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0日 星期六

【怎麼生才好/下】生產前天人交戰 恐懼與壓力讓她最後一刻改剖腹

 聯合報 / 記者黃惠群

2021-01-31 13:18

38歲的雷小姐是二寶媽,兩胎都是剖腹產,原本希望可以自然產的她,第一胎羊水破了超過12小時,宮縮卻一直沒有上來,家人頻頻打電話關心,她擔心產程遲滯,最後決定開刀。

剖腹完下地超煎熬 步履維艱撐著看娃

雷小姐回憶生完第一胎後,終於了解醫院走道旁的扶手到底有多重要,她說,「生產完退了麻醉,第一次下床要去看嬰兒,真的很煎熬」,一路上扶著扶手,才撐到嬰兒房學習餵奶。

「原本希望可以自然產,真的希望可以,但後面有家人擔心的壓力,怕影響自己的情緒,所以就突然改剖腹了。」雷小姐和緩的說,語氣好似連自己都不敢置信。

等不到宮縮 憂產程遲滯決定開刀

她表示,醫師一直都有提供足夠的知識,雙方一直也都有自然產的共識,但她在家待產,半夜羊水突然破了,「那時很緊張」,由丈夫緊急帶往待產室,到早上10時多,宮縮很少,不符合進入產房的條件,家人很擔心,她怕產程遲滯,所以即使醫師認為還可以再等等看,雷小姐最後仍決定開刀。

後來生第二胎時是「計畫性剖腹」,因為上一胎是剖腹產,所以很早就決定也是剖腹產。這次懷孕初期就決定剖腹,才知道第一次生產前夕突然改變生產方式可能為難醫師,她說,「剖腹產通常要事先安排手術台,上一次剛好有一個手術結束。」

因為上述經驗,雷小姐反思,雖然一開始決定要自然產,若對剖腹產有更多了解,遇到突發狀況,自己比較不會慌張。

生完7年後 脊椎仍有說不出的麻

因為有前次生產經驗,生完第二胎後,雷小姐希望好好靜養,謝絕親朋好友關心,由丈夫代勞,術後3天就出院。但剖腹產後傷口大,剛開始抬重物,「不小心就會拉扯傷口」,她說,「大寶(大女兒)那時已經3歲想要我抱,但我只能跟她一起躺在床上互看。」有種像是病人、不是一般人的感覺。

她感謝醫師於剖腹過程中不斷說明過程,讓她安心。剖腹後恢復良好,「唯一比較在意疤痕,第二胎生完了6、7年之後,手術疤痕才漸漸轉為一般膚色」。剖腹產必須半身麻醉,直到現在,脊椎施打麻藥的部位都有麻麻的感覺。

兩胎都剖腹 將來想建議女兒自然產

雷小姐兩胎都是剖腹產,但她表示,如果以後女兒要生產,希望她採取自然產,根據自身經驗,建議要運動提升身體素質,適時排解壓力,若下定決心,可能有幫助或受影響的因素都要先考慮設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