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2日 星期日

健保費改家戶總所得 蔡政府無法迴避的醫療改革

2020-01-12 14:07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選舉結果揭曉,蔡英文總統連任。關心醫療及健保的民間團體暨學者說,選舉大勝並不代表四年執政做得好,這次執政黨總統政見獨缺醫療健保部分,過去四年連2016年選舉時提出的眾多重要政見都還沒做到,包括健保保費以家戶總所得計,在安全準備金即將探底的現在,更加勢在必行。學者呼籲執政黨盡快提出具體時間表,才不枉負選民信任。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指出,2016年蔡英文總統競選時提出但迄今未實現的政見包括:健保保費徵收依據家戶總所得、《醫療法》醫院治理改革相關修正案、《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上述法案能改變醫糾中醫病雙輸的局面,並要求醫療財團法人落實醫護加薪條款、設立勞工董事、設立薪酬委員會,過去四年卻一拖再拖,每個會期都排不進優先法案,結果都未完成立法,下屆立委得全部都得重頭來過。

前衛生署署長、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楊志良表示,這次選舉沒人談健保,是因為安全準備金還有錢,現在選完了,政府一定要面對的是健保財務馬上就會碰到大問題,除非政府選擇閉上眼睛、跟銀行借錢,否則健保收入面勢必要改革。

根據健保最新財務報告顯示,2019年11月底合計短絀318.24億元,安全準備金填補短絀後,安全準備餘額僅1791.16億元,折合3.28個月保險給付。

楊志良分析,台灣人口結構已接近倒三角形,健保又經歷補充保費降低、保費費率降低、平均眷口數調降等變化,就算基本工資調漲,財務仍面臨巨大壓力,所以每年都有4、500億逆差要靠安全準備金來補,但現在僅存的安全準備金,就快就要低於調整費率的門檻,不漲都不行。

過去楊志良擔任衛生署署長時獲時任總統馬英九支持,曾成功調漲保費。不過楊志良現表示,目前「調高費率」不可行,因為費率成長主要將由青壯年受僱族群承擔,勢必引起大反彈。他主張應推動「家戶總所得」,如此可望擴大費基,費率甚至有機會可以調降。

楊志良也建議政府應考慮調整部分負擔、藥費等制度的改革。他表示,「重大傷病」和「付費能力」應該要脫勾,因為重大傷病人數不斷擴大,範圍也不斷增加,目前是全面免部分負擔,但是付費能力強的人,應該要付重大傷病的部分負擔,免部分負擔的精神應落實在真正有需要的真正弱勢者身上。

再者,楊志良說,健保藥品給付範圍要有退場機制,首要就是針對「成藥」及「指示藥」等不需要處方箋的藥品,健保應予以剔除、不應再付。

劉淑瓊也認同楊志良,認為政府應盡快進行健保總體檢,並研議改革健保的保費收取方式、給付的範圍的進場退場機制。劉淑瓊呼籲執政黨選後要「補修學分」,趕快針對2016就提出卻迄今未做的政見,提出具體時間表,才不枉顧民眾的信任。

2020年1月8日 星期三

為何健保給付加成醫院仍苦? 因為「攤扣」越來越多

2020-01-08 18:09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衛生福利部全民健保署元旦前夕公布修正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包括一系列點數調高或加成。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指出,過去一年半,光是北區各級醫院就被要求攤扣64.8億點,擔心今年提高給付後,恐怕不是點值恐被稀釋得很慘,就是醫院得自行吸收更多。不過健保署澄清,加成給付部分有獨立預算支應,不會影響到點值,至於「攤扣」越來越多的問題,健保署表示將持續進行收入面改革。

今年給付加成項目不少,包括地區醫院門診診察費夜間加計10%、各層級醫院非兒科專科醫師在急診看6歲以下小孩之診察費加計50%、75歲以上病人住院診察費加計20%、提高各種病房住院診察費點數13.5%、病房護理費點數3%等。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表示,上述調整有助大醫院照顧住院及急重症的病人,鼓勵地區醫院提供夜間門診,疏導病人不集中於大醫院,工會認同健保署調整給付以支持推分級醫療板塊的挪移。疑慮的是,因為總額預算固定,有地方增加,勢必有地方要減少,否則若任憑支出點數膨脹,點值就會被稀釋掉。

為維持醫院部門點值穩定、不被過度稀釋,健保署勢必要將膨脹的點數壓下去。2017年第二季開始,各區醫院總額共同管理會議祭出「穩定點值配套措施」,討論以一套公式,計算各醫院必須各自「攤扣」多少點數,也就是要求各醫院自行吸收部分點數,不能申報。

陳亮甫表示,工會取得之資料顯示,2018年起,台北分區業務組透過穩定點值配套措施要求各級醫院攤扣的點數,每一季都在成長,2018年第一季總計減核8億4千5百萬點,2019年第二季總計已高達16億3千7百萬點,一年半累計攤扣總和達64.8億點。

工會指出,目前看來健保相當依賴點值穩定措施,要求醫院接受攤扣。攤扣後的點值穩定,其實只是假象,實際上是壓榨醫院,而這壓榨的力道一層一層透下去,受害最深的就是基層醫護人員。健保署應根據點數成長、點值稀釋的真實狀況,去評估健保的收支平衡,並據此研議收支制度的改革進程,才能從根本解決財務問題。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究員邱珮文表示,健保有部分增加給付,就勢必有部分要「節流」,建議應著重於減少不必要檢查、無效醫療、重複用藥、大醫院初級照護及穩定慢箋領藥等,避免減到醫療品質、民眾就醫權益,以及醫療人員的專業服務尊嚴。醫改會也呼籲健保署應提出「開源」改革的具體進程,將保費計算基礎從現行的薪資所得,改制為家戶總所得,並確實納入各種投資收益,以擴大費基。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今年加成給付的部分,是由2019年醫院總額醫療服務成本指數改變率所增加的預算43億去支應,不會導致點值稀釋。健保支出大於收入,已動用安全準備金補貼,安全準備金目前尚有1700億。蔡淑鈴表示,健保署會持續進行收入面的改革,不論擴大費基、提高費率,都是可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