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1日 星期三

孕期糖尿病兒童神經缺損風險倍增 婦產醫籲2方面要努力

2022-12-21 16:0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糖尿病一直都是母嬰健康的大威脅,可能影響雙方一輩子。今下午剛刊出的最新大規模回溯本土研究顯示,相較無糖尿病的孕婦,孕期有糖尿病,孩子有較高風險罹患多種神經發育疾病,以第一型糖尿病對神經發育疾患的影響最大,其次依序是第二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GDM)。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黄建霈補充,除了神經發育障礙,這些孩子也有較高風險胎死腹中,長大後肥胖或罹患三高的風險也比別人高。

台灣去年才開始補助GDM篩檢、給付所需的血糖試紙,約每5名產婦就1人篩檢異常。參與研究的成大醫學院婦產科教授郭保麟表示,照護品質還有努力空間,建議提供跨科照護門診,並將備孕相關衛教知識納入國民教育。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贊成慢性病教育扎根,唯建議整合門診勿以疾病冠名,以免標籤化產婦。黄建霈則透露,醫學會正與相關部門研議將GDM納入現行糖尿病整合照護計畫。

今下午4時正式公開於《發育醫學和兒童神經病學》國際期刊的這份研究,由成功大學醫學院婦產部、精神部、小兒部與公衛系合作完成。郭保麟表示,共分析2004到2008年間出生87.7萬人的健保資料和出生登記。當時GDM篩檢要自費,87.7萬人當中有9萬人的母親懷孕時被診斷GDM(約占10%),8749人有第二型糖尿病(1%),338人有第一型糖尿病(0.04%),其餘無糖尿病。

研究者分析這87.7萬人從出生到2015年底的健康資料,經校正母親年齡、懷孕年齡、出生年、兒童性別、家庭收入、都市化程度、高血壓病史、早產這8項可能的干擾因子後,分析被診斷6項神經認知疾患與孕期罹患3種糖尿病的相關性。郭保麟表示,這應該是東亞國家第一個全面分析母親罹患多種類糖尿病和子代發生多種神經發育疾病相關性的研究。

結果顯示,第一型糖尿病對神經發展障礙的影響最大,與智能障礙(2.69倍)、癲癇(1.43倍)、發展遲緩風險增加顯著相關。郭保麟提醒,要注意第一型糖尿病人數很少,統計數據波動較大,另有小兒神經學家提醒,台灣發展遲緩診斷有模糊空間,應小心解讀。至於第二型糖尿病,與智能障礙(1.58倍)、腦性麻痺(1.5倍)、癲癇(1.43倍)、過動症(1.29倍)、自閉症(1.28倍)、發展遲緩有關;妊娠糖尿病(GDM)則與自閉症(1.14倍)、過動症(1.17倍)、發展遲緩有關。

郭保麟表示,第一型糖尿病從小就要治療,懷孕前就知道,GDM定義是懷孕第20周以後診斷糖尿病,如果20周之前發現,就會歸類為第二型糖尿病。臨床上很多媽媽雖然被診斷為GDM,但當中很有不少人是孕前就有糖尿病,只是自己不知道。孕前體重過重、有多囊卵巢的孕婦,罹患GDM的風險較高,但也有一些人找不到任何風險因子,還是發生GDM,可說還沒有明確的風險因子和預防方法,「營養均衡、規律運動、不放縱飲食」理論上都有幫忙,但證據還不強。

孕婦的糖尿病如何影響胎兒神經發育?關鍵就在胎盤。「胎盤長得不好會影響胎兒的一切,」郭保麟說,胎盤負責供應胎兒養分、帶走胎兒代謝廢物,是血流豐富的組織,糖尿病會引起血管病變,造成胎盤型態異常、發炎,這就可能導致胎兒神經發育的缺損,因為糖尿病對於腦部發育的影響是廣泛、沒有專一性的,所以多種疾病可以同時存在,例如同時有自閉症、過動症、發展遲緩,就很常見。

郭保麟說,通常只有少數飯前血糖過高者、病情較嚴重的GDM產婦需要打胰島素,大部分GDM產婦都僅需接受營養師指導、做好飲食控制。不過由於孕婦的血糖標準比一般人嚴格不少,很不容易達標,若能將GDM納入糖尿病跨科整合照護,多科專業團隊一起幫助產婦,可望更有助於血糖達標。這次研究的限制,除了沒有考慮藥物治療因素,也沒有控制病情控制程度、孕期生活飲食型態、孕前與孕期的肥胖程度等潛在干擾因素,這是健保資料庫本身的限制。

2022年12月18日 星期日

當心酒害/酒精傷肝傷腦增罹癌率 專家籲打破惡性循環

2022-12-18 18:3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最新本土研究發現,相較於不喝酒,成年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罹癌風險是1.2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得到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的風險是15.81倍。癌症專家分析,酒精可能引起慢性肝炎、提高肝癌風險;酒精與其他不良生活習慣共同作用,也會讓癌症和慢性病風險上升。精神科醫師提醒,酒精會抑制大腦神經功能,讓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差,讓人陷入愈喝愈無力、愈喝愈多的惡性循環。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較無B肝、C肝問題的歐美國家,酒精是導致肝癌的首要原因,因為酒精是經由肝臟代謝,可能引起非病毒性的慢性肝炎,長期導致肝癌。生活壓力大的勞工階層,喝酒之外可能也會抽菸,飲食也受限於一些較不健康的選項,例如高脂肪、高熱量等,這些因素綜合起來,都會提高罹癌率。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飲酒只是生活中一環,理論上還要加上一些其他因素,才會導致罹癌的結果,例如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環境中的毒物如黃麴毒素、發霉的食物等。雖然不同生活習慣對於罹癌的貢獻,有待更多研究詳細探討,目前這篇研究仍發揮很重要的警惕作用,讓社會大眾知道喝酒一定要酌量。

「慣性喝酒是其他問題的結果。」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表示,自古以來,當人類面對到難以解決、不知該如何面對的問題,就可能用喝酒這個行為來因應,最常見的就是因為憂慮、焦慮、失眠。當酒精作用在大腦,會抑制神經功能,導致人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差,此時人就會落入惡性循換,愈喝愈無力、愈喝愈多,久了就有精神或神經障礙疾病。

方俊凱表示,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就是要找到其他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要尋求醫療專業的協助。一開始可以先透過一些藥物緩解他的情緒或睡眠問題,幫助他恢復可以面對問題的行為能力。接下來就要透過適當的諮商、心理治療,幫助他去找方法面對、解決問題。


*完全可歸因酒精疾病:

酒精引起之精神與行為障礙疾病

酒精性神經病變

酒精性心肌病變

酒精引起之消化道疾病

胎兒受酒精影響症候群


*部分可歸因於酒精的疾病:

癌症

第二型糖尿病

憂鬱症

阿茲海默症

癲癇

心腦血管疾病

資料來源:台灣公共衛生雜誌

整理:記者邱宜君

當心酒害/喝酒暖身是捨本逐末 心臟名醫籲四種人勿喝

2022-12-18 18:28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天氣冷颼颼,許多人都會喝點酒暖身。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檢查室主任王宗道提醒,保暖重點在衣著,喝酒暖身效果很短暫,捨本逐末恐反而導致失溫。冬天造成心房顫動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喝酒,有心房顫動者中風機率增5倍,因此,心律不整或心跳偏快、三高沒控制好、有心腦血管疾病者,都不建議喝酒;此外,酒精對於「喝酒易臉紅者」健康帶來的都是壞處,也不該喝。

王宗道分析,酒精會讓心跳加速、血管擴張,熱量被血流帶到身體表面,人會暫時覺得溫暖,但要注意的,血管擴張也會加速散熱,接下來身體會感覺更冷。因此,要暖身重點在衣著,喝酒取暖不僅捨本逐末、只有暫時效果,還可能帶來危險。因為如果酒後輕忽保暖,熱量散去後,人可能會失溫,血管遇冷收縮也會刺激心血管系統,引起心臟病或中風,這就是冬天出現醉漢路倒死亡事件的原因之一。

王宗道表示,雖然過去有零星研究指出喝酒有一些好處,但整體來說,更多大型綜合研究都看到飲酒對健康是負面的,喝少量也沒有比較好。在台灣等亞洲國家,王宗道指出,較高比例人口具有乙醛去氫酶(ALDH2)代謝酵素基因缺損,喝酒易臉紅,俗稱「酒精不耐症」酒精對於這類人的健康危害也更加確定,對心血管、神經、癌症等各方面都有害。

王宗道表示,最新版的高血壓指引對飲酒的限制比以前更嚴格,一周頂多只能喝半瓶紅酒,換算一天大約只能喝50毫升而已,一般人餐飲時喝的量一定超過。建議喝酒會臉紅、有心律不整、心律不整或心跳偏快、三高沒控制好、有心腦血管疾病者,都不建議喝酒,以免增加心血管系統負擔。冬天受歡迎的一些燉補料理也常常含酒,也不可能完全禁絕不放,但如果知道自己有上述風險因子,還是要有所節制,不可過量。

當心酒害/本土研究:每周喝一次 男性罹癌風險增2成

2022-12-18 18:3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最新本土研究發現,每周喝酒一次,對健康和健保的負擔不容小覷。相較於不喝酒,成年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罹癌風險是1.2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得到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的風險是15.81倍。估計與酒精直接或間接相關的疾病一年至少要花掉健保28億元,其中16億用於45歲以上罹癌男性。

此研究是成功大學公衛所與中興大學食安所今年共同發表於《台灣公共衛生雜誌》,分析2009年與2013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萬5515名18歲以上民眾的飲酒頻率,並追蹤健保紀錄直到2017年底。研究者列出可完全或可部分歸因於飲酒的11大類疾病,若有人追蹤期間曾經因這些疾病急診2次或住院1次,就視為罹病。

結果發現,3成女性、6成男性過去一年曾喝酒,其中19.59%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12.37%每個月喝一到2次、25.4%每個月喝不到一次,男性疾病風險因此明顯提升,以「酒精引起的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與飲酒頻率有最明顯的劑量反應關係。

排除教育程度、吸菸習慣、運動習慣、月收入的影響後,44歲以下每周至少喝一次的,男女性得到「酒精引起的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風險都是不喝酒的11.48倍;44歲以下男性每月喝1到2次,風險為3.44倍,44歲以下女性每月喝1到2次,風險為5.11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風險更高達15.81倍。

至於癌症,無論是44歲以下或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罹癌風險都是不喝的1.2倍。其他疾病方面,44歲以下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癲癇風險是2.49倍、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是1.3倍。44歲以下女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憂鬱症風險為1.6倍,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發生酒精引起消化道疾病的風險是1.29倍。

以健保點值一點一元推估,主診斷為酒精相關疾病的一年健保醫療費用高達28億元,若主、次診斷都計,更高達56億元。其中以45歲以上男性的癌症醫療費用居冠,僅以主診斷估計已達16.48億元,主次診斷合計則有24.78億元。就算只看此次統計與飲酒相關性達顯著的疾病,一年的健保費用也分別高達17億元(只看主診斷)、33億元(主、次診斷都計)。

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國健署長年強調的四大健康風險因子就是「抽菸、不運動、營養不良、酗酒」,過去研究指出,即便少量飲酒也會提高罹癌風險,包括口腔癌、鼻咽癌、食道癌、肝癌、乳癌。台灣大約每2人就有1人缺乏乙醛去氫酶(ALDH2)代謝酵素,就是俗稱的「酒精不耐症」,這也會大幅提高罹癌症機率,呼籲國人盡量勿飲酒、飲酒要適量。

2022年12月14日 星期三

網紅控兒「碰瓷」發文反省稱非討拍 外界分析:太假了

2022-12-14 11:3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以開團購知名且擁有廣大人氣的親子網紅,日前自揭體罰兒子打到瘀青,遭學校輔導室通知社會局,最後遭社工登門關心。她以「碰瓷小兒」描述孩子,意指孩子行為就像製造假車禍,文中處處流露委屈,寫道社工來訪時自己強忍淚水致歉「生而為人(母),我很抱歉。」大量粉絲留言肯定她、安慰她「看到社會局真傻眼」、「孩子段數真高」,還有不少網友也分享自己打小孩導致社工上門的「冤枉」經驗。

不過,對於此文意圖與網紅的「反省」態度,並非只有安慰與肯定之評論,也有人留言說「一個形象良好的網紅媽媽,因為打小孩打到瘀青被社會局關切,這種黑歷史不如先自己承認,還能得到各方拍拍,穩賺不賠」。受到批評後網紅開始增修文章,強調自己發文絕不是要討拍或合理化暴行,只是需要抒發心情並警惕自己不再犯。

針對此事件,台灣繪本親子共讀運動的推手林真美撰文表示,雖然沒有什麼是「正當的管教」,但網紅的說法完全是「上對下」的說辭,與「掌控」無異。顯然她的孩子受到許多壓迫才會出現各種情緒的反彈。大人不去面對處理那些因果,為了不讓廻力槍打到自己,就用洋洋灑灑的長文,去正當化自己的「出手」,這真的很糟糕。

代表作品有《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上流兒童》的作家吳曉樂也撰文表示,網紅與其寫文,不如關掉社群,好好花時間跟小孩和自己相處。「身而為母,我很抱歉」這種說法非常聲東擊西,母職確實不易,但網紅迴避了自己「高收入族群」身份。她業配價碼很高不是一天兩天的新聞,面對情緒,她比一般人更有「不要讓自己走投無路」的選項,她甚至可以負擔專業援助,而不是讓小孩來消化她的情緒。

眾多安慰網紅的說法,也遭到質疑,是基於認為小孩地位低,就可以欺負。吳曉樂寫道,如果今天有一個人照顧老邁的父母,覺得很煩壓力很大父母吃飯又慢吞吞,而把父母弄到瘀青,或是打父母一巴掌,再抱著父母痛哭,我們會怎麼想?我們會公開討論說「啊我可以理解,我也打過父母,打完之後也很傷心,還崩潰地哭了」嗎?若有人打氣,「我也打過父母,但後來去上課,知道父母不是故意尿在床上,是老化了失去控制,之後有努力降低打父母的次數,我們一起加油吧!」。

吳曉樂質疑,我們會接受這樣的場景嗎?會說「照顧父母真的好辛苦,適當的懲罰是難免的」嗎?我保證,不會,容忍限度絕對更低,因為我們不可能再成為小孩,但我們很有可能變成需要他人協助的老人。我們害怕自己「未來因為造成他人困擾而被揍」的畫面。所以,問題到底是「照顧小孩很累」多一些,還是我們至今仍然潛意識覺得「小孩」地位次一級的問題多一些?

林真美寫道,「生而為人(母),我很抱歉。」這太虛假了。太宰治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是充滿自省與羞愧的。但網紅這樣說,是把這句話當做自己可以為所欲為的擋箭牌。另外,網紅為經營事業,長期在網路開地球曬孩子、未經小孩同意,確實是侵犯隱私。除卻公眾人物,沒有大人希望自己經常被曝曬在大庭廣眾之前,被任意指指點點吧?更何況都是單方之辭,沒有反駁的餘地,只有被對方拿來說嘴、蹭按讚的份。

林真美寫道,如果大人有人權、兒童權利的觀念,就不會用任何手段去「對付」孩子。大人必須先把「做自己的自由」還給孩子。當孩子的自由抵觸到大人的自由時,就要討論或相互讓步。這是人與人共生,最基本的平等與尊重。孩子在其間,才能好好學習他該會的事,並ㄧ路與世界碰撞,一路好好發展他自己。



2022年12月13日 星期二

網紅怨兒哭鬧像威脅通報受虐 專家:通報≠兒虐開案

2022-12-13 14:5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一名知名網紅日前發文陳述孩子難管教,某次體罰打出瘀青,被學校輔導室通報社會局,社工上門家訪。文中感嘆身為親子部落客卻慚愧成為「在社會局有案底的失格母親」,面對皮薄肉嫩的「碰瓷小兒」哭鬧,彷彿威脅向全世界宣告受虐,相當委屈。但她強調發文不是要討拍或合理化暴行,只是需要抒發心情並警惕自己不再犯。

有些網友以「看到社會局真傻眼」、「孩子段數真高」這類說法來安慰網紅,也有些人分享自認冤枉的被通報經驗,例如沒打傷小孩,輔導老師聽孩子口述就通報、孩子跌倒瘀青被早療老師通報、孩子半夜爆哭被鄰居通報、幼兒手燙傷被急診醫師通報。也有人分享相反經驗,就算把樓下小孩被打到喊救命的聲音錄音並多次報警,竟被警察斥責不要亂打電話。

兒福聯盟政策中心資深主任李宏文表示,對於兒保社工來說,「被通報」不等於「兒虐開案」,家長不妨將社工的來訪解讀為,是政府基於保護孩子免於受害的法定職責,前來關心和了解事情發生始末,其實也是幫助家庭連結更多資源,例如情緒支持、親職教育、創傷知情照護等。

「通報不是定罪。」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張秀鴛說,無論是警察、老師、校護等專業人員,只要得知孩子有傷或疑似受到不當對待,不須判斷傷怎麼來,就是要依法在24小時內通報,由社工去進行了解。左鄰右舍和孩子都知道有這些外在保護機制,都是好事,應正面看待。

「通報是一個善待自己、重新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契機。」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曾任高中專輔教師8年的諮商心理師林上能表示,通報只是提醒,不是為了處罰家長,也不代表認定是惡質父母。通報的主要目的是保護而兒少免於傷害、建立家庭環境的保護因子,也希望引進專業資源幫助家長,例如正視親子關係問題、了解親子雙方需求、察覺還沒修復的上一代的傷痛。

既然通報立意良善,為何會讓家長有又氣又冤枉的感受?這就有制度性的原因。林上能說,過去他在通報前,會跟孩子先討論好,如果再次受到暴力威脅可如何求助、戰時離家可以找誰、有沒有手機在身邊可撥家暴專線或報案,也會討論通報後可能的衝擊和準備。通報時也要請主責社工先與專輔老師聯繫,再跟家長聯繫、仔細觀察家長反應,避免貿然家訪會不利於後續輔導。

「教育部和衛福部要增加預算、正視輔導和社政人力不足的問題,服務才會到位。」林上能表示,目前學校輔導體系和社政體系雙方的養成教育中,對彼此工作的描述常常與實務有落差,導致雙方的職前訓練、合作默契,還有輔導室、導師、社工之間的對接和橫向聯繫,都可能出現一些改善空間。學校輔導與社政社安網人力都很吃緊,但社安網社工的案量是無法想像的大,只能分類、優先處理高風險個案,如果評估親師溝通良好的校園通報案,社工也只能先結案。

2022年12月12日 星期一

窮人只能買有錢人諮商筆記?比理科太太爭議更大的問題

2022-12-12 20:33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理科太太近期預售的線上課程「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大賣,短時間就有2700多人報名,進帳近500萬。因理科太太不具專業資格者,卻以將個人經驗包裝成「課程」形式進行販售,課程文案及大綱與心理師工作內容有雷同之處,引起專業人士批評。但也有人認為,這項商品熱賣反映出民眾「又窮又苦」,心理需求高卻負擔不起諮商療程,才會寧願花錢購買有錢人的諮商經驗談。

對此,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諶立中表示,就算是高稅收國家,政府也供應不起長期大量的心理諮商服務,台灣目前也只能透過地方衛生單位建置免費駐點心理諮商、持續佈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來提供比較基本的服務。不過,馬偕紀念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羅惠群認為,政府投入於心理健康的資源長期過低,不但經濟弱勢難以取得服務,專業人員也被迫自我剝削,導致「弱弱相殘」局面。

諶立中表示,以前國內環境家庭成員多、人際關係緊密,有心事可以找家人朋友聊聊、尋求信仰寄託,不見得會直接尋求專業協助,以前也沒有那麼多心理師。現在家庭生得少、人與人間比較疏離,如果有錢可以直接去找心理諮商,這就像是人肚子餓了,選擇上也有「吃飽」和「吃很好」的分別;如果嚴重不舒服,像是出現憂鬱、焦慮不安等症狀,就建議就醫,醫院可提供心理治療。

諶立中說,隨時代進步、觀念轉變,許多專業服務提供出來,政府也在逐步建置心理諮商資源。現在全國已經有380個免費的駐點心理諮商,鼓勵需要的民眾詢問衛生所會衛生局,早年乏人問津,現在都要排隊了。還有根據社安網第二期計畫的預算,2025年要完成佈建71個心理衛生中心,每個中心都有2個臨床心理師、2個諮商心理師、多名社工,都是常設人力,現在已經完成了25個。

不過,諶立中強調,就算是高稅收的北歐國家,都供應不起長期心理諮商,以台灣的富裕程度,政府也做不到提供大量服務,只能給最基本的,如果有長期需求,民眾還是得自行負擔費用。

羅惠群表示,預防勝於治療的概念,也適用於心理健康,照理說國家也應特別編列預算去回應弱勢族群的心理健康需求。可惜的是,但國家相關預算編列長年嚴重偏低而且不穩定,錢花完服務就砍掉了,政策無法延續,前端預防做得不夠,結果後端需求量就更多、問題更嚴重,經濟弱勢受到衝擊更大。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曾任高中專輔教師8年的諮商心理師林上能表示,衛福部所說的心理衛生中心,其實受限於經費,服務對象以「精神疾病、藥酒癮、家暴性侵、自殺」等四大族群為優先,預算不夠、人力也不夠,服務量能很難顧及一般人的心理健康需求,想要諮商也很難排得上。至於大學校園裡的心理衛生中心,平均1200個學生才配一個心理師,國立大學都沒有那麼多錢聘人了,私立大學比例更低。

至於醫療院所,林上能指出,長期以來,心理諮商與治療的健保點值過低,導致醫療院所服務量有限,且多以給付相對較高的心理衡鑑為主,醫院沒有誘因去開立治療。此外,雖然心理師法明定諮商心理師可做心理諮商和治療,但健保卻不給付諮商心理師做諮商和治療,結果,諮商心理師雖然人數眾多,卻無法進入醫院服務民眾。

林上能表示,自費諮商成本高,是因為心裡師一定要取得碩士學位才能考照,養成訓練歷程成本極高,執業後仍持續接受教育訓練,根據全聯會去年調查,自行執業的心理師,收入有一半都用於專業進修、接受資深督導指導,都是為了提供當事人更好的服務。

如果想要接觸諮商但經濟能力受限,建議可以嘗試自費諮商之外的其他管道。林上能表示,在符合某些經濟弱勢或社會風險條件下,社政體系和醫療體系的社工人員可以協助媒合某些方案的諮商資源,雖然都有限制次數,但總是聊勝於無;也可以在就醫時主動向詢問,符合給付條件者,可安排健保給付的服務。

此外,蠻多縣市政府衛生局都有免費諮詢駐點,可主動詢問、多加利用。林上能說,以台北市為例,市府一樓聯合服務處每周有兩次心理諮詢可預約,諮詢是類似於「初評」,雖然服務時數有限,但確實能協助民眾自我照顧、釐清尋求協助的方向。

理科太太把個人經驗當課程賣 衛福部籲三思這3件事

2022-12-12 18:59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理科太太近期預售線上課程「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短時間內2700多人報名,進帳近500萬。文案提到「結合經驗、案例、理論、工具」,提供「實作練習、選書、專屬社團」,課程大綱與心理師在社區或醫院帶領的工作坊高度雷同,由於理科太太不具心理師資格,引起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等跨專業人士反彈,質疑她的資格和課程內容。

理科太太後來強調「內容絕不觸及諮商、不為任何人諮商、不可能取代諮商」,是以「學姊」立場分享超過一百小時諮商經驗談,昨在粉專怒嗆「酸民惦惦」,今再發文指出是課程名稱取得不好,用了「諮商」二字,才會招來「有心人士」的斷章取義。

問題只是名稱取不好、被有心人士武斷攻擊嗎?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和一些諮商心理師認為,理科太太不具專業資格者,卻以將個人經驗包裝成「課程」形式進行販售,加上網紅名人效應影響力大於專業團體,雖然內容尚未釋出、難以判定是否違法,但確實有專業倫理的疑慮,也有遊走在法律灰色地帶之虞。

心健司司長諶立中表示,他個人對理科太太沒有什麼了解或既定印象,或許有些民眾購買只是好奇名人經歷,並非因自己有心理健康需求,如果理科太太只是分享自身經歷、沒有從事醫療行為,還看不到課程內容,也很難說有無不合理或違法。

法規上沒有不可以,並不代表恰當。諶立中說,如果是有心理健康需求的民眾購買,他建議應注意三件事,首先是「用個人經驗很難用在每個人身上」,再者是「個人資歷背景是否可完全信任」,最後是「認為自己有諮商需求,還是要找專業人員討論。」

一般人常誤以為諮商心理師只是跟你『聊聊』,這與事實有很大落差。」馬偕紀念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羅惠群表示,根據心理師法第14條,諮商心理師有六項法定業務,包括不同族群的心理衡鑑、心理諮商、心理治療,要有碩士學位、通過實習和專技高考、每6年取得120個再教育學分,才能合法執業,如果沒有經過這樣的認證,就不能自稱是諮商心理師,也不能執行相關業務。

羅惠群表示,諮商經驗非常個人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啟發和想法。相較於一般自助類型書籍側重讀者反思的特性,這次販售的課程強調是個人主觀經驗分享,標榜很強的互動性、導入自評系統,令人擔心有可能傷害到個案的潛在風險,也會擔心這將導致社會大眾對於諮商有不正確的認知。基於以上,已經有些律師和專家認為這套商品有規避法律界限、遊走灰色模糊地帶之虞。

羅惠群說,課程內容公佈後,才能由主管機關判定是否違法。如果有個住在台北市的人買了這套課程,對於內容有疑慮,認為有與心理師法定業務雷同、有違法之虞,個人可向地方衛生局申訴檢舉,衛生局會進行約談並做事實認定。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曾任高中專輔教師8年的諮商心理師林上能表示,理科太太所列的課程大綱雖然沒有直接指稱在做心理諮商與治療,但專業人員一看就知道,這個大綱與中小學輔導老師在校帶領的活動課程、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心理師帶領的自我探索工作坊或情緒成長團體,還有心理師在醫院、社區帶領自我探索與覺察團體的諮商內容,有著高度的重疊性。

林上能說,如果只是經驗分享,理科太太以KOL身份拍影片就有很好的效果,但推出這樣類似於商品化諮商療程的課程,反而是將高度個人化的心理諮商歷程「化約」成一套模式,可能導致社會大眾誤以為「原來心理諮商就是這樣」。

林上能提醒,教人尋求自我療癒的過程中,很可能引發每個人不同程度的反應,例如勾起創傷和情緒,心理師的陪伴能及時協助和平復。當此單向教學課程將個案帶出這類反應時,要怎麼給予這麼多人個人化的適切引導呢?會擔心這套課程反而導致個案錯過了接受諮商和治療的黃金期。

「因為民眾不了解心理諮商、專業推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政府對於推動心理健康做得不夠,才會引起這番軒然大波。」羅惠群說,心理師的專業倫理守則,最基本的就是「不傷害」,以個案福祉為核心考量,因此要呼籲對此課程有興趣的民眾,更客觀去看待這個課程、檢視課程內容,不要受名人效應影響而忽略了自身的心理健康需求,或延誤了自己的治療。


2022年12月7日 星期三

不是病童是闖關小勇士!台大兒外加護病房用愛設計

2022-12-07 17:56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先天性心臟病盛行率為千分之13,每年約有2600個寶寶一出生就要與病纏鬥,小身軀多次進出開刀房和加護病房,與家人分離,不知道自己將要經歷什麼、不懂醫療處置的意義,結果許多孩子雖然身體痊癒,心裡卻留下創傷。台大醫院兒童外科加護病房裡,10個孩子就有7個是先天性心臟病病童,為了幫助孩子理解住院期間會經歷的事,護理師設計了一套遊戲,希望能透過影片、冒險地圖,甚至是虛擬實境的方式,幫助孩子把住院過程化為一趟充滿勇氣和成就感的冒險旅程。

台大醫院兒童外科加護病房護理師劉淑惠說,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有些出生不到24小時就要開第一次刀,很多病童成長過程中也需要開很多次刀,但孩子們不像成年人那樣可以理解醫療過程,必須要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去幫助他們做好心理建設,才能幫助孩子減緩與家人分離的焦慮、減少失去控制的感受。

劉淑惠表示,根據兒童心理相關研究顯示,使用「治療性質的遊戲」可以幫助孩子理解住院過程,也能減緩緊張和壓力,提升治療配合度,這次就將幾個特別需要孩子配合的項目設計成遊戲中的勇氣勳章,因為孩子都非常想要早點出院,有遊戲闖關、勳章作為誘因,可以讓孩子更有動力配合。這也是台大醫院參加2022年「護理的力量Power in Nursing」國際護理創意獎的5個團隊作品之一。

首先是呼吸訓練開胸手術後,需要注重肺部擴張、肺部清潔,心肺功能會好,所以會請孩子練習吸氣到一定深度並維持一定的秒數。再者是術後胸部會有引流管,引出血水,但移除引流管的過程常令孩子很害怕,需要孩子有心理準備,鼓勵他鼓起勇氣面對。另外是營養,因為孩子需要好好攝取均衡營養,才能恢復體力,如果孩子挑食或拒食,就拖更久才能出院。

今年9歲的思嘉有法洛氏四重症,出生第五周就第一次開刀,至今已經做過2次開胸手術、一次心導管手術、一次氣切,前年一月終於進步到可以把氣切口縫合起來。思嘉媽媽說,台大兒童醫院的護理師真的是把這些孩子當作自己的小孩在疼,護理師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設計了這樣的影片和遊戲,她看了「很有感」,她認為這樣的工具不但能幫助到孩子,也能支持到害怕的家長,甚至能幫助其他孩子更加理解生病孩子所經歷的事情。

思嘉媽媽表示,住院的孩子心裡都會害怕,因為不知道「你們下一步要對我做什麼」,但孩子都會希望被肯定、被讚美,住院住久的孩子,都可以很敏銳觀察周遭、努力做出回應,但仍要注意他們的心理壓力是很大的,需要家長和醫護人員幫助他們預先了解自己將會經歷什麼,並且持續陪伴支持他們度過。

思嘉媽媽說,這次護理師設計的遊戲和影片,可以讓孩子知道綠色衣服的精靈是開刀房護理師,藍色衣服的精靈是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他們會做什麼、他們需要你幫忙做什麼,非常適合住院前播放給孩子看,對於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解釋住院是怎麼一回事的家長來說,幫助很大。

思嘉媽媽表示,思嘉的氣切口縫合之後,下一個階段就是要安裝人工的肺動脈瓣,才能解決他容易喘或缺氧的問題。但因為戴著口罩,嘴唇發紫時外人也看不到,外觀與一般孩子無異,有時候反而會被同學質疑「為什麼她不用跑步?為什麼她可以搭電梯?」希望以後有更多類似這樣的素材,幫助孩子了解檢查、抽血、開刀等其他常見的醫療處置,不只能幫助生病的孩子,也能增進孩子們理解彼此。



台大外科加護病房AI管家 神奇小物把呼吸器重量變不見

2022-12-07 16:37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早安!現在是早上九點!」台大醫院創傷外科加護病房又傳來護理師親切的聲音,這是為了幫助病人在不見天日的加護病房保有正常時間感,特別錄製的三段音檔之一。加護病房護理師的工作包山包海,專業護理工作之外還有一堆雜事,例如報時、安排視訊會客、每兩小時就要兩兩一組去幫病人翻身;阿嬤要看八點檔、阿公要看新聞,護理師要幫忙轉台;睡覺時間就要關電視,打開助眠白噪音。

台大醫院創傷外科加護病房護理師張珈瑜表示,如果有科技工具能幫忙把這些雜事分擔掉,護理師就有更多時間心力投入專業性較高的工作,也更有餘裕能照顧病人和家屬的心理。以此概念出發,張珈瑜與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的四位同學李宥辰、蔡孟芝、賴宣妏、陳昱安,共同討論,提出「加護病房AI機器人」設計概念,這也是台大醫院參加2022年「護理的力量Power in Nursing」國際護理創意獎的5個團隊作品之一。

張珈瑜說,這台AI機器人是160公分真人高度,就像一個「加護病房小管家」,有機器手臂協助病人翻身,只要有一位護理師加上這台機器人,就能幫病人翻身,護理師不需要兩兩一組。機器人也能接受語音查詢,即時提供病人的檢驗資料結果,提升護理工作效率。機器人身體上有螢幕,具備多媒體功能,可自動報時,增加病人定向感、降低譫妄發生率,也能設定每個病人要看電視的頻道和時間,還能協助視訊會客。

除了加護病房有創意,台大醫院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也和台大物理治療中心合作,成功研發「呼吸器管路減重裝置」,可以充分托住呼吸器,不怕拉扯管路,讓還沒有脫離呼吸器的病人也能安心運動,這項裝置已經商品化,也參與了這次國際護理創意獎

物理治療師楊柏毅表示,心肺衰竭或退化性神經肌肉疾病的病人,不一定能很快脫離呼吸器,但就算是還依賴著呼吸器,仍須積極透過運動增進體力,才能有比較好的預後。由於運動時病人需要直立身體,呼吸氣管路有一定重量,就算治療師將管路小心地固定在床欄或支架上,病人運動時還是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深怕動到管路、扯到傷口,影響要運動治療的效果。

楊柏毅表示,「呼吸器管路減重裝置」的原理是以一條帶子將呼吸器的重量分散到後頸部,實測證實可將呼吸氣管路的垂直重量從520公克減輕到80公克,大大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可無後顧之憂的運動,也避免管路滑脫或引起病人咳嗽。帶子的材質也經過多次改良,過去使用的材質曾經引起皮膚過敏出疹,目前是採用與潛水衣相同材質,觸感滑順,而且不會引起皮膚過敏。

2022年12月6日 星期二

台大醫院LINE腹膜透析聊天機器人 小占卜越玩越健康

2022-12-06 22:24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去年有9.6萬人需要洗腎,當中9成以上都是血液透析,病人每周有3天得去醫療院所報到,每次一洗就是4小時,腹膜透析雖然具備時間彈性、可在家進行、較節省健保資源等多重優點,但由於需自行操作透析設備,病人望而生畏,只有不到10%病人選擇腹膜透析。

「如果有LINE互動機器人可以隨時幫病人解惑就好了」,出身護理系資訊組的台大醫院腹膜透心中心護理師鄭靜宜花了5個多月時間,把現有腹膜透析衛教資訊,全部整合起來,然後上網自學,專門服務腹膜透析病人的聊天機器人就在台大醫院院內上線了。

不論直接點目錄或是輸入關鍵字,機器人都全年無休會給予回覆,目前已有900多名病人和醫護人員上線使用,腎友及護理師滿意度都高達4.7分(滿分5分)。這也是台大醫院參加2022年「護理的力量Power in Nursing」國際護理創意獎的5個團隊作品之一。

今年61歲的鐘先生,腹膜透析已邁入第5年,最近一年在這個互動機器人的幫助下,原本回診檢查的紅字都沒了。鐘先生表示,因兼課從事電腦教學,血液透析太花時間,會影響到排課,因此選擇在家做腹膜透析。剛開始若操作機器遇到問題,或是回診檢查看到紅字,都只能回家翻找各種紙本衛教資料、播放光碟衛教影片、上網搜尋,但常常有看沒有懂,只能再找時間問護理師。

鐘先生,現在這個機器人隨時可解得問題,資訊呈現方式是圖文並茂,整理得清清楚楚,還可以播放影音,幫助很大,就算假日醫院沒開,也不怕找不到人問問題。目錄中的營養指導,鐘先生覺得特別受用,過去回診時常常發現離子數值控制不佳,有了這個機器人的指導,現在回診檢查結果都沒有紅字了。

鄭靜宜將腹膜炎和導管出口感染相關衛教設計為「小占卜」遊戲,更是大受歡迎,後台使用情況分析顯示,才500人上線使用時就在一月內玩了3000多次。鄭靜怡說,大家都想要多試試幾次,看看怎麼做可以改變占卜的結果,這兼顧了衛教、娛樂,當使用者多次檢視自己的操作流程、了解結果的差異,進而達到行為改變的結果。

鄭靜宜表示,目前專利正在申請中,未來除了將推出公版腹膜透析機器人,並透過腎臟醫學會推廣到其他醫療院所。鄭靜宜也將開辦工作坊、出版教學手冊,希望教導更多護理人員做互動機器人,未來可造福更多不同種類的病人,例如糖尿病、血液透析、長期照護等。

鐘先生說,相較於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時間彈性,讓他維持很好的生活品質,現在就只有出遠門時比較不方便,出門和回家的時間也要算準,晚上才有足夠時間可完成透析循環,希望未來能夠發展出體積更小、更方便攜帶的器材。

鄭靜宜說,針對這一點,團隊發想了「透析背心」的概念,如果背心一格一格裝著藥水,讓人穿上身就像一台行動洗腎機,如此腎友的生活就自由了,希望未來可朝此方向努力研發。


2022年12月1日 星期四

台商返國過年釀疫情?何美鄉稱不用怕 但政府還有4件事沒做

2022-12-01 16:11 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衛生福利部部長薛瑞元今表示,正密切關注中國疫情升溫情形,台商春節返台可能為本土疫情帶來一波衝擊。流行病學專家、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說,台灣疫情走在中國前面,不用害怕,民眾可過個好年,多陪伴長輩。不過政府還有很多事該做,如將新冠肺炎改列第四類法定傳染病、積極研發兒童專用新冠疫苗、持續進行並定期公布全國血清調查及死因分析報告。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兼任教授金傳春說,春節是地表最大規模人口移動,中國這波疫情確實令全世界緊張,建議節期活動還是要減少人與人近距離接觸、戴口罩。她也提醒,政府和民眾應繼續支持國產疫苗研發,相關資訊力求公開透明,如高端審查相關研究報告也要公布出來。

何美鄉表示,不需要嚴防春節,也不用預設中國來的病毒或人就特別如何,但台灣和中國關係特殊,人民往來不只是待在觀光地點的遊客,而是會進到家中,確實比較容易傳播疫情。不過,推估台灣已有1200到1600萬人感染過,還有這麼多人打過疫苗,可以說台灣疫情已經走在中國前面,所以不用害怕,她不認為任何國家的疫情會對台灣造成衝擊,除非是新的病毒。

「今年應該要讓大家過個好年,長輩如果還活著,就回家珍惜跟他相處的時光。」何美鄉說,新冠病毒是威脅比較不健康的人,建議重症高風險群繼續接種疫苗,健康人則可自行決定是否繼續接種,不需要無止境打下去,就算因此有疫苗屆期報廢,也是沒辦法的事。

現在入境人數取消上限,境外移入病例可能增加,何美鄉表示,台灣應準備好診斷量能、做好變異株監測,這些都是參與國際社會的基本任務,中國疫情升高的同時,也有義務告訴全世界他們的病毒定序結果。

何美鄉說,現在距離農曆年還有一個多月,民眾在這段時間不需要多做什麼,可以趕快恢復正常生活。至於政府,就有很多事情該做了,首先是傳染病類別差不多該改成第四類了,再者是國產疫苗應繼續研發小孩可用的蛋白質疫苗,畢竟老人和小孩仍是最受病毒威脅的族群。

第三,政府也必須開始長期進行全國血清學調查並定期公布,如此才能確實追蹤社區保護力有多少。第四,政府也要開始做死因分析報告並定期公布,這能幫助人民不過度恐懼,也能幫助社會大眾對防疫成績有更公允的評論。

何美鄉說,沒有人知道下次疫情來的時候,運氣是否還會像這次這麼好,所以一定要繼續追求進步,更精準、更科學的數字一定要一直出來,才會進步。這些真實數據對於大家都有好處,她不明白指揮中心和疾管署為何一直不定期提供這些重要數據,如果有,阿中部長的社會評價也會更公允。但因為一直沒有這些數據,只能說「相信自己防疫做得不錯」,就算被認為做得不好也怨不得人,因為唯有「就數據論事」才有說服力。

金傳春表示,中國疫情一定會上升,春節又是地球最大規模的人口移動,所以中國這波疫情是全世界都很緊張,因為人群聚集過後,很容易會篩選出傳播力最強、最優勢的病毒株,對疫情的加重和擴大一定有影響。春節期間舉辦活動,建議一定要減少人與人之間近距離的接觸,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口罩還是要戴著。

金傳春提醒,中和抗體會隨時間衰退,但是T細胞反應免疫可以持續較久,可以降低發炎反應,減少重症,這也是國產疫苗的優勢所在。台灣的國產疫苗還有很多很好的研發空間,政府和人民應該要支持國產疫苗繼續努力,相關資訊也要力求透明、讓社會各界檢視,例如之前說要公布高端相關的研究報告,也要公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