果由醫院培訓並提供白班、夜班兩班看護,人力比約為1比2到4、1比6到8,每人每天由健保給付750點,其餘由使用者負擔,就能大幅減輕民眾負擔,也能有制度地培訓並管理照顧服務員,預估編列158.7億元即可涵蓋所有醫院。

「民眾自掏腰包787億元的事,健保只要用158.7億元就能做得更好!」鄭清霞強調,勞工因住院照顧需求而請假,不但不利職涯發展,企業經營也面臨不確定性。若健保能以「社會保險」的精神,由全民共同分擔風險,雇主跟勞工都更有保障,而且158.7 億元換算下來,每人每天才增加 1.87 元保費。

家總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副教授郭慈安表示,近來疫情專責病房給照服員的每日補助已喊到5000元,一定會對未來看護喊價造成影響。「改革不能再等!」,她建議衛福部今年及早溝通俾通過「住院整合照護計畫」,及早協助醫院全面布建。

台北市產業總工會邱奕淦理事長表示,月薪4萬1000元以下的勞工就佔全體勞工的一半,月薪只夠請得起半個月看護,遑論更低薪的底層勞工。與其「一人住院、拖垮全家」多數會員可以接受每月增加50到100元健保費,但希望調漲的健保費一定要落實在增聘人力、支付訓練,提升基層護理人員及照服員的勞動條件,以免最後沒人要做從事照顧工作。


獨/血庫只剩1.5天 台大醫院證實史上最嚴重缺血危機

 2022-06-13 19:1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大醫院今發出新聞稿指出,台北捐血中心最近募血僅達目標值的五成,平均庫存量剩2.9天,台大醫院更只剩下1.5天,院方證實「台大血庫有史以來為存量最低的紀錄」。

6月15周三起,台大醫院將舉辦為期三天的捐血活動,院長吳明賢及副院長高淑芬都將親臨東址車道旁的捐血車,挽袖號召全院員工和民眾踴躍捐血。

院方表示,血品有很多種,包括紅血球、血小板、血漿等,一般人捐血以250cc為一單位,500cc是兩個單位,以用量最大的紅血球血品為例,台大醫院在疫情前平均一天可發316個單位,疫情發生後,平均一天只能發197單位。

院方表示,從去年11月開始,血庫就一直呈現「缺血狀態」,這波疫情嚴重又導致許多定期捐血因確診或接種疫苗而暫停捐血,這次血庫庫存剩1.5天,回顧過去30幾年,這已創下「台大血庫有史以來存量最低紀錄」,目前以A型血最缺 其次是O型。

院方表示,醫院血庫一般庫存量可達2.5至3天,須支援門診、急診、病房及開刀的病患,也勢必會有突然需要大量緊急用血的病患,平常用血量就相當龐大。疫情期間全力守護民眾健康,救治各類急重症患者,用血量也非常多。

現在只剩1.5天庫存,該暫停手術嗎?院方考量手術影響層面大,無法暫停。目前因應方式為針對需大量用血的手術,例如心臟手術,只好採「先預訂並預留必要血品」的方式來供手術使用。

「血液來源是無法單靠幾天的捐血活動,必須靠每天持續有人捐血來來維持!」院方表示,希望這次捐血活動能拋磚引玉,由院長和副院長帶動各單位及善心人士捲起袖子、捐出熱血,幫助需要用血的病人一起度過這次的缺血難關。

院方指出,目前台北捐血中心的平均血液庫存量僅剩2.9天,當中以A型最缺,僅剩2.6天、B型3.5天、O型2.9天、AB型2.8天。台北捐血中心公布最近一周募得血液也僅為目標值的50%。捐血活動全部募集的血液,都會交給台北捐血中心,由台北捐血中心統一發配給需要的醫療院所。

2022年6月8日 星期三

獨/603例新冠死亡排除不計 周志浩說明6大審查原則

 2022-06-09 08:13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楊雅棠/台北即時報導

去年新冠肺炎死亡採「全死因統計」,即不論死亡診斷書的死因怎麼寫,只要有確診就會算進去,今年則會僅計算經審查認定死因與新冠有關的人數。面對外界頻頻質疑公布死亡數,昨晚間疾管署署長、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親自說明六大審查原則,並首度公布今年新冠死亡通報總數是3123例,其中2520例有列入公告,603例排除。

這603例包括「死亡診斷書將新冠列為其他死因且確信無關」271例、「有死亡通報但死亡診斷書沒寫到新冠肺炎」227例、資料不完整50例、意外或自殺39例、「死亡時間與新冠病程間隔已久且不屬同一病程」16例。

周志浩表示,審查過程包括防疫醫師的初審、專家複審,為了減少初審和複審的負擔,防疫醫師和專家有討論確立幾個基本原則,審查原則可歸納為六種情況。只要死亡診斷書在死因的甲或乙欄有新冠肺炎,而且不是到院前死亡或到急診很快就死亡的,統統都會列入,沒有時間逐案「雕花」。

第一種情況是意外、自殺或他殺,這些很清楚,原則上先排除,目前排除39例。

第二種情況是根據死亡診斷書上「甲、乙、丙、丁」四個欄位還有一個「其他」欄位,只要列於「甲、乙」,而且不是到院前死亡或到一到急診很快就走了,原則上就會統統列進來。這是因為到院前死亡或一到急診很快就死亡,有很多可能的原因,有點難說,這部分會有疑慮。

第三種情況是,如果死亡診斷書把新冠肺炎寫在「其他」,可能也需要審查。專家都同意,一般來說如果被醫師寫在這邊,代表並不認為是死因,只是附帶補充說明。這種也是一樣,如果有相當確信就可以排除,如果沒有,還是提到專家審查。防疫醫師和專家會一起討論,確認大家所持的立場都沒有差太遠,這部分目前排除271例。

第四種情況是個案確診、解隔離後過了一段時間才死亡的,這就要看病程是否有相關。如果初審有相當的確信病程與死亡有相當的間隔,可以考慮排除,只要沒辦法確信無關,原則上還是要提到專家會議去複審。複審時防疫醫師也會一起,原則上還是尊重專家意見,這部分目前排除16例。

第五種情況,是雖然該確診個案被通報死亡,但經過身份比對、調出死亡診斷書之後,卻發現死亡診斷書完全沒有寫到新冠肺炎,這種也會排除,這部分目前排除227例。

最後第六種情況是資料可疑、不完整,甚至還需要搜集資料的,這部分目前也還未列入統計,有50例。

今年累計251萬2968名確診案例,3123死亡通報,全死因致死率為千分之1.2。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表示,指揮中心應可自信公布全死因死亡數,因為千分之1.2的致死率並未偏離周邊國家太遠,算是一個平均值,加上目前台灣超額死亡還是負數,所以這份數據也可以支持新冠死亡並沒有很多黑數。

再者是病程很遠「確信」無關、列於其他死因所以「確信」無關,這並非科學用語,比較像自由心證。李建璋提醒,當代醫學是「條件式的判斷」,建議把「可排除新冠不是主要死因」的標準,清楚列出來,這樣就更加嚴謹,而且可以接受檢驗。例如與創傷、中毒、呼吸系統以外的器官衰竭、與感染症無關之心血管疾病等。

此外,一定有很多人的主要死因是寫「癌症」。李建璋說,因為過去在寫死亡診斷書的時候,曾經收到中央衛生機關的公文,提醒要盡量以「慢性死因」為主要死因,所以很多醫師可能會習慣癌症寫在主要死因,把新冠肺炎寫在間接死因,如果光看這樣就排除,也會有點可議,因為有可能是新冠確診間接導致病情惡化。

李建璋建議可以把這些排除死亡個案的數字,加上時間軸的資訊,每隔一段時間去檢視,會得到更多有意義的資訊。例如當自殺意外的比例愈來愈高,超過了自然發生率或平行死亡趨勢,那就要去思考,可能新冠確診也導致某些意外。

比方說,超高齡長者、巴金森、失智或曾經中風的長者,感染新冠病毒可能發生急性腦功能障礙,有譫妄或妄想症狀;孱弱長者因全身性感染而更衰弱、跌倒,衍生外傷性腦出血。李建璋說,許多長者確診會有非典型症狀,統計死亡人數時候把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持續透過趨勢分析所產生的洞見回頭去精進歸類方式,數據便能更準確地反應出完整的死亡人數。


2022年6月7日 星期二

運動應納入建議防疫措施 這兩種都做可降76%死亡風險

 2022-06-08 15:00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經過兩年多疫情虐,各國都積極探討有助平安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生活要素,目前包括英國、美國、南韓、南非等國都已發表大規模研究,證實「運動」抗疫效果好。南韓萬人研究證實「有氧和肌力」運動都做可降低76%死亡風險,巴西研究則證實運動能提升免疫低下者接種疫苗後的抗體反應。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研究團隊今上午透過直播,統整多國研究,提醒民眾除了接種疫苗,目前各國研究證據顯示,應該要將「運動」納入建議的公共衛生界措施。公衛學者林庭瑀根據2022年6月最新刊登於《美國運動醫學雜誌》的統合研究,以及一篇2022年5月刊登於《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的研究,做出上述建議。

運動不足會讓染疫風險大增,死亡風險可能增達6倍。林庭瑀指出,英國研究分析38萬人大數據發現,「體能活動不足」會增加32%染疫住院風險。美國4萬8440人研究則證實,持續不運動的人,住院風險會增加2.26倍、重症增為1.73倍、死亡增為2.49倍。西班牙針對552名住院患者坐回溯性研究,發現「久坐生活型態」會讓死亡風險增加高達6倍。

既然運動有好處,強度要到多強、該做什麼運動,才能獲得防疫的好處?答案是強度必須達到中等至激烈,每周要達到150分鐘以上,而且最好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都要做。

英國分析8萬2253人資料發現,每天30分鐘中等到激烈的運動,可以減少37%女性新冠重症、減少16%男性新冠重症。南韓1萬2768人研究顯示,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都有做的人,相較於都不做的人,感染風險減少15%,重症風險減少58%、死亡風險更減少76%。

南非6萬5361人研究更發現,疫情發生前兩年就「超前部署」運動,每周運動150分鐘以上並持續至少3個月以上的人,在這次疫情中受到較少的傷害。

研究者將這6萬多人分成每周<60分鐘中強度以上運動的低度運動組每周60至149分鐘中強度以上運動的中度運動組,每周>150分鐘中強度以上運動的高度運動組。結果發現,相較於低度運動組,高度運動組住院風險減少41%、住加護病房減少56%、呼吸器使用下降61%、死亡下降57%;中度運動組住院、加護病房、呼吸器使用、死亡風險也各降低17%、30%、37%、31%。

每周中強度運動150分鐘以上,即便本身有免疫低下疾病,接種疫苗的保護力也會比較強。巴西研究把758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分成運動組和不運動組,運動組的定義是每週150分鐘中等到激烈的體能活動。結果發現,接種兩劑科興疫苗6個月後,相較於不運動組,運動組的血清抗體值幾何平均效價高了43%之多。


秋冬隱憂:新冠、流感共同感染 重症增4倍、死亡增2倍

2022-06-08 18:15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今透過直播提醒,英美等國新冠疫情趨緩,但流感個案都在持續上升,兒童因流感而住院率甚至已與Delta流行期相當,英國研究則發現,新冠和流感同時感染,重症比率增4倍、死亡比率增2倍。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提醒,因Omicron感染率高,同時感染流感的機率變高,今年秋冬流感疫情恐較往年嚴重,不可輕忽兒童常規疫苗接種,也需要提前部署流感治療藥物。

台大公衛學者張維容指出,英國分析21萬2455人住院確診資料,發現同時感染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三者之一的比率有8%。同時感染流感的比率有3.3%,這些人使用侵入型呼吸器的比率增加4倍,住院死亡的比率增加2倍,但同時感染腺病毒或呼吸道融合病毒的人,卻沒有看到這樣的上升。

台大公衛學者范僑芯指出,美國新冠疫情趨緩後,流感疫情持續上升,兒童的流感住院率已經與Delta時期的住院率相當。英國也看到類似現象,雖然新冠肺炎的醫療需求逐漸下降,1到14歲的流感個案數卻急劇增加。

張維容指出,美國流感通報個案數上升,以喬治亞州和阿拉巴馬州最嚴重。分析電子病歷發現,共同感染新冠肺炎和流感的比率是2.9%,雖然比例不高,但是仍要注意,因為多數是年輕人,年齡中位數只有22歲。

陳秀熙表示,因為Omicron感染率高,所以共同感染的發生率也變高了,國外經驗值得台灣深思和注意,應提前部署流感疫情所需的疫苗和藥物。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立昇表示,台灣快要解封的時間可能會落在9到10月,到時也將面臨流感疫情升溫,因此現在就要注意新冠疫情不能影響到兒童的常規疫苗接種。

陳秀熙提醒,這波新冠疫情穩定趨緩後,從大流行走向地區性流行,為了兼顧防疫與新常態生活,勢必要以既有的流感監測系統去監測新冠肺炎。

台大公衛校友、醫師賴昭智指出,包括定點醫師回報、急診回報、實驗室被動監測、定期以基因定序監控病毒變異等,都是流感監測系統既有的重點項目,也是新冠肺炎監測所需項目,應可順利結合納入。

2022年6月6日 星期一

獨/走出台灣才能從容告別?多國確診殯葬規定一次看

 2022-06-07 11:42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從2020年至今,台灣累計已有3090人死於新冠肺炎。過去兩年多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遺體「儘速火化」被解讀為24小時內火化,加上規定遺體裝進雙層防水屍袋就不能再打開,甚至發文建議殯葬業者在大體車上完成入殮,導致喪家無法見最後一面,無法好好告別,終生遺憾。

其實早在2020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已經為全球各國的確診喪葬規定奠定了方向。WHO開宗明義強調「應避免倉促處置死於COVID-19的死者」、「死者的尊嚴、他們的文化和宗教傳統以及他們的家人應該始終受到尊重和保護」,只要做好適當防護也不親吻或觸碰,家屬可以去太平間看遺體,遺體無論火化或埋葬都可以。

放眼紐西蘭、澳洲、加拿大、新加坡等四國的相關規定,也沒有一個國家跟台灣一樣有「儘速火化、屍袋不能再開、在大體車上入殮」這些規定。遺體處理的共通重點在明定殯葬業者所需的防護和流程注意事項。喪禮和儀式幾乎都盡可能兼顧喪家宗教文化背景,共通規定幾乎只有「不要親吻或觸碰遺體」,華人多的新加坡也允許喪家守靈3天。

加拿大政府官網明確寫道「應考慮在安全的非醫療環境中『最後一次告別』對悲傷家庭之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死亡人數激增也會導致殯儀服務人員和其他處理屍體的人面臨更大的心理健康挑戰,應考慮為這些人提供心理援助部門。

紐西蘭衛生部規定,只要能遵守機構規定及相關感控程序,牧師等和宗教司儀可以在醫院、臨終關懷院或私人住宅中舉行「最後的儀式」。紐西蘭政府也提供遺屬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的哀傷輔導專線。



獨/每個生命都重要?陳時中答應公布這數字卻拖逾兩周

 2022-06-07 12:37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國民黨團昨召開記者會,質疑政府對於染疫死亡數「蓋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重話警告,質疑公權力或公務人員造假要有充分證據,不能任意指控,他說「不太可能有任何新冠死亡的通報被遺漏,這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報到指揮中心被刪掉,也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台灣要掩蓋死亡數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陳時中可能忘記了,從2020年至今台灣累計公布的3090例死亡,只有去年是全死因都算,今年則要經過審查,認為死因與新冠有關才會列入計算。經審查有少人不算?陳時中也曾經答應要公布。

指揮中心5月17日記者會就已承認上報的死亡案例不會一律列入死亡,有些要經過指揮中心審查,認為死因無關新冠就不會算進來。5月19日記者會時陳時中甚至答應公布這些「審查認為死因與新冠無關的死亡人數」,之後卻無聲無息。

昨天記者再次請教何時能公布,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只說「還在研議中」;至於還要研議什麼?何時可公布?莊人祥則未回應。

指揮中心5月17日記者會,為回應媒體人吳子嘉質疑「就算死者確診,如果死亡診斷書未列新冠肺炎就不會列入死亡數統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今年已不再像去年用「全死因」計算死亡人數,報上來的死亡診斷書如果「直接死因」沒有新冠肺炎,就要經指揮中心審查病程,審查判定死因與新冠無關者不會列入。

5月18日,北市議員鍾小平指出光是雙北確診火化人數就超過指揮中心公布的全國死亡人數,質疑數據兜不攏有「蓋牌」之嫌。指揮中心5月19日記者會有媒體詢問,為消除「蓋牌」疑慮,未來是否將一併公布審查認為死因與新冠無關的死亡人數?陳時中回答「可給更清楚數字,但需要一點時間。」

為火化爭議解套 專家建議:Omicron改列第4類傳染病

2022-06-07 21:37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確診遺體「儘速火化」被解讀為24小時內火化,又規定遺體裝進雙層屍袋就不能再打開,甚至發文建議殯葬業者在大體車上完成入殮,喪家無法見親人最後一面,留下遺憾。專家提醒,現行做法代表政府還放不掉「清零」思維的尾巴,但既然Omicron已輕症化,相關規定應根據疾病嚴重度調整,也是新冠肺炎「下台階」改列第4類傳染病的前奏。

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面對最嚴重的病原,才會要求24小時內火化。指揮中心應重新檢視專家當時訂出「儘速火化」的考量為何?是否還適用現在情境?

施文儀分析,如果「儘速」是允許比24小時更久,現在應因應民情,訂出更明確的時間。如果當初因武漢株或Alpha株流行,「儘速」是希望比24小時更短時間,現在這規定就顯有過當。因Omicron已經輕症化,相關規定應配合疾病嚴重度進行調整,現在就是一個「下台階」的好機會,也是為新冠肺炎改列第四類傳染病做準備。

施文儀表示,「儘速火化」等規定代表政府還有很多清零思維的尾巴,要放放不掉、想丟不敢丟。即便喪葬這部分對防疫的影響沒那麼大,仍因此讓很多短時間失去至親的人連最後一都見不到。他相信,指揮中心如果參考其他先進國家規定,一定可以訂出更人性化的處理流程。

2020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就為全球確診喪葬指引奠定方向,開宗明義強調「應避免倉促處置新冠死者」、「死者之尊嚴及其文化宗教傳統和家人,應始終受到尊重和保護」。有適當防護、不親吻或觸碰遺體,親友可去太平間見亡者最後一面;遺體可火化或埋葬,也未要求儘速。

紐西蘭、澳洲、加拿大、新加坡等國都沒有規定「儘速火化、屍袋不能再開、在大體車上入殮」。各國遺體處理的共通重點在明定殯葬業者所需之防護和流程注意事項。喪禮規定盡可能兼顧喪家宗教文化傳統,共通點幾乎只有「勿親吻或觸碰」,就算一時激動觸碰了,只要徹底洗手就好。

加拿大政府官網寫道,在安全的非醫療環境中的最後告別,對悲傷家庭的心理健康很重要。指揮中心常說要效法的紐西蘭,在遵守感控規定的前提,允許牧師等宗教司儀可在醫院、機構或私人住宅舉行最後的儀式。華人多的新加坡,也允許喪家可以守靈3天。

獨/每個生命都重要?陳時中答應公布這數字卻拖逾兩周

2022-06-07 12:37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國民黨團昨召開記者會,質疑政府對於染疫死亡數「蓋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重話警告,質疑公權力或公務人員造假要有充分證據,不能任意指控,他說「不太可能有任何新冠死亡的通報被遺漏,這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報到指揮中心被刪掉,也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台灣要掩蓋死亡數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陳時中可能忘記了,從2020年至今台灣累計公布的3090例死亡,只有去年是全死因都算,今年則要經過審查,認為死因與新冠有關才會列入計算。經審查有少人不算?陳時中也曾經答應要公布。

指揮中心5月17日記者會就已承認上報的死亡案例不會一律列入死亡,有些要經過指揮中心審查,認為死因無關新冠就不會算進來。5月19日記者會時陳時中甚至答應公布這些「審查認為死因與新冠無關的死亡人數」,之後卻無聲無息。

昨天記者再次請教何時能公布,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只說「還在研議中」;至於還要研議什麼?何時可公布?莊人祥則未回應。

指揮中心5月17日記者會,為回應媒體人吳子嘉質疑「就算死者確診,如果死亡診斷書未列新冠肺炎就不會列入死亡數統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今年已不再像去年用「全死因」計算死亡人數,報上來的死亡診斷書如果「直接死因」沒有新冠肺炎,就要經指揮中心審查病程,審查判定死因與新冠無關者不會列入。

5月18日,北市議員鍾小平指出光是雙北確診火化人數就超過指揮中心公布的全國死亡人數,質疑數據兜不攏有「蓋牌」之嫌。指揮中心5月19日記者會有媒體詢問,為消除「蓋牌」疑慮,未來是否將一併公布審查認為死因與新冠無關的死亡人數?陳時中回答「可給更清楚數字,但需要一點時間。」


確診死亡數到底在吵什麼? 專家解析這幾個數據很重要

 2022-06-07 21:20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已有3214名新冠肺炎死亡案例,去年是統計「全死因」,只要確診後死亡就算,今年則是只算「直接死因」或「審查死因與新冠有關」的人數。指揮官陳時中今年5月中曾允諾公布「審查認為死因與新冠無關的死亡數」,今外界再次詢問,他說「可能還沒弄清楚,弄清楚就跟大家報告。」

專家表示,要將死因歸類確實不容易,不經歸因的「全死因」死亡是醫療水準的指標,比較適合作為跨國比較。公衛學者則建議,死亡數可以不用天天公布,但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公布總通報死亡數,及其中與新冠有關或無關的類別。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表示,死因的判斷歸類不容易,有很大的專業判斷空間,通常死亡診斷書寫在最前面的,就會被認為是死因。舉例來說,癌症或中風的病人常常最後死於敗血症,但敗血症不會進入國人10大死因,癌症和中風才會。

李建璋表示,不同醫師、不同國家對死因的歸因判斷會有差異,所以歸因過的死亡人數比較不適合互相比較。不經歸因,只要確診就算的「全死因」死亡數,經過校正年齡和性別,比較適合做跨國比較,是代表國家醫療水準的指標。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各國都有在對新冠確診死者的死因進行重新分類,但不會天天更新數據報告。建議指揮中心可以持續接受通報,花時間妥善釐清、分類,再定期公布總通報死亡數、判定有關的死亡數、判定無關的死亡數及其類別,讓外界了解。

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完整的死亡資料是國家生命統計很重要的一環,各國都在整理。他相信台灣這方面還算光明磊落,專家也不會動手腳,待疫情告一段落,應該就會有正確數據攤在陽光下,不用急於一時。

至於外界常說的超額死亡,李建璋表示,這不是單看新冠死亡,而是看有疫情的年度實際總死亡人數,是否高於該年度預期的總死亡人數。如有超額,代表疫情為國家帶來負擔,超額有來自疫情直接導致的死亡,也有來自受疫情間接拖累所致的死亡。

李建璋表示,現在還在疫情管制期間,防疫措施阻絕許多傳染病,也減少年輕人出意外的機會,但這些死亡在防疫措施解封後可能會變多,建議觀察完整一個年度再討論超額死亡。

「屍袋不能重開」比儘速火化更傷 專家提三建議彌補

2022-06-06 20:1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許多確診者死後都在24小時內快速火化,悲憤的家屬都被告知這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指揮中心則喊冤說,自前年至今規定都是「24小時內通報、盡速火化」沒有變過。

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對指揮中心提出三建議,法令遭誤解造成遺憾,首先應將「盡速」改為更明確的時間,如三天或五天,再者是訂定可打開屍袋瞻仰遺容的SOP,第三以同理態度安撫民怨心情,例如出面道歉,或於疫情結束後辦理追思會。

施文儀指出,他與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一個月前的投書就曾提醒「快速火化不符合人性」,因據他了解,很多確診死者都是3到12小時就火化了。

施文儀表示,雖然每一種第五類傳染病各有通報和火化規定,「儘速火化」這樣的用語製造了裁量空間,可想見許多殯葬業者和醫院為解決麻煩,可能會誆騙慌亂的家屬,都說是政府規定24小時內而頻頻催促,許多家屬應該都曾經被恐嚇不能超過時間,在半強迫下接受,不敢有太多意見。

施文儀表示,對守法的家屬來說,「儘速」二字可能就是短短數小時,就算要看時辰火化,12小時內也找得到好時辰了。現在發現「儘速」太模糊,不是符合當代法治國家的用語,就要趕快修,以明確的時間取代,例如72小時內、5天內,若覺得這疾病沒有那麼危險,甚至也可以寫7天內。

施文儀提醒,「屍袋拉鍊拉上之後就不能再打開」比24小時內火化更嚴重,因為真正的問題在於這樣或許符合「科學」和「防疫」,卻導致生者不能看死者最後一面,這太不符合「人性」了。

施文儀說,死者已經不會因為咳嗽打噴嚏而製造氣膠傳染,在一定防護下,應可容許家屬瞻仰遺容。指揮中心應訂定指引,讓比較晚趕到的親友也可以再看一眼,照顧到生者對於亡者的思念和和愧疚等心情,民怨才會解除。

最後,應更細膩照顧親友已經被火化的家屬之心情。施文儀表示,法令被誤解,造成了遺憾,生者心裡一定有許多難過和遺憾,和各種「早知道」的心情,就像新北兩歲確診死亡男童的父親,也有「早知道不要那麼相信119或許就不用等這81分鐘」的痛苦感受。

施文儀建議,政府還是應該要出面跟人道歉,看用什麼方式,表達同理和善意,或許將來疫情結束後,針對這些早期確診死亡者的親友,舉辦一場追思會,安撫家屬、幫助大家心情平撫,「這不是科學或防疫,是人性該做的。」


2022年6月1日 星期三

獨/矯正機關疫情不透明 出所才知陽性嚇壞戒護人員

 2022-06-01 13:57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肆虐,昨已破200萬人確診,法務部矯正署所屬的矯正機構也傳出群聚事件。有讀者向本報反映,現有很多受矯治人在所內就快篩陽性,出所時卻連一張居隔單都沒有;來接人的戒護人員拿到的公文,相關資訊非常匱乏,也看不到確診日期、是否已完成七天隔離或醫療處置等資訊。他擔心恐導致戒護人員、後續接手單位、受矯治人的家庭,都面臨群聚感染風險。

讀者呼籲指揮中心應公布矯正體系目前染疫狀況、受矯治人在所內快篩陽性怎麼處理、有接觸風險或症狀但快篩陰性怎麼處理、本國人與外國人的流程有何不同。受矯治人出所後若需移往其他單位,相關公文書也應提供充足的資訊,不要像是「丟包給其他單位」,導致戒護人員在恐懼中工作。

讀者舉例說,外國人出所,移民署的專勤隊會來帶他們到收容所、等待遣返,現在專勤隊發現很多監所出來的人都是快篩陽性,戒護過程多人共處於車廂,感染風險不小,相當令人害怕。

此外,他表示,戒護人員也沒有可靠的管道可以知道要接的人是不是陽性,因為既沒有居隔單,公文上也不會寫,在所內做過哪些處置也不知道。「如果帶人之前打電話問監獄的窗口,有些承辦人會先講他陽性,但有些也沒講,可能也不是故意。」

讀者表示,希望指揮中心公布矯治機關內的染疫人數,在矯治機關內快篩陽性的SOP是什麼?是否在原地完成七天隔離再出所?出所之後的SOP又是什麼?是不是可以直接媒合到集中檢疫所報到?

他表示,現在專勤隊接到陽性的外國人,還要自己聯絡附近的集中檢疫所,卻連這個人確診幾天都不知道,希望有透明的資訊,讓整個流程相關的單位都可以順暢、安心的做好份內工作。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表示,快篩陽性要經過醫師判定確診後,後續處置會因地制宜,但還是要有基本隔離。

至於居隔單開立因收容人而有不同,可能是有時間落差,但矯正機關應要把事情辦好,讓協助後送者知道情況,不過目前所知,若移送還是會以全防護進行。

學者估4縣市疫情還會升 沒做好2件事死亡倍增到7月

 2022-06-01 11:5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肆虐,昨已破200萬人確診。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指出,台灣因快篩、保險等因素,疫情軌跡走得比紐西蘭1到1.5周,目前看到至少8個縣市確診率已逾6%,可能開始往下走,但台中市、高雄市、台東縣、彰化縣仍小於6%,需觀察是否續升。

此外,5月最後一周重症死亡數陡升,從每天不到100人跳升到每日增近150人,致死率攀升中,受醫療緊縮導致的超額死亡影響最大。

陳秀熙根據紐西蘭經驗推估,致死率還需2、3周才會往下降。要避免直接與間接的重症死亡,必須靠「精準使用抗病毒口服藥」、「改善醫療量能緊縮」,如果這兩件事沒做好,7月上旬每日死亡人數會逼近200人。

陳秀熙指出,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在高峰累積通報率達6.8至10.1%,新竹縣、新竹市、宜蘭縣、花蓮縣之高峰累積通報率也已超過6%,這8個縣市流行波有下降趨勢。

至於台中市、高雄市、台東縣、彰化縣,目前累積通報率仍低於6%,還在高峰期,未來是否持續上升?仍值得關注,結果可能因各地感染率、疫苗施打率、無症狀及輕症偵測量、快篩使用情況、人流移動、公衛防疫措施落實度而有不同。

陳秀熙表示,台灣平均感染率已接近7%,脆弱族群包含65歲以上長者及小於12歲兒童,感染率則分別已經接近5%及9%。自4月23日起累計,每10萬75歲以上長者有498人中症,每10萬75歲以上長者有154人重症,與其他年齡層差距非常大。

陳秀熙分析台灣每千人重症數,結果顯示,重症數在5月最後一周快速上升,之前每千人僅0.5人重症,5月底卻跳升到每千人逾1.5人重症,暴增3倍。

陳秀熙指出,主要原因包括近期「醫療量能緊縮」造成間接重症死亡,受「超額死亡」影響最大,預估要等流行高峰過2、3周,才有可能看到中重症個案數下降。

根據研究團隊成員、公衛學者林庭瑀的分析,陳秀熙指出,死亡原因可分為直接與間接兩類。 直接重症死亡是因感染新冠肺炎而導致的死亡,間接重症死亡是因醫療量能緊縮導致的死亡。若不能「精準使用抗病毒口服藥」、未改善「醫療照護緊縮問題」,重症及死亡個案數會持續上升。

若精準使用抗病毒口服藥的落實度達到9成、醫療量能緊縮問題改善程度達到7成,同時減少投注於輕症、無症狀、低病毒量(Ct值大於30)個案的醫療及行政量能,即可望有效避免直接與重症死亡,再次壓平曲線,讓6、7月的重症死亡人數維持在每天50人以下。

陳秀熙說,必須盡力避免低病毒量個案佔用醫療量能,而導致中重症高危險群的間接死亡上升。建議回歸「基層流感社區監測」,學習日本只做「症狀監測」,鼓勵民眾以即時快篩作為「自我監測」,讓基層醫療體系分擔中重症救治院所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