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0日 星期二

林口長庚蟬聯最賺錢醫院 亞東最慘 年虧4.3億

 2021-03-31 01:21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衛福部健保署昨公布一○八年領取健保費二億元以上、二二三家院所財報,整體結餘前三名為林口長庚(七十二億元)、高雄長庚(五十九億元)、台大醫院(廿四億元),但林口長庚醫務本業短絀五億六千多萬,靠股利七十八億轉虧為盈,蟬聯榜首。另有廿九家醫院虧損,以亞東醫院整體短絀四億三千多萬居冠,是該院近三年首度轉盈為虧,虧損主因據了解是被健保署「攤扣」高達五億一千多萬所致。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劉林義說,二二三家院所共領取健保四四三八億元,占該年總額六成六。醫務收益來自健保和自費醫療,非醫務收益則來自股利、停車場、美食街等,有一六七家光靠醫務就有結餘,加上非醫務收益而有盈餘的家數達一九四家,但虧損有廿九家。

亞東醫院說,一○八年健保署北台北業務組改變分區總額內控機制的計算公式,亞東就醫人數成長,但放進北區就醫人數大餅中,就醫人數不突出,最後攤扣高達五億一千三百多萬,以致財報虧損。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廖郁雯說,應公布的是各院盈餘分配與攤扣金額。醫院盈餘再多,分配方式不受監督,基層無法受惠;北市聯醫一○八年就是以被健保攤扣太多為由,大幅縮減獎勵金。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也說,主管機關有責任監督院所盈餘分配,關鍵資訊是有多少盈餘真正用於提高薪資、改善執業環境,她呼籲醫療法修法,規定醫療院所整體盈餘達一定金額需按比例提撥用於改善人力。


亞東醫院前年短絀逾4億 因有5億被健保攤扣

 2021-03-30 19:03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健保署昨公布2019年領取健保費用2億元以上,223家院所之財報,整體結餘前三名為林口長庚、高雄長庚、台大醫院。另有29家醫院虧損,以亞東醫院整體短絀4.34億居冠,該院近三年首度轉盈為虧,據了解,被健保署「攤扣」高達5.13億,是導致虧損的主因。

亞東醫院表示,2019年健保署北台北業務組改變分區總額內控機制之計算公式,對於亞東這種就醫人數成長、但市占率不高的醫院非常不利,最後攤扣高達五億一千三百多萬,若沒被扣這麼多,應不致虧損。

據了解,為維持醫院部門點值穩定、不被過度稀釋,健保署勢必要將膨脹的點數壓下去。2017年第二季開始,各區醫院總額共同管理會議開始祭出「穩定點值配套措施」,討論以一套公式,計算各醫院必須各自「攤扣」多少點數,也就是要求各醫院自行吸收部分點數,不能申報。

亞東醫院表示,攤扣可說是是目前健保所有的核減機制當中「最傷的」。原本是以門住診成長率30%和市占率70%,以此權重去計算攤扣,但2019年權重卻改成門住診成長率80%和市占率20%,對於亞東這樣高成長率、低市佔率的醫院來說,非常的不利。除了攤扣之外,加上核刪等其他核檢費用,亞東2019年被健保署的核減總金額高達13.6億元。

亞東醫院表示,其實2019年還有推行門診減量政策,亞東為此關閉部分夜診、週六門診,民眾仍然很踴躍就醫,所以就門住診仍是有成長的,相對同區其他醫學中心而言,亞東西醫門住診點數成長率為6.05%,僅次於三總的8.86%。

亞東醫院表示,慶幸的是,亞東所屬之醫療財團法人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在2019年有結餘5.55億元,所以不影響亞東醫院往後年度儀器設備等資本支出,當時員工年終獎金等紅利發放,也沒有改變。

2021年3月29日 星期一

醫院賺賠都無感!基層醫護及民團籲公布這三項才是重點

 2021-03-30 12:58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健保署今公布2019年223家醫療院所的整體盈餘、虧損排行榜,共有194家院所有結餘,當中有167是醫療業務本業就有結餘,不需靠股利、美食街、停車塲等非醫務收入彌補,另有29家院所虧損,其中5家虧損超過1億。

不過,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及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都認為,主管機關應該分析的是「營收花去哪」、「醫療折讓」、「人事費用佔支出的比例」。醫改會也呼籲,應儘速推動醫療法修法,明文要求整體盈餘應提撥一部分比例用於改善薪資與執業環境。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廖郁雯表示,整體營收和排名,基層醫護根本無感,「盈餘分配」與「醫療折讓」,才是醫院財務真正令基層醫護有感的部分。

廖郁雯表示,就算醫院營收再多,如果沒有被監督,要經營者把盈餘分配給基層醫護是非常困難的。至於「醫療折讓」,是預期點值與實際給付點值的落差,可說是醫院的帳面損失。北市聯合醫院2019年就曾經以醫療院所以醫療折讓太多為由,大幅砍了醫護人員的獎勵金,這部分的資料卻極不透明,導致健保與醫院之間、醫院與勞工之間的財務關係難以釐清,健保署應一併公布。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營運規模大到應公布財報的院所家數越來越多,醫改會過去就一再呼籲,主管機關有責任監督院所盈餘,健保署不應只公布結餘多少,而不去分析醫院把結餘花在哪裡?關鍵的資訊是,多少盈餘是真正用於提昇醫事人員薪資、用於提升執業環境,人事費用佔支出的比例為何,這些都應一起檢視。

林雅惠提醒,過去醫療法僅規定醫療院所「醫務收入」達到一定金額,需提撥一定比例基金,用於改善人力,但其實非醫務收數也是本業所衍生收益,因此曾經研議修法,要改為依照「整體盈餘」來決定是否提撥,可惜的是修法已延宕已久,應盡速推動。



最新醫院盈虧榜:林口長庚再靠股利奪冠 亞東竟最虧

 2021-03-30 11:08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健保署連續七年依法公布領取健保費用兩億元以上醫療院所的財報,2019年整體結餘前三名為林口長庚(72.2億元)、高雄長庚(59.4億元)、台大醫院(24.4億元)。

不過,林口長庚醫務本業其實短絀5.6億元,是靠非醫務收入的股利77.81億元在撐,高雄長庚和台大醫院則是醫務及非醫務都有結餘。有29家醫院虧損,亞東醫院2019年整體短絀4.34億元最多,為近三年該院首度轉盈為虧。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劉林義表示,這次公布2019年財報,包括223家院所,共領取健保4438億,佔66%當年度健保總額。林口長庚醫院連續四年蟬聯整體結餘之冠,近三年整體結餘都有70多億元,但主要都來自股利,其醫務短絀其實正在擴大,2018年醫務短絀3.9億元,2019年醫務短絀5.6億元。

劉林義分析,醫務收益來自健保和自費,這223家院所有69%至78%屬於醫務本業有結餘,醫務利益率平均落在5%,並不是很高。加上非醫務結餘之後,整體收支有結餘之家數更多,佔85%至91%間。從近年趨勢來看,劉林義表示,2018到2019年,整體有節餘的家數從185家增加到194家,醫務本業有結餘的家數也從150家增加到167家。

健保署公布財報排名的同時,也公布了護病比和病床數,供外界參考,希望醫療院所將盈餘給辛苦的醫事人員加加薪。

至於短絀,劉林義分析,整體短絀院所共29家,有的是新成立的醫院,有的是符合偏遠認定原則的醫院。其中有5家短絀超過一億,包括亞東醫院(短絀4.34億元)、輔大附醫(短絀3.75億元)、嘉義長庚(短絀3.36億元)、中醫大新竹附醫(短絀2.29億元)、新樓醫院麻豆分院(短絀1.15億元),除了亞東醫院,其他四家醫院都已連續三年虧損。

2019年整體結餘前十名分別是林口長庚(72.22億元)、高雄長庚(59.81億元)、台大醫院(24.46億元)、桃園長庚(21.49億元)、中國附醫(19.75億元)、基隆長庚(16.73億元)、北榮(13.56億元)、高醫(8.49億元)、中榮(7.42億元)、彰基(7.26億元)。

2019年醫務結餘前十名分別是中國附醫(16.27億元)、台大醫院(14.24億元)、高醫(9.38億元)、高雄市立大同醫院(5.96億元)、北市聯醫(5.87億元)、新竹馬偕(5.71億元)、北醫附醫(5.33億元)、部立雙和醫院(4.59億元)、陽明醫院(4.56億元)、桃園長庚(3.57億元)。

三家上榜的診所:醫務本業都有結餘,包括遠東聯合診所(領取健保4.33億、整體結餘8100萬)、書田泌尿科診所(領取健保3.5億、整體結餘2800萬)、安慎診所(領取健保2.61億、整體結餘600萬)。

2021年3月27日 星期六

AZ首公布有效抗體濃度 國產疫苗研發應用得滿足此條件

 2021-03-28 13:24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灣並未爆發新冠疫情,國產疫苗二期試驗無法測試減少感染或重症的「臨床效果」,只能確立劑量、安全性、免疫生成性,研發成果要受國際認可,必須符合世界公認的疫苗有效指標,世衛組織卻尚未公布定論。

不過專家指出,AZ疫苗今年2月已率先發表相關數據,台灣正好已開打AZ疫苗,可供國產疫苗實際比對,並據此推論臨床效果,但由於國際間尚無標準方法,至少得在同一實驗室、用一致的方法進行檢測,仍可達成所謂「免疫橋接」,即間接證實國產疫苗的臨床效果。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指揮官黃玉成指出,AZ疫苗率先發表疫苗效力與抗體濃度的關係,今年2月19日刊於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大家也都在期待輝瑞及莫德納疫苗發表這樣的數據。

根據這份研究,可以看到兩劑接種間隔6周、6到8周、9到11周、12周以上,兩劑接種後第28天,不同血中IgG濃度或中和抗體濃度,各自代表的疫苗保護效力是多少。數據顯示接種間隔超過12周,抗體濃度及其對應的疫苗保護效力都比較高的,例如最高濃度之下,保護力達到八成,代表最可以預防80%症狀感染。

有了這樣的數據,是否就代表台灣國產疫苗只要在測得相同抗體濃度,就代表同等的疫苗保護力?黃玉成表示,如果世界衛生組織有公布測試相關抗體的標準血清比例、標準檢測方法,全世界的實驗室都會照著做。目前沒有這樣的標準,每個實驗室的做法各有不同,難以互相比較,所以不能直接拿這份研究的數據跟國產疫苗生成的抗體濃度相比。

黃玉成表示,慶幸的是,台灣目前已在接種AZ疫苗,所以如果可以在同一實驗室、用一致的方法,就可以互相比對,達成所謂「免疫橋接」。如果國產疫苗臨床試驗受試者的血清抗體濃度,與國內打過AZ疫苗者的血清抗體濃度相當,就可以推論國產疫苗的臨床效果與AZ相當,可預防幾成的症狀感染。未來國內開打輝瑞或莫德納,若國際上有相關數據,國產疫苗也可以在國內實驗室比對效果。

這樣的研發過程,並非新冠肺炎所獨創,過去其他疫苗已有成功的先例。黃玉成表示,過去在肺炎鏈球菌疫苗研發過程中,因為七價疫苗效果很好,後來十價疫苗研發時,便是透過「免疫橋接」的方式去證實十價的效果跟七價一樣好。

黃玉成表示,在疫情嚴重的時候,如果已經存在有效的疫苗,卻還以疫苗組、安慰劑組去進行臨床試驗,對於被隨機分派到安慰劑組的受試者來說,是有違人道的。現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如果「免疫橋接」的方法可行,研發新疫苗也應該善用,更符合人道考量。



2021年3月25日 星期四

獨/原訂明討論部分負擔卻流會!新任健保委員名單難產

2021-03-25 16:40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衛生福利部要求健保署研議加收藥品、慢籤、檢驗的負擔部分,民眾人心惶惶。衛福部二月曾表示,第五屆新任健保會委員三月開第一次會時,就能看到詳細試算及方案內容,表訂日期就是明天(3月26日),但新任委員名單、會議議程,至今都未公開。外界擔心,是否因部分負擔議題爭議大而刻意延期?據了解,主要原因是歷屆名單遭抗議,新任委員名單難產,還在等部長陳時中核定。

消息人士指出,先前醫界團體抗議健保會歷屆名單太過重複,甚至引起監察委員私下關切,可能因此導致部長陳時中更加審慎斟酌。健保會委員一屆任期是兩年,第四屆任期已滿,第五屆獲推薦並候選的團體都在等結果。不過當中兩個團體受訪表示,目前沒有收到聘任通知,也沒有開會通知或延期通知,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情況。

「這次(委員聘任)真的有比較久,」健保會執行秘書周淑婉坦言,加上疫情導致工作繁忙,結果至今尚未核定委員,聘任流程未完成之下,會議應該會延期到四月。

是不是首次因委員名單難產而延誤會議?周淑婉表示,之前衛福部說三月開會,應該只是預估,不是真的有訂下會議時間,所以三月沒開會,純粹是因為委員名單沒定案,當然無法開會,沒有延誤不延誤的問題。

這次會議是否將討論部分負擔調整草案?周淑婉表示,這要看有沒有單位提案,可提案的單位包括衛福部健保署、衛福部社會保險司,或是健保會的委員,不過目前健保會還沒有收到任何提案。

日前有醫界團體抗議健保會付費者代表可公開遴選的席次太少、歷屆重複率太高,違反健保會組成及議事辦法第五條,委員連任一次為原則。

一名前任健保會委員表示,健保會當中真正的萬年代表其實是醫師公會跟醫院協會,付費者代表也不會去批評醫界的推派。希望想參與卻沒機會的醫療團體,應該要對醫界內部進行倡議,而不是反過來對付費者代表指指點點。

周淑婉表示,委員名單出爐、確定起聘之後,就訂下會議日期,並於會議前十天在網路公告一成,並於會議前七天提供委員會議相關資料。

2021年3月23日 星期二

兒童優先打新冠嗎?女性接種後懷孕怎辦? 新實證有建議

2021-03-24 13:24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新冠肺炎疫苗在全球各國接種中,每個國家都有為數不少的準備懷孕或正在懷孕的婦女,到底醫學實證是否建議這些婦女打疫苗?學者整理最近新刊登於《JAMA》和《NATURE》等頂尖期刊的研究指出,孕婦若不幸染疫,所衍伸的母嬰健康風險很高,因此如果有感染風險,應盡可能接種疫苗,在還沒有打疫苗之前,務必要避免感染。

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其團隊今直播報告最新實證。台大公衛校友、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急診部主任賴昭智表示,孕婦一直是優先保護的對象,但是疫苗和藥物的發展都是先找健康人、老人、兒童、最後才看孕婦,所以資訊比較不足。

公衛學者范僑芸指出,《NATURE》研究探討臨床試驗中意外懷孕的婦女,結果發現,無論是輝瑞、莫德納、AZ,接種者都沒有任何不良反應,雖然樣本數蠻小的,還需要繼續觀察,但仍可參考。目前認為施打疫苗、保護孕婦降低新生兒風險的益處可能大於不良反應,美國已有超過兩萬名懷孕婦女接種疫苗。

范僑芯說,《JAMA》研究發現,美國高風險的醫療人員當中,大約有三十萬人是孕婦、哺乳中的婦女、準備懷孕者。相較於未感染,孕婦感染新冠肺炎,相對風險都比較高,剖腹產風險是1.57倍,早產風險3.53倍,妊娠高血壓1.6倍,產後出血風險2倍。

賴昭智表示,加拿大婦產科醫學會對於懷孕婦女打新冠疫苗的建議,根據上述科學證據及理由,建議應提供接種。理由是打的副作用很低,最常見是痠痛和頭痛;另外,試驗發現有16%年輕未懷孕的女性,接種後有發燒,但即便孕婦發燒,也可以使用退燒藥,在不影響胎兒前提下安全的處理。

加拿大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孕婦施打非新冠疫苗後先觀察十四天,才能接受其他疫苗。打過新冠疫苗後,如果要打其他疫苗,建議觀察二十八天,如果沒有增加炎症風險在打,如此也不會造成不同疫苗間的不良反應混淆。如果孕婦有急迫需要使用免疫球蛋白和血液產品,也不應為新冠疫苗而延遲注射,可以同時進行。

賴昭智表示,加拿大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如果還在備孕,最好是完整打過疫苗再懷孕。如果在打第一劑之前就受孕了,建議要把第二劑打完,不需要因為打新冠疫苗而終止妊娠。另外如果打過第一劑之後,打第二劑之前懷孕,若經評估選擇繼續施打,不需要延遲第二劑接種時間。

至於兒童,范僑芸表示,有研究利用家庭內的傳播,探討兒童的新冠肺炎傳播能力,把有家戶感染的分成人為指標個案或兒童為指標個案兩組,結合不同研究的結果發現,成人的傳播能力是兒童的1.61倍,因此疫苗施打政策,應該把重點對象放在成年人優先施打。

賴昭智表示,以流感而言,高危險是六十五歲以上和兒童,重症風險較大,所以會建議高危險族群先打。但新冠肺炎以症狀而言,兒童多是無症狀或輕症,雖然可能有成為潛在群聚的風險,但是統合症狀和傳播能力來說,成人施打應優於兒童,這部分與流感不同。





2021年3月14日 星期日

中和抗體還不是有效指標 台疫苗缺臨床測試恐難獲認可

 2021-03-15 13:01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兩家疫苗廠正進行新冠肺炎疫苗臨床試驗,力拚今年六月後取得緊急授權。國產疫苗雖已參照國際緊急授權的要求,擴大試驗人數規模,但台灣無疫情,疫苗減少感染或重症的效果成謎,只能測試劑量、安全性、免疫生成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去年11月曾說,可看國產疫苗誘發的「中和抗體」濃度,若與國外大規模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果相當,保護力或許也相當。

不過,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指揮官黃玉成今受訪提醒,國產疫苗能否加速開發,關鍵在於中和抗體濃度必須先成為公認的「疫苗有效指標」。若缺乏足以作為疫苗有效指標的抗體,國產疫苗勢必得到海外做臨床測試,才有可能受國際認可、通過緊急授權。

黃玉成於疾管署3月5日舉辦之線上研討會指出,疫苗誘發出來的抗體很多,但不見得都可代表疫苗的保護力。以B肝疫苗為例,真正該測、可代表保護力的只有表面抗體;HIV也有抗體可以測,但不代表保護力,是顯示有無感染。

「測一個有效的、真正帶來保護力的抗體是很重要的,」黃玉成表示,這種抗體可稱為「疫苗有效指標(correlate)」,但目前全世界都還不知道,到底哪個抗體與新冠肺炎的疫苗保護力有關。被大家寄予厚望的「中和抗體」,只是目前是大家認為有可能是,還沒有被證實,只能叫做「可能有效指標(surrogate)」。

黃玉成表示,不是每個疫苗都找得到可視為有效指標的抗體,例如麻疹疫苗找得到,子宮頸癌疫苗就找不到。新冠肺炎疫苗有沒有指標?各國都在期待世界衛生組織能從現有實證、臨床試驗單位提供的資料歸納出結果。

如何歸納?黃玉成今表示,如果打過疫苗者仍染疫者,測得某抗體濃度都在某數值以下,接種後未染疫者都在某數值以上,或許就能歸納這個抗體濃度就是疫苗有效指標。若能找到,世界衛生組織公布這個指標的同時,也會定義標準血清的比例,以及標準的檢測方法。

黃玉成表示,新冠肺炎疫苗是否存在有效指標,對台灣疫苗研發格外重要,因為台灣沒有疫情,缺乏在臨床測試有效性的環境。如果有足以作為疫苗有效指標的抗體,國產疫苗可望加速在國內外取得緊急授權;若無,國產疫苗可能勢必得去國外做臨床試驗,有效性才能被認可,所需時間就很久了。



檢驗超前部署2/未來國門開 我們需要那一種檢驗?

 2021-03-14 22:37 聯合報 / 記者楊雅棠、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帛琉旅遊泡泡在即,帛琉希望入境旅客抗原篩檢,但我方堅持做PCR核酸檢測。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過去抗原試劑最令人詬病的是偽陽性,但美國FDA已有認證敏感度和特異性都很高的抗原試劑,因此慎選高品質抗原試劑,是未來開國門快速篩檢的策略之一。

檢驗試劑依其目的而有不同的使用方向,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副主任張淑媛表示,新冠肺炎有許多無症狀感染者,因此在急性感染期時,為了辨識哪些人感染需儘早治療,或是隔離避免再感染,PCR是辨認新冠肺炎最敏感的篩檢方式。

除了PCR外,抗原檢測也是常見的篩檢工具。但張淑媛說,抗原訊號沒辦法放大,靈敏度不如PCR。根據過去流感經驗,抗原快篩的靈敏度僅五至七成,效果不如PCR;加上現在PCR的時間也可縮短至廿分鐘可判讀結果,因此PCR仍是首選。

但為何其他國家如日本、荷蘭仍使用抗原試劑做為篩檢手段?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檢驗科主任高智雄表示,抗原快篩為陰性和偽陽性都高,但因為這些國家「已淪陷」,盛行率高,因此陽性預測值(PPV),也就是真陽性的檢出率便會提高。

而這家國家因為需要大量篩檢,且避免醫療量能被拖垮,因此會先以抗原作為前端篩檢,驗出陽性再進一步以PCR確診;至於若有錯放偽陰性的無症狀患者,對社區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但因為台灣防疫有成,若錯放偽陰性者,對社區防疫影響甚大,且因我國疾病盛行率不高,連帶使偽陽性提高,若使用抗原快篩驗出一堆陽性者,不但會「虛驚一場」耗費醫療量能,還要進一步做PCR檢驗。

不過,蘇益仁認為,抗原快篩因為驗的不是病毒DNA,可能和其他病毒有交叉反應,而有偽陽性的問題。但現在已有一些廠牌的抗原試劑靈敏度和特異性都很高,並通過美國FDA認證,偽陽性大幅降低。而抗原快篩大多只要十五分鐘即有結果,若未來國門大開,使用高品質的抗原快篩,也是一個選項。

另外,除了核酸和抗原篩檢外,抗體檢測則可用來判斷,是否「曾經感染」,常見的是驗代表「近期或正在感染中」的IgM和「曾經感染過」的IgG兩種抗體。

但抗體檢驗不是為了找「病人」,而是為了釐清了解社區中「被感染的範圍」,常用來作為疫調之用,如磐石艦隊。

國門可望開啟,高智雄則表示,若入境者已經打過疫苗,其實最重要的是確認已經產生抗體,其實不需要再驗病毒核酸檢驗。反而抗體檢驗由於儀器都採自動化,一天可驗一千到兩千件,且已可精確針對新冠病毒抗體,並區分抗體強弱,未來可評估提高檢驗量能。

但對於抗體檢測做為國門開放的篩檢依據,張淑媛則持觀望態度。她表示,除非是中和抗體檢測,也就是體內是否產生足夠可結合到病毒上並降低其感染能力的抗體,否則驗出來不代表有保護性,對於防疫的策略並無太大幫助。但針對新冠病毒多少中和抗體需到達多少才算達到標準,尚未有共識,因此雖然是後疫情時代需要的試劑,仍有待發展。



檢驗超前部署3/台灣新冠檢驗貴? 醫檢師透露價差原因

 2021-03-14 22:36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楊雅棠/台北即時報導

部分國人常抱怨中國檢驗便宜又快,台灣檢驗貴又要等,不具名的醫檢師表示,中國用自己生產的國產試劑,類似快篩,廠牌多,所以較便宜。部分國外機場採用非realtime病毒核酸檢驗,雖然準確率並非接近百分百,但也有九成以上,缺點是沒有Ct值可推論其病毒量高低。

這名醫檢師說,台灣也有一兩家台廠試劑有通過測試、取得緊急授權,成本比較低,也有些醫院在用,不過這些也是沒有Ct值的,如果民眾自費採檢的報告上沒有Ct值,可能就是採用國產試劑做的,成本是比realtime病毒核酸檢驗低。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則表示,公費採檢由指揮中心直接談定大量採檢,可以壓低價格。以新光醫院為例,一天的公費採檢量約七十至八十人,但自費採檢一天不到十人。如果未來要求出國都得出示陰性證明,每日採檢量超過五十人,或許有降價空間。

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副主任張淑媛則認為,韓國可以一次篩檢大量檢體主要是自動化系統,但這牽涉到我國醫療體系發展,日韓主要由區域的中心化醫院進行檢驗,項目集中、量夠大,才會發展出可一次篩檢大批量的自動化機器;但台灣醫療院所密度高,每個醫院檢驗量不大,檢驗的器材就會比較小。

張淑媛認為,或可學習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先試好一套檢驗方法並發展成套組(KIT)提供給各實驗室,將可更快速擴充檢驗量能。

檢驗超前部署1/國境解封 我們的檢驗準備好了嗎?

 2021-03-14 22:37 聯合報 / 記者陳婕翎、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帛琉與我國積極洽談旅遊泡泡,針對我國旅客返台後的檢疫措施,檢驗勢必佔有一席之地。全民拚解封,我過去防疫成功,仰賴超前部署,未來復甦經濟需視檢驗準備程度,但自費採檢市場卻問題百出,過年採檢人潮爆量,民眾為提出陰性報告,在台灣吃盡苦頭,且機動性也不夠。

汪姓台商過年返台與家人團聚,年假結束為返回中國大陸,需取得核酸檢驗陰性報告,但他們不知大多數醫院採檢需要預約,直到各醫院額滿,好不容易才找到廿四小時可採撿的醫院,但必須半夜十二時到急診室採檢,現場大排長龍,直到凌晨兩時才完成檢驗。雖然返家已非常疲憊,但幸好有醫院願意開放現場名額。

我自費採檢除難排,對於自海外返台見媽媽最後一面,緊急需要陰性證明的小孟(化名)更是一場惡夢,小孟原只是返台探病重媽媽,用掉唯一一次居檢臨時外出機會,不料探視幾天後,突然接到媽媽病危通知,但醫院自費採檢「快速取件」卻需等到隔天。

小孟透過各方人士協助,好不同意當天下午取得陰性證明,快速申請外出資格,衝進病房,握著病榻上媽媽的手,硬撐的媽媽在那刻,終於安心,嚥下最後一口氣離世。從小孟差點趕不上見摯愛最後的一的真實故事中,揭露我國自費採檢機動性不夠的嚴重問題。

若未來開國門,自費採檢數量不夠、機動性不夠,關說插隊恐成日常。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檢驗科主任高智雄表示,過年後返鄉潮,民眾不是抱怨價格,而是搭機時間前三天取得證明時間壓力,不少VIP就會想辦法去關說,各大醫院實驗室都在年後幾乎都面臨一波關說插隊的壓力。

三軍總醫院一般病理科主任蔡文銓分享,過完年後確實有排隊狀況,不過隨時間慢慢消化,現在排隊狀況已有所緩解,高智雄也有同樣觀察,隨著出國就業就學的人都離境,現在檢驗又回到較平衡的供需狀態,包括自費檢驗、疑似通報檢驗、少數邊境檢驗。

但高智雄坦言,雖然醫院網站都有公告自費採檢流程及注意事項,還是有很多人會直接跑來,想要加價選擇當天可拿報告的「急件」,未來如果要對持疫苗護照的入境者全面加驗抗體和病毒核酸,勢必會造成衝擊。

目前國內提供民眾自費檢驗共一一〇家醫院,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自費採檢由市場機制管理,若醫院希望奪得先機,超前部署搶下自費採檢大餅,指揮中心樂見其成,鼓勵醫院積極擴充人力及裝備。

2021年3月10日 星期三

獨/藥品部分負擔新制 擬維持一定免收額度

 2021-03-11 12:32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今年健保費率已調漲,衛福部與健保署正緊鑼密鼓討論部分負擔新制草案,原本免收的藥品及檢驗檢查部分負擔,都將開始按照一定規則收取,引起診所醫師及藥師擔憂造成民眾就醫障礙。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今透露,昨天才與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討論過,各界意見都納入考量、繼續討論。原方案藥品部分負擔最低要收40元,現研擬藥費在一定額度以下者,維持免收藥品部分負擔,另也考慮在某些部分負擔的收取規則,把地區醫院與診所放在一起,未來作法「一定會更好、讓分級醫療更到位。」

李伯璋今出席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全民腹超十年計畫」記者會致詞時表示,今年健保雖然調漲費率,但仍比國際上的醫療費用低甚多。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交代研議配套,衛福部最近要推出部分負擔新制,昨天他才跟部長陳時中討論過,「價格還是很低」,都是為了讓每個人都得到健保最大的照顧,希望社會大眾挺部分負擔,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健保需要永續經營。

李伯璋離席前受訪表示,這次部分負擔方案,包括健保署所提的草案,以及各界踴躍表達意見,部長都很聽得下去,繼續朝務實方向討論。原方案藥品部分負擔最低要收40元,現在也考慮維持一定免收額度,至於額度是診所醫界建議的100元還是另有金額,李伯璋說,這還不能公開。另外,地區醫院其實是類似於「聯合診所」的概念,現在也考慮在一部分部分負擔新制,把地區醫院和診所放在一起考量。

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理事長林應然表示,協會曾行文向健保署表達意見,認為百元以下的藥品若要收取40元部分負擔「太沒道理」,如果新制低價藥增收40元,高價藥最多只收200元,好像懲罰不浪費拿低價藥的人,縱容浪費高價藥的人。

林應然樂見現有研議方向,也支持開始收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藥品部分負擔。因為慢箋藥不乏價格高昂者,應落實使用者付費,否則現在有些人為了免部分負擔而領慢箋,卻不珍惜藥品,很多都浪費掉。

李伯璋說,健保總額有限,過去民眾就醫有浪費,醫界也會衝量,經費若跟不上,點值會被稀釋。核刪雖然可以穩定點值,但核定金額與申報金額之間,落差高達五百億,導致醫界需要實施「斷頭」等自主管理措施,對醫界也不公平。

李伯璋表示,希望醫界、藥界、民眾都要認知到,一直衝量就是會造成這樣結果,不必要的浪費一定要控制下來,不能太理想化,否則錢從哪裡來?健保署研議新制,目標是要落實分級醫療,支持醫療體系不需要搶病人、創造病人,民眾也不會忘了醫療的價值,不再以「反正有健保就免錢」的心態去就醫。

林應然提醒,如果未來部分負擔新制每一筆上限僅設在200元,還是太低了,因為有許多檢驗檢查的價格遠高於此,最高僅收200元也不合理,建議考慮依健保母法收20%部分負擔。

武漢台商不敢進醫院? 專家告訴你為何醫院絕不能失守

2020-03-11 11:47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第二班武漢包機返台,有人到了機場卻拒絕檢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推測,這些人害怕萬一有症狀,被強制送到當地醫院,原本沒病也變成有病。

確實,武漢就是因為醫院失守,才走向封城。要避免台灣變成第二個武漢或鑽石公主號,「強化醫院動線管制」是非做不可的事。這其中的道理,抗煞老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主任顏慕庸日前一場視訊演講中,分析美國對抗黑死病和台灣抗煞成功的經驗,說得清楚明白。

1918年流感奪命大流行,美國疫情發生於某軍營,政府派了公衛團隊來管理,隔離確診並做接觸者追蹤隔離,但四天後19人生病,隔天又87人感染,兩天後病例數就來到600人。

顏慕庸表示,這就是鑽石公主號的翻版,不論怎麼採檢隔離,疫情就是不斷在裡面燒。為什麼會這樣?因為1918流感還在潛伏期裡就有傳染力,尚未被隔離者仍然繼續傳播疾病,新冠肺炎也有這空窗期,SARS則是發燒才有傳染力,沒有空窗期。

2019年的中國武漢又發生了什麼事?顏慕庸表示,中國在1月中旬發生1傳14人的院內感染,還有80名醫護人員群聚,這些事發生大約過兩周,武漢就宣布封城。如果將中國案例分佈每隔十天做一次人數色塊圖,可發現病例數從一、兩周內,從一間醫院蔓延成一整個社區的淪陷。

顏慕庸說,台灣圍堵期作得很好,不能一般而論,但通常一間醫院爆發群聚,是代表整個社區的傳播已經飽和,是社區在一兩周內將病例大爆發的警訊。

顏慕庸分析,武漢的疫情一開始在市場,接著到家庭,然後是社區。當社區病例越來越多,重症慢慢多起來,也造訪了醫院,病毒便傳進醫院。醫院有警覺,趕快穿好防護、隔離病人,但因為病毒已透過飛沫廣泛存在環境的媒介,病人和陪病者大增之下,醫院還是守不住,院內感染又回到社區。醫院和社區的疫情就這樣互相加持、快速擴大,變成了一個超級漩渦,即便封城,也來不及阻止病毒流向其他國家。

顏慕庸指出,從市場到社區到醫院,又從醫院回到社區,其中醫院,就是轉動這個社區群聚疫情結構的軸心,「如果我們能保護住醫院,就有助於抑制疫情。」該如何守住醫院?台灣已經從抗煞成功的經驗,學習到最重要的就是醫院要做好「動線管制」。

顏慕庸說明,動線管制要從醫院急診的門外開始分流,有症狀的人走專門的動線進入隔離病房;沒有症狀或症狀不明顯的人,走另一條動線進緩衝區的檢疫病房,檢疫病房就是防堵空窗期發生傳染的關鍵。另外,醫護人員照顧過隔離病房,回程不經過檢疫病房,而且每經過一個節點,都要確實洗手除污,確保病毒不會跨區移動。

除了急診,大門也很重要。顏慕庸表示,大門口有很多無症狀,或是旅遊、接觸、職業、群聚史(TOCC)不明的人,因此門口也是動線管制重點。除了發燒篩檢,也要在門口要守住TOCC的詢問,要求民眾戴上口罩並且消毒雙手,把飛沫傳播和環境媒介傳播的可能性都去除。

顏慕庸說,隨著疫情發展,入侵醫院是可預期的結果,絕對不能苛責,只要做好該做的。目前首選的作法是擴大實施檢疫病房,底線則是要落實動線管制,並且在醫院內盡量廣設乾洗手,方便大家接觸環境物件後可以隨時洗手,固定照護團隊及區塊,避免人員頻繁輪替或跨單位服務。

顏慕庸呼籲,現在必須盡全力把最難的醫院這關守好。確實阻斷社區、醫院、社區的惡性傳播鍊,守住醫院就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決勝關鍵。

2021年3月9日 星期二

免疫治療老藥帶來新冠重症曙光 死亡率最多下降近五成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飆破一億一千萬,死亡人數超過265萬,各國都面臨健康及經濟的嚴重損失,目前討論的焦點經常集中於新冠疫苗,其實抗病毒藥物的研發也不曾停歇。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其研究團隊,今將續透過直播報告疫情新知,指出幾款老藥新用對於新冠肺炎重症治療有極佳療效,死亡率可下降三到五成,脫離加護病房或出院的速度也提升四到六成。

公衛學者范僑芸提醒,抗病毒藥物有助提升重症者的存活,最新研究傳來好消息。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嚴明芳指出,Kalil等人2021年3月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1033人隨機分派研究顯示,相較於使用瑞德西韋合併安慰劑,瑞德西韋合併免疫治療藥物(愛滅炎),可提高康復比率達16%、降低臨床惡化風險30%、中度嚴重病患加速康復51%。

范僑芸指出,另一篇新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針對18歲以上需入住加護病房且需要用呼吸器、ECMO等儀器維生的重症病人,發現使用干擾素(IL-6),例如安挺樂、關捷復這兩種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藥物,治療後可幫助病人出加護病房的時間加速42到64%,出院時間加快41到51%,死亡率下將34到45%。上述研究可說是為新冠肺炎的重症治療帶來新曙光。




疫苗估貢獻8.7兆美元GDP 是否延遲第二劑成國際辯論焦點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其研究團隊,今將續透過直播報告疫情新知。陳秀熙表示,全球因封鎖等防疫措施,導致正常經貿、教育活動停擺,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不過根據Castillo等人發表於《科學》的研究指出,若從今年初開打算起,今年底高所得國家可達成70%接種率,明年底全世界都達成70%接種率,可期待進一步解封。若今年產能再增10億劑,高所得國家及全球可望提早到今年9月、明年六月達成70%接種率。

陳秀熙表示,全球確診人數已飆破一億一千萬,死亡人數超過265萬,各國都面臨健康及經濟的嚴重損失,疫苗除了保護生命,疫苗產業也帶來經濟復甦契機。

上述研究發現,按目前疫苗年產量30億劑估算,可為全球帶來8.7兆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17.4兆美元的整體社會利益。若今年產能再增10億劑,明年四月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上看5000億美元、整體社會利益達1兆美元。

不過陳秀熙提醒,上述推估並未考慮到病毒變異、各國民眾「疫苗遲疑」等其他因素可能帶來的影響。公衛學者任小萱表示,現有各主要廠牌疫苗遇到英國株,保護力僅稍稍減弱,但面對南非株和巴西株,保護力下降幅度較大。根據全球基因定序資料,第二波大流行後,英國株已是強勢株,法國、義大利近一個月新增個案中,有半數帶有英國株,政府再次加嚴公衛防疫措施、局部封鎖。這兩個國家的疫苗接種速度不如預期快,猜測有可能是民眾有「疫苗遲疑」的心理。

因為疫苗數量不夠,又得盡力讓遏止疫情的速度趕上病毒傳播變異的速度,所以國際上對於疫苗的打法,出現兩派爭論。任小萱指出,一派說法是「延遲第二劑」,認為變異病毒傳播力高、變異快,讓更多人施打第一劑,可以快速保護更多人。

另一派說法是「按照原定計畫打兩劑」,因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第二劑可以延遲多久,老年人和免疫功能差者可能無法單靠一劑生成足夠保護力,也擔心打過一劑之後隔太久,民眾可能會不想打第二劑,另外也擔心延遲第二劑可能更容易造成免疫逃脫,造成病毒朝向適應疫苗的方向變異。





新冠無症狀採檢陽性新制 3月11日起符合三條件提早解隔離

 2021-03-10 14:15 聯合報 / 記者陳婕翎、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近期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頻傳,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公布,今年3月11日起,無症狀採檢陽性解隔原則新制上路,國外曾確診並經PCR兩次陰性,入境採檢陽性,符合無症狀、抗體陽性及初次呼吸道檢底病毒量低且三日內追蹤採檢結果陰性或Ct大於34,提前解除隔離。

針對入境檢疫期滿後無症狀檢驗陽性,國外未曾有確診紀律者,陳時中說,只要此人同時符合下列三條件,第一為個案無症狀、第二IgG陽性,或是IgM陰性,第三則為初次呼吸道檢體病毒量低且三日內追蹤兩套呼吸道簡體採檢結果為陰性,或Ct大於等於34,可解除隔離。

陳時中也提到,由於傳染病醫療網各區指揮官綜合評估個案感染情形,若可認定該個案非近期感染,且入境後已無傳染力,則個案及密切接觸者可解除隔離。

2021年3月7日 星期日

生育率怎麼救? 婦產科女醫剖析現代女性需要的是這些

 2021-03-08 10:58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根據國發會推估,2022年台灣總生育率將再度低於1,儘管生育率如此低迷,投入婦產科的女醫師卻越來越多。兩位女性婦產科醫師指出,提高生育率的關鍵並不在補助產檢、發育兒津貼這些「給寶寶」的事,而是整個社會的觀念必須翻轉:別再弱化孕婦、別再強求孕婦為某些難以預期的風險負責、努力追求性別分工平等,並認知到育兒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女人的成就也不該被限縮在母職。

禾馨婦產科主治醫師烏恩慈表示,孕產婦風險提升與高齡懷孕確實有關,但政府部門並未基於科學、站在女性立場進行衛教宣導,一方面不斷強調風險、強調懷孕不能運動,導致女性心生恐懼、弱化自我;一方面又怪女性怕痛、怪醫師愛開刀剖腹。社會迷思則把孕婦評價為「病人」,任何人都可以對她指指點點、管東管西。就算懷孕本身既有許多無可避免的風險,但人們常會自行歸因到不相干的事物,堅信一定是產婦或醫師做錯了什麼,才會「保不住」。

烏恩慈指出,目前政府對於懷孕的補助集中在產檢,著重於胎兒的部分,建議應有一筆實際金額指定用於補助孕產照護,支持女性可以自由選擇打減痛分娩、找助產師、甚至是剖腹產。建議政府應該要從國民教育就好好傳達備孕、懷孕的知識,別再讓大家透過誇大的影劇情節學習錯誤的觀念。

新竹國泰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張瑜芹表示,每個人養育孩子的計畫都不一樣,需要更多元的觀點來支持女性。「育兒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媽媽也不是只有育兒一件事要做,」張瑜芹表示,女性生育需要很多支持,比如育兒時,有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持、精神支持?孩子年紀可以上幼稚園了,可負擔的幼稚園數量、容額是否足夠?有沒有管道讓女性可以再就業?

烏恩慈表示,近十年來,好像要當全職媽媽才算愛小孩、不會錯過孩子成長,但現代女性事業表現越來越好,生育代價太高。社會制度應該要支持女性不因生育而喪失選擇,就算回到職場也不會受到指責,就像沒有人會因為爸爸不放棄工作而指責他。他也呼籲政府要多推廣男性請產假和陪產假,促進投入共同育兒、促進男女平權、性別分工平等,「讓每個人都能開心舒服地在各場域貢獻自己的能力,豈不是全體社會共贏的局面?」

女力當道!婦產科女醫比例增逾兩倍 優勢不只是同性別

 2021-03-08 10:52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三月八日婦女節是為了紀念婦權運動而設立的國際性節日,「婦產科」則是最女性的科別,台灣女醫師取得婦產科專科和執業的比例穩定攀升,整體年齡也比男醫師年輕得多。兩位女性婦產科醫師分析,女醫師在婦產科的優勢並非是僅止於「與服務對象同性別」這麼表淺,而是在對孕產有誤解或偏見的社會環境中,她們能重視個體差異、支持現代女性探索並發揮自己的力量。

根據2015年健保署委託研究報告,1999年到2013年,取得婦產科專科醫師執照的女醫師比例逐年穩定增加,已從8.6%增加到19.7%,僅次於小兒科及檢查科。有執業的婦產科女醫師比例,也從11.5%增加到23.6%,論佔比僅次於小兒科,論增幅則是各科之冠。雖然生育率逐年降,但內政部性別統計顯示,2009年到2019年間,都是女性的助產師,接生數從40人增加到148人。

此外,2016年到2019年,男性婦產科醫師只增加27人(增幅1.4%)。女性婦產科醫師則增加96人(增幅18.5%),女醫師增加人數是男醫師的3.5倍。此外,婦產科女醫師大都比男醫師年輕得多,2019年婦產科女醫師以31到50歲佔70%最多,51歲以上僅佔30%,同年度婦產科男醫師則以51歲以上佔86%最多,31到50歲只有14%。

禾馨婦產科主治醫師烏恩慈表示,考上醫科的女生越來越多,選科時會覺得婦產科比較吃香有兩個原因。首先服務對象都是女性,內診或討論私密的事比較不會尷尬,再者是婦產科出路多元,可專攻婦癌、不孕、婦科門診、產科接生。在醫療場域中,女醫師也會面臨刻板印象,認為女生一定比較溫柔、女生都是護理師;不過當醫師變資深,同性別優勢和刻板印象都會淡化,個案看重醫師的專長和特質,更勝於性別。

新竹國泰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張瑜芹表示,婦產科屬於外科,住院醫師養成蠻辛苦,白天要跟刀,婦癌長刀視野小而且得站好幾個小時,不過時間仍比其他大外科短一些。晚上值班接生、守急診、開婦科急刀,都是挑戰。一般會認為婦產科醫師生活品質不佳,但若不接生,只看門診和做產檢,或在採取值班接生制的醫療集團工作,休息時間還是受保障,張瑜芹則是受新生兒出生的喜悅吸引,依然投入產科工作。

烏恩慈和張瑜芹都熱衷照顧孕產婦、有在接生,但自己沒有生孩子。烏恩慈表示,孕婦壓力很大,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周遭的人很習慣用自己的經驗去評價她的身心變化,包括親近的家人和朋友,要是跟大部分人不一樣,產婦會被認為「有問題」,徒增很多焦慮。烏恩慈特別注重個體差異,虛心理解每個女性、支持她們用健康的方式備孕、懷孕,就算她自己沒有生育,信賴關係的建立不受影響。

張瑜芹表示,很多人熱心以過來人經驗給孕婦建議和指教,不是惡意,卻常讓孕婦很傷心、覺得自己不夠好,甚至讓旁人期望凌駕她自己的想法。現代女性希望被溫柔對待,孕期的身心不適可以被理解、可以和醫師討論自己的生產期望和計畫;至於醫師的性別、有沒有生產經驗,反而不是那麼重要。


2021年3月4日 星期四

7500名國產疫苗受試者注意!現想打進口疫苗得退出試驗

 2021-03-04 15:55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購買1000萬劑AZ疫苗,昨到貨11.7萬劑,直接照顧確診者的醫事人員優先接種。同時,兩家國產新冠疫苗臨床試驗都在拚收案,不惜祭出遊走於受試者保護原則邊緣的招募廣告,除了為盡快取得緊急授權,也擔心受試者很可能為了接種進口疫苗而退出試驗。隨越來越多疫苗逐漸到貨,兩家國產疫苗二期試驗要順利收到7500人,再添變數。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表示,參加疫苗臨床試驗的受試者,在追蹤期間不能打其他的疫苗,特別是其他同性質的疫苗,得等到第二期試驗所需的追蹤完全結束才可以,才不會干擾試驗結果。這個前提,研究人員必須要在受試者確定參與之前,清楚說明。

黃立民表示,即便答應加入試驗,受試者也有退出試驗的權利。當有經過確效的疫苗可以打,受試者繼續接受試驗的意念被動搖,是人之常情。疫苗進來,的確可能增加國產疫苗臨床試驗收案和追蹤的變數,因為「隨時可退出」是受試者的基本權利。

黃立民說,根據目前調查,大約七成台灣醫事人員有意願接種新冠疫苗,這比例與其他國家的醫護人員相近。不想打的人主要考量是擔心副作用、覺得疫苗開發太倉促、覺得自己不出國所以沒有需要。

隨著疫苗逐漸開打,恢復跨國往來的條件,是各國熱議重點,各國科學家也積極發表實證研究,探討不同年齡或特質的國民接種不同疫苗的效果。台灣雖然剛拿到疫苗,開打後的抗體監測計畫也值得開始討論。

對此論點,黃立民表示,疫苗百百種,效果可能不一,相關規定很難規定到很細,但在某段過渡時期,跨國移動的條件除了疫苗接種證明,很可能也會要求檢附抗體檢驗報告。不過這些檢測相關事務,要由指揮中心定奪,畢竟台灣防疫做得很好。


2021年3月2日 星期二

藥品部分負擔至少40元?診所醫:三天藥才66元不符比例

 2021-03-02 16:44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健保署擬定調漲部分負擔,傳出藥費100元以下免部分負擔將取消,未來藥費300元以下都收40元部分負擔。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理事長林應然表示,診所藥費以簡表申報,三天固定66元,依健保法規定收取20%部分負擔,應該是13元,若收取40元,勢必降低民眾在基層診所就醫意願,恐導致健康管理隱憂。

林應然表示,現在民眾到診所就醫,除了掛號費,已經有50元部分負擔,這是為了落實分級醫療,在不同層級院所收取不同金額的基本部分負擔。站在減少浪費的立場,林應然贊同健保署針對較高價的藥品和高階檢查,收取部分負擔,但診所藥費以簡表申報,三天固定申報66元,這部分如果未來跟民眾收40元,比率相當高,接近六成。

「這豈不是叫民眾不要看病,直接去藥房買藥?」林應然表示,有些民眾自己去藥局買藥,拿到一個夾鏈袋裝的散裝藥品,吃了以後不舒服或沒效,拿到診所來,民眾連藥名是什麼都不知道,醫師也很頭痛。

林應然建議,未來的藥品部分負擔不應以40元為最低金額,應按照健保法第43條規定 「保險對象應自行負擔門診或急診費用之20%」,去推算民眾當次就醫最低的部分負擔金額,或是建議維持現行規定,即百元以下藥費以下免部分負擔。

另外,林應然也指出,西醫基層診所積極投入家庭醫師診和照護計畫多年,收案超過574萬人,健保編列的預算卻沒有符合比例的提升,導致點值多年低於0.8元。過去一年西醫基層診所為防疫貢獻很深,積極通報找出許多病例,沒有從健保得到足夠的支持,總額協商中提案增加基層醫師的上呼吸道感染照護費,每件只希望提高六點診察費,最終核定的版本卻沒有通過,另基層醫師感到灰心和失望。

對此,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司長商東福強調,部分負擔方案目前健保署研議中,還在討論階段,歡迎各界踴躍表達意見,衛福部一定會通盤吸收各界意見、納入考量,才會定案,務求確保部分負擔新制不會破壞分級醫療的精神。

至於家醫計畫及總額協商,商東福強調,基層醫療非常重要,對於防疫、守護民眾健康的貢獻很大,不容抹滅,即需求也是衛福部致力於照顧的,因此部長核定的健保總額協商結果,已經高於付費者版本,健保不足之處,也裁定由公務預算去補充,今年總額雖已底定,未來每年度的協商仍會繼續努力。

2021年3月1日 星期一

疫苗試驗變形宣傳 網宣車馬費、院長代言遊走規範邊緣

 2021-03-02 15:02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高端疫苗臨床試驗如火如荼進行中,各大醫院都在趕進度收案,希望儘速完成試驗、取得緊急授權,網路上也開始出現遊走於受試者保護原則邊緣的宣傳圖文。

部立桃園醫院在臉書粉專貼出院長徐永年接受打針的照片,載明「在本院參加台灣高端疫苗臨床試驗」,院長形同試驗代言人。還有民眾臉書為台大醫院製作了文宣,圖中強調「高端疫苗臨床試驗最後衝刺!!」特別強調徵求65歲以上受試者,載明車馬費總金額,明顯有誘導性,違背臨床試驗受試者招募原則;計畫主持人則在文宣下留言表示,民眾在網路上的資訊傳播,並不受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IRB)的規範。

受試者保護協會理事長林綠紅表示,研究機構的員工不能參與試驗,這是國際通則,為了保護員工,並且維護臨床試驗的客觀性。透過任何重要人物的光環或職務去進行宣傳和招募,名人背書會誤導民眾以為試驗是絕對安全、有保障,非常不恰當。

林綠紅指出,招募文宣是研究計畫書送人IRB審查的一部分,研究單位只能按照通過的內容去招募。如果發現有人體試驗委員會或管理辦法所不允許的「變形宣傳」,研究單位的受試者保護中心應該要調查、主動對外釐清這些內容並未經過認可,如果有受試者誤信、對於試驗及風險的認知產生偏差,研究計畫主持人和研究機構也要負責。

台大醫院IRB主委蔡甫昌表示,網傳的內容是某個熱心受試者自行張貼的,比較積極一點的處理方式,可以請計畫主持人跟他解釋那些文字具有誘導性、勸說他撤掉,或是轉傳經審核的中性招募文宣就好,但勸導恐怕也難限制民眾的個人行為。至於名人的代言,蔡甫昌說,在試驗階段確實應該要更謹慎,要小心在衝速度之餘,也要避免施加不適當的影響力,干擾了受試者知情和決定的自由。

台大醫院受試者保護中心執行秘書、家醫科醫師陳怡安表示,上述情形是很特殊的情況,做了十幾年臨床試驗,第一次看到有受試者這麼熱心地散佈訊息,而且不是用現成的招募資訊,是將自己覺得重要的資訊轉換成文宣品,這可能也與疫苗試驗較具普遍性有關,不像臨床試驗的對象會比較針對特定對象或疾病。

陳怡安分析,招募廣告的管理是為了避免民眾受到金錢、名人代言的誘惑,而在沒有充分瞭解的情況下就參加高風險研究,因此IRB的審查就是要同時考量風險和利益,並且尋求平衡點。現在國內外都有名人公開表態參與臨床試驗,可能與疫情的時間壓力有關,大家都希望儘早遏止每天快速累積確診和死亡個案,考量到防疫的公共利益,不能像平常那樣緩慢地收案,或許可考慮更開放思考。

陳怡安表示,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IRB)和受試者保護中心,是兩個不同的單位,各司其職。IRB是獨立的委員會,法定要求其組成要有五分之二是院外人士,三分之一必須是非醫療背景者,不能只有研究單位內部人員,而且需要經過衛福部查核通過,才能開始審案子,每四年就要接受一次查核,非常嚴格。

至於受試者保護中心,陳怡安表示,台大醫院是台灣第一家通過美國美國臨床研究受試者保護評鑑協會(AAHRPP)認證並成立受試者保護中心的醫院,現在台灣已經有十幾家醫院都具有這樣的內控單位,可以協調並管理院內所有與臨床試驗相關的部門,規劃研究人員的教育訓練。通過這嚴格的認證,除了有助試驗單位能吸引國際大藥廠來合作,研究成果的品質也具有國際的公信力。




誰說不孕夫妻只能收養?代孕修法進入最後一哩路

 2021-03-01 20:49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藝人張惠妹的經紀人陳鎮川與男友去年結婚,日前公布兩人在國外透過代理孕母所生的新生兒照片。台灣要推動代理孕母需修改人工生殖法,過程歷經數十年,去年五月在立法院一讀,年底再開公聽會,距離三讀通過只剩最後一哩路,今年若國健署提出草案並經行政院通過,立法院就能再次展開審議。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表示,經過多年討論,目前以「非商業代孕」為主要共識,另有關親權的保障、保障代孕者健康、承接孩子的責任等,都已有初步共識。爭議最大的是同志婚姻的適用,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傳統夫妻代孕制度通過施行一段時間,再擴展到同志婚姻。

黃閔照表示,美國是商業化代孕,精、卵和孕母都是購買的,台灣希望朝向利他無償的方式,提供產檢、營養、保險費用,以免導致弱勢女性被剝削。為保障代孕者健康,每人限制代孕一到兩次,也限制年齡、曾經有無併發症自然產經驗者才能代孕,以免曾剖腹產者再懷孕發生植入性胎盤的生命危險。

黃閔照表示,婦產科醫學會的立場,是建議一開始先開放生理有缺陷、懷孕會導致有生命危險的傳統夫妻找代孕,實行一段時間之後,再考慮開放同志的代孕。

另外,為避免親權爭議、委託方反悔、倒債等問題,黃閔照表示,研擬要求委託方必須提供精子卵子、將全額經費信託,孩子出生後的親權也要立即歸於委託方,萬一孩子早產或出生後有健康問題,委託方都要負責。另外契約中必須明訂委託方對於代孕方的自由可以限制到什麼程度,也必須考慮到,若委託方忽然死亡或是拒絕承擔親權,孩子該由誰承接。

代理孕母解禁推動人陳昭姿表示,反對代孕制的主要論點,是認為去收養就好了,不需代孕。其實根據各國經驗,相較於代孕,收養流程出錯、發生糾紛的機率更高,不孕者有權利在代孕和收養兩者間做選擇,而不該被限定只能走收養一途。

陳昭姿表示,參考世界各國實施代孕超過三十年的諸多經驗,台灣有關傳統夫妻的代孕修法也已經討論了二十幾年,去年公聽會上各大醫學會都支持,國健署過去民調也顯示大眾支持度達八成以上,應儘速通過,並繼續爭取同志代孕。

彩虹平權大平台副執行長鄧筑媛表示,同志代孕在台灣是個艱難的議題,畢竟同婚還沒通過前,連傳統婚姻的代孕修法至今都沒有結果。出國尋求代孕,女同志因可自行懷孕,費用大約是一百多萬,男同志因為一定需要代理孕母,費用需要四百多萬,之後還要帶孩子回台灣完成認領手續,去年受疫情影響,有孩子沒辦法回來,需要相關團體介入幫忙,相當煎熬。

鄧筑媛表示,台灣同婚已合法,希望政府研議相關政策的過程中,多聆聽同志的需求,把同志放在考量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