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7日 星期四

飼主染疫最深恐懼:等我隔離出關 毛小孩已瀕死怎辦?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  2022-01-27 01:00

愈來愈多餐廳、職場發生不明源頭的新冠肺炎群聚事件,個案多為感染初期病毒量較高之個案,按照現行解除隔離標準,這些人至少要隔離10天,且要滿足兩次檢驗陰性或Ct值大於30,才能解除隔離。對於許多需要醫療照顧的犬貓等動物來說,與照顧者隔離將直接威脅動物生命,許多飼主面臨極大壓力,深怕出關時動物已瀕死,紛紛展開自救。

家有貓狗 最怕隔離突如其來

家有一貓一狗、已接種三劑疫苗的沈小姐認為,現行確診隔離措施簡單、粗暴,疫情離自己愈來愈近,她最焦慮反而不是染疫,而是當隔離突如其來,該怎麼安排貓狗照顧。因為她的狗無法與陌生人相處太久,有次家庭出國將狗送到寵物旅館,五天不吃不喝、血便;至於性格強烈的貓咪則不曾離家,無法預期會發生什麼事。

隆安動物醫院院長姚勝隆表示,有些原本健康的動物,在陌生環境中壓力過大,會躲起來、不吃不喝不尿,這在貓很常見,少數狗也會如此。不吃不喝會導致黃疸、急性脂肪肝,不尿也可能讓原本腎臟不好的動物爆發腎衰竭,這些都是需要搶救,死亡率高的急重症,飼主勢必擔憂。

養高齡動物 事先約定照護者

家有三貓的游小姐已接種三劑疫苗,她很擔心如果確診隔離,家中的心臟病貓、白血病貓該何去何從。游小姐與一位家有超高齡老貓的熟識貓友約定,要是一方被隔離,另一方就要負責照顧好對方家裡的貓咪,游小姐已經準備好所有照顧所需的用品,將所有照顧須知記下、向對方說明,就像醫院護理師交班一樣專業而詳細。

姚勝隆表示,高齡動物愈來愈多,腫瘤、心臟病、腎臟病的盛行率都名列前茅,飼主得學會投藥、照顧、定期回診。例如心臟病得每天吃藥、糖尿病要每天打胰島素、慢性腎病要每天打皮下輸液,少數較嚴重心臟病要給氧氣。如果擔心忽然被確診隔離,一定要先找好「做得到這些事情」的親友或醫院,否則,若任憑治療中斷,動物真的可能命危。

年節將近 親友、醫院不好找

難就難在,親友和醫院都不好找。沈小姐說,春節期間是寵物旅館的旺季,臨時要訂房幾乎是不可能的;過年假期的活動也會提前安排,臨時要找有能力照顧動物的親友,也非常困難。

姚勝隆表示,動物醫院的住院部在過年期間人力吃緊、收費較高,而且通常都只會照顧既有的住院動物,不會收新的動物,今年因疫情關係,許多獸醫同業提早放假。建議飼主在過年之前都要先把藥品備足,也要到地方獸醫師公會的網站,預先查詢春節有看診的當地醫院名單,如果動物有緊急醫療需求時,才知道可以去哪裡。

送收容所安置 沒飼主能安心

將動物安置在地方政府的動保處,可行嗎?沈小姐認為,沒有一個飼主會放心把動物安置在收容所,因為動保處原本就人力不足,不可能再負擔這些額外安置照顧。不過,各地動保處處理流程不同,新北市找到十一家寵物旅館作為「共居寵物安置旅館」、三家動物醫院作為「共居寵物安置醫院」,騰出部分空間,專門收飼主被確診隔離的動物。

新北市動保處處長楊淑方表示,如果確診個案家有寵物,找不到親友照顧,衛生局會通知動保處,動保處就會評估個別動物情況,再決定進行安置在旅館或醫院,旅館住宿前14天每天300元,醫院安置則視其需要收取醫療費用。從去年五月至今,安置過各式各樣的動物,包括需要24小時溫控籠舍的絨鼠、非洲鸚鵡、癌末需化療的家犬、高齡老貓等。

有鸚鵡跟主人視訊 才肯進食

楊淑方表示,安置動物後,動保處與飼主保持聯繫,如果動物開始不吃不喝,獸醫也會詳細詢問飼主動物的食性、習性,安排飼主與動物視訊說話,盡心盡力照顧的過程中,也發生過許多感人事件。鸚鵡聽到主人的聲音,就開始叫「媽媽」、開始吃東西。還有飼主住院往生後,托夢叫女兒去接高齡老貓,原本絕食的老貓聽到女兒要來接自己的消息,就開始進食。

然而,並不是每個縣市的動保處都做得到這樣。游小姐問過居住地、戶籍地的地方政府,飼主確診後動物的安置流程?相關單位都講不出個所以然。「牠們不能跟我走,也不知道會被送到哪裡,我只能用最壞的打算去沙盤推演」,游小姐自嘲說,一般人應該會覺得她是神經病,但「這真的是生死交關的事情。」

飼主疾呼 研議在家隔離措施

沈小姐表示,台灣飼養貓狗數量就將近230萬,與14歲以下兒童總人數不相上下,飼主受隔離之後的照顧困境,絕非少數人的困擾,而是非常普遍的議題。她建議,政府應該要朝向確診者在家隔離、縮短天數等方向研議隔離措施,至少要依照疫苗接種程度,有不同的標準,特別是完整接種者應該要縮短隔離天數。

目前確診者解除隔離條件分為兩種,如果一開始病毒量比較高(Ct值小於30),就要同時符合「至少退燒一天」、「距離發病已達十天」、「間隔24小時兩次PCR檢測陰性或Ct值都大於等於30」。如果是一開始病毒量較低的(Ct值大於等於30),則要同時符合「無相關症狀」、「N抗體陽性」、「間隔24小時兩套呼吸道檢體都陰性或Ct值大於等於30」。

2022年1月23日 星期日

人心惶惶!專家籲指揮中心啟動專責基層網、訂就醫指引

 2022-01-23 12:35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Omicron疫情跨縣市多點爆發,高市府宣布有症狀民眾在診所「戶外就醫」,北市府則喊話「先篩檢、在就醫」,全國基層診所無所適從,民眾人心惶惶。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建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應儘速調整2009年H1N1大流行準備計畫並「啟動專責基層醫療網」作爲第一道防線,完成篩檢到給藥流程;另要提供「民眾就醫指引」並配合輕症趨勢調整隔離方式,開始為社會大眾建立「與病毒共存」的心理準備。

施文儀表示,過去近兩年時間,指揮中心一直把新冠肺炎當作是嚴重傳染病,以面對重症為主要考量,所以只要一有確診,不論輕重症,都要到隔離病房,採取「阻絕」手段。然而,現在面對Omicron變異株,有輕症多,傳播快的特性,指揮中心應該要提出「民眾就醫指引」,這部分許多國家老早都有做,可以參考。

施文儀說,過去台灣病例沒那麼多,一直沒有就醫指引,現在基層診所如臨大敵,地方政府先行應對也不是不行,但一定會很困擾,其實各地都期盼中央要訂指引。

施文儀表示,現在最快的作法,就是參考2009年H1N1大流行的策略。當時有專門看流感的基層院所,有呼吸道症狀的人就優先到這些院所,這些院所有適當防護,有整套檢驗確診流程,也可以直接給抗病毒藥物(克流感),基本上就是「一條龍」都做好,疑似症狀民眾不需為了檢驗、看診、領藥跑多個地點,徒增傳播風險。這些診所為了保障社會大眾而不看其他病人,健保也要補償他們的損失。

施文儀表示,指揮中心的專家們只要把2009年流感大流行準備計畫拿出來,加上一些目前疫情參數條件,有當時經驗的院所名單都在,可以趕快把基層組合成為第一道防線,就可以迅速上線。千萬不要讓一大堆輕症都跑去醫院去篩檢,這樣反而會影響到大醫院處理其他急重難症的量能,生命損失更大。

施文儀表示,新冠肺炎雖然不見得已流感化,但輕症化已是確定,目前還放在第五類傳染病,但或許不一定要到隔離病房或檢疫場所,「可能要當作一個醫療的事情,不完全是傳染病的事情」,重點是輕症者不要到處亂跑、不會繼續傳播,以免影響到還沒有打疫苗的年長者。

針對少數還沒有接種疫苗者,施文儀表示,如果基層醫療網沒有弄好,疫情擴大時,這群人一定是先遭殃的,重症還是要救命,醫療仍可能面臨沈重負擔。所以現在一定要繼續想盡辦法把這群人的疫苗覆蓋率補起來。

「有些人比較懶散,你必須促使他緊張一點,有些人比較緊張,你也要幫助他不要過於緊張。」施文儀表示,政府做任何轉變,都要考慮到民眾需要心理調適的準備過程,透過基層醫療網及就醫指引引導民眾調整就醫習慣,都能幫助社會大眾往病毒共存的方向走上軌道,「與病毒共存,現在就要開始心理準備。」

對於施文儀的建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現在和當時情境略有不同,現在快篩供應充足,所以也呼籲有相關症狀的民眾先用家用快篩,可以及早發現,也可以減低醫療負擔。

兒童疫苗研議卡在哪? 專家反問疾管署「要討論了嗎」

 2022-01-23 16:39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楊雅棠/台北即時報導

國內自1月10日出現首例本土Omicron兒童病例之後,確診兒童持續累積,包過許多尚無疫苗可打的12歲以下兒童。指揮中心這兩周在例行記者會屢次被問到兒童疫苗接種政策研議進度,指揮官陳時中都說要等專家討論。研議沒進度到底,是卡在專家還是卡在疾管署?今天記者會上專家小組與疾管署的互動頗耐人尋味。

今天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出席記者會,再次被問到5到11歲疫苗接種,張上淳說「不清楚ACIP是否準備要討論了」,他並直接轉頭問疾管署署長周志浩:「我們有要討論了嗎?」

張上淳今表示,關於5到11歲疫苗接種,還是希望經過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討論,也要看更多全球資料搜集情況,但他不太清楚ACIP是否準備要討論了。張上淳轉頭問周志浩「我們有要討論了嗎?」周志浩接著說,「我們在跟疫苗廠商搜集料,完整一點就會提出討論。」

2022年1月19日 星期三

獨/癌友返國期滿就醫四度被拒 問題出在「同住家人」

 2022-01-19 17:10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有民眾投訴返國21天期滿要就醫治療癌症時,被拒絕,直到第25天仍持續遭拒。後經查才發現,原來是有其他較晚入境的家人,將他填報為「同住家人」,導致他還在「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而被拒絕非緊急就醫。指揮中心提醒,如果同住家人資訊填錯可請民政單位修改,若加強自主管理期間有緊急治療需求,也可請地方衛生局協助安排就醫。

呂先生與妻子、兒子、罹患淋巴癌中期的呂妻之兄(小舅)一起從中國返台,四人在「7+7+7」方案21天內四次檢驗都是陰性。由於小舅日漸虛弱,21天期滿家人立刻陪他去北榮辦住院、接受治療,沒想到院方看到健保卡註記「入境未滿30天」便拒絕他採檢並辦理住院。呂家連續四天連跑四趟北榮急診,答案都是一樣。

呂先生表示,醫院說是因為健保卡,但是問遍了1922、衛生局、村里幹事,都說沒有限制要滿30天才能就醫。他與妻兒今天親自到疾管署想問個明白,疾管署人員也說,春節方案21天期滿就能就醫,健保卡註記入境未滿30天只是提供「旅遊史」給醫師參考,並未以此限制民眾就醫,不明白醫院為何不放行。

其實呂先生家人被拒絕就醫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健保註記。面對媒體詢問,北榮院方表示,院方資料與疾管署連線同步,1月18日資料顯示這名病人被列為其他「7+7」專案入境者的「同住家人」,昨天還在應延後非緊急醫療的「加強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今天(1月19日)解除警示,主治醫師已安排收治。

經過釐清,呂先生發現,原來是晚四天回國的女兒填報資料時,將小舅也列入「同住家人」,因為女兒還沒滿21天,所以小舅被多匡列了四天的加強自主健康管理,如果非緊急醫療需求,就要暫緩就醫。不過呂先生表示,女兒實際上並未與小舅住在同一處,想要更正這項資訊,讓小舅解除匡列,也不知道該找誰幫忙改。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無論是入境者或同住家人,如果還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需配合延後「非急迫」的醫療或檢查。如果發生較緊急的就醫治療需求,可以請所在地衛生局協助安排就醫,另外如果所填的居家檢疫相關資訊有需要更正之處,可聯絡地方政府民政系統的居家檢疫關懷中心,請他們協助更正。

2022年1月15日 星期六

獨/王必勝打完卡防護裝備就降級! 桃機人員心寒控訴

2022-01-16 12:24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長程航班落地採檢實施五天以來,每天陽性率都逼近10%,檢疫、地勤、救護車等會長時間、近距離接觸到大量確診旅客的第一線人員,高規格「兔寶寶裝」卻只穿了兩三天,就被全面降級為包覆度不足的防水隔離衣,救護車對此氣憤到一度罷工拒載。相關人員投訴,旅客出境動線上的清潔及保全,每天也只有一套防水隔離衣,連去員工專用廁所或休息區都穿著,根本沒有感控分區可言,員工人心惶惶。

相關人員表示,長程落地篩檢政策匆匆上路,大多數第一線人員根本未受過防護裝備穿脫的訓練及考核,機場公司沒有督導,就叫人直接上陣,這幾天烏龍百出。有看過保全將鞋套誤當作是髮帽,戴在頭上,也有海關、移民官在執行完陽性個案通關任務之後,才無助地表示自己根本不知道要如何脫下身上的兔寶寶裝。

相關人員表示,現在每次長程航班旅客進入候機室,當中必然有確診者,候機室就像一個多人一室的超大病房。第一線檢疫人員、醫院來的採檢人員,都必須與確診者在同空間裡相處三小時以上,才能完成所有流程。確診者拿行李、離開機場去醫院的過程,還會接觸到地勤、海關、救護車人員。

不過上述人員只有醫院採檢人員從頭到尾都有兔寶寶裝可穿,其他人只有穿不到幾天,就被管理方以「沒那麼危險」、「通風良好」為由,被降級為會露出脖子、腳踝、背部的「防水隔離衣」。工作人員憤怒表示「簡直是在王必勝(前進指揮所指揮官)打卡拍照後,防護裝備就消失!」桃機發配的裝備降級,甚至引發救護車人員罷工拒載。

工作人員向管理方投訴未果,確診者每天一直來,所有工作人員只能展開自救。現在地勤和救護車人員仍拒絕桃機發配的防水隔離衣,只穿自備的兔寶寶裝。長時間與旅客一起待在候機室的檢疫人員只有防水隔離衣可穿,只好用膠帶幫彼此把不密合的腳踝、背部、頸部貼緊,才敢執勤。

至於之前染疫最多的外包清潔人員及保全,之前都只穿制服上班,什麼隔離衣都沒有,經過一番疫情肆虐,最近才終於開始有防水隔離衣可穿,但是每天只有一套。物資不足下,這些外包人員整天都穿著同一件防護衣,去員工專用廁所、員工休息室都穿著,根本不可能維持感控原則中所謂的清潔區或污染區,其他共用空間的員工看了都膽戰心驚。

相關人員表示,桃機第一線工作風險超高,卻長期面臨防護不足、感控落漆等結構問題,待遇上不但時薪低,每天與確診者長時間共處,卻完全沒有危險加給津貼。相關人員無無奈表示,現在不離開,只是心疼同事辛苦,其實身心負荷已越來越接近極限。眼睜睜看的防護裝備降級,「叫我們如何安心防守邊境?」強烈呼籲主管機關改善機場防疫措施、落實感染控制訓練,並且檢視環境清潔和通風換氣,以實際行動保護高風險工作者的安全。

2022年1月13日 星期四

室內通風不到位 專家憂「氣溶膠感染」醫護首當其衝

 2022-01-13 13:10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境外移入病例暴增,醫院專責病房照顧負擔沉重,已有至少三名北市專責護理師確診。過去照顧Alpha變異株或Delta變異株,重症患者更多,醫療人員都沒有這麼快受到波及,確診人數暴增或許不是造成院內感染唯一的原因。國內專家憂心,國外已有共識Omicron很可能透過「氣溶膠」傳染,但國內討論甚少觸及,仍僅著重飛沫及接觸傳染,若沒做好通風,室內感染風險將大增。

疾病管制署《感染控制雜誌》去年10月的文獻指出,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新冠肺炎可透過氣溶膠傳染,眾多無症狀確診者可能就是透過呼氣時所產生的氣溶膠感染他人。飛沫感染可透過醫用口罩阻絕,但氣溶膠可穿透並圍繞於口罩周圍,即使佩戴醫用口罩或相隔六公尺,也無法保證免於受懸浮在空氣中的氣溶膠傳染。

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新冠肺炎的氣溶膠傳播「在國外是有共識的」,台灣卻很少討論。照顧確診者的醫護人員要防範氣溶膠傳播,有兩大重點,首先是抽風設備,例如開窗、外氣循環的空調,或是以抽風機創造微負壓,再者是醫護人員必須配戴N95口罩。如果通風不合標準,或是防護沒有戴好,照顧過程被感染的風險就會比較高,兩人一室的風險會更高。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翻譯WHO新冠肺炎室內通風指引,其中明訂「如果自然換氣或內循環都無法達成,就要使用機械通風。」機械通風的程度則是按輕重症、成人或兒童區分,明確訂出「病室內每床病人的通氣量」的標準。

以成人為例,新冠肺炎輕症每床病人需要每分鐘3.6立方公尺的通氣量,重症需要每分鐘9.6立方公尺的通氣量。由於通氣量是以人為單位,意即如果按照衛福部昨天公布之應變計畫,之後一間專責病房收治不只一人,通氣量也要跟著加倍。

此外,病房的氣流方向應從護理站(乾淨區)出發,經過走廊(中介區)、最後才進入病室(汙染區);病室內的空氣則要要用HPEA過濾處理再從窗戶或出氣口排出去,如果沒用HEPA處理,就要確保出氣口與人類或動物、上下通風系統的進氣口保持2公尺或4公尺以上的距離。

對照上述WHO指引,台灣去年6月訂定至今的「醫療機構因應COVID-19感染管制措施指引」,通風相關內容卻相當簡略,僅提及「病室房門應維持關閉。若無負壓隔離病室,可安置於單人隔離病室,不須關閉空調」、「非負壓之單人隔離病室可考慮適度開啟窗戶」。

北市專責病房近來連日傳出專責病房護理師確診,有基層醫護人員向本報表達憂心,擔心這可能近期倉促重啟專責病房並未做好通風有關,他們也擔心通風沒有到位的情況下,衛福部開放兩人一室後,醫護感疫風險更大。不過,包括醫院主管及主管機關都認為,專責病房經過醫策會查核,通風都有做好,不會有這些隱憂。

發生兩名專責護理師確診的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院長蔡景耀表示,該院上周才給醫策會專家考核過,不論空間、動線、空調、通風,都通過審核。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新冠肺炎「畢竟不是空氣傳播的疾病」,醫策會專家也都會根據醫院原本病房的條件,去建議病室開窗、裝抽風機,或使用外氣循環空調。

石崇良表示,現在Omicron確診都是輕症,不像之前還有重症需要插管、吸氧氣等,醫護人員接觸飛沫機會較低,在病室停留時間也變短,防護裝備齊全下,感染風險應該是比之前更低;以兩人一室收治,也可減少醫護人員穿脫防護裝備的次數。


2022年1月10日 星期一

桃機防疫兩年還有205項缺失 陳時中:非常小的缺失

 2022-01-10 16:35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桃機相關工作人員新冠肺炎確診規模已擴大到30人,包括保全、清潔員、手推車員、防疫車隊司機等多項職類都有多人確診。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成立「護理台灣隊」,根據旅客入境流程勘查,匡列的28個管制點為感染熱點,共發現205個缺失,可粗分為「缺乏感控觀念、防護使用錯誤、清消方式錯誤」三大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希望桃機和信實管理方把這些「非常小的缺失」改善。

照護司司長蔡淑鳳表示,這些在入境處工作的清潔人員、保全、司機,都非常辛苦,但比較側重清潔。現在希望藉由護理人員的協助,幫助他們將防疫納入考量,「不只考量清潔,防疫也要做好做滿。」

蔡淑鳳表示,護理台灣隊沿著旅客入境流程會走過所有的點,匡列出比較重要的28個管制點後,逐一檢視後發現共有205項缺失,護理人員都在現場一對一觀察並且教學,目標就是讓每個人都能真正做出對的作法。這28個被匡列的感染熱點包括廁所、工作人員休息室、行李轉盤、防疫巴士搭車處,還有清消、隔板等都是容易交叉感染的地方。

蔡淑鳳指出,這205項缺失初步可分為三大類。第一大類是願意做好,但是沒有感控的觀念。第二大類是防護裝備的使用發生錯誤,蔡淑鳳舉例說,例如穿脫時,都必須要仔細分隔乾淨與髒的部分,如果沒有隔開,就很容易會交叉感染。還有例如口罩不應該戴超過八小時,但機場工作人員一戴就是一整天,這部分也屬於防護裝備使用的錯誤。第三大類則是清消方式錯誤,例如消毒液的稀釋、抹布的擦拭,方法不正確。

蔡淑鳳表示,護理人員都在現場一對一觀察、教學,目的就是希望每個人都作對,可以充分保護自己、保護工作人員和他們的家庭,進而幫助社區精進防疫。

陳時中表示,機場各職類人員長期接觸病毒進而染疫,護理國家隊巡查兩天,發現桃機整體防疫概念,有需要改進的地方。針對這些缺失,希望透過桃機公司、外包清潔公司(信實)等管理方,加上護理人員的領導和教導,透過面對面的教育訓練,把這些「非常小的缺失」改進,讓職場更安全。

2022年1月9日 星期日

今年出生恐創歷史新低 婦團批少子化對策違背國際趨勢

2022-01-10 21:34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內政部今天公布去年人口統計,全年出生人數僅15萬3千多人,創史上新低。死亡人數則為18萬3千多人,已是連續第二年高於出生人數、呈現人口負成長,今年又逢虎年,出生數恐再探低點。對此,衛福部社家署強調今年將持續加碼各項育兒補助措施,不過婦產科醫學會及婦女團體則提醒,挽救生育率的重點在於改善年輕人住房政策、友善孕婦的職場環境、鼓勵男性請陪產假和育嬰假,促成更平等的性別分工。

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表示,為減輕家長育兒負擔,今年八月起零至二歲每月育兒補助從3500百元加碼到5000元,托育補助也從7000元調高到8500元。準公共化托嬰中心如果人力優於法令規定一比五,降到一比四就能獲得一年50萬元的獎勵金。保母若通過查訪考核,也有一年5000元的獎勵金。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表示,因為國人多半有虎年不宜婚嫁生子的觀念,以往虎年出生數都會下降大約兩萬人,今年出生數一定比去年更低,亟需國家投入計畫和補助,降低人口負成長的衝擊。「年輕人如果連自己都養不起,怎麼會想要養下一代?」黃閔照分析,必須要從大環境思考,例如住房政策、職場環境、不孕症治療及產檢的補助等,都要設法讓人負擔更輕。

「女性懷孕生產是國家的事,這樣的觀念雇主也要有,」黃閔照表示,理想上當女性勞工懷孕時,企業應該讓人力不會有空缺之虞,但現在懷孕員工卻會因為造成其他同事負擔,而有心理壓力或遭受霸凌。這種職場環境會讓女性不想太早生育,但晚育又有不孕、高齡懷孕的母胎健康風險增高等問題。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提醒,少子女化是所有已開發國家的共同問題,可看到出生率下滑最嚴重的,都是性別分工較不平衡的國家;出生率較持平的國家,都非常積極推動專屬於男性的陪產假和育嬰假政策。

遺憾的是,台灣目前的做法卻與國際趨勢背道而馳。覃玉蓉表示,去年底三讀通過修正的《性平法》只多給準爸爸兩天有薪假,而且產假及陪產檢假合計只有七天,等於是逼準爸爸兩種假別只能二擇一。如果職場政策不能把「勞工同時也是照顧者」的需求考慮進去、不去強調男性在育兒的角色,只是討論女性的部分,生育率下滑的現實是不會改變的,因為有生育的女性勢必會被視為比較不好的勞工。



2022年1月8日 星期六

專家尷尬!高端追加劑無實證 mRNA疫苗面臨百萬人缺口

 2022-01-09 13:34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前天宣布縮短追加劑接種間隔為三個月,無論前兩劑打什麼,追加劑都可以選擇mRNA疫苗(半劑莫德納、一劑BNT)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高端),指揮官陳時中與前副總統陳建仁都公開表明自己會追加高端。不過國內專家表示,高端未完成嚴謹三期臨床試驗,也未發表追加劑效益,就作為追加劑,以科學眼光觀之,「很尷尬啦!」

一名不願具名之感染科專家表示,高端如果要做與AZ、BNT或莫德納混打第三劑的試驗,必須要先經過其他疫苗公司的同意。現在到底有沒有做相關試驗、結果如何,目前只能問高端,因為外界都還沒有看到相關報告。還沒有實證發表,就納入追加劑政策,是否不太科學?專家明顯有些緊張並表示「你們媒體可以質疑啦,但我們(專家)就很尷尬了」,畢竟任何人有愛國心願意打,都是個人的事情,不能強迫。

「如果在已經沒有疫苗的情況下,(第三劑)打高端可能會比沒打好啦,這句話應該是對的。」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中國也只有科興啊」,或許疾管署內部有看到高端第三劑試驗的報告,不過他個人也是沒有看到。他相信高端作為追加劑,還是會有點效果,但效果到哪裡,並不清楚。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比較不建議第三劑接種AZ,因為中和抗體反應較差,如果前兩劑打AZ,實證數據較強是追加mRNA疫苗,如果前兩劑就打mRNA疫苗,追加劑打莫德納或BNT都可以。黃立民也說,第三劑很單純,就是打mRNA疫苗,即莫德納或BNT,基本上不會用AZ來打第三劑,至於高端,如果有做相關試驗,期望能趕快發表結果。

根據指揮中心公布之疫苗庫存,莫德納還有222萬劑,因為只要接種半劑,所以可供應444萬人。BNT還有119萬劑,第三劑接種全劑,可供應119萬人;高端還有335萬劑,可供應335萬人。如果在完全不考慮一、二劑接種的情況下,以上庫存總共可供應563萬人接種mRNA疫苗,並不足以讓1月底滿三個月的768萬人都以mRNA疫苗接種第三劑,有205萬人只能以AZ或高端作為第三劑。

不過,黃高彬認為「應該不會不夠」,畢竟現在國外已經有很多數據出來,顯示BNT追加劑也可打半劑仍有效。不過,以庫存量計算,即便119萬劑庫存BNT疫苗可供應238萬人,加上222萬劑莫德納可供應444萬人,還是只夠682萬人打第三劑,仍有86萬人第三劑打不到mRNA疫苗。

既然mRNA疫苗庫存告急,還有已簽約但還沒到貨的mRNA疫苗嗎?根據指揮中心公布之疫苗到貨資料,609萬劑莫德納疫苗已全數到貨,企業捐贈的1500萬劑BNT疫苗只剩下133萬劑還沒到貨。

這樣一來,是否只能期待今明兩年採購的2500萬劑次世代莫德納疫苗趕快到貨?黃立民表示,現在都還在供應第一代的疫苗,根本還沒有看到次世代疫苗的試驗結果,也沒聽說上市時間,根本不能期望這個部分。

2022年1月3日 星期一

獨/桃園旅館群聚11天才修指引 要求開門取物應戴口罩

2022-01-03 21:22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楊雅棠/台北即時報導

12月16日桃園就有防疫旅館發生旅客群聚感染,之後短短半個月,北市防疫旅館傳出兩家旅館確定發生群聚案件、至少一家旅館有疑似群聚,桃園及台北累計有八人改列本土案例。指揮中心卻於12月27日才修訂第六版「防疫旅宿設置及管理 」並於近日公告上網,要求旅館要提醒居檢者「不能隨意開窗或調整空調」,並且要求居檢者開門拿東西或需要與工作人員交談時,必須全程戴口罩。

此次修訂共有三大部分,首先,是要求旅館以入住須知、廣播或房間內張貼文宣等方式,提醒居家檢疫或隔離者「房間內應維持適當空調,不能隨意開窗或調整空調,可能影響房間之通風及換氣,如有調整需要請聯繫櫃檯人員」等宣導內容。

第二,若因取餐、放置垃圾、領取更換或補充之清潔或生活用品,居檢者開門時應配戴口罩。第三,工作人員與居檢者如有絕對必要交談,除了必須保持至少一公尺以上之距離,新增「必須全程配戴口罩」的規定。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過去發生院內感染時,基因定序有兩三個位點的差異,就很明確判定就是群聚。台灣每天境外移入病例不多,集中在同一旅館的機率也不高,所以如有住同一旅館的旅客確診,入住及發病時間序有相關、基因定序差異很小,確實要謹慎思考在旅館感染的可能性。

還有哪些可能性?施信如說,可能需要檢視旅客共同接觸過的區域,例如一個人搭電梯按過按鍵,按鍵應該不會馬上清理;還有旅館傳遞入房間的東西,或許也有汙染,可能的途徑非常多。

施信如表示,任何人只要將心比心,一定能理解旅客的焦慮和恐慌:「會不會原本沒事,住進去才有事?結果要隔離更久,還會害家人被傳染。」既然旅客是被強制要住旅館,相關單位一定要努力避免旅館發生群聚,讓旅客安心檢疫。

2022年1月1日 星期六

試管嬰兒「多」未必好 研究:1~2個胚胎成功率最高

 2022-01-02 16:52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楊雅棠/報導

2007年上路的《人工生殖法》限制最多植入4個胚胎,但民眾花大錢求子,總希望一次成功,常選擇植入多顆以提高成功率。最新出爐本土人工生殖研究卻發現,植三或四個胚胎,流產或死產風險增加一到三成。學者建議政府,當本土證據再累積,結合國際趨勢,可考慮下修現行胚胎限制,並提高單胚胎植入補助。
本土研究證實:植入數下降,懷孕勝算增35%、活產提高32%。
研究分析「立法限制胚胎植入數」的前後各五年,高達8萬3264筆試管嬰兒(IVF)資料,發現2002年平均每療程植入約4個胚胎,2007年立法設限後,2012年平均仍有約3個。校正多項因素後發現,立法限制加上技術進步,植入數下降的療程成效甚至更好,懷孕勝算增加35%,活產勝算也提高32%。研究也發現,植入1至2個胚胎,流產或死產風險相似,但植入3到4個胚胎會顯著提高失敗風險。此研究由陽明交通大學公衛所教授鄧宗業指導,去年10月發表在《台灣衛誌》。

研究第一作者、婦產科醫師虞希正表示,台灣人工生殖資料庫只公布到2016年,他於另一項研究中分析2010到2016年10萬4015筆IVF資料,結果也顯示,無論何年齡層,植入1到2個胚胎有最佳活產勝算,40歲以上植入更多胚胎,反而折損活產勝算。這是非常重要的訊息,已於今年六月刊登在《美國生殖與遺傳學期刊》。

植入太多胚胎,反而可能危害最健康的一個。
虞希正表示,過去觀念認為多放胚胎能提高懷孕機會,但若看死產或流產,就會發現植入太多胚胎,反而可能危害其中最健康的那一個,不僅對活產沒幫助,也不利母嬰健康。再者,已有很多新技術有助提升單胚胎成功率,例如2013年開放的「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篩查(PGS/PGD)」,可事先挑出異常胚胎。不過此技術價格高達數十萬元,求診者負擔沉重,能否真正大幅提高活產或母嬰健康也仍待佐證。

上述研究破除多胚胎迷思,也與現行補助方案相符。國健署去年七月公布人工生殖補助方案規定,35歲以下只能植入一個,36歲至44歲以下最多植入2個,不符規定就無法獲得最高10萬元的補助。反觀《人工生殖法》仍規定最多可植入4個,台灣生殖醫學會2016年的指引則建議,38歲以上最多可植入3到4個,除非是高活產機率者或胚胎已通過遺傳篩檢確認者,建議植入一個即可。

虞希正表示,希望更新近年資料後,有更多研究反覆驗證上述結果,並探討新一代生殖技術的效果,更有助現行指引及政策調整。

醫師觀點
胚胎雖減少 提升中獎率有技巧

現行「人工生殖法」規定,最多只能植入四顆卵子,國泰醫院生殖中心主任賴宗炫表示,雖減少植入胚胎,但可透過胚胎培養和精算植入期來增加「中獎率」。

賴宗炫表示,過去因考量女性隨年齡增長,卵子質量變低,因此採取多植入胚胎的方式增加懷孕率;但植入太多,也容易有多胞胎的風險。多胞胎在產前歸類為高危險妊娠,不僅媽媽容易發生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等併發症外,寶寶也容易早產,更可能因太早破水而流產。因此歐美、日本等地都以「生出單一活產健康的嬰兒」為最高目標,盡量減少多胞胎。

賴宗炫說,過去我國試管嬰兒的多胞胎比率約25%,現在大約23%,未來希望能降到15%以下,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勢必要減少胚胎植入數。雖然減少胚胎植入數後,懷孕率略下降約3%至5%,但仍有很多方法可以增加「中獎率」。首要策略是先將胚胎在體外養到囊胚再植入,著床率較高,便可減少植入數。

有些女性可能因年齡較長或是其他因素,只能取到兩、三顆卵,可從卵子的型態、發育及受精、分裂的時間點來挑選質量較好的胚胎。若是卵數多,也可利用著床前染色體分析(PGTA),確認染色體正常再植入胚胎。

另外,透過計算自然周期、藥物和排卵針等,也能引出成熟、品質較好的卵子。有些女性的子宮環境不利於懷孕,可搭配黃體素等藥物調整,或以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ERA)找出最佳著床期,提高懷孕成功率。

國健署婦幼組組長林宜靜表示,站在母嬰安全的立場,胚胎確實不能植入太多。今年七月起,國健署擴大人工生殖補助,將觀察實施情形,累積更多資料,並持續邀請學者專家討論相關規範修訂或增加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