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0日 星期一

超高接種率、低確診數 台大教授分析星國這樣與疫共存

 2021-08-31 13:21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新加坡八成人口已完整接種兩劑疫苗,覆蓋率全球最高,面對有高傳播力的Delta病毒,七、八月每日新增個案幾乎都在200人以下,成功經驗值得台灣借鏡。長期旅居新加坡的台大醫學系教授黃韻如今於台大醫院線上記者會分析,星國「與病毒共存」的防疫策略,核心就是高施打率,現階段挑戰是70歲以上年長者覆蓋率較低,最近感染重症住院的個案,幾乎都來自此族群,新加坡目前主要有三個因應策略。

首先是主動出擊,由義工醫師團隊搭乘巴士,主動深入社區,尋找還沒接種的老人家,現場提供衛教並接種。再者是透過專案進口提供AZ、科興、國藥等多元廠牌,不想打公費mRNA疫苗的人可自費選擇。另外,推行疫苗通行證,完整接種者相對自由外出用餐、出入各項場所,也能加速接種。

黃韻如指出,因為即便是防疫措施遵從度再高,長期管制沒人受得了,心理上會非常疲憊,這在澳洲封城經驗中已看到前車之鑑。不能期待民眾能長期自主軟封城,新加坡以官方App的「綠色小勾勾」做為完整接種兩劑的認證,有認證者才能在餐廳內用,但每桌限定五人,目前可觀察到周間的晚上,許多餐廳都高朋滿座。

相較於外出用餐的自由,新加玻的醫院管控相對緊縮。黃韻如表示,新加波醫院由護理人員及護佐全面照顧住院病人,沒有看護或家屬可以同住的在病房,若要進入醫院探病,除非完整接種劑且探訪時間在30分鐘內,否則就附要24小時內快篩陰性證明、事先申請,出入醫院都要刷卡;天天探病就要天天自費快篩,所幸試劑到處可買而且不貴。

訪客在醫院內的行為,也受到許多限制。黃韻如指出,訪客不可以在醫院內部用餐,因為在醫院內口罩不可拿下來,只能在外面用餐。訪客也不可以在病房裡上廁所,因為擔心快篩仍有偽陰性,排泄物可能有病毒,所以內急也得到外面用公共廁所,以保護醫院和病患。

另一個台灣人難以想像的規定是,訪客到了病房,不能坐床。黃韻如說,因為床上可能有殘留的血液、體液,有肉眼看不到的感染原。如果訪客碰觸病床甚至坐上去,衣服可能沾染到病毒、帶回社區去;其他病房中會觸碰到的表面,因為都可以靠肥皂洗手、乾洗手去處理,比較沒有去規範。

黃韻如表示,可預期未來的日子,民眾必須習慣快篩,是新冠疫情常態化的「必備生活技能」,大型集會等場合都會要求出示快篩結果,偽陰或偽陽就得靠醫療端進一步的風險管理;疫苗接種與否,也將是決定民眾從事各項活動自由度的關鍵。

「就像一艘船不讓我落海」新式整合治療助他戒癮六百天

 2021-08-30 15:30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好萊塢電影裡面常有戒癮者圍坐一圈,互相訴苦、支持彼此的畫面,這是美國行之逾30多年、發展成熟的整合治療模式(Matrix Model),也是美國「藥事法庭」最常結合的處遇制度,療效廣受科學實證支持,但在台灣,2016年才引進,2018年開始試辦,今年才試辦到第4年,不過已得到很好的成效,也開始累積出口碑,有人排隊來參加,也有人戒癮後成繼續參與,繼續支持其他人走向重生。

「今天剛好是我戒癮第600天」C先生今上午勇敢現身國衛院記者會,述說經歷。C先生表示,兩年前使用藥物很頻繁,導致生活、工作、朋友、家庭,都發生很多問題。雖然有看身心科服藥治療,發現後來認知到,成癮就是個「需要持續預防復發的慢性病」,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戒除,透過醫師和個管師介紹,加入這個計畫,目前她已經完成了兩梯次的課程,現正以過來人的身份參加第三梯。

「團體就像一艘船,如果有人落海,大家都會伸出援手,」C先生表示,在團體中可以放心講出所有的感覺,專業心理師在其中輔導和唔談。C先生也自己額外參加正念班、做健康檢查、看中醫、運動健身,將時間妥善安排,練習改變想法,越來越熟練地去消滅想要用藥的念頭。

振芝心身醫學診所臨床心理師李昭慧表示,成癮就像心臟病一樣,是可能復發的慢性病,只要一次發病,就要好好面對預防復發的議題。全球治療趨勢都強調要協助改變生活型態和思考模式,才能有效延長復發,甚至有可能終生不復發。

北市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身心科及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衛漢庭表示,國衛院參考國外模式,根據台灣本土狀況所發展的整合治療模式,包括每周三天晚上的團體,可學習中斷成癮思考、識別高尾顯環境、建立預防復發的思考和行為。整合模式也包括家屬和重要他人的參與。目前三個梯次成果很好,高達72%個案完成療程,且16周當中平均有14.5周維持停藥。

整合治療模式的一大特色是高頻率的檢驗,初期每周兩次,後期每周一次。國衛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王聲昌表示,這是「台灣有史以來執行治療頻率最高驗尿頻率最高的戒癮治療模式。」

為何要常常驗?王聲昌表示,檢驗頻率不足,會導致療效評估失準。目前緩起訴的戒癮治療,是從每周一次開始逐漸拉長間隔,一年只要驗18次,療效可宣稱達到80%以上,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因為很多人都知道,緩起訴療程的檢驗日是「最快樂的一天」,有些人通過後去用藥,下次也抓不到,因為檢驗只能看72小時內的用藥。這也是為何整合治療模式必須設計每周一、五都驗,才能有效遏阻個案週末去狂歡。

檢驗頻率增加,不難達成,因為快篩試劑其實很便宜,但整合治療最昂貴的成本,來自於人力。王聲昌表示,政府支持的試辦計畫,平均每個梯次至少得花一百萬,但其實相對應專業人員額外投入的大量心力的加班費,這樣的經費還是不足。希望未來要開始推廣納入正式治療的一環,或許比較有機會先從司法部門相關的緩起訴戒癮治療開始,畢竟這一塊還有緩起訴金可以支持。

王聲昌表示,現在已有口碑傳去,有人已在排隊等著要報名,這是一開始沒有預料到的成果,令人欣慰,希望試辦結束後,未來有機會落地、推廣,讓這個模式進入正式制度、延續下去。

王聲昌指出,國外戒癮整合治療模式行之有年,已發展出更細膩的團體屬性,例如同志團體、女性團體,疫情期間也有線上團體。藥癮者離開計畫後,如果忽然有癮頭浮現、急需外部支持,社區中也能找到很多開放式的社團可以即時加入,形同攀住浮木。

國衛院神經及精神研究中心主任陳為堅表示,這次記者會的目的是希望讓更多藥癮治療的協助單位知道有這種新的觀念,國衛院也很樂意協助,「有興趣學習這套模式的單位,都歡迎來聯繫國衛院」,希望讓每個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願意幫助他人的人,都能學會使用正確的方式。

2021年8月25日 星期三

虛擬健保卡下一步/促成新一代家醫、落實分級醫療

 2021-08-25 18:54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健保署試辦虛擬健保卡邁入第三年,重點放在遠距醫療、居家醫療、視訊診療,但虛擬卡的QR code每次只有5分鐘效力。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都蘭診所所長余尚儒提醒,用虛擬健保卡達成一次性的身份認證,只是最基本功能,後續應讓個案可選擇定期授權其家庭醫師,幫助醫師隨時掌握病況、引導家屬適時分級就醫,提升醫病互信合作、減少醫療浪費。

青年公園居家醫療團隊負責人鄭維理表示,居家醫療醫師都會給病家LINE,提供案家無償諮詢,但醫師手邊沒健保卡,就看不到病人近期用藥及檢驗檢查結果,有了虛擬卡,家屬將QR code傳給醫師,就能克服這個障礙。余尚儒表示,現實生活中已有很多醫療行為都是由代理人執行,兼具代理和授權功能的虛擬健保卡,是必然的趨勢。

余尚儒長期在台東推動在宅醫療,常發現有個案人在偏鄉,但健保卡是由家人保管,放在就醫方便、醫療資源最豐富的台北市。病人有什麼需要就打電話,子女拿健保卡去領藥,再把藥寄回家,偏鄉當地能提供居家醫療的醫師,反而因沒有健保卡,很難去服務個案。

余尚儒表示,如果長輩失智、獨居,居家醫療的醫師要為他安排就醫,想查看雲端藥歷,現在只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條路違法,是家人幫他把卡片寄來診所,讓診所自行處置;第二條路合法,但家人得請假、買車票,親自帶卡片來診所。若有虛擬健保卡授權家屬,只要家屬把QR code傳給醫師,醫師就能查看雲端藥歷。

余尚儒分析,現階段最可行的做法,是讓每個人同時可以擁有實體卡和虛擬卡,自行決定使用時機,民眾可以選擇是否要透過虛擬健保卡給家庭醫師「定期授權」。例如一次授權三個月,期間家醫能隨時查看病人的雲端藥歷,是真正最了解個案的「醫療代理人」,可提供最適切的醫療安排和建議,開創新一代的家醫制、更加落實分級醫療。

家庭照顧者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希望健保能放寬納入居家醫療的條件,獎勵更多醫師投入居家醫療,讓符合長照資格、中重度失能的個案都能夠就近受到照顧。但他也提醒,如果有醫師定期評估的居家醫療個案,還是有必要定期回診,甚至要看多科,才能確認病情變化、是否需調整藥物。

面對各界期待,健保署企劃組組長王宗曦表示,目前虛擬健保卡不但有開放授權家屬,還可由本人字型設定「授權期間」,期間指定代理人都能協助使用就醫。QR code只有五分鐘效力是為保障資安,醫事機構掃描後可保存一小時,以利後續作業。

2021年8月24日 星期二

獨/疫情衝擊營收 健保補助加碼至九成 最快下周撥款

 2021-08-24 23:02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為因應五月中爆發的社區疫情,醫院配合衛福部要求降載,許多加護病房與病房都改做專責病房,一般住院病人不能收,不緊急的手術和檢查也都暫停,醫院營運大受影響。為了進一步幫助醫院度過難關,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目前規劃將第三季預撥費用的比例提高至去年同期的九成,最快下周就可以開始撥款。

健保署六月就曾宣布分階段挹注健保現金費用,以全力支援醫院防疫,主要原則為今年第二季按照前年第二季核定費用的八成,以現金預撥,六月已撥付將近四百億元。李伯璋表示,衛福部、健保署與醫院協會討論後,決定再次提高比例,改比照去年第三季核定費用的九成。

李伯璋表示,目前研議方向是,針對三個層級的醫院,今年第三季(七至九月)比照去年第三季給付金額的九成,但今年申報超過去年同期的醫院,不能多領。舉例來說,如果去年同期健保給付醫院100元,今年醫院申報80元,健保就補到90元,但如果醫院今年做120元,也只給付100元,這是希望幫助醫院,但也不鼓勵衝量。

李伯璋表示,醫院協會已經與部長溝通過,也已發文給健保署,目前還在公文程序中。本周三(八月二十五日)健保署與醫院協會將再開一次研商會議,確認各層級醫院都可以接受,就會將方案上簽給部長陳時中,部長同意並簽核,才算通過。

李伯璋表示,以上規則會讓部分醫院少領,但經過醫院協會調查,難得三個層級的醫院都有共識願意這麼做。如果完成公文簽核流程,順利通過,最快下周就能預撥第三季款項給醫院。詳細受款院所家數、補款金額,健保署還在計算中。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表示,健保署願意補助到去年同期的九成,對醫療院所是很大的幫忙,「至少薪水發得出去。」如果照今年疫情期間的營運情況,較受衝擊的醫院營收可能掉到原本的一成到五成,要是沒這筆補助,醫院很可能會連薪水都發不出去。

朱益宏建議,衛福部對於醫院還有一筆特別預算的防疫獎勵金,金額大約數百億,在紓困千億預算中佔比不高。朱益宏認為,醫療院所的紓困金或許可酌予增加,例如針對台大醫院等防疫有功的醫院,不只給醫護個人,也多給院方多一些獎勵金。畢竟醫院為了配合防疫,都需付出許多額外的行政成本,醫院有多餘的獎勵金,也可以酌予再分配給員工。

降載效應/台大績效獎金減少 私立醫院醫護收入更慘

2021-08-24 23:05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大本月績效獎金大幅減少,一位護理師單月少2700元,台大工會表示,醫護實際工作並未減輕,薪資結構紅利績效占比高,績效減少對員工福祉和士氣都有負面影響。台大院長吳明賢表示,台大本薪未減,五六月因降載虧損,仍盡力保障員工福祉。

吳明賢表示,台大有教學研究補助,五、六月降載虧損,仍依法用一到四月盈餘發出績效獎金。他也指出,部分私立醫院影響更大,薪資結構以績效獎金為主的主治醫師,月薪嚴重縮水,月收入銳減幅度可能以萬元計,相較之下,台大醫院已盡力保障員工福祉。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表示,公立醫院有公務預算的挹注,涉及校務的部分還有教育部的補助,私人醫院沒有任何公家預算,「所有的錢都要靠醫院自己賺」,確實如吳明賢院長所說,私立醫院受到疫情的衝擊大於公立醫院。

朱益宏表示,部分私人醫院給主治醫師的底薪很低,如果疫情期間都沒有病人,醫師收入勢必大受影響;但其實醫院也很苦,如果健保署沒有即時補助,有些醫院可能連薪水都會發不出來。

一名任職於私立醫院的不具名醫師表示, 私人醫院主治醫師底薪占月收入的比率低,一半以上的收入都是由年資、業績等因素綜合決定。平常外科收入高於內科,疫情期間反而更苦,因為非緊急手術幾乎都不能做。兒科、耳鼻喉科、復健科也因病人不敢來、呼吸道傳染病減少而業績大減,倒是內科因為病人大多有慢性病、需定期回診領藥,收入沒有差太多。

吳明賢透露,為了幫助醫院度過難關,健保署已經宣布將今年疫情期間的給付金額,補足到去年同期的九成。只要這筆錢下來,院方也會立刻換算為績效獎金,再補發給員工。衛福部編列給專責醫護的防疫獎勵金還沒發下來,未來醫院拿到之後,也會儘速按照造冊發給個人。

2021年8月16日 星期一

高端開打倒數7天 學者:請先公開這四項資料

 2021-08-16 19:02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指揮中心今天宣布聯亞的新冠肺炎疫苗EUA審查未通過,確定國產疫苗只有高端,8月23日就要開打。台大流病與預醫所兼任教授金傳春提醒,高端EUA審查結果至少還留下許多疑點,包括是否確認受試者皆未曾感染、受試者的年齡性別組成、不劣性試驗的血清樣本如何選取,以及對Delta病毒的中和能力。

金傳春指出,台灣過去麻疹、日本腦炎、B型肝炎及流感疫苗的評量研究顯示,接種者的年齡、性別、接種劑數及在接種「前」是否曾感染過此病毒,為四項最重要影響抗體效價高低的因素。首先高端應詳細公布的,就是兩組受試者的年齡及性別組成。

金傳春表示,高端給臨床試驗受試者的費用算多,有可能吸引到更多年輕人參與,年輕人的抗體反應會比較強,抗體濃度可能很高,也很可能曾經發生過不為人知的無症狀或輕症感染,導致接種後的血清抗體濃度更高得驚人。

「高端有沒有公布過受試者試驗前的血清抗體濃度?」金傳春說,若過去曾感染,在接種疫苗後,因免疫記憶會馬上提升抗體量,抗體濃度也會很高,因此唯有完整公開接種前、後的「成對血清」檢體,才能讓人信服。

「高端送到中研院實驗室進行不劣性比較的樣本,是高端自選的,還是食藥署隨機挑選的?」金傳春表示,這兩者差別很大,若是廠商自選,「被精選出」與AZ疫苗互比的高端疫苗接種者血清,濃度高也不意外。

最後是有關變異株的反應。金傳春擔心,Delta變異株橫行,高端卻遲未公布Delta變種病毒株的中和能力與T細胞免疫反應數據。「連這種數據都沒有,就開打,以後國人甚至總統感染Delta的話,難道可以申請國賠嗎?是高端跟食藥署一起賠嗎?」

眼看總統等政要以及許多民眾即將接種,金傳春很失望沒有民意代表在監督上述重要議題,她呼籲高端,應完整如實向國人釋疑。


聯亞未過 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EUA也可能讓好疫苗過不了關

 2021-08-16 18:24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指揮中心今天宣布聯亞新冠肺炎疫苗EUA審查未通過,確定國產疫苗只剩高端可打。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何美鄉指出,聯亞二期臨床試驗資料顯示中和抗體濃度在「過與不過之間」,但其T細胞免疫反應並非EUA主軸,所以「好的疫苗也可能過不了關。」何美鄉提醒,EUA一年後可能都會失效,所以趕快做第三期才是王道。

面對自己挽袖志願當受試者的聯亞疫苗未通過EUA,何美鄉並不意外,但也不感到沮喪,還是相當樂觀。何美鄉表示,聯亞疫苗的特色在於有針對T細胞免疫的作用,是預防重症的關鍵。

何美鄉表示,EUA透過中和抗體濃度進行免疫橋接,是不得已的方法,也可能會讓好的疫苗過不了關。前台大感染科醫師孔祥琪也撰文表示,聯亞是精心設計的小分子疫苗,相較於高端的大分子,聯亞的產能會比較高,理論上T細胞免疫反應會比較好。

「聯亞沒通過的遺憾是,國人可用的疫苗又少了一種」,但何美鄉提醒,回歸二期試驗本質,是要按免疫生成性,論細胞免疫、抗體免疫,聯亞應該都有達成二期試驗的目標,可以展開三期試驗,只是沒有滿足現行EUA針對中和抗體濃度所訂的標準。

何美鄉強調,不論EUA是否通過,趕快做三期才是王道,因為EUA只是暫時核准,失效後還是要拿三期試驗結果回來申請正式的藥證。

何美鄉指出,目前探討免疫橋接的論文,都把「疫苗接種後」的血清抗體濃度和細胞免疫反應,去跟「康復者」血清相比。結果發現,AZ抗體雖然只達到康復者血清的兩成,就有保護力,將T細胞納入考量後,AZ抗體只達到康復者血清的3%就有保護力,中和抗體濃度並不是保護力必要或唯一的因素。

孔祥琪亦表示,中和抗體沒有和AZ相當,未必就是沒有保護力的疫苗。新冠疫苗的保護力除了中和抗體外,T細胞可能也有一定角色。聯亞若對自己疫苗有信心,應努力去國外以第三期臨床試驗,驗證自己的保護力。


2021年8月14日 星期六

兒少易傳播病毒 專家盤點也無奈:疫苗、唾液快篩雙缺

 2021-08-15 13:52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正在經歷疫情侵襲年齡下探的加、英、美、德、以色列,都已開放青少年接種BNT疫苗,力拚9月如期安心開學,輝瑞及莫德納的兒童試驗也已接近完成。在台灣,莫德納疫苗數量很有限,政府採購BNT疫苗的數量為零,只能期盼鴻海、台積電、慈濟捐贈的1500萬劑疫苗來台。開學在即,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能力帶孩子去帛琉打BNT疫苗,除了戴口罩勤洗手,還能做什麼?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開學後兒少難以避免團體生活,加上活動力強、症狀輕、警覺低等特徵,最容易在社區中傳播病毒、刺激病毒持續變異。建議開學後家庭可考慮每周做一次快篩,及早找出病毒量上升的個案、遏止傳播鏈。由於鼻腔採檢很不舒服,為增加兒童接受度,黃立民建議最好用唾液快篩,不過食藥署已核准之17款家用快篩(15進口,2國產),全都是鼻腔採檢。「一款都還沒有嗎?」對於國內竟然尚無任何唾液家用快篩,黃立民有些驚訝。

英國四所知名大學曾提出一項最全面的兒童染疫研究,認為兒童重症死亡風險很低,不用打疫苗,但當時還沒有Delta病毒。英國最近改變政策,開放16、17歲開放全面接種一劑BNT,12至15歲罹患神經病變、唐氏症、學習障礙等青少年,也要接種疫苗。上周美國國衛院院長也對於12歲以下兒童染疫公開表達關切,擔心近期住院病人的兒童比例增加,病情也更重,但12歲以下孩童尚未獲准接種疫苗。

黃立民表示,全世界都知道一定要保護兒童,否則無法阻止病毒傳播,目前包括BNT及莫德納這兩種mRNA疫苗將可望最快應用於兒童,原因在於效果好且安全性高。所以,當其他腺病毒載體或蛋白質疫苗還在努力要改良效果、減少血栓副作用的時候,BNT疫苗早已完成青少年臨床試驗,證實兩劑疫苗保護力接近百分之百,BNT和莫德納針對12歲以下兒童的臨床試驗都快完成了。莫德納疫苗也已申請青少年接種,預期不久就會通過,可望繼BNT之後,成為第二種青少年可接種的疫苗。

現在國內無BNT、莫德納數量極其有限,談起兒少防疫,黃立民語帶無奈,他說,「就是沒疫苗,也只能講講」,在校園工作的成年人都應接種疫苗,未來也應將兒童納入公費接種,特別是針對腦性麻痺、白血病、神經病變、唐氏症、學習障礙等有慢性病或共病的兒童,這些孩子染疫重症的風險高於健康兒童,應儘早予以保護。


2021年8月10日 星期二

衛福部拚8月底出「數位疫苗證明」 家用快篩仍無從採認

 2021-08-10 19:33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楊雅棠/台北即時報導

現在去醫院陪病會要求三日內陰性證明,運動及教育等多項職類復工,也需要至少五到七天做一次抗原快篩,目前要取得「紙本」證明,唯有去醫療院所做檢驗並提出申請,花費一千至兩千元,才能獲得效期只有三到七天的紙本證明;如果黃卡有汙損或弄丟了,也只能回醫療院所申請補發,相當麻煩。

為了便民,衛福部正力拚八月底推出數位證明採認平台,可從中下載個人疫苗接種證明,醫療院所上傳的抗原快篩證明、PCR檢驗證明,形同「數位黃卡」、類似中國的「健康碼」。

遺憾的是,居家快篩仍不在其列,為數眾多被要求每周定期快篩才能工作的民眾,通常不會每周都去醫院花一千多元做抗原快篩,目前中央仍不打算擬定家用快篩的採認機制,只有彰化縣衛生局再次超前部署,率先啟動發放「數位家用快篩護照」的腳步。

「疫苗證明和檢驗證明,後疫情時代,最需要的就是這兩種證明」,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表示,雖然健保快易通App主要是查詢,不能作為證明,但紙本證明或黃卡都可能遺失或污損。今天已為「疫苗數位證明簽發平台」開第四次會,現在由指揮中心資訊組在做,目標是八月底上線,民眾可從平台入口,下載所需之證明,放在手機裡,或是印出來。

「數位疫苗接種證明並不等於疫苗護照,」石崇良說,「只是一個證明」,內容可能包括疫苗廠牌,第幾劑,接種日期、接種國家、接種地點等。檢驗部分,也只有醫療院所做抗原快篩或PCR才有數位證明,家用快篩並不在考量之內。

衛福部研議的數位證明平台,獨漏居家快篩,但現在不得不自篩卻不知該如何證明的民眾,卻是為數眾多。運動、教育等職類人員依政府規定必須快篩,但不可能每次都去醫院花上千元,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直言,目前沒有與居家快篩相關的認證規劃。健保快易通App的快篩紀錄,則是任人自行輸入結果。

不過「家用快篩」的普及及相關證明的應用,是後疫情時代創造安心場域的重要關鍵,地方政府和民間企業等不到中央動作,已展開自救。

彰化縣衛生局首開先例,在十二個篩檢站有專業人員教導民眾自篩並發放官方證明,且有數位版,形同快篩陰性護照,七天後自動失效,費用最高只需四百元,如自備合格試劑,則只要一百元手續費用。衛生局規劃未來將協助更多企業建立職場定期篩檢制度,發放「安心標章」給定篩陰性的商業場所,希望在秋冬來臨前,幫助更多縣民真正學會自篩、塑造更多安心場域。

廠商和企業也開始自救。永悅健康便和家用快篩試劑廠商「羅氏」企業合作,推動「數位健康平台」。由於每一個快篩試劑有專屬QR code,一旦登記過後就失效,因此企業、活動主辦方可透過數位平台分享或綁定活動門票。也可以幫助企業掌握員工健康、輔助特定場域以及各項活動的進出管理。




2021年8月9日 星期一

兩位前CDC官員:按年齡打必然庫存告急?根本原因在此

 2021-08-10 13:48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明天公費新冠疫苗將進入第五輪預約接種,特別的是,第五輪是首度大規模以「莫德納第二劑」為主的梯次,將接種48.7萬人。對照中央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佈之庫存,目前莫德納剩63萬劑、AZ僅存39萬劑,以台灣接種速度之快,庫存已快探底,連指揮官陳時中都在昨天坦言「現在就是告急」。

「現在的困境,是決策的結果,」陽明交大公衛所兼任教授、首任疾管局局長張鴻仁指出,現在疫苗探底的困境,其實是疫苗不足下,採取按年齡接種的必然結果,更深的核心問題在於「疫苗不足」。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也說,接種策略沒有絕對的金科玉律,問題根源是疫苗不足,台灣必須死皮賴臉「盧」疫苗,不要顧面子。

張鴻仁分析,台灣公衛體系打疫苗向來很有效率,加上疫苗不足的現實,中央一個月前決定接種策略時,難道不知道嗎?既然知道,當初就應該可預見現在會有存量探底的必然結果。「除非還有疫苗在口袋,是我們不知道的」,因為疫苗充足的地方,都可以按照年齡往下打,最不會引起特權不公等爭議。

張鴻仁補充道,醫護等第一線感染高風險、五、六十歲以上有慢性病等重症高風險群,毫無爭議應最優先應接種,但接下來,疫苗不足下,四、五十歲以下的年齡層還有區隔的意義嗎?或許沒有必要按照年齡往下打,反而應勇於擴充類別。

何謂擴充類別?他舉例說,比如分配給傳播和感染風險偏高、迫切需要疫苗保護的族群,例如會接觸大量人群的工作者,包括大眾運輸司機、攤商、收銀、老師等,甚至是失聯移工。但因為一個月前選擇按照年齡往下打,上述這些迫切族群反而還沒打,心急如焚。

「如果口袋裡還有疫苗馬上要進來,他的決策就是對的,」張鴻仁說,因為在疫苗充足的地方,都是按年齡往下打,照這樣做比較簡單,可達到形式上的公平,也不需要跟人辯論。指揮中心口袋裡還有沒有疫苗要來,「我們可能不知道」,所以他並不是說他這樣做一定錯,而是要提出一個問題,大家可以思考:這樣做是不是錯了?

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疫苗的保護力分成「降低死亡」和「降低傳播」兩方面,要解決不同面向的問題,執行上有很多不同的策略可以選擇。基於降低死亡的優先考量,如果還沒有超強傳播力的變異株,按年齡打是沒問題的,問題複雜化就在於病毒不斷變化,高傳播力問題也要討論

施文儀說,對台灣來說,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決定疫苗要優先解決死亡或傳播問題,最大的問題是疫苗不足、快見底了。這很難解決,畢竟「來源國出問題就沒有辦法,高端產量也『高』不起來。」所以現在唯有死皮賴臉、使盡吃奶力氣去「盧疫苗」,不要顧面子也不要怕不好意思。


2021年8月8日 星期日

快篩陰性怎證明/彰化首發官版數位快篩護照 大受歡迎

 2021-08-08 20:51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降級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要求多項職類至少每5到7天快篩一次,直到接種疫苗滿14天,但這些人大多還在等疫苗,想復工賺錢只能定期快篩。醫院快篩開證明要1000多元,很多人都購買家用試劑自篩,再把「一條線」拍照充當證明,健保快易通App的快篩紀錄,則是任人自行輸入結果。中央僅要求快篩,卻未考量如何採認,導致「陰性證明」瑕疵重重,無法讓社會大眾對降級感到安心。

對此,曾因血清流行病學調查而遭到非難的彰化縣衛生局,再次超前部署。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表示,醫療院所抗原快篩與家用快篩的試劑完全相同,差別在於醫院由醫護操作、棉棒較長,若能由民眾自篩,醫療能量可大為保存。另外,民眾和企業對快篩接受度高、操作熟練,有助塑造更多安心場域,該局7月初就開始討論,7月20日開設第一個家用快篩衛教諮詢站,現場護理師「動口不動手」,教民眾自篩。

葉彥伯表示,首批5200劑是外界捐贈,原訂免費給診所轉診之症狀民眾篩,後來中央宣布7職類復工要快篩,便陸續加開至12個站,各站都能提供「紙本快篩陰性證明」,收費最多只要400元。紙本陰性證明有附日期的官印和QRcode,民眾隔天掃描就能以手機顯示「數位快篩陰性證明」,也能出示手機給其他人掃描,7天後數位證明就失效消失。

彰化縣用此快篩模式已篩檢超過500人,還在持續增加,目前以補教業者為最大宗,鄰近的雲林縣、嘉義縣市、台中市、南投縣,都有人慕名而來。衛生局現場督導的陳護理師表示,最多人那天,加班到晚上7點多才篩完。支援衛教的彰化秀傳醫院陳護理師說,現場熱到衣服濕透,也很難上廁所,遇到歐美籍、日籍的老師還要花很多時間即席翻譯,但基於使命感,醫院同仁都很踴躍自願參加。

20多歲的吳小姐和孫小姐都是彰南國民運動中心工作人員,降級復工後首次篩檢有縣府補助,只要一百元。之前沒有官方證明機制,教練每周篩檢必須全程自拍,得用這麼原始的方式來證明,每個禮拜都要做一次,非常麻煩。這次有護理師在旁邊指導,她們感覺更安心,可確保自己沒做錯,官方證明很可信,費用也很合理。


葉彥伯說,篩檢發現,中央未要求定篩的職業需求也很高,餐飲、藥廠、按摩養生美容、工程電子、保險業務,都有公司要求員工來篩,當地幾個大工廠和大公司,也開始有意延請衛生局指導企業健康管理部門、發展員工快篩制度。

葉彥伯表示,只要民眾更平常心、正面看待快篩,可望在企業和社區開設更多設計完善的快篩站,提供公信力之證明。縣府也可根據快篩證明,定期發給店家「安心場域標章」,如此能鼓勵更多人自我篩檢,加上維持戴口罩規定,有助塑造安心場域,「就不會每次放寬一點,就那麼害怕。」

「戴口罩加上快篩陰性護照,可以讓很多場域有更大的彈性。」葉彥伯舉例說,某些餐廳、健身房、游泳池,可以規定只開放給有證明的顧客,或是提供某些優惠做為誘因,高鐵或台鐵大眾運輸,或許也能在要求快篩證明的前提下,銷售更多票、重新開放自由座。

補教業者邱老師說,只拍試劑一條線的照片當證明,是難以取信於家長的,所以老闆要求首次快篩必須取得紙本證明,全部貼出來以昭公信。她很慶幸有衛生局的衛教諮詢站教人自篩,費用又比醫院便宜很多,她也樂見未來有定期認證的安心場所標章,師生及家長都會更安心。

彰化縣這次做出「數位快篩證明」又再次超前全國,會不會怕又招來攻擊?衛生局同仁都露出無奈的笑容,不過葉彥伯笑得豁達,他說「這只是很陽春的數位證明,只是衛教諮詢而已啊!」

員生醫院是發放官方證明篩檢站之一,副院長涂川洲表示,在夏天先教導更多民眾學會快篩,是很重要的,因為秋冬有症狀的人更多,更需要普及的快篩,才能用更快、更節省醫療資源的方式找出個案,及早阻斷傳播鏈。







2021年8月3日 星期二

細胞免疫是蛋白質疫苗的挑戰 台大醫:高端三期見真章

 2021-08-03 17:02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高端通過EUA之後,已列入公費疫苗選項,不過,衛福部食藥署昨才公布高端疫苗EUA審查專家會議紀錄,今天疾管署才將公布高端疫苗簡介。根據會議紀錄,至少8位EUA審查專家都認為除了中和抗體濃度之外,高端應補充有關T細胞反應等細胞免疫的資料。

細胞免疫有何重要性?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今撰文表示,根據過去其他蛋白質疫苗研發的經驗,二期試驗抗體反應良好,三期試驗卻顯示無法預防感染,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蛋白質疫苗雖然產生抗體免疫,但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細胞免疫。

李建璋表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2017年公布了一份關鍵報告,蒐集了22個二期曾經成功,三期卻失敗的案例,當中大部分是藥物,僅有四個案例是疫苗,其中之一對高端格外深具啟發意義。1990年代,Chiron藥廠開發了一個人類第二型皰疹病毒疫苗,是和高端一樣使用重組蛋白技術,二期試驗顯示人體抗體反應良好,但三期卻證明對預防二型皰疹病毒感染無效。這個案例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蛋白質疫苗雖可產生抗體免疫,但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細胞免疫。

李建璋解釋,一般認為蛋白質疫苗可刺激抗體產生,但是對細胞免疫的刺激不好。因此,新一代核酸疫苗,包括AZ或莫德納,就是針對細胞免疫所設計,可刺激出很強的細胞免疫。雖然高端二期證實在人體產生的抗體濃度高於比AZ,但是高端蛋白質疫苗加了佐劑(免疫刺激劑),在體內會產生比AZ核酸疫苗還要多的抗體,是免疫學上完全可以預期的事,如果要把兩者保護力相比,就有一種張飛比岳飛的感覺,畢竟二種疫苗的原理不同。

為什麼不在二期也測試高端是否產生細胞免疫,只測中和抗體?李建璋表示,這是目前科學的極限,因現在對新冠病毒細胞免疫的強度,還沒有標準化測量或定量。這也是為什麼一定要進入三期試驗,唯有在真實的世界,讓打過高端的人去測試,才知道是否真能對抗新冠病毒感染。

如果高端只有刺激抗體免疫,真實保護力未知,是否值得提早開打? 李建璋表示,還是有樂觀的理由,首先,畢竟蛋白質疫苗過去還是有許多成功的案例,例如B型肝炎疫苗、百日咳疫苗、流感疫苗,其次,美國生技大廠Novavax也是蛋白次單位新冠疫苗,在保護力及對抗變種病毒的能力都表現優異;不過諾瓦瓦克斯所擁有的奈米技術和特殊佐劑,是高端所沒有的。

李建璋表示,蛋白質疫苗好處是使用歷史悠久,比較容易掌握安全性。如果老人擔心AZ 或是莫德納的免疫反應較強,擔心身體受不了,可以選擇考慮高端;如果年輕人短期無法排到疫苗,又屬於服務業或是需要出國密集接觸人群的行業,此時先打高端,也有合理性,但是都不能排除他們日後還有加打核酸疫苗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